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客服系统功能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IT运维管理的知识管理,分析流程相关的知识分类,知识管理在IT运维服务管理中的作用价值,同时以ITIL典型的四层架构运维管理系统为例,分析在IT运维服务中,基于技术、流程与人员角度,以此开展知识管理,全面提升IT运维管理水平,减少运行维护成本,以此实现知识价值。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电力客服系统功能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力客服系统功能论文 篇1:

电力移动抢修在供电所的应用

摘 要:本文主要对供电所传统电力抢修模式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电力移动抢修的系统特点以及系统功能,最后探讨了电力移动抢修在供电所的应用,期望可以为电力移动抢修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移动抢修;供电所;应用

一、供电所传统电力抢修模式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供电所均采用传统的电力抢修模式进行抢修,这一抢修模式不仅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通常还会面临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大量人工沟通环节而导致的。在传统的电力抢修模式中,供电所无法有效监控实际的抢修过程,同时也无法标准化考核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在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融入信息技术,相应的内部管理的细化程度以及信息化应用水平也在迅速提升。传统的电力抢修模式对于涉及多个部门且直接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电力抢修环节表现出较明显的不适应性,因此应当利用先进的无线技术提升电力抢修整体质量以及效率,为供电所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促进作用。

二、电力移动抢修的系统特点以及系统功能

电力移动抢修系统主要是依靠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而形成的,其可以促成电力抢修工单在应用系统与移动专断子系统之间双向同步分发和实时交互的实现,确保其中的信息数据与生产数据保持一致状态。利用电力移动抢修可以使供电所全体现场抢修人员利用手机处理取单和填单业务,有效减少传统的电话沟通环节,更有利于搶修信息的快速传递[1]。(1)利用云电无线移动应用平台以及95598业务系统共同建设电力移动抢修系统,这一抢修系统具有明显的移动性、服务实时性以及高可靠性等突出特点。利用电力移动抢修系统可以对原本的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进行有效打破,利用手机等移动工具做到随时随地抢修电力故障。另外,供电所抢修人员依靠手机接收到相关的工单信息之后,更加及时的处理抢修工单,经过处理的信息又会自动回传至客服系统,明显提升了供电所电力抢修的服务实时性。除此之外,供电所应用电力移动抢修系统可以对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平台进行端到端加密以及三层安全保护,有效提升了业务处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2)电力移动抢修系统可以帮助抢修人员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的工单信息,还能够在手机上完成工单处理的即时操作。另外,电力抢修人员还能够通过电力移动抢修系统快速查询和下载相关用户的基本档案等信息,在抢修过程还能够将现场检查记录等信息实时传回至系统数据库以及进行离线作业。电力移动抢修系统在操作方面也十分便捷,基本上类似于人们经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操作模式。电力移动抢修系统还具有通话功能,其将抢修工单与电话功能融为一体,使得工作人员联系用户的操作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化和便捷化。

三、电力移动抢修在供电所的应用

(一)电力移动抢修在供电所的应用效果

在电力行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电力移动抢修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这一移动应用技术已经逐渐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明显提升了供电所电力抢修工作效率,并且还有效降低了相关的抢修成本。电力移动抢修在供电所的应用为固定场所固定设备办公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思路,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信息化金河和应用水平的提升。供电所应用电力移动抢修可以实现抢修工单的100%处理率,明显减少了城区以及边远地区抢修工单所使用的时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后应当进一步促进和改善电力移动抢修在供电所的深入和大范围应用[2]。

(二)电力移动抢修促进供电所创新管理模式

供电所应用电力移动抢修系统可以更加实时化处理和流转抢修工单,其较高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明显减少了抢修过程的电话沟通环节,在缩减电话沟通时间的基础上对整体的电力抢修流程进行优化。另外,电力移动抢修还能够促进供电所对不同部门的职责进行进一步的明晰,在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抢修成本进行节约。应用电力移动抢修系统可以实时交互业务系统数据,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抢修的及时准确性以及智能化,为供电所电力抢修绩效考核等均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对内部管理效率也进行了明显提升。供电所应用电力移动抢修系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这为其他企业应用无线信息技术提供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内部办公专网向无线移动领域的转变。

