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与规制下网络经济论文

2022-04-16

摘要:技术进步是决定自然垄断边界的基本要素,由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使得自然垄断边界具有动态性。自然垄断边界动态性决定了规制边界的动态性,呈现出规制逐步弱化,竞争逐步增强的变化趋势,但这种变化趋势并不是无止境的,并不会出现竞争完全取代规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垄断与规制下网络经济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垄断与规制下网络经济论文 篇1:

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与规制研究

摘要:本文开篇以微软公司垄断案引出网络经济下的垄断,进而指出规模经济效应、技术垄断、国家法律保护及边际收益递增等因素促使其形成。它与传统经济下的垄断不同,主要是以技术垄断为主,垄断行为主要表现为定价、捆绑销售和独占性交易等。它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而且网络外部性很有可能导致经济的高效率。因此,传统经济下的反垄断理论已不再适用,政府在反垄断时不能一概而论,应该重新制定反垄断的原则与政策,更好地规制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网络经济;垄断;规制政策

一、微软公司垄断案

微软公司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于1975年共同创办,最初该公司致力于为个人计算机编制基础软件。1980年,该公司被选择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个人计算机设计操作系统,从此发展突飞猛进,并逐渐在世界电脑软件业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在全球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中,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在网络浏览器市场中,微软公司于1995年推出的IE网络浏览器也占有80%以上的份额。根据美国反垄断法规定,一家公司如果占有某种产品60%以上的市场份额,就被认为是具有垄断力量。

早在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开始对有关微软公司垄断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的指控展开调查。2001年,微软公司与美国司法部向联邦法院提交了一份庭外和解协议。2002年,美国联邦法院批准了和解协议,根据和解协议,微软公司将面对至少5年的惩罚性措施,以削弱其垄断地位,增加行业竞争性。至此,被称为“世纪末审判”的微软公司垄断案画上了完整的句号。通过这起垄断案,我们对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二、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形成原因

1、规模经济效应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产品的研发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承担研发失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即产品的研发成本极高。只有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企业才有可能扩大产量,进而单位平均成本才会降低。因此企业会更加致力于扩大市场份额进而逐渐在市场形成垄断势力。

2、技术垄断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中技术水平含量高,且技术本身具有不易扩散和难以复制等特点,这就决定了谁先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拥有了垄断市场的优势。垄断了先进技术,企业会最大限度的排挤其他企业,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很快占领市场。

3、国家法律保护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大多数网络产品都有版权法保护。国家法律为了保护生产者知识产品和技术不被他人非法窃取,在保护生产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又赋予了生产者垄断市场的权利,这也促使了垄断的形成。

4、边际收益递增

网络产品具有高投入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性,它的主要投入要素是具有扩散性和共享性的知识等要素,对物质资源这类本身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要素需求较少,因此网络产品经常只需一次投入,就能获得持续增加的收益。网络产品的这种特性有利于垄断的形成。

三、网络经济下垄断的绩效分析

对网络经济下垄断的绩效进行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市场格局来评判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程度,进而为政府的垄断规制提供一定的依据。目前,主要从下述三个方面来进行绩效分析。

1、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有效率的产量水平总是出现在对额外单位产量的支付意愿恰好等于这个额外单位产量的生产成本的地方。而垄断厂商制定的价格总是高于边际成本,导致垄断厂商价格较高而产量较低,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消费者福利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社会福利因此产生净损失,降低了市场运作绩效。产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导致了传统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福利的减少(如下图所示)。

在纵轴表示产量、横轴表示价格的坐标系中,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交于G点,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交于F点。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价格为pC,产量为qn,总的消费者剩余为DBG区域;而垄断定价下,价格为pm,产量为qm,总的消费者剩余为DCE区域,很明显,DCE区域小于DBG区域,即垄断定价下,消费者剩余减少了。

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已经不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价格对市场的影响有所减弱,企业的价格制定规则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传统经济条件下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已经不能够最终决定产品价格。影响产品定价的主要因素转变为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才能增加需求量,进而逐渐在市场形成垄断力量。许多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会不定期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不存在限产提价的动机,消费者福利反而大大增加。

网络经济条件下市场进入壁垒主要是技术性的,技术创新成为占据市场垄断地位的关键性因素,而且技术创新的动态性特征使企业很难采取掠夺性定价行为。另外,由于网络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很低,且可以保持不变或递减,生产规模越大越能降低研发成本,因此垄断厂商会反过来增加产量。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降低导致了网络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提高。

2、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厂商可以通过合谋、掠夺性定价等方式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因此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上有所减弱。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技术垄断是暂时的,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被竞争对手的新技术所取代的危险。信息和知识等作为基本资源所固有的扩散性和共享性,使得任何一个企业包括垄断者都无法独占,企业的垄断仍然是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会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新产品率先占领市场以取得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企业不但没有以高价低质的垄断产品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没有消除或减弱竞争,反而形成更为激烈的技术竞争,从而促进了技术创新与进步。可以说,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本身就是技术创新与进步的结果。

