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法律论文范文

2022-05-09

第一篇:户籍法律论文范文

户籍制度改革中的法律问题初探

作者简介:徐敏(1985-),男,汉族,陕西商洛人,法律硕士(非法学),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民商法。

摘 要:户籍制度改革是目前各项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改革实际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制定改革方案应遵循的法律原则,并提出具体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法律问题;法律对策

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管理制度是当今改革的重点,实践证明,这种建国初期静态模式下的人口管理方式,人为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不公正,早已成了社会发展前进的绊脚石,而户籍制度改革是破解城乡体制难题的关键。户籍制度改革是赋予农民对自己户籍变动的选择权,并以一定的社会保障和财产保障来量化农民身份利益。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生种种与法律矛盾的实际情况,例如对农村集体土地打着公益性目的为旗号的强制征收,这种不符合正常市场对价的征收制度将户籍制度变成“隐性征收”。用社会保障和补偿来换取农民土地的行为,其本质是将农民本该得到的社会保障变成交换。再次政府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充当了主导作用,将“看得见的手”伸向了本该根据意思自治双方自愿公平的协商中,导致土地财政以及造成新的不公现象产生。

一、户籍制度改革需要面对的法律问题

户籍制度改革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基本上属于国家级的法律法规,例如二元土地制度是由《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的操作中可能会涉及更多的法律问题。

1、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问题。 《物权法》已经明确要求以公益性为目的进行征收,而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通过各种名目将盈利性目的伪装成公益性目的,对农村土地进行强制性征收,从而变相强迫农民转户,令农民得到的补偿出现新的不公平。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问题。 土地流转主体混乱。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也就是说农户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方式。但在实践中,不仅农户可以自主决定流转,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甚至乡(镇)政府、县(区)政府也可决定流转,特别是在招商引资,规模经营等土地流转中,有的县乡政府不经农户授权就与外商订立土地流转协议,然后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通知农户。这种“强制流转”或“被流转”,剥夺了农户的参与权、协商权、监督权。土地流转市场混乱,运作机制不健全。政府服务监管混乱。主要是越位、错位、不作为。如越俎代庖式流转就属主体错位,权力越位,同时存在大量的行政不作为。

3、 农村宅基地相关权益的补偿。 《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房屋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物权法》第42条:征收住宅的,还要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最高院对重庆高院的答复》中规定:“行政机关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之后,被征用土地上的原村居民对房屋享有所有权,房屋所在地已被纳入城市规划区的,参照《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规定执行。”目前,补偿方式存在的问题:(1)未考虑宅基地使用权补偿(2)未考虑集体建设使用权补偿(3)未考虑房屋所有权补偿(4)权利主体地位被忽视,宅基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集体建设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利被忽视。

4、 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的补偿。 我国《土地管理法》中的第十条规定:乡镇、村、小组三级主体拥有的土地,分别由乡镇、村、小组集体所有,并归相关集体组织管理。然而,该规定对上述三级主体的收益分配没有做出清晰的规定。很多地方为了分享收益甚至采取收回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导致村民小组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异化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这些不规范行为不仅导致社会出线不稳定的现象,甚至有违法的嫌疑。从这些实际操作来看,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清晰是导致农民集体收益分配不规范的一个主要原因。除了土地产权主体不清晰之外,财务公开制度的不透明和民主管理制度也会影响集体收益权的合理分配。

二、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

1、公平合理原则。公平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户籍制度改革应该贯彻公平合理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 公平原则强调在市场经济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那么具体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公平合理原则则需要体现在农村土地征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及其他各方面,只有贯彻了公平合理原则,改革的目的才不会偏离方向。

