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成败原因探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行动指南。全面、科学、准确地领会学习,必须深刻剖析和论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现实境遇和历史逻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主义成败原因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主义成败原因探究论文 篇1:

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同一性和创新性

【摘 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不管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能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主体观的重要理论成果,文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科学内涵,从同一性和创新性两个维度对毛泽东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进行分析,进而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发展规律,对于进一步指导人民主体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习近平;人民主体观;比较

一、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主体应该是实践活动中的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在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P.137)因此,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主体概念。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就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马克思把人民放在更为抽象的整体的历史观中去考察,认为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而这里的人民群众不论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也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分歧所在。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马克思对于“人民”含义的理解;第二,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体。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还应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主体观,即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民主体观的继承和发展。从整体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主体观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为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时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主体观包括“为人民服务”思想、“三个有利于”的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人民主体观的发展。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人民主体观有利于我们对人民主体思想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

二、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同一性和创新性

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主体观的两大理论成果,二者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人民主体观,并且通过对二者人民主体观的比较可发现在不同时期形成的人民主体观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

(一)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同一性

1.二者高度重视民主建设

民主相对于专制而言,它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因此,民主建设最根本的应由制度作保障。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体现为二者高度重视民主建设,因为民主制度的建设为人民主体地位提供根本政治保障。毛泽东在1945年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但是在随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并没有可资借鉴经验遵循,走了弯路。改革开放以来,正如邓小平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那样: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2](P.300)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民主建设思想,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会议再提历史周期律,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课题,党的八大规定任何党员和党的组织都必须受到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现在我们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目的都是形成科学的防错纠错机制,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2.二者坚持在实践中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不管是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二者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始终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三大灵魂之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始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指出,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3](P.38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主张充分发动群众自下而上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创造性发展毛泽东“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他曾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也在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根本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4](P.04)这为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依靠人民指明方向。

3.二者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一切为了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在,党章中是这样规定的,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也是这样做的。毛泽东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中始终贯穿这一宗旨,二者科学系统回答了在不同时期“为了谁”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奋斗。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5](P.1094-1095)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继承发展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应该“如何为了人民”,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6](P.21)

(二)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创新性

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于其政策方针总是能够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变化,而这正是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呈现创新性的原因所在。

1.准确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制定不同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二者的人民主体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断丰富。1956年党的八大首次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7](P.293)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促使当时的方针政策转向经济的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再次变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建设指明方向。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转变经济发展理念,改变过去经济发展过程中“唯GDP论”的观念,更加要求人民获得感的的提升。

2.风格特征的时代性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8](P.04)毛泽东与习近平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使二者的人民主体观具有时代性。毛泽东的人民主体观更为突出的体现为人民至上的情怀。从1893至1949年,历经将近半个世纪革命与战争洗礼的毛泽东不再韶华,但是从战争中走来的毛泽东深知人民力量的伟大。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历史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在1975年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说:“人民就是上帝。”可见,人民至上的观念刻入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则体现为人民目标性和导向性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来自于其年青时由基层的村、县到市和省再到中央的从政治理经验,一步一个脚印的历练使他更了解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需要什么,更知道如何引导人民群众应从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主体性。自十八大以来的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政策,都体现出习近平人民主体观的目标性和导向性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的应用。

三、结语

遵循人民主体观历史与逻辑的相统一,既是共产党人民主体观“先进性”的体现亦是增强共产党“代表性”话语权的体现。完整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主体观,必须把毛泽东与习近平人民主体观作为有机整体把握。只见二者之异而不见其同,是为“断见”,它导致否定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内在联系;只见二者之同而不知其异,是为“常见”,则无法理解毛泽东人民主体观在不断继承与发展中艰难的历史境遇,无法理解当下中国之实践。毛泽东与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观是同一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对于研究者而言,探究其差别和同一,才能梳理出共产党人人民主体观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1993.

