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大学水景设计策略论文

2022-04-21

高速铁路(下简称“高铁”)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城市间的交流强度和产业循环速度,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已突破10000km。高铁车站是高铁和城市及市内交通线网之间连接的关键节点,既是实现交通转换的场所,又是为出行人群提供综合服务的空间。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寒地大学水景设计策略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寒地大学水景设计策略论文 篇1: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摘 要:着眼于公共绿地中的城市公园,对城市公园的形式美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搜集,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总结,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应用为主线,探讨城市公园的建设原则,进而深刻分析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形式美。从形式美规律的思考出发,分析河南郑州碧源月湖公园的形式美特征。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替代了原本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们生活在灰色城市空间里,对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成为人们亲近自然的主要场所,城市公园建设的好坏、美丑影响着人们游园的心情和幸福感。城市居民审美水平随着其文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升,城市绿地景观代表着城市的艺术美、环境美、形式美,是城市整体环境建设的重要工程。因此,对城市公园呈现给大众的形式美的研究必不可少。

一、国内外城市公园研究现状

英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其因强大的经济基础成为世界上休闲文化旅游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英国的造园家布朗追求自然美,善于营造广阔的大草坪、起伏的地形、蜿蜒的河流以及点状分布的丛生树木,公园与大自然没有明显界限。这种自然式公园风靡一时,使英国自然风景园林进入了鼎盛时期。

美国对自然景观的追求则集中于无人接触的大自然中,于是有了大峡谷、黄石公园等这些自然主题公园。而在哈佛革命以后,景观设计师逐渐开始追求自然景观的形式美,开始追求简单的结构、自然的布局和各种设计手段,“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等形式语言出现。

德国的景观设计是综合的且有高度的。如彼得·拉茨的设计从整体出发把握方向,尽可能在现状基础上利用已有要素不断体现景观与园林文化的方方面面。他设计的园林是生态的,又是与艺术完美融合的[1]。

纵观世界园林发展史,西方园林一直强调的“视觉上的宏观形式美”,将逐渐被“以人为本的亲切感,自然的身心感受”取代[2],我国设计师应该在借鉴西方园林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差别,打破传统形式,创造现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形式美。

二、城市公园建设原则

(一)立足现状,整合设计

在基于城市周边用地的利用改造时,尤其是在改造成城市公园用地时,要熟悉场地的历史及发展过程,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中的美感元素[3],然后利用场地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并融入新的景观要素,使之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具有时代感。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强调。在城市用地的利用改造中,第一个层面要以可持续利用为导向,寻找人与自然风光的和谐,追求可持续的城市景观。第二个层面,也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承是“绿水青山”,创新是“金山银山”[4]。

(三)生态原则

在保证场地原有的良好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设计时注意就地取材,保持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5]。合理设计生态工程,打造生态可持续的城市公园[6]。

三、碧源月湖公园建设概况

(一)碧源月湖公园建设现状

碧源月湖公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占地约17.5公顷,是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商业、美化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于一体的典型城市公园。碧源月湖公园被称为郑州惠济中央公园,是可以与亲朋好友、老幼爱宠共度欢乐时光的空间。

(二)功能分区

公园共被分为五大功能区(图1)。

第一,喷泉观赏区:区域围绕月牙状的月湖展开,沿湖布置着分级的台阶座椅,为人们观赏音乐喷泉提供了广阔的场地。

第二,运动健身区:两个篮球场分布于月湖西北角,其大小尺度掌握适当,服务于周边居民。

第三,交流活动区:广阔的入口随园路的弧度采用流线型的铺装样式,简单而有韵味,体现出城市公园的现代美。

第四,阳光草坪区:公园南侧起伏的地形,营造了自然式草坪景观。

第五,儿童玩乐区:利用月湖整体地形,结合儿童天性进行设计,儿童沙坑以及玩耍区都采用圆形或曲线形的形式。

(三)整体布局

碧源月湖公园整体布局形式与内容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构图体现了点与面、疏与密的对比,形态上体现实与虚结合。其功能上是人的承载体,形式上又是生活载体,精神享受与物质享受同在,从而给园林景观带来生命力。

四、碧源月湖公园的形式美

园林景观形式美是人类在探索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进行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7]。针对形式美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笔者尝试以自然、生活的体验,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美来反映时代精神和张扬的个性[8]。如碧源月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月亮形状的喷泉净水面,其功能的发挥与形态的简化恰到好处。设计形式美的应用主要包括对比与调和、主从与重点、韵律与节奏、均衡与对称、比例与尺度、联想与意境六个方面。

(一)对比与调和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常用形体、空间、数量、动静、主次、色彩、虚实、质地等差异对比,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称为调和,对比关系主要通过形状、形态、位置、色调、数量等多方面的对立来达到和谐统一[9]。

植物是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不但可以美化、绿化环境,更能烘托主景。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分为三点:第一,形态各样的植物品种布置可满足风景园林的构图要求;第二,植物可以丰富和完善园林内部的构景,以达到多样统一的效果;第三,植物可以协调园林的空间配色,在变化中求统一[10]。