2、民生权利保障原则。 在公共政策制定上剥离户籍制度锁带来的“特权”,才能保证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保保障,才能真正推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全民社保待遇均等化。当社会保障实现了全国统筹和城乡基本均衡,每个居民都可以带着自己的“社保指标”自由流动,在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之间,主要通过经济因素、资源承载能力而非行政手段对居民流动进行合理调节,城市户口所承载的多种待遇和保障上的“特权”,就将逐渐淡化、减弱以至消失,户籍的旧有功能由此不断弱化、走向终结。

三、具体法律对策

1、以“置换”方式为解决宅基地问题的首选方式

。以集体的宅基地换取国有土地是解决户籍改革涉及的宅基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对在今后规划或实施“村改居”项目时,要尽一切可能的力量以“置换”方式进行。先将城市中低价征收农村中的撂荒地和废弃土地整合然后进行置换,这比直接在村集体土地进行成本高,但这是保障农民生存权的重要举措。

2、加快产权确认的相关法律立法和实施。只有通过加快土地管理法和农村集体财产方面的法律确认,才能更好地来保障农民的权益,在处理涉及到农民权益的相关问题时,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农民自治,通过逐步建立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让农民可以依法民主的维护自己的相关权益。

参考文献:

[1] 劳谐:《忧喜小产权房》,《上海经济》2007年第8期。

[2] 刘昱君:《向左走向右走》,《今日国土》2007年第8期。

[3] 陈商:《“小产权房”动了谁的奶酪?》,《财经中国》2007年第8期。

[4] 刘昱君、石云龙:《科学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今日国土》2007年第8期。

[5]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2002年第1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6] 丘安辉:《农民福利为何要用财产换?》,《南方农村报》2010年8月5日。

[7] 张良悦:《论失地农民的身份补偿》,《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6期。

[8] 张办:《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被征收人的权利缺损及其补全—从以集体所有权为中心 到以农民用益物权为中心》,《法学杂志》2012年第3期。

[9] 林辉煌、桂华:《中国农地制度的产权建构—基于农地集体性的分析》,载《私法研究》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82页。

[10] 王征兵、王艳静:《新视角下失地农民增收问题探论》,《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

[11] 岳意定、刘莉君:《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土地流转经济绩效评价》,《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8期。

[12] 彭真明、陆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国家管制的反思》,载《私法研究》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82页。

[13] 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读书》2006年第2期。

[14] 党国英:《“十二五”规划时期农村改革的基本任务》,《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8期。

[15] 高圣平、严之:《从“长期稳定”到“长久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再认识》,《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

[16] 张力:《地权变动视角下户籍制度改革的法律规制》,《法学》2008年第2期。

作者:徐敏

第二篇:我国户籍法律制度的主要问题及解决

摘 要:户籍法律制度是为公民行使权利义务提供便利和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人口信息的法律制度。我国目前的户籍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制度的定位、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以及具体的制度构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保障公民的自由迁徒权,抓紧制定户籍法并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户籍法律制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对户籍法律制度的定位

户籍法律制度所应具有的功能和要实现的立法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确认主体身份,为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便利

在一个国家,一个人要想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管是公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还是私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他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法律主体,享有依法从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确认每一个人的主体资格的法律制度,户籍法律制度便由此产生。我国称之为户籍登记,国外多称之为“民事登记”、“生命登记”或“人事登记”。登记的主要内容有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婚姻、认领、收养、失踪等变动情况。各类项目登记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主体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编号、住所地址、家庭成员姓名及与户主关系、文化程度、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等,对出生、认领、收养事项,还要分别登记当事人的父母姓名、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项。上述内容是每一个人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可靠依据。比如,出生登记确认了人的出生事实、出生时间和出生地点,这为界定行为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认定主体的各项民事权利和义务,确定民事诉讼管辖地区以及认定公民的就业与服兵役年龄、选举与被选举权、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签发护照等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死亡登记确认了人的死亡事实、死亡时间和死亡地点,这为处理与死者有关系的各种法律关系提供了法律支持;迁移登记确认了居民的常住地,为认定公民参加选举和依法纳税提供了法律依据;婚姻登记确认了行为人的婚姻事实,为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由此看出,户籍法律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技术性的法律制度,它只是对发生的客观事实进行相应的记录,为行为人各项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提供依据和保障。

