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信息发展论文

2022-04-19

[摘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是二者的协调同步、融合互促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扶贫工作开展的主战场,大部分位于地理、气候条件特殊的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对于推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螺旋上升和良性循环,促进民族地区城乡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理环境信息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环境信息发展论文 篇1:

城市规划造价中的地理信息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城市规划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关系到政府的战略决策和施工建设单位的利益。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分析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地理环境信息影响因素,提出控制城市规划造价管理的措施,充分考虑城市地下管网、地质水文、周边环境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地制宜,合理控制,严格监管,抑制工程造价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工程造价;地理因素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的推进,城市规划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城市规划通过研究城市建设发展布局和部署,制定一定时间段内的城市发展蓝图和纲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科学论证的决策和专家的指导建议为依据,对城市建设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结构进行规划设计,实现对城市建设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1]。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规划的工程造价是关系到政府财政开支和建筑开发商利润成本的重要构件,涉及到各个利益群体的经济利益。需要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造价制约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实现工程造价的可控和可调[2]。城市规划造价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政府预算、施工投资、土建造价、地理环境、拆迁补偿等。其中地理环境对城市规划造价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分析地理信息因素对城市规划造价的影响,制定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机制,强化施工管理,实现对城市规划土建工程的优化控制。

1 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

1.1城市规划工程造价问题的表现形式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发展蓝图的动态性指导计划,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城市规划的水平将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大考量因素,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将增强市民对该城市的喜爱程度,增强群众对城市的好感。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是城市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分布在三个阶段,分别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工程造价是对城市规划中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结构进行的合理的预决算,在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中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3]。通过造价管理和控制,制定出适合本工程投资要求的造价控制流程,把工程造价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然而在城市工程造价制定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地理因素占主导地位, 地理因素包括土地资源、空间布局、道路和交通、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例如,在城中村地区进行城市规划造价预测,其受到的不确定因素就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对各个地理影响因素进行实时调整和修订,制定并持续改进决策机制[4]。

城市规划工程造价问题的基本属性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地理属性,城市规划中的地理属性包括城市规划建筑的选址、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环境空间的布局设计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二是艺术属性,城市规划造价中的艺术属性是指城市形态的和谐性,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从这一角度来讲,城市地理信息影响因素较大;三是城市规划中的综合性和民主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在造价设计中需要考虑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因素,通过优化资源整合,实现城市建设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5]。

1.2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现有问题

由于城市规划中工程造价是个庞大的系统,对造价的影响因素较多,决策预算部门大多忽略了工程造价中的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问题,导致对工程造价的预算考虑不全面,在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导致对工程造价的财政预算失控[6]。当下对城市规划工程造价失控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城市规划工程造价中的行政干预因素较多。城市规划的工程造价设计属于政府财政开支范畴,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官本位思想,工程造价受到政府干预较大,专家的可行性研究被置之不顾,对科学缺乏严谨的态度。因此,在城市规划工程造价中,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设计技术先进、合理可行的造价方案,减少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

二是城市规划造价投资金额与地理信息之间存在不确定因素。在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中,存在着大量的棚户区和拆迁区,在对城中区棚户区改造和实施规划的过程中,首要的前期工作是精确的工程预算和工程造价控制,通过准确对工程开销进行预算评估,实现对工程造价开销的投资成本的精确估计。在城市中,大量的棚户区出现了非法租赁土地和以土地入股开办各种实业等现象,因此,这些城市地理位置空间内出现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与城市规划造价和投资形成矛盾和冲突。而且,在城市规划和改造中,存在着不透明性,对投资商的依赖较大,政府与投资商思想缺乏统一,也是导致城市规划造价投资与工程造价间出现矛盾的因素。因此需要合理地解决工程造价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不确定因素,解决工程造价控制中出现的矛盾因素,使得造价控制具有确定性。

三是受到地理信息因素的影响对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专业分工不够细化,工程预算人员存在严重缺位,硬件配套设计不合理,对工程造价设计定位较为盲目,对城市地理信息空间的了解不够充分。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可见,我国在过去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建设,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对地质水文和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这都是因为地理信息的影响因素导致城市规划和造价控制中出现偏差的原因。综合分析,城市规划造价中的地理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地下管网、地质水文、周边环境等,这些影响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成本和经济利益。

