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探讨论文

2022-04-28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探讨论文 篇1:

浅议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管理层收购有助于加快我国企业改革的步伐,完善我国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我国的管理层收购相对于欧美等国相比还有些许不足,文章便从分析管理层收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完善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对策。

关键词:管理层收购;战略投资者;杠杆收购

1管理层收购概述

管理层收购,即MBO(Management Buyout),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莱特于1980年率先提

出的。他指出:“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行为。”其最终结果即导致目标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变化,这体现为公司的所有权全部或部分向管理层转移,导致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结合。由于管理层收购具有明晰产权和股权激励的双重功能,尽管其在我国的应用和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却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物界的重视与关注。文章的目的即分析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并拟提出解决的措施,为完善管理层收购的理论体系贡献力量。

2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管理层收购与国外管理层收购产生的背景和出发点有许多不同,因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可以从法律环境、收购主体、收购价格、融资政策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①从法律环境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暂时还没有专门针对管理层收购所设立实施的法律制度体系,尽管个别法律条款会涉及到管理层收购的内容,但就整体来说仍显不足。如2004~2005年期间,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和《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在对国有企业改制以及国有产权转让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进行了原则性规定;2006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国有大型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做出了明确的限制性规定;2006年9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08年4月29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对该办法第63条进行的修订;2008年8月1日起,《反垄断法》开始实施;2008年12月,《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正式颁布并实施。上述这些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较为全面的规范着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与国际并购准则所趋同。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仅对管理层并购的基本原则有一些约束,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因此,法律法规体系上的不完善成为阻碍我国管理层收购有序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从收购主体的角度分析。在英国和美国,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成立的一人公司或由多位管理人成立的多人公司。然而在我国,对目标公司管理层进行收购时的收购主体却存在一定的限制。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7月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权益披露、要约收购、协议收购、间接收购、豁免申请、财务顾问、监管措施与法律责任等做出了新的规定。但是仍然未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收购主体进行范围规定,暂时回避了自然人是否具备收购主体资格的问题。但从理论上讲,在上市公司进行管理层收购时,剥夺自然人的收购主体资格的做法是欠缺合理性的,事实上,管理层也可以轻易的规避这一限制,而我国上市公司在管理层收购的实践中也存在不少类似的案例。

③从收购价格的角度分析。不公布收购价格、无偿赠送或者低于公平价格出售股权资产是我国管理层收购的一大特色。如深方大的企业核心人收购中,第一次股权转让价格为3.28元,第二次为3.08元,均低于公司进行管理层收购当年的每股净资产3.45元,因此,如何公平的确定管理层收购中股权转让的价格是管理层收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层收购往往是公司的内部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外界很难公平地确定收购中股权的转让价格,并评判其是否合理。收购价格如何确定成为管理层收购主要关注的问题。

④从融资政策的角度分析。由于我国资本借贷市场发展的还不完善,国内的融资环境无法满足企业在管理层收购行为中对巨额资金的需求,而同时上市公司管理层又没有迅速扩张财富的途径和条件,这就需要利用其他变通的手段来获取管理层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用于管理层收购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是内部资金,由公司管理层自身提供。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高级管理者薪金的发放是实行控制的,所以管理层仅依靠工资薪金根本无法支付庞大的收购资金。二是外源资金,即通过债权融资或股权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管理层收购往往是利用高债务的财务杠杆来实现企业并购的,国外通常是通过发行垃圾债券来融资的,而这在我国是不允许的。另外,尽管新《证券法》对战略投资进行了约束和规定,但是我国仍然缺少战略投资者,这些情况便造成了我国企

业管理层收购资金来源的障碍。

3完善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对策

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管理层收购法律体系。根据文章上述分析可知,其实我国法律法规中有部分条款是在直接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原则性约束的,有些条款是可以间接的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制约的。2006年新颁布的《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08年颁布并实施的《反垄断法》中的某些条款即可以运用的管理层收购中,对其进行规范。但是我国缺乏的就是将这些条款进行归纳总结,没有专门建设管理层收购的法律体系。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完善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对策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②使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化,令信息披露制度发挥效用。通过对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证券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进行规范,相关法律制度更是以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为出发点,试图令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化,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如此一来,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关于收购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管理层操纵收购价格的情况便会得到改善。采用“竞争买卖,公开交易”的方式进行定价,可以破除管理层收购中的单边交易局面,增加买方数量,使管理层收购价格更加合理和服众。因此,努力令信息披露制度发挥效用,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化程度,可以解决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价格不合理的现状。

