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毕业实习论文

2022-04-19

摘要:毕业生实习是高职类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具有一定实际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应用人才的必要措施。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实习一般都要依赖校外厂家完成。现今,由于企业改制,继续沿用过去的方法,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力系统毕业实习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力系统毕业实习论文 篇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改革探析

摘要: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总体实践效果,对近年来福州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三大实践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相应的改革措施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实习;毕业设计;电力系统

作者简介:刘丽军(1982-),女,福建莆田人,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福建 福州 350108)

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三大实践环节概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电力系统领域的设计、运行、管理以及研究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其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三大实践环节是整个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进一步应用于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设计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环节。为此要求学生通过这些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进行一次应用,并为毕业设计搜集必要的相关资料。学生既要虚心地向工人、技术人员学习有关知识,又要独立思考,并把电力生产中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归纳起来,总结提高应用到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中去。

毕业设计环节可以全面深化、检查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用以分析解决工程、科研、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本文就近年来专业教师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专业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实习地点、与企业的交流联系、毕业实习与设计衔接关系、实践监管、考核力度以及学生激励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所做的一系列改革进行简单探讨。

二、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单位为各省、市、地区的电业局、发电厂及各大型厂矿的自备电厂及综合调度部门以及与电力系统行业相关的软件开发或设备公司。[1]生产实习参观前请电业局的工程师就安规以及电网概况、电气一次部分以及二次部分作介绍,结合运行当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分析。除此之外还请水电厂的工程师就水工部分以及水电厂的电气一次和二次部分进行参观前的讲解。安排的主要参观实习对象是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垃圾焚烧电厂以及220kV户内、户外变电站、数字变电站。

毕业实习期间,请电力部门的工程师就福建省电网现状与安全稳定分析、电网调度、电力系统通信、电网继电保护运行整定与配置、配电网建设、电力市场方面的内容作系统性地介绍,鉴于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大力进行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建设,请相应的工程师就数字化变电站进行介绍,使学生对电力领域的前沿知识有比较系统性的了解。毕业实习环节参观的场所主要是500kV变电站以及省电力调通中心参观电调、水调、通信、自动化几个部门,结合工程师的讲解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电网概况进行了解;另外是到火力或水力发电厂跟班实习。实习期间要全面了解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过程,通过实习将已有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生产现场的实践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为下一步的毕业设计做一些知识储备,也为将来他们踏入工作岗位提前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三、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针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生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改进,具体措施如下:

1.解决实践动手机会少的问题

安全生产在实习单位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的实习内容一般要根据实习单位的安排来确定。发电厂以及变电站都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一线,对员工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未经专业培训不允许上岗操作,因此学生几乎没有操作机会。特别像电厂集控室或生产现场,学生只能“眼观手不动”。[2]运行跟班时,与运行人员基于现场操作的交流和学习拘泥于理论层面。鉴于此,学校在学生进行电厂跟班实习后以及变电站参观实习后设置了相应的模拟电厂实践环节,予以进一步的加强。由于实验室建设经费以及现实条件的限制,学校正积极与电力部门的培训中心联系,希望让学生进行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相应培训。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能很好地仿真变电站的正常、异常和故障的运行工况和现象,通过培训,学生掌握基本的运行技能,掌握事故分析及处理的能力,进一步解决学生对电厂以及系统的运行操作了解有限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实际动手实践的能力。

2.增加实习地点

近年来的生产实习环节相比以前参观变电站、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增设参观风电厂和数字变电站的环节,毕业实习的环节也增加了水力发电厂的跟班实习环节,进一步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实用化理解。

3.加强与企业的交流联系

专业实习过程中将对口企业的工程师请进课堂,为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或者就工程实际当中一些问题处理过程的剖析,使学生从课堂走出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生下一步的毕业设计的深化以及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4.学生直接参与在研项目的研究

由于学生毕业设计的周期与项目研究周期相比时间较短,以往很多指导教师未让学生直接参与在研项目的研究,而主要是做已结题的项目。现在很多指导教师将学生的毕业设计融入自己的在研科研课题中,不但能够促使学生做好毕业设计,学生通过参与课题的讨论过程,可以进一步掌握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以及技术难点的解决过程的思路。这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接触相应的科研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5.改善以往毕业实习与设计互不衔接的问题,使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统一