四是受到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的影响,我国处于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原材料价格处在波动的周期中,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价格变化,这也给工程造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中,水泥、钢材等配套设施处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的周期当中,价格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波动,给造价的准确估计带来困难。

2 基于地理信息影响评估的城市规划造价失控干预

城市规划工程造价是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投资决策,由于城市的地域有区别,再加上不同地域经济条件不同,地理信息因素对造价的影响较大,需要结合地方特点设计规划方案,防止工程造价失控。工程造价失控的主要因素有实际的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不匹配、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以及预算缺乏理论支持等原因。本文研究基于地理信息影响评估的城市规划造价失控干预,分析城市配套工程建设的地理环境干预因素,提高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工程造价评估能力。

2.1外界干预因素分析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对相关的招标投标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防止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资金断链的现象,保证城市规划建设工程的建设质量。城市规划多为城市配套工程建设,城市地下管网、地质水文、周边环境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工程质量的好坏。城市市政规划和市政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不定性动态管理过程,需要对外界干预因素进行严格监控和合理分析,突出控制要点和重点,把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城市规划工程造价分析可知,在项目准备阶段和设计阶段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工程项目准备阶段,需要落实造价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造价规程,工程造价的外界干预因素一般表现在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招标阶段和合同管理阶段。要分析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外界干预因素,完善建设阶段的管理模式,在招投标等工作中应避免外界信息的干扰,提升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2.2针对地理信息影响的招标阶段的控制措施

城市规划工程项目中地理信息的影响作用较大,这对招标过程的制约和干预性较强,在招标环节,需要考虑城市所处的省份和气候等地理信息因素,制定适合当地地质气候和水文条件的施工和建筑方案,以降低工程成本,此外,应实施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严格监控,采用审计和概率计算等方法大力开展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和前期审核,做好城市规划工程招标中的文件审核和投资回报分析等工作,在施工过程管理中充分考虑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等因素,若发现报价中存在较大偏差问题时,应结合地理信息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并进行解决,实现对不平衡报价的优化控制。城市规划工程施工阶段,由于用时长,变化多,再加上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所以应当做好工程变更控制方面的预防和预警机制。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对整个工程的投资、设计、招投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在项目开发的招投标阶段,结合地理环境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好项目结算及招标决算的核算,详细地对财务核算资料进行审核,实现造价控制,避免城市规划中的工程造价失衡。

2.3竣工决算阶段的地理信息影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城市规划建设中,项目的竣工决算是工程造价评估和控制的核心阶段,在竣工决算阶段,地理信息因素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影响较大,为了使工程造价得到控制,施工单位应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研究地理信息影响因素,避免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应从工程实际出发,分析城市规划工程造价中地理信息因素产生影响的原因,在施工竣工决算阶段,配合好各部门的工作。在决算过程中,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对比,结合地理信息影响因素,真实准确地检查施工项目工作,做好城市规划项目现场的签证审核及工程量计算,对工程款应进行详细的核算。

由于服务对象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成本,需要对地理信息因素的人文环境进行合理评估,减少损失的发生。竣工验收前,对投资、设计、招投标等合同进行充分系统的评估,对工程造价的整个过程进行具体落实,工程验收中需要严格把关,避免疏漏。运用经济方法、技术方法、组织方法等动态控制方法,把握整个城市规划造价中的地理信息影响因素,对因地理信息影响因素导致的工程项目的遗留问题实现有效解决。在城市规划工程项目被验收并通过审核后应提供出完善的工程竣工和造价决策预算报告。结合地理信息影响因素,挑选符合工程作业的施工设计方案,完善设计变更审批制度,提高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投资控制水平。

3 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由于土地的边缘性、稀缺性、区位性、固定性、多样性,地理信息对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影响指数较大,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经济预算估计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对工程造价和开销预测产生不定波动,对这种不定开销波动进行预测,可以为整个工程的建设和评估提供很好的指导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重视自然环境、规则分离和统一的地理因素,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习惯、民俗风情,地理信息因素关系到城市中的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可见,地理信息因素对整个城市规划设计起着主导作用。在城市规划中,存在着中央财政投入、建设用地、税费和信贷资金链条等不确定因素,城市工程造价需要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实现对城市结构和空间的合理规划,城市规划是整个城市管理的龙头,在工程造价规划设计中,需要有效捕获城市规划造价中的地理信息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因素,分析工程造价的增长变化趋势。加强施工企业对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施工部位、定向创利的目标,为实施内部预算核算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在工程造价中,结合地理信息影响因素,遵循全员成本控制原则、全过程成本控制原则和目标成本控制原则这三大原则,“从技术入手,以经济结束”,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竣工后的保修费,提高工程的质量的同时,使城市规划工程成本得到有效可控。但是,在成本的有效控制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成本管理,高效的管理是提高效益的有效保证,只有引进相关的人才,才能保证成本的最优化。