3、网络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的高效率

网络外部性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绩效存在着直接关系。网络外部性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网络外部性过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致使一些厂商由于无法弥补其固定成本而不得不自动退出市场,最终均衡结果就是独家垄断,并且这种独家垄断就是社会最优状态。激烈竞争到最后,究竟哪家厂商存活下来或退出市场与它自身的生产成本与市场进入顺序有关。生产成本较高的厂商垄断了市场将导致市场的低效率,而生产成本较低的厂商垄断了市场就将导致市场的高效率。因此,网络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总之,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自发形成的,它不但没有以高价低质的垄断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造成社会经济效率低下;也没有阻碍技术创新,而是在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环境下,新的垄断不断取代旧的垄断,技术创新、竞争、垄断这三者在网络经济下始终是相互促进交融发展的。

四、网络经济下对垄断进行规制的政策思考

1、正确区分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结构是企业追求技术创新、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结果,如果我们否定了垄断结构,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追求技术创新、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经济发展就会失去源泉,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而垄断行为是指垄断厂商滥用市场势力以谋求高额垄断利润的一系列市场活动。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在网络经济下必然会出现,但却并不一定会导致垄断行为的产生,企业反而可能会采取一些竞争性行为来巩固其主导地位。因此,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之间并不存在完全对应关系,垄断行为既可以产生垄断结构,也可以产生竞争结构。国家法律政策真正需要规制的是垄断厂商滥用其市场地位的垄断行为,并不是垄断的市场结构。因此,对垄断的规制首先要区分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

2、以社会福利最大化和推动技术进步为主要规制目标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网络产品具有较高的固定成本,边际成本极低,不存在传统经济条件中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情况,网络经济的规模经济效应会促使利润向少数优势企业转移和集中,这并不违背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如上文中提到的微软公司,它虽然拥有垄断势力却并没有实行垄断力量,它的行为只是众多市场竞争者中的一个,并给消费者带来了净福利的增加。

网络产品一般都具有非常高的沉没成本,其在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之前,一般都是处于亏损状态。而在其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之前,如果不允许其垄断地位的存在,强迫其公开核心技术,实现完全竞争,企业将无法获得创新利润,这必将会打击创新行为,没有厂商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以推出新产品,经济的效率和社会福利都会受到严重伤害。因此,推动技术进步成为政府在规制垄断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目标,政府应为企业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措施。

3、禁止垄断行为而不禁止垄断本身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具有垄断力量的企业出现垄断行为时,政府为了营造竞争性市场环境以及鼓励公平竞争,往往只是禁止其垄断行为,而不削弱主导企业的实力。加之网络经济下垄断的表现形式日益复杂化,政府在对其进行规制时首先要弄清楚垄断产生的原因,判断出企业到底是滥用了其垄断地位还是凭借了自身产品的优势。所以,政府在对垄断进行规制时,只应该禁止垄断行为,而不应该禁止垄断本身。

4、政府在规制垄断行为时不越位干预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当市场出现垄断行为时,政府首先是采取《反垄断法》来对其进行规制,在《反垄断法》规制无果的情况下,政府往往会采取直接管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但干预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市场竞争活力,而不是把市场置于政府的行政领导下。政府的管制措施往往会发生越位干预情况,或者在已经失去管制必要性的时候仍然不愿意放松对市场的干预。因此,在对垄断进行规制时,要注意政府行为,防止滥用行政权力和越位干预。

参考文献:

[1]张铭洪,网络经济学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2.

[2]张小蒂.倪云虎,网络经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胡春,网络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濮小金.司志刚,网络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张铭洪,网络经济下的反垄断与政府规制[J],管理世界,2002.9.

[6]谢志刚. 信息产品需求特性与垄断性市场结构[J]. 中国工业经济,2005(5):35-42.

[7]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张铭洪. 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策略与政府政策研[D]. 厦门大学,2001.

[9]李怀.高良谋.新经济的冲击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的出现[J]. 经济研究 2001:34-35.

[10]孟雁北. 论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J]. 社会科学研究,2005(2):78-83.

[11]王雪. 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与规制研究. 长沙大学学报,2013.

[12]周颖.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反垄断规制探讨.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作者简介:

曹婷(1990-),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南京财经大学13级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产业政策。

作者:曹婷

垄断与规制下网络经济论文 篇2:

技术进步、自然垄断边界与规制政策选择

摘要:技术进步是决定自然垄断边界的基本要素,由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使得自然垄断边界具有动态性。自然垄断边界动态性决定了规制边界的动态性,呈现出规制逐步弱化,竞争逐步增强的变化趋势,但这种变化趋势并不是无止境的,并不会出现竞争完全取代规制。在自然垄断性较强的领域,应采取激励性规制政策,在可竞争性领域,应采取反垄断政策,而在竞争与规制并存领域,应采用有效的接入政策,阻止厂商垄断势力对竞争的破坏性作用,确保竞争行为的开展,使竞争与规制共同发挥协同效应。