(二)主从与重点

在园林设计中,主从分明是重要原则之一。设计的重点一般作为园林中的主景,占据园林中的核心位置,突出主题。从景则如同红花旁边的绿叶作为陪衬。园林景觀设计中常见的突出主从与重点的方法有向心力处理、至高点处理、轴线端点处理以及体量、色彩、造型等形式强化处理等各种方法。

水景形式多样,易与周围景物形成各种关系[11]。在整个园林设计布局中,月湖位于公园中心位置,是公园的灵魂。月湖的音乐喷泉更是人气最高的观赏点,喷泉活动区成为公园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三)比例与尺度

比例与尺度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等与人或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比例与尺度的把握应用在园林设计中尤为重要。

园林景观一般具有分散性,将亭点缀或穿插于其中能起到连接作用,点状重复分布,形成节奏,使景观疏密有序,同时起到协调比例的作用。亭用于节点处,可作为参照避免节点在某空间内过大或者过小,平衡节点的尺度与比例。

(四)韵律与节奏

韵律与节奏就是园林设计中某一要素有规律地重复和变化,把形状大小不一的空间通过一定的关系有规律地联系到一起,从而形成有节奏的韵律美[12]。

廊作为重要的园林建筑之一,其线性的多变形式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的同时又能起到分隔空间、创造空间的作用,重复使用可形成独特的节奏与韵律。碧源月湖公园廊桥在分割水面的同时连接了运动区与儿童区两个空间,多处使用此形式,形成一定节奏感。

(五)均衡与对称

均衡对称的形态在园林景观设计构图中有平稳、安定、整齐的美感,但在构图中也要避免绝对对称而产生的单调感,增加一些不对称因素能给构图增加生动的美感。

园林中植物种植手法有多种,如孤植、对植、列植、群植等手法,与形式美法则中的均衡原则不谋而合。在园林设计中,利用不同的种植手法,能够形成强烈的层次感,形成富有形式美的节奏与韵律[13]。碧源月湖公园入口处左右两边对植两排银杏,中间则是一体量庞大的矩形喷泉,位于对称轴线上,将入口的开阔气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六)联想与意境

联想是思维上的延伸,由事物引领思维延伸到另外的事物上;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14]。联想与意境运用得当会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山水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园林中的山水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能以此满足观赏者的精神寄托。碧源月湖公园四周到处可见起伏的微地形,中心位置是一月亮状的净水面,呈群山绕水的布局,尤其阴雨天气,云雾缭绕,更如仙境一般。

五、结语

风景园林形式美的营造,并不能局限于形式,应该在对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审美需求,由形式美升华为人们能感知的意境美。

参考文献:

[1]王向荣.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1(2):50-52.

[2]杨寒迪,李圆圆,张建林.重庆西山坪农业公园节约型景观规划设计调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8(11):175-184.

[3]李玲.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17):76-77.

[4]许俊.基于地域特色的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探析[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8.

[5]俞孔坚,文爱平.俞孔坚:生态兴则国家兴[J].北京规划建设,2018(1):184-189.

[6]CIRIA.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best practice manual[R].London: Construction Industry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2001.

[7]汪卉.基于形式美法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15(12):133.

[8]胡小风.观光农业型村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浙江德清禹越镇三林村为例[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8.

[9]彭文华.形式美法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10]胡先祥.多样统一原则与园林植物造景[J].湖南林业,2008(8):30.

[1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3.

[12]马略.视觉形式美在中西方园林景观中的有效利用[J].现代园艺,2019(3):130-132.

[13]叶可陌,胡楠,李雄.基于形式美法则的石家庄龙泉湖公园植物空间意象规划[J].工业建筑,2018(8):213-217.

[14]李静,黄华明.现代园林景观空间中视觉形式美的营造[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2):18448-18450.

作者简介:

贾春光,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遗产保護。

康兴燕,吉林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与理论。

作者:贾春光 康兴燕

寒地大学水景设计策略论文 篇2:

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更新开发的多元目标与规划策略

高速铁路(下简称“高铁”)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城市间的交流强度和产业循环速度,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增长。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已突破10000km。高铁车站是高铁和城市及市内交通线网之间连接的关键节点,既是实现交通转换的场所,又是为出行人群提供综合服务的空间。目前高铁车站的选址可划分为两种:在城市外围新建高铁专用车站和利用既有铁路车站改造形成与普速铁路(下简称“普铁”)共用站房的综合铁路车站。笔者研究的为后一类型的车站。普铁车站的选址通常是中小城市设站于市区边缘,大城市设站于市中心区边缘[1],而随着城市的扩张,昔日的铁路车站如今已大多位于中心城区,故将这类车站界定为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由于高铁的使用者与普铁不同,多为商务、旅游、通勤人群,他们的需求必定会与既有铁路车站地区的现状存在差异,因此如何确定车站地区在更新开发中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元化目标,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成为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的特征与现存问题

(一)交通特征与现存问题

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通常采用平面道路交通疏解模式,虽然车站地区的路网密度相对较高,但通常道路等级不分明,流线组织欠佳,导致车辆无法快速集散、人车混行甚至行人占道现象严重,集疏运交通效率低下。随着高铁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延续现有的疏解模式必将增大车站地区的集疏运压力,增加旅客的途外时间。