[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党的十九大辅助报告读本》编写组编译.党的十九 大报告辅助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九册)[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 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马雅兰]

作者:常聪

社会主义成败原因探究论文 篇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论依据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行动指南。全面、科学、准确地领会学习,必须深刻剖析和论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现实境遇和历史逻辑。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依据;现实境遇;历史逻辑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4.002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1]285科学理论作为思想结晶和智慧共识,以其强烈的现实指向性为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凝聚社会合力提供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在汲取理论精髓、遵循社会规律、把握时代脉搏、弘扬创新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高度统一。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帮助我们认识复杂多样、变幻莫测的世界的“显微镜”和“望远镜”,也是指导我们战胜风险挑战、保持前进动力的“稳定器”和“驱动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习近平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汲取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髓的基础上,赋予其鲜明的时代内涵,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又一光辉典范。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价值追求

人民群众是歷史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能否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既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也是决定我们党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列宁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落实到爱民、亲民、为民和忧民的具体实践中,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回答了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1.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紧迫最困难最突出的实际问题出发,守底线、补短板、除隐患、出实招,不断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1这一理念将人民群众的热忱期盼与党的历史使命、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是党的根本立场与宗旨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升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2. 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人民群众是党的智慧之本、力量之源。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难以实现。因此,推进伟大事业必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思想养料和前进力量。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拜群众为师的勇气”和“甘当孺子牛的精神”,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智者学习,向能者问策,也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出各尽所能、各尽其才的氛围和环境,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十三亿人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4]25,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摒弃狭隘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跳出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潭,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研究问题和制定政策的根本立足点;就是要在实践基础上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现实状况,形成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部署规划,实现了思想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

1. 保持对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清醒认知。历史经验表明,任何超越阶段、急于求成或者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错误理念和行动必将会给党和国家建设带来严重损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出发,在准确把握我国国情变与不变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论断。从纵向上来看,中华民族正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状态尚未根本扭转,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繁重、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从横向上来看,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大国,尽管中国的体量规模、发展势头、国际影响力正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差距依然不容乐观,我国仍处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依然没有变。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量变积累和部分质变进程当中,必须以此为依据作为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决定我们的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紧扣时代之问、人民之需、发展之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从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本领等方面深化了对党执政规律的认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伟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以不同于西方发展路径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上那些希望以独立自主姿态加快自身发展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三)在认识和解决事物矛盾中把握发展主动权

矛盾分析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人们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正如毛泽东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分析当今世界形势,洞悉中国发展大势,谋划发展策略,提高了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1. 以两点论观察和处理问题。今日中国,喜与忧交织,危与机同在。面对发展过程中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必须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生机;面对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应保持“兢慎”的态度,戒骄戒躁,再创新的业绩和辉煌。

2. 以问题导向解决突出矛盾。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赋予新课题。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状况,如何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优质高效地谋划事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为此,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以立足全局的眼力、统筹规划的能力、埋头苦干的魄力、务实高效的执行力协调推进各个方面,达到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效果。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历史经验表明,把理论当作公式生搬硬套地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必然会招致失败。因此,基于当代中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和部门自身的差异性,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扶贫工作的落实中,必须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四)坚持辩证知行观,在实践中形成、推动并发展真理

实践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关于正确认识人的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论。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綱》中,马克思就将实践引入哲学领域,形成了新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习近平始终秉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将实践活动与理论创造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形成认识、检验认识、完善认识,在认识的引领下指导实践、推动实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知行观新的时代内涵。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构建理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所蕴含的潜能,是新时代新思想形成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学理思辨的产物,而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在解决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应运而生的,是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伟大创举中形成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实践性。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深厚土壤中,才孕育并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从新思想中汲取实践伟力和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之所以能够攻艰克难,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方案的真理性和正确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党不仅向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向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精神特质、实践要求,为带领人民继续开启伟大梦想新航程、谋写伟大事业的新篇章、营造伟大斗争新局面、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境遇

伟大的时代之所以能造就出伟大的理论,不仅是基于时代自身的需要,更是理论本身的效力所在。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28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对世情、国情、党情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新趋势上的科学地审视和研判基础之上。

(一)世情:以和平崛起理念和负责任大国形象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进入后危机时代,受内在经济体制深层次制约,西方国家或复苏乏力,或在危机边缘徘徊,暴恐袭击、种族歧视、难民危机等问题不断涌现,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五年的砥砺奋进,中国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并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合作者和被普遍看好的全球投资场所之一;在国际制度创制方面,话语权不断提升,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篮子,由中国倡议并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机构,将为亚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显著增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中国的强劲崛起,一方面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希望和帮助,他们迫切期盼中国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促进世界各国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摆脱“全球混沌”的治理困境、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新的方案,成为引领国际社会前进的指路明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超大体量的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的崛起也引发了美国等霸权国家的焦虑或不安。“国强必霸、国霸必乱”的西方历史逻辑使他们担心中国的崛起会损害其既得利益,因此,他们通过炮制“中国威胁论”以舆论削弱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制造贸易争端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如何以合作共赢的理念阐释一种新的大国崛起模式、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既要韬光养晦,在和平发展自身的同时促进世界发展,也要有所作为,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共同发展的贡献者、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多边贸易体制的构建者。

