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空间论文

2022-04-18

摘要:好的建筑空间不应只是用来体现功能,它更可以用来表达和传递情感。好的建筑师都富有人情味,其设计的空间总是富有情感与韵味。人们可以通过深切的感知、体验,与建筑师沟通对话,获得关怀与慰藉。文章基于对当代建筑冷演化的反思,探究建筑大师笔下的人情味建筑空间,以学习、共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主义建筑空间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代主义建筑空间论文 篇1:

西方建筑空间美学观的变迁:从黑格尔到现代主义

摘 要: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关于艺术在西方历史上最全面的沉思,一部杰出的“艺术史百科全书”。根据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为依据,追溯了西方建筑的三个重要发展。论述了建筑艺术从象征型、古典型到浪漫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并揭示了出现现代主义思潮引发的西方建筑美学观的变化。

关键词:黑格尔;西方建筑;艺术哲学

1 艺术的研究:黑格尔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巨匠,在他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中,通过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将理念主宰一切并推动艺术的各个环节,并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 黑格尔对于建筑美学的精神释义

黑格尔对建筑的定义:“建筑的任务在于对外在无机自然加工,使它与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符合艺术的外在世界。”[1]在建筑的初始阶段,人们还未找到合适的形式与材料来表现其精神内涵,只能根据重量规则创造物质。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它的形式是外在自然的形体结构,有规律地和平衡对称地结合在一起,来形成精神的一种纯然外在的反映和一件艺术作品的整体。[2]建筑的首要目的是供人、神居住的场所,并且与艺术无关,表现实用性。直到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政治仪式的出现需要某种具体的建筑形式得到满足,并在此出现一种动机——“艺术形象”,这时作为艺术的建筑才出现。因此,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建筑都是象征型艺术的代表。通过象征性内容的出发点,建筑不仅作为实际应用的遮蔽物,同时它还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表现。所以,建筑虽然主体上属于象征型,但自身又受到三种艺术思潮的影响,经历象征、古典、浪漫三个发展阶段。

2.1 独立型、象征型的建筑

象征型建筑的特点是像人们暗示形体、结构等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思想:它不是为人的家庭生活和政治仪式以及宗教信仰而服务的,也不是单纯的功能使用范畴,它是一种独立自主的象征。建筑本身通过启发性的思考唤起人们的普遍观念,通过象征型的手段和方式,以幻想和主观随意性的自由独立发挥为主。例如埃及金字塔建筑群。

2.2 古典型建筑

依黑格尔来看,古典建筑体现的象征性意义即原来的独立意义被建筑的应用性所局部取代,建筑本身不再完全是某种精神象征了,而转变成替代那种普通法则或神邸等精神性东西进行服务的工具,建筑与神邸本身分离了,建筑有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应用性。此时,建筑是奉献给神的需要,并非为人所用,从而把精神性的需求提高到目的性的“美学”。例如,在希腊建筑中我们看到了充满比例关系与几何构成较为严密的建筑学原理。

2.3 浪漫型建筑

浪漫型建筑在形体结构、内部尺度和精神需求方面都符合基督教信仰和解脱的目的性,同时还满足人类的实用性要求。建筑本身象征着上帝的精神,其根本目的和内容就是希望能从有限之中摆脱出来而到达无限,其迫切程度和寻求超脱的决心,完全超过了象征型建筑甚至是古典建筑。[3]浪漫型建筑将应用性转化为高尚的精神功能和独立性;将完全无机的物质性东西彻底转化为有机的精神性事物;将个体与整体彻底的融合,同时又使得个体与整体两方面的个性都更加突出,而且正是利用个体和整体个性的矛盾性和强烈对比来强调他们各自的特点,并显现由它们相互融合而带来的巨大效果;知性的力学原理和应用性在浪漫型建筑中被推向了极限,甚至走向了超知性。在黑格尔看来,哥特式教堂是建筑领域发展的高峰期。