此类型车站另一显著特点是路网交通混杂,过境交通、地区交通和集散交通高度重叠,尤其是跨铁路通道,既承担车站的集疏运功能,又承担老城的穿行交通功能。中心城区的交通饱和度原本已处于高位,加上一些城市为追求景观效果,将车站作为城市主干道的对景,致使该道路难以跨越车站,必须经过错位交叉才能跨越,客观上增加了车站地区的交通压力,使道路服务水平进一步下降。

此外,除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拥有连接铁路车站与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外,目前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的集疏运主要依赖于常规公交、出租车和小汽车,单位时间的客运量有限,而未来如能尽早依托大、中运量公共交通实现集散,将对车站地区的交通压力带来本质性的缓解。

(二)功能、业态特征与现存问题

大量调研结果表明,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功能相对单一,业态层次较低,开发强度偏小,未能体现交通引导发展的理念。目前车站地区的功能主要包括餐饮、住宿、零售、低档娱乐等为普铁旅客提供基本服务的业态以及为城市居民提供的住宅区,而建筑形式则以多层为主,布局凌乱,缺乏整体感。高铁的来临将会产生更为多样化的客流群体,仔细甄别各层次旅客的不同需求,探寻未来功能更新和业态提升的启动契机,是把握更新开发机遇,利用交通引导片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景观特征与现存问题

车站地区在景观方面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建筑风貌缺乏可识别性,无法体现城市文化。例如,哈尔滨站南广场地区的建筑和空间形式与该城市的欧陆文化、铁路文化和寒地特色相去甚远,江南地区一些车站周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组织也尚未体现水乡要素和尺度感。其二,长久以来,由于普铁长途客流较多,需大量候车场地,车站本身和周边地区在管理体制上又分属不同部门,车站在市民心目中长期留存着脏乱差的固有印象,加上其本身缺乏多元化的场所与业态,使之难以像日本京都车站那样形成城市综合体,无法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和公共生活的中心。高铁将引入更大数量、更高层次的客流,给车站地区的更新与综合改造带来重大机遇,然而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上述两大问题必然是一大挑战。

二、铁路车站地区价值的重构与多元目标的形成

铁路车站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发展节点,在不同历史阶段,自身的价值和发挥的作用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过去,车站地区单纯地承担着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转换、集散功能。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提升,如今的火车站已呈现出交通与服务复合化,但服务内容的单一性和低层次阻碍了车站发挥其对城市发展的“触媒”作用。

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高铁可带动沿线产业,尤其是商务、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聚集与发展,铁路车站地块的综合开发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选择,以车站新建或更新为契机打造城市副中心已是趋势所向。如荷兰鹿特丹中央车站,在周边的商业更新开发中,植入了众多有利于复兴城市中心的服务性和娱乐性项目,并将车站本身改造成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形成以站点为中心,指向清晰的功能轴线。

在车站地区价值重构的背景下,国内一些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进行了积极的更新尝试,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例如,南京站结合沪宁城际高铁北站房的改造建设,通过用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充分挖掘地上、地下空间,布局各类集散交通设施,合理组织各种交通流线,构建布局合理、用地节约、换乘便捷、形象突出,形成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2];上海南站地区依托车站建设,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旅游、信息媒体等现代服务业与高档房地产业,将交通枢纽转化为经济枢纽;天津站利用京津城际高铁的建设契机,通过车站的更新改造,将南广场与天津的母亲河——海河相连,并与河对岸保存较完整的殖民地风格建筑遥相呼应,重述了天津历史上的殖民文化,该地区通过水景与广场空间的塑造,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和游客参观,成为了城市的门户名片。

综上,基于价值重构的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更新的多元化目标可从交通、功能、景观三个方面加以描述,即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向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整合以实现便捷高效的换乘,车站地区功能与业态的协调与提质以打造新型的社会、文化、经济交流地和城市活力中心,建筑与空间景观得以重塑并增添文化特质,以展露城市特色与体现门户效应。

三、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更新开发的规划策略

(一)“集疏畅达、换乘人性化”理念下实现交通目标的规划策略

铁路集疏运系统是铁路客运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按承担的主要功能,可分为集疏运网络和集疏运节点两大部分[3]。确保网络运输的畅达性和节点换乘的人性化是实现交通目标的核心理念。前者主要涉及地区交通层面,即加强枢纽与周边环路、干道的快速联系,同时对周边不同目的的交通进行分流以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后者则主要涉及站区交通层面,包括打造集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和构建无缝衔接的立体化交通换乘模式以尽可能缩短换乘的步行距离。

1.地区交通的组织

由于地处中心城区,扩容交通基础设施不可能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其根本措施在于疏导分流与交通需求管理。