(二)提供人口信息,为政府和社会服务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无论是进行行政管理还是经济管理,都必须统筹考虑国家的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社会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人口情况这一重要因素。户籍法律制度除了为公民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提供便利外,还为政府各个部门和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活动提供准确的人口信息,使其对所辖区域的人口数量和构成情况了如指掌,进而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以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经济的目的。例如,建设部门要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文教部门要设置相应的服务机构,社会保障部门要确认服务对象,公安部门要及时了解侦查对象身份,统计部门要发布人口迁移信息等,这些都离不开相应人口信息的支持。另外,户籍法律制度对于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以及一般的个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一个公司而言,要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对有关地域的人口情况作重点考虑;它在招聘公司员工的时候,要想对应聘人员的情况有所了解,户籍登记信息就成为很重要的一个选择。而对于普通个人来说,在与他人进行法律行为时,需要了解对方的必要情况,那么具有公信力的户籍登记信息就成为获取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确认公民身份,为公民行使权利义务提供便利和为政府与社会各界提供人口信息服务,是户籍法律制度的功能和立法目标所在,是户籍法律制度本身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价值,它是一个对主体各项权利的实现和对主体进行必要管理的一个必要的“技术性”的法律制度。它的本质应该是中性的,而不应该是一种限制主体行为的工具和手段。

二、我国户籍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我国户籍法律制度的简要分析

在我国,户籍法律制度是政府对所辖民户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管理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户籍法律制度的依据是户口登记条例及有关户籍政策,其基本内容是把人口划分成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两大主要户口类型,并据以实行相应的社会福利待遇[1]。由于我国现行的户籍法律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与其他国家的户籍法律制度相比有很多极具特色的内容。

第一,在功能和立法目标上,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承载了多重功能,具有多重立法目标。即,既要证明主体身份和提供人口信息,又要控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以及为利益和资源的分配提供依据;而一般的户籍法律制度只有证明主体身份和提供人口信息的功能和立法目标。

第二,在指导思想上,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以“控制”为指导[2](p.122);而非以“服务”为指导。

第三,在具体的制度构建上,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的法律制度,而且成为直接进行权利和义务配置的法律制度,对每一个现实的行为主体的利益产生了直接的作用;而一般的户籍法律制度由于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的法律制度,具有中立性,则不会对行为人的权利和义务产生直接的作用。

(二)我国户籍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户籍法律制度的定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户籍法律制度所具有的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我国过去对户籍法律制度的定位已经不能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这一法律制度和其他法律制度相结合,过多地承载了原本不应该由它担负的功能,使户籍法律制度本应该是一个不直接对人的权利和义务发挥直接调整作用的技术性法律,成为了一个确定人的身份,进而对人的权利和义务直接进行调整,对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直接进行配置的制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现行的户籍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根据现行户籍法律制度所获取的人口信息存在失真问题,这样就使其很难为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而使得户籍法律制度本来应该具有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2.户籍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由于对户籍法律制度的定位存在问题,因此,在指导整个户籍法律制度构建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也自然会产生问题。我国现行的户籍法律制度是以“控制”为指导思想,以“城镇化”为价值取向的[3],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今天,这一制度的局限性也进一步暴露了出来。在我国,公民的平等身份和迁徙自由还没有完全实现,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其他更多的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3.户籍法律制度具体制度的构建。从“法治”的视野对户籍法律制度进行审视,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在具体的制度层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就是没有依法保护宪法赋予公民的平等权和迁徙自由这样的基本权利,从而使户籍法律制度的本来面目发生了异化。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

(一)对户籍法律制度进行准确定位

发挥户籍法律制度的应有作用,首先就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户籍法律制度改革应该从还原其本来面目着手进行,要把强加在其身上的多余功能剥离出来,对其本应具有的功能进行强化,使其真正成为便利行为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以及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人口信息的法律制度。