(三)电力移动抢修促进供电所抢修效率的提高

电力移动抢修系统最明显的优势便是易携带性、普及性以及移动性,有效突破了抢修过程的环境限制,为电力抢修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供电所抢修人员在传统的电力抢修过程需要手工处理完成相关取单、任务分配以及处理结果回填等多个环节,并且大多时间都需要打电话进行沟通,会耗费较长的时间,最终造成抢修效率低下的情况。应用电力移动抢修系统能够实现抢修现场处理情况实时反馈,对整体抢修流程进行大幅优化。利用电力移动抢修系统当中先进的无线移动技术,能够促进PC端业务处理与抢修工作现场的融合,移动处理大批量抢修工单的同时,还能够对抢修工作流程的规范性进行提高。在电力移动抢修系统的促进作用下,抢修人员可以更快的到达抢修地点,最大限度提升客户诉求响应速度,在提升电力客户满意度的基础上,为供电所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供电所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电力抢修质量以及效率直接关系到供电所的整体供电质量,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用电。传统的电力抢修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发展节奏,应用电力移动抢修系统可以明显提升整体的抢修效率。供电所抢修人员利用电力移动抢修系统,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抢修信息,并且调取相关数据资料,更快到达抢修现场高质量完成电力抢修工作,确保电力资源供应的稳定性以及持续性,最大限度的降低电力故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电力资源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为供电所以及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涛.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力抢修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06):159.

[2]黄薇,陈华霖,俞玲,郑杨,丁康.移动作业在线缆故障抢修中的应用[J].电力与能源,2018,39(01):136-138.

作者:郑加林

电力客服系统功能论文 篇2:

知识管理在信息运维服务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IT运维管理的知识管理,分析流程相关的知识分类,知识管理在IT运维服务管理中的作用价值,同时以ITIL典型的四层架构运维管理系统为例,分析在IT运维服务中,基于技术、流程与人员角度,以此开展知识管理,全面提升IT运维管理水平,减少运行维护成本,以此实现知识价值。

[关键词]知识管理;能源信息;IT客服;应用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Inform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Pan Jun-tao

信息化時代的到来,企事业单位对于IT服务的需求度不断增加,特别是能源行业对于IT技术的依赖。对于能源行业IT人员来说,在日常IT服务中,能够全面认识到运维服务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各项有效措施提升IT运维效率。知识属于价值的体现,尽管存在多种呈现形式,然而从本质上均需要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

1  IT运维服务管理中的知识内容与分类

IT运维服务管理的知识,主要包含IT服务相关管理流程与制度、日常运维知识和软件开发文档。对于不同事件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IT运维过程中,可以产生技术方案、测试方案及变更申请。图1为IT运维服务管理的基本框架。

按照知识体系和IT运维服务流程的相关性,能够将IT运维服务管理中的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比如,技术方案、测试方案,工具说明书等都是显性的知识,日常处理方案和经验属于隐性知识。

2  知识管理在IT运维服务管理的价值体现

通过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库,创建、存储和共享知识,图2为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知识管理在IT运维服务管理的价值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创造知识价值

建立、共享、积累和分析知识体系,能够快速检索和获取知识,通过知识创造价值,能够全面提升IT部门的能力与运维人员能力。

2.2  知识共享,降低IT运维成本

IT运维人员需要对多个相同问题进行重复性处理,在知识库内可以快速获取多数问题和解决方案,将IT运维人员从重复性运维工作中解放,集中解决各类新问题,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全面减少IT运维成本。

2.3  加快运维响应速度与质量

一般情况下,进入知识库的解决方案属于正确的、高效的、标准的处理方案,建立高质量、多数量的知识结构,才可以形成标准知识库,同时成为IT运维的储备库。此外,知识库的搜索功能高效,能够在第一时间响应IT服务需求,且高质量、高速的解决故障,能够明显提升客户满意度,属于IT运维的重要方式与目标。