首先,车站地区一部分客流与车流是通往或来自市域或更远范围的,针对这部分“流”的集散,应通过完善路网布局,强化快速干道的功能定位,利用枢纽专用集散路连接环路逐层分流。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选址多位于距离城市内环(一环路)2~3km范围内,可借鉴“机场专用路”模式,建设连接车站与城市一环路的专用通道,将这部分车流快速疏散至城市环路上,再通过城市各级环路之间的联络通道进行逐层疏解。

其次,车站两侧均为城市建成区,因此跨铁路通道的数量决定交通流的分布和网络的畅达程度。在规划中应改变一味增加某条跨铁路通道车道数的方法,应采用加强周边平行通道建设的多通道分流方法,以均衡分担车站两侧的交通联系。跨铁路通道(改造模式见图1)可根据地形条件,灵活采取上跨或下穿形式。对于“一站两场”的车站,分别在南、北或东、西两侧组织独立的进出站流线,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跨铁路通道的交通压力。此外,还应通过利用现有或规划新增路网组织单向交通,减少车流冲突点,提升车站地区的通行能力。

再者,中心城区理应成为交通需求管理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因为人流量大,出行时间集中,更有利于发挥公交承担集疏运交通的优势。各城市应视条件启动或加速建设连接铁路车站与中心城区各主要集散点之间的地铁、轻轨或BRT等大、中运量公共交通,并在公交线路密集路段压缩小汽车交通空间,开辟公交专用道。

2.站区交通的组织

依托高铁带来的车站更新机遇,改变原先普铁车站地区各种交通设施平面化的布局,参考香港车站、京都车站的立体空间共享模式,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实现交通设施的立体化、集约化,以缩短各种交通方式间的换乘距离,节约地面空间,为中心城区高强度开发预留可能性。各种交通设施的布局应体现公交优先的战略,即常规公交位于地面层,轨道交通的站厅、站台分别位于地下一、二层,并最靠近铁路车站的进、出口。一般铁路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或出租车、小汽车、长途客车的换乘距离分别不应超过100m、150m、200m、250m。对于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应以远景轨道交通规划为标准,在铁路车站地区预留轨道站房,并尽可能在多条轨道交通车站之间形成最便捷的换乘方式。对于常规公交,则尽可能利用周边道路绕行方式有效减少车站内部车辆回转、掉头的空间,优化交通运行秩序。

虽然不同交通方式的分离甚至有各自的专用进出通道是车站枢纽地区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但值得注意的是,串联这些交通方式的直达、连通性好、安全且视觉效果良好的步行系统是提升换乘效率、体现人性关怀的必要组成部分。步行系统可表现为地下通道、高架步廊、建筑中庭、自动扶梯或自动步道等多种形式,对于南方炎热或多雨地区、北方高寒地区,建立具有遮蔽设施的步行系统尤为重要。

(二)“功能协调、开发集约化”理念下实现功能目标的规划策略

由于高铁主要承担商务、旅游、通勤者的出行,他们的需求和普铁旅客所需的基本配套服务结合在一起,成为车站地区更新走向多元化功能协调发展的目标。因为土地资源有限,必须实施高强度的集约开发。

1.基于交通引导开发(TOD)的功能与业态选择

依据TOD理念,结合人群需求,应整合原有的基础服务功能,通过对建筑空间的改造与重新利用来提升业态档次。针对高铁人群的主要需求,在拆除风貌较差或质量不佳的建筑后,适当增加金融业、信息业、中高档办公业的建筑和文化休闲类场所。由于铁路车站地区处于TOD开发的核心圈层,因此需确保一定的开发强度,容积率(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它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一般应达3.0以上。

2.土地细分与混合开发

车站地区土地价值较高,而大地块的开发往往不利于价值的充分挖掘,依据土地出让的国际经验,结合“高交通需求配置高路网密度”的原则,笔者建议将土地细分为0.5~2hm2的规模,分块出让给不同开发商,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导则,以确保整体空间的有序。

德国柏林中央车站、中国深圳罗湖车站周边地区的实践都表明,城市的老城区通过综合体建设,可作为地区发展的“催化剂”,使衰弱的城市地区实现再生[4]。这些综合体建设都依托于地区功能的多样化和业态的丰富性,通过平面和垂直两个向度的混合开发,达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提升车站地区活力,同时逐步激发出旅游、商务、展示等一系列衍生功能。平面向度的更新主要通过用地的兼容应对综合开发的灵活性,垂直向度的功能竖向分布通常在底层布置面向所有人群的商业、娱乐,中间段布置办公、金融、信息服务业,上部建筑安排酒店住宿或居住功能。

3.车站地区复兴的文化要素

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作为城市最重要、接待旅客最多的门户地区,理应成为宣传城市文化的窗口。然而目前,车站地区能反映城市个性和文化内涵的寥寥无几。因此,抓住更新改造的机遇,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并在车站核心区结合建筑、开敞空间等予以显化,实现以文化品质带动周边地区功能提升的目标。例如哈尔滨车站通过剖析该城市所具有的铁路文化、欧陆文化、冰城文化,分别在铁路北广场依托废弃铁路打造铁路文化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的开敞空间,在南广场的建筑改造与新建中增添或设计欧陆风格的建筑外形,以及在车站各功能的串接步廊中设计适应北国寒地文化的人性化防滑铺地等[5]。

