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探讨论文

2022-04-16

摘要: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乡村治理智能化成为打造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的新理念和新路径。我国乡村治理智能化从理念上已经得到强化,在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分析基础上,从政府视角和农民视角提出促进乡村治理智能化的主要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治理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村治理探讨论文 篇1:

基于开展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探讨

摘  要: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探讨如何开展乡村治理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发展。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乡村治理的科学性;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乡村治理的信息化;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乡村人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乡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推动乡村地区多方面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科学性;协同发展

一、乡村治理的内涵及意义

(一)乡村治理的内涵

乡村治理涵盖农业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通过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可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从而达到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新时代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策略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无论是在乡村治理的内容,还是手段上都有所创新。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也相应有所提高,并且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日渐提高。但是,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不高,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2]。因此需要继续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为乡村治理以及乡村振兴工作努力。

(二)乡村治理的意义

第一,从群众角度分析。从乡村群众的生活层面讲,有利于维护乡村生活秩序、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我国乡村治理至今得到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生产方式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乡村生产方式在不断改进,生产力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也不断改善,但是在乡村治理上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例如,村民自治制度有待完善,由于传统的历史习惯,在乡村治理上由村干部说了算,未实现真正的村民当家做主。同时,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待提高,需建立健全教育保障制度。又如,在生活负担和生产成本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乡村治理工作要得到推进,就要着手解决乡村现存问题,并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不仅要从实际上解决问题,也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

第二,从国家层面分析。从国家治理层面上看,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3]。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国家要根据矛盾的观点、发展的眼观、辩证的方法、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方法看待时代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可有效管理乡村秩序。乡村治理方法的不断科学化,体现着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治理体系的逐步建立與健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4],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治理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扩大,由此推动国家治理不断走向现代化。

二、乡村治理工作的原则和思路

推动乡村治理工作,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4]。乡村治理中,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积极投身乡村治理的伟大实践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乡村和城镇发展的差距,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5]。加强乡村生活环境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资源的流通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6],有助于加快乡村的城镇化转变进度,实现城乡的互利共赢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乡村治理方面,需要强调规划在乡村治理措施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乡村治理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方案,按照规划内容逐步实施乡村治理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7]。

三、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措施

(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乡村治理的科学性

治理的科学性是指在乡村治理中颁布的条例和采取的措施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8],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然而矛盾也有特殊性和普遍性之分。不同事物的发展之间有共性,在把握共同特征的时候,不能忽略事物发展的特殊性矛盾。抓住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有效解决问题、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有效措施。乡村治理措施的采取和应用应根据当地的特殊性对症下药。例如,在治理中,要把握乡村的特点,理清与城市治理的区别。乡村地区地广人稀,各个地方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对症下药,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坚持协同发展的眼观看问题,推动乡村治理信息化

在当前社会,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信息内容也变得多样化。在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与城市居民相比较起来有一定差距。中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近年来提高不少,但普遍上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低的现象。乡村群众易受舆情影响,判断能力较低。

在新媒体的时代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手段多种多样,同时信息传播的媒介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信息传播上来看,乡村治理要坚持依法治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明白扰乱公共秩序需要承担的后果,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安全卫生意识。在信息化时代,农村网络大面积覆盖,通信设施普及速度不断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变了乡村生活方式。借助信息化平台和线上宣传手段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面,能够提高传播的时效性。以人民需求为主体,坚持科学治理,而不是满足于行政的便利。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国家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坚持信息公开化,是实现民主管理的必要条件,也反映出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信息内容的传播只是基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方式和策略才是根本之策。在互联网上,信息的把关实效还有待提高。在网络上蔓延的虚假信息以及恶意信息对网民造成了错误的引导,煽动了不良情绪的滋生。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舆情传播的主体。要根治互联网上信息恶意传播的现象,就应该从信息传播活动主体入手,对网络背后的“操纵者”进行整治。

(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乡村治理积极性

农民是古代农业文明的创造者。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通同志说过,中国革命实际上是农民革命。农民人口数在社会中占据的比重较大,特别是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生产以自然经濟生产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是城市和工业化建设的主要贡献者。21世纪以来,国家在对农民的发展和改造上也高度重视,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农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国家虽然生产力得到了提高,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在精神财富的创造上也收益颇丰。但基本国情未变,还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4]。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类的发展进步之间息息相关。而乡村人民群众是乡村治理的主体,由于主体意识的薄弱以及受教育水平偏低,参与乡村治理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较低。由此,可以通过提高群众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加强主人翁意识的宣传来达到调动群众的目的。并且在创造出社会财富之后,在财富的分配上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再分配的手段尽可能使每位乡村群众都享受到乡村治理的成果。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是坚持个别领导者的主体地位[9]。政府既是公共意志的代表者也是执行者。在权力关系上领导者应该明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善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和考察制度,防治滥竽充数。

