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改思考论文

2022-04-15

摘要:新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凝练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所要达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教学指明了方向。笔者在主题式、议题式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开展《宪法修改》项目学习,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和合作探究,夯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培养法治意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宪法修改思考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宪法修改思考论文 篇1:

人民警察法修改的宪法性思考

摘 要:《人民警察法》的修改对坚定法治中国理念,严格规范警察履职用权、依法行政意义重大。本文拮取《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中的部分条文,结合限权、保障人权等宪法基本精神对其中的警察范围及概念、警察权定位和人权保障等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人民警察法;宪法性思考

作者简介:李鹂(1990-),女,汉族,湖南郴州人,湖南工业大学,法学硕士,法学专业,研究方向:法理学。

2016年12月1日公布的《中华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相较于现行1995年版《中华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改动较大,从52条扩充到了109条,其中还有对立法目的、人民警察概念、人民警察任务等根本性事项的修改,细化了人民警察职责、组织管理及保障等内容,还首次提出了国地事权划分、预备警官制度、警务辅助人员问题,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VS《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

“人民”二字是否需要去掉?“人民”属于政治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缀已足以体现人民警察的政治性,再重复“人民”二字意义不大;且与类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相比,去掉“人民”二字,法律体系更为协调、统一。

二、人民警察的概念

1995年版《人民警察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而修订版的《人民警察法》则规定:“本法所称人民警察,是指公安机关中依法履行治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职能且被授予人民警察警衔的工作人员。”第一百零四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本法关于人民警察的规定适用于国家安全机关、监狱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授予警衔的工作人员。”使得修订后的《人民警察法》相当于《人民公安警察法》,不能充分体现其作为警察法中的“基本法”定位,不利于对所有警察的统一管理。其次,治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职能并不是公安机关的全部职能,还包括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教育宣传、技能培训、监督检查等工作。因此,人民警察的定义应当从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编制类型(是否具有警务机关或警务部门编制)和警务特征(是否依法取得了警衔)等方面来综合考量。

三、人权保障问题

《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中有不少条文用的限定条件是“履行职责需要”、“确有必要”、“必要时”等这种模糊的一般性规定,例如: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了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需要,在确有必要立即检查、搜查的情况下可以不出示检查、搜查证明文件即可进行,第九十九条规定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依照规定停止执行职务,或者实施一日以上七日以下禁闭。……“履行职责需要”包含所有的履职行为还是仅指一些特殊的履职行为?“必要时”究竟何种情况才实属必要?显然这里的“履行职责”以及“必要性”等都应该做最限制的解释,否则很难保证权力不被随意地使用,侵犯公民的基本人权,建议可以在明确公安机关职责的基础上细化哪些是具有重要公共安全利益的内容。《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第12条第十一项还体现了公安机关涉及私权利的职责——调解处理民间纠纷。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时常发生,而且对一些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民间纠纷,警察的介入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相关规定需要明确“民间纠纷”的概念和范围,还必须对警察介入的方式以及作为方式进行严格限定,警察的介入应当是被动性的依申请,且在调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警察起到客观解释、防止暴力事件升级的作用。总的来说,凡是涉及公民基本权利以及私权利部分的模糊性法律术语都应当尽可能地进行细化、明确。

四、警察权的定位

警察权的应然属性应当是行政权。《人民警察法》的修改,必须首先厘清警察权的法律属性,防止因警察权的司法辅助功能混淆行政属性而导致警察权权属不清,进而出现警察权的运行异化。然而,《人民警察法》(修改草案稿)中特别突出了人民警察的刑事司法职能以及“主办侦查员制度”,容易产生警察权兼具行政权与司法权的误读。警察权的司法辅助功能主要体现在刑事侦查权,笔者认为这只是警察权对检察权、审判权的配合协助,是不同国家权力之間的互相配合,并不意味着警察权具有司法权的属性,出现行政权与司法权混淆将导致权力滥用。

五、结语

警察对于现代国家维护社会良好秩序、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不言而喻。其履行的职责与警务活动运行的特点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修订《人民警察法》是一项意义重大、内容复杂的工作,需要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上,运用国际思维更系统全面地进行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李元起.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改的几点思考[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7(3).