(三)“景观塑形、建筑传韵”理念下实现景观目标的规划策略

门户地区的景观形象会对旅客和市民的城市认知产生巨大影响,一个能融传统与现代、共性与个性、经济与文化为一体的空间场所会给来访者留下深刻印象。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可通过景观空间序列、建筑风貌与天际线两个方面来实现塑形与传韵的效果。

1.景观空间序列

车站地区应配合流线的组织,点、线、面结合,将该地区的公共空间串连成拥有序列感的整体。点主要包括铁路进出站口、市内交通方式的上落客点、各功能区的入口节点等,线主要包括各类步行连接通道,面主要包括站前广场、公园绿地、公共建筑的室外活动空间等。对于车站地区地标建筑的选址,应进行视线分析,使出站口与主体建筑顶层保持18°~27°的视角(这是视线最合适的角度),并在周边地区预留连接地标建筑的视线通廊。若车站地区拥有历史建筑(群),应将其作为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予以保留,并整合到城市开敞空间序列中,与现代景观形成视觉对话。植物配置方面,应尽可能采取本地植物,并选用滞尘性比较高的乔木与灌木,以降低因交通量较大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塑造宜人的绿色空间。

2.建筑风貌与天际线

据调查,旅客与市民对于绝大部分车站地区的建筑风貌缺乏深刻印象,这源于该地区的建筑风貌特征不明显,无法反应地方文化。因此利用车站地区更新的机遇,对建筑风貌与建筑所形成的城市天际线加以整治与设计,对地区环境品质的提升有积极效果。苏州站的景观改造是目前较为成功的案例,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利用南广场改造的契机,将站前广场延伸至护城河边,拓展为一个面向古城区的文化展示平台,旅客和市民身处广场即能直视城市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古城风韵。

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应把握好机遇和区位优势,对该城市建筑风貌的特征予以分析,并提取典型元素,如哈尔滨的欧陆风情决定了穹顶、尖顶、尖券是建筑立面的重要元素。建筑风貌改造时,应结合城市设计导则,在对站前广场进行环视视角分析基础上,对建筑屋顶、外立面及天际线等视觉焦点进行重点整治,辅以统一的广告牌设计,协调整体建筑色彩与形态,使该地区成为唤醒城市记忆、充分展示城市文化的枢纽核心与门户。

交通畅达是任何铁路枢纽地区必须处理好的核心问题,功能协调是形成城市公共生活中心、实现车站复合功能的必要途径,景观重塑则是彰显城市个性与门户效应的点睛之笔。不同城市应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城市特色与车站地区的现状,制定相应的详细规划与设计导则,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合编.城市对外交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2]沪宁城际铁路南京站北站房交通规划设计[R].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8.

[3]戴帅,程颖,盛志前,著.高铁时代的城市交通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汤宇卿,董贞志.城市交通综合体的规划与实践[J].城乡规划——城市交通,2011(3):53-60.

[5]哈尔滨火车站区域广场及交通综合改造工程规划设计[R].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9.

(责任编辑:赵静)

作者:龚迪嘉

寒地大学水景设计策略论文 篇3:

基于民众反馈的寒地乡村适老宅院绿化空间指标验证探析

摘要:乡村庭院空间环境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庭院的绿化质量密切影响着空间品质。目前对于乡村宅院空间环境的评价侧重于定性评价,缺乏系统化的评估与量化方法的使用,也缺乏以民众意愿为主要参考的反馈和验证过程。本文选取寒地乡村住宅庭院绿化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民众模糊评价的反馈对评价指标进行实际验证,通过使用者视角的评价验证来直接地反馈空间现状的问题,缓解老龄化与健康环境不能共同发展的矛盾,促进健康适老乡村的营建。

关键词:寒地乡村;民众反馈;健康适老;庭院绿化;表现绩效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1.010

Analysis on the Validation of the Green Space Index for the Aged Houses in Cold Countries Based on the Public Feedback

SUN Chutian, HU Yujie, QU Guangbin

引言

鄉村地区作为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老年人健康质量的恶化是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1]。由于乡村地区医疗保障还属于起步阶段,乡村卫生、医疗条件,健康资源配置等方面还较城市区域落后[2],统计数据表明生活在乡村地区的老年人健康质量仍远不及生活于城市的老年人[3],因此乡村地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不容小觑。寒地乡村地区地广人稀的地域特征和生活生产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庭院规模[4],然而庭院空间却未在促进乡村老年人健康的层面发挥应有作用。

国内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集中于对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探讨[5-6],乡村人居环境动态评估体系构建及其优化对策的探究[7-8],以及以民众意愿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进行的探讨[9]。对老年人与乡村人居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则集中于乡村生活方式变化对健康的影响[10-12],乡村老人身心健康状态与居住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8,13-14]及健康促进视角下的人居环境建设改造策略及方法[15]等方面。然而并未对针对促进老年人健康层面的乡村基本生产生活的微观空间单元进行系统化评估模型的建立,同时民众的评价结果往往以定性为主,缺乏对既有空间现状评价结果的量化转换与验证。本文从健康适老角度出发,通过模糊德尔菲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修正与确立,整合寒地乡村健康适老庭院绿化空间要素形成系统的评估模型,以模糊评价法对民众的反馈结果进行有效的量化转换,将定性的评价结果转换为定量的数值反馈,对健康适老的寒地乡村庭院绿化空间指标的表现程度进行更为直观的反馈与验证,以探析寒地乡村健康适老庭院绿化空间要素的现状问题与优化提升要点。