2.4  防止知识流失

IT运维人员脑中集中了大量隐性知识,且部分IT应用操作和故障解决方式,只是开发人员才可以掌握。通过知识库管理,可以防止人员流失所致知识流失和信息孤岛现象。

2.5  IT应用信息的挖掘与分析

运维知识库属于信息收集与整理工具,同时属于数据统计工具与分析工具。通过大量统计数据,例如知识生命周期、IT运维解决案例与知识条目等,能够深入挖掘大量高价值信息。IT服务提供者,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同时分析数据趋势,制定未来发展重点、预算和计划。

3  IT运维管理开展知识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3.1  建立内容管理平台的统一化管理

典型IT运维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应用4层架构,包括系统功能层、数据服务层、数据管理层和数据资源层。为了确保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IT运维服务管理系统能够满足面向服务的架构需求。

通过分析IT运维服务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内,结构化数据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均存储在内容管理平台内。IT运维服务管理系统中,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与内容检索均是由内容管理平台实施。

3.2  优化运维服务流程,自动化收集和应用流程相关类知识

针对按照ITIL标准,对IT运维服务流程进行优化。运维激素人员在处理相关事件时,需要将事件和解决方案的关联性,在流程内实现知识的自动化收集。在通常情况下,员工无法在处理流程后进行总结,因此将知识收集到业务流程中,这样才可以确保知识收集数量和质量。此外,当知识库内存在相关解决方案时,通过事件和现有解决方案关联方式,可以减少运维技术人员的重复性劳动。

3.3  集中研究解决方案,建立知识共享文化氛围

当技术人员的组织能力比较强时,能够深入研究和分析解决方案。实行IT运维服务管理系统和管理流程优化处理后,运维技术人员可以参照知识库的解决方案,全面处理现存问题。同时降低运维技术人员的数量要求和能力要求,这样可以由组织能力比较强的技术人员,专注于研究和分析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发挥出高素质技术人员的作用价值,还能够通过合理分工,全面提高运维效率。

建立知识共享型文化氛围,能够高效收集非流程相关类知识,营造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要求所有员工均参与进来,这样能够有效消除发展阻力。采用知识管理宣传方式,能够确保员工正确认识知识管理方式,处理各类问题。采用知识管理与培训方式,能够全面介绍知识管理系统功能,以此处理额外阻力。采用领导推动方式、建立激励机制方式,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此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3.4  实现知识流动与分享

将知识管理引入到企业信息服務中,可以确保知识在企业内部及信息运维服务中的传播共享效果。部分知识掌握人员也能够快速获得相关知识,相应提升知识共享效率。建立长效知识体系,以此确保企业各类资讯与知识,可以通过获得创造、分类和存储等过程进行完善和补充,形成持续积累过程。在该过程中,知识可以实现增值,企业内部各岗位人员履行职责,实现规范操作,帮助运维人员加强运维技能,创新思路和方法,以此提升基础管理与创新管理水平,还可以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5  提升管理效果,促进交流沟通

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提升用户应用技能,避免浪费运维人员的精力,简化工作任务,能够深入研究和探索重难点问题,优化改进工作模式,此外授予劳动力与时间能够精简企业,运维团队降低经营成本,还能够促使运维人员和用户交流沟通。知识管理关联部门可以依赖知识管理,明确企业知识结构,同时将知识应用到日常工作中,生产大量新知识。合理分析和控制知识可靠性与应用性,及时检测和规范知识以此发挥出知识管理的作用,促进沟通交流。

