城市环境建设园林绿化论文

2022-04-23

【摘要】城市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绿化等等几个重要方面。这是城市环境建设当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处理,需要把城市环境建设做好,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城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环境建设园林绿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城市环境建设园林绿化论文 篇1:

首都环境建设形势分析与研判

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环境建设委的领导下,在中央单位、驻京部队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立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研究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把握机遇,明确思路,谋划开局,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全面推进,在继承和巩固北京奥运、国庆60周年环境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开创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的新局面。为了进一步推动首都城市环境建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首都环境建设形势分析”课题组就首都环境建设的现状及走势开展了调研,形成了本报告。

一、首都环境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年来,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首都环境建设委”)和各区县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发挥工作职能,切实落实环境责任,不断加强环境管理,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积极调动首都环境建设资源,全面推进首都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消除了社会各界对首都环境建设前景的各种担忧,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首都环境建设的广泛好评,初步实现了首都环境永远整洁干净下去的庄严承诺,为首都环境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首都环境建设的主要成就

1.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首都环境建设统筹协调体系

顺应首都环境建设大协调、大整合、大联动的实际需要,2010年5月13日,由中央单位、驻京部队、市属各部门以及北京各区县共71家组成的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正式成立。按照首都环境建设总体思路和工作部署,16个区县全部成立了环境建设委员会和办公室,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也分别建立了首都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环境建设办积极推进辖区街道、乡镇建立环境建设执行机构,形成了首都环境建设“纵到底、横到边”的统筹协调组织体系。

2.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首都环境建设的内涵、任务和目标

在充分总结奥运环境建设成果,广泛征求委员会成员单位与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角度,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首都环境建设委)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首都环境建设的内涵、任务和目标。明确了以城市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和秩序环境为主要内容的首都环境建设内涵,细化了以四大环境的规划、建设、运行服务和保障为核心的主要任务,确立了整洁优美、和谐有序、服务完善、运行高效的总体工作目标。通过凝聚各方的环境建设智慧,统一环境建设思想认识,为全面推进首都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

3.编规划、出标准、强化立法,不断夯实首都环境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

一是完成首都环境建设系列规划编制;二是制定环境建设相关规定和标准;三是加强立法工作,完成《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北京市架空线管理若干规定》两部立法草案起草并颁布执行。

4.全面推进“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各项重点工作,有效促进了首都环境建设的精细化水平的提升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环境建设工作指示精神,“首环办”一手抓首都环境建设基础工作,一手抓重点工作落实,及时制订下发首都环境建设“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5个重点、1个网络的环境建设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通过深入开展“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重点大街的环境建设水平,解决了一批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效改善了进京第一印象区域环境面貌,扎实有序推进了重点地区环境建设,显著改善了居民身边生活环境,同时圆满完成了建党90周年环境保障任务。2011年12月,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64.7%的受访居民认为2011年首都环境建设水平比2010年有所改善,其中11.6%的受访居民认为有很大改善,53.1%的受访居民认为有一些改善;26.5%的居民认为与去年持平;仅有5.2%的受居民认为环境有所恶化。

5.探索形成了一批适应首都环境建设的常态化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市、区、街三级作用,探索落实管理、执法、作业、监督四位一体的基层管理体制,实现大部分环境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考核评价、落实责任、优化流程等配套机制,初步形成环境建设相关机制的制度框架。积极培育和挖掘基层机制创新亮点,深化小广告治理、施工工地管理和渣土管理等专项工作机制。

(二)首都环境建设的基本经验

1.抓统筹协调是推进首都环境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前提和基础

“首环办”在全力做好服务的同时,努力探索依靠中央在京单位、广泛组织动员市级兄弟部门,积极指导协助区县共同推进首都环境建设的有效机制及具体途径,努力打造首都环境建设的整体合力。

2.抓基层基础工作是推动首都环境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保障

统筹协调是加强首都环境建设的大前提,要进一步提升首都环境建设的精细化水平,还必须强化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强化考核、细化落实,针对各项具体的环境问题落实责任、落实解决办法。这就需要精细编制规划、研究出台环境建设标准、加强相关领域立法,确保首都环境建设有规划、有抓手、有考核、有落实、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断提高首都环境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3.抓重点环境问题、重点区域环境问题的解决,以点带面、以线带面是逐步提升首都环境建设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受首都环境建设资源、投入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首环办”以抓好重点环境问题和重点区域环境问题的解决为突破口,努力探索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有效途径,探索出了一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展现首都环境建设战线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敢于胜利精神风貌的现实途径。