浪漫型建筑的目的和内容是上帝精神,它似乎要接近最高理性及终极目的,但它仍没有达到审视目的判断力层次,它只是达到了审美判断力的最高层次,即美的极端形式——崇高和伟大。为了表达人类对神学的崇拜和解脱愿望,建筑的形式被不断的演绎到夸张与无形的程度,崇高伟大静穆被扩大到无限量,从而造成想象力与知解力的极端不和谐,强制人们在先验和超验的理性观念中寻求对应物,必须一直追索到无限空间才可以满足需求。

3 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思考

19世纪以后,西方建筑进入现代主义时期,西方建筑艺术流派纷繁复杂,如“机器美学”、“装饰就是罪恶”、“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等主张,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根据功能需求论述“功能主义的技术美”。认为功能是建筑美学的基础,通过新材料进行表现,不追求过多繁复的装饰效果,而是以基本单元进行重新编排与组合,创造出简洁明朗、富有生动韵律的“乐章”,这就是所谓的“形式追随功能”。

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观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第一,强调建筑与经济、时代、文化相结合,同当时的工业时代息息相关。第二,号召建筑师注重实用功能,摒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并且在关注建筑实用的同时关心社会经济问题。第三,发挥现代材料、结构和新技术的特质。第四,按照今日的建筑逻辑,灵活自由地进行创造设计。[4]工业革命之后,欧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的不断涌现,人们追求的是技术革新和提高生产效益与生产效率。

新技术、新时代、新产品、新生活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习俗的观念,甚至两千多年的传统建筑文化也受到了严重的批判与遗弃。在这一时期的建筑美学中,科学技术是主流,它试图改变和影响人们的传统习俗和审美观念,与黑格尔的建筑美学所提出的理论要求有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仿佛这更是建筑美学领域的新风潮。建筑被推举为时代的代表,要摆脱任何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创造新形式的建筑,即要割断历史,割断文脉,走向新建筑。[5]然而,在深层次的本质内涵意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其审美观念与审美标准仍然是追求艺术的普遍性、明晰性与和谐性。

4 现代建筑美学的走向

黑格尔对建筑美学的独特见解,自印象派以来的现代艺术到以包豪斯为标志的现代主义,基本上体现了黑格尔的哲学范畴。现代建筑扎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中现状之中,它运用新的艺术语言,扮演者新的艺术角色。因此,我们不能仅从古典美学中去探究它的内涵与意蕴,而需要站在现代人的视界之上,通过独有的艺术语言形式去阅读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 王轩.建筑灵魂缔造[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2.

[4] 吴焕加.论现代西方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 王受之.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作者:杨扬

现代主义建筑空间论文 篇2:

基于空间体验探析情感空间中的人性关怀

摘要:好的建筑空间不应只是用来体现功能,它更可以用来表达和传递情感。好的建筑师都富有人情味,其设计的空间总是富有情感与韵味。人们可以通过深切的感知、体验,与建筑师沟通对话,获得关怀与慰藉。文章基于对当代建筑冷演化的反思,探究建筑大师笔下的人情味建筑空间,以学习、共勉。

关键词:情感空间 空间体验 人性关怀

引言

行走于都市的繁华,灯红酒绿的华丽外衣下,建筑渐渐失去了人情味,通透的玻璃围合下,是苍白的灯光,苍白的对话,苍白的情感交流,空间失去情感,似人类丢失灵魂。

当代的些许建筑一味地渲染外表的华丽与美观,装饰的精美与奢华。殊不知精致的外壳下包裹的只是一面冰冷的混凝土墙。在一声惊讶的感叹后,在人们心里竟也留不下什么。单调乏味的空间体验,晦涩难’瞳的空间组织,沉闷无奇的空间氛围,竟也产生一种疲惫与厌恶。随着时间的沉淀,奢华褪尽,便是一座空楼。

真正的建筑永恒,依托于建筑师精心的设计下饱含人性的情感传达。建筑成为一种媒介。人们在建筑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产生奇妙的空间体验。徜徉在迥异的空间氛围中,人们时刻感受建筑空间的独特性格,是冷酷,或是温和,是严谨,或是随性。建筑展现人性,空间传达情感,人们徜徉其中,感知人与人之间的微妙联系,建筑便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凝固在人们的记忆中。

