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安全保障权试论论文

2022-04-24

摘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过程中,有获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信息的权利,同时对在消费过程中,自身的消费信息有权利进行保护,这就是消费者的信息权。现代法制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完善,消费者的信息权应该纳入到相关的法律范畴之中。消费者在信息权的诉求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重视对自己消费行为信息的保护。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消费者安全保障权试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消费者安全保障权试论论文 篇1: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

摘要:补充责任由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发展而来,但并非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必然带来补充责任的适用。现实中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存在着侵权主体、侵权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侵权主体和受害者之间法律关系的复杂化等情形。补充责任作为一种全新的责任形态,有着严格的构成要件和归责方式。文章从安全保障义务出发,详细阐述了补充责任的性质、类型以及构成要件。

关键词:补充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侵权行为

在传统的民法理论中,一般将共同责任划分为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然而近些年来,实践中频频出现一些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因未尽安全保障义务而导致损害发生的情形。当直接侵害人和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管理人同时有过错时,就无法适用传统的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进行赔偿。针对共同责任这一缺陷,理论界提出了补充责任。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对此也作了相应规定。文章结合即将实施的《侵权责任法》,重点研究安全保障义务和侵权补充责任之间的关系。

一、补充责任的法律依据及内涵界定

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的司法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和《侵权责任法》中均有补充责任的规定。《司法解释》第六条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第七条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当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而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他人人身损害时所承担的补充责任。即将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四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补充责任的几种特殊主体。第三十三条第三款中规定劳务派遣期间,派遣单位有过错导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第三十七条明确了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在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而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时的补充责任。第四十条再次强调了行为人在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时,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根据上述相关规定,可以将补充责任界定为:具有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人在能够确定加害人时,由加害人或其他负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补充责任人不承担责任;当加害人无法确定时,由具有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如果能够确认加害人,但是加害人或者对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人的资力不足以承担全部责任时,则先由加害人或者对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尽力承担责任,剩余部分由负有安全保证义务的补充责任人承担。可见,补充责任实际上是安全保障义务人在未尽一般的安全保障注意义务时所承担的一种责任方式。补充责任与安全保障义务有着不可分割的逻辑联系。

二、安全保障义务的一般理论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基础

安全保障义务是由德国法院法官从判例中发展起来,也被称为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或一般安全注意义务,也有学者译为交易安全义务。此词在德国法上原指维持交通安全而言,其后扩张于其他社会交往活动,以强调经营者在社会生活上应负防范危害的义务,具体是指“从事交易或者社会活动,肇致形成或者持续特定危险源的,应当采取必要安全措施,以保护他人免受损害。”

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来源,普遍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危险控制理论。经营者了解服务设施、设备的性能以及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了解服务场地的实际情况,具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和更加专业的知识和专业能力,更能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损害,更有可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说明、劝告、救助)防止损害的发生或减轻损害。因此,根据危险控制理论,经营者应当对服务场所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即使行为人毫无过失可言,也难逃道德上的非难性,基于“分配正义”的要求,经营者仍须负损害赔偿责任。

2、信赖关系理论。安全保障义务不同于一般注意义务。后者发生在任何第三人间,是侵权行为法的最基本的基石,而前者要求双方有一定的社会接触,从而产生特别的关联关系,基于这种特殊的关系,一方当事人对他方当事人产生合理的信赖,相信在自己从事这项活动时,自己的人身和财产不会受到损害。

3、获利理论。那些从危险源中获取利润的人经常被认为是有制止危险义务的人。但这仅在加害人所从事的是一种营利性的活动,并且他们能够从中得到收益的情形。比如宾馆的经营者。此时,根据收益与风险相一致的原则,经营者应当对服务场所的安全承担保障义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开放性的活动都会给行为人带来经济利益。该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4、契约义务理论。此种理论认为,经营者之所以承担安全保障义务,是因为其与受害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契约关系。经营者是因为违反了这些直接的契约义务或者间接的附随义务才承担这种安全保障责任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共汽车上的侵权案件,按合同法的一般法理,公交公司有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的义务。

上述四种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安全保障义务法理依据。将四种理论综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诠释安全保障义务。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最原始的动因就是源于一种受害者应当受到一定补偿的公平理念,上述四种理论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这种理念的依据而已。

