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建筑空间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产业、资源、人口越来越倾向于城市,又呈现了集约化发展态势,高密度城市区域明显增加。高密度区域下的文化建筑也同样造成了交通堵塞、环境质量下降、垃圾处理负荷过大、公共空间不足等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建筑设计方面需要通过设计方法改进。

第一篇:建筑空间论文范文

城市建筑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加快,城市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日益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建筑空间;交通空间;城市建设

1城市建筑空间和城市交通空间整合的基本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主要体现的是人的建设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保证建筑、空间和生态中能够融入与人类居住方面有关的内容,从而为公共环境下的城市栖居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这一原则使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技术科学有机的统一起来。

1.2不定性原则

之所以城市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的相互整合具有不定性原则,是由于城市具有多样性并且个体行为也具有不定性城市生活具有多变性这一因素给城市整合空间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复杂性和随机性。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导致需要整个城市空间具有模糊、灵活和不定等特征。不定性原则不能够提出准确的整合方案,但能够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给空间整合留有一定的余地。

1.3互动性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体现的是两个事物能够起到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作用。城市建筑空间和城市交通空间相互整合中的互动性原则能够在建筑功能和交通功能之间的关系上有所体现。具体表现在功能之间存在激发、兼容的关系功能运作时间上能够形成互补作用.

1.4人性化原则

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环境和场所。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将不符合人性化和不合适宜的设计内容进行摒弃应该从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等特征和对空间的实际应用出发。

2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1基于对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考

一方面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汽车不断塞满街道,甚至还把街道变成停车场,使城市交通系统的流量速度大大降低,加重了道路拥堵和交通系统的压力。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城市车辆通行道路与行人道路并行建造,人车混行,严重影响城市交通流量和流速,是目前城市交通系统的通病,交通拥堵产生的重要原因。

2.2基于对建筑建设问题的思考

其一城区道路两旁的建筑是与城市交通系统息息相关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传统陈旧的交通系统配套建筑规划和建设观念,使大量城市基础建设投资效果只是留于街景,没有切实考虑行人通行和流量的需求。道路两侧的商品房、餐饮店铺、中大型超市等街道建筑,特别是规模化的饭店,吸引着大量的采购人流,严重破坏该路段的交通流畅性。其二大多数城市在人流集中区、商业中心地区附近的主干道或次干道上设立常规公交车、出租车等停靠站点,吸引大量无序人流横穿马路或挤占机动车道,阻碍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三分析当前的城市建筑模式,我们发现城市已成为水泥盒子建筑大量堆砌的展场:大楼简单排队,各自独立,缺乏必要的空间连续和功能关联。城市干道或街道依然是建筑间联系的唯一媒介,导致路面人口流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负荷加重。建筑本身功能单一,与交通几乎毫无交叉、关联,甚至阻碍交通运行。城市空间割裂和不成体系,人们生活设施的缺乏,造成居民生活的不便,同时也增加城市交通负荷。

3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策略

结合以上对当下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现状及面临的难题,并考虑人性化设计理念,可以得出一系列的關于整合的设想。应积极应对社会中的问题并敢于创新,坚持整合方案,为城市的交通问题、住房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有效的贡献。

3.1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原则

首先城市建筑空间和城市交通空间相互影响,共同存在。想要完成对他们的整合应该坚持互动兼容性的原则,保证在同一空间中建筑和交通都可以进行,并且相互之间不会影响。同时要保证功能运作时间的互补性,比如上下班时间的车辆高峰期保证它的交通空间特征,而在居民活动热闹的时候,比如傍晚,又可以用来供城市居民娱乐。两种功能的互补和独立进行是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的必要条件。

其次对城市空间的整合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更好的生活换件,创造更便利的生活环境,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保证人性化原则。放弃那些不切实际、不合人性的想法,从人们的需要出发设计方案,进行人性化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

最后在保证合理化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整合的安全性以及生态型原则。安全作为日常行为的一大准则在哪里都是不容忽视的,所有的建筑设施都必须在保证周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完成建设;保证了人的安全以后就不得不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也为了城市长久的发展,坚持生态性原则保证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3.2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的方法及设想