一、情感空间释义

建筑空间,自始至终是建筑的核心,是每一位建筑匠人承载自身思想、期望、诉求的容器。其本质是空的,仅是人为地采用一定形式的空间限定方式产生内与外的差异,这种界限或是略感冰凉,朴实无华的混凝土,或是砖块叠垒,体现高超匠人技艺的红砖墙,亦或是通透轻盈,似有似无的玻璃。但不论何种材料,何种组合方式,空间的创造逐渐延伸到人类的情感和精神领域。

富含情感的空间是可感的,往往空间的形成只记录着建筑师个人的经验、感受,但却能激起一份集体的共鸣。富有人情味的建筑师必然是生活中的智者,基于对生活的思考,人体尺度的考量,他们把建筑作为一种媒介,与人们对话,交流。空间的精心设计,材料的合理选择,氛围的微妙转变,唤起人们的感性,犹如与建筑师面对面地沟通交谈,获得一份关怀。

一个建筑最能打动人的不是空间本身,而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人赋予空间情感,人才能与空间对话。

二、人性关怀与情感空间塑造

(一)空间的形式精神——路易斯·康

费城学派的创始人路易斯康(下文简称康)曾坚持认为:形式引起功能。即功能从属于形式。相较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几乎背道而驰。

康也曾在《形式与设计》演讲中讲到:“形式是没有定形和方向的……形式是‘什么’。设计是‘怎么样’。形式是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设计则是设计者个人的。设计是—种与环境有关的行为……形式则与环境条件无关。”—在康的建筑哲学中,形式重于功能,因为形式体现物质的本质,不会随环境条件而变化。因此形式化的空间便是展示物性的空间,感知其内部更深层次的场所精神,更确切地,可以阐释为一种体验物体物性的过程。建筑师的精神情感,依附于物质本性,不加修饰地暴露在人们的感知中,这种情感交流更为直接、真实。

以萨尔克生物研究院为例,其坐落在美国加州圣迭戈市拉霍亚北郊的—片荒芜悬崖上,周围都是黄沙,朴素的石头城略显荒凉与没落。拾级而上,当来到空无一物的中央大广场时,时间仿佛陡然凝固。平整的地面石板整齐排列,渐渐消失在天尽头;朴素的混凝土墙折棱分明,默默地遥相伫立;一片微光洒落,倾斜的落影不断延续着空间的广度。此时此刻满眼中灰色的底框衬托着天空的蔚蓝,时间定格,静谧而神秘。但问,还有什么是活物。便是一股清流“徜徉”流向远方(如图1)。

这便是康的追求——我不会在这个空间里种一棵树或者一片草。这里应该是一个石头的廣场,而不是一个花园。如果你们把它做成一个广场,你会获得一个立面——个朝向天空的立面。

尊重材料最真实的物性,康舍弃了所有的装饰,留下一片只属于石头和砂砾的广场。看似无物的空间,深藏着对人性的深切关怀。当每一位匆匆的人们驻足这里,便滤去了心头的浮躁,震撼于这沉重而苍凉的独特氛围,沉迷于这浑然天成的精神场所一一这是一份难得的平静。

在这—方静谧的土地上,康仅留给人们一片“废墟”。但在这废墟上,人却能感应到一份特殊的喜悦,不可名状。

这是一份来自康的关怀_别烦心,这里的风景很好。

(二)空间的禅意体验——安藤忠雄

禅意之于建筑师,较多地呈现为一种简洁与干净的空间精神。以少衬多,精简、朴素的空间饱含建筑的神韵,人的情感。相较于西方的包豪斯风格、极简主义,东方的“少”则更具有^情味。

东方的禅韵包含着历史沉淀的味道,不论中国还是日本,更讲求与人的精神息息相关,禅意的空间氛围始终牵连着人的情感。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下文简称安藤)曾言:“建筑必须创造这样一种场所,其精神的活力可以将人们从日常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安藤对于日本禅道的理解尤深,其大量作品所揭示的场所精神即是抽象自然元素与禅宗的意境的微妙融合。通过对风、水、光等自然元素的提炼与表现,加持人的意念与情感,让纯粹的混凝土空间更增添几分灵性。