四、结语

从目前乡村治理的开展情况来看,治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农村治理的发展进步,体现了中国治理能力的提高和治理体系的不断建立健全。中国乡村治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党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党的指导也是正确的指导,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真理。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而乡村治理工作是全方位的治理[2],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是乡村治理工作需继续投入开展。在日后的工作中,乡村治理应不断向科学化、现代化、大众化发展,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参考文献:

[1]陆乐.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国家治理方法论研究[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硕士论文,2015.

[2]高其才.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展历程、价值目标、现实挑战、制度完善[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5(3):87-99.

[3]许耀桐.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论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15(4):17-22.

[4]汤月娥.中国道路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5.

[5]唐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20.

[6]刘军.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7]杨璐璐,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催生的农民获得感[J].改革,2017(1):32-48.

[8]王安琪.恩格斯晚年书信中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0.

[9]郁从娟,阎静.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探究[J].学理论,2021,40(3):86-88.

(责任编辑:董维)

作者:黄琴

乡村治理探讨论文 篇2:

乡村治理智能化问题的研究

摘要: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乡村治理智能化成为打造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的新理念和新路径。我国乡村治理智能化从理念上已经得到强化,在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分析基础上,从政府视角和农民视角提出促进乡村治理智能化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乡村治理;智能化;乡村振兴

一、引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乡村治理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对乡村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及加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径。以大数据关联乡村生活及产业等作为智能治理创新的标志,使乡村治理智能化成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的重要选择。乡村治理智能化的实现过程应该由小试点到创新大数据,由管理到治理,由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最终实现乡村治理全覆盖。在城市快速进行治理智能化的同时,乡村治理智能化也需要下大力气推进,以促进我国治理创新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乡村治理智能化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一)乡村治理的含义

“治理”早在1989年就出现在世界银行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此后“治理”的概念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相关专业研究中。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发表了《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主题报告,文中把“治理”定义为:个人与公私机构管理其自身事务的各种不同方式之总和,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乡村治理是以治理为基础向乡村领域拓展,它意味着乡村治理主体日益多元化,增加村民的参与度,使治理中的权利配置更有利于广大村民,治理的目的与过程更为透明完善。

(二)智能化的含义

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个方面的应用。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日益融入社会运行之中。

(三)乡村治理智能化的现实意义

乡村治理智能化,是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全面应用于乡村治理中,更好实现乡村治理功能基础上,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治理智能化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乡村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能够激发乡村活力,不断增加优质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 乡村治理智能化有助于实现乡村治理的全覆盖

乡村治理智能化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将乡村治理中繁杂的事务纳入智能化的网络之中,实现治理和网络服务管理的有机融合,形成多方多要素联动的治理格局,从而实现社会治理的全覆盖。

2. 乡村治理智能化能够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确性

乡村治理智能化,意味着乡村医疗、教育、就业、社保、交通等各类民生问题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反馈,高效融合乡村匮乏的公共资源,使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及时解决。

3. 乡村治理智能化能够及时反馈村民的诉求

便捷的网络系统改变了原有信息交互不畅的局面,让村民的合理诉求快速准确被传递到政府部门,帮助村民及时应对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村民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反馈更加完整,有助于政策、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使乡村居民能够具有更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我国乡村治理智能化取得的成就

(一)乡村治理智能化理念上不断突破

乡村治理智能化在我国方兴未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逐步树立了乡村治理智能化的理念,在思想上突破传统治理理念,注重智能化发展,努力提高乡村居民对乡村治理智能化的参与积极性。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加强对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乡村治理智能化是这个时代必然的选择,必须对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完善,让更多乡村治理参与主体加入到社区治理的队伍中。各级政府不断加强乡村治理智能化相关学习,总结其他地区乡村治理智能化的成功经验,指导乡村进行乡村治理智能化的实践。