(二)我国安全保障义务的来源

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看,安全保障义务的来源主要有:第一,法律明文规定。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第二,当事人约定。当事人在合同的条文中约定了安全保障义务,这种约定对合同的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如医疗合同、劳动合同等。第三,根据诚信原则附随产生。附随义务是以诚实信用原则为依据,根据合同或者行为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行为人对相对人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如出租车车主应为其所雇的司机投保人身险(照顾义务)。

(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行为的种类

针对上述安全保障义务的来源,目前学者研究认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共分为四种类型。第一,装备设施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即在提供服务的场所,设置的硬件没有达到安全保障的要求,存在缺陷或瑕疵,造成他人损害的。第二,工作人员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的工作人员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一般称为服务软件上的瑕疵或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构成侵权责任。第三,防范制止第三人侵害的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对于他人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者在防范和制止第三人侵害方面未尽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构成侵权责任。第四,违反因先行行为而产生的安全保障义务。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因实施某种在先行为而对他人负有某种保护义务的情况,如果违反这种保护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构成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承担

上述四种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所带来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赔偿责任和补充赔偿责任。直接赔偿责任发生在当不作为的违法行为是导致受害人遭受损害唯一原因的时候,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者或者组织者、管理者对受害人承担直接赔偿责任,赔偿受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补充赔偿责任是指在经营者或者组织者、管理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由于第三人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在第三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者不能确定谁是直接侵权的第三人时,由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者或者组织者、管理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以往的研究范式认为:补充责任是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所应适用的一种责任形态,要研究补充责任,首先要研究安全保障义务。故对安全保障义务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补充责任本身。目前的学术研究忽略了安全保障义务和补充责任之间的关系,认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必然会带来责任人的补充责任,其实不然。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主体多样化,侵权行为种类繁多,侵权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复杂,故而导致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后的责任承担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其中大部分的侵权行为责任承担方式为直接赔偿责任,而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承担补充责任的情形下,侵权行为才适用补充责任形态。法律之所以对这种责任形态的适用范围有所规定,是因为补充责任作为一种责任形态,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特点和适用条件。

三、补充责任的性质、类型和构成要件

(一)补充责任的性质

有学者认为,补充责任起源于大陆法系的不真正连带债务学说。对于不真正连带债务,通说认为由下列要素所构成:第一,多数债务人就同一内容的给付各负有全部履行的义务。第二,因债务人中一人的全部履行,其他债务人的债务也随同消灭。第三,具备上述要件而不属于连带债务。第四,除使债权人满足的事由外,其他就债务人一人所生的事项只生相对效力,其效力不及于其他债务人。第五,债务人之间并不当然发生求偿关系。

补充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有明显区别。首先,不真正连带责任指多数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原因分别负有同样的给付义务,而发生补充责任的场合往往属于特定情形,如主体之间有关联或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等,补充责任人一般并没有积极的作为行为。其次,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责任主体之间无所谓清偿顺序,而补充责任则有严格的顺位。再次,非真正连带责任的责任主体对外的责任范围是完全重合的,都负有全部履行的义务,而补充责任中,在后责任人的责任范围是不确定的,依赖于在前责任人的实际履行能力,而且实践中往往将补充责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最后,就发生原因而言,有终局责任人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是:如果没有责任人的过错(或违约),终局赔偿人不可能给权利人造成损害;而补充责任即使没有补充责任人的过错(或违约),直接责任人也可能造成损害。

由此可见,补充责任并非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下位概念,而是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相并列的一种全新的责任形态,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

(二)补充责任的类型

杨立新教授将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做了如下分类:第一,法定的义务不履行行为与他人的侵权行为发生竞合而产生的补充责任。第二,约定的债务不履行行为与他人的侵权行为发生竞合而产生的补充责任。第三,数个侵权行为偶然竞合而产生的补充责任。从《司法解释》和即将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看,目前侵权领域中的补充责任仅有一种情形,即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义务不履行行为与他人的侵权行为发生竞合而产生的补充责任。具体而言,也就是《司法解释》中提到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承担的补充责任(第六条)和违反教育、管理、保护义务承担的补充责任(第七条)以及《侵权责任法》中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的补充责任和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补充责任。而本文正是以这两部法律中所涉及的两种补充责任类型为中心,对侵权补充责任进行解读。

