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化与社会保险论文

2022-04-20

[摘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在发展理念、科学定位、资源配制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户籍化与社会保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户籍化与社会保险论文 篇1:

广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 广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对于广西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现阶段,广西的城镇化主要体现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城镇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发展配套改革有序推进,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现代化则体现为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新成效。然而,广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仍然受经济总量小,发展动力不足;体制机制缺陷;政府规划引导之后,管理与服务能力跟不上;农民进城成本高,生存条件艰难;地形地貌复杂,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限制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广西应提升“两化”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解决“两化”协调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发展规划引领“两化”协调发展的作用,理清政府扶持“两化”协调发展工作重点。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同发展策略; 广西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要使命。当前,广西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现代化正向初步发展阶段迈进,深入研究广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战略,对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和“两个建成”奋斗目标的意义重大。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在较多文献中已有研究。金虎斌(2012)通过建立VAR模型,发现我国在1981—2010年期间,主体的城镇化迅速发展反而影响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量的转变产业结构并没有带来就业结构的转变。[1 ]徐大伟等人(2012)认为城镇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外在体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2 ]钱津(2010)认为,农业的现代化是需要城镇化和工业化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此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3 ]赫修贵(2013)说明了中国当前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可能存在的十大警戒,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4 ]韩国明等人(2015)认为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地理格局呈现出“东部高、中部低、西部最低”的逆地势阶梯分布状态,并表明优质协调发展地区仍未出现。[5 ]董栓成(2011)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了定量分析模型,结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河南省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协调程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河南省已经迈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代。[6 ]程黎君(2015)在新常态下,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了制约之间关系的重点问题。[7 ]张林等人(2015)通过构建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度测度模型的方法,利用我国在1998—2013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机理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等正在飞速地发展,但系统间的耦合互动效应不明显,长期处于颉颃阶段。[8 ]汪晓文等人(2015)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经历了“严重失调—初级失调—低度协调—中度协调”的进程,要真正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协调任重而道远。[9 ]夏春萍(2010)认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理论上应为协调统一的关系,工业化可以加速城镇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协助作用。而在实际上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各式各样的困难,因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性、农村发展投入比重不足等问题,导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又滞后于城镇化,形成了工业发达,农业落后,城镇化停滞不前的局面。[10 ]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关于定量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当前广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现状,主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同时针对现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协同发展策略与对策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实现广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二、广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化进入中期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城镇化发展进入中期的加快发展期,城镇建设进入一个快速扩容、快速推进的新时期,2011年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比值为1,工业化与城镇化基本实现了同步发展。(见图1),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正在构建,农业现代化紧跟工业化与城镇化之后,从起步发展阶段向初步发展阶段迈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越来越密切。[11 ]

(一)广西城镇化基本情况

广西近年来加快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据统计,2012年,广西城镇人口突破2000万人,达到2187万人,比1978年增加1827万人,增长5.08倍,年均增长14.09%;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0.64%提高到46.01%,增加35.37%,年均提高近1%。①从发展历程看:一是1978年至1997年缓慢提高阶段,城镇化率由10%提高到20%,用了18年时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5%;二是1998年至2004年较快发展阶段,城镇化率由20%提高到30%,用了7年时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1%;三是2005年以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2005—2012年期间,城镇人口年均增加超过60万人,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43.53%,年均提高超过1.5%,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上。(见图2)

1.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空间结构不断优化

基本形成了以南宁为核心的南北钦防城市群,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城镇群,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城镇群,以梧州为中心的桂东南城镇群,以百色、平果为轴心的右江走廊城镇带,以河池、宜州为轴心的黔桂走廊城镇带,以崇左、凭祥为中心的桂西南城镇带、以贺州为中心的桂东北城镇带等“四群四带”发展新格局。[12 ]

2.城镇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县城以上城市道路突破1万公里,住宅、燃气、供排水、通信、环卫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超过70%。2014年,全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固定资产投资3120亿元,比2000年增长4.95倍,年均增长16%。②

3.城镇发展配套改革有序推进,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制定了《广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南宁、柳州、凭祥三市取消暂住证,开展流动人口居住证试点;自治区、市、县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逐步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范围扩大;实施城乡清洁、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和“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等活动,城乡面貌大幅改变。