(二)乡村治理智能化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就

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各类乡村治理智能化探索和尝试(图1为2008~2015年全国乡村智能化市场规模变化情况),如加强智能化政务“云端办公”、“网络自治”、基层选举监督等应用,以实现更好服务基层群众的目的;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政策信息,让农民群众第一时间掌握政策、了解情况,兵役登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收费等民生工作的第一时间发布;充分利用监控摄像探头和LED大屏幕捕捉村内公共场所和主要路口的画面,强化村内火灾防范、治安防范等为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重庆市江北区双龙村首先实现了村民邻里纠纷线上解决。通过互联网交互避免了村民之间面对面的冲突,同时顾及了村民的传统面子问题和调解员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线上调解员按照“民为本、义致和”六字理念、遵循“情、理、法、事”十三要則、依托“3441”保障制度成功化解数十起重大矛盾纠纷,妥善处置多个意外事件,接访2万多人次,办理信访问题1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维护了乡村和谐稳定。

南昌红谷滩新区智能社区警务室正式启用,这也是南昌市首个智能社区警务室。智能社区警务室由智能机器人全天候值守,具备来访识别、迎宾询问、语音交互、信息速传等功能,为居民提供24小时咨询、宣传服务,是集警务室、服务站、实验中心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综合服务平台。智能社区警务室立足于“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等建设理念,把智慧警务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

四、乡村治理智能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合理的设计规划与指导

乡村治理智能化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工作目标、统筹规划好各项任务。政府作为智能化乡村治理建设天然的主体,在乡村治理智能化过程中,是最核心的一环。政府的主要工作是运用自身的行政权力,对乡村治理智能化进行规划和指导,使乡村治理能够合理有效進行。政府应制定好智能化乡村治理的战略规划,指引辖区内乡村治理智能化的大方向和程度等,要把握好在本乡村建设和治理中的主导地位。然而当前政府针对乡村治理智能化层面的规划,还没有做到充分的支持与指导,虽然乡村治理智能化方面有了顶层设计,但具体到某乡村的智能化乡村治理建设,都只是大的方向上的规划,基层政府和乡村缺少有针对性的理论引领、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基层政府和乡村只能通过其他地区的经验和自身的探索来进行乡村治理智能化实践,导致在智能化乡村治理建设中遇到困难难以及时解决,影响乡村治理智能化建设的进度与成果。

2. 资源投入不足

乡村治理智能化不同于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智能化乡村治理是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作支撑,通过大数据等现代科技进行治理创新。因此,需要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就意味着建设前期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资源的投入是乡村治理智能化工作能够有序进行的保障。政府作为乡村治理智能化的重要主体,需要为乡村提供软硬件建设和维护的资源保障。当前,政府在乡村治理智能化中投入不足,导致乡村治理智能化不能全面有效地开展建设。在乡村工作者队伍建设中也存在着人才短缺、待遇不高、缺少培训等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填补、建设和培训。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智能化的乡村治理创新是很难持续下去的。

(二)乡村居民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居民是乡村的主人,是乡村治理智能化的主要参与者。在乡村治理智能化中,乡村居民的广泛参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点,也直接影响乡村治理的效果。目前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治理智能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受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年龄等差异的影响,部分乡村居民还没有意识到乡村治理参与的重要性,只是把参与乡村治理当成政府的责任,导致在乡村治理智能化发展中参与意识淡薄,尤其是乡村中的年轻人和乡村中外来人员的参与意识较弱,他们不了解乡村的情况,缺少对乡村的热爱和归属感,没有意识到乡村的有序发展需要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在乡村治理中呈现出参与主体不平衡的现象,参与人员的结构不够合理。在乡村治理智能化建设中,大部分地区老年群体是绝对的主力,这些中老年乡村居民热心于乡村建设,有强烈的乡村归属感,自愿参与到乡村治理之中。但是中老年居民对互联网了解较少,且缺少专业知识,因此,在乡村治理中如只依靠这一个群体,必将影响乡村治理智能化的发展。

五、我国乡村治理智能化问题的应对之策

(一) 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增加投入

首先,政府要不断强化乡村治理智能化的理念,要突破思维局限,充分认识到智能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必然趋势,主动指导和加强乡村治理向智能化发展。其次,政府对乡村治理智能化要加强顶层设计,及时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又不能毫无信心目标过低,要统筹好各地区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差异,依托政府的公信力、强制力,根据社会大众的需求建立完整的乡村治理智能化目标体系及建设思路,使所有执行者有规可依,完成乡村治理智能化。要确立多元主体,包括农民及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的模式,以助力实现乡村治理智能化。