(二)国情:以转方式、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趋势和世界经济长周期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经济质量和经济结构的提升及以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的改善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形成了结构更加优化、环境更加友好、成果更加公平、发展更有活力、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使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施政目标不断显现,使中国奇迹在新的轨道上持续推进。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深层次的挑战和问题:经济总量大而不强,经济增速快而不优,长期以来驱动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资金红利、投资红利正逐渐弱化,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程度较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利益多元化、诉求多样化和需求多层次性的要求;生态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等。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正处在向高收入发展阶段迈进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力、均衡经济福祉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克服难关、闯过关口、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和挑战。我们要根据自身所蕴含的要素禀赋增强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三)党情:厚植执政基础,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处在由如何执政向如何长期执政转变的这一历史节点上。建设长期执政党,既是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之使然,也是党自身的力量之必然,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党长期执政的动力源泉,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南是党长期执政的鲜明指引,先进纯洁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是党长期执政的基本保证,刚性的制度约束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遵循,卓越的执政本领是党长期执政的核心指标,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是党长期执政的现实观照。正是在这些品质与能力的浸润与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历经苏东剧变而不变色,实行改革开放而不走样,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巩固执政地位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执政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使社会成员在涉及自身经济利益、社会权利分配方面如收入、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差距有所扩大,这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和党治国理政的执政目标相背离,因此成为危及党长期执政的一个巨大隐患。第二,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问题,削弱了党的执政地位。在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下,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和错位,造成信仰缺失、精神迷茫、责任弱化、作风失范,致使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大打折扣;市场经济条件下追名逐利的内在趋向和监督力度松软的外在因素,促使党内权力寻租问题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消解着党的执政资源,已成为影响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原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以彰显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是党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为此,既要以均衡经济福祉、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要以全面从严治党理念为主基调,坚决消弭滋生在健康肌体上的政治隐患,以求知善读、贵耳重目的方式夯实党的执政本领,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注入鲜活动力。

(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新趋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引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緩慢前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固有缺陷,使人们在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带来了新的曙光。社会主义国家在对苏联兴衰成败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的双重借鉴之下,摒弃固有思维和单一模式,开始独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通过改革不断释放经济社会活力;各种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思潮为拓宽社会发展新模式、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新思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原苏东地区和拉美左翼力量在与资本主义长期抗衡的过程中,以更加务实的政策主张和多样化的斗争方式不断向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自身所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向世人展示了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既面临着走出低潮、走向振兴的机遇,也面临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竞争与角逐的挑战。从总体上看,尽管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但“资强社弱”的总体境遇并没有改变,世界社会主义复兴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一方面,社会主义力量依然薄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未充分显现,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左翼政党在国内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尽管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陷入困顿局面,但由于其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调控能力,使其在较长的时间里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显现出相对繁荣的景象。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和发展最为迅猛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引领世界社会主义振兴的中流砥柱,如何发挥其带动和示范作用,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世界社会主义在当代赋予中国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既要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保持清醒的认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和信念,适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策略,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对话与交流,在批判继承资本主义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在与其他社会主义力量合作的基础上强化自己,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回溯历史中把握现实、瞻望未来,是探究思想真谛、理解理论内涵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在改革开放40年乃至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带领人民艰辛奋斗所取得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坚持发展,有其鲜明的历史逻辑。

(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旨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作为先进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在准确把握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与发展阶段论相统一,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体化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渐次的历史阶段,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方案。