(二)广西农业现代化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发展。2014年,广西粮食总产量1534.4亿斤,为1984年的6.32倍;肉类产量412.2万吨,为1984年的6.58 倍;水产品产量332.12万吨,为1984年的19.48倍;农业机械总动力3191.64万千瓦,为1978年的9.12倍。①2010年广西人均GDP突破20482.5元;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2014年达8683元人民币;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低于0.5,2014年下降到0.369;2014年每公顷耕地农业总产值28311.03元,农业劳均产值达14668.26元。③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正由起步阶段向初步发展阶段迈进(详见表1)。

1.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271个,每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超过500个,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④桂糖28、柳糖一号甘蔗品种,“桂蚕”系列蚕种、“桂桑优”系列桑种等在亚热带地区处于领先水平;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避寒、避雨、避晒”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得到较大面积推广,农民科技和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加强。

2.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

至2014年,全区共有规模以上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497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1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86家,分别比2005年增长158.33%和122.35%。⑤全区合作经济组织从2002年的3000户发展到12000户,成员从2002年的10000多户发展到1000000多户;2014年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611万户,签订农业订单307万份,订单总额413亿元,规模化种植面积3200万亩,占耕种面积的31%,规模养殖场(小区)7500多个,牲畜1812万头,占广西总量的51%,规模养禽73836万只,占广西总量93%。⑥

3.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2014年,全区机耕面积3662.9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61.08%,比1995年的30.26%提高了1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37.2%,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高达57.6%,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3.2%,畜力已不再成为农田耕作的主体。①

三、广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广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相对落后,发展协调性还不够。一是广西城镇发展还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2014年广西城镇化率为46.0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66个百分点,区内各地城镇化水平严重失衡,柳州、南宁城镇化率已达到56.59%和54.55%,而百色、河池仅为28.40%、28.95%,差距近一倍。②二是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低,“半城镇化”状态严重,尤其是2001—2012年期间,全区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7.9%,而同期城镇人口年均增长仅4.1%,土地城镇化速度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3.8个百分点。③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现代化滞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规模较小,品牌知名度不高,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业链不够长,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仍较低。进行土地大面积流转生产经营的农业企业更少,即使部分农地进行了流转,也是择肥弃贫,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困难。影响广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总量小,发展动力不足

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工业化进程缓慢。2014年全区工业增加值6065.30亿元,占全国的2.84%;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874.90亿元,占全国的1.37%;全区全年财政收入2162.40亿元,占全国的1.7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298.54亿元,占全国的1.9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070.95亿元,占全国的2.12%。④总体上,广西社会资金、财政收入、金融支持都很有限,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需要的资金先天不足。而广西工业化进程缓慢,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又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支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有限。

(二)体制机制缺陷,严重影响“两化”进程

一是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开放度不够,基本上是依靠政府投资为主,成立国有城投公司实施,而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尤其是县城以下小城镇更为突出,直接弱化了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承接产业转移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作用。二是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户籍制度不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大量进城农民工未从根本上解决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降低了城镇化质量。三是土地政策和土地利用制度不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城镇用地实行的招拍挂制度,仍以低价补偿、高价出让,失地农民无缘共享土地用于工业化、城市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块种植、分散经营,严重制约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此外,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如财政预算资金,对农业的补助还较少,目前我区每年种植业预算资金仅4亿元左右,而城市道路建设,一条路就上几十亿元投资。⑤

(三)政府规划引导滞后,管理与服务能力跟不上

政府部门规划编制不统一,建设无序现象严重。城镇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脱节,城镇规划用地普遍大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供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不够详细,农产品争地、争市场激烈;各级各地政府间的规划不衔接,各自为政,没有统筹市、县、镇、村的规划,特别是投入农村和小城镇规划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乡村一级的规划明显滞后于农村发展需要,农民工外出务工挣回资金在村里无序建设或种养现象严重。同时,城市管理普遍存在重管制轻服务的倾向,城镇规划建设片面追求大规模、高标准,“重地上轻地下”,城镇空间利用效率偏低,建设成本偏高,特色和品位不鲜明。城市管理运行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较低,难以适应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聚。农业发展的管理与服务更弱,农田、耕地“变性”现象时有发生,农业机械化、农资使用、农民的农业技能培训等还很薄弱。