(三)补充责任的构成要件

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补充责任作为侵权责任形态的一种,自然也应遵循这种构成。但补充责任的构成要件具有其自身特殊性。

1、补充责任中造成损害事实的违法行为的特殊性。违法行为依其行为方式,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构成的侵权,是一种不作为侵权。安全保障义务包括两种,相应的不作为也就包括两种。第一,违反对物的安全保障义务,主要表现为没有合理地保管、维护及配备其空置之物。第二,违反对人的安全保障义务,主要表现为没有适当的人员为参与其社会活动的他人提供与其活动相适应的预防外来侵害的保障,以及没有为该场所内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情况提供有效的预警。承担补充责任的侵权是有第三人存在的侵权,责任人违反的是“人”之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表现为没有为参与其社会活动的他人提供与其活动相适应的预防“第三人”侵害的保障,以及没有为该场所内可能出现的“第三人”侵害提供有效的预警。

2、补充责任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因果关系理论的多样化源自因果关系本身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大陆法系因果关系认定的学说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法规目的说、危险范围说。其中相当因果关系说在多数大陆法系国家占据通说地位。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在简单的案件中,无论采用何种因果关系理论,都可以比较好地认定因果关系,但在复杂的因果关系形态中,多提倡以相当因果关系为主,同时也考虑其他理论的适用,各种因果关系理论都应当服务于归责的需要,并应当赋予法官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权。

司法实践上,在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受害人遭受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案件中,经营者大多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作为行为,而是消极不作为。在不作为的侵权中,加害行为就体现在有作为的义务而没有作为。王泽鉴先生认为不作为的因果关系应该作如下认定:“倘若有所作为即得防止结果之发生,因其不作为乃致他人权利受到伤害时,则不作为与权利受侵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张新宝先生也认为对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案件的因果关系之认定应当注意以下问题:对经营者不作为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应当从“是否加害行为导致了损害的发生”这一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层面加以理解,而应当从“如果经营者达到了应有的注意程度、实施了其应当实施的作为行为,是否可以避免或者减轻损害后果”的角度来理解。如果经营者实施了其应当实施的作为行为,损害后果不会发生或者可以减轻,则认为存在因果关系:否则,则不认为存在因果关系。

上述观点想要做的就是将直接侵权人抹煞掉,让安全保障义务人与受害人直接对话。实际上,承担补充责任之侵权行为其与一般的不作为侵权仍有差别,也即在补充责任中很多时候不能忽视直接侵权人的存在。在侵权补充责任中,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第三方(直接侵权人)的存在。承担补充责任的侵权从整体上讲涉及安全保障义务人、受害人和直接侵权人三方。而侵权人的侵害行为是损害发生的直接原因,安全保障义务人的不作为与侵权人的作为相比,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间接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侵权补充责任因果关系的认定只是为了赋予不作为行为以侵权之名,而非限定了责任的范围。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学者认为应该从价值论的角度而不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阐释不作为的因果关系。

3、补充责任中过错的认定。过错对侵权补充责任之成立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侵权补充责任中的违法行为多为不作为侵权,不作为侵权与作为侵权的一个区别之处在于:在作为侵权中,不必首先认定过错,可以径直认定行为与损害的因果关系,但在不作为侵权中,则首要的需认定不作为之存在,即首先要认定行为人违反了安全保障义务,从而推定其具有过失。

侵权补充责任是一个体系性思考的概念,其核心在于如何思考并合理化“补充”。从过错的角度理解补充责任,则过失补充故意。举重以明轻,不作为过失应为轻过失,作为过失为重过失,轻过失补充重过失。过失责任补充故意责任的依据在于侵权法要从整体上体现出对故意的非难大于对过错的否定,因此以故意侵权为第一赔偿顺序,以过失为故意的补充。过失责任补充故意责任的依据在于过失的轻重判断。

实践中会出现安全保障义务人过失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而第三人过失侵权的案例。在这样的案件中,如果可以区分原因,那么直接侵权人和安全保障义务人应该承担按份责任;如果不能区分原因力,应区分过失之大小。只有当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人为轻过失,而第三人为重大过失时,才有补充责任之适用。在补充性的解释上,可以把重大过失在归责的意义等同于故意,从而体现重大过失和轻过失的等级差别。若两方都为重大过失,则当然不存在补充责任的适用。

参考文献:

1、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3.