③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步伐。解决我国管理层收购资金不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步伐,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发展机构投资者即战略投资者,如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层收购专项资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用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等,而不是将融资的眼光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战略投资者往往拥有大额资金,具有分散投资风险的特点,这样便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个人融资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这些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的投资有效参与到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来,并对企业进行重组后的活动进行监管、约束和控制,促使管理层制定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决策,而不会进行短期行为。同时战略投资者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投资经验,减少盲目性的投资。我国新《证券法》对战略投资也进行了规范和调整,为战略投资指明了方向,尽快引入战略投资者将成为解决管理层收购融资困难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书齐.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问题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13-116.

[2] 李全中.对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问题的探讨[J].管理科学文摘,2005,(3):411.

[3] 王培荣.经营管理层收购与经营者持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王苏生,彭小毛.管理层收购——杠杆收购及其在公司重组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 闫瑶.管理层收购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73-74.

[6] 约瑟夫·克拉林格.陆猛.兼并与收购:交易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张立勇.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作者:张祉姝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探讨论文 篇2:

试论国企改制中政府职能作用

摘 要:在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进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都化身为不同的政府行为加以介入;管理层收购曾在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与政府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政府自身追逐着“经济利益”,加上权力寻租现象的存在和政府权力无法有效达致的社会场域的存在,所以,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政府行为尚存在着内部异化和外部异化的可能性,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我们的各级政府一定要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键词:国有企业 管理层收购 政府行为

管理层收购是指由以前的公众持股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的转为非上市公司的交易活动。①自从管理层收购这一企业产权改组模式被引入我国以后,在制度环境尚不完善的背景下,通过管理层收购方式实行改制的国有企业不断增多。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在我国进行的管理层收购则更多地充当了政府推行产权改革的工具,这就注定了政府行为与国企管理层收购之间的紧密联系。本文论述了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政府行为的正当性及其体现,并对政府行为的异化可能性做出警示。以期尽可能多视角地为国家制定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智力支持。

一、对管理层收购中政府行为的认知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部分,党的十四大之前中小企业改革的内容、方式多未触及产权问题。党的十四大之后,国家关于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政策逐渐放宽,1995年起正式提出“抓大放小”政策,允许地方政府可以采取灵活多样包括出售给个人的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步伐。

管理层收购恰是作为此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加入到了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时,正值国有企业改革浪潮,实施管理层收购,既符合国有资产“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政策取向,又能从内部机构上推动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根本改变,从而增加社会财富,所以,管理层收购曾经倍受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受国内金融、法律等大环境的限制,国有大型管理层收购的操作难度比较大,在中小型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具有可操作性。这就是近年来政府明确声明“大型企业不准管理层收购,中小型企业可以探索”,并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五条禁令的主要原因所在。

在以产权改革为向导的国有中小型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政府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所有者和改革监管者自然与这一过程有着天然的联系,政府权力必然化身为各种各样的政府行为介入此过程。然而,目前正值以塑造企业法人独立人格、成就自由市场主题为目标的国企产权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的干预则显得愈发敏感。所以,在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对政府干预的正当性和科学干预方式及其可能出现的政府行为的异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则显得十分必要。

二、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中政府行为的体现

由于政府和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过程紧密相联,所以政府行为会不断地介入管理层收购,那么,化身为政府行为的政府职能是如何体现的,它以怎样的方式介入才能彰显其正当性?为此,需要展开以下分析和探讨。

1.政府职能理论。要考察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中的政府行为,首先要明白政府的职能,笔者认为,从总体而言,中央政府的职能是一个“四位一体”的多元化组合。阿道夫·瓦格纳在他的“财政指数不断增长论”中指出,国家的政府职能正在不断地扩大,已经从单一的政治职能扩大到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然而西方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始终停留在祢补市场缺陷的理论基础上,这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角色定位有着较大的区别。在我国。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除了祢补市场缺陷以外,还承担着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职责。这样,我国中央政府的职能便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组合。其一为政治的职能,即完成对国防、外交等方面的既定要求;其二为社会职能,即增进社会公众的福利,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其三为祢补市场缺陷的经济职能;其四为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特殊职能。而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则更多地表现为社会职能、经济职能和特殊职能。这种政府职能理论在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进程中,体现为政府行为的介入。

