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己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原因。因此,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论文 篇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

近期,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了《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1年)》,报告显示,有76.9%的银行家认为,未来3年中小企业贷款产品是公司金融业务的发展重点。银行家普遍认为,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有政策空间。

其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由来已久,而各级政府部门也一直不断出台相关文件予以支持,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和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和多元化融资方式,力图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的角度,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风险分析,寻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策略。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创业板为中小企业特别是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概念的中小企业提供了面向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企业256家,融资总额1840.7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7家,占比为92.58%,绝大部分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文化教育传媒等领域。此外,私募股权融资也已成为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方式。

人民银行等部门近年来也一直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市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陆续推出了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一系列债券融资工具。截至2011年6月末,共有160 家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13.67亿元。

尽管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正在逐步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创新的融资渠道,但是市场的完善和扩大仍需要一个过程,直接融资占中小企业融资的比例仍比较低,并且近期内不会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二)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充当信用媒介而实现融资的一种方式,并且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多次为中小企业融资下发指导性文件,引导督促金融机构通过增加信贷资金投放、创新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等方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并且在中国银监会下发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中,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资产计算、存贷比指标考核等给予优惠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发展好的银行给予优先增设分支机构和差异化考核等支持,并明确提出允许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这一系列政策将有效推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同时,政府还在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专业担保公司等面向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推进下,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截至2011年6月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含票据贴现)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7 万亿元,同比增长25.9%,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9个百分点;小企业贷款累计新增8659亿元。

从上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间接融资在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主要方式。而且,从行业方面看,直接融资比较适合高科技、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而间接融资更加适合数量上占较大比例的从事商贸、加工制造等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融资普遍具有贷款利率高、综合收益高、贷款集中度低等特点,并且在监管部门出台多项鼓励措施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更加具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占用度低等优势,因此,商业银行在自身利益驱动和监管政策要求下,都有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的冲动,然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治理结构不健全、抵抗外部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更是使得商业银行要面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一)事前的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应该是二手车市场。在二手车市场,由于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买方不能确切了解二手车的真实性能,所以买方只能接受同类型二手车的平均价格。这会导致真实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车子只能被以平均价格出售,而高质量车子的卖方会认为购买价格过低,从而退出交易市场。由于高质量车子退出市场,而二手车的平均质量就会明显下降,买方也只能以市场平均价格买到真实质量在平均水平或者平均水平以下的二手车。

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商业银行面临同样的逆向选择问题。由于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财务制度和信用体系并不完善,商业银行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位置。而国内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缺少足够的经验,在信用风险方面也没有完备的评价体系。

如果将贷款资金看作商品,那么资金的卖方是商业银行,而买方是中小企业。从卖方的角度看,目前商业银行会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价,而且一般来说,都认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度和违约率都相对大型企业要高一些。因此,商业银行一般都会加大对中小企业借款主体的考查力度,提高包括利率在内的贷款条件,增加抵押物或其他担保形式。

从买方的角度看,中小企业中包含相对优质的低风险客户和相对劣质的高风险客户。低风险客户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会充分考虑偿债压力、资金成本和收益水平等因素,而不一定会接受银行相对比较高的贷款利率或其他条件。相反,高风险客户在申请贷款时,则不会考虑这些因素,而是主要考虑能否获得贷款资金,所以会采取包括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伪造会计凭证和接受苛刻的贷款条件等手段,从而误导银行在风险判断上认为风险和收益能够匹配。

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的投放对象上,往往是向接受包括高利率在内的贷款条件的高风险客户发放贷款,使这种经营业绩不好或者发展潜力不大的高风险客户获得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不断增大。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使得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上难以根据信用风险水平而进行准确地定价。

(二)事后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签约后,在履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有可能为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侵占他人的利益,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存在。

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借款人在取得贷款后,不严格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合理运用资金、投资于高风险项目、甚至不按照约定期限偿还贷款等方面,一旦出现风险,便可能牺牲商业银行利益。