2、孙海明,吴彤章.试论经营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EB/OL].http://www.sdlawyer.org.cn/001/001002/001002002/1984862395954.htm/,2010-01-07.

3、张民安.人的安全保障义务理论研究[J].中国法学,2009(5).

4、许晓芳.连带责任论[D].山东大学,2005.

5、杨立新.论侵权行为的补充责任[J].法律适用,2003(6).

6、邵世星.侵权行为中的连带责任反思[J].国家检察官学报,2002(10).

7、刘士国.安全关照义务论[J].法学研究,1999(5).

8、张新宝,唐青林.经营者对服务场所得安全保障义务[J].法学研究,2003(3).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陈恕莹 曾玉珊

消费者安全保障权试论论文 篇2:

消费者信息权的民商法保护

摘 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过程中,有获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信息的权利,同时对在消费过程中,自身的消费信息有权利进行保护,这就是消费者的信息权。现代法制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完善,消费者的信息权应该纳入到相关的法律范畴之中。消费者在信息权的诉求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重视对自己消费行为信息的保护。在本文的研究中,重点对消费信息权的一些基础理论和概念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和英美法系国家在消费者信息权保护方面立法进行比较,梳理出了我国消费者信息权保护的民商法途径和未来展望,希望可以对完善消费者信息权的民商法保护措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消费者 消费行为 信息权 隐私权 民商法保护 法律意识

一、消费者信息权的概念界定

在界定消费者信息权的概念之前,先要弄清楚研究消费者信息权的构成部分,其构成部分分为权利的客体、权利内容以及权利主体,主体和客体通过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并在法律范围之内,彼此影响。现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范围变得日益多元化,大量的商品和服务信息的搜集,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法律作为维护消费者信息权利的主要手段,也随着信息的多元化发展而不断细化。从现阶段来看,信息权包含着信息的财产权、知情权、信息隐私权、信息传播自由权、信息环境权和信息安全权等细分权利。总得来说,消费者信息权指的就是消费领域的信息法律保护,即消费者在合理的信息获取途径中,有权利获得全面、真实、可靠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同时,自己的消费行为信息能够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的一种综合权利。

二、消费者信息权的侵犯方式

1.不真实、误导性信息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商品或服务通过提供不真实的信息,包括夸大优势、诋毁竞品、片面解释信息以及提供误导性信息等,都有可能给消费真的消费判断造成不良影响,消费者受到商家虚假信息的误导性宣传,不能辨别信息的可靠性,在做出购买产品或服务决策时,完全被商家诱导。现代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飞快,各种商品信息繁杂多样,一些商家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故意进行虚假信息宣传,有目的的遗漏一些关键商品信息,而消费者对消费商品的实际信息数据了解的并不够专业,深度也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信息权就收到了侵犯,购买的产品或服务也不会令消费者满意。

2.造成实际损害。消费者信息权受到侵犯,其结果很有可能给消费者造成实际的损失,消费者接受了无效的消费信息,会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时间机会的浪费等。一般来说,当消费者购买提供不真实信息,但却购买相应的商品或者服务时,就会产生不利于消费者自身的结果。例如,一些药品效果的不真实信息,大大夸大的其疗效,消费者在受到这种夸大信息的宣传影响后,做出的购买决策,就会给消费者带来实际的损害。

3.提供违法的信息 。信息权侵害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法律规范和道德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律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违法提供信息的主体,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为,在法律规范有明确的规定,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主体,应当按照真实、准确、全面的原则,为消费者提供关于其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信息,为消费者信息权的行驶,提供必要的保障。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之所以现实中会发生侵权行为,主要是由于信息的提供者,没有按照既定的义务,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反而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将虚假的信息提供给消费者,以实现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诱导。这种提供违法信息的方式,在實际消费者信息权侵害方面,占了很大的比例。