关键词:技术进步;自然垄断边界;规制政策

一、自然垄断:基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网络经济的界定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的概念,最早提出自然垄断概念的是米勒(Mill,1848)。他是从自然资源的特征上来理解的,认为地租是自然垄断的结果。法勒(Farrer,1902)是从经济特征的角度最早分析自然垄断的,他认为把那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竞争,或者即使发生过竞争但最终也将失败的产业归为自然垄断产业,并具体列出了这些产业的经济特征:该产业提供生活必需的产品和服务;该产业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和生产环境;该产业的产品无法储存;该产业具有规模经济特征;该产业内通常只有一个企业来提供消费者需求的供给,其供给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亚当斯(Adams,1887)把产业按照规模效益不变、规模效益下降和规模效益上升分为三种类型,对前两种产业可以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但对规模递增的产业应该实行政府规制。埃利(Ely,1937)把自然垄断划分为三种类型:依靠独一无二的资源形成;以信息或特权而形成;由业务特征形成,并认为生产的规模经济导致自然垄断产业是不可竞争的,如果有其他因素使竞争状态破坏,则该产业就会走向更稳定、更有效率的垄断状态。随着人们对自然垄断认识的不断深入,学者们更多地是立足于经济特征视角,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成本弱增性等概念来定义自然垄断,有代表性的主张包括:沃特森认为,自然垄断是这样一种情况,单一的企业能够比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供同样数量的产品①。夏基(Sharkey,1982)和鲍莫尔(Baumol,1977)等学者则认为自然垄断最本质特征是成本函数弱增性②。这两个定义是相同的,只是后者将前者所描述的特性称为成本弱增性。

规模经济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指的是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规模经济一般是对单一产品而言的。沃特森证明了即使在规模不经济的领域,如果存在成本的弱增性,自然垄断也会成立。因此,规模经济只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而成本弱增性才是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前,经济学上普遍用“规模经济”来定义自然垄断。1981年,鲍莫尔(Baumol)、潘扎尔(Panzar)和威利格(Willig)在成本弱增性基础上提出了范围经济概念,系统地用范围经济和成本弱增性来定义多产品下的自然垄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企业通常不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服务),而是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在多产品的情况下,成本并不取决于各种产品的规模经济,而主要取决于范围经济。范围经济通常是按照一个企业生产多个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在某一多产品的产业中,只要一家企业生产所有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多家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该产业就是自然垄断的。范围经济效益包括垄断产业提供多种产品或服务的复合供给利益和生产与分配的纵向一体化利益。复合供给利益是由共同设施和共同成本带来的,生产与分配的纵向一体化利益是由基础网络业务环节与其上游环节之间的技术密切性和协调性带来的,也就是由垄断产业纵向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决定的。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是从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的技术角度来阐述自然垄断的,规模经济表现为单一产品的平均成本的下降(具有成本弱增性),范围经济表现为多产品成本的弱增性。在现实中,对于一个生产多产品的自然垄断产业,可能同时存在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因此,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与自然垄断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符合成本弱增性条件时,才能推导出自然垄断。也就是说,成本弱增性才是自然垄断成立的必要条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不同在于,规模经济是对一种产品而言,通过增加产量来降低成本;而范围经济是针对多产品情况,通过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来将降低成本。

网络经济是指某个网络的参与者越多,这个网络的价值就越高。其中的价值增加既包括供给者的成本节约,也包括网络使用者的效用增加,如电话的通话对手越多,用户的方便性也就越大。在自然垄断产业中,网络传输系统的网络经济在具有规模经济的同时,一般也都具有范围经济的特性,如在电网上传输高低电压。可见,从网络经济视角来阐释自然垄断,能增加自然垄断存在的合理性。于立、肖兴志、姜春海认为,传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分析更适合于自然垄断产业中的非自然垄断环节的分析,而网络经济更适用于自然垄断产业中的网络传输系统的分析③。在网络传输系统,由于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所以自然垄断性就较强。而在非网络传输环节,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不具有网络经济,所以整体的自然垄断性就较弱。总之,诸多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在图1中,a表示在一种产品情况下,规模经济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只要规模经济存在就意味着自然垄断,规模经济可用成本具有弱增性来表示;b表示在多产品情况下,由于复合供给利益和生产与分配的纵向统一利益的范围经济效益,使得厂商成本函数符合成本弱增性,决定了自然垄断;c由于自然垄断产业中网络传输部分的网络经济效益,使之网络传输部分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d表示虽然多产品下的自然垄断由范围经济决定,但是,单一产品的生产仍然可能具有规模经济特征;e表示在一种产品情况下,规模经济并非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但只要厂商的成本函数符合成本弱增性,自然垄断也会成立。f表示无论自然垄断是由哪种因素决定,可能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也可能是网络经济,但最终从成本的角度都表现为成本的弱增性,因此,成本弱增性是自然垄断成立的必要条件。

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成本弱增性对自然垄断的定义过程,实际上就是自然垄断边界认识的变化过程。传统自然垄断理论是由规模经济定义的,即认为平均成本下降时是自然垄断,而建立在范围经济基础上的现代自然垄断理论认为,一家企业所生产的众多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多家企业生产的成本之和,即使在平均成本上升阶段也是自然垄断。可见,基于范围经济的自然垄断边界是扩大的,但这不意味着规制的范围也是扩大的,而需要根据自然垄断的强弱、企业可维持力和进入是否有障碍等因素来综合确定。

二、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与自然垄断动态边界

产业活动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产业自然垄断性质的变化,进而要求根据现有的产业性质制定相应的规制政策,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消费者公平利用。现在很难说哪个产业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垄断产业,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产业,由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以及双方的相互作用,使得自然垄断边界呈现动态性特征。