3.2.1充分考虑交通空间应用,对地面建筑进行整合在地面部分,城市的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完全混合到了一起,对此常用的整合方法包括商业步行街、城市的公交路线穿过建筑内部,或穿过建筑底层如地铁等。

3.2.2充分挖掘空间的利用潜力,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整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地面上的生活,向高空中的空间发展就成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而且在城市人地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城市的建筑将越来越高层化和地下深层化,主要体现在高层建筑的办公化应用和地下建筑的娱乐、停车等的应用以及地铁的运行。在将来可能出现空中步道、空中轨道等设施来整合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同时为了缓解城市压力,可以在社区在周围建设服务设施齐全的高密度结构建筑群,是市民在住宿区附近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减少市民对公路的利用率,以此来完成对交通空间和建筑空间的整合。

3.2.3建设高密集型建筑群,小范围内规划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

这种建筑群具有开放性、简约化的特征,会有大量市民生活在小范围中,要求人人都能享受范围内的所有服务项目并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不仅是市民之间的和谐相处,还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4结束语

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城市的空间利用率,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它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3.

[2]梁世强.城市建筑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647.

(作者单位:淄博市规划信息中心)

作者:孙丽霞 秦新新 高冰洁

第二篇:基于底层空间释放的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补偿手法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产业、资源、人口越来越倾向于城市,又呈现了集约化发展态势,高密度城市区域明显增加。高密度区域下的文化建筑也同样造成了交通堵塞、环境质量下降、垃圾处理负荷过大、公共空间不足等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建筑设计方面需要通过设计方法改进。笔者从建筑设计方面开始,整理并总结公共空间补偿的设计方法,对其应用方法进行分类探讨,提出建设高密度城区的可能性。

【关键词】高密度;公共空间补偿;城市;建筑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环境拥堵的主要原因是有限的城市地面空间与高人口密度的建筑密度之间的矛盾。因此,高密度中心区建筑引导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上开放空间,获得更多地上开放空间环境,作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补偿,扩大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根据界面关系和空间形态特征,地上环境的空间发射可分为底部架空模式、体块悬垂模式、实体漂浮模式和空中巨型模式。

一、架空底面模式

1.底部架空空间的构建形态

中心区的许多高密度建筑占地面积狭小,无法为建筑提供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因此采用虚构的方式来营造室外公共空间。通过支撑构件的施工,将建筑底部的体量框架与地面分离,形成建筑底部开放的架空公共空间。

单柱架空的方式可以创造开放的架空公共空间。因为没有其他建筑构造的支持,所以将墙壁构件和架空空间分割。因此,空间的流通性和开放性很好。但是,由于架空量的负荷集中在一根柱子上,所以虚构的建筑体不应该太大,适合体积少的多层公共建筑。

群柱的架空方式是底部架空的最常见的方式,适用于框架结构或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建筑物底部的空间可以去除保护结构,留下负荷结构可以构建群柱架空的公共空间。与单柱架空相比,群柱架空的方式可以创造出更大面积的架空公共空间,并且可以根据空间的需要灵活确定架空空间的大小、位置、形态。

为了结构的稳定性,群柱的架空方式通常应用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在密度大的城市中心,有很多建筑物占据着位置。因此,很多高层建筑也利用大柱子将建筑物底部搭空,获得了室外的公共空间。在香港市中心,通常第一层作为主要车辆的出入口使用,而第二层则以连接城市间的空中步行系统作为主要步行者用楼层。

2.底部架空空间的界面形成

在建筑物底部的架空公共空间的构成元素包括底面接口、顶面接口、纵向接口。通常,底接口是指建筑物的地基面,但是在一部分高密度中心区,在一般具有双层平台基础的建筑的情况下,在架空空间的底面接口中也包含建筑平台的基础面。基本接口可以通过与架空公共空间的形成相对应的高差、材质的变化等方式进行。与城市地面无高差的底部接口可以提高架空空间的开放性,与城市环境完全对接。城市地面和有一定高低差的底部界面可以在空间上划分两者的边界。