2.政治职能体现的政府行为。国有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发展史上曾被称为地方国营企业和全民所有制企业。这部分企业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经济生活中曾经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繁荣市场、解决城镇人口就业、为社会化大生产协作配套、维持城镇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国有中小企业仍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95%以上,在岗职工占全部国有企业职工人数的60%以上。目前,虽然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已经得到政府肯定,并鼓励积极探索,但是,政府仍然对“被视为影响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进行干预或制止,尽管此类可能管理层收购是完全处出于市场化利益的驱使和建立更为科学的法人治理制度的祈求,因为一旦这些特殊行业或关键企业被管理层收购后,其趋利性将会导致横向或纵向联合形成局部垄断,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甚至波及到政治秩序。因此,政府对“特定”国有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层收购干预或制止的强硬态度和行为,恰是其政治职能的合理体现。

3.社会职能体现的政府行为。众所周知,在我国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国有企业是在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双重目标的驱动下运作的,即国有企业担负着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两大功能。

从城镇人口就业的角度来看,由于国家赋予国有企业具有安置就业的功能,并形成了终身雇佣制,因而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人员规模只增不减,故尽管产出在不断增加,但人均可供分配的剩余却越来越少。

在国有中小企业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和人员过密化的背景下,对其实施管理层收购,必然对政府的社会职能造成重大影响,进而产生相关的政府行为。在西方国家一般管理层收购后,管理层的控股份额都会达到90%左右,甚至更高。而在我国由于融资能力等国情不同,一般在管理层收购后管理层的平均持股比例为25%。虽然管理层拥有的仅是对公司的相对控股权,但这足以导致管理层在公司决策地位和决策目标上的根本转变,使得公司从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双重目标中解脱出来,全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原有的建立在熟人社会中的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将不复存在。尤其是随着融资状况的改善,管理层控股的趋势显然朝着更大的控制股权方向发展。如此一来,尖锐的社会矛盾就凸显出来了,管理层处于效率和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便会有大量的低素质高年龄的职工下岗、失业,他们随之涌向社会,造成社会的沉重负担。谁来解决这个问题?答案自然是政府,但此时的政府已非管理层收购前的政府,其社会职能体现方式也有所改变,且不得不变。具体而言,管理层收购前政府的目标被假定与国有中小企业的目标一致的,那么,政府的责任也就变成了国有中小企业的责任(也正是这样,国有中小企业背负了高昂的社会福利成本),潜在的问题在国有中小企业内部被内化解决了。而今,不得不在国有中小企业外部寻找途径解决这一问题了,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险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储备制度的建立;国有劳动力市场的造就等等,以上种种,自当由政府来做,也唯有政府方有这样的能力。但考虑到由于国有中小企业于此积弊颇深,制度从设计到收效是个较长的过程,所以,政府权力不得不化身为各种政府行为去干预管理层收购,实施先期的控制和安排。譬如:给管理层收购企业制定裁员上限,规划管理层收购企业进行分步骤裁员;调协职工安置金的下限;鼓励职工集资持股;职工住房低价转让等等。这些都需要政府行为的介入,同时这些又都是施加给管理层——未来企业所有者的限制。

4.经济职能体现的政府行为。根据经济法理论较为通行的“政府-市场”二元框架结构观点,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祢补市场缺陷上。从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角度上来看,其祢补市场缺陷的功能则主要体现在相应金融环境的塑造上。

一般而言,国外的管理层收购多是依赖银行贷款、债券为主题的外部组合融资完成。但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环境,因此,往往以管理者自筹资金来实现。譬如,管理人先以承包形式管理公司,继之以承包利润反过来收购公司;再如,管理者不断定向扩股,吸收那些愿意将管理权委托给管理者的外部战略投资人,然后在逐期以资产融资收购股权等。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许多缺乏实力和融资条件的管理者,而这些都是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就必然需要由起源于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行为的介入,并起到一个规划、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换言之,政府应当致力于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品种和融资工具,培养一个适合管理层收购的金融环境,并且为了使管理层收购有法可依,还应当加快并收购的立法速度,使其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5.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体现的政府行为。保障国有资产的价值保值增值,其实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一个方面,但是,由于在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进程中,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因此,本文将政府的这个职能从经济职能中独立出来,一彰显其极端重要性。