二、首都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矛盾分析

(一)首都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环境污染进一步复杂化,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突出

伴随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居民对环境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气污染、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生活垃圾处理、噪声污染等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并呈现出复合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2.城市环境建设政策供给相对不足,环境建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首都环境建设主要还是政府行为,环境建设服务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城市环境建设政策制定的公开性有待提高,环境建设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也有待加强。首都环境建设的标准化程度不够,法制化程度不高。调查显示,有六成多的居民认为环境管理部门整体协调性差,效率低。这也反映出我们的城市环境建设体制机制确实有待完善。

3.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发展仍不平衡

目前,从重点地区环境建设水平上看,首都中心城区的重点大街在市容景观、园林绿化、夜景照明、道路建设、公共秩序等方面显著改善。但是,城乡结合部、公共交通站点和沿线、进京第一印象区、重要旅游景区、老旧小区等环境建设还有待提高。从四大环境建设的水平看,也存在明显差距。调查显示,居民对四大环境建设的评价处于6-7分之间,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市容环境(7分)、秩序环境(6.5分)、设施环境(6.3分)、生态环境(6.2分)。此外,城市各区域之间的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首都环境建设的矛盾分析

为什么首都环境建设中还存在上述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是制约首都环境建设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

1.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与首都环境建设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北京作为首都,在人口、经济、社会组织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呈现出高度密集的态势。这种特征决定了在城市环境建设问题上,必须坚持运用总体的方法和综合的手段。但是,目前首都环境建设及管理的职能相对分散、部门协调统一难度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首都环境建设的水平。

2.环境建设的长期性与社会需求的现实性之间的矛盾

城市环境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但是广大群众有自身的现实环境需求。因此,在处理具体环境建设问题上,必须协调好环境建设有关的部门利益、企业发展、群众需求之间的关系,这无疑增加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的难度。

3.城市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与环境建设的均衡要求之间的矛盾

从一般意义上说,环境建设客观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全面的、统一的、均衡的标准体系。但是,首都城市建设和发展却存在很多不平衡的地方。城市核心区、重点地区的环境保障措施比较到位,而城乡结合部、远郊区和农村地区的环境建设意识和投入就相对滞后。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城市环境建设先进区域的成就很难持久,另一方面也使环境建设后进区域的水平难以较快提升。

三、首都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与阶段性特征

(一)首都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

1.首都环境建设高标准持续运行的要求更加常态化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围绕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主线,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全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五个之都”建设,把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提高到了世界城市的新高度。可以预见,未来北京环境建设必须长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以满足越来越高的城市管理要求。

2.首都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可,为进一步做好环境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市民对首都环境建设的整体评价看,三分之二的居民认为今年首都环境建设水平比去年有所改善。其中,50.9%的居民评分集中在7-8分;评分为7分及以上的比例高达67.3%,其中有16.4%的居民给予了9分及以上评价;评分在6分的比例为14.9%;评分在6分以下的比例为17.7%。群众的满意和认可是首都环境建设最重要的基础。

3.首都环境建设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从居民对首都四大环境建设评价看,市容环境评价最高,其次为秩序环境、设施环境和生态环境。市容环境方面,对城市照明、城市景观的评价最高,地下通道、过街天桥和环境卫生方面有待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对绿地建设评价最高,大气质量、河湖周边有待提高;设施环境方面,对公共交通及周边设施评价最高,排水设施、应急避难设施有待加强;秩序环境方面,对治安秩序评价最高,交通秩序有待提高。

4.首都环境建设秩序环境和市容环境等多发、频发环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根治

环境秩序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无照经营、违法建设、施工工地管理等高发、多发环境秩序问题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占比达70%。排除季节性因素影响,部分环境秩序乱点边整治边反弹,个别违法形态仍在高位运行。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在环境秩序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上下功夫,巩固整治成效,克服突击式运动式整治弊端,以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和措施,根治环境死角。

5.首都环境的社会参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两成(17.6%)的居民认为其在首都环境建设管理中享有的参与和监督权利水平高,其中仅有2.2%的居民认为该权利水平很高;42%的居民认为该权利水平一般;34.9%的居民认为该权利水平低,其中有16.3%的居民认为该权利水平很低。