此外,要加大对乡村治理智能化的投入力度。乡村治理智能化建设和推进需要乡村软硬件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单单靠乡村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进行,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治理智能化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要求并监督基层政府和乡村合理利用资源;鼓励社会各方加大对乡村治理智能化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乡村治理智能化顺利推进提供基础保障。

(二)村民要具备公民精神、提高参与意识

村民是乡村治理智能化的关键一环,要积极参与到治理智能化建设之中。

首先,村民要具备公民精神,提高参与意识。在乡村治理智能化之中需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而乡村居民的公民精神是引领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重要保障。要培养村民的公民精神,积极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参与治理,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利益诉求才能得到有序表达,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才能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才能成为现实。其次,村民要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参与能力。村民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掌握运用互联网参与乡村治理的技术,让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到乡村治理的大事小情之中,维护乡村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促进乡村的和谐和发展。

再次,村民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规范网络参与行为。村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道德意识、法治观念,严格将自身网络道德行为嵌入到法律制度规则中,努力规范网络言论和行为,杜绝在网络平台上出现极端的行为。

(三)要进一步加强数据平台的建设

大数据时代,数据平台的更新换代速度前所未有,更加考验在乡村治理中使用的平台与控制者。在运营商搭建平台结束后,无论是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自带服务平台或是使用微博等信息公开平台,甚至是网站或APP其使用的持久性都是一大问题。在村民及管理者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运营者需要留住双方使用者,才能使治理智能化进行下去,同时节省智能化二期投入。首先要使双方使用者对智能化结果产生使用依赖,真正做到智能化简便了生活,方便了治理;其次,要使智能化的既得利益真正交给村民,使村民享受参与治理的权利和民主的话语权;最后,治理智能化不应单一停留在政务上,更应该方便村民,为科技帮扶、农民增收、繁荣乡村经济等提供有效的帮助。

此外,数据方还应避免信息孤岛问题。大数据时代孤立的乡村数据作用微小,只有实现区域联网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治理智能化。乡村治理智能化数据平台应该实现三级管控,政府宏观把握政务信息发布方向与政策通知,二级控制平台由数据平臺与专家线上把握,相互联系的同时解决村民遇到的问题,实现数据交互和问题探讨,三级控制为各村委会之间相互联系同时针对各自不同问题单独解决。

六、小结

通过对我国乡村治理智能化的实践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为我国基层乡村管理体制的变革创新做出贡献。但是变革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还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治理的多方主体共同努力,相关学者多多献言献策,共同致力于推进我国的治理智能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EB/OL].http://tcpeoplecomcn/n1/2016/0803/c183008-28606650html.2016-08-03.

[2]张宝锋.现代城市乡村治理结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姚何煜,王华.城市乡村治理的组织结构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04).

[4]赵春荣,卢智浩.“两委一站”:乡村治理的新探索——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J].探求,2010(01).

[5]孙晓青.城市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9(16).

[6]胡建勇,胡莎莎.“双层一核”乡村治理结构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04).

[7]胡明珊.“四位一体”城市乡村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21.

[8]张大维,陈伟东.城市乡村居民参与的目标模式、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08(02).

[9]王琳.城市乡村治理与保障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0]吴佳顺.城市乡村治理中公民参与方式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11]宋煜,王正伟.智能化与基层治理秩序再造[J].乡村治理,2015(03).

[12]李颖,孙雪.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模式构建[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01).

[13]王国华,骆毅.论智能化下的乡村治理转型[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

[14]沈士光,魏苗苗.智能化的基层治理应用——以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治理经验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天津市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提升的研究”(201810061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姜岩为通讯作者)

作者:翟文彦 姜岩

乡村治理探讨论文 篇3:

现代化冲击视阈下的乡村治理路径探讨

摘 要:在以城市化与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个时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很多“大城”周边的“小村”出现“二元”环境—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衰败。这是现代化对乡村治理提出挑战的一个典型,在现代化的视阈下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促进农民适应现代化入手,且在具体操作上必须以提高农民现代性意识以组织起集体行动为突破点。本文以长春市郊的A村为例,概括了该村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衰败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导致这种乡村治理问题的原因:行动环境的现代化断裂与行动动力的组织化缺失,并由此提出具有明确的集体行动原则的乡村治理路径。

关键词:现代化;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治理;集体行动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化的冲击与乡村环境治理