1. 供给技术改变自然垄断边界

技术进步是产业性质和产业管理体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制度演进的基础和推动力量。一般而言,自然垄断产业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成本弱增性等经济特征,同时还具有巨大的资产专用性和沉淀成本等进入壁垒,使得竞争者难以进入,垄断产业独享垄断的好处。这些经济特征实质上都与生产和提供有关产品与服务的成本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由于供给成本和技术的变化,自然垄断产业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也会发生变化,投入要素的价格也会受到影响。这样,传统产业的自然垄断特征可能不再具备或者至少不再完全具备,自然垄断产业的边界就会发生变化。维斯库兹、弗农和哈瑞顿(2004)认为,成本函数是由最有效的生产技术和当前投入要素价格决定的,当技术创新改变了有效生产技术和投入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平均成本曲线以及边际成本曲线将会发生变化。成本结构的变化通过有效率企业的规模和社会最优产出水平两种方式对自然垄断产业边界产生影响,这两方面的效应取决于技术变化或投入要素价格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成本函数。当固定成本下降时,平均成本也会下降,这样,由于成本更低,对于有效率企业的规模要求也更低,如果出现降低固定成本的创新,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也降低。因此,固定成本的下降使得一个产业不再是自然垄断产业,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可以在社会最优价格上同时存在并且都能获利④。

传统的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产业,由于技术变化的原因,可能不再具有(或在某些环节不再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例如,过去整个电力产业被看作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垂直一体化经营,而混合循环燃气轮机技术改变了电力生产的规模经济优势,大大降低了电力生产的资本成本,而且能够超越电力分销网络直接向较大规模的顾客提供电力。最近20年的新技术导致了电厂最佳生产规模的变化,最佳发电容量从20世纪80年代大约在900MW左右变为现在的100MW到1000MW,分散的、新型的电厂比过去的垄断厂商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实际上,电力产业中,只有输电和配电市场有很强的自然垄断特征,而在发电和售电市场存在竞争特征,完全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技术进步还能够通过产业间或产业内不同产品和服务的替代竞争影响产业的性质。从经济史上来看,铁路本来是作为运河的竞争对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19世纪逐渐取得了垄断地位。但是在20世纪,火车的动力燃料的改进降低了铁路的运营成本,新技术的发明还不断应用于汽车和航空,随着高速公路的延伸和飞机场的建设,火车、汽车、飞机之间彼此竞争并可以互相替代,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进行选择,原来意义上自然垄断性就自然弱化了许多。

2. 市场需求变化改变自然垄断边界

在技术水平不变时,市场需求是决定自然垄断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改变自然垄断的性质与强弱。根据自然垄断的成本弱增性特点,在成本弱增的范围内,市场中存在一家垄断厂商独自经营是最有效率的,在市场需求增加超过了成本弱增性范围,自然垄断则变成不可维持了,这时市场就允许竞争者进入,一家企业独占市场不再是合理的,取而代之的是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当技术可变时,技术不但是改变成本结构的因素,也会由于创新所带来的低成本、低价格和替代品的出现刺激需求水平的上升,或者改变人们的消费组合与模式,改变有关产业的相对供求关系。历史比较和经验研究表明,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不同,自然垄断的边界存在显著差异⑤。

维斯库兹、弗农和哈瑞顿根据平均成本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用单一产品的例子诠释自然垄断的动态特点。他们认为,自然垄断可分为“永久性自然垄断”和“暂时性自然垄断”两种,永久性自然垄断关键在于长期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持续下降,不论市场需求有多大,单个企业都能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来。暂时性自然垄断是指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至产量某一点之后就变为常数,因此,随着需求增加,自然垄断就变成了完全竞争市场。如20世纪40年代纽约和费城间的长距离电话服务仅需800条线路。在这一容量下,单位成本持续下降,形成了自然垄断状态。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线路的数目增至79000条(很大程度上起因于对电话的需求增加),在这一使用量下,单位成本基本持平,暂时性自然垄断消失。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形并不少见,随着技术进步,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成本函数会因生产中新知识的引用而发生转变,从而产生自由竞争。长期看,永久性自然垄断很可能越来越稀少。

3. 供给技术与市场需求的互动改变自然垄断边界

自然垄断的边界变化是由供给技术和市场需求同时从两个方面内生地决定的。市场需求和需求特点对技术供给具有诱导作用,只有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市场,这就要求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功能的完善、生产流程的设计和改造、生产规模和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会对产业的成本状况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自然垄断产业性质变化。技术进步会导致产业供给特征的变化,而供给特征的变化对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对需求结构、需求数量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变化将直接反映在需求曲线中,当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足够多时,整个产业就会有多个企业进入,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产业就变成竞争性的了,供给技术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共同决定了市场容量大小以及在一定市场容量下最有效率的厂商数量,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的交互作用,共同推动自然垄断边界的变化和政府规制政策的调整。

三、自然垄断动态边界与规制政策选择

由于供给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供需的相互作用,其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发生了变化,进而决定产业的市场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总的变化趋势是,独家企业的极端自然垄断市场结构向一般性竞争性市场结构转换。相应地,自然垄断产业对竞争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对规制的需求逐渐减少,规制与竞争关系表现为一定的动态性(见图2)。可见,图2中大部分领域引入竞争是可行的,在可竞争领域,保障有效竞争的反垄断规制起到重要作用。在极端的自然垄断情况下,应实行激励性规制政策,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在竞争与规制之间的中间领域,若不加规制地实施竞争,会发生“挑奶皮”及进入遏制等不良行为⑥,这种竞争是低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对于产业的整体发展不利,因而需要采取保障有效竞争的接入规制政策加以矫正。尽管随着环境的变化,如图中箭头所示,规制有逐步减少,而竞争逐步增加的趋势,但这种变化趋势并不是无止境的,并不会出现竞争完全取代规制,规制与竞争并存则为常态。事实上,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实质就是通过规制与竞争两种制度均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安排,以提高产业绩效,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1. 自然垄断领域的规制政策