1研究方法

1.1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文采用模糊德尔菲与模糊评价两种方法于不同的研究阶段。模糊德尔菲法用于初步形成的评价模型的修正,模糊评价则用于对乡村民众意愿调研结果的收集与整理。

模糊德尔菲法可以有效地以专家群体视角对各指标重要度的判断结果进行量化统计[16-17]。通过基于模糊语意变数原理的问卷设置,对专家进行结合问卷的半结构访谈,可以解决对指标语意认知差异的问题。通过专家群体的多轮结合问卷的半结构访谈,以及模糊数学运算,有效地修成初步形成的评价模型。模糊评价法则对乡村民众的意愿进行量化统计,通过模糊数集理念的应用,可有效地捕捉村民的语义情感进行量化转换,对民众的意愿进行量化捕捉与统计。

1.2研究方法的阐释

初步通过文献探讨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而通过模糊德尔菲法对与议题具有相关度的专家群体进行多轮的评价指标的修正与完善。利用离散型模糊数来进行运算,这有利于在指标的选择过程中对阈值的限定。受访专家群体将判断每个指标的重要度。其中设置的问卷将分为五个度量“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分别对应李克特量表中的“1,2,3,4,5”,针对专家对指标筛选的决策结果进行意愿量化转换。基于语意尺度所对应的数值,当数值大于4时就表示指标应被保留于指标体系当中;当数值小于3时就表示该指标应当从指标体系当中删除;当数值落于3至4之间,就表示该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介于“一般”与“重要”之间,应当针对这些指标进行第二轮的专家问卷访谈,探讨这些指标的保留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对目标乡村的居民进行与问卷结合的半结构访谈,由于大部分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知识水平较为有限,通过模糊评价的方式对于村民的意愿进行结合问卷的半结构访谈,对每个指标进行模糊语义赋值,确定指标的实际表现程度分为“1~10”10个程度, 赋予“很好”“好”“一般”“差”“很差”五个梯度等级[17],便于将民众的意愿有效地转换为量化评价结果。

1.3研究方法的应用

对基于民众反馈的寒地乡村健康适老住宅庭院绿化评价体系中的指标绩效进行探究,分为三个阶段依次进行。第一阶段:通过文献探讨初步建立寒地乡村健康适老住宅庭院绿化评价模型。通过相关议题的文献探讨,基于寒地乡村庭院绿化空间环境与老年人的促进机制与相互影响作用,形成初步的评价模型。第二阶段:通过模糊德尔菲法对于初步建立的评价模型进行修正,专家群体的多轮问卷与半结构访谈,形成寒地乡村健康适老住宅庭院绿化评价体系。第三阶段:通过民众对已经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每个指标的表现绩效反馈,探究评价体系中各个空间环境要素的基于村民评价的表现绩效,同时也为以促进寒地乡村老年人健康为导向的规划设计实践前期的选择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与确立

评价体系的框架以促进寒地乡村地区老年人的健康为总体目标。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健康的定义为一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都呈现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残障[18]。因此,将总目标划分为 3 个子目标,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交往健康。根据国际健康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ICF)对于老年人健康与实体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将促进机制分为三个类别:室外活动、亲近自然与社会交往[19]。

基于 3 个子目标与空间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确定本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中的准则层:促进室外活动的住宅庭院绿化空间环境要素、促进亲近自然的住宅庭院绿化空间环境要素、促进社会交往的住宅庭院绿化空间环境要素,进而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2.1评价指标的初步识别

通过对室外活动促进老年人健康相关研究成果与实地调研结果的梳理与整合,初步选取“辅助庭院活动的设施”“多样的庭院绿化空间类型”“高质量的步行路面”“充足的庭院照明”“绿化空间的可达性”5个空间环境要素作为促进室外活动的空间环境要素。对亲近自然促进老年人健康相关研究成果与案例进行总结梳理,初步选取“植被的丰富度”“植被的颜色”“植被的散发香气”“植被的形态”“与植被契合的水景”5个空间环境要素作为促进亲近自然的空间环境要素。对社会交往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相关研究成果与案例进行总结梳理,初步选取“舒适的休憩设施”“适宜的植被体量”“园艺活动的场地”3个空间环境要素作为促进社会交往的空间环境要素。