(二)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下,立法者会进行不同的制度构建,从而会对每一个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探讨如何构建我国新形势下的户籍法律制度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有关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的问题,这是我们构建整个户籍法律制度的先决性问题,会对整个制度构建和现实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新形势下的户籍法律制度应该以“服务”作为指导思想,将“实现公民的平等权和公民的迁徙自由”作为改革的价值取向,以“服务”和“实现平等和自由迁徙”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构建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

(三)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户籍法律制度

实现户籍法律制度的立法目标,发挥它的功能,更为关键的是具体的法律制度的构建。只有通过详尽而完备的法律规定来为行为主体的权利实现和义务履行提供切实的制度支持和保障,才能实现户籍法律制度的立法目标。

1.修改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可以自由迁徙。公民可以自由迁徙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我国宪法并没有明文规定公民可以自由迁徙,而实际上我国公民的迁徙自由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因此,为了保护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应该尽快在宪法中将公民的迁徙自由予以明确规定,从而为公民实现迁徙自由提供根本法的制度保障。

2.加快立法工作,抓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法》。要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户籍法律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法》(以下简称《户籍法》),从而为我国户籍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基本法的支持。对此,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第一,要对我国现有的各种有关户籍的“规定”按照宪法、立法法的规定进行清理。在清理现行“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对户籍法律制度的科学定位和新形势对户籍法律制度的要求,由法定机关统一制定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户籍法》。第二,要按照户籍法律制度是一个“技术性”法律制度的本来面目来构建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要按照新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进行相应的规范设计,同时,在确立立法目标时一定要科学合理。第三,《户籍法》的制定要科学完备、详细明确。如果法律规定有漏洞,规定不详细不明确,那么行为人在具体行为时就会无法遵从。因此,《户籍法》在制定时必须对该范围内的事项全部进行规定,可以参照国外的立法,结合我国的实际将登记的事项、登记的程序、登记的效力、登记的主管部门、相关的法律责任等一一进行规定,不能有立法漏洞。

3.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除了修改宪法和制定户籍法,还必须制定和完善其他配套的法律制度,如以下两方面就是要重点解决的:一是要逐步取消暂住证制度。暂住证制度是对公民平等权和迁徙自由的严重侵犯,不符合身份平等的原则。管理者在对公民依法进行管理时,应该以身份证为依据,从而真正发挥公民身份证作为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的作用。二是要建立全国的个人信用系统。要按照市场经济条件对户籍法律制度的要求实现户籍管理的全国联网,建立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从而实现对人口的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郝斌,刘庆喜.户籍制度改革——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弊端及其改革原则[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2).

[2]陈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姚秀兰.论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改革[J].法学,2004,(5).

[责任编辑:岳 林]

作者:张晓飞

第三篇:户籍改革背景下户籍身份与农民利益关系探究

[摘要]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户籍相关的利益角逐备受关注。在户籍改革进程中,农民群体的利益问题成为一大焦点,维护农业户籍人员的正当利益也成为户籍改革顺利推进的重中之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利益与户籍身份密切关联,户籍制度改革可能会逐渐割断这种关联,对农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文章基于户籍制度改革前后的利益博弈对农民户籍身份牵涉的利益相关点进行剖析,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对于如何更好地维护与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户籍制度;户籍身份;农民利益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8024

户籍制度从一开始就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深入分析两者关系,并在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基础上,推进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破除城乡发展结构之间的二元分隔,兼顾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产;有利于改变附加在户籍上的特殊利益差距,促进农民的现代化转型,保障农民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劳动就业权,享有公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1]