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风尚和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人自1927年以来,就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专制传统向现代民主的历史性飞跃。在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理念和协调收入差距的致富方式,带领亿万人民实现小康生活,使经济科技文化基础匮乏的一穷二白状况得到根本扭转,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立时代潮头,总揽大局全局,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部署,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习近平反复强调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一定要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和信念、以“敢叫日月换青天”的劲头和勇气、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品格和毅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胸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钉钉子精神切实全面抓好落实,找准靶向、保持韧劲、善作善成,带领人民群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丽篇章。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4]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满足中国的需要,在于它是合乎实际的中国创造,在于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之逻辑的辩证统一,在于它是从历史中走来并引领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华民族5 000多年历史传承中、从近代中国170多年深刻总结中、从中国共产党90多年艰辛探索中、从新中国成立60多年接续奋斗中、从改革开放40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中所取得的根本成就。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和推动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才取得了历史性变革,使中华民族正在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课题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概括提出了“八个明确”战略部署和“十四个基本方略”实践规划,形成了系统完善、内涵丰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从理论、时代、实践维度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鲜明的特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继续续写新篇章、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三)以党对一切工作的領导为主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毛泽东在总结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他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6]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7]。之所以提出党领导一切,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中国共产党较之于其他阶级政党团体来说,始终以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为最高准则,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历史使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第二,党内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思想毒瘤涣散削弱了党的领导,责任意识缺失、政治站位模糊等弱化了党的领导。第三,为摆脱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混乱状况,通过明确规范党政关系以增强党的领导。正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我们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20尽管现时的国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与革命建设时期差别极大,但由于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在新时代将党的领导地位置于治国理政的首要位置。为此,习近平强调指出,全党必须要站稳政治立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握发展方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明确发展大局,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使党在国家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起领导和决定作用;科学制定政策,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提高决策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使全党在更高水平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

长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党始终以革命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以一种自我扬弃的方式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就是这种自我扬弃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最深厚的动力源泉。

为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1978年基于对中国生产力落后且缺乏活力的深刻反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一场以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不仅是全体人民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大道的必由之路,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经过40年的发展,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利益固化和制度藩篱,只有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赢得民族复兴的未来,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以迎难而上的勇气、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运筹帷幄的智慧蹄疾步穩地深化改革,注重改革方案、行动落实和改革效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既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又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提供活力源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7.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921-1949):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23.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

责任编辑:顾榕昌

作者:柴国娜

社会主义成败原因探究论文 篇3: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新意与深意(上)

[摘 要]

习近平回溯和总结十月革命10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探索历程,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刻意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过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100年前,列宁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一国实践的新时代,开始探索“管理俄国”的伟大实践和发展规律。可惜,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落得亡党亡国的悲剧。现在,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到改革,从管理到治理,破解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难题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并将为人类追求美好制度提供中国方案。

[关键词]

社会主义;百年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联解体

一、梳理社会主义百年实践,回溯世界社会主义的源与流

習近平把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探索,放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进程中考察,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与厚实感。习近平着重从6个时间段分析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思想形态、实践形态和制度形态如何与时俱进的演进历程。习近平既不是一般地叙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知识,也不是学究式地探讨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史学问题。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去追根溯源,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传承和思想渊源;他通过古今贯通、中外比较等方法,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联系区别和利弊得失,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这一概括既有史实描述的新意与特色,又有历史溯源、理论探究的高度与深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在新时期,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2]近百年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和实践的验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源于列宁社会主义实践启示与对苏联模式的扬弃。习近平高度评价了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功绩,深刻评析了苏联模式的利弊得失,并紧接着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交叉论证,具有深层次的战略意蕴。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他敏锐地揭示了“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特征和历史机遇,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策略。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首次在一国实践社会主义”。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过分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模式在革命与战争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苏联模式成为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这也是后来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1921年,在列宁的悉心指导与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曾经学习和借鉴苏联模式长达7年之久。毛泽东“以苏为鉴”,为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奠定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苏联模式的扬弃中,高度评价新经济政策,注重学习借鉴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新经济政策的思路。从时代潮流和中国实际出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源于毛泽东前期探索奠定的坚实基础。习近平在叙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中,善于把毛泽东的探索阶段与邓小平的探索阶段统一起来,体现了我们党96年来从中国国情出发,一以贯之走自己道路的执著追求和显著成就。习近平高度评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毛泽东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大工业的物质基础,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初步经验,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在毛泽东前期探索的基础上,邓小平带领我们党克服了前期探索中的严重挫折和失误,做出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世界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历史奇迹。今天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有获得感。“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3]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谱写新篇章,执意将改革进行到底,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源于5000年文明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自信。习近平认为,民族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密不可分。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基于中华文化的厚实底蕴,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总而言之,习近平把十月革命100年来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放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进程中概括和总结,具有方法论的重要启迪。首先,从叙事的方式方法看,习近平着重叙述十月革命100年来四个时间段的历史演绎,从叙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飞跃的思想史,转向重点阐发社会主义制度建构与巩固完善。其次,从分析的语气措辞看,习近平在论证中一再突出当代社會主义的“实践”。尽管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探索实践只有六年多时间,但是,习近平还是把这一阶段的宝贵实践凸显出来,对“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再次,从列举的实际案例来看,习近平聚焦苏联和中国两个落后大国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彰显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扬弃,成功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事业发展,开创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二、对比中苏两国实践,深刻总结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成与败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对十月革命10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对中国道路与苏联模式的利弊得失、兴衰成败的总结非常深刻。要求我们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

