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教师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一生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心理健康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更显得尤其重要。一、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社会角色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

第一篇: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分析

[摘要]: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越发受到大家关注,但是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却容易被忽视。从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缓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青年教师 心理健康 问题建议

随着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青年教师工作任务增加,青年教师压力越来越大,身心健康状况越发成为一个亟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1.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青年教师大多相对比较晚进单位,没有取得大的业绩,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学校同事多,大家平时来往比较少;职业学校专职教师上完课都直接回家,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也相对较少。所以,总体来说,职校青年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显得比较自闭、冷漠、自卑。

2.个性问题

个性问题主要指人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不良的一些行为模式。有个性问题的人自己很难意识到自己有问题,通常都把矛头推向身边人和事。个性问题主要表现:敏感多疑、过分自负、忌妒心强、追求完美、过分严肃、易激惹、耐忍性差、太依赖等问题。

3.消极情绪和行为问题

受到国家扩招政策影响,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增多,青年教师教学任务增多;现在的学生接触信息量大,个性鲜明,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导致现在青年教师压力增加不少。正是因为任务越来越重,学生越来越难教,压力越来越多,青年教师经常会出现消极情绪和行为。

二、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工作量重

职业学校的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师生比例严重不协调,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青年教师除了每周要上几十节课外,还要做课题,做班主任辅导员;参加各种教学技能比赛,又要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为了把工作做好,他们的工作压力很大,经常有身心疲惫之感。

2.收入水平低

近年来,职业学校根据国家政策进行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但是工资水平无法赶上当前的物价上涨水平。在同单位,青年教师由于职称、工龄、奖金等因素,青年教师和老教师收入之间也有很大一个差距。大多青年教师都面临着购房、结婚、供养小孩、赡养老人等问题,收入相对有更大压力。

3.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不合理

为了提高学校竞争性,职业学校从严要求教师,把教学、课题、论文、业绩都和评职称、评优评先、提拔晋升、收入相衔接。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教学考评尽量做好,但课题申报很难,论文质量不高,业绩申报机会更少,所以,经常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评优秀、提拔晋升,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4.对压力的认知态度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大小不同的压力。既然压力无法回避,那么如何对待压力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把压力看做是成长道路必经的一道坎,是一种磨炼,那么他可能更加有信心面对压力,以积极心态去解决问题;相反,如果把压力看作是一种负担,一种障碍,则可能使得压力变成阻力,无法前行,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三、缓解心理问题对策

(一)社会角度

1.面对青年教师存在的工作压力,可以加大对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如建立社会热线,建立互联网教师互助中心,帮助教师缓解心理压力。

2.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政策。《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教育投入占GDP4%等政策法规应该落地执行,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待遇,解决教师住房、医疗保险等问题。

(二)学校角度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心理卫生知识欠缺,青年教师易导致很多心理问题,有必要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可以选取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家庭婚姻经营等,教育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讨论、讲座、宣传资料、心理健康节等;为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健全教师心理干预机制。通过多种内容与灵活的形式开展心理教育,有效应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2.创设良好的组织生态环境

学校领导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让青年教师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使之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同时关心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如住房、交通工具、家庭条件等问题。

3.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

提倡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在制定工作量、考核指标、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方面综合考虑。在青年教师中多开展一些集体文娱活动,以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

(三)个人角度

1.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和兴趣爱好

研究表明,一个意志坚定、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人心理更健康,相反,一个意志薄弱、消极悲观的人更容易患心理疾病,工作效率也更低。

拥有良好的兴趣爱好能使教师生活更有趣,工作效率提高,保持愉快心情,消除教师的疲劳,有助于与学生交流,做好学生工作。青年教师多培养兴趣,如篮球、足球、乒乓球、音乐、看电影,玩电子游戏等。

2.多交朋友,拓展社会支持系统

压力面前,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支持和帮助。在很多时候,精神支持的重要性可能要超过物质支持,尤其是在压力中后期,精神支持的作用尤为突出。

青年教师要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际圈,多结识些朋友,除了单位同事外,还有各行业朋友。获得更多社会支持,更不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3.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调节情绪