[2]孙振雷.法治警政建设汇总的警察权配置——以《人民警察法》修改为视角[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7(6).

[3]李海峰.《人民警察法》修改的宪法审视——兼评《人民警察法(修改草案稿)》[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8(4).

[4]高文英.《人民警察法》修改若干问题浅析[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7(1).

作者:李鹂

宪法修改思考论文 篇2:

在项目学习中提升法治意识

摘 要:新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凝练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所要达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教学指明了方向。笔者在主题式、议题式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开展《宪法修改》项目学习,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和合作探究,夯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培养法治意识。

关键词:项目学习;宪法修改;法治意识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与传统学习方法相比,它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学习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有一个驱动或引发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即“项目”;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项目学习中学生要与社区或某种实际生活情境接触;学习过程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探究;学习过程中要运用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宪法修改》主题探究课教学过程中,正是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引出探究问题即项目,通过合作探究开展项目学习,从而得出研究结论,为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知识基础。

一、情境创设提供项目学习的载体

《宪法修改》主题探究教学中,教师分别组织了三组探究活动,出示了五段探究材料。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2017年中央政治局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2017年12月15日,党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和意见;2018年1月1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018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

材料二: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先后经历1988、1993、1999、2004、2018五次修订。每次修订的时间节点都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对应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探究活动(二)

材料三: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本次宪法修改亮点纷呈,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序言;新增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国家机关中增设监察机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删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赋予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立法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序言。

探究活动(三)

材料四:“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2016年2日,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高悬的国徽、鲜艳的五星红旗把现场气氛装扮得庄严隆重。刚刚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的陈宝生左手轻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右手向上握拳,向宪法宣誓。

材料五:2016年10月12日,在香港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宣誓仪式上,“青年新政”候任议员梁颂恒、游蕙桢展示“香港不是中国”标语,宣称效忠“香港民族”,并加入辱国辱华字眼。当天负责监誓的立法会秘书长随即表示不能为二人监誓。2016年11月15日,香港高等法院裁决梁颂恒、游蕙桢宣誓无效,取消了梁颂恒、游蕙桢的议员资格。

项目学习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运用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在《宪法修改》主题探究课教学中,就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在探究活动(一)前播放视频1: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宪法修正案(草案)》,引出探究情境。在探究活动(三)前播放视频2:“香港立法会议员宣誓事件”,带出探究材料。

二、问题驱动形成项目学习的抓手

教学中呈现的一系列材料就是一个个情境链,有了情境就有了问题,依据情境材料和相关视频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就形成了问题串。在《宪法修改》主题探究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

在探究活动(一)材料后,设计问题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及《国家与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分析宪法修改过程是怎样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问题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宪法修改的哲学依据。变式训练: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哲学知识,分析宪法修改的哲学依据。探究活动(二)材料后,设计问题3: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思考,上述宪法内容的修改有何依据和重大意义?探究活动(三)材料后,设计问题4: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家公职人员在任职前要向宪法宣誓?问题5:为推进新宪法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应该如何作为?问题6:请从公民的角度,设计三个学习和贯彻落实新宪法的活动方案,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依据。针对上述问题,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时政内容,开展合作式探究,并表述答题思路。

以上问题的设计凸显了三个特点。一是问题设置的生活性。创设与现实生活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情境,从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而且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问题6的设计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紧

密结合生活设计活动方案。二是问题设置的梯度性。问题1主要是要求学生描述“是什么”,属于比较简单的对应分析;问题2和问题3主要是要求学生分析“为什么”,属于比较高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问题4、5、6则要求学生回答“怎么做”,属于更高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设置的问题应由易到难,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同时也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愉悦。三是问题探究的可能性。问题应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要适中,从最近发展区出发,从旧知的综合应用引入,不自觉地联想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找出问题相似的地方,教师搭好脚手架,由浅入深帮助学生探究,从身边生活实例引入,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合作探究优化项目学习的方式

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略),让学生展示探究结果,在教师的及时反馈和引导下,学生对探究成果进行拓展和深化,学生对答案要点有了如下较为完整和清晰的认识。

问题1:中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在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提出立法建议,召开会议听取意见,整个过程都体现了党的领导。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宪法修改回应了人民的期待,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问题4: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向宪法宣誓会进一步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带头维护宪法权威,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浓厚氛围。有利于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有利于坚持和推进依宪治国。