3.6  优化改进信息运维模式

利用知识管理,能够动态化分析知识结构,深度把握企业信息运维服务的方向和重点内容。针对企业现行工作模式与方向做好指导,知识管理可以丰富企业经营管理内涵,在时代快速发展过程中相应改进和增加了信息服务内容,优化信息服务目标。对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来说,信息服务对象不局限于传统内外部信息资源,同时涉及到人脑知识思维与技能,鼓励企业信息服务流程内容的扩展。基于知识环境,企业信息服务属于重要内容,可以帮助企业提供针对的信息服务,强调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与规划,同时加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意识。

4  知识管理在能源信息IT客服中的应用要点

4.1  战略分析及目标制定

根据浙能集团公司“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发展战略、公司经营管理、生产运营的需要及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结合行业信息化应用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出符合浙能集团信息运维中心实际需求的客服体系管理标准。应与集团总体战略的近期、中期、长期建设目标相匹配,包括目标制定的背景、具体目标及对目标的描述。

4.2  客服体系制度规范编制

明确信息运维中心客服组在当前及未来的职能定位,理清组织业务与管理职能,核心的制度和流程必须明晰工作职责范围和边界,清晰相关人员及角色职责和协作流程,设计完成相关制度、流程的KPI指标,构建组织管理规范和标准,推动组织与集团的不断发展。

4.3  客服薪酬与岗位晋升体系

及时准确完整地反应员工的服务拓展、开发、交付及支撑能力,驱动员工主动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人才服务能力有效管理,与浙能集团走向市场、提高服务竞争力、快速满足内外部客户服务需求的战略相匹配,全面实现集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知识管理在能源信息IT客服中的应用实践

5.1  客户自助服务

将知识管理应用在能源信息IT客服中,可以实现客户自助服务。用户应当了解IT自助服务,确保自身在服务中获得相应价值,用户意识到自助服务的存在,若不了解使用方法,将会影响该项功能作用的发挥。此时要求推广市场宣传与营销。在客户自助服务发展中,将用户使用作为发展目标,建立一流组织服务门户网站,以此获得时间与成本投资回报。自助服务的优势不局限于减少服务受理,而是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识别培训机会、事件趋势分析、巩固支持机构的知识体系。

5.2  客服机器人

客服机器人能够提供精准、简单且重复的问答,长期运营可以获得用户感知。客户机器人无法准确回答用户问题时,会通过屈位问答方式提升客户好感度。此种功能能够缓解客户焦虑。同时,客服机器人具备转人工服务流程,能够在交互中解决问题。在场景化设计中,选择客户集中诉求服务项目。按照用户问题解决率进行优化,以此提升服务效果。

5.3  人工客服助手

通过人工客服助手,能够为客服人员打造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减少业务量,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人工客服助手可以实现知识自动化匹配,帮助康复人员回答各类问题,能够实时将信息推送给客服人员,快速响应和解答客户难题,提升满意度。

人工客服助手还能够实现在线学习培训,客服人员可以利用碎片化实现学习,为客服人员提供学习内容,确保其掌握新知识,满足客服岗位胜任力需求。

5.4  员工培训体系和知识管理

在组织促进员工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实现人才梯队建设,做好人员储备,确保人才的行业、专业、服务及管理的综合能力满足业务发展要求,在组织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满足员工自我提升的知识管理流程。

5.5  知识管理流程设计方案

第一,知识管理制度:编制《知识管理制度》,《知识采编规范》,明确知识运营管理职责,运营岗位职责、知识采编规范,知识库管理流程,确保知识运营工作有序开展,提高知识库使用效率。

第二,知识运营质检标准和绩效考核办法:编制《知识运营质检标准》,明确质检专岗工作要求,质检考核项、考核项定义、分值、计分方法,制定知识运营人员绩效考核指标项,确定数据口径与数据来源。

第三,知识条目的结构设计:编制《知识结构优化建议》对现有知识结构重构优化,通过内容梳理归类,形成统一的知目录构树,便于用户和客服人员快速查找。基于原始知识文档,完成1000条知识内容结构化梳理、分类、FAQ转化。

第四,知识库交互优化需求:编制《知识库前端优化需求》对现有知识前端展现方式及功能点提出优化改进建议,输出相关需求文档,以提升知识库可阅读性、客户体验感知,提高知识库使用效率。