2.2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

2.2.1促进室外活动的宅院绿化空间的指标修正

通过对于专家问卷模糊评价结果的量化统计,得到这一层级下指标的保留与删除结果(见表1)。对这一层级各个指标的修正与完善阶段,部分专家指出,由于寒地乡村具有寒地的地域性,应在此层面下增加对于空间环境微气候的考虑,因此应增加“适宜的微气候环境”这一指标,突出对寒地乡村庭院绿化空间微气候因素对老年人健康作用的考虑。对第一轮问卷的修正与完善结果进行整理,建议将“辅助庭院活动的设施”“多样的庭院绿化空间类型”“高质量的步行路面”“充足的庭院照明”“绿化空间的可达性”修正为“庭院活动的辅助设施”“多样的庭院绿化类型”“安全高质量的步行铺装”“适宜的庭院日照与照明”“空间可达的便利性”,并增加“适宜的微气候环境”这一指标。对第二轮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专家一致表示应保留“适宜的微气候环境”这一指标,部分专家表示这一层级下的指标名称应与其余层级的表述逻辑一致,故建议去掉修饰语。修正结果为“庭院活动的辅助设施”“绿化空间功能多样性”“步行铺装”“庭院日照与照明”“空间可达便利性”“微气候环境”。对第三轮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专家团体对修正后的指标无异议。

2.2.2促进亲近自然的宅院绿化空间的指标修正

通过对于专家问卷模糊评价结果的量化统计,得到这一层级下指标的保留与删除结果(见表2)。在这一层级下对于重要度数值大于4的指标应当保留,对于重要度介于3与4之间的指标,则需在第二轮进行再一次的专家群体讨论。对第一轮专家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建议将“植被的丰富度”“植被的颜色”“植被的散发香气”“与植被契合的水景”修正为“植被的多样性”“植被的色相”“植被的气味”“适宜的庭院水体景观”。 对第二轮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部分专家表示这一层级下的“适宜的庭院水体景观”应与其余指标的措辭逻辑一致,故将其修正为“庭院水体景观”,第一轮需要确定是否保留的三个指标经过第二轮的专家群体讨论应给予全部保留。对第三轮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专家团体对修正后的指标无异议。

2.2.3促进社会交往的宅院绿化空间的指标修正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得到这一层级下指标的保留与删除结果(见表3)。对第一轮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发现“舒适的休憩设施”“适宜的植被体量”“园艺活动的场地”这三个指标并无异议。但对第二轮问卷的结果进行整理,部分专家表示这一层级下的“舒适的休憩设施”“适宜的植被体量”应与其余层级一致,故将其修正为“庭院休憩设施”“植被体量”“园艺活动的场地”。对第三轮问卷指标再无异议。

2.3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经过文献探讨初步选取指标,通过模糊德尔菲法的专家群体多轮修正,初步形成以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的寒地乡村住宅庭院绿化评价体系(见图1)。

3民众反馈的整合

3.1样本民众的选取

民众初步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可对寒地乡村庭院绿化空间的健康适老性进行真实的反馈,由于指标体系的确立受到地域性因素的影响,因此目标调研村落在寒地地区进行选择,调研目的是获得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反馈,进一步完善与验证初步构成的寒地乡村健康适老住宅庭院绿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于寒地地区乡村庭院绿化空间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

选取的村落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作为样本村落的民众意见反馈只为检验初步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反馈寒地地区乡村庭院绿化空间的现实状况。选取实证研究的村落为东兴村,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向阳镇,该村包含唐文功屯、徐家油坊等五个自然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2.56%。该村是以种植业、养殖业和观光采摘业等产业为主体产业的寒地村落。目标群体为东兴村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共发放问卷6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7份。在57名受访者中,男性36人,女性21人。

3.2样本民众反馈意见的整理

3.2.1促进室外活动的住宅庭院绿化空间环境要素的民众反馈整合

对于促进室外活动层级下的指标表现绩效,通过对目标村庄的实际调研与民众的访谈及意愿调查,得出以民众视角对寒地乡村住宅庭院绿化的空间环境要素于室外活动层面在促进老年人健康方面的民众评价结果(见表4)。

3.2.2促进亲近自然的住宅庭院绿化空间环境要素的民众反馈整合

就促进亲近自然层级下的指标表现绩效来说,根据民众的实际反馈,得出以民众视角对于寒地乡村住宅庭院绿化的空间环境要素在亲近自然层面促进老年人健康方面的民众评价结果(见表5)。

3.2.3促进社会交往的住宅庭院绿化空间环境要素的民众反馈整合

对促进社会交往这一层级下的指标来说,得出以民众视角对于寒地乡村住宅庭院绿化的空间环境要素在促进社会交往层面促进老年人健康方面的民众评价结果(见表6)。

3.3样本民众反馈结果的讨论

从促进室外活动的住宅庭院绿化空间环境要素的民众反馈来看,“庭院活动的辅助设施”的表现绩效最差,目标民众表示辅助庭院活动的措施对于庭院绿化空间活动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但由于自身认知程度的差距,很少对这一要素进行实施设置。对于庭院活动的辅助设施应作为促进室外活动层级下的首要提升的空间要素,于寒地乡村规划与设计实践中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绿化空间功能多样性”“步行铺装”“庭院日照与照明”“空间可达便利性”根据民众反馈的表现绩效则为一般偏好的程度。“微气候环境”则是民众表示最为突出的庭院绿化空间环境要素,夏季凉爽,冬季可适当活动,得益于良好的庭院绿化空间微气候环境。