1戶籍制度与农民的利益关联

1951年7月,新中国最早的户籍管理相关文件《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第一次对城市人进行统一的户口登记,此后陆续出台户籍相关文件、条例等。1955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户口登记制度的指标》,强调在全国所有的农村和城市地区逐步建立并完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初期主要起着方便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2]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户籍制度演变成为认定社会身份的依据,从而逐渐与特定社会身份的相关利益产生了复杂的联系。

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首次提出了城市和农村两种户口,即“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开创了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先河,由此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利益差距也逐渐显露。[3]1964年8月,国家为保障社会安定颁布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采取制约户口转移和人口流动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剥夺了农民向城市迁移的权利,同时也固化了附着在二元户籍身份中的利益差别,使两者之间的鸿沟变得不可逾越。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放宽对农民的限制,对于部分自行解决口粮的农民予以进城落户许可。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提出农业户籍人员有偿落户的限制条件。这些政策的提出,一方面逐步赋予了农民迁移城镇的权利,但另一方面也为农业户籍和非农户籍在城镇中的权益差别提供了制度依据。非农业户籍者拥有的福利、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使用权都是农业户籍者无法企及的,农业户籍身份导致农民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形成一种人人都想获得城市户籍的社会状态。

2002年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相继颁布了《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主要是为加快城乡一体化,改变“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划分。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统一居民户口,消除户籍导致的利益不公现象。自2014年《意见》发布以来,全国各省市积极响应户籍制度改革号召,上海、深圳、成都、江苏等地根据各自常住人口实际数据进行居住证制度设计,受城市可承载人口数量影响,各地居住证办理门槛存在高低差别。但就整个户籍制度政策推进来看,尚存许多不足,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和发达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人口流动受制约,公共服务、福利分配难以保障公平,中央和地方在政策落实上面需要磨合,户籍利益不公平的消除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4]

2农业户籍与农民利益的关联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惠农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收益的增加,农业户籍附着的利益日益突出。拥有农业户籍身份的农民拥有村自留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及村集体提供的福利保障等利益。[5]

21农业户籍人口拥有村自留地使用权

农民有了土地便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农民之所以称之为农民在于其从事农业劳动,那么劳动是收入的基础与前提,农民在土地上进行生产劳动一方面满足自身温饱需求;另一方面获得经济来源来满足个人和家庭更高层次的需求。农村自留地使用权是整个社会中农民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权益。农业户籍正是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一个重要依据,在使用权基础上的农业补贴也是作为农民的一项福利。这样的一种权利可以说是农民最引以为豪的一项资本。

22农业户籍人口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在农村,住房一般都是在自家宅基地上的,有别于城市里的商品房有产权年限,农村住房更为宽敞舒适自由。宅基地作为一种可以继承的土地形式之一,农民可以在这片土地上自由设计住房也可时常翻新,进而满足自己及家人的住房需求,这样一种权利几乎是覆盖所有农民。[6]

23农业户籍人口享有村集体的各项福利

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对于进入村集体企业具有优先录用的机会,同时村集体也会有统一的养老保险、医疗购置等保障福利。获得这些福利待遇一项最基本条件就是本村村籍,农业户籍在一些地方有的优越感是普通城市市民无法企及的。

24农业户籍人口可以获得土地收益和集体经营分红

在部分农村地区,国家修建铁路、桥梁、高速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时需要穿越占用农民的部分土地,会有偿征用,另外村集体办企业会租用土地,农民可以借此获得土地收益;此外,在一些农村,村集体带领村民利用农闲时间通过入股的方式参与到农产品加工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盈利较大的情况下也会给村民丰厚的分红。[7]

对于农民群体而言,因为有农业户籍,所以有土地使用权、村集体保障和集体分红等福利,户籍变动意味着附着于户籍之上的利益将拱手相让,因而农业户籍人口不愿意轻易改变现状,没有充足的利益保障并不愿意放弃农业户籍。