毕业实习与设计应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实习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实习的巩固与加深。在实际中实习与设计常成为单独的个体,教师应以学生的就业意向为中心,将实习的时间、地点、内容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分散实习及毕业设计同步进行的模式,通过学院与科研合作单位或者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与对口单位的联系,推荐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负责所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就业单位以及学生本身的学习特点,设定相应的毕业设计难度及进度,学生可以边实习边进行毕业设计,根据毕业设计进程,将实习时间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使学生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不至于一心多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这种实习方式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生产单位,解决了实习人数多、带队教师少的问题,同时对于实践合作单位来说承受压力也大大降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就业及实习单位的不同,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联系相关单位以及设计相应的毕业设计题目,且可请企业的技术人员辅助,实现校企老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以及实习的目的,可以进一步提高实习及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效果。

6.改善监管及考核力度

以往的实习环节中,由于学生比较多,且因为电力部门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所以学生在参观实习时,只能“眼观手不动”,常造成“走马观花”。由于变电站多在户外,机组运行现场比较嘈杂,对于现场工程师的讲解,学生一知半解,多数学生回校后,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实习报告,应付了事,使实习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鉴于此,建议对实习笔记以及实习报告检查的基础上,采用实习考试加实习答辩的方式予以考核,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现场与工程师或者带队教师交流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实习效果。大学生毕业设计自我监控能力偏低,[3]所以在毕业设计环节老师在拟定任务书和指导书时,提出相应的如设计内容、时间、安排、提出设计成果的要求、设计程序、应遵循的规程,之后在相应的后续环节如学生的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撰写、算法分析、程序编写、算例计算分析过程中指导老师应予以引导,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以加强考核力度。

7.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

与以往不同,让学生参与在研课题的研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挑战自我,提高设计水平。在毕业设计环节,以学生发问为主,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提出符合实际的新设想、新观点、新方法,同时,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加以引申,予以启发,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可采取提问的方式加以引导和帮助,最终实现人尽其能,各有所得。指导教师再根据课题研究的思路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一旦学生的观点得以采纳或其设计成果得以实际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秦文萍.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实习与设计[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2]王洪坤,聂晶,蔡新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改革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1,(1).

[3]杨向红.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责任编辑:宋秀丽)

作者:刘丽军

电力系统毕业实习论文 篇2:

关于认真抓好高职类毕业生实习工作的思考

摘要:毕业生实习是高职类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具有一定实际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应用人才的必要措施。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实习一般都要依赖校外厂家完成。现今,由于企业改制,继续沿用过去的方法,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针对目前毕业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毕业生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面对环境的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抓好高职类毕业生的实习工作。

关键词:高职类毕业生;实习;应对措施

毕业生实习是高职类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措施。学生通过实习,可进一步巩固在校所学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操作技能,同时通过深入实际的劳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进入社会工作准备条件。多年来,我校高职类毕业生的实习,主要由学校安排到校外相关的企业来完成。

目前,影响学生实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讲可分为来自于企业、学校、学生这三个方面。