在建立信贷关系后,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管理往往延续对大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很难观察到企业如何高效地对信贷资金进行利用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不能把握实质风险。中小企业往往更会在利益驱动下,做出有损商业银行利益而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行为。

由此可见,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不能进行有效投放或者浅尝辄止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才能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准确衡量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水平,从而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定价。

三、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策略选择

在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作为外部力量解决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充当信息共享、信用评级和信用保障的渠道。而商业银行自身也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信用评级系统,从而能够准确衡量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并且专门建立一套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中小企业融资贷后管理和实时风险监测。

(一)监管部门牵头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

由央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牵头引导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工作。征信系统必须能够包括中小企业的注册信息、股东信息、财务报表信息、财政和税务信息、国有资产绩效考核情况、进出口海关记录、金融机构信用记录等等。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在中小企业征信信息基础上,对其企业工商年检记录、商业信用记录、财政和税务记录、进出口海关记录和金融机构信用记录等进行考评,并根据区域经济信用情况、行业景气度信息等统一制定一套完善的信用评级标准和制度,并定期进行更新。与金融机构的内部评级相对应,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作为外部评级,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衡量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二)商业银行应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的业务特点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它与商业银行传统的大中型企业融资业务在风险评估、担保措施、操作流程等方面有较大不同,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信用风险评级、担保措施评估、操作管理流程和贷后监控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并最终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商业银行应通过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广泛采集中小企业信息,并以此数据基础建立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从而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信用评级体系。信用评级体系应充分反映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信用主体评级和包括担保措施评估、现金流监控、业务结构设计等方面在内的债项评级,从而充分反映该项业务的实际风险水平。

其次,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无法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或者符合要求的担保措施,商业银行应根据征信系统和外部评级情况,适当放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要求,或者根据中小企业业务特点进行产品设计,通过结构性融资进行担保补偿,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能力评估。

第三,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操作流程都以传统信贷业务为基础,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往往具有单笔业务规模小、企业数量多、资料种类多等特点。如果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仍执行原有的操作管理流程,则难以实现规模效应,从而影响成本收益比或者降低服务水平,因此,商业银行应在贷前调查、风险审查和放款操作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改善业务操作管理流程。

第四,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监控和日常贷后管理,要密切注意征信系统所反馈的外部信息,监控信贷资金的流向和企业日常现金流周转情况,关注担保物价值波动或者结构性融资流程执行情况,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且要加强对企业实际控制人信用情况的监测。

(杨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栾景龙,深圳发展银行)

作者:杨莹 栾景龙

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论文 篇2:

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摘 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己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原因。因此,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融资渠道过于狭窄。由于证券市场要求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因而中小企业初期发展融资渠道狭窄。内部融资成为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的主要来源。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2)非正规金融机构发挥重要作用。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放贷。同时,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因此,亲友借款、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款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直接融资规模小。目前,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每年由政府部门确定债券发行计划,优先考虑农业、能源、交通、重点原材料与城市公共设施项目,以促进产业的调整。(4)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银行与企业间存在着信息的问题,使银行贷款面临着企业逃债的风险,银行获得企业信息状况的难易程度成为选择贷款对象的一个标准。根据以往年度企业负债率的分析结果表明,银行发放的流动贷款基本上都投向大型和重点中型企业,而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明显偏少。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从中小企业的特点来看。中小企业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化大、风险大,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据统计,全国近2000多万个不同类型的小企业。其中1/3甚至1/2的企业将在3年内关闭,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小企业关闭率更高,只是由于小企业的开办率更高,才使企业总数逐年不断增长。但这丝毫也不能掩盖中小企业的易变性和其巨大的经营风险。这给其融资带来根本性的影响。(2)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来看:银行融资手续繁琐,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积极性。如前所述,中小企业融资量少、频率高,需要简单快捷的服务。繁琐耗时耗力的融资手续,使无数有意融资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1)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融资。中央政府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于2006年10月5日建立了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其支持方式采用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方式。中小企业可选择其中一种方式申请专项资金,也可以利用国家对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企业税务筹划。减少超额支出。在融资决策中,充分考虑税收政策对企业权益资金筹集和企业负债资金筹集的影响,形成在财务决策活动中,税务筹划先行的习惯,从而形成更加可行、科学、合理的融资决策。(2)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首先,要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下放贷款权限,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加大基层行、社贷款权限和责任。其次,要在落实信贷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激励机制,调动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做到责权分明、奖惩兑现。(3)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应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还应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4)中小企业改善和加强自身的融资能力。中小企业应转换经营机制,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信用观念,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形象,建立良好银企关系。(5)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要鼓励和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要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要改进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办法,按股份制、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坚持经营的非盈利性和服务性。