(二)首都环境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十二五”期间,随着首都迈入服务经济为主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宜居环境提出的新要求,加上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对首都环境建设的间接推动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首都环境建设也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首都环境建设进入了全面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新阶段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2011年半年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树立起高标准的意识。北京是首都,是迈向世界城市进程中的特大型城市。北京城市的建设、运行、管理都要坚持首善、一流的标准。

2.首都环境建设进入了统筹推进“四大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北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设施环境总体上显著改善,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如市政排水设施应对极端天气条件的能力不足,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相对短缺。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环境建设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在逐步升级,突出体现为人民群众对市容环境、秩序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以大气质量为代表的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首都的环境建设必须统筹推进设施环境、市容环境、秩序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四大环境建设,提高四大环境协调发展水平。

3.首都环境建设进入了统筹城乡、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北京提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战略任务,首都环境建设也进入了统筹城乡、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首都环境建设既要进一步提升首都功能核心区域的环境水平,又要统筹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新城、重点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建设,要形成环境建设全市一盘棋的新格局。尤其要强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建设公共投入能力上的相对均等化,对承担首都生态环境屏障的远郊区县的环境建设投入给予适当倾斜。

4.首都环境建设进入了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的新阶段

总结“十一五”期间围绕重大活动保障积累的首都环境建设的宝贵经验,环境建设仅治标还远远不够,必须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这一闭合循环上寻求新的突破,把大量通过规划、建设能够解决的后期环境管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后期环境建设管理的压力。同时,要针对环境建设中的疑难杂症,发挥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逐一研究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避免环境问题的长期积压。

5.首都环境建设进入了管理重心下移的新阶段

要强化城市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使精细化管理的任务落实在基层、岗位和具体人,切实把城市运行管理中的种种安全隐患解决在基层。要尽快打破环境建设自上而下推动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6.首都环境建设进入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紧密结合的新阶段

首都环境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从根本上提高首都环境建设水平,既要强化环境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投入保障,更要在培育和强化全社会的环境意识上寻求突破,努力营造“人人爱护环境、人人参与环境建设、人人共享环境建设成果”的生动局面。针对首都环境建设问题与人口聚集之间的因果关系,尤其是与流动人口大量聚集的直接相关性,加强首都环境建设必须与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要探索通过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搭建流动人口参与首都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增强流动人口的环境责任意识。

四、首都环境建设的价值理念和主要原则

首都环境建设要贯彻落实“三个北京”的战略构想,树立绿色、科学、人文的基本理念,同时要体现北京精神的要求。

(一)首都环境建设要体现“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北京市公布了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作为北京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首都环境建设,应当有体现“北京精神”的价值理念。这种理念一方面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渗透北京精神的特点,同时还要反映首都环境建设的根本任务与长远发展。按照这样一个标准,首都环境建设领域体现“北京精神”的价值理念应当是如下三个方面:

1.首都环境建设要突出公共性的价值导向

首都环境建设要体现公共性的价值导向。其含义为:城市公共环境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公共空间,城市环境建设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广大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广大居民工作、生活质量的高低;城市环境建设是城市居民的公共利益,要求政府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以公共利益为首要考量,充分尊重全市居民整体的、公共的环境利益和环境舒适度,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优美的环境。

2.首都环境建设要突出精细化创新理念

“精细化的管理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为精髓的北京精神的具体体现。首都环境建设“精细化创新”要展现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自信及成就,就是要展现首都北京改革创新30多年的经验及历程。“精细”要求在首都环境建设中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用创新的理念推进精细化规划,用创新的技术手段运用于精细化建设,用创新的制度体系确保精细化运行,用创新的机制建立精细化的监督流程。

3.首都环境建设要突出共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思想

包容是北京最具异质性特征的城市精神之一,既是北京市民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气度,也是城市环境建设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更是北京作为首都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和独特品质。北京作为国际范围内地域开放性最高的都市之一,在推进首都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秉承包容精神,坚持均等化的原则,共建共享,为不同民族、不同群体提供舒适美观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公共环境的规划、建设等方面要充分尊重和照顾包括流动人口、弱势群体等特殊群体在内的城市居民的环境需求,使全市居民分享到环境建设的成果。