就企业而言,企业改制后,各厂家在一定时期内把获取利润作为首要目标,对培养后备工人的积极性大大减弱。形成接纳实习生都是凭着学校领导与各企业老总以往的私人关系,变工作关系为私人关系,毕业生实习工作被边缘化了,缺乏保证。再加上,实习生进厂后,指导师傅又怕实习生的操作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任务的完成。就学校而言,由于近年来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学校招生缺乏吸引力,办学艰难,学校领导都把精力集中在招生上,对实习工作也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视不够。表现为:一是对实习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实习生能按时提交相关材料便算合格,根本就不追究学生在工厂实习的实际情况,纵容了学生实习“走过场”的风气;二是实习经费紧缺,联系实习单位又困难,因而对部分要求自行联系实习的学生,学校大开绿灯,仅凭学生所交的实习报告考核学生的实习成绩,造成学校很难控制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为一部分学生“走过场”提供了条件。就学生而言,由于国家用人制度的改革,学生毕业后就业目标不清晰,从而导致实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实习动力。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社会知识不够丰富,从而做事不够积极主动,不知道怎样去与师傅沟通,到头来时间过去了,但啥也没学到手,一问三不知。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毕业生实习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如:学校2011年理工类高职毕业的专业有: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两个专业,学生95名,其中有15名学生选择了自己联系实习点,其余学生分散在全州5个实习点上实习。实习结束检查,有3名学生根本没有到厂实习,有5名学生没有坚持到底,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到厂实习,但由于表现不佳,受到厂方的批评,给学校造成了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毕业生的实习,犹如农家的收获,农家的收获环节搞不好,庄稼长得再好也白搭,毕业生的实习工作搞不好,学校也不可能有好的收获。因此,学校必须因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领导与指导,这样才能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占居主动,迎难而上,逢凶化吉,走出一条蓬勃发展的路子来。根据我以往带学生实习的经验,参考一些成功学校的做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我认为,我校在今后的毕业生实习工作中,应该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加深对实习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实习是教学计划中要求的重要环节,是高职类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学生走入社会前的必要准备过程。通过实习,可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使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实习,可让学生印证在校所学知识在企业生产技术中的应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可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密切接触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进而进一步坚定学生自己的专业意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首先,是学校要坚定不移地下决心把实习工作抓好。不能因为工作难做而产生畏难情绪,不去认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越是难做的事,自己又能把它做好了,方能显得有意义。如果不是迎着困难上,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和做法,虽然工作表面上是混过去了,也轻松了许多,但由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则是深远的、难以弥补的。所以,学校要将毕业生的实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且一定要把它做好。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做“解决好出口,方能拉动入口”。只有做好学生的实习教学,让学生在学校学有所得,进入社会后才能学有所用。解决好了出口问题,对学校发展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宣传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二、学校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毕业生实习,是学生离别学校前由学校组织的、按职业岗位要求的、具体的实作训练。由于是实作,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是首要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着眼校外基地的建设。学校应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与一些企业建立正常的业务关系,密切校企挂钩关系。如:学校与企业挂钩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就注重了学生的见习、实习问题,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动力问题,也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实习的问题。

三、要加强对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领导和指导

学生下工厂之前,学校首先应对实习教学通盘考虑,做出周密的计划、提出有力的措施,如:实习场地的选定、实习生的分配、实习时间的确定、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实习过程的检查、实习过程的管理。在实习工作中,指导教师应重视毕业生的专业意识的强化,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考核。使学生通过实习后,同时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

在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封闭的校园、单纯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一个适合他们成长,但又是非常独特的小气候环境,但是,学生进入企业后,面对的就是社会这个大环境。例如,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在电厂、变电站的实习报告内容应包括:(1)厂、站接线,厂用电接线,分析主接线的运行方式及其优缺点;(2)厂、站主要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参数;(3)厂站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配置、作用、型号及接线方式;(4)厂、站户内外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布置,本电装置的结构,发电机变电器间及与户内外配电装置的连接方式,母线结构;(5)电厂操作电源形式、配置,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阅读有关设备的控制、测量、保护、信号图纸;(6)电厂同期点的设置,同期方式以及同期装置;(7)发电机、变压器、厂用变、同线等测量仪表的配置情况;(8)发电机、变压器、厂用变继电保护的配置情况;(9)厂、站过电压保护总体方案(避雷针、避雷器的布置情况,避雷针高度、保护范围、构架型式、避雷器型号),收集典型雷击事故;(10)发电机的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及调节形式;(11)各电压等级线路的继电保护、自动重合闸的配置及运行状况;(12)了解系统中性点(变压器)的运行方式,消弧线圈的型号、参数、作用、补偿方式如何调节;(13)厂、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4)与调度通讯的方式。以及个人在实习中协助师傅做了哪些创新工作或有哪些新的见解,实习中的体会及对今后实习的建议等。在实习期间学生应服从师傅指导,尊重工人师傅,虚心学习,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工作累、条件艰苦的困难,主动协助师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抓紧实习时间,尽量多学习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但是,学生交友应慎,应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群体保护意识。

总之,高职类毕业生的实习,不仅是教学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特色得以保持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在,尽管这一措施实施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实习遇到不少新困难,出现不少新问题,但只要我们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加以总结,扬长避短,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更大的成绩,迎来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常友.实习变成走过场 影响学生实习的几点因素[EB/OL].