与此同时,从地理信息影响因素考虑,从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工期管理等方面着手,给出如下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是施工组织设计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强化工程造价管理,让城市规划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型,加强城市规划工程造价决策部门的组织领导,组建一只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加强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通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意识;通过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的分离,减少政府的非专业性干扰;克服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工程的各项指标层层分解,降低造价成本。

三是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在招投标过程中,分析各种材料价格的市场变化趋势,结合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采用最经济适用的运输方式,因地制宜,就地选材,降低材料的成本开销,这将在城市规划项目和造价中起到积极的控制作用。

四是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施工成本。对不同的单位工程进行细分,迎合地理信息因素,考虑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最终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同时缩小工程造价成本。

结语

城市规划造价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政府预算、施工投资、土建造价、地理环境、拆迁补偿等各个因素,其中地理环境对城市规划造价的影响较大。在城市规划工程造价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地下管网、地质水文、周边环境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地制宜,合理控制,严格监管,抑制工程造价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现城市规划工程造价的可调可控、合理准确。

参考文献

[1] 朱江丽.浅谈如何在工程监理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J].建设监理,2004(5):123-125.

[2] 吴克楚.新时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12).

[3] 吴现,冯占红.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4.

[4] 杨柳,侯飞.关于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研究[J].大众科技,2011,(07).

[5] 张荣生.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2.

[6] 孙波.浅谈城市街道园林景观的设计[J].现代园艺,2013,(8).

作者:张峰

地理环境信息发展论文 篇2:

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是二者的协调同步、融合互促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扶贫工作开展的主战场,大部分位于地理、气候条件特殊的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对于推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螺旋上升和良性循环,促进民族地区城乡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民族地区的发展特点,构建可以描述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度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指出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化发展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协同发展

基金项目:“四川省宏观经济分析与调控高水平研究团队”项目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邓丽(1980-),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薛娇(1994-),女,汉,山西,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65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有关“四化”的表述,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助推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利器。顺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历史潮流,党的十八大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明确为“四化”的新内容。鉴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简称“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因此,我国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民族地区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也是实现全面脱贫任务的重中之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5%,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1];55个少数民族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①,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左右,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8月21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战略回旋余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因此,我国“四化同步”的短腿在农业,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难点在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是推进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难点及突破口。

一、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研究内容

迄今,学术界对于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相关问题已进行了一些探讨。一是关于“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理论和现实机理分析都比较多,但是对于这二者协同发展的内涵及协同机制的探讨还不完善。二是对“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研究。學者们采用了德尔菲法、AHP法、熵权法或各指标按照均等方法进行测算。三是近年来关于“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增多。如杜传忠(2017)等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相对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积极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分散的农户土地以转包、入股等形式向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等[2]。四是关于“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外延问题”有少量研究。如袁赛(2017)等检验了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后认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农业面源污染确实会由于信息化发展得到缓解,并通过对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验证指出,应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收入越过EKC曲线拐点。[3]

综上,现有研究虽然已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可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一是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科学内涵到底是什么?协同发展与同步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二是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全国范围,而将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纳入考虑,聚焦于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研究不多。三是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测算的指标选取和构建方法存在分歧。因此,本文拟在探讨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对民族地区特殊意义的基础上,测度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即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是否同步?如果同步,其同步是否提升彼此效率?如果不同步,如何实现有效率的同步直至协同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首先是二者的相互协调,它将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快速发展及城乡社会和谐

五大发展理念指出,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步即步调统一,水平大致相当,这是协调的本质内容。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首先就是二者的同步发展,避免出现长短腿似的巨大落差,其中一方不会受到另一方发展局限的制约。其次,同步发展不是同步落后,对于民族地区来讲,由于基础落后,同步发展蕴含着二者都要快速发展。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地形复杂,有些区、县地处偏远,信息化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速传播先进经验、技术,农业产业从业者可以通过远程继续教育、网上大学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素质,从而,信息化不仅带动农业产业从业者素质提高,生产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所获收益增加,更促进其生活现代化,生活质量改善,使农村生活逐步与城市生活接轨,农村面貌逐渐改善,城乡社会更加和谐。[4]