总之,中小企业融资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设立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而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的经济才可持续发展,才能增加就业的机会。所以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社会各界必须给予支持和关注,这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会慢慢解决,中小企才能真正走出金融危机的局面。

参 考 文 献

[1]张利胜,狄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8)

[2]谷秀娟,沈其云.中国融资结构的演变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徐仕强.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0(6)

[4]杨锡怀,杜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探索与实践[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8)

作者:梁琛 宫蓉

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论文 篇3:

中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比较及政策建议分析

摘要: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将对融资模式上的异同进行分析,并就政策层面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更好融资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政策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细胞,中小企业发展一直以来都较为重要,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持续经营发展中都需要进行融资尝试,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模式对融资进程以及融资效果更是具有直接影响。中西方中小企业在本质上并没有明显区别,但受制于大的经济环境以及融资环境等因素影响,融资模式选用上自然也存在着很大不同。国内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融资需求被满足的状况也并不良好,探寻出政策上更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也十分必要。

一、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作为主体在融资市场上进行资金筹集的系列活动总称,融资的目标在于解决自身对资金的需求,进而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具有管理相对滞后,经营发展上的不可预测性较强,其融资需求的产生并不规律,融资需求产生上的不规律也导致融资活动在开展上较为困难。近几年,国内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群体融资需求不断扩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小企业在融资需求满足和融资目标达成上的现实难度不断增加。

二、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异同

(一)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

国内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对于外源融资的依赖程度极高,外源融资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对融资需求进行“短、平、快”的满足,但对于外源融资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会致使中小企业在融资上丧失主动性,更为严重的是,外源融资成了主要的融资模式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会相对偏高,融资风险也很可能传导至财务管理活动乃至中小企业持续经营发展之中。外源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一般要在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处进行贷款,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成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金主”。近几年,国内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模式的依赖性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借助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来缓解自身融资压力,满足自身融资需求也是中小企业的常规做法。

(二)西方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

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灵活性相对较高,虽然其对外源融资这种模式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其融资结构更为合理,英、美等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相对完善,资本市场上的资本也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与支持。与外源融资这种模式相比,西方中小企业对内源融资这种模式更为青睐,很多中小企业也倾向于在内部进行融资尝试并习惯于通过自身努力对资金需求予以满足。伴随着企业融资理论的不断发展,西方中小企业对项目融资,股权融资,集群融资等理论进行了较好运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小企业更是将集群融资这一融资模式的优势进行了较好发挥。由于对融资有一个更为良好的认识,西方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并不单一,其在融资上的现实选择也相对较多。

(三)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同之处

首先,中西方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融资模式选用上,中小企业本身资质较差,其融资上的优势并不明显,外源融资也成了一种主要的融资选择。其次,中西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较为急切,由于融资需求无法被中小企业得以较好预见,中西方中小企业在融资模式选用上极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后,中西方中小企业在融资上都要对资本与金融市场进行运用,各种模式以及形式的融资活动在开展上也无法脱离于资本与金融市场的支持。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活动开展中也会受到金融市场环境和具体政策的影响,这也是中西方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具有的相同点。

(四)中西方中小企業融资的不同之处

中西方中小企业在融资上虽然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例如,中西方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的依赖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国内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极为重视和依赖,西方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更为合理,其虽然会对外源融资模式进行一定运用,但内源融资同样是一种主要的融资选择。不仅如此,中西方中小企业所处的融资环境有很大不同,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对融资的认识整体上要高于国内中小企业,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在融资事务处理以及融资问题解决上也更为效率。融资模式选用以及融资大环境存在差异时,中西方中小企业家对于融资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及看法,这也会使得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差异一直存在。