在国有中小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当中,最关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的莫过于收购前对中小企业价值的评估。国外的管理层收购一般聘请中介机构操作,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定价模式和操作模式,标准化程度高,而在我国情况则不然。目前我国以各种中介组织和社团为主题的社会中间层的发展既不充分又不规范,甚至还缺乏基本的明确的法律地位。自然,对国有中小企业价值评估的重任是现有的中介机构所不能胜任的。实际情况是,政府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包办了本应由中介组织完成的工作。期间政府往往在关系运作、企业内部人际平衡方面着墨甚多,倾向于自己操作,使得收购行为缺乏科学性,过高估计或过低估计企业资产的情形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在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上,目前政府行为的过度介入适得其反。这其实提醒我们,政府固然具有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但是直接介入管理层收购中关于国有中小企业的资产评估是不科学的,是以不恰当的政府行为方式运用了政府权力。笔者认为,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做法就是把自己定位一个监督的角色,国有中小企业资产的评估还是应交由专门的中介机构来做。考虑到相关中介机构在中国的状况,政府还应积极引导其发展,把本属于中介组织的任务退还给他们,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政府行为的异化可能性

前面我们分析了政府行为的正当性及其体现。这里我们探讨政府行为的异化可能性,以期更加清晰和全面地展现政府行为。

1.政府行为的内部异化。几乎大多数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中的政府行为的分析都是从政府具有良好意愿的假设出发,本文前面的论述思路也基本上沿着这样的假设。但是,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政府与任何一个经济生活中的个体一样,都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自身的利益,都是一个“经济人”。这就使人不得不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政府是否会有“不良好”意愿的时候?笔者将这个问题称为政府行为的内部异化。

其实,随着“政府失败“的发生已有人开始怀疑政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了。以布坎南、施蒂格勒等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管理经济学的学者们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政府并不像传统经济学理论中所设想的那样,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在现代社会,担负着公共管制和利益再分配职责的政府往往成为权利寻租者活动的对象。一旦政府成为寻租活动中的一员,那么就可能利用行政法律手段来谋求自己或其他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正如施蒂格勒认为的那样“国家——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是对社会中每个产业潜在的资源或潜在的威胁”。于是政府就成了被私人利益集团“俘虏了的政府”。{2}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实践中,地方政府的权力寻租也不是不可能的。就我国国情而言,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是借助管理层收购产权改革方式,来摆脱亏损,甚至连年亏损的状况。这些国有企业对地方政府而言,在财政税收上的贡献往往几乎没有,甚至成了地方政府财政上的包袱。一旦实施管理层收购首先解脱的是地方政府,如果经营得不好再与政府无关,若经营好的话尚可对政府财政有所贡献。而对于要实施管理层收购企业的管理层而言,目标企业当然是物美价廉的好,若不能物美价廉,价廉就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了。况且,目前地方政府往往在资产评估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将要进行收购的管理层,就有足够的动机和理由去租借地方政府的权利了。鉴于以上分析,地方政府既有寻租收入又有可能财政收入最大化的条件下,自然容易与管理层达成契约,完成这一“双赢”。但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国有企业的价值被低估,国有资产的必然流失。

2.政府行为的外部异化。然而即便在良好的意愿下,往往由于主管以外的因素影响,在客观上仍会造成与政府意愿背离。对此,笔者称之为政府行为的外部异化。对于这种异化,这里将借助国有中小企业的家族化理论加以分析。该理论认为,在中国长期以来的家族主义影响下,国有中小企业内部还发生着另外一种在世界其他国家很少见到的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形式,那就是家族主义亲缘网络,同时衍生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对抗。正式制度的执行结果,绝不是正式制度原来以理性安排的那个制度文本所规定的结果,而是正视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进行博弈的结果。也就是说,正式制度总被不同程度的“修改”执行,存在着事实上的“制度弹性”。{3}

具体到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中,表现为政府为管理层收购所构建的种种政策法规,当内化为中小企业滋生实际执行的制度时,实际上是已被“修改”过的。而这恰恰是被异化了的政府行为的体现。反观这一异化过程,似乎是必然的。因为只要存在组织就有组织矛盾;只要存在正式组织就会产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矛盾;同样只要存在正式制度,就一定会长生非正式制度与之抗衡。由此可见这种家族网络或非正式组织是政府权力无法达致的社会场域。