5.6  知识库使用在智慧客服中的应用

客服工作开始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知识库技术也碍事被广泛應用到智慧客服中。长期以来,知识管理多采用预设关键词方式实现,但是现在可以通过语义分析技术、知识关联技术、知识聚类技术和参数搜索技术,全面发挥出知识库在智慧客服中的应用价值。知识库的使用,能够使客服快速获得知识,实现客户对话沟通,理解客户语言,为客户提供正确答案。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分析与研究中,主要介绍知识分类,知识在IT运维服务管理中的价值,深入分析IT运维服务管理技术在人员、流程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管理,全面提升IT运维管理水平,以此降低运维成本,以此提升知识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文飞,曹裕华,郭新哲,等.针对某特定客户群的电信客服系统建设项目的进度管控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9):53-59.

[2] 张巍,李伟,王佳音,等.省级电网企业95598知识管理体系构建[J].管理观察,2019,25(15):26-28.

[3] 杜小月.如何提升信息运维服务呼叫中心一线解决率[J].通讯世界,2016(11):149-150.

[4] 赵宏伟,梁新刚.对电力企业建设公司级统一信息运维服务体系的初探[J].科学之友,2010(35):129-130.

[5] 董科,王敏媛,樊栽根,等.信息运维服务项目的服务评价机制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4.

[6] 贾伟昭,郭翔,张银锋,等.电力行业信息运维服务成本测算[J].电气时代,2017,433(10):82-88.

[7] 刘军.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运维服务台建设探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0,8(10):14-17.

[8] 秦芳丽,潘麟.基于一体化运维服务平台的营销信息运维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2018,20(17):230-231.

[9] 陈超,吴玮.着力打造信息运维服务一流团队[J].云南电业,2016,255(1):10-11.

[10] 江凤丽,李贺平.电力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自动化解决方案[J].环球市场,2017(25):312.

作者:潘军涛

电力客服系统功能论文 篇3:

集中供热机组全自动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建设迅速,在工业物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引进有助于从系统工程层面提升集中供热系统的生产、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为集中供热领域提出一套“互联网+”智能供热系统,将集中供热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形成“数字孪生”新型应用模式。以“热源—热网—热力站—用户热力输送”为主线,采用B/S架构,形成由数据感知层、数据采集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与终端访问层组成的智能供热系统。在某源网一体基层热电企业实现了“互联网+”智能供热平台示范建设应用,建设了全网水力平衡分析、源网一体化协同调度、能耗统计与分析、经营收费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等子系统模块,在供热指标能耗降低、经营成本节约、工作效率提高和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集中供热机组;全自动控制;方法研究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原有小区供热方式被集中供热方式替代。相比于小区供热方式,大型城市集中供热方式不仅能够最大程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够有效减少大气污染,进而可以为生产运营节省开支,优化管理,且更易于实现科学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供热质量。

1重要性

当前,我国集中供热事业飞速发展。2018年的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相比1990年增长了35倍。近十年来,热电联产机组应用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占比达到37%,其中系统热源类型正由单一结构向多源互补转变,热网运行工况趋于復杂多变,热用户服务标准日益提高。目前,在国内基层热力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中,存在智能化水平整体偏低、管理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一是一部分集中供热系统尚未实现对重要参数的远传远控,缺乏对在线诊断与实时分析的数据支撑,水力失调和冷热不均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由于缺乏对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的保障,智能热网实施前后的指标经济性、运营时效性难以评估;三是收费客服系统功能不完善,热用户服务不能满足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要求;四是在已建立的供热运行管理平台中,热源、热网、热力站与用户之间存在信息壁垒,运行调节策略大多基于局部系统考虑,未能实现源网协同控制。