目前我国乡村治理的问题并非全起于现代化,但与现代化密不可分。现代化在本质上是指一个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为显著特征的社会转型的过程。关于现代化的讨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关于工业化﹑现代化﹑现代性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诸多置疑与反思也会时常见之文献与传媒。在对A村进行调查后,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大城外小村的“二元”环境衰败:一方面是生态环境上的;另一方面是人文环境方面的。这些衰败当然不是必然的,不能必然地将此问题归咎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但若从现代化背景下分析,会发现这些问题在治理路径上具有可探测性。

现代化并非必然给所到之处带来不良影响,而且即使有不良影响,自觉地采取补救措施也往往能避免一些问题。这里的“自觉”的“补救”,对于乡村社区治理而言,即是采取及时的治理行动。然而,从治理原则看,正如库伊曼(J.Kooiman)和范•弗利埃特(M.Van Vliet)曾指出的,治理要创造的结构或秩序不能由外部强加;治理要发挥作用,需依靠多种互相发生影响的行动主体的互动。[1]从治理主体的复杂性看,乡村治理是需社会的集体行动而非孤立的个体行为,具体到我国目前的情况,正如席恒与张晓宁阐述的:中国现阶段以城带乡的新农村建设早已超越了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阶段,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是任何单一主体能够完成的,这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理论上是多方的,但合作主要集中在政府、组织(主要是企业) 和农民三者之间。 [2]

事实上,要想治理我国当前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问题,必须有侧重点地调动上述三方行动的主体以进行一场基于增加该村公共利益的集体行动。但在这个过程中,围绕着适应现代化要求,以那一方主体为乡村治理的主要行动者,如何明确各方主体的行动界限与行动目标,都是探讨乡村治理路径的重要问题。

二、问题的表现:“二元”环境的衰败与村民话语

作为一个深受现代化影响的城郊自然村,A村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西南郊大约20公里处的京哈铁路与哈大公路之间。由于交通便利并且离长春市较近,所以近年来地方政府在A村及附近区域建立了一个以汽车配件为主的工业区。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发展背景,造就了A村具有如下特征:本身为农村却具有很浓厚的非农生活气息;本身为农村却十分靠近大城市且工厂就在家门口;既享受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种种便利又遭受了所谓现代化带来的种种干扰。

当我们进入A村的时候,首先进入眼前而让我们影响深刻的是道路两边凌乱的材草与随处可见的垃圾堆,以及整齐的几排房屋之间的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一夜大雨之后,村庄里的道路更是泥泞不堪。正是这些,激起了我们围绕环境衰败对A村进行研究的想法。实际上,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村民具有很好的互助习惯,比如农忙时候相互“帮工”。同时,该村的治安环境较好,平时村民出门是不用特意锁上自家的门。然而,若比较以前那种原生态的纯朴农村或是比较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较好的大城市而言,现代化对于A村的负面冲击更多体现在该村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衰败上。经过访谈、观察与总结,我们将A村人文环境的衰败归纳在如下几个方面:休闲方式单一,邻里交往减少,为公共利益行动的集体行动少。同时,将A村生态环境的衰败归纳在如下几个方面:无人治理导致的村庄道路凸凹不平;过往火车带来的噪音污染严重;由生活垃圾无统一管理带来的垃圾污染严重;村庄种树不多导致的村庄绿化不足。

尽管问题面前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如我们问及村民A村的生态环境时,他们没有与一些卫生环境较好的村进行比较,都表示自己所在村的生态环境比以前好),但作为调查者的我们所观察到的并不一定是A村真正存在的问题,换言之,界定A村问题的话语权很大一部分仍然在村民那里,所以我们在调查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归纳的A村环境衰败的表现反馈给村民。当我们通过卡片将A村环境衰败的种种表现罗列给村民时,村民们都表示我们提出的“二元”环境衰败问题的确是他们村应该解决的问题,并针对我们归纳的环境衰败的表现开始相互争论起来。尤其是当谈到A村道路泥泞缺少管理时,村民告诉我们道路治理的事情去年提到过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不了了之,对此一村民跟一位村大队长进行了激烈争论。