材质的变化是区分其他空间的方式,即使没有空间的高低变化和屏障构造,也可以限定架空空间,创造出空间的领域感。通常,顶层接口越高,架空公共空间的采光、通风、视野和空间的开放性越好,与城市环境形成良好的连续性。如果顶层接口低,则可以形成更强的空间区域感,并且如果顶层接口过低,则可能引起空间抑制。与一个柱子架空的方式相比,群柱架空的方式可以通过有序列感的柱子相对明确地区分空间。对于具有外围墙的架空公共空间,其空间具有多个实体接口,形成明显的空间区域感,进而将架空的公共空间纳入室内空间范围,结合建筑的交通功能,遮挡风可以避雨,也可以创造出具有室外空间感受性的灰空间。

二、体量悬垂模式

有些城市的高密度中心区的建筑通过抬高方式,将部分建筑体的量悬吊在建筑主体之外,不占用地面空间,从而为建筑和城市保留地面公共空间。与架空的方式相比,体积上升的灰空间由于没有建筑物的构造支撑构件,所以开放性和连续性更强。另外,建筑物的大幅度的悬垂产生空间的不安定感,带来戏剧性的空间效果。体量悬垂模式根据其形成的公共空间形态,分为多边均衡悬垂和单侧悬垂。多边平衡,灰色的空间围绕着建筑物的主体。空间有一定的向心性。另一方面,一侧的悬垂空间具有单面的方向性。单引体悬垂的空间图形,因为灰空间的方向性高,在广场周边的建筑物和沿街的建筑物中经常能看到。被吊起来的建筑体面向公共广场和大街,使灰空间和城市广场、街道空间一体化。通常情况下,悬垂高度越高,空间的开放性越强,悬垂深度越大,空间的领域感越强。

三、主体飘浮模式

部分高密度中心区的建筑为了实现地面空间的完全开放和公共化,建筑通过支撑结构,使建筑功能空间远离地面,整体放在空中,建筑主体空间在空中水平延伸,并将地面空间完全放在城市作为公共空间。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地面,将建筑场所和城市环境一体化,补偿高密度中心区的城市公共空间。这种主体悬浮的空间结构模型可以保证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不会被建筑破坏,同时保证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其本身的身体水平向开拓特点以及塑造公共空间的连续性特征,因而比较适合结合城市绿色景观的公共建筑。一些旧街区的建筑在进行翻修扩建时,为了保护现有的旧建筑和街区的空间环境,采用了新建筑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主体漂浮方式,悬垂于旧建筑之上。一方面,满足建筑新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保护了现有的街区建筑和城市空间环境。

四、高空巨构模式

许多城市中心区的建筑结合自己的身体量在空中形成巨大的结构,在巨大的结构下面创造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空中巨体根据体型而扩展,被分为水平方向的巨体和垂直方向的巨体。像文化中心这样的水平方向的巨大结构适用于空间开放的城市公共文化建筑,但是在大多数高密度城市的中心区,建筑物是垂直于空中发展的。为了获得城市空间的流动性和视线的通透性,许多建筑采用了垂直的巨大结构模式。为创造开放的城市型公共空间,建筑物可以采用垂直方向的巨大结构模式,很多办公楼采用了一些垂直结构的商业建筑模式,而一方面,这种建筑物的形状可以吸引公众,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区域的大规模人流,巨构之下则自然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建筑物采用垂直空中的巨大结构模式建造而成的城市公共空间基本上可以忽略建筑顶层结构对空间的影响,它对于空间结构难以产生太大影响。由此,建造的灰空間和室外的公共空间将逐渐消弭区别,这样一来空间的公共性和流动性也将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吴恩融.香港的高密度和环境可持续——一个关于未来的个人设想[J].世界建筑,2007,(10).

[2]宋敏. “紧缩城市”中高密度城市环境的建筑设计补偿方式研究[J]. 华中建筑,2015(01)103-106.

[3]徐宁,徐小东.香港城市公共空间解读 [J]. 现代城市研究,2012(2)

作者简介:

王新宇(1997.07.24),男,汉族,辽宁沈阳,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王新宇 刘利剑

第三篇:浅析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摘要:本文以建筑的空间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角度切入,并基于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分析建筑中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找出并解决建筑空间中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不平衡,不兼容等矛盾性问题。以期为建筑师提供一种“形而上”的设计思维,并达到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关系的相对平衡统一。