從促进亲近自然的住宅庭院绿化的空间环境要素的民众反馈来看,“植被的多样性”“植被的色相”“植被的气味”“植被的形态”以自然呈现的方式为主,村民缺乏从健康角度对植物种植的思考方式与认知意识,意识与园艺相关知识层面的加强有助于上述指标表现绩效的提升。“庭院水体景观”为契合于乡村庭院特征的水体景观形式,这一指标的表现度为4.841,证明表现绩效为一般偏差,从民意反馈中表明,是因为经济与技术条件限制而无法满足民众需求,这也为后续的寒地地区乡村规划设计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从促进社会交往的住宅庭院绿化的空间环境要素的民众反馈来看,“庭院休憩设施”在部分庭院绿化空间中被民众期望促进社会交往活动,但设施的质量较为一般,在位置布局与舒适度上有待提高。就“植被体量”来说,庭院绿化空间中的植被以自然生长的体量为主,也有一定的人工控制,是根据民众的自身需求与认知进行的活动,因此需要从意识层面对民众进行疏导,在寒地地区乡村规划与设计实践中要依据民众意愿与功能需求合理控制植被体量。庭院绿化空间中的“园艺活动场地”则呈现良好的表现绩效,充足的面积与合理的布局模式,为村民提供了生产、生活与社交的重要空间,应给予有效的利用与积极的完善。

4结论与展望

根据民众的反馈结果不难看出:在促进室外活动的寒地乡村健康适老住宅庭院绿化的空间环境要素中,表现绩效程度由好至坏依次为“微气候环境”“庭院日照与照明”“步行铺装”“空间可达便利性”“绿化空间功能多样性”“庭院活动的辅助设施”。在促进亲近自然的寒地乡村健康适老住宅庭院绿化的空间环境要素中,表现绩效程度由好至坏依次为“植被的多样性”“植被的色相”“植被的形态”“植被的气味”“庭院水体景观”。在促进社会交往的寒地乡村健康适老住宅庭院绿化的空间环境要素中,表现绩效程度由好至坏依次为“园艺活动场地”“植被体量”“庭院休憩设施”。寒地乡村庭院绿化空间应在庭院活动的安全性与亲近自然环境要素方面对已有的安全活动保障设施与乡村庭院水景进行改善,弥补乡村庭院绿化空间对促进老年人健康作用的不足,使老年人对于乡村庭院绿化空间中活动的安全性与焦虑心情的缓解得到有效提升,这使得以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的寒地乡村庭院绿化空间的优化更具有导向性。

通過寒地乡村庭院绿化空间的实地考察与量化评价结果,可以得出针对于评价结果的改善策略,但由于村民的评价结果为单一层级的评价度量方法,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以本文为基础,增加评价方法的维度与层级,同时对具体的空间环境要素的改善措施深入探究,形成具体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由于寒地地区具有地域的特殊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待后续深入探讨拓宽其地域性的限制。

参考文献:

[1]贾改珍,王志杰,谷旭,等.农村老年人健康现状与期望养老模式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3):3333-3335.

[2]韩烨.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1):202-203,213.

[3]杜鹏.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6): 3-9.

[4]袁青,王翼飞.基于价值提升的严寒地区村镇庭院优化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15(1):68-74.

[5]李健娜,黄云,严力蛟.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3):198-201.

[6]杨泽,唐振兴,苏志刚,等.老年健康生活环境的宜居(适老)性评估标准(草案)[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5):12-18.

[7]李伯华,杨森,刘沛林,等.乡村人居环境动态评估及其优化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1(6):71-76.

[8]马婧婧.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9]李伯华,刘传明,曾菊新.乡村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石首市久合垸乡为例[J].人文地理, 2009(1):28-32.

[10]郭清,曹武君,吴婷,等.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1999(1):34-35.

[11]林芬芳. 农村老年人生活方式对健康长寿的影响研究——以永嘉县为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北京:《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2.

[12]刘文浩,周建裕,郭晓宇,等.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10):29-31.

[13]刘琳,陈饶,李宁秀,等.基于多水平模型分析农村地区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9(6):934-937.

[14]翟和亮,马功燕,李修德.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10):1044-1046.

[15]李娜,傅强,焦钰淇.新农村社区适老性设计——以青岛市胶西镇为例[J].华中建筑,2016,34(9):62-65.

[16] Tzeng G H, Huang J J.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5,4(4): 287-288.

[17] Zhu B W, Zhang J R, Tzeng G H, et al.Public Open Space Development for Elderly People by Using the DANP-V Model to Establis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owards a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Aging Society[J]. Sustainability,2017(9).

[1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ultisectoral Action for a Life Course Approach to Healthy Ageing: Draft Global Strategy and Plan of Action on Ageing and Health[EB/OL].(2016-04-22)[2018-10-19]. http://apps.who.int/gb/ebwha/pdf_files/WHA69/A69_17-en.pdf.

[1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

作者:孙楚天 胡俞洁 曲广滨

上一篇:科学证据认证刑事诉讼论文下一篇: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