注释:

①李婷玉,杨浩.对管理层收购的各方利益分析[J].消费导刊,2008.2.116

②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三联书店,1989(中文版)

③张翼.国有企业的家族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责编:芝荣)

作者:闫月岭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探讨论文 篇3:

由新浪MBO引发的对中国管理层收购现状的探讨

摘 要 2009年9月28日,新浪宣布以CEO曹國伟为首的管理层,将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约560万普通股,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这也是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首个重大的MBO(管理层收购)案例。一时间,管理层收购问题再次成为商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本文分别从我国的管理层收购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关的建议措施等方面入手,试对管理层收购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内部人控制 企业监管 合理定价

一、管理层收购的基本概念

1.管理层收购的定义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Mike Wright)于1980年提出,指的是管理层利用杠杆融资对目标企业进行收购,具体来说,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营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股份的行为,以此改变其公司的股东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取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2.适用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具有的特征

管理层收购适用的企业一般应该具有一下特征:(1)竞争性行业。竞争性行业相比于国有垄断企业更加适合管理层收购,促使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合一,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加快决策速度与市场反应。(2)大股东的支持。管理层收购中股份的出让方往往是企业的大股东,因而大股东的支持是管理层收购运作成功的前提,尤其是涉及国有股份。(3)管理层对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管理层收购的完成不仅仅可以促进企业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更是一种对于企业管理层以往突出贡献的褒奖与鼓励。(4)经营现金流稳定。管理层收购要求企业能够在企业的正常经营期间为管理者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量,只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才能保证收购资金的顺利偿付。

二、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

1.法律及政策依据不足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管理层收购的专门的法律法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应急性出台的法规也很不完善,管理层收购在许多方面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有的时候甚至与现有的法律法规相冲突,主要表现在收购主体、收购规模和收购时点等方面,这对于管理层收购的进行是很不利的。正因为如此,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在操作上相当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此外,我国管理层收购还存在诸多其他问题,比如改革不配套,法制不健全,证券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等。而且,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国有股权转让的审批越来越严格,所需程序也较为复杂,十分不利于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顺利实施。

2.收购主体的合法性问题

在我国,由于法律限制,由管理层以个人身份直接实施管理层收购并不现实。目前,我国已经或正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的收购主体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公司管理层出资组建投资公司,二是由职工发起设立职工持股会。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因素,我国进行管理层收购的收购主体的合法性还有待进一步商榷,这也是顺利进行管理层收购的一个基础问题。

3.资金来源及融资问题

而在我国,由于目前法律和政策的限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不能直接对管理层收购进行融资的,因此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国内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个主要批评是收购方的收购资金来源不明。管理层收购融资是一种特殊的信贷融资,须由相应的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专业公司予以支持,还需要相应的抵押担保支持。

4.收购价格不公正问题

在已经发生的管理层收购案例中,比如粤美的和深方大等的管理层收购股权收购的转让价格都低于每股净资产,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收购价格的制定不合理,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从而引起了外界大量的争议。成功实施管理层收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收购中的定价的公开和公平问题。

三、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相关措施

1.完善管理层收购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

我们有必要加快管理层收购的专项立法进度,以确保管理层收购的主体、融资渠道、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方案策划、评估定价、后续整合等等一系列问题可以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合法合规地进行。

2.推动收购主体多样性和合法化

我们可以采取的收购主体,可以有这么几种:一是自然人收购;二是设立一个一人公司进行收购;三是设立“壳公司”;最后是信托方式收购。

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

要解决管理层收购资金来源问题必须进行制度的完善,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促进管理层收购融资的规范化和透明化的同时,鼓励金融创新,允许金融机构从事管理层收购的融资业务,拓宽融资渠道。

4.保证管理层收购的合理定价

保证合理定价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引入价格竞争机制,管理层收购定价市场化,合理确定收购价格;管理层历史贡献的补偿;强化中介机构的作用;用现金流量折现法逐步替代净资产法;建立管理层收购评标机制。

参考文献:

[1]程敏.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问题的特殊性.商业时代.2007(15).

[2]陈幸.小议中外MBO实践特点.商场现代化.2009(17).

[3]楼容斌.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公平与效率的失衡与矫正.审计与理财.2007(2).

[4]刘尚雁.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问题.中外企业家.2008(10).

作者:赖虹

上一篇:管理者沟通技巧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