安藤的设计哲思中,建筑并不靠空间本身的形式去打动人,而是通过一种运动的方式让人们在不断变化的空间中感知建筑的神韵——如徜徉在诗歌与音乐中一样,体验到好奇、惊喜、智慧的启迪与精神的洗礼。这便是安藤的禅意——朴实无华的美,用心灵去感知。

在水御堂入口的设计中,建筑隐于地下,建筑的入口被一片莲花池环绕。水的柔美衬着混凝土的刚强,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共处;敞亮的视野空间,让人油然升起一份轻松、喜悦。踏步于阶梯,人便开始沉入池底。原本宽敞的空间渐行渐窄,光线渐行渐弱,两侧升起的高墙,让视野急剧缩减,人们似开始进入另一个世界。简单的入口,犹如出俗世而入禅,由上到下,由明到暗的过程,让人们开始平心静气。步下阶梯,身后幽暗的光线终是消失,一切被黑暗包拢,直至步入大厅,遇见满堂的素红。(如图2、3)。

安藤讲:这是净化,死亡和重生的过程。

红色是室内空间的整体色调,这是日本佛教的代表色,内部的空间氛围则静谧而神秘。人们便怀揣着虔诚和敬仰,在远离喧嚣的地下世界,修心,静气。

简短的过程,如同—次洗礼:洗去纤尘,脱离嘈杂,怀揣着虔诚,回归到最初、最真实的自己——返璞归真、回归本心,这便是安藤的期望与关怀。

(三)空间的不确定流动——妹岛和世

建筑大师伊东丰雄曾定义不确定性空间为建筑的轻盈——“建筑应当反映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特征,即不确定性的可能,即表现建筑自身存在的短暂性和临时性,建筑不应当是永久的,而是短暂的,即建筑轻盈也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外化。”

作为弟子,妹岛和世(下文简称妹岛)承袭了伊东丰雄的轻快与飘逸,更添加建筑一种穿透流动的漂浮感,来诠释空间的不确定性。品读妹岛与西泽的作品,正如普利策奖评审语一般:“截然不同于那些视觉爆炸式的、或过于修饰的作品。相反,他们始终追寻建筑的本质,这种追求赋予他们的作品以率直、经济和内敛的特征”。他们的作品中,空间是连续的、不定的,功能是自由的、多变的,没有一个空间有似乎相对固定的形式。人穿梭于空间中,感受着空间的融合与分离,沟通空间的内在情感。

妹岛的建筑是一种图解式的建筑,其设计思想总是基于对人的思考,重视内部空间的组织,关注人在空间内会产生怎样的体验,力求一种最直接、简洁的方式呈现空间。人已成为妹岛设计的一部分,不在仅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关注人的情感变化,是妹岛建筑的核心。这也正如其在普利策奖获奖感言中所讲到:“我们尝试为使用者创造不同的体验,并提供一种探索的自由。”

其作品劳力士(Rolex)学术中心,坐落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校园内,其2万平方米的连续单层流动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图书馆、阅览室、学习实验室、餐厅、咖啡厅、室外庭院等多样的空间。

建筑师以“把建筑当成公园”作为空间概念,尝试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探索自由,创造不同的空间体验。两块轻浮的楼板微微扰动,原本平直的板内层空间便如同微型的地形产生上下浮动,浮动上升的下板面自然阻断人们的视线,无形中让空间产生界限。本是连续的空间,因视线的阻断,产生意识上的空间分割。趋于对平稳状态的渴望,微微倾斜的楼板界面让人产生不稳定的感知,从而引导体验者寻找平稳的界面,人产生运动,空间自然产生流动。功能在于这个空间中没有稳定的落点,除却基本、必须的基础功能外,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创造功能——可以席地而坐,看书听音乐;可以慵懒躺卧,享受午后阳光:也可以围坐一团,交流讨论。梦幻的空间,看似杂乱的功能组织蕴含着妹岛女士对人最基本的尊重与最细腻的关怀,简洁自然的建筑形象,轻松有趣的空间体验让人们脱离城市生活的紧张压抑,放松神经,享受最轻松的生活节奏。(如图4、5)。