(四)农民进城成本高,生存条件较艰难

广西工业化从总体来看进程缓慢,城市产业发展落后,城镇就业岗位少,农民进城就业困难,收入、生活没有保障;城镇房价高,农民进城买不起房子,居住条件差,加之农民进城户口转换困难,无法享受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导致其生存条件较差。

(五)广西地貌复杂,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限制

广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与平原地区相比,大型农机作业困难;甘蔗、木薯、桑蚕和亚热带水果等特色农作物的机械化种收技术难度大;广西农民的收入较低,单户购买机械化能力不足;农民老龄化和文化素质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的接受能力有限,很多农业技术无法推广。

四、广西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世界发展看,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要同步发展,最后才能实现现代化。广西要实现现代化,也应围绕城镇化这个核心,以农业现代化作为推动力,以工业化作为吸引力,依托信息化提升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质量,促进四化融合发展。

(一)提升“两化”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

城镇化不是单纯建房造城,而是要结合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产业城市。根据广西经济基础落后实际,要围绕农业转移人口“转得出村”“进得了城”“住得下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是着力依托工业化、信息化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城市产业园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等各类产业发展载体的建设,改善招商、营商环境,加大产业项目引进、扶持,创造更多城镇就业岗位,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以吸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以实体经济支撑城镇化,提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服务与带动农村能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作用,鼓励、引导、放开民营企业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的建设,通过BOT等形式,让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公益事业发展。重点引导民营企业投入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借鉴河南中鹤模式,通过扶持民营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农村城镇化与现代化。

(二)解决“两化”协调发展机制障碍

1.土地利用制度方面

重点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改革,完善农民承包土地的流转、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村居民财产权益保障三项机制,积极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收益的有效途径。借鉴河南中鹤集团土地流转模式,在一些甘蔗、桑蚕等密集区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消除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推进征地制度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管理制度改革;着重改革征地补偿标准、安置渠道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以往征地补偿标准,让农民分享土地用于工业化、城市化产生的增值收益;研究农村宅基地及房屋流转的制度改革,制定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管理办法和农民清退闲置宅基地的鼓励政策,放开农村房屋及宅基地流转,并尽量通过建设用地市场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向城镇流转,由市场定价,让农民享有应得的收益,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价值充分体现,提高农民清退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解决进城农民双重占用建设用地问题,

2.人口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开展由户籍管理转变为人口登记管理,由暂住证、工作证向居住证过渡;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逐步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充分尊重农民选择的基础上,以产业集聚区稳定就业人员为优先对象,以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等为主要内容,实施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未落户常住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试点工作。

3.财税与投融资体制方面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地方公共服务职责和财政分配关系,加快构建有利于人口城镇化的财税体制和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健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积极推进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试点。[13 ]

(三)发挥规划引领“两化”协调发展的作用

要根据国家即将出台的城镇化发展规划,结合广西实际和农业现代化,高规格制定广西城镇化发展规划,并严格规划执行。特别加强村镇一级规划工作,着力推动农村城镇化。

1.加强整体规划,优化城镇形态与布局

根据广西构建西南、中南战略支点需要,结合广西农业、农村发展特点,按照“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中心,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的多层次城镇空间构型,构建以西南沿海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2.统筹城乡规划,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按照产业、土地、新农村、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重新定位重点城镇规划建设,科学编制重点镇、新农村社区发展规划,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特别是小城镇与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密切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用工人员保障基础上,结合各村庄地理位置、人口、自然条件的实际,做好村屯的调整和规划,重新定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要结合边远山区村庄扶贫搬迁工作、山区特点与周边发展实际,对一些小村庄实施搬迁整合,建立新型农村社区。

3.打破“诸侯规划”,推进城市协调发展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各地生态和民族特色鲜明,由自治区统筹各市、县城市发展规划,除了按照“布局有章法、建筑有特色、街道有景致、小区有品位”的标准做好各地城市发展定位外,更重要的是统筹各地市的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统一划定主要农作物生产基地,统一各市、县产业布局、产业定位,减少产业发展恶性竞争,促进产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包括统一旅游产业、旅游品牌、旅游景点线路的规划等,努力推动城、镇、村协调发展,城市间抱团发展。

(四)理清政府扶持“两化”协调发展工作重点

在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大量资金,要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整合资金,将政府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向城镇化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品,科技、教育培训等领域,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改善,良种良法推广。以“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为契机,加大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整理;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农村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财政投入,加大对农业生产急需机械的叠加补贴力度,重点推进适应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等。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农业现代化。在总结推广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加大农业信贷支持。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等。

参考文献:

[1]金虎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J].创新,2012,6(5):59-63.