(二)首都环境建设的主要原则

1.高标准性原则

首都环境建设的定位要高,要有高标准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与管理。环境建设要从建设思路、建设规划、建设标准、环境管理和维护、市民公共素质培养等方面充分借鉴世界一些发达城市的经验,在结合市情的基础上,进行适合首都特点的综合创新。

2.科学化原则

首都环境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趋势,研究环境建设的科学规律。首都环境建设既要有短期计划,还要有中长期规划。要以人为本,科学编制公共环境建设规划,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现实性和可行性。既要有总体规划,还要有包括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秩序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详细的建设标准、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

3.均等化原则

公共环境建设的公共性,要求政府在公共环境建设中秉承公平理念。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环境,保障全体居民在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秩序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享有大致相等的服务。

五、进一步加强首都环境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一)认真落实《“十二五”时期首都城乡环境建设规划纲要》

要按照《“十二五”时期首都城乡环境建设规划纲要》的目标和要求,采取积极措施,保证规划的落实和实现。要科学研究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根据城市的定位、规模、发展方向不断完善首都环境建设的规划体系,建立健全环境建设规划的评估、监督和落实机制,保证城市环境建设规划落实到位。要根据环境建设规划的执行进度,科学及时地改进和完善规划细节,推进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的协调机制。要积极探索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的高位协调功能做实做强,加强首都城市环境委员会与中央部门、国家各部委的沟通协调,强化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与北京市各部门的工作协调,落实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对北京市各区县相关部门的工作指导。要根据首都城市环境建设一盘棋的要求,加快建立环境建设管理人员配备、财政投入与地区实有人口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尽快扭转环境薄弱地区环境建设的先天体制性缺陷。要积极推动区县环境建设委员会的实体化,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尽快将环境建设经费纳入区县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保持正常的增长,以建立“环境建设有人管、投入有保障”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工作考核机制。要制定统一的环境建设工作考核标准,完善考核工作程序,开展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成效的社会调查,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建设考核工作。要逐步扩大环境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范围,突出考核重点,严格执行考核奖惩措施,切实落实部门环境责任。建议组织人事部门将环境建设的考核结果,逐步纳入到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去,使之成为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的硬指标。

(三)加大环境建设的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

要立足首都发展实际,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污染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与解决。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应召集相关部门开展技术攻关合作,逐步建立适应首都环境建设发展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体系。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环境建设领域的运用。建设首都城市环境管理的物联网平台。进一步加强网络视频、智能分析、网格化管理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与研发。积极利用卫星监测技术,开展环境建设违法行为的调查。

建立健全城市环境污染预警技术系统。统一制定城乡环境建设的技术标准,将治理各类辐射、重金属污染、隐性流动污染源等纳入环境技术的研发范围,突出环境预警技术开发的前瞻性,注重环境突发、偶发事件的技术预测与检测,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建设意识

根据首都的环境特征、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和战略规划,逐步制定首都环境发展条例。完善有关市容环境、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注重综合运用宣传教育、行政执法、环境审计、资源定价、环保投融资体系等多样化的手段,统筹解决环境治理和发展问题,建立形成多层次、宽领域、高标准的首都环境建设法规体系,实现首都环境建设发展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五)积极推进市民参与环境建设,切实维护环境建设成果

城市环境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要积极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建设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首都环境建设的群众参与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发现环境问题,参与确定环境议题,参与城市环境立法和环境决策,鼓励群众对环境建设工作开展监督,并对有关部门执行环境政策的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促进城市环境建设信息公开,保证人民群众获取环境建设信息的权利。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参与环境建设决策,既要有制度化的群众参与,如听证会、诉讼、复议、信访,也有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如公众参与新闻热线、网络论坛、公共调查、提供志愿者服务、组织群众评议等,保证公众有序参与首都环境建设的公共事务。同时,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参与城市环境建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形成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六)加强环境理论研究,大力培育环境建设中介组织

积极开展首都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战略发展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及技术分析等方法,科学总结首都环境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加强环境发展政策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积极开展对环境建设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分析检查,加强对环境政策的社会影响评估及环境公平的研判工作。

探索在街道、社区层面成立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协会,主要负责首都环境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理念的宣传,负责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等。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关经费支持,保障其活动的正常开展。成立北京市一级的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学会,以从事公共环境和公共服务的专家学者、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的各部委、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为首都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黄荔)

作者: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专家团课题组

城市环境建设园林绿化论文 篇2:

城市环境建设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城市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绿化等等几个重要方面。这是城市环境建设当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处理,需要把城市环境建设做好,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城市。

【关键词】城市环境 问题 建设 发展

一.城市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环境恶化状况也相当严重,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将成为我国城市在21世纪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

1.1 水污染严重

城市水污染主要由工厂排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造成的,近年来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为7%,有50%的污水量是从家庭排放的。目前我国每日排放的废污水量约1亿多吨,这些污水有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河段受到污染;同时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城市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的废污水排入流经城市的河流,使径流水质恶化。

1.2 水资源严重短缺

由于城市增长快,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用水集中、量大、增长快,因此缺水现象首先反映到城市。在我国目前66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吨以上,重点缺水城市108座,严重缺水城市50多座,如辽宁省的城市每天缺水8.5×105吨,每年因缺水而影响的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

2.空气污染加剧

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各城市主要燃煤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一般占80%以上,很多已经超过90%。煤含硫和灰份较高,许多都没有经过脱硫处理,直接燃烧,加之城市居民家庭小炉灶直接低空排放,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迅速的城市化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式严峻。

3.城市噪声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噪声已成为城市一大公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城市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和建筑工地。目前我国约70%的城市人口遭受到高噪声的影响,在70个有监测的城市中只有60%的主要城市达标,而一般城市只有33%达到噪声控制标准。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70分贝,社会生活噪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大量的统计研究表明,长期处在高噪音中的人,容易造成精神紧张、耳聋等疾病,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4.固体废物排放量大,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猛增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產量大幅度上涨。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我国城市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年产量已超过5亿多吨,并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综合利用和处置率非常低,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大多直接堆放在城市郊外,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以上,占地5万余公顷,形成了垃圾围城的恶劣情况,影响城市景观,污染了城市的水源和空气,孳生着各种传染病菌,同时又潜伏着资源危机。

二、城市环境建设面临的难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的建设步伐加快。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建筑行业方面,城市的基础建设受到了很大关注。环境工程也是一个衡量城市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包括城市建设当中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园林绿化行动、公园的建设和节能建筑的发展问题等等都是相关部门关注的主要问题。在新的城市建设发展条件之下,城市环境建设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从具体的实际上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城市生活垃圾没有进行无公害的处理。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加大,城市生活消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因此而带来了很大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城市生活垃圾来源有很多方面,包括家庭生活垃圾、商场垃圾、餐饮服务行业等等方面的垃圾。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大型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多达几千吨,小型的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也在几百吨以上。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城市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堆满垃圾的地方,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生活。

2.城市的污水没有得到及时处理问题。

城市生活的污水主要有三个来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径流污水。城市环境工程建设当中,污水的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污水处理实施比较落后,在每个区域建设当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污水处理不及时,污水的回收率差,没有进行集中处理等等。这些都是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三.城市环境建设的相关措施

1.确立新的城市环境战略和目标规划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要求,全国城市分布特征、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和因地理条件带来城市环境条件和环境要求的差异,综合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确立按层次分类的城市发展的环境战略,指导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新的城市发展环境战略,制定不同类别城市发展环境目标规划,用于修订和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和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确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行动,达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合理划分环境治理权限,建立权威性的环境管理机构

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权限。在环境治理中,为解决跨地区或跨国环境问题以及保持全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和标准的相对一致性,需要中央一级政府具有统一管理和协调的职能和权力。同时,许多环境问题同各地自然、经济和技术状况密切相关,具有地域性特征,这需要地方自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因此,在环境治理中,应该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限及各自发挥作用的空间,才能协调二者的行动,形成共同治理环境的合力。发达国家在环境治理中重视根据环境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和层次,来划分各级政府权限,实现中央统一管理和地方自主的有效结合。

3、积极筹资,加强和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控制水体污染的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和完善城市供排水系统,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步伐。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箱式收集、密封清运;建立家庭和社区分类收集体系,实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建设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强市政道路建设,提高道路运行能力;适度发展立体交通,实现街巷路面硬化。对城市进行生态重建,推行以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生境,加强旧城、城市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建设立体绿化示范工程,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4、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提升离不开科技进步,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样也离不开科技进步。在城市环境治理中要重视通过技术研究,开发污染控制、节能、节水等新工艺和技术,在降低污染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使企业在经济和环境保护上实现“双赢”。而环保产业的兴起,不仅可以为城市经济注入活力,也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重视科技进步,加快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是治理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国栋.浅析城市环境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4.