基于对人体尺度的认真考量,人类情感的微妙探究,妹岛女士运用简洁,自然,随性的空间形式,传达出一种梦幻的空间不确定性,让人们主动探知空间,创造空间可能,得到精神层面上的慰藉与放松。

结语

每一位富有人情味的建筑师,都有着对人独特的关怀。在建筑师眼中,建筑中的每一个人都如同自己的缩影,徜徉在自己的空间中,回忆着自己的故事。对于人们而言,他们则遇到了一个和自己—样的人,可以对话、可以交流,可以得到一份关怀与慰藉,引起一份情感的共鸣。建筑成立在功能合理的基础上,升華于情感交流的空间体验中。

作者:郑嘉

现代主义建筑空间论文 篇3:

功能在建筑空间里的叙事性

摘要:功能在建筑空间里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人行为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设计建筑功能空间时,要充分考虑其复杂和矛盾的特性。而对于复杂和矛盾的事物,想要准确地去定义往往是徒劳的,只有叙事性的描述才能把握其全部内涵。为此在建筑功能性空间的设计中,采用叙事的方式去描述和理解其功能,指导设计时的思路,比单纯地用准确的定义去描述空间的功能更有意义。

关键词:功能 建筑 空间 叙事性

引言

功能在建筑空间里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人行为变化而变化的。即使在单—功能空间内,人也无法保持单一行为。即便是单—行为,由于^个性的差别,也很难为单一行为作出准确定义。然而在解决建筑空间功能问题的关键时刻,我们又必须定义这些行为。以便为这些行为提供适当的建筑空间。定义人的行为,即定义建筑功能,简单地给予一个名词,显然是不够的,它可能是诗歌式的,跳跃的,是有机的,生长着的,要理解这些,必须重新回到对功能的探究中去。

一、功能是建筑永恒的话题

不论是回头看历史上已消失的建筑,还是环顾周遭已建或者是正建的建筑,真正没有功能的建筑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是在强调功能的现代主义建筑式微后现代主义建筑如日中天时,后现代主义者也没明确将现代主义建筑对功能的重视作为攻击点,而是在本质上悄悄继承了其对功能的重视并进一步发展。这其中的秘密就隐藏在后现代主义大师文丘里的著作《建筑的復杂性和矛盾性》之中。书中他明确指出“必须承认功能问题不断增长的复杂性”。虽然后期很多后现代建筑者们开始背离功能,也正是这背离部分的导致了后现代建筑的衰落。这里如果我们把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也视为是一种功能的话,那波普、解构、新陈代谢、高技、典雅现代主义等,不论哪一派也都在本质上延续着现代主义建筑对功能性的重视。

当然,古典建筑对功能的重视,仅仅在“坚固、实用、美观”Ⅲ这三个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原则中,就可窥一斑了。

二、功能是难以定义的

人类对表象的重视总是胜过了本质,正如一个人笑了我们会猜测他为什么而开心,却不会去思考笑是脸部各种肌肉协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思索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不难发现这正是由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所造成的。所以复杂和矛盾的不是建筑本身,这只是个表象。真正复杂和矛盾的是建筑所提供的功能,或者说是人类的行为。

对于人类行为的复杂和矛盾,且举一例来说明:假设一个人从A点步行到B点,在A点到B点的途中的任意一点他都可能停下来或者干脆掉头重新回到A点。他停留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个驻足地,回头的地方则是一个折返点。如果假设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从A点走到B点,那么在途中我们将无法预测究竟有多少人停下来或者掉头,产生多少个驻足点和折返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群人在途中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碰撞点也可称为他们的相遇地,也就是说由于多人的参与,在同一条路上出现了无数个除驻足地和折返点外新的功能空间。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新的随机的功能空间的出现呢?除非他们都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走,并且都采用相同的速度。再不行就是同机动车道一样装上隔离护栏,只有固定地方可以掉头,固定线内可以停靠。然而这些方法在没有交通法约束的步行道路上,显然很难实现。如果我们要给A到B这条路下定义的话,对于站在A和B正中间的人来说,无疑是最难的。因为这究竟是A到B的通道,还是B到A的通道,还是A和B之间的无数驻足地?可见,正是人类行为的复杂和矛盾,让对空间功能的定义变得不可捉摸。