[2]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农业经济问题,2012(2):8-13.

[3]钱津.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要条件[J].前线,2010(12):8-9.

[4]赫修贵.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研究[J].理论探讨,2013(6):96-99.

[5]韩国明,张恒铭.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布差异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5):36-46.

[6]董栓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12-14.

[7]程黎君.新常态视阈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5(26):35-37.

[8]张林,冉光和,郑强.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5(8):89-93.

[9]汪晓文,杜欣.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5(8):121-124.

[10]夏春萍,路万忠.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J].经济纵横,2010(8):61-63.

[11]陈宝兰,王园.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21-24.

[12]赵建华,黄丕,黄日升.当前城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南方论刊,2013(2):25-27.

[13]楼继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J].求是,2014(20):24-27.

[责任编辑:丁浩芮]

Key words: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Guangxi

作者:罗辉

户籍化与社会保险论文 篇2:

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摘 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在发展理念、科学定位、资源配制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政府:协调发展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必由之路,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农业的发展,这又反过来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顺利进行。正如舒尔茨所言:工业化一度被推崇到了损害农业的地步,农业成为糟糕的经济学的牺牲品。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在此过程中,农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农村不稳定因素凸现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因此,现阶段我国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其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共同发展。

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互动互利、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农业现代化以城镇化为前提,离开了农村的城镇化,也就无所谓农业的现代化;反过来,农村的城镇化又以农业现代化为动力,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城镇化。

1、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城镇化通过把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使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消费需求。同时,城镇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带动投资需求;经济集中度和人口密度的提高,也会带动社会分工和职业细化,由此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总量。另外,城镇化能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就业弹性,完善就业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些都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这说明农民收入对城镇化率提高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并且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就业来传导的。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比较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扩大农业投资,加速农业现代化实现,缩小乃至消除城乡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另外,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本条件是,大量的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形成的剩余劳动力,能找到非农业就业岗位。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业岗位将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然以城市为主要依托,而城镇化正是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市场需求,促进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其次,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产品和技术支持。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机械、水利设施、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而这些产品只有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以低成本获得。大城市又是技术创新的源地。技术进步在空间上的扩散有“跳跃式”和“波浪式”两种形式,即技术进步首先在不同等级城市间以较快速度“跳跃式”扩散,然后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向其腹地(农业地区“波浪式”扩散),可见,完整的城镇体系在技术创新与传播方面的优势对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城镇化为农业产品提供了数量上和结构上的需求变化为农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创造了市场条件。城镇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农业初级产品的投入,化工、制药、餐饮服务等新兴行业的出现不仅为农业产品扩大了销路,也使农业产品的品种大大丰富了。农业产品种类的丰富一方面提高了农业收入,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推动其现代化进程。

最后,城镇化有利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城市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不仅为公民(包括农业人口)提供了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的机会,而且充分体现了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观念。这种城市文化的传播必然影响全体国民的素质、包括农业人口的素质,而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将刺激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农业现代化对于城镇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以实现农业总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它对城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城镇化进程要求大量人口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这意味着农业从业人口的减少和其他产业从业人口的增加,而农业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缺乏弹性。另外,第二、三产业中的许多产品都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所以城镇化的初始阶段要求农业生产已达到一定水平,从而可使一部分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国)的农业人口中存在大量隐性失业,这说明传统的农业生产率已达到了这一水平,具备了启动城镇化进程的前提条件。然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每个农业人口负担的其他产业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率必须相应提高,否则,会出现两种可能的后果:或者是城镇化及经济发展受阻;或者是城镇化超前发展。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如不及时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必然会影响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其次,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人口的收入提高。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收入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会下降,即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上都会增加,从而为城市部门(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需求。另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本身也需要大量农业机械、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这直接刺激了城镇化的发展。

再次,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了要素来源。城市的出现本质上是要素在地理上的集中,而城镇化进程的启动要求从农业中集中这些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其中劳动力的集中是最突出的。如前所述,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提供了产品保证,这是从产出的角度考察的。而从要素投入的角度考虑,城镇化初期,由于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主体,其发展为城市部门积累了资本,提供了投资来源;农业的现代化也意味着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和土地的节约,从而保证了城镇化的顺利发展。