要保持健康的心态,首先要客观全面了解自己,正确估量自己,对事情的期望值就不会太偏,就能坦然接受事情的结果。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有效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达到自己效果,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对事件不同评价和态度,会影响情绪,一旦形成思维习惯,会影响心理健康。对待事件以积极心态去面对,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解决问题本身上来,这种态度有利于问题解决,培养自信心。

4.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还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保持用脑卫生,有利于工作学习效率提高,保持良好情绪;第二,科学饮食。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汲取多种营养,有利于保持健康身体,为工作学习打下物质基础,生理与心理相连,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心理健康;第三,多进行体育锻炼。合理的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消除体内精神垃圾,缓解身心疲惫之感。

参考文献:

[1]黄辛隐,张秀敏.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及团体心理训练设计研究[J].心理科学,2004,(02):307-310.

[2]刘学兰.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1):117.

[3]李刚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05.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编号:11YB340);赣州市社科联课题成果(课题编号:12317)。

作者:龚超 刘林娇

第二篇: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一生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心理健康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更显得尤其重要。

一、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角色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社会心理学认为,人在社会化的进程中,要扮演许多社会角色,这些角色会在人的身上形成角色丛,如果人在扮演的过程中不能达到和谐统一,就会形成社会角色冲突。教师是多角色的职业,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知识的传授者、集体的领导者、学生的朋友,在社会中还要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等等。教师要想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成功地扮演着这些不同的角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适时地转换角色,这样便不得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而这种角色的转换极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2.社会和工作的压力使教师心理压抑。教师的社会责任重大,从古时的传道、授业、解惑到今天的育人育心,无处不显示教师职业的神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实施,原有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使教师心存压抑。学生的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这也时刻威胁着教师的威望。再加上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自身与社会期望的差距等也易使教师情绪焦虑。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下,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大。

3.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些教师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思考问题固执偏差;有些教师虚荣心强,情绪不稳定,性格易突变;有些教师工作过分认真,事无俱细,极易紧张和疲劳;有些教师易兴奋,易激动,冲动时行为偏激,易采取极端手段等。这些个性心理品质都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心理学知识的匮乏使教师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出现心理问题时不知所措,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宣泄转移,长久压抑于心,不利于心理健康。

4.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身体健康等原因都可以使教师产生心理问题。

二、加强心理调适,维护心理健康

1.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心理调适,把个体的心理与现实的关系加以修正,这就是心理防卫机制。为此,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正确对待、理解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正常、平衡的心态。

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抗挫力。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的障碍、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消极心理状态就是挫折。教师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如学生的顶撞、教学的失败、家长的不理解等等。面对挫折,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悦纳自己和他人,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容忍挫折,学会自我调适;心怀坦荡,情绪乐观,提高心理挫折忍受力。

3.善于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教师要处理教师间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与自己家人的关系等。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往,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注、爱护和安慰的美好,培养良好的心态,尤其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积极、健康、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成为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4.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身心健康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必要保证。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也在以自己的情感、意志、个性特点影响着学生。为此,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境,充分显示育人者的良好形象。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树人之本,莫尚乎律已,师者表也,学者从也”。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和全面发展的人。

(责任编辑付淑霞)

作者:董洪雯

第三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摘要:针对教师心理亚健康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出发去探讨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以及怎么去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教师 心理健康 原因 解决

1 教师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

1.1 工作压力过大,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有调查显示教师这个职业的工作压力比其他行业要大,在香港这一职业的压力也位居第二,第一位是警察。一般的工作大都是8小时,可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工作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长时间的工作和压力,必然会使得教师身心都疲惫,精神状态不好,久而久之会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疾病。所以长时间高压力的工作是使得教师出现心理健康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教师角色期望过多过高,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这个职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社会、家长、学校都关注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个教师不仅仅只是对本职工作负责,他还要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总是要把各种不同的角色期望挂在心中。