问题5:中共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管党治党,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依宪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依宪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行政机关要坚持依宪决策,依宪行政,坚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作为司法机关,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两院要公正司法。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要依宪独立行使监察权,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公民要自觉守法,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在遵守法律法规程序的基础上,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上述三个问题中问题1虽是单一性问题,但是也具备一定综合性,要求学生深刻把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4具有时政性,要求学生平时关注热点时政,用时政知识完善答案;问题5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从党、人大、政府、监察委员会等多角度展开思考。

总之,教师应通过开展项目学习活动,让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情境问题,说明法治是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阐明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有利于學生法治意识的提高。

作者:徐福亮

宪法修改思考论文 篇3:

我国《宪法》修改中“列举”语言策略的运用及其问题

提 要 我国《宪法》自颁布以来多次修改,仅仅新时期以来就有四次。这些修改在语言策略上主要表现为“改变列举项”。可惜,这并不是一种成功的策略。作为根本大法,宪法的修改应该遵循更为合理的言语行为规则。

关键词 宪法语言 列举项 概括性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宪法》自颁布以来多次修改,仅仅新时期以来就有四次。这些修改在语言策略上有何表现,存在什么问题上?宪法语言修改特别应该注意什么准则?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一、新时期我国《宪法》的四次修改

新时期以来,我国《宪法》先后四次修改,这些修改虽然离不开语言,但主要并不是对法律语言本身进行修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4月12日)的修改

这次宪法修正案修改了两条。第一条:基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增加。第二条:基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修改。没有基于语言本身的修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的修改

这次宪法修正案修改了九条。其中包括语言本身的修改的主要两条,分别是第三和第七条。

第三条:修改一是增加了限定语“根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修改二把”高度文明、高度民主”改为“富强、民主、文明”。修改前首先强调“文明”,其次是“民主”;修改后去掉了不切实际的限定语“高度”。强调发展经济,“富强”最重要,其次是“民主”,再次是“文明”。这反映了前后对经济、民主、文明的不同看法。

第七条:这一条增加的内容体现了对法律的重视,同时造成了句式的改变,把“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政治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修改为“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政治秩序。”增加了主语和状语,使无主句变成了主谓句,强调了国家的主体地位和对法律的尊重,显得更加严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的修改

这次宪法修正案修改了六条。其中包括语言本身的修改的只有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这一条的修改既有基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修改,又有基于语言本身的修改。如将“都”去掉;将“正”改为“将”,并加入限定语“长期”;将“根据——理论”改为“沿着——道路”等。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的修改

这次宪法修正案修改了十四条。其中包含语言本身的比较多,如:

第十八条:这一条的修改既有基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修改,又有基于语言本身的修改。如将“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十条:将“征用”修改为“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二十一条:这一条的修改既有基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修改,又有基于语言本身的修改。如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改为“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扩大了语义的内涵,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外的其它的“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在内。

第二十二条:基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做的修改和增加。修改的内容是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改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第二十六条:基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做的修改。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

第二十九条:基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做的修改和增加。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并增加了限定语“依照法律规定”。

从四次修改可以看出:修正方式主要有三种:增加、删除、修改;修改的原因主要是基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在31条修正条款中,有19条涉及内容和词语的修改,占总数的多半;另有16条涉及内容的增加,占一半的比例;涉及删除的只有4条。

二、改变列举项:我国《宪法》修改中的基本语言策略

生活在不断的发展,《宪法》的一些原有表述边可能显得与此不相适应。对此,《宪法》修改过程中采用的一个基本语言策略便是“改变列举项”,尤其以第四次修正案最为明显,如:

第十九条:在“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增加了列举项,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十条:在“对土地实行征用”增加了列举项,改为“对土地实行征用或者征收并给予补偿”。

第二十一条:在“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将列举项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相对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而言,包括的内容更为广泛和全面。将简单句“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并列复句,同时增加了列举项:“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引导”增加了两个列举项,修改为:“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分别对并列项进行增加。将“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增加了一个列举项,改为“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第二十五条:增加了一个列举项,将“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军队”。