3户籍改革对农民利益的影响

31户籍改革对农民利益的积极影响

从长远来看,戶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利益的维护和保障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农民户籍身份转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城乡二元户籍的打破,是农民身份提高的重要表现,意味着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农民的社会地位会相应获得提高,增加农民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感。对农民来说精神上的满足能够有效提高职业认同度。

第二,农民工群体作为农民这个大群体中的特殊存在,由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后,在城市内扎根立足会更有保障。社会公共服务取消了对户籍身份的依附,使农民工群体可以更加公平地获得城市公共福利和社会服务。

第三,户籍制度调整常常伴随着农村向城镇的逐渐靠拢,在此背景下,农民依附在土地上的利益会立竿见影,优厚的土地补偿和拆迁安置成为农民改头换面的一大捷径。此外,统一为居民户口的户籍制度改革对于近郊村民的进城大开方便之门。

综上所述,户籍改革推进过程中农民群体的利益备受关注,无论是从精神层面抑或是物质层面可以说是都极大满足了农民群体的现实需求。

32户籍改革对农民利益的挑战

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群体来说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一项制度的改革在极力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户籍性质从一出生起就与一个人紧密关联,户籍政策的“一纸之变”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份性质发生的改变,必然连带着整个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转型。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不可避免会带来对农民个体与群体利益的挑战。

其一,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天经地义地拥有着土地的经营权及宅基地使用权。由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其依附在户籍上的特殊权利会被撼动,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甚至会出现经济纠纷,对于农民而言,如果没有相关的保障政策,后续的损失难以估计。[8]

其二,在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之前,也会有一些农业户籍人员常年进城务工,春种秋收,种地务工两不耽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由于较为普遍,逐渐为社会所接纳。但是如果农民工群体转为居民户口,他们将失去土地保障和集体保障,由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市场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可能很多人就会处于一种失业状态和隐性失业状态,工作不具有稳定性,会导致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可能都难以保障。

其三,城郊地区地处城市边缘,经常成为城市扩张的前沿,由于土地征用,大批农民已经脱离农业劳动,成为非农业劳动者。但城郊农民与村队集体仍然保持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拥有农业户籍使他们可以分享土地收益和集体经济收益,获得来自村镇集体的福利保障。而一旦转变户籍,城郊农民的利益保障就可能受到威胁。而且,由于生活习惯与文化观念的差异,城郊农民也可能会面临户籍身份转变但无法迅速适应城市生活的困境。[9]

4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注重农民合法利益的保障

农民之所以会对户籍制度改革产生各种顾虑,是因为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政策制定方面的不足。户籍改革政策的制定通常是适用于全国各省市,而忽视了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此外,改革政策在一些细节方面还有待完善。首先,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户籍难以在一时之间从土地中抽分出来,与此同时,农业土地使用权益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也加深了农业户籍人员对土地的利益期待;[10]其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造成农民在做转变户口决策时小心谨慎,在不确定是否会遭受利益损失之前,农民往往不愿采取行动;再次,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存在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和户籍身份紧密关联,需要相关政策予以处置;最后,户籍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导致农民对其认识和认可度存在局限性。因此,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弥补政策不足,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41国家层面

一项制度的推进离不开国家的倡导和支持,户籍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就起到维护国家安全,保证国家安定的重要作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不断完善国家治理机制的过程。因此,如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顺利开展,国家在制度政策层面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

第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保证户籍制度改革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领域,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与城市市民拥有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极力解决农民转变户籍性质的重重障碍。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解决农民群体的后顾之忧是顺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11]

第二,继续创新户籍的管理体制改革。将依附在家庭登记册上的福利功能分离开来。真正的社会公平,社会福利是面向全体人民的,从户籍性质上限制人民的公共福利是违背了公平这一原则的。户籍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将其纯洁化、公共平等化可以说是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下一步的重点。[12]

第三,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将固化在农地之上的生计维持功能抽剥出来。在农村地区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土地的安置管理居首,土地作为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户籍性质的转变是否会危及农民的土地经营权等,这不仅是农民关心的重点更是国家在制度推进中时刻关注的问题。