最后,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外汇支持。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于1932年提出的“雁行模式”很好地描述了发展中国家进出口结构演化的过程,即工业产品要经过进口阶段、国内替代阶段和出口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是国内第二、三产业逐步建立和发展壮大,从而引起城镇化的发展。工业产品的进口,以及为实施替代战略而进行的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都需要外汇支持,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城镇化初期只能以出口

农业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以换取外汇。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启动城镇化进程,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

综上所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总的来说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两者发展的不同步必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只有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在不断拉大,“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离开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显然是不可能的。

1、确立科学发展理念,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战略保障

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指政府要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引导城镇化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做到科学确定发展战略,必须全面把握国际、国内城镇化发展的规律,从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原则出发,全面分析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内外因素,选择并确定本地区的发展战略。

能否科学确定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是关系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就阐明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基本原则,为我国城镇化进程指明了方向。在这一原则下,全国各地纷纷制定了发展战略,提出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为目标,并明确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区域到局部,从全国、全省到各城市,发展战略的确立,保证了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明确了政府在城镇化推进中的主导地位。

但是,城镇化发展战略、发展方向的确定和发展路径的选择,一定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要依据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来科学进行。因为城镇化发展关系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城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否则,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之后,无法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与之配套的就业、失业救济、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设施难以跟上,结果城镇化的甜头尚未尝到,“城市病”便会接踵而至。这就必然会引发包括入学、交通、医疗、治安、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可能与“户籍新政”实施并不直接相关,但无法回避的是这些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而且这些问题正是城镇化推进中的难题,是涉及城市发展整体观念、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城市政府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把城镇化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科学筹划,全面推进。

2、统筹区域资源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加强农村居民点建设的空间整合,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就显得异常重要。我国城镇化进入平稳发展期后,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乡村。无论是从解决当前乡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还是从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都迫切要求加强对乡村空间资源的整合,加大力度促进农村人口的集聚。尤其应发挥村镇建设规划的指导作用。一方面以村镇规划为依据进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严禁在村镇规划建设用地以外私搭乱建,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严格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增加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和改善农村市政、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条件,优化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结构,节省建设投资,提高建设效益。

3、大力发展适用的农业技术研究

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固然先进,但其国情与我国不同,它们的技术多是节约劳动的,而就我国的农业而言,最为稀缺的资源是土地,所以光靠从国外引进技术是不行的,我国应主要发展节约土地的生物、化学技术。由于农业技术开发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所以需要政府的大力大力扶持和参与。

4、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着力营造和优化软环境

第一,积极推进有利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传统的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的身份不同,农民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平择业的机会。户籍制度还限制了农民迁徙的自由,将农民的生产、生活的空间固定在农村,使农民不能自由选择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这样,不仅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也阻碍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必须要对传统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应该降低农民进入县、区以及以下城镇落户的门槛,允许已经在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办理常住户口,另一方面,应该允许进镇的农民留其农村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对其有偿转让,以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从而形成有利于劳动力资源按市场要求,自由、有序流动和配置的管理体制。

第二,积极推进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问题,一直是各利益相关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农用土地搞规模经营,连片开发,还是农地转为非农用地,侵犯农民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行为都时有发生。因此,为防止在土地问题上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农民最后的、也是最值钱的一块生产资料不至于流失,必须要对现有的土地使用制度进行改革。要按既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又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原则,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通过租赁、转让、拍卖等方式,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或作为股本实行合伙制、股份制经营,使农民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从而,让进城农民从土地使用权流转中,获得保障未来基本生活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启动资金。

第三,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市社会保障能力。一是尽快建立面向所有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就业和就医,是进入城镇的农村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况且,失业和疾病又是违背自身意愿而无法避免的问题。这就要求社会给予保障。二是努力吸收进城就业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范围至少应该包括已经进城落户并具有城镇户口的农民和在城镇连续做各种合同工三年以上的农民。因为前者实际上已经是“城镇人口”,对于获得城镇户口的农民在社会福利上不该再有任何歧视;后者已经在城镇就业、生活了较长时间,并且仍将继续在城镇工作和生活,吸收其参加养老保险,将对于城镇社会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积极为已经进城落户的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要促进城镇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及农村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就要尽快拓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而且,最低生活保障是由地方财政负担的保障居民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保障,它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政府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是其应尽的职责。

总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此进行调节,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够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而为早日实现我国的全面现代化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愁保兴.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林涵碧.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5,(11).