三、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政策的优化建议

(一)强化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小企业过度依赖外源融资这种现象并不合理,但从实际来看,外源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满足上具有极大优势,想要在短时间内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也要从外源融资上人手。国家层面需要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一契机下强化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即借助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满足提供更多帮助。具体来说,一方面,央行应当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并引导各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支持,并尽量减少商业银行一直以来的“拒贷”“惜贷”现象。另一方面,国家层面需要通过相关政策的颁布提升金融市场的开发性,并使得除商业银行外的金融机构能够参与到中小企业资金融通关系之中。一旦传统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大支持,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便可以得到很大程度解决。

(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法律支持体系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整体环境较为混乱,这一现象的产生虽然与现行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有关,但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也是诱发原因之一。从政策层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单纯从金融政策层面人手,更加要从法律政策层面人手。国家层面可以从金融法规,税务法规等层面来进行调整,例如,明确出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法律性质,对于各种非法融资行为进行打击能够较好净化中小企业融资的大环境。诸如在法律层面对中小企业各个模式下的融资流程进行明确与规制,对各类型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予以细分都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对融资有一个更为全面且清晰的认识,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法律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也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更为妥善地进行融资事宜处理,且融资活动的开展也能更为具有调理。

(三)鼓励中小企业进行集群融资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在西方国家内早有出现,这种融资模式具有很大的相对优势,其不仅可以将单一中小企业在融资中的弊端予以较好掩盖,更加能够极大地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率。地方政府应当为区域内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事宜进行总体规划并出台具体政策对中小企业尽心的集群融资予以鼓励和支持。例如,很多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都具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便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集群融资尝试。受制于部分中小企业对集群融资缺乏完整认识,地方政府应当出台一些集群融资直接相关的政策并与区域内商业银行等金融一同进行实施。地方政府通过出台集群融资相关政策并对政策进行了解读后,区域内中小企业对集群融资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顺势推出一些集群融资金融服务也能倒逼中小企业逐渐进行集群融资尝试,这对于集群融资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活动开展中的大面积运用也有重要意义。

(四)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更多的内源融资尝试

在中小企业融资相关问题的探讨中,融资模式选用与融资结构间具有内在联系,融资模式选用状况也会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产生影响。由于国内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的依赖性较高,国家层面在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出台中要对这一显著问题进行解决,借助具体政策来引导中小企业更为积极地进行内源融资尝试也是一种必要选择。现阶段,中小企业在内源融资上的积极性相对较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虽然具备进行内源融资的现实条件,但其对进行内源融资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地方政府需要结合区域内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实际,特别是融资活动开展的实际状况出台系列政策引导其进行内源融资。必要时,政府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协会等行业组织进行内源融资活动开展上的指导并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进行的内源融资提供一些支持。一旦内源融资真正地被中小企業认可和接受,中小企业对外源融资模式的依赖性会不断降低,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结构也会越发合理。

四、结束语

通过对中西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用,融资效果取得等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国外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主动性更强,其也能够通过更为多样的途径对自身融资需求予以满足。国家层面一方面要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自身也需要对自身的融资活动开展进行更多思考,避免融资模式选用以及融资活动开展上陷入死角从而对自身发展等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丹,屈锡华.P2P网络信贷投资意愿形成机制实证研究[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3).

[2]张朝辉,梁慧,褚美玲,基于P2P模式的C2C信用评价方法研究[J].管理评论.2015(12).

[3]王勇,张博然,股权众筹发端与当下运行的有效机制[J].改革.2015(12).

[4]陈玉婕,倪宁曦,苟小菊,创新创业环境下众筹项目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5(11).

[5]王馨,互联网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15(09).

作者:单贺亮

上一篇:护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论文下一篇:核心能力培养护理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