三、问题的原因:现代化的断裂与治理动力缺失

诸如A村环境衰败的现象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并非是鲜有的个案,“大城”外“小村”的环境衰败一定程度上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按照帕森斯(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行动环境中能够利用的部分体系称为行动的手段或工具,不能被利用起来的部分体系称为行动的条件,但不管是工具还是条件,都是制约乡村治理行动者采取行动的因素。换言之,乡村环境治理行动者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受到所处系统环境的影响。从这一视角看,行动环境的束缚与由束缚导致的治理动力的缺失成为“大城”外“小村”环境衰败问题出现后难以得到快速解决的原因。具体而言,此原因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归纳:

(一)行动环境的现代化断裂

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农村是建构在“统一而非同一”的政策基础上的,这些政策所构建的制度以及由这些制度所决定的市场规律,是影响乡村环境治理的重要的无形的行动环境。制度与市场作为区域治理的基石始终对乡村治理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在农村转型的过程中,政策与市场机制也会随之转变,这种转变往往是城市快于农村,制度快于意识的,在制度不完善的转型中的中国更是如此。于是出现了乡村治理的行动环境的现代化断裂,而这一断裂正是导致乡村尤其是A村这样的特殊乡村出现“二元”环境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国,类似于A村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小村环境衰败问题的治理首先处于国家政策形成的行动环境中。从转型过程中的政策与市场机制断裂的角度看,正如丁兆庆认为的,我国新农村乡村环境治理面临着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重二元结构”的制约。在“政府主导型二元结构”开始松动, 但依然明显地存在的时候, 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二元结构——“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的发生机理不同于“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它是城市和农村之间一种新形式的断裂。[3]正是市场与政府导致的“双重二元结构”的制约,A村的环境衰败问题才迟迟难以得到解决。

在我国乡村环境治理行动的推进过程中,现代化导致的行动环境的断裂同时也体现在群体分化与区域差异上。原因在于: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巨大,现代化的步伐不均匀,东部不能代表西部,沿海不能代表内陆;同时,我国原有像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差序格局”正快速分化,不同乡村里的村民逻辑差异很大。对此,贺雪峰总结如下:中国是一个非均衡的庞大国家,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从乡村环境治理的角度看,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众所周知的东、中、西部的差异,而且在农民认同和行动单位方面,也存在着不那么被人们关注却绝非不重要的区域差异。在当下中国,不同区域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的规模和强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乡村环境治理的区域差异。[4]

(二)行动动力的组织化缺失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治理行动的动力来源于不同场域,大致可分为陆学艺曾指出的三个方面: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要靠发展工业;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要靠发展城市;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要尽最大可能减少农民,使他们成为市民。[5]与陆学艺的观点类似,丁兆庆持有这样的观点:一方面,构建乡村环境治理的良好外在环境不是哪个部门或群体的问题,不应把社会主义乡村环境治理仅仅看作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而必须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审视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环境治理;另一方面,乡村环境治理的动力机制也在于大力培育农村的“内发力”,夯实乡村环境治理的内在根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 从内部夯实农村发展基础,这是乡村环境治理的根本。[3]可见,出现A村这样的环境衰败状况,一方面是由现代化的外在因素导致;另一方面是农民内部自身的因素导致。具体而言,农民内部自身因素可归纳为行动力的组织化缺失,即集体行动的缺失。

集体行动需要权威的领导,根据韦伯等人的观点,当传统型权威与个人魅力权威缺少时,法理型权威若也缺失,那么一个组织或是区域的统治将不再依赖权威,甚至根本就已经没有统治了,没有统治也就没有治理。A村是一个熟人型社会,同时也是受到现代化巨大冲击的逐渐法理型陌生型的社会,村庄里并不缺少富有个人魅力的长者,但道路治理等集体行动没有组织起来,原因是面对修建道路的资金,传统社会的个人魅力权威并不足以能成为召集起行动的动力来源。要实现当下我国已达成普遍公识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乡村治理内涵,排除宏观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因素,具体应当以推进农村的知识化与市场化为重点,同时推动这些现代性更强的农民发起集体行动。

四、治理的路径探讨:行动的原则与集体行动

现代乡村治理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乡村问题原因的复杂上,同时体现在治理乡村问题的各主体的关系的复杂上,在采取乡村治理的集体行动的过程中,各主体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也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治理遵循的行动原则