[3]关海蜂.推进城市化必须与农业发展相协调[J].求是,2004,(11).

[4]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康江峰.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对策分析[J].理论导刊,2005,(7).

[6]刘志生,徐长玉.构建西部和谐农村的经济学思考[J].理论导刊,2005,(9).

[责任编辑:陈合营]

作者:王喜明

户籍化与社会保险论文 篇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物流业关系研究

[摘要]在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物流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物流业从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确保物流业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物流业

1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比上年末提高1.25个百分点。根据诺瑟姆曲线的解释,城镇化率处在30%-70%之间为加速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仍将长期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是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2%,这意味着我国近30%的城镇居民并不是完全拥有城镇户籍的市民,我国城镇化呈现出典型的“半城镇化”状态。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决定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统计公报显示,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2016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我国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步伐。而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代表的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把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有机结合,还将制造、商貿等行业相融合,为社会生产提供服务,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更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其在城镇安居乐业,促进其实现市民化转变。

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物流业间的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较少,但关于城镇化与物流业之间的关系却做了许多分析研究。樊纲(2011)认为物流业将支撑我国产业转移,推动经济一体化,将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强大推力。王海燕(2014)认为新型城镇化将催生大量的物流需要,同时物流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将发挥推动作用。郑勇军等为代表的课题组(2014)认为现代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贺兴东(2014)和双海军,王长春(2015)认为物流业对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城镇化和物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物流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偏向于城镇化与物流业两者客体的研究,较少涉及到衔接在二者间的主体农业转移人口,因此,本文立足于农业转移人口视角,探讨这一主体在物流业就业对实现其市民化的关系。

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概念,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和“市民化”两方面内容。“农业转移人口”是由农业人口转变而来的,而“市民化”则是他们转移的方向和结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首次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从此以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党中央和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普遍使用的描述性文字,并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和目标。

为了充分理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首先应该全面认识“农业转移人口”所代表的群体。“农业”是指以农、林、牧、渔在内的第一产业,与“人口”搭配反映出这一群体的身份,即为我国户籍划分中的农业人口,即农民;“转移”则描述了该群体工作、生活所在地域的转换,即由农村转移到城镇;而“转移人口”既包含想要从农村迁移至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人口,也包含在农村和城镇之间来回“候鸟式”临时流动的农业人口。“农业转移人口”不仅包含农业剩余劳动力,还包括农村非劳动适龄人口,即农业剩余劳动的随迁家属。“农业转移人口”不同于传统的“农民工”概念,是在于其关注的重点不仅在于农业人口实现职业的转变,更关注其成为城镇居民的过程及结果。因此,不能仅从户籍所在地变动来界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还涉及农业转移人口实现综合素质、价值观念、职业分布、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会地位等多个方面的转变。因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际上体现了“农业转移人口”全方位彻底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过程,以及真正实现转变为城镇居民的结果。

3物流业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作用分析

物流业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最为直接的影响是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一个工作机会和一份稳定的收入,为其彻底实现市民化的转变奠定基础。

3.1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性部门,为一个典型的复合型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物流服务所涉及的大量流程,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末端服务”都需要靠人力来完成。因此,物流业不仅对劳动者的需求数量较大,而且涉及环节广泛而普遍。另外,运输、仓储、包装、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环节,大多数为要求较低的操作性岗位,经过短期培训,农业转移人口都能够较快胜任。这就为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了就业选择的机会。而且与物流活动密切配套的餐饮、住宿、车辆维修等配套行业同样需要大量从业人员。另外,物流业还会带动制造业、商贸、零售批发、电商等相关行业在城镇的集聚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物流业会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吸引他们来到城镇,为他们实现市民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提供稳定的收入,促进市民化进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为3072元,增长7.2%,但是增速比上年回落2.6个百分点。但是以物流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却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达到3553元,在农民工主要从事行业中收入最高。这说明物流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最佳的就业领域。为了彻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工作,更是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收入稳定而且较高的职位。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相比建筑业、制造业未来发展潜力更大,而且工作强度较小,工作时间较为灵活,收入更高。因此,鼓励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在物流业就业,将有力改变传统农民工候鸟式的流动模式,推动其实现人口彻底转移,促进其市民化。