社会上不同的角色都对教师有不同的期望,对教师的工作情况也存在不同的评价,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引导者,要起到模范作用;家长和学生将老师看做学生的影响者,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对学习而已,教师又是工作者,是纪律维护者。这样复杂的角色综合在教师身上,使得人们觉得教师都是万能的,可是教师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同其他工作者一样,如果承载了这么多的期望,对教师来说是压力非常巨大的,担心因为自己的过失换来责骂,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1.3 自我期望过于完美难以如愿,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教师常常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甚至过分的追求完美。他们希望自己教出的学生都是非常出色的,所以,工作尽善尽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现实当中,每个人的际遇都不一樣,自身条件也各自不同,这些都会造成工作成绩的千差万别。而且不一定是教师多努力就能收获多大的成果,教师的成果都是通过学生显示出来的,所以,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可是有时的效果不如自己的预期,这样就会产生心理落差,过分自责,心里健康往往会出现问题。

1.4 教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对一个教师的评价,都是以升学率来评判一个教师的优秀与否,而且还将升学率和奖惩结合。也就是过分的看重结果。这样只对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忽略了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话费的心血。这样即使教师对评价方式产生怀疑,而且也对这样的公平性表示怀疑。其实学生的成绩除了教师的努力还有很多的因素,社会、家庭、自身性格等等都有影响,一味的将责任推给老师,这样是不公平的,面对这样评价的结果就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1.5 教师的劳动报酬很难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使教师心理出现不平衡现象

教师在人们心中是神圣的职业,导致教师对于经济报酬都不太启齿,可是现在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人们对于自己的付出和所得的回报都比较在意,所以教师对于报酬问题也不再回避。尽管现在对教师的待遇有了一定改善,国家对教师也充分的重视,提高工资改善教师的生活状况,但是,相比教师强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所得的报酬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教师的劳动价值不是很好去量化。这样最终有些教师辞职经商或转业干其他行业。现在有些贫困地区的财政不足,还会拖欠教师的工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情绪,加上社会因素、学生的过分不当行为等等都会一定程度的对教师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2 解决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对策

2.1 从教师自己的角度,克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会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调节自己的身心,想办法避免心理疾病的出现,对于教师、社会、工作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1)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保持自身健康心态。

只有拥有好的心情才能够快乐的去工作,对于提高工作质量也是很关键的。作为教师,要知道同其他工作者一样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问题,所以,不要太过于抱怨遇到的不顺心事,要学会调控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冷静的去解决问题,不要将这些问题积压在心里。

(2)准确客观的进行自我定位,保持自身的健康调节。

对自身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对于成功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都会导致心理失衡。有时候教师将目标设立得太高,可是现实往往不如意,所以失败的时候,那种心理落差就会特别大。所以对成功有个正确的定义,对自身情况能够充分的了解,对人生有个很好的定位,这样的教师才是好的教师,才能够成为优秀教师,那些名师毕竟是少数,每个行业都有佼佼者,不是最好的不代表自己不好,做好了本职的工作,就是一个好老师。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自身的健康体魄。

体育锻炼能够舒缓脑力疲劳,释放心理压力。教师是一个脑力工作,工作时间长,用脑量大,久而久之就会有烦躁、郁闷的情绪。因此,在工作之余,参加一些运动,以此减轻心理的压力,而且也能强身健体,对身心都是有好处的。

2.2 从学校的角度,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1)学校要多关心体贴教师,让教师感觉温暖。

学校的领导在工作上是教师的上司。他们也大都从事过教育工作,对于教师的辛苦应该很清楚,所以要相信他们、理解他们、给他们关心。当教师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作为领导要去倾听他们的,给他们倾诉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学校不仅仅当他们是职工,还是家人,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2)健全教师考核制度,让教师感觉公正。

学校是对教师工作的考核的直接操作者,应该去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不要将升学率过分的当做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情况的标准,适当的鼓励教师,体谅他们的艰辛,对他们在教育过程的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给予肯定,让教师群体感受到他们得到的对待是公平的,制定一个既不会有太大压力又能准确评判教师工作情况的制度。

(3)学校要为教师的健康加大投人,让教师感觉轻松。

依照学校自身的情况,为教师增设一些运动休闲设施,让他们在工作的间隙能够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在课外开展一些活动,活跃教师的课外生活,让他们的生活不会太过枯燥。这些投入会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全社会都不能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必须尽力维护教师的健康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一个健康的状态去工作,为我们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刘世杰

上一篇:工程建筑法规论文下一篇:小学家校合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