(二)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也是二者的融合互促,它将推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螺旋上升和良性循环

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交融将产生溢出效应,从而进一步带动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创新。一方面,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模式改进和产业链效率的提升。虽然大部分信息化设备成本较高,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规模化发展,其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必将下降,最终实现高度集约式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可以为信息化发展提供需求空间。由于农业现代化是多主体分工协作过程,其对信息要素以及信息化技术的需求愈发强烈,农产品种养殖决策、生产过程以及仓储运输、市场营销等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依赖性增强,扩展了信息化在农业市场的应用空间。同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有效降低了应用信息技术的边际成本,克服农户单独生产经营应用信息技术边际成本高的缺点,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意识以及购买力增强,提高了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②对民族地区而言,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目前都是发展相对不足,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二者之间资源、要素整合,并使得来源于二者之间的技术相互需求、示范、传播等的溢出效应将更为显著,从而形成一个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良性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它将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会转变农业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方式,促进集约化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农业生产本身具有周期长、依赖气候环境等特点,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能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大量应用信息化装备,通过对环境等的监测控制,可以实现精确控制,提高作物产量,减少资源浪费。民族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异常重要,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所带来的农业收入增加、劳动强度降低等直接效应会促进群众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促进民族地区自上而下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从而有助于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特征分析

(一)指标构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现有研究的很多指标都不能用来衡量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如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考虑到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化肥施用量不能作为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绝对正向指标;信息化指标体系中,电视、电话等已不能成为一个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的绝对正向指标。[5]因此,本文在分析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民族地区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数据的可得性设计如下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指标体系。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指数由投入规模、产出效率、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指标构成。为了更加全面、客观,使用户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人均农用地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四个指标来体现投入规模,用人均农业产值、农业土地生产率来体现产出效率;为了体现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以及生态保护在民族地区的重要地位,特别用农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這个负向指标来体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水平则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产业效益、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指标来测算。(见表1)

(二)方法选择与数据处理

由于熵权法在计算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程度计算其权重,可以提高计算过程的可信度和精确度,因此,本文采用熵权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民族地区各省市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取每个省市发展综合指数的中位数来最终代表其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熵权法的步骤为: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公式(1)和(2)分别对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1)

(2)

第二步,计算各个指标信息熵,公式如下:

(3)

(4)

若,则定义。

第三步,计算第j个指标的权重,公式如下:

(5)

用T表示协同度,本文采用的协同度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6)

其中,S为标准差,M为平均值。T越大,说明系统内部各要素配合得越好,即协同度越好;反之则越差。根据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西部地区8个省市2011-2018年的有关数据计算指数。

其中,S为标准差,M为平均值。T越大,说明系统内部各要素配合得越好,即协同度越好;反之则越差。根据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民族地区8个省市2011-2018年的有关数据计算指数。本文首先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表2。由表2可知,民族地区各省市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其次,运用熵权法对各省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并取中位数值,得到表3。

(三)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地理环境等方面选取恰当的指标探究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来代表。公共服务水平分别用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来代表。地区开放程度用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来表示。地理环境往往受地区所处海拔显著影响,因此用平均海拔作为代表。如表4所示。

表4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影响因素具体指标简称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教育水平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EDU医疗水平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YL开放程度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OPEN地理环境平均海拔Altitude利用8省市2011-201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上述因素对“协调度”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表5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指标名称简称系数显著性人均GDPGDP3.58e-07不显著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EDU-0.0001055*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YL0.0175119***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OPEN0.0267868***平均海拔Altitude0.000914***(四)结论

第一,总体来看,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陷入低效率的同步。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水平都较低,有些省份甚至远低于全国水平,但大多数省份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水平却大于0.8,这说明两者是一种低水平的同步匹配,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没有充分发挥两者互相促进的作用。

第二,民族地区信息化还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并远远滞后于全国水平。近几年,我国信息化一直在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产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发展越来越快,而民族地区信息化水平总体在全国垫底。除内蒙古、宁夏的农业现代化指数明显低于信息化指数外,其余省份基本表现出农业现代化水平好于信息化水平的特征。