第二十八条:增加了一个列举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

第三十一条:增加了一个列举项,将“国旗、国徵、首都”修改为“国旗、国歌、国徵、首都”。

第二十二条:分别对并列项进行合并。将“公民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合法财产”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将四个并列项归纳为一个总括项。

第三十条:将多个列举项合并为一个总括项,将“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合并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在上述九条中有七条是列举项的增加,只有最后两条是列举项的合并。

三、《宪法》修改中“列举”语言策略运用的问题

列举,是现代行政法律规范性文件中最为常用的语言手段之一,对于法律规范性文件的细化和清晰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这和立法语言在技术上要求遣字用词的准确和统一是一致的,那么,《宪法》修改过程中的这一语言策略的运用是否同样有效呢?

由上引修改实例来看,《宪法》修改过程中的频频使用的“改变列举项”的语言策略很多并不成功:

其一,列举项前后不一致

例如2004年修正案第二十一条修改后的文本是: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一条的修改增加了概括度,修改的角度是好的,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改为“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但是前后表述并不一致。这一条前后共出现了三次“非公有制经济”,但后面的两个“非公有制经济”前面却没有上文出现过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字眼。如果认为要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修改为“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那么至少在同一条款中,前后要保持一致。既然后面不提,前面也不要提。

其二,列举项画蛇添足

例如2004年修正案第二十条修改后的文本是将“对土地实行征用”增加了列举项,改为“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其实在这儿增加并列项“征收”意义不大,可以不改,当然“征用”和“征收”的内涵不同,分别是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改变,但是同样可以通过对“征用”进行解释以增加概括度。

又如2004年修正案第二十二条修改后的文本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一条增加了列举项:“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但其实上“继承权”应该包括在“私有财产权”中,所以在这儿增加并列项“继承权”不免画蛇添足。

其三,列举项难以穷尽

例如2004年修正案第十九条修改后的文本是增加了一个列举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但是仅仅增加这一个列举项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成员,例如“现役军人”怎么办?是否要加上“社会主义事业的保卫者”?在校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怎么办?是否还要加上“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保卫者”?还有那些“丧失了工作与学习能力的“之类更多的可以列举人怎么办?。所以,与其增加列举项,倒不如增加概括度。例如把列举项“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归纳为“一切爱国者”。因为“劳动者”、“建设者”首先也是“爱国者”。

又如2004年修正案第二十八条修改后的文本是增加了一个列举项:“进行国事活动”。其实在这儿增加了“进行国事活动”,应该把“接受外国使节”去掉,因为“接受外国使节”只是“进行国事活动”的一部分,“进行国事活动”的内容很多,例如签署涉外条约等。

四、《宪法》修改的基本语言准则

任何言语行为的规则都是由这一言语行为的根本目的内在地决定的。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其目的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作为根本大法,他必须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严肃性。由此,《宪法》修改的言语行为的基本准则应该是:

第一,保持稳定性,能不修改的就不修改

作为根本大法,《宪法》最忌讳频繁修改,修改得越频繁,其严肃性就越受影响。

从1982年到2004年22年间,我国对《宪法)文本进行了四次修正,平均5年多修改一次。这些修改对138条中的31条进行了修正,也即对22%的条款进行了修正。相比之下,二百多年来,美国的宪法除了删掉1787年宪法中含有种族歧视的内容外,没有修改过一个字,但所有违宪的或者有违宪嫌疑的行为都受到了惩罚或付出了代价。

第二,当《宪法》规定与现实不一致时,尽量采用“司法解释”与“修正案”来完成

美国立宪200年,当宪法需要修改时,只是通过18次共27条宪法修正案来解决的。我们也应该更多地考虑采用“司法解释”与“修正案”的方法。

第三,如果一定要修改,也应该尽量增加概括度,而不是尽量改变列举项

改变列举项并不是一个好方案,相反会带来很多麻烦,而且增加的列举项越多,带来的问题也越多。比如增加列举项改变了不仅没有使语言更加精确,反面带来更多麻烦。因为需要列举的项目很多,不容易穷尽。而且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新情况随时会出现,有些列举项现在无法预见,那么是不是新情况出现以后,又要增加列举项了呢?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列举项不多,而是概括度不够。

作者:马晓红

上一篇:新型皮革工业论文下一篇:家居室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