三、消费者信息权的民商法保护措施分析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异步十分重要的法律法规,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日益深化,消费者在自我法律保护方面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于自身受到的一些不公平、不公正、欺诈行为,消费者会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法律保护。这部法律,对侵害消费者信息权的主体做了相关的规定,其中包括: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得信息宣传不真实、不准确的,以误导的方式使得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并且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的,信息的提供者应该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没有明确指出信息侵权属于民事责任,不过从法律条文规范中,对消费者享有的信息保护权,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也对商品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规定,如果出现信息侵权行为,则消费者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依法索偿,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

2.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严格的规定了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权利和义务,对于生产和销售的责任有着明确的规定,对于产品的性能、特征和使用方法如果有错误的使用可能造成的危害信息都应该进行明确的文字表述。从产品或服务的本身出发,对于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应该做出危险性的警告标志,如果没有按照说明或者警告而造成的消费者个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损害造成了信息权的侵犯,信息的提供者就应该承担具体的民事责任。产品责任中对于信息侵权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产品信息表述的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消费者受到损害对生产和经营方提出了侵权责任承担的范围,可以提出侵权诉讼,信息侵权实际上造成的损害不亚于实际产品造成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害。

3.广告法。《广告法》是对于广告的约束,现阶段产品销售渠道多种多样,产品宣传力度更是不断的加大,在产品和服务的宣传中,广告作为最有效的形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是产品的广告应该具有真实性,通过广告消费者可以清晰的看到产品的功能、真实性和辨识程度。如果产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出现了虚假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的信息行为规定,就应该受到严格的规范。其中对于特殊商品的广告要求有特别的规定,例如烟草、药品、化妆品、专利和附赠产品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如果出现了虚假的广告行为,对消费者构成侵害,影响或者误导了消费者的信息接收,那么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就会对消费者构成损害,广告的主体方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4.反不正当竞争法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于侵犯消费者信息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细致的列举,不正当的销售和经营行为对于消费者的损害虽然不构成人身或是财产的实质性损害,但是这种侵犯信息权的行为依然存在。侵权应该对商品的质量进行负责,包括维修、更换和退货的权利,对于消费者负责任,服务类的产品应该退还消费者的服务费用,消费者有权利请求损失赔偿,以此来降低减少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服务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四、结语

保护消费者信息权是消费者放心消费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消费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在法律领域,国家应该更加重视对消费者信息权的保护,通过多种法律途径,完善具体的法律规定,使侵害消费者信息权的行为得到惩罚,引导社会树立起一种良好的信息权利意识,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延舜.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及其限制[J].法学论坛,2015(03).

[2]祝杨盈.试论食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

[3]谢馨娆.信息视角下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研究[D].暨南大学,2010 .

[4]姜韬.试论我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9.

[5]余春雷.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

作者:薛婷

消费者安全保障权试论论文 篇3:

浅谈经营者的无理由退货制度

摘要:随着公众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的巨大变化,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2013年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确立了经营者的无理由退货制度,在另一个层面讲也是赋予了消费者在特定情形下的反悔权。但在该制度施行的几年时间内,我们仍然发现该制度存在的一些“不统一”,本文对该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从而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部分建议。

关键词:无理由退货;反悔权;商品完好

作者简介:孔令辉(1979-),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法律硕士,唐山学院,讲师。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我国于1993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这部法律中,首次确立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知情权等九大权利,以及经营者的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真实信息、质量担保等十项基本义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于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0年后,2013年对该法进行了首次重大修订,主要从四个方面完善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比如对近年来出现的网络购物、个人信息保护等作出了具体规范,进一步强化了经营者义务,加重了违法经营责任等。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第三章经营者义务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同时,为防止权利滥用,也列明了不宜退货的商品,如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交付的报纸、期刊等,并规定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从新消法出台之日起,对经营者的无理由退货义务,在法学界就产生了不同的声音,同时也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从无理由退货制度的内容入手,分析了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一、无理由退货制度

对无理由退货制度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称呼,比如,“撤回权制度”、“反悔权制度”、“后悔权制度”等。虽然名称各有不同,但是其内容是大同小异的,即当买卖双方通过非传统销售方式进行交易时,如果消费者在收到特定范围的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要求无理由退货时,经营者有无偿接受消费者退货的义务。学术界比较推崇的是反悔权制度,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这符合民法权利本位的原则,但笔者认为,由于该制度被规定在了新消法第三章经营者义务当中,故称谓无理由退货制度(义务)更加符合立法本意,而且也容易和消费者权利内容相区别。