一。

关键词:建筑;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对立统一;空间关系

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2-0098-02

目前,国外对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空间关系研究较多,如隈研吾在光之教堂设计中,是“正”空间与“负”空间之间的融合与共通。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师并未对于这种“形而上”的空间概念进行深,入研究,是因为建筑师在实盘操作设计中更多从二维平面图入手,基于西方几何美学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及空间划分。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与调研分析法,基于唯物辩证法及其规律、相关理论及建筑实例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关系,最后概括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与空间关系。

1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概述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说:“建筑外部空间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部空间建立起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相对的,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间。”积极空间具有的凝聚力能满足人们的目的需求,它给人带来活力的感受;而消极空间是一种离心空间,它会造成人们想迫切离开空间的欲望[1]。积极空间往往在设计中是大多建筑师最为看重的空间,大多情况下是消极空间互补与积极空間,积极空间为主,消极空间为辅助空间。人在建筑空间中积极中空间流动,在消极空间内停留。从意象角度对积极空间进行剖析,该角度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的设计思维,空间亦可比作一篇诗词,有墨韵清清,素心潺潺的平淡,也有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冲击。消极空间被比作前者,而积极空间则为后者。

1.1积极空间

积极空间可以理解为“正空间”与“活力空间”。情感思维角度分析,积极空间为吸引空间,该空间吸引人们进入,吸引人们在其中互动,吸引人们在其中停留。从空间布局角度分析,积极空间为一个建筑组织内部的主空间,给人们提供服务,满足人们需求。

1.2消极空间

消极空间亦可理解为“负空间”“惰性空间”。从建筑空间中的留白部分往往会产生消极空间,部分积极空间内还会产生消极的停留点。如果操场是积极空间那么教室就是消极空间;如果商场是积极的,那么每个店铺就是消极的;如果店面是积极的,那试衣间就是消极的。消极空间也被称为“离心空间”,是空间中.相对压抑的部分,迫使人们快速离开,不做过多的停留。每次切入视角的不同,空间的消极程度不同,而程度相对低的区域即为该组织内部相对消极的空间。

2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统一是唯物主义的辩证规律,对立统一概念来源于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本质论”。在本质论中,各个规定(范畴)成双成对、互相依存,黑格尔用“映现”概念来加以把握,“映现”所展示的是成对概念间的对立统一关系[2]。所谓的对立统一即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将矛盾一分为二,用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进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在设计时设计师可以从多角度,多观点,甚至多维度的相对概念进行设计的思辨,去构建完成一一个更好的、相对完善稳健的实际作品。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在形而上的视角来看,前者为活力空间,后者为离心空间。在几何学角度来看亦可分为正空间与负空间,以下从对立性与统一性对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进行分析。2.1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相对对立

1)互斥:建筑空间有时会出现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相对对立的情况,如空间应用性质及空间关系在建筑设计建造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基于解构主义设计思维指导下,将建筑拆解成单一单元进行结解构,并进行解析。前文所提到积极空间即为正空间,消极空间意为负空间,正负二者是以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存在,人们想要通过形而上的思维理念去解决实际存在的、对立互相排斥关系的事件。

2)排异:基于解构主义设计思维指导下,可以对一些整体积极空间中的消极插入进行比照,当一个空间比重是相对完整积极的空间,再强行介入一个消极空间时会显得格格不入,且会破坏空间单元内的功能。

2.2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相对统一

1)平衡:人与自然是一种平衡,建筑与环境是一种平衡,建筑空间各组织需要平衡,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在一个装置体系更需要相对平衡。建筑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可以进行调节使其之间关系相平衡的媒介。随着包豪斯时期的盒子式建筑产生,虽然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是随之出现了建筑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愈演愈烈,其关系也就是文章所提到的“离心空间”与“活力空间”的相对对立。视角回归建筑总体,“正空间”与“负空间”的博弈从未停止过,如大堂与通往地下庭院,地下停车场的楼梯区域,,是否应该隐藏相对导向性的消极空间区域,大部分的设计师都会选择规避这个矛盾,将该区域整体隐藏,设置到相对不起眼的区域,而另外一部分设计师开始对传统设计思维提出质疑,经过统筹观,多角度剖析最后使建筑中相对对立的设计观点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2)融合:设计师、建筑师们应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如从空间应用性质及空间关系去解决建筑设计建造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地给出解决方案,融合建筑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在进行设计时,可以组织建筑内部的边界融合,例如,大部分的展博空间在设计时考虑到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比重、比例与服务关系,通过空间之间的边界融合,从而取缔钢筋混凝土的空间分割,最终达到建筑空间的合理化。