第四,完善户籍立法,保障户籍制度推进中有法可依。户籍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户籍法,仍然停留在“户口登记条例”,在依法治国的国情下,无疑是一大漏洞。在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完备的法律依据是保障制度推行的重要举措,仍需要不断地查缺补漏为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保驾护航。

第五,加大政府政策宣传力度。在户籍制度改革政策颁布之初,及时地向农业户籍人员解读政策利弊,保证农民的知情权,真正让广大农民知晓并理解户籍制度改革涉及的相关利益,也有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

42社会层面

户籍制度的每一次改革都会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一定的冲击,社会层面的助攻常常会有效推动戶籍制度改革的进程。从社会层面出发,代替农民发声,维护农民合法利益,弥补政策不足。第一,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户籍制度改革究竟是怎么去改革,通过媒体的剖析,广大群众可以及时地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具有信息传达作用,从而弥补政策发布时效性的不足。第二,完善城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公平性,改变之前农民进城后主要从事建筑、家政等底层行业的状况,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要注重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培训等服务,更好地促进其融入社会。第三,建构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如学校、医院等不得因为户籍性质拒绝学生入学、病人就医等需求。保证农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权,维护农民正当利益。

43个体层面

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农民群体而言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如何从自身角度提升自己以适应社会身份的转型,也是农民群体迎接挑战,把握机会的需要。

首先,要积极接受新变化,转变观念,克服认识局限性。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对立思想根深蒂固,作为农业户籍人员需要迅速转变观念,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解要与时俱进,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农业发展新变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结构、户籍改革后利益格局变化等,积极迎接新变化。其次,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伴随着社会发展,统一城乡户籍指日可待,城乡人口移迁越发频繁,受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前景。农业户籍人员注意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学习,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业户籍人员要努力考取大中专院校,掌握专业技术,提高学历水平。[13]最后,注意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伴随着农民身份的转变,提升就业技能不仅能够迅速完成户籍转型,还可以在就业压力日益膨胀的社会中做好自己的定位,完成生计策略的转型。[14]此外,户籍制度改革是对身份农民的改革,农民这个职业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农业乃立国之本,随着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统一城乡户籍意味着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将会逐步转移到城市,而农民则成为一种纯粹的职业身份。对于愿意继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要把握机会,积极完成身份农民到职业农民的转变,[15]通过提升农业劳动的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升农民职业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滕亚为户籍改革中农村土地退出补偿机制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4):101-105

[2]保虎,王舫“非转农”:我国大学生户口迁移“逆城市化”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17(3):81-87

[3]赵定东,袁丽丽村改居居民的社会保障可持续性困境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6(12):63-70,157

[4]陈学法,丁浩走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户籍与土地管理制度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5(3):39-46

[5]陆杰华,李月居住证制度改革新政:演进、挑战与改革路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5):50-56

[6]王瑜户籍制度改革的困境:理性利益主体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7(3):147-154

[7]刘灵辉城镇化进程中户籍非农化诱发的征地补偿收益分配冲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2):76-81

[8]刘艳梅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河北法学,2008(11):107-110

[9]卢福营边缘化:近郊村民市民化面临的问题[J]. 东岳论丛,2013,34(6):77-81

[10]张晓云,常军,杨俊户籍改革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的思考[J]. 农村经济,2015(1):28-32

[11]杨君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卷入式”负博弈困境分析[J]. 农村经济,2011(2):16-19

[12]郭坚翔制度创新:破解失土农民保障难题[J]. 浙江经济,2003(17):50-51

[13]赵春山城乡户籍统一后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机制[J].农业经济,2007(8):24-25

[14]杨淑娥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进城人口的转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4):84-89

[15]张晗,王兆良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民身份转换问题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3):9-14

作者:龚晓倩 于莉

上一篇:模块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道路桥梁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