二、无理由退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适用范围模糊

新消法第25条只是针对“商品”做出的规定,而没有将消费者的另一消费客体“服务”规定其中,而新消法第2条明确表明商品和服务同样受到法律保护,二者同为消费客体,处于并列关系。其实,很多网购交易实际上是针对服务的,比如面对经营者夸张性的介绍,消费者难以抵挡诱导,很容易“冲动”预付款购买洗车卡、美容美发卡、健身卡等,这显然是针对服务进行的消费。

除此之外,新消法第25条规定,依商品的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这则兜底条款没有对什么性质的商品属于“不宜退货的商品”设立判定标准,很容易让经营者对“不宜退货的商品”作出扩大解释,侵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二)行使期限不明确

经营者的无理由退货义务意味着,经营者只能容忍消费者作出的退货决定,所以,一旦消费者退货,经营者陷于被动的地位,为了保持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我国新消法借鉴了国际上的做法,将无理由退货的义务规定了七天的期限。且实践中将七天的期限从消费者签收之日算起,但实际情况很复杂,七天如果遇到法定节假日,期间是否顺延?一些件在快递公司的信息系统中显示已经签收,可实际上消费者并未签收,这种情况下如何起算七天?这些疑问直接影响无理由退货制度的适用,也容易使消费者和经营者产生权利纠纷。

(三)“商品完好”标准不统一

新消法第25条第三款规定,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退货的商品怎样才算“完好”?什么时候“完好”?一件衣服剪掉吊牌是否算“完好”?法律对“完好”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而且消费者和经营者立场不同,就会产生分歧。像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也没有统一答案。目前普遍的看法是“不影响二次销售”,但对什么是“不影响二次销售”却是看法不一。而且如果商品在消费者手里是完好的,但在回寄的过程中损坏了,这种情况算不算“商品完好”?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亟需制定统一的标准。

三、无理由退货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细化适用范围

在比较法上,其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商品与服务(如欧盟、德国、日本等),但我国新消法仅规定了“商品”,将服务排除在无理由退货的适用范围之外,笔者认为不太恰当。诸如网络上出售的洗车卡、健身卡等,其利益状况与其他商品并无不同。所以,建议对无理由退货的“商品”作扩大理解,包括有体凭证化的服务买卖。新消法对“不宜退货”商品性质的判定,应该由相关部门根据社会、商家、消费者普遍认同的商品属性,进行必要的分类,发布类似“指导性意见”等文件,尽可能统一“不宜退货”的标准,这样才能被消费者和经营者所接受。

(二)明确行使期限

很多电商将七日规定为“签收日次日开始计算的168小时”。可见,此处的“日”最好理解为自然日,而非工作日,即包括节假日。而且物流公司寄发快件是不分节假日的,所以此处的“日”当然理解为自然日。签收之日怎么界定?笔者认为,应当以经营者履行告知义务之后签收之日开始计算。对于代收的情况,应以物流签收为准,因为作为物流公司在代消费者签收之前都会经过消费者本人的授权,所以消费者需要自己承担迟延验货的后果,不能将消费者个人责任强加到经营者身上。

(三)统一“商品完好”标准

很多电商将“外包装完好”等同于“商品完好”,以此来设置退货障碍,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很多商品为了验货必须要拆开包装,只要包装不与产品价值的贬损有直接的关系,拆开包装也不会影响二次销售,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定为“商品不完好”。所以,“商品完好”的标准应该符合普通人的合理预期,并且不超过日常经验的理解范围。建议对不同类别的商品采取针对性的完好判断标准,只要商品“不影响质量问题”,外包装拆封但不影响二次销售,就应该认定为“完好”。

[参考文献]

[1]胡悦,富瑶.试论我国消费者反悔权制度的构建[J].长白学刊,2013(1).

[2]金可可.浅谈消费者无理由退货权的适用范围[J].上海人大月刊,2014(8).

[3]李炳仪.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

[4]王中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悔权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作者:孔令辉

上一篇:化学需氧量测定法研究论文下一篇:电力基础建设工程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