行动原则的一个方面是行动主体应当持有的原则,这在我国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行动原则上。在我国,新的乡村治理模式——“乡政村治”被看成是当前一种普遍的乡村治理行动原则。即便如此,由于政府自身利益的诉求,“乡政村治”模式并未真正改变政府主导乡村社会的总趋势。[6]对此,徐勇提出了乡村治理各行动主体的行动原则:建立“县政、乡派、村治”的治理结构,即:县具有更多的治理自主性;乡只是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专事政务和指导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主要从事村民自治工作,由此使其治理合理化。[7]周运清等人从政府的任务上看行动原则并归纳认为,乡村治理过程中行政体系主体的任务应该包括三个基本方面:能够动员政治支持;能够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能够有效地管理冲突。[8]与此类似,郑万军在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逻辑后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乡村治理过程中行政体系的目标任务是: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较为均等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夯实发展根基,提升“三农”的自我发展能力。[9]

行动原则的另一个方面是明确行动的针对层次。因为在不同的研究分析层次视角下,乡村环境治理行动应当具有的行动原则明显不同。贺雪峰等人在研究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时较早指出了这点,他们认为:乡村治理研究是以理解乡村秩序如何维系,乡村社会如何发展为主要任务的问题导向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它大体上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10]譬如,A村环境衰败的治理问题在宏观上是政策性的指导,在中观上是相关部门的规划,在微观上是村民的集体行动,坚持这些行动的原则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二)采取治理的集体行动

若从现代化不断推进导致现代性增强的视阈看,行动环境的组织化断裂可看成是宏观上的现代乡村问题产生的原因,而行动动力的组织化缺失则是微观上的乡村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总体而言,我国乡村治理的关键是实施以转移农民住所为主的农民非农化,但正如温铁军所分析的,数量巨大的农民在短期内很难从农村中顺利转移到城市。要在解决事关8亿农民的中国乡村治理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当立足国情采取不同的反哺切入点、发展路径和战略模式;另一方面具有现代性意识的农民的广泛参与等因素发挥着关键性作用。[11]

然而,对于特定乡村社区的治理不能完全遵循总体乡村问题的路径。通过本文分析可见,在类似A村的乡村社区里,乡村治理应更多倾向于微观的可操作的视角,村民若能凭借本村经济状况较好的条件组织起来进行为大伙公共利益行动的行动集体,那么环境衰败等问题也就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对于A村而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不能将A村环境衰败的问题的解决的希望寄托于短期内看到该村的村民们迁移出他们居住的地方,“大城”外“小村”环境衰败的治理在路径选择上应当以促进农民的集体行动为基准。

在如何促进农民的集体行动的问题上,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构建以行动原则为指导以行动目标为出发点的行动分析路径,且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农民的乡村治理话语权,不能忽视乡村问题的特殊性,乡村治理不应有盲目的模仿。二是要明确乡村治理行动的公共利益格局,以确定集体行动的主体分布。乡村治理是包括政府﹑农民组织与个体农民的集体行动,而不是某一方面的个别行动。尽管由于“搭便车”(freeride)与“囚徒困境”(prison dilemma)等行为逻辑的影响,很难动员个体加入到乡村治理的行动中以实现某一集体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集体的公共利益的增加,但类似A村的治理需要明确村庄环境衰败治理后所增加的预期公共利益,从而转变公共利益产生后的分配格局,这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动员起广大村民的集体行动。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席恒,张晓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指标及其实现路径——基于合作收益的分析框架[J].江海学刊,2007(3):112-115.

[3] 丁兆庆.“双重二元结构”下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3):56-58.

[4] 贺雪峰.差序格局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J].江海学刊,2007(4):114-117.

[5]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6] 陈洪生.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中政府主导力量嵌入乡村社会的政治逻辑[J].求实,2006(7):86-90.

[7] 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2(2):27-30.

[8] 周运清,王培刚.全球乡村治理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的个案分析[J].社会,2005(6):89-103.

[9] 郑万军.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行为的逻辑与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8-72.

[10] 贺雪峰,董磊明,陈柏峰.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社会,2007(8):116-126.

[11] 李瑞霞,陈烈,沈静.国外乡村建设的路径分析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8(5):89-91.

Exploration on Village Governance Route in the Vision of the Impact of Modernization

——Taking the Governance of “Dual” Environment on A Village for an Example

ZHAO Ze-hong1,CHENG Hua-wei1, LU Min2

(1. Sociology Department,Humanities College,JAU,Changchun 130118;

2. College of Agronomy,JAU,Changchun 130118,China)

Key words: modernization;human environment;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collective action

作者:赵泽鸿,成华威,卢 敏

上一篇:历史高效课堂论文下一篇:高校舞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