从世界范围看,引入竞争是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无论怎样引入竞争,在某些部门和环节仍然存在着自然垄断的合理性。这样,为了实现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统一,尽可能地避免规制失灵的出现,在自然垄断性犹存的部门和环节,应采取激励性规制措施。传统规制理论的既定前提是规制者与被规制者具有同样多的信息,双方进行的是一种对称信息博弈。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规制收费方式是服务成本或公正报酬率规制,实质是一种成本加成合同。但是,由于规制者与被规制者所掌握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规制机构知道的有关被规制企业的信息要远远少于企业所知道的相应信息,双方进行的实际上是一种非对称信息博弈,致使这种传统规制方式在实行过程中存在较多缺点,被认为是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缺乏效率和产业低效率运行的主要原因。激励性规制理论实际上是运用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信息经济学的相关方法来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效率与信息租金的两难选择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必须利用代理人对自身利益(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设计某种程序给代理人提供一种激励,以使其采取与自己目标(由消费者剩余和企业利润所构成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相符合的最优行动;同时为代理人设计一个合同菜单,通过合同选择来甄别不同类型企业,获取更多信息。具体来说,当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时,应允许被规制企业利用其信息优势,通过赋予其更多利润支配权的方式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信息租金,以换得提高生产效率的激励;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被规制企业的私有信息,最佳的规制机制是通过提供这样一种合同选择,即在较低产量但盈亏平衡的低强度激励合约(如报酬率规制)和最优产量但利润最大化的高强度激励合约(如价格上限规制)之间选择,从而在生产效率和信息租金二者之间进行取舍。由此可见,激励性规制相对于传统规制而言,只需关注企业的产出绩效和外部效应,而较少控制企业的具体行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权。目前,激励性规制方法主要有特许投标制度、区域间比较竞争和价格上限规制,这些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规制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值得我国借鉴。

2. 垄断与竞争并存领域的规制政策

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后,原垄断运营商是唯一拥有“瓶颈”环节的企业,它可能会与其它竞争性环节分离,也可能除了提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瓶颈”业务外,还提供竞争性服务;而新进入者只能进入竞争性环节,但竞争性环节必须使用“瓶颈”环节才能实现完整的服务。这时,就需要确定竞争性环节向“瓶颈”环节支付合理的使用价格。一个合理接入价格制定的重要原则是保护公平竞争,既要防止原运营商损害新进入者的利益,同时也应适度保证原运营商的利益,使“瓶颈”投资得到有效的补偿,实现自然垄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只有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社会总福利才最大,这对于自然垄断产业中的接入定价也不例外。按照边际成本等于价格这一最优定价原则,新进入者支付给在位垄断企业的接入费用应等于在位垄断企业提供接入服务的边际成本,那么新进入者向最终用户收取的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价格就越低,最终用户消费的产品或服务总量就越高。虽然从理论上,最优配置下的边际成本接入定价,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接入费按边际成本定价可能使新进入者对网络“搭便车”,造成竞争性市场的无效率进入。同时,由于原垄断企业承担全部固定成本,也会设法将其成本转嫁到具有市场势力的市场而破坏公平竞争。因此,在实际确定接入定价费用的过程中,往往在垄断企业提供接入服务的边际成本之上存在加成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在位者的亏损,进而允许提供接入服务的在位垄断企业补偿其间接费用或共同成本。目前对接入定价的具体方法的讨论比较多,主要有基于成本定价法、有效要素定价、整体价格上限,等等,但到目前为止接入定价方法还无法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因此,在确定具体接入方法时,应根据具体产业实际情况适当采用。

3. 可竞争领域的规制政策

反垄断规制属于可竞争领域的间接规制,与直接规制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反垄断规制是在较发达的市场竞争体制下主要针对可竞争市场里的垄断行为,如操纵价格限制产量的卡特尔串谋行为、导致垄断行为的兼并以及掠夺性定价、垂直约束和搭配销售等策略性行为而发展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就现阶段的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而言,主要的规制还是对自然垄断的直接规制,而不是对竞争性领域的反垄断规制。因为,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看,发达市场经济下典型的经济性垄断问题还不是很明显,而更多地表现为行政性垄断。因此,目前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反垄断的主要任务是以破除行政性垄断为主,行政性垄断的破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益集团博弈和政府改革的决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随着自然垄断产业竞争机制的引入和行政性垄断的逐步消除,经济性垄断将成为阻碍自由竞争的主要制约,对限制竞争的经济性垄断的规制越来越重要,反垄断规制的作用范围必将逐渐扩大,成为与直接规制相互补充的不可缺少的制度安排。

注释:

①Watcrson. Regulation of the firm Natural Monopoly, Oxford: Blackwell, 1988.

②Sharkey, The Theory of Natural Monopo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4-5;W.J.Baumol. On the Proper Cost Tests for Natural Monopoly in a Multiproduct Indust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67: 809-802.