(一)不断总结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在苏联解体前,莫斯科有个权威机构曾以“苏联共产党究竟代表谁?”为主题做了一个调查。问卷中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而认为苏共就是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人,竟然达到85%![5]这一统计结果,实际上为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做了最有说服力的注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苏联解体值得人们深刻反思。2013年2月,习近平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总结了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我们国家无论是在体制、制度上,还是所走的道路和今天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境遇,都与前苏联有着相似或者相近乃至相同的地方。弄好了,能走出一片艳阳天;弄不好,苏共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6]习近平强调,现在我们更需要“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态度,切不可在管党治党上有丝毫松懈。苏联共产党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世界政坛上数一数二“强大”的政党,最后政治上蜕变导致外强中干,竟然哗啦啦地垮台了。所以,在风云变幻的环境中,“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不仅是“最强大”,而且是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的“真正”强大。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习近平提醒全党经受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和内外环境变化的考验。他说,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二)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党的指导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能放弃。苏联解体与苏共指导思想失误直接有关,其主要表现是:以教条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导致思想僵化;以历史虚无主义批判领袖、扭曲历史,淡化、弱化、丑化马克思列宁主义,自失党的指导思想的传承根基和稳固地位;面对西方价值观渗透放任自由,丢失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和主体支持;党和国家领导层思想信仰和理论素养日益走偏,缺失党的指导思想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苏共指导思想失误造成的严重后果冲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旗帜倒了、主心骨丢了、人心散了,最终导致政治分裂、民族分裂、社会分裂、亡党亡国。教训至为深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习近平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7]与苏联失误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成功经验在于: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提出和回答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执政党建设基本问题和科学发展基本问题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出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的基本问题;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经过整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展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夯实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根基和支持系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近40年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高举旗帜、推进事业,坚持道路、理论与制度的高度统一;同时注重在新形势下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以党的指导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三)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党的十八大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8]苏联解体与中国崛起,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道路正确,社会主义事业就兴旺发达、马克思主义就富有生机活力,人民群众就得实惠;道路走错,就会遭受严重挫折,甚至导致亡党亡国。由此可见,道路确实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生死存亡和人民幸福安危的根本问题。所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归结为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既不能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逻辑的必然选择。从“道路”切入,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去考察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可以使我们生动形象地看到两个逻辑相结合的伟大力量。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做了明确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果用公式表示,可以简洁明了地归结为:党的领导+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根本任务+总体布局+社会主义本质+奋斗目标=中国道路。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力。同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种基本形态视为辩证统一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9]

(四)中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学习班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0]这实质上是对苏联与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高度警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无论怎么改革如何开放,都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工人阶级通过革命上升为统治阶级,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向阶级和国家消亡、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等等。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现代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坚持的法则、准绳和检验标准,是区分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和分水岭。正是基于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习近平明确:“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11]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全面开放,国内国外各种思潮、各种观点众说纷纭、泥沙俱下。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战略定力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保持战略定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不仅希望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韧劲,而且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更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每当遇到严峻挑战,总是能够成功扭转危局、化危为机、开创新局面、开拓新境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五)克服苏联解体的负面影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没有抵挡住西方的文化渗透与价值观的颠覆。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为了克服苏联解体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实践不能脱离本民族的文化根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文化的发展是短暂的,只有得到文化的滋润,社会才能使社会主义社会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深厚基础,它能聚合13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使我们走自己的路,它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具有无比强大的精神定力。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它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刘捷

作者:袁秉达

上一篇:职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产品生命周的财务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