第三,从时间维度来看,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均发展缓慢。虽然民族地区两者的同步水平随着时间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从2011-2018年基本保持在很高的同步水平,因此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民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不仅水平比较低,而且发展速度较慢。

第四,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没有显著的影响,而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开放程度、地理环境等因素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原因可能在于,目前来说,经济发展更倾向于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而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具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较高等特征,市场无法自发实现,更依赖于政府导向,因此或领先或滞后于经济发展。[6]

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信息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提升将为信息化提供更广阔深厚的应用空间。民族地区由于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都发展缓慢,处于全国相对落后水平,遠未实现协同效应。民族地区应首先从规划先行的角度考虑,制定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的相关规划和行动方案,统筹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民族地区多数省(自治区)都没有出台相关的规划或配套措施,因此,应在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的指向的情况下,明确发展思路、重点、路径及重大项目,做到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其次,在实践中,将农业、农村及农民的发展放到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将利用和创新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二)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助推作用

在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共同发展时,尤其要发挥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引领功能,把握信息化助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机遇。民族地区应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领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支持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环节的联结更加紧密合理,农业产业效率进一步提升,生产及产出的浪费进一步减少或避免。[7]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引领农业产前过程现代化,通过大数据等技术,使得农民能够及时获得市场信息,调整生产策略,减少生产风险;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研究合适的、高度信息化的生产工具,配合进行农林业耕作制度等的改良、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与自动化水平,优化现有农业土地资源利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对于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利用,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供保障,同时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从现有实践来看,四川、重庆、内蒙古、甘肃等省(市)都设有专门的农业信息网,如甘肃农业信息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信息中心等,但数据更新滞后,信息产业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民族地区应加强政府引导,促进民间资本进入信息产业及信息产业与农业发展的融合。

(三)加快提高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更好的公共服务能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留在民族地区,促使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加快协调发展。民族地区普遍具有地广人稀的特征,地形复杂、人口分散,导致地均公共服务人口少,使得道路、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人均供给成本要高于其他地区。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设施也存在平均服务成本较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也会导致相关费用额外增加。提高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首先应该继续保持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人力、财力投入,继续补全短板。其次,应该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与推进城镇化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公共服务的供给成本,将专业人才、划拨资金用到实处,提高供给效率。

(四)重视提升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

重视加强民族地区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等方面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以及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认识,建立现代化的市场机制,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加快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民族地区将会从过去以开发为主进入到开发与开放并重的新时期和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落实“南联北开”“东联西出”等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战略,高效承接产业转移,通过集聚、整合等多种途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民族地区生产能力;利用好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缘优势、文化优势,加快优化民族地区综保区、出口加工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外贸平台功能,提高贸易便利性,民族地区在今后的民族对外开放中将成为开放的前沿。

(五)因地制宜推动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民族地区地理地形、气候情况复杂,西藏、云南地处高原,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多牧区,新疆则多沙漠,土地缺乏可以集中利用的条件,科技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机械化不足,在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工具普遍使用的生产机械,比如耕地机、插秧机、除草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在民族地区难以广泛应用。因此,民族地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时应扬长避短,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到农业发展中来打造特色农业优势以此弥补发展条件上的短板。第一,利用信息技术对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和充分挖掘,推进民族文化资源可视化,并将其与特色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提倡民族地区“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的发展模式,打造差异化品牌,扩大特色农业影响力,增加农业附加值。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游牧文化、广西龙脊梯田农业文化、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文化、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新疆哈密瓜栽培与贡瓜文化、吐鲁番坎儿井农业文化等传统农业文化进行挖掘、提升和传播,并将其融入到农业产品中去,提升其产品附加值,增加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第二,加快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积累的生产技艺和管理系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吸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民族地区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能力。同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强对民族地区的农村生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弘扬,建设美丽民族乡村,鼓励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嘉年华、农业特色村镇、农事节庆等形式多样的品牌创建和推介活动。例如,黔西南州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黔东南州打造苗寨、侗寨,不仅保护和发掘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而且极大地发展了民族地区的山地生态农业、高效農业。第三,将“互联网+”与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业资源结合起来,构建民族地区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8]例如,贵州民族地区可借助贵州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发展优势,搭建农业云平台框架,并基于农业大数据中心、一张图平台,构建农业数字(监测感知)、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销售和农业监管服务四大体系,推进大数据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西藏则可以将互联网与其独特的高原绿色农产品、牧产品结合起来,聚焦有机青稞与有机设施园艺两大主导产业,构建“互联网+生产+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形成民族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注释:

①本文所指民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大的省、自治区。

②杜传忠,宁朝山,刘新龙.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7(08):135-140.