4农业转移人口在物流业就职存在的问题

虽然物流业已经算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最佳就业领域之一,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同样存在其他行业所面临的权益保护不到位、工资缺乏足够保障以及职业发展缺位等问题。

4.1管理不到位。缺乏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保护

虽然物流业具有较大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吸纳能力,已成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的主要从事行业,但是在该行业同样存在着农民工从事其它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例如,企业并没有与从事工作的农业转移人口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即使签订合同的也大多不是与企业签订的直接合同,而是与第三方专门的劳动力管理中介签订的临时合同。在出现劳资纠纷时,农业转移人口缺乏应有的权益保障。另外,除了个别大型物流公司会为其员工交纳“五险一金”外,大部分公司和网点都不会为其员工缴纳社保,而且这一状况在农业转移人口当中更为明显。由于农业转移人口缺乏基本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城镇工作稳定性,不利于其实现市民化。

4.2工资缺乏保障,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虽然物流业已经成为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工资收入水平最高的行业,但是在实际中,也普遍存在着拖欠工资,随意克扣工资的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以物流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0.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对于本来工资就完全只够日常开支的农业转移人口来说影响还是相当大的。另外,物流行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大多从事快递配送工作,他们的收入主要由收件和派件提成获得,在收件和派件过程中如果出现延误会对派送员进行一半派送费的罚款,但是对造成延误的原因并没有做判断,不是派件员造成的延误,相关责任也会落在派件员身上,存在随意克扣工资的情况。这两方面因素都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造成影响,影响其收入资金的积累,制约其彻底实现城镇落户,实现市民化的转变。

4.3管理培训缺失。阻碍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发展

物流活动环节大多数为操作岗位,对技术和能力限制不高,门槛较低,对学历没有要求,有力的推动了农业转移人口在该行业的就业。但是这在另一个方面也造成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上普遍缺失相关岗位的技能培训,导致工作流动性很强,特别是对于第二代农民工,基本没有务农的经历,他们更希望能够在城镇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实现在城镇落户,但是目前的工作状态不利于他们工作的稳定,而且缺少职业的上升途径,阻碍他们的长期发展,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彻底实现城镇落户的可能性。

5实现物流业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5.1完善劳动合同和用工制度,保证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权益

所有的物流企业招聘农业转移人口都必须依法与其订立正式的劳动合同,并履行合同所规定的相应义务,与其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而且不能通过试用期、考核期等方式侵犯农业转移人口正当的切身权益。在工资收入上,应该实现与城镇居民劳动者同工同酬。为了有效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应该加大有关劳动保障部门在此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在合同签订初期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法律咨询服务,并建立薪酬保障机制,确保其得到合理的工资待遇。另外,还应该建立欠薪举报机制,为出现农业转移人口欠薪事件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其取得相应的合法收入。

5.2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为农业转移人口解决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作为再分配的重要组成内容,能够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有效地应对社会风险。对于本来自身防范风险能力较弱的农业转移人口而言,失业、工伤、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对于他们在城镇生活起到更為关键的保障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法律法规缺少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供给机制,各级地方政府和大部分企业缺少对其提供社会保障的动力和责任感。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创新建立多层次、可衔接、灵活多样的覆盖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跨地区间的社会保障转移机制。而作为社会保障提供者的主要主体之一,物流企业应该积极履行其社会义务,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基本的失业、工伤、医疗、养老等保险,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生活的后顾之忧,从而提升其用工的稳定性。

5.3建立系统的培训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长期发展

虽然农业转移人口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但并不能因此剥夺他们接受再教育和企业培训的权利。作为用工单位的物流企业,应该对农业转移人口从业者提供基本的理论教育和入职培训,以培养其基本的现代物流意识,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其物流专业知识储备,从而有效提升其在工作中的规范性和效率,减少收件和派件中的延误次数,提高本公司在业界和消费者内的口碑和声誉。另外,物流企业应该注重在工作中筛选出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从业者,提拔他们进入管理岗位或信息技术岗位,为其提供职业的上升渠道,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物流企业不应该只谋求利润,同样应该通过培训和设置上升渠道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提供经济条件,使他们能够彻底实现市民化。

作者:朱冬梅 韩亚辉

上一篇:分包管理水利水电论文下一篇:电力外包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