[2]文青.让毕业实习为就业铺路[Z].

[3]金工教学实习中心.谈加强金工实习中动手能力的培养[Z].

[4]尚宝来.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实践的创新[Z].

作者简介:张敏(1966-),讲师,从事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

作者:张敏

电力系统毕业实习论文 篇3: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其改革重点是实践教学。按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详细分析了目前在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基本思路,且深入研究了一系列主要改革措施。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作者简介:冯磊华(1980-),女,安徽砀山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副主任,讲师;鄢晓忠(1963-),男,湖南桃源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任,教授。(湖南长沙4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沙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2010)的研究成果。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2]实践教学环节是该计划的主要改革之处,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工程设计、工程实训等实践环节具有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在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具有明显的交通、电力、水利行业特色。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多年来形成了“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背景。此次被教育部确定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学校将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决定以校企联合为平台,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

按照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国家通用标准要求,长沙理工大学制定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按照该目标的要求,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的能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相关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等,并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的职业技能。在此基础上,要具有对本专业市场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的能力,具有对工程环境、工程可行性进行研究的能力;能够对工程系统设立目标和要求,并能够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进行施工方案构思;能够对项目的整体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分别建立各子系统模型,并确保目标可达成已确定的总体目标。

2.具有系统设计能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完成系统构思与工程化的同时,还应具有系统的设计能力,具体表现在:掌握国家制图标准、主要结构设计规范、工程验收标准等;在熟悉系统工艺流程及图纸设计的基础上能够设计系统过程并用图纸表示;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实现融会贯通;能够鉴别和评价一般的工程设计,并评估其适用性;能够进行学科专业设计和跨学科综合设计。

3.具有系统实施的能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完成系统设计之后还应具有系统实施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单独完成系统实施过程的制订;具有构思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及编写项目分析报告的能力;具有现场工程管理能力,并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按照计划进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能力;能协助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够进行设备的试运行。

4.具有系统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在完成机组设计、安装之后,本专业卓越工程师还应具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阅读机组运行规程;能够掌握各类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构造并进行运行、维护;能够完成机组启动、停止过程的全部操作;能够进行整个单元机组的运行、维护;具有对单个设备故障、单元机组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科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习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但这些相比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还相距甚远。欲较好地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必须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完善和改正。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教学管理问题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有些院校的管理较为松散,没有一整套关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相应评价标准,或仅有管理制度而没有具体监督实施。实践教学的管理很多时候全凭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例如毕业实习,学校允许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到就业单位实习或回到家乡实习等。针对这种做法,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有些用人单位想让与其签约的学生早点接触实际、以便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但此种做法若不加以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实习质量完全依赖学生的自觉,管理制度缺乏约束,则很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影响实习效果,使得实践教学质量较难保证。目前,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较多,主要有认识实习、专业设备检修实习、运行实习、毕业实习及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可谓种类繁多、时间跨度较长。这些环节若没有好好利用,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将浪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在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创造工程实践环境,是工程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实践基地应以校外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企业为主。目前,长沙理工大学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这些实习基地的开拓主要靠校友关系来实现。每年,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各相关专业均在这些企业完成各类实习教学。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方面缺乏积极性,没有相关的制度约束和政策支持,甚至借故推脱,不愿意学生去实习,即使能够到达现场,也很难保证实习质量;二是实习基地的建设经费问题。一直以来,实习基地的建设都是学校单方面靠财政拨款,而这些拨款仅是象征意义的,并不能真正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若能有相关政策或制度鼓励企业投资来共同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实践基地的建设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校企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将能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也是今后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关键。