参考文献:

[1]何龙群.毛泽东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02):5-10.

[2]杜传忠,宁朝山,刘新龙.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17(08):135-140.

[3]张平淡,袁赛,夏晓华.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的“五化”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03):152-157.

[4]钱文荣.评《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演化格局、形成机理与模式选择研究》[J].经济地理,2018,38(07):42.

[5]陈淑凤.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耦合协同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02):21-26.

[6]龙冬平,李同昇,苗园园,于正松.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2014,69(02):213-226.

[7]李萍.对我国民族地区“四化”同步区域实践的一种系统思考——评《“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来自四川省的实践》[J].经济学家,2018(04):104.

[8]姜松,王钊,周宁.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1):30-37.

收稿日期:2021-04-15责任编辑:杨新宇

作者:邓丽 薛娇

地理环境信息发展论文 篇3:

论城市信息化及其经济社会影响

摘要:中国的城市信息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观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城市治理理念的发展和治理方式的革新;促进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秩序基础的变革。

关键词:信息化;城市;社会发展;影响

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等新技术的长足进步,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类已经进入了一种与传统工业社会迥然不同的新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在信息成为社会发展主导力量的信息社会里,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自2000年《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宣言》(上海宣言)首次明确提出“城市信息化”(CityInformatization)以来,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成为地区和国家信息化的核心。本文把城市信息化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世界信息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探讨信息化进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信息化浪潮中的中国城市信息化进程

尽管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文化形态、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努力实现信息化已成为其共同选择。美国政府实行市场为主导的信息化模式,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信息产业及其产业内各部门合理配置资源。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超过50%,经济增长的30%来自IT产业;到1999年,全球2.59亿网民中美国占1.1亿;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的主导产业。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国家信息化模式,通过国家制定相应的中长期指导性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对信息产业进行干预,调控其规模和发展方向,使其在短期内迅速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腾飞。韩国实行出口导向型信息化模式,以世界信息市场对信息技术和产品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扩大信息出口促进本国信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科技立国”的战略方针,到2000年,韩国拥有IT企业16774家,IT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8.6%增加到12.9%。印度实行“民族经济型”信息化发展模式,主要通过发展本国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经济发展促进信息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信息产业迅速发展,1997年信息产业年产值增幅接近45%,其中软件产业增幅近60%,其信息产业产值在1996年达到1000亿卢比,其软件占全球按客户需求设计软件开发市场的16.7%。

中国作为正处于迅速崛起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正式启动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自力更生的国家信息化进程。1993年底。国家召开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开始研究并部署信息化建设。1994年开始实施“金桥”、“金卡”、“金关”、“金税”的“四金工程”。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审议通过了《十五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2005年,制订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在全球一体化和世界信息化进程中,中国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信息化指数达到0.63,在参与比较研究的33个国家中名列第24位,尽管信息化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发展速度迅速。中国信息化指数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4.63%左右,是世界平均速度8.4%的1.8倍。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推动和世界各国城市信息化的影响下,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提出到2010年建成“数字北京”,政府率先实现信息化,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达到现代国际城市的水平;上海市提出到“十一五”末,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信息枢纽城市;深圳规划到2010年基本建成“数字深圳”,奠定率先进入信息社会的基础。广州提出到2010年基本形成电子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体系、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产业体系和信息化发展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信息化城市。郑州在2008年提出“把郑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简称“三化两型”城市)。

目前,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新技术产业革命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泉。城市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城市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文化价值观念上。

二、信息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城市信息化的推进,促使信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渗透性要素和先导性要素,成为推动人类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源泉。这种推动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促进经济发展观的转变。人类经济发展观是随时代不断变化的。在工业化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化进程中,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人对自然的征服与利用为基础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在经过了两百多年的突飞猛进之后走到了穷途末路,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和人类自身危机的根源,这种发展是一种“初级发展”。如何超越这种发展观,实现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代诸多社会学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规划”、吉登斯提出的“晚期现代性”都是对这种旧式现代性的清算和对一种与此不同的现代性观念的展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发展代价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这种经济发展观的转变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工业化起步较晚的晚生、外发型现代化国家。在这种政府主导的赶超型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取得了骄人