[2]裴东伟.浅析城市土地规划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J].今日科苑.2008.11.

作者:李海国

城市环境建设园林绿化论文 篇3:

泉州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给城市环境建设和保护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泉州市在获得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荣誉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前些年的创建工作经验,找准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站位(泉州目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具有泉州特色的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以新理念、新视野、新思维去谋划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强化规划管理、规范建设行为、提升管理水平,努力让城市永葆绿色、环保、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

一、规划先行、避免盲目

城市环境建设规划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城市环境精细管理常态化的首要环节。泉州着眼建设特色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找准影响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环境建设经验,突出顶层和全过程设计,制定出符合泉州特点、具有泉州特色、体现泉州特征的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做到全市有总体规划统领,县(市、区)有区域规划统揽,以及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相互配套完整实用的规划体系。

中心市区市容是生态文明城市的外貌,又是生态文明城市内涵的窗口。所以,市容专项规划应成为生态文明城市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泉州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常常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来替代市容专项规划,给城市的容貌景观留下了许多难以弥补的遗憾或不足。如:道路网络和路灯、绿化等道路附属设施,以及道路两侧建筑设施之间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不预留停车位和小区绿化空间而占用慢车道、人行道,道路两侧建筑设计风格和主色调不和谐;市容景观缺乏统一谋划,不能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广场、雕塑、喷泉和游乐休闲等人工景观设施,以及草坪、丛林、河流等自然景物,与城市地貌特征、建筑设施、风土人情不和谐;市容“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私家车哪里停?小商贩哪里摆摊?小商业广告哪里发布?这些细微的民生问题考虑不周,以致造成乱停乱放、乱摆乱设、乱贴乱写等“顽症”。

因此,泉州从城市市容实际现状出发,进行市区景观大道规划、主干道两侧建筑设施景观更新改造规划、城市内沟河两侧风光带规划、市区户外广告景观设置规划、市区主干道广告灯箱设置规划、楼宇亮化景观规划和临时摊点群设置规划和改造等,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市容管理的全局进一步拓展市容专项规划的深度、广度、规模和范围,以发挥市容专项规划在市容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掌握城管工作的主动权。市容专项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市容进行整体布局和通盘考虑的专业规划,它包括建筑设施容貌技术规范、市政公用设施容貌技术规范、市容管理设施规划、城市景观规划、户外广告及标识设置规划等五个部分。其中,前两项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市容专项规划经主管部门和专家评审论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乡村是生态文明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空间,泉州非常重视中心市区的边界规划控制,以及郊区和乡村的规划控制,并当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在规划实施中,泉州坚持长远发展的理念;坚持生态文明的思路,在产业布局方面尽量考虑环境友好型、绿色环保型,有选择地招商,把低碳、环保、可循环、高附加值的产业招进来;增强规划的法律意识,非按法律程序办理修订的一律不准变更规划。

二、突出重点、精心创建

按照规划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抓住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的原则精心推进。几年来,泉州重点实施项目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加快市政道路设施配套建设

确保城市道路主车道、慢车道、人行道、窨井等附属设施的完好,实现道路综合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对老市区主干道存在小区出入口多、人车分流疏导组织差、人行道和慢车道混杂等问题,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堵住部分小区出入口,并实施人行道和慢车道的改造,解决了人车分流、车辆起步距离小问题,以确保畅通;对新市区的道路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既考虑车行问题,又考虑人行问题,保证不留后患。

(二)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

在解决好以政府独资建设的大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和以各种筹资方式投资建设的垃圾处理焚烧厂的基础上,加大垃圾清扫机械、道路清洗机械和收集转运车辆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降低人工清扫负担面积,提升城区清洁率,确保主次街道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横流、无扬尘污染。同时,重视如厕难问题,改造建设一批档次较高的厕所,尽可能人性化地配置设施(包括除臭、音乐、洗手设施等)和蹲位(包括残疾人专用蹲位);对无法进行新建厕所的老城区域,购买添置一些移动公厕。

(三)开展绿化行动

开展以“护绿、增绿、提档、特色”为主题的绿化行动,实现城市绿化全面上水平。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道路绿化带建设、广场公园绿地建设、街道休闲绿地建设、内河岸边绿化带建设、行道树补栽补植工作,大力提高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在实施绿化行动时,做到“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内涵、突出管养”和“注重绿化、注重美化、注重花化、注重生态”,努力营造青山绿水、拴心留人的生态环境,达到“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带、面上绿化成园、绿树成荫”的绿化效果。