③ 于立、肖兴志、姜春海:《自然垄断的“三位一体”理论》,《当代财经》2004年第8期。

④ 维斯库兹、弗农、哈瑞顿:《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269页。

⑤ 王廷惠:《自然垄断边界变化与政府管制政策的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⑥ 所谓“挑奶皮”,来源于英文“Cream skimming”,按字面的意思是仅挑出牛奶温热后上面那层富有脂肪奶味的部分吃,俗称“挑肥拣瘦”。以专业术语来讲,指在规制下容许内部互助的产业,如实行放松规制,将使新企业仅参加到那些收益性高的地区和服务领域。这样,“挑奶皮”的结果将会减少那些原有企业的收益,甚至有时会发生对特定地区、特定顾客层的服务不可能继续提供的情况,因此,应限制以“挑奶皮”为目的的进入。

(责任编辑 陈孝兵)

作者:赵 卓

垄断与规制下网络经济论文 篇3:

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社会福利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以激活竞争、提高市场效率已经成为后危机时期保增长、调结构的必然选择。近期“新36条”实施细则的陆续出台,使得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条件日趋完备。政府的有效规制是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必要条件,而政府规制成本也是影响社会福利状况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研究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前后企业行为的变化以及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博弈模型的建立,详细地说明了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对社会福利的增进作用,以及不同市场结构对于社会福利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民营资本;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社会福利

一、引 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然而公有制经济始终把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一些垄断性行业中,公有制经济效率低、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因此,打破国有经济的垄断,鼓励并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从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到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再到2012年5月国务院下属六部门民间投资具体实施细则的陆续推出,政府对民营资本参与一些垄断性行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一方面,在内需不振、外需疲软的双重作用下,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政府有必要加大投资等方面的刺激力度。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资金压力的问题已经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允许民营资本的参与进入对拉动内需、稳定经济增长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进程中,中国经济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长期垄断所造成的经济效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而引入高效的民营资本有利于打破当前的垄断局面,激活市场,促进竞争,优化资源配置。

然而,到目前为止,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所取得的成效仍然不容乐观,而且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进军垄断行业的问题上显示出犹豫和观望的心态。民营资本投资铁路、银行等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原有国有经济垄断的格局,而打破垄断必然会引起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和排斥。虽然政府在政策上对民营资本的进入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一旦利益受到触动,在位垄断企业仍然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和方式阻碍民营企业的进入和经营,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解决操作细节上的问题。此外,对于民营资本而言,仅仅获得市场准入资格还远远不够,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是生存的根本保障。垄断的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规模等方面都有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保证国有企业不利用这些优势打压民营企业、阻碍市场竞争,也依赖于政府的监管和规制。

对于垄断和政府规制的问题,国内许多学者都做了相关的分析研究。王俊豪(1998)在讨论自然垄断产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自然垄断与竞争的比较效率问题,并提出了在自然垄断产业实现有效率竞争的政府管制政策思路。曹建海(2002)以中国民航运输业为例,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与规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竞争、提高效率的政策建议。王廷惠(2002)研究了自然垄断边界的变化与政府管制的调整。戚聿东(2002)对我国自然垄断分拆式改革的误区及其出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王学庆(2003)对我国垄断性行业状态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就构建规范的政府管制制度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高尚全和尹竹(2003)为加快推动垄断行业改革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吕志勇和陈宏民(2003)就垄断市场开放的路径选择问题、产权改革与市场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问题、垄断市场开放后的管制变革问题以及独立监管和依法监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于良春(2004)在对自然垄断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自然垄断的强度和可维持性的状况来决定政府规制政策的设计。李怀(2004)进行了基于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理论研究。姜付秀和余晖(2007)基于对市场势力效应的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论述了我国行政性垄断的危害。于良春和杨骞(2007)以我国电信业行政垄断制度的动态变迁为例考察并论述了行政垄断制度选择的一般分析框架。陈富良(2009)研究了垄断行业的效率改革和规制重构问题。陈林和朱卫平(2011)通过构建动态的创新和产量竞争模型,对市场内生的垄断与社会福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此外,对于垄断行业引入竞争以及垄断行业与民营经济的关系问题,于良春和于华阳(2004)提出应当在自然垄断领域内引入竞争的理论假说,并用电信产业的统计数据对这个假说的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王劲松等(2005)分析了民营经济在中国整体经济中的结构特征以及民营经济的内部产业结构,并论述了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竞争关系。汪明秋(2005)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问题进行了研究。杨永忠(2010)研究了制度壁垒下不同垄断行业的民营经济进入特征和效率,探讨了支持我国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制度模式优化制度设计问题。

从以上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大多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垄断行业自身的特征以及政府对垄断行为的规制上,但是对于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这一问题,却鲜有实质性的探讨。本文的分析是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基本模型并借鉴博弈论的基本方法,从国有垄断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博弈和政府对国有垄断企业的规制两个角度进行,讨论了不同情况下社会总福利的状况。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对政府规制前后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比较,分析了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对社会福利的增进作用;并且通过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详细地考察了政府规制对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二、理论模型的构建

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假设一行业有1家国有企业完全垄断,其产量为q;同时,存在着n家可以生产该产品的民营企业准备进入该行业,产量分别为q,q,…,qi-1,qi,qi+1,…q,称原国有企业为在位企业,n家民营企业为潜在进入企业,所有的企业都受到一个垄断型政府部门的监管与规制。政府可以选择对该行业进行规制或不规制,即引导或禁止潜在进入企业进入该行业。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政府追求的是社会总福利的W最大化。假定社会总福利由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加总得到,即W=CS+PS。同时进一步假定所有企业的平均成本固定不变,令AC=c;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a-bQ(a>0,b>0)。在民营企业进入该行业前,Q=qq,而在民营企业进入该行业后,Q=q+q。下面对政府不进行规制和进行规制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政府不进行规制时的企业行为与社会福利