的经济发展成就,到2009年GDP跻身世界第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资源消耗量是西方国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正如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书中所指出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扁平化,诸如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完全有可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极。信息化发展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传统产业结构、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2.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观的转变必然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革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到2007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1.3%、48.6%和40.1%。这种产业结构表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型地位,中国已经总体上处于工业化时期。与此相应的问题是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西方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中国凸现出来,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这就要求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首先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人们一般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淘汰那些所谓“夕阳产业”,积极发展“朝阳产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稍有不慎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经济发展的停滞、倒退。可能出现全盘皆输的被动局面。比较现实的经济发展策略是首先对现有产业进行升级和改造,即通过增加企业的技术性投入,对企业生产流程和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减少单位产量的能耗;对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废物回收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技术改造和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使原来的产业实现优化组合、升级改造,从而达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目标。

其次是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是改变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以及各产业内部配置关系,本质上就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实现三次产业比重的根本性逆转。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一半。为此。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目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建国以来,中国信息电子产业产值以几何级数增加,到2008年产值达到63000亿元,占当年GDP的20.95%,比2005年翻了一番,是1952年的233.333倍,是1976年的829倍。2010年,仅北京中关村的企业收入就有望达到1.45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目前来看,尽管总体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年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还比较低,但发展速度很快,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更为重要的是,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单位劳动力投入的产值高,完全符合目前人类对于产业低碳环保的要求,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完全可以走出经济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高产出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信息化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作为人们在一定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影响下形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系列的生活习惯、生活意识及其制度性结构的总称,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样式”。生活方式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任何科技进步都可能引起社会成员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电灯的发明把世界照得通明、无线电技术穿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电视的发明更是把千里之外的活动场景变成瞬时同步影像,互联网使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技术进步对人们社会沟通方式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社会成员生活方式的变革,从而引起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变迁。

1.信息化促进城市居民沟通方式的革新。信息传播是人类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媒介。在传统社会里,信息传播的方式比较简单,主要依靠纸质媒介和口头言说来传递信息。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的媒介和方法逐渐革新,从收音机、传呼机到电视、固定电话,再到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络,都表明了人类信息传播技术的巨大进步。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底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610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94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9.9部/百人;联网上网人数3.8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3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第一大国。互联网络和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日常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今,足不出户可以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也可以购物、工作和娱乐。虚拟的“网络社区”、网络空间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吧”、“群”和“讨论组”为不同兴趣和目标的社会群体提供了沟通的平台。这种沟通方式的变化是信息化发展的直接后果,也引来了城市居民生活观念的变迁,从而引起社会秩序基础的变迁。

2.信息化促使城市居民职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多样化。技术革命必然伴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职业类型的诞生。在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IT产业的发展,新的职业类型不断涌现出来,传统职业类型逐渐式微。如今,SOHO(Small Office,HomeOffice)一族、各种自由职业者和IT行业工作者应运而生,IT行业作为中国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而受到青年一代的青睐。

职业结构的转变必然引起工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转变,物质匮乏时代以食物为中心的物质消费需求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各种精神性消费需求却大幅提升。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从1978的58.7%下降到2006年的30.8%。中国社科院2010《社会蓝皮书》显示,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达到37%和43%左右。如果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至59%为温饱,40%至50%为小康,30%至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中国已进入总体小康阶段,北京则迈入富裕社会行列。这种居民支出结构的变化既是信息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也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信息化促进城市社会秩序基础的转型。秩序问题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不同社会里,由于其文化结构和地方性知识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非正式制度。这种非正式制度深深根植于特定区域的地方文化和地方性知识,构成了一定地域居民生活方式的基础。一般来说,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生活的秩序基础就越依靠正式制度和国家法。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居民沟通方式的变迁,也带来了城市居民居住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这种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传统农业社会的“熟人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陌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纽带不再是基于血缘、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共同性:而是基于职业、兴趣、阶层等之间的相似性,并且日益超越地域和血缘限制。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虚拟社区、网上论坛、群和群组、以及具有共同目标的人形成超空间的虚拟共同体。这种虚拟共同体的形成彰显了信息化带来的人际关系疏离化趋势,也为新形势下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提出了新的研究议题。

作者:饶旭鹏 刘海霞

上一篇:康德政治思想探析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