2城市供热系统节能的问题

2.1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锅炉运行热效率偏低

现阶段,城市供热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供热系统中的锅炉运行热效率偏低,据调查显示,我国民用建筑锅炉的热运行效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锅炉热运行效率偏低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不能保证集中供暖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据分析可知,影响集中供暖系统中锅炉运行热效率的主要因素为燃料自身的质量较差,我国集中供暖系统中使用的原料普遍为质量较差的原煤,这些燃料本身存在较大的杂质,在燃烧的过程中存在燃烧性能较差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集中供暖锅炉燃烧的需要。

2.2供热管网输送效率低

供热管网输送效率低也影响着城市供热自动化节能减排的效率。供热管网热输送效率的计算方法为:计划由管网输送的热量总和减去在输送过程中损失掉的热量总和,在此基础上除以真正获得的热量总和,得到的数据即为供热管网的输送效率。现阶段,我国对于供热管网输送效率有着明确的要求,但在供热管网实际输送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在于输送效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导致供热管网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热管网自身结构存在的问题,例如热保温损失、水力失调或者存在热泄漏的问题。

3优化措施分析

3.1负荷控制方案

热水锅炉的负荷计算存在3个变量:出水流量、出水温度和回水温度。其中,回水温度属于外部边界参数,无法通过机组进行调节,因此负荷控制方案设计只需要考虑出水流量和出水温度这两个变量。但由此计算出的机组负荷需求并不能够直接表征锅炉出力,所以无法作为锅炉主控的设定值。本文引入焓值这一中间变量,先计算锅炉出水焓值与锅炉给水焓值的差值,并将其与负荷控制构成串级调节回路。主调回路(负荷控制回路)维持负荷稳定并响应热网侧变负荷需求;副调回路(焓值控制回路)快速响应主调回路的锅炉负荷需求,并通过前馈与负反馈的调节方式进行锅炉负荷的输出。输出结果为0~100,通过不同的函数折算传递给下面的风量、煤量、床温、氧量等子调节回路进行调节.

2.2供热管网分层管控技术的应用

供热管网分层管控技术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对于热量管理体系的分层,现阶段往往将热量管理体系分为三层。其中第一层管理也就是热力站管理,在进行调控的过程中由管理人员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和监控,同时,及时发现其中的异常数据,并进行相应数据的传输。此外,通过运用调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还能实现针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从而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数据相关命令的发布,以此来保证按照热量需求进行分配,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供热的效率和资源运用的有效性。第二层管理的核心主要为监控分站,使用监控分站来实现对下属区域中各个热力站的实际运行状况的监督和管理。最后一层是中控室,主要运用流程在于:首先由下位机来实现控制指令的接收,控制指令主要通过监控分站的转发到达下位机,这种运行方式能有效提高下位机的运行安全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满足热量调控的目标。在下位机中主要运用到的调控方式为PLC控制器,这一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在于进行信号测量、完成控制操作和进行预警。其中,信号测量主要表现在运用下位机能实现对指令的读取,主要包括的数据为一二次供热管网中的供热参数。此外是完成控制操作,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往往运用到单回路控制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下位机来提高热量调控的科学性。最后是进行预警,这一功能主要为了保证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控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管网数据进行监控,如果在监控过程中发现,例如管网压力、泵的启停、水箱液位变化等,则会通过发出报警信号的方式来进行提示,从而由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检修,以此来保证供热系统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语

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与集中供热系统的融合愈发深入,应用更为广泛。在“互联网+”智能供热系统的加持下,在满足基层企业供热数据远传、运行远控的基础上,未来可进一步“做实底层,激活云端”,进一步促进基层供热企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实现热力“产—输—配—售”全过程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管理,稳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用“互联网+”智能化先进应用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供热运行效率和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热电联产供热节能改造典型案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乔红军,出生年月:1977.9.4,性别:男

民族:汉,籍贯:山西泽州,学历:大专,毕业院校:太原重型机械学院,研究方向:供热工程,职称/职务:经理

(中石化新星双良地热能热电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32)

作者:乔红军

上一篇:当前反假货币经济论文下一篇: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