如果政府不进行规制,则该行业由唯一的1家国有企业完全垄断,市场反需求函数为:

P=a-bq

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p-c)q=(a-bq-c)q

将对q求一阶偏导并令其等于0得:

=-bq+a-bq-c=0

解得该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时的最优产量为:

q=

将上式代入企业的利润函数,即可得到企业的利润:

=

此时的社会总福利为:

W=CS+PS

=(a-bQ)dQ-Pq+(P-c)q

=

(二)规制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政府进行规制时的企业行为与社会福利

一般情况下,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资金、技术、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与民营企业进行竞争时,国有企业往往处于领导者的地位。然而,国有企业的优势不是绝对的,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营资本完全有可能大规模进军垄断行业,而凭借其机制灵活、生产高效等比较优势扭转其在竞争中的不利局面。因此,在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后,亦可能形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平等的产量基础上进行竞争,即二者同时制定各自的产量。那么,在政府规制的情况下,要基于两种不同的博弈模型来分析企业的行为和社会福利状况。

1. 首先考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时制定各自的产量——静态博弈的情况

当民营企业成功地进入到该垄断行业后,新进入的民营企业和在位的国有企业实力相当,此时二者同时制定各自的产量。在这种情况下,各个企业面临的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a-b(q+q),国有企业和第i个民营企业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P-C)q=a-bq+q-cq

=(P-C)q=a-bq+q-cq

运用反应函数法求解纳什均衡,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可以用下式表示:

ma(q,q)

=a-bq+q-cq

(q,q)=a-bq+q-cq

s.t. q>0,q>0

假设q不变,将对q求一阶偏导并令其等于0得:

=-bq+a-bq+q-c=0

当q=q=…=q时可以解得q对q的反应函数:

q=

同理,假设q不变,将对q求一阶偏导并令其等于0得:

=-bq+a-bq+q-c=0

当q=q=…=q时可以解得q对q的反应函数:

q=

将以上两个反应函数组成二元方程组并求解,即可得到国有企业和第i个民营企业的最优产量,分别为:

q=

q=

进一步求出国有企业和第i个民营企业的利润,分别为:

=

=

这种情况下,社会总产量为:

Qc=q+q=q+nq=

社会总福利为:

W1=CS+PS=(a-bQ)dQ-PQc+(P-c)Qc

整理可得W1=

2. 接下来考虑另外一种情况,即民营企业接受国有企业的产量领导——动态博弈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垄断行业的民营企业实力明显弱于国有企业,从而不得不接受国有企业的产量领导。此时各个企业面临的市场反需求函数为:

P=a-b(q+q)

国有企业和第i个民营企业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P-C)q=a-bq+q-cq

=(P-C)q=a-bq+q-cq

利用逆推法求解动态该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首先来分析作为产量追随者的第i个民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即:

(q,q)=a-bq+q-cq

将对q求一阶偏导并令其等于0得:

=-bq+a-b(q+q)-c=0

当q=q=…=q时达到纳什均衡,从而解得第i个民营企业的最优产量和利润分别为:

q=

=;

再来分析作为产量领导者的国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q,q)=a-bq+q-cq

令q=q=…=q, 并将q=代入上式,得:

(q,q)=a-bq+-cq 将对q求一阶偏导并令其等于0得:

=-=0

最后解得国有企业的最优产量和利润分别为:

q=

=

进而求得民营企业的最优产量和利润分别为:

q=

=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产量为:

Qs=q+q=q+nq=

社会总福利为:

W2=CS+PS=(a-bQ)dQ-pQs+(P-c)Qs经整理, W2 =

(三)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博弈模型的建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政府对垄断行业进行规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与不进行规制时企业的行为与社会福利状况有明显的差异。接下来建立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从而考察政府规制对于打破垄断的作用。

政府可以选择对垄断行业进行规制或不进行规制。若政府选择不进行规制,则1家国有企业完全垄断其所在行业的局面不会改变;若政府选择进行规制,允许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该垄断行业,则国有企业就会对政府的规制行为做出反应。对于民营企业的进入,国有企业可以选择阻挠或不阻挠。如果国有企业选择不阻挠,则民营企业可以顺利进入该垄断行业;如果国有企业选择阻挠,并假设其可以利用在位优势成功地阻止民营企业的进入,则政府就会对国有企业的阻挠行为做出反应。对于国有企业的阻挠行为,政府可以选择惩罚或不惩罚两种策略。如果政府采取惩罚措施,则可以有效地抑制国有企业的阻挠行为,使得民营资本最终进入该行业;如果政府采取不惩罚的策略,则国有企业的阻挠行为获得成功,民营资本不能进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建立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的博弈树,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政府为规制的主体;企业为国有垄断企业;“不规制”为政府对1家国有企业垄断整个行业的状况不进行规制,即不允许民营资本的进入;“规制”为政府允许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不阻挠”为国有垄断企业对民营企业的进入不进行阻挠,民营企业顺利进入该垄断行业;“阻挠”为国有垄断企业成功地阻止民营资本进入该垄断行业。W和0分别为1家国有企业完全垄断整个行业时的社会总福利和企业的利润;W′和′分别为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时的社会总福利和国有企业的利润(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的不同情况下,W′的值分别为W1和W2,而′的值分别为和,但在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的博弈模型中,这两种情况所显示出的结果是相同的);Cr为政府的规制成本;Cb为国有企业的阻挠成本;F为政府对国有企业阻挠行为的处罚(可以表现为罚金)。该博弈中所有变量的值均大于0;已经求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W