3哈尔滨大剧院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体现

哈尔滨大剧院是由MAD建筑设计事务所马岩松建筑师设计的,在2010年赢得了“哈尔滨文化岛”设计国际竞赛,从概念设计到建成耗时六年,完成了涵盖哈尔滨大剧院市民文化中心和剧院周围湿地景观设计。世界新闻建筑奖对于哈尔滨大剧院的评语是“这座与自然紧密联系的哈尔滨新文化地标,同时亦出色地表现了对人与建筑的互动与参与的注重。”

1)哈尔滨大剧院中的相对积极空间。以一种全局观对哈尔滨大剧院建筑整体进行研究,其主体建筑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活力空间”“正空间”,屋顶平台是人可以通过廊道进入的并可以体验的积极空间。其中相对的积极空间是整个建筑组织中的主要空间即大剧院、小剧院以及大厅。最后将辨析视角限定在大剧院和小剧院空间,其主舞台为相对积极空间。

2)哈尔滨大剧院中的相对消极空间。哈尔滨大剧院之外的空间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离心空间”“负空间”,建筑的下沉广场和地下停车场是人们可以从室内通过连接的楼梯或通道进行互动的相对消极空间。哈尔滨大剧院空间中的相对的消极空间是整个建筑组织中的辅助空间即设备间、卫生间、排练室。将辨析视角限定在大剧院和小剧院空间,其排练室、后台为相对消极空间。3.1建筑组织内部空间的相对对立

1)互斥:在哈尔滨大剧院中整体布局中,基于人群在文化建筑中的活动动线分析,取消了单一方位的剧场设置,而是直接将两个单元分离,以保证人群活动预路线并给人舒适的空间体验。

2)排异:哈尔滨大剧院中主剧院的密闭性与大堂的开放性即为空间中不可调和,形成互相排异的空间单元,马岩松将该建筑的定位即为本身就是一个自带回声的乐器,通过调研哈尔滨大剧院两年来的场次,对于需求空间回声音效的节目占了很大比重。因此,以上提到的两个空间如果强行介入必然产生排异。在哈尔滨大剧院案例中还有很多类似相互排异的空间单元成对出现,如建筑顶部露台台与室内,人们只能通过室外的U形通道前往参观,不可以从室内直接进入。

3.2建筑组织内部空间相对统一

1)平衡:在哈尔滨大剧院整体建筑空间安排中,其大厅的楼梯区域设计值得探讨。通往下沉庭院与地下停车场的楼梯被设置在了大剧场与小剧场之间的主通道上,采用与整体建筑空间形态相符合的、非线性的技术方法设置了该空间,并将楼梯巧妙地融合在了主空间环境中,从而解决了正负空间的矛盾问题,达到了相对的对立统一。

2)融合: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虽为矛盾,但也相互扶持,如积极空间中消极停驻点,消极空间中的积极动线。建筑组织内部的边界融合,积极空间在哈尔滨大剧院的分布极其精巧,大堂为面积比重最大的积极空间,两部分比重为1:3的异形花生形态。大剧场作为设计的最主要部分,将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边界的融合做到巧夺天工,大厅与前台、室内装置小品等消极空间做到边界消融,取消了传统的边界,让空间的绝对性削弱增添了通透性、连通性、观赏性,最终达到各部分空间的相对融合。

4结语

本文以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思辨规律为基础,以哈尔滨大剧院为案例,分析建筑中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之间的关系。以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对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关系进行调整并融合,最终找到相对平衡、统一的状态,以期为之后的空间关系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缪嘉怡.基于视知觉的体验空间营造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9):173-174.

[2]杨水远,王坤.“对立统一”作为辩证法核心的确立及其文论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19-26.

[3]侯幼彬.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建筑矛盾初探[J].建筑学报,1979(04):16-20.

[4]佟冬.边缘——消极空間与积极空间日清的上海识庐项目设计实践[J].时代建筑,2018(04):138-143

[5]金炜鑫.商业性流动空间的设计分析[J].工业设计,2018(08):89-90.

作者:于博远

上一篇:保险服务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暖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