三、功能在建筑空间里的叙事性

在建筑领域里现代主义者认为功能是单纯简洁的,正如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主张的“明确……亳不含糊”;而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建筑是复杂和矛盾的。剥去两者的理想成分,会发现其实单纯简洁的是目的,复杂矛盾的是过程,两者很难分离。一旦将过程和目的联系起来看,就发现他们可构成一个叙事,虽然这叙事也只是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只是尽力描述一个功能的过程。例如,早上某人从一张东西朝向的床上起来,走到房屋南边的窗户前,打开窗帘,向西北角落的卧室门走去。就在这个简单的日常行为里,其活动的路线形成一个鲜明是“十”字交叉结构,单纯从空间上来看,这便是一次行为的冲突。而当加入了时间后,这个矛盾冲突自然化解了,但这化解的代价是在三维空间里增加了一个时间的维度,空间和行为至此也被复杂化了,也可以说是在人的参与下,空间出呈现出了复杂和多变性。

因此,空间是三维的,而功能空间的概念就一定是四维的,是加入了时间概念的。在时间的维度上,人的行为一定是过程性的,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行为可能会和另外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交集,进而改变两个人的行为。每个人所能确定的只能是某个时间点上自己的行为,其他未来时间点上的行为是依据此刻的行为去预测的。至于一个人的行为和另外一个人行为的交集,对于空间中的每个人来讲,则更是难以预测,其中有太多的偶然。又例如,某人每天一如既往的严格遵守自己特定的路线和时间内去上班,途中偶遇一故友,寒喧之后,搭乘其私家车去单位。在这个案例内,故友的突然出现,和他产生了一个交集,而这个交集改变了他今天的行为和其活动的空间,甚至可能影响很久很深。这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人生,我们每个人人格彼此独立又联系着,个人各自的叙事独立又交织着,织成了一张时刻变化着的叙事网。由于这里的叙事不论是整体还是个体,都是复杂、矛盾的,甚至是跳跃着的,不像故事,更像是诗歌。

有时候,我们其实很难分清究竟是建筑空间承载了人的故事,还是人的故事成就了建筑空间,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生命在建筑里走过,就像朗读者在朗诵—首诗歌,每个字符都必须在时间的长河里游动才有意义。人游走在建筑空间里,每一个动作行为都像是诗歌里的一个字符,而建筑的空间在这里和时间是重合的,人的生命就像一首叙事诗,慢慢地在和建筑空间重合着的这个时间的长河里展开。正如我们常说的生命如歌,生命一定是以—首叙事诗的形式进行的。即是按人的思想前进的,又是似乎有天意在安排一般。毕竟诗歌才是最接近神的语言。也因此这张叙事的网是有机的,变化的,生长着的。也就是说,建筑空间里为人所提供的功能,也当如诗歌那样是有机的、变化的、生长着的。即建筑的价值和意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着的。而人对建筑空间的体验,是评判这个空间优劣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建筑空间里是功能必是具有叙事性的,而且这叙事也必是诗歌的形式而存在的。

四、用功能的叙事性来设计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南校区规划方案

(一)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南校区规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