(四)管网综合改造

实施排水排污管道和内沟河的综合整治,保证暴雨道路不积水、污水排放入管和内沟河水质碧波荡漾。在前几年截污纳管、管道疏浚的基础上,对雨水管道不畅的地段和污水直排内沟河的居住区进行雨污水管道改造,以及实施对河底泄水改造、河墙清洗等,以解决局部路面积水、污水管网不完善和城市河道水系不畅,造成内沟河黑臭,影响市民出行和人居环境的问题。

(五)背街小巷整治

进行老旧街面和背街小巷建筑物的整治,使城市建筑物容貌焕然一新。对老旧街面建筑物的外立面有计划、分阶段实施清洗、粉刷和外装修,精心打造高低错落、远近互衬、色彩协调的建筑物立面景观;对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既做好保护各街巷的历史文化,房屋改造做到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又精心设计,尽量做到管线敷设下地,并有效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营造街巷优美环境。

(六)夜景工程建设

推进夜景工程建设,勾画动态、飘浮、神秘而又美妙的泉州夜城。充分利用城市的江河,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布局夜景,在沿江、沿河的堤岸上布置高杆灯,在堤内绿化带布置草坪灯,在城中大桥头配置适当的霓虹灯、旋转灯、投射灯,在公园、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动感音乐喷泉。

三、强化服务、创新管理

泉州城市管理部门围绕城市、人、自然和谐发展目标,坚持“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服务第一、发展第一、队伍第一”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质量打造生态文明城市,高标准实施净化、亮化、美化、彩化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创新管理工作,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一)以市容考评为抓手,推进精细化城管

首先,根据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排水排污、广告设置和公园景区的管理规范,制定常态化专项考评考核标准,实施考评考核;其次,围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突出重点抓好各项示范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再次,按照“强化日常管养,强化落实责任,强化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及时快速地落实整改考评中发现的管养问题,实现市政设施完好无损、市容整齐有序、路平街美、环境舒心的效果。

(二)以为民惠民为目的,推进社会化城管

通过“114”电话投诉举报热线,启动举报有奖制度;结合月度考评、年度总评,建立健全“以奖代补”等经费核拨机制;组织社会监督员对社区、道路、公厕和住宅区等进行常规现场考评和暗访,定期抽评车站码头窗口单位、公交候车廊、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成立以人大政协老领导牵头的市容市貌观察团,定期观察市容市貌情况,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解决市容市貌问题;鼓励引导社会志愿服务者参与城市管理;开通市政政务微博,及时将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信息发布上网,主动回应公众诉求,接受市民的咨询、建议、投诉与批评;加强与媒体互动,强化正面引导,曝光市容市貌问题。

(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推进现代化城管

首先,建设管理网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城市管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并按照工作职能和任务明确职责,即:市、区两级城市市容考评中心分别设立信息指挥中心和信息监督中心,负责信息采集接收、复核、立案、协调处理(派遣任务)、督查和销案归档等工作;市、区直市政市容管理单位、街道办事处及派驻社区城管人员和协管员为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定区域、定时限”完成城管现场处置工作任务,并负责处理结果情况反馈。

其次,建立工作流程。市、区两级城市市容考评中心购建城市管理日常信息采集设施设备,即:“数字城管”设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采集传输—任务案件立卷—任务调度派遣—任务案卷处置—处理情况反馈—现场核实结案—系统综合评价”等七个环节的“数字城管”工作流程;市、区直市政市容管理单位、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相应建立“任务接收—立案—派发—现场处置—反馈—结案”等六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再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对所有城管信息,按照轻重缓急处置原则要求,划分为三类:一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数字城管”分派任务指令时,工作人员必须在30分钟(白天)、50分钟(晚上)以内到达现场处理;二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任务指令时,必须在三天内完成处置任务;三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任务指令时,必须在七天内完成处置任务。

通过“数字城管”,增强问题发现能力,提高问题解决效能,达到最大程度赢得广大市民对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工作的赞成、拥护和支持,努力凝聚民心,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营造生态风尚,推进生态文明城市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李利)

作者:黄强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探讨论文下一篇:中学教师德育工作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