(四)社会最优解与社会福利分析

通过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可以看到,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行为应对政府的规制。下面将就博弈模型的均衡解的讨论来分析政府规制的作用和社会福利的变化。

1. 不存在规制成本,即Cr=0时:

若Cr=0, 则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进行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为(W′-Cr, ′)亦即(W′,′)。 这是在政府的规制下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而在位的国有企业不进行阻挠的结果。

进一步地,若进入的民营企业与在位的国有企业同时制定各自的产量(即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静态博弈的情况),则:

W′=W1=

相比于1家国有企业完全垄断时的社会总福利W,社会福利增量为:

△W=W1-W

=-

=

△W>0且=>0

若进入的民营企业不得不接受在位的国有企业的产量领导(即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动态博弈的情况),则

W′=W2=,相比于1家国有企业完全垄断时的社会总福利W,社会福利增量为:

△W=W2-W=

-=

△W>0且=>0

此外:

W2-W1=

-=>0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在不存在规制成本的理想状态下,政府会选择允许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此时社会福利增加△W。 而且政府规制的作用随进入垄断行业的民营企业的数量不同而异,进入的民营企业越多,政府规制所增进的社会福利就越多。此外,政府规制的作用还与进入的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实力相关,进入的民营企业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反而增进的社会福利越少。因此,就社会总福利而言,国有企业实行产量领导的市场是最优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时定产的市场次之,而由1家国有企业完全垄断的市场社会福利最小。

2. 存在规制成本,即Cr≠0时:

当存在规制成本时,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一是当规制成本小于社会福利的增加,即Cr

<△W时,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博弈的均衡结果为W′-Cr, ′。 此时政府选择进行规制,即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而在位的国有企业选择不阻挠民营资本的进入。这时的社会总福利为W′-Cr。

二是当规制成本等于社会福利的增加,即Cr

=△W时,政府进行规制与不进行规制的社会均衡结果相同。但是就在位的国有垄断企业而言则并非如此,其更倾向于政府的不规制,这样才能维持它的垄断地位,进而攫取最高的利润。

三是当规制成本大于社会福利的增加,即Cr

>△W时,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博弈的均衡结果为(W,)。此时理性的政府会选择不规制,因为规制非但不能增进社会福利,反而会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这时的社会总福利为W,在位的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得以延续。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民营资本能否成功地进入垄断行业,关键在于政府规制成本的大小。当规制成本较大时,政府不会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因为此时打破垄断所增进的社会福利不足以补偿政府为进行有效的规制而支付的成本,社会总福利会遭受净损失。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加强、规制效率的提高,当规制成本等于社会福利的增量时,进行规制与不进行规制的社会结果是相同的,不会影响社会总福利的状况。进一步地,当规制成本下降至社会可能获得的福利增量之下时,政府就会选择允许并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从而改善社会福利。

三、结 语

本文通过对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前后企业行为的研究与社会福利的比较,分析了政府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对社会总福利的增进作用,并且通过建立政府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详细地考察了政府规制对于打破垄断所起到的作用。其中,政府规制的成本是民营资本能否成功进入垄断行业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对垄断行业进行规制所支付的成本越小,社会总福利就越大。此外,市场结构也会影响社会福利状况。在国有垄断企业实行产量领导的市场上社会福利较大,而且随着市场上接受产量领导的民营企业数量的增多,社会总福利还会进一步增大。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而且又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现实。与此同时,民间资本存量在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受制于投资渠道的狭窄,而大量涌入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部门,制造了大量的经济泡沫。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可以大大拓宽其投资渠道,有利于引导资金回流至实体经济部门,这样既能缓解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压力,又能预防产业空心化,助推产业升级。可以说,在后危机时期,允许并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

政府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首先应打破垄断性产业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对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取消进入壁垒,确保民营企业能够自由、平等地进入垄断行业,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率,规范行政审批流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此外,对于民营资本而言,仅仅获得市场准入资格还远远不够,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是生存的根本保障。其次,还必须实行结构重组,重塑市场主体。据统计,民营资本投资贡献了就业的60%至70%,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及税收的45%。这充分说明,市场的主体应当是竞争性的民营企业,而不是当前掌控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垄断企业。因此,必须实行结构重组,形成可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从发达国家垄断性产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对于促进竞争、提高经济效率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对于垄断结构,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规制,而对于垄断行为,则必须用法律手段予以约束。目前我国的反垄断法还不够成熟,我们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在规范垄断行为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

[参考文献]

[1] 马云泽. 排污权交易机制与社会福利[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6-71.

[2] 王俊豪,王建明. 中国垄断性产业的行政垄断及其管制政策[J]. 中国工业经济,2007(12):35-37.

[3] George J.Stigler.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 tion[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1971(2):1-20.

The Analysis of Social Welfare for the Private Capital into the Monopoly Industry

Ma Yunze,Ding Li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Key words: private capital; monopoly industry; state-owned monopoly enterprise; social welfare.

作者:马云泽,丁利平

上一篇:安全技术检验农业机械论文下一篇:海南饮食旅游文化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