作者在设计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南校区规划方案(如图1)时,模仿海子的诗句——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为校园生活写下了诗句——听课、发呆、在穿过你明亮的双眸,合上我记忆里书篇。海子诗歌里三个词汇,在人们脑海里勾勒出一个生命生长的过程,任谁也无法将这个过程再归结为一个准确的词汇。而作者用诗歌形式截取的校园生活的片段,是多数学子对大学校园生活的回忆和总结。诚然,一个校园规划,不会就这几句诗歌可以引领的。这里要说明的是,一个功能空间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可名状的行为能以字、词或句的形式罗列起来,我们可将其随意组合成多个版本,并且不要逻辑,这就像诗歌,是自然有机生长着的。作者在规划整个校园时,依据坡地地势,将校园内几个大的功能区分别安置在几个相对平整的台地上。也就是说依据功能首先将校园分成了教学区,膳食区,宿舍区,休闲活动区等几大功能性区域。由于几大功能性区域,分别位于不同的台地上,它们之間的交通纽带和视觉上的掩映穿插,构成了它们特有的空间情趣,漫步在这样的空间里,人的思绪由于空间的阻隔和流通,自然会产生如流般的意识。至此,谁也不能真正控制生活在其间人的行为了是他们彼时的思想决定了他们彼时的行为,真正细化和定义了他们所在区域的功能。故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并不会因为功能空间的划分,而阻隔了。我们会在教学区内吃零食,也会在宿舍区中苦读。这就是大学校园里最最普通的故事。可见,功能和空间是相应而生的,并不会一成不变。为此作者在本案的设计中,虽作了功能性分区,但却十分重视各功能空间的沟通和交流,尽可能多地用道路、台阶、坡道、地下通道等将各空间的界限打破,使之互通,形成一个共生的校园环境,而不是将校园简单分割成若干单个独立的功能空间。

(二)用叙事法营造山前教学楼。

在《山前的教学楼》(如图2)设计中,作者将上课、路过、驻足、偶遇、发呆、聊天、等人、约会等多个零散的词汇进行排列,构成了很多叙事版本。就像偶遇、聊天、上课的组合与上课、偶遇、聊天的组合一定不会是同一个故事。如果在上课、偶遇、聊天后再加个发呆,那故事情节又有发展。而这绝不会是故事的终点。可见故事是随着词语组合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着的,是不停生长着的。建筑空间必须能够满足这些不停生长着的功能的需求,否则建筑将会成为人行为的桎梏。固定的单一的功能空间,在建筑空间环境中很容易被孤立,其被使用的效率被大大降低,甚至成为死空间。这在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最好是要避免的。作者在教学楼设计中,采用了最简单的长方体结构,亦用长方体结构的走廊将其沟通,看似平淡无奇,却也将空间功能的可能性全部发挥了出来。避免了不必要的建筑形式和空间浪费。

(三)用叙事法营造山脚下校园入口。

在设计《山脚下校园入口》(如图3)时,也采用了同样的叙事性设计方法。首先根据空间归纳出一系列可能出现的人的行为,如:进门、出门、桥上、桥下、上楼、下楼、左拐、右拐、驻足、回眸、张望、招呼等等。先用这些描述琐碎的行为的词汇,将校门和教学楼的空间功能复杂化,然后通过设计手段强化各不同功能空间间交流、转化的通道。这过程要尽量避免单一化的手法,因为单一的功能空间缺少冲突,缺少交流,构不成叙事,只有目的。作者在本案设计中巧妙利用台地的特点设计了地下通道和坡道台阶等来实现空间层次上的交流。尽量让在空间中活动的人在秩序的流动中发生冲突,诞生故事。当然营造建筑空间,并不是编剧,但具有叙事性的空间却可以在其使用者的参与下自然生长出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就是这个空间的功能。因此一个功能空间内的功能,也绝不是一个设计说明可以穷尽其解释的。而是该空间内活动的人,和设计师共同赋予的。

(四)用叙事法营造台地上的图书馆。

在设计《台地上图书馆》(如图4)时,作者在选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如果但单就阅读和藏书的功能而言,校园中心位置未免有些许嘈杂。但作者没有仅仅把藏书和阅读作为图书馆唯一的功能,而是将其看作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在优越的读书环境中,稍事休息,凭栏远眺校园美景,也是学子们走出校园后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为此,图书馆设计在了校园中心的台地上,四望可将校园景色一览无余。

五、叙事即是功能,功能即是叙事

作者在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南校区规划方案中,在对空间进行功能性的划分时,没有用确定的定义的去定义其功能,而是采用了叙事诗的方式来描述各个空间的功能,希望借此能更准确地把握各空间功能的复杂和矛盾。因为只有通过这种叙事性的描述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一个空间里为人所能提供的全部功能的可能性,也才能据此对功能空间进行充分营造。因此也可以说,在建筑空间里叙事即是功能,功能即是叙事.

作者:李冬 曹迪

上一篇:教师偏差成因管理论文下一篇:唐代文学体育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