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是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专业,该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环节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甚。实践教学也是该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需要重点改革的内容。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同步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既熟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科研经历。[3]然而,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越来越缺少。大部分教师属于“双门型”(校门到校门)教师,[4]这些教师大多数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其知识结构属于学术型,缺乏实践能力,不具备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能力。另外,高校的师资队伍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大幅提高,教师负担较重;学缘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等。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对工程教育思想缺乏系统研究与足够重视等,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存在差距,[5]不能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需要。

4.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

目前,长沙理工大学虽然有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但缺乏相应的管理手段和督促措施,导致这些办法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和执行。一方面,实践教学的考核多数情况仅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印象,且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极少有不及格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和指导老师的松懈,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再加上没有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没有压力,将致使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把实践教学当成一回事,何谈实践效果?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按照现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建立具有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现代能源与动力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现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进行如下改革:

一是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制订一整套实践教学的管理、监督制度,并由专人负责执行,可聘请已退休教授来进行监督。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1)在实践教学执行之前,首先由专业带头人或系主任进行全员动员,动员对象包括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和学生,重申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使指导老师和学生对制度有清楚的认识。除了了解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以外,在动员时还应使学生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具体实践任务,并做好实践之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实践教学。

(2)在实践环节的教学阶段,应加强管理,严格遵守学习及现场劳动纪律,并执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期间,也可适当组织一些督导专家到现场督促。

(3)在实践教学临近结束时,应对学生进行考核,看是否达到了实践教学的预期目的。实践教学的最终考核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实习期间表现(如积极性、主动性等)、实习报告及最后考核结果所组成,其中平时表现及最后考核应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评价,并占较大比重。

(4)实践环节结束后,应对实践教学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总结,以便下次执行时弥补不足。

二是突破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两平台、三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在纵向,实践内容由传统的热力发电延伸到并网及电力系统运行;在横向,实践内容由传统的热力发电拓展到水力发电、核动力发电以及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和建筑节能等领域;实践内容体系由传统的单一性、验证性向综合设计性、工程实践性及研究创新性方向转变,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以能源动力工程概念及基本要求设置适用于能源动力工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实践平台”,按能源动力工程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特殊要求构建“专业特色实践平台”,这样使学生既获得具有普遍适用性、基础性的实践锻炼,又获得符合学生个性兴趣、具有明显专业与行业特色的实践锻炼。“综合设计、工程实践与研究创新”的实践层次体系迎合了不同学生群体实践能力结构及个性目标的发展要求,将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三是创建“三开放、四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实验中心拟采用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场所”三方面对学生全开放以及“规定实验+自选实验,真实实验+虚拟实验,校内实验+校外实践,课内实验+课外研究”四结合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实验到课率,实验时间与精力的有效投入,同时还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实验项目和形式灵活多样的实验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加实验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大能源动力工程意识、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四是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是构建现代工程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重大措施。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教师可更多地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丰富实践经验,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适当充实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高校应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真正给企业带来实惠,使其具有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来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将能更好地为高校和师生服务,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场所,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五是努力建设一支能胜任创新实践教学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进一步从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及学缘结构等方面优化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一支以高水平学者为带头人、由具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背景骨干教师组成的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优秀实践教学团队;加强专业教师与能源动力工程行业专家与技术人员的学术交流,定期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大型能源动力工程企业及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进行工程实践锻炼与访问进修学习,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交流,聘请高科技能源与动力工程企业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参加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

六是建设丰富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育及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丰富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资源(课程及实践教学课件、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最新技术进展等),构建网上互动交流咨询平台、网上实验预约系统等,为学生搭建便捷高效的网上实践教学平台。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国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改项目,其中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此次“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契机,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首先提出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接着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重点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从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网络教学等方面具体实施。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期望能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达到本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

[2]王涛,王爱国,刘美.工程教育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21(5):29-32.

[3]樊立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3-4.

[4]阮建凑,陈颖.基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7):166-167.

[5]赵韩强,赵树凯,刘萍萍.试论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6):81-82.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冯磊华 鄢晓忠 李录平

上一篇:中国经济金融危机论文下一篇:物业经营风险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