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校法制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德育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还处于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小学生来说,学校的德育工作对其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对于小学德育工作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从树立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教学;优化措施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当前学校法制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前学校法制教育论文 篇1:

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及其理性回归

摘要: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本质功能迷失的现实问题,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对比分析等方法探究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并对其回归路径进行解读。研究认为:学校体育教育具有“特殊性”,“文化”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它承担着对学生外在身体素质培养和内在生命价值提升的双重使命,因此,有必要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课来教,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去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自愿走上终身“修行”的道路,真正实现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学校体育;本质功能;教学内容;回归路径

学校体育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盛世修典,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对学校体育内在价值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以此为契机,触发学校体育观念、实践活动方法等方面革新的热情。

学校体育发展到今天,尽管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了牢固地位,但是学校体育目前的发展现状,无论是和卢梭、马克思、毛泽东所论述的关于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相比,还是与现代人由于对健康的危机意识而掀起的全民性健身运动相比,都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尤其是在人们的心目中,从小养成锻炼习惯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致使在社会上出现了中老年人锻炼热、青少年锻炼冷的反差。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体育实施者认识的偏差,究其原因在于学校体育本质功能未能充分实现。

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本质功能进行梳理,并探寻其正确、恰当的回归路径,以期为深入认识和充分实现其“育人功能”提供有益参考。

1.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困惑

1.1学校体育功能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具备的功效和作用。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是随着对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和人类自身需求的不断加大而不断深入的,对学校体育各种属性认识得越透彻,学校体育所具备的功能就会越清晰。

1.2学校体育功能认识的困惑

1.2.1学校体育功能泛化现象严重 如今人们对学校体育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诠释和理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就已从“生物、心理、社会”3方面拓展开来,发展到涉及个体的身体、心理、道德以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竞技、娱乐、休闲等各个领域。

学校体育被赋予了多重功能(图1),被认为是无所不能的,显然,学校体育功能被泛化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我们承认,学校体育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但作为实践活动范围和资源有限的学校体育而言,这种“无所不能”论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合理定位,在众多的功能职责中,使人们对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的认识弱化、模糊,将目光纷纷引向与学校体育无关紧要的方向上,忘记了学校体育本应干些什么。

1.2.2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迷失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什么,这是在学校体育功能泛化现象严重的今天,许多研究者相互争论的问题。传统体育理论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学生体质”。一方面,这种定位过于狭隘,将学校体育仅仅窄化为单纯的生理练习,有失全面整体地看待学校体育;另一方面,这种定位又过于极端化,将“增强体质”这一重任全部推给学校体育,使学校体育成为引起学生体质监测结果逐年下降的“罪魁祸首”。

近年来有关学校体育的研究中,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定位出现了较大变化,认为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承载教育的全部功能,进而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无限放大,与教育功能等同。诚然,学校体育具有育人的教育功能,但是由于学校体育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承载了特殊的教育使命。这种将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教育功能完全相混淆,表面上看是对体育本质功能的添光增彩,实际上却是角色错位,使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迷失了。

2.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定位

2.1学校体育具有特殊的教育性 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校体育的基点和出发点。依据人类学的理论,人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体,具有完整性特征。从静态的角度来看,人具有三重生命,第一重是其自然的肉体生命;第二重是其超越了自然的肉体生命但却与之相关的精神生命;第三重是在这两者基础上赋予的具有存在性的社会生命。三重生命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包容,共同构成了其生命的完整形态。然而,这种生命的完整形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必须通过重要的手段不断地去建构和完善这种生命的完整形态,而这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教育,通过教育实现人类生命的完整形态。

与其它教育相比,体育教育便是实现人类生命完整形态的重要方式。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体育教育是从两方面对人进行塑造,从而实现教育的2种目的。一方面是现存的物质世界,实现受教育者肉体生命展现的外在目的;另一方面是人的自由心灵,实现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内在目的。

那么,体育之中的‘体”就不应仅仅理解为‘肉身之体”,还应凸显其智慧之体、审美之体和道德之体。因此,学校体育具有特殊性,即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以人的自然生命为基础,精神生命为中介,社会生命为延伸,促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谱写其完满的生命篇章,实现自身各方面品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2.2“文化”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现在的学校体育,已经不是启蒙时代作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课间休息时安排的调整活动,也不是“富国强兵”时代积极的身体操练,而是肩负着提升现代人的文化修养,维护现代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展现着鲜明的文化内涵。

文化的构成具有多层次的特征,包括外层、中层、内层文化,其不同层次的文化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效果体现着学校体育的不同教育功能,作为学校内传授体育文化的学校体育,只有当不同层次的文化对受教育者产生真正的影响时、学校体育具有对学生外在身体素质培养和内在生命价值提升的功能时,才得以完全展现。从而,学校体育所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必然成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作为衡量学校体育能否发挥全面教育功能的重要标志。

因此,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一种“文化”教育。这种文化教育具有整体性特征,不仅仅要实现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承和技术、技能的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和价值取向的形成,最终实现人类生命完整形态的构建和完善。

3.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理性回归

3.1促进学校体育外在功能展现

3.1.1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是衡量个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形成个人风度、体现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身体姿势是一种动态系统,是由骨骼的相对位置和对抗肌的紧张关系构成的,由于它是骨骼肌肉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对人的一生都大有裨益。

大多数情况下,身体姿势与儿童青少年早期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息息相关,经过一定练习,良好的身体姿势很容易形成。

因此,学校体育应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通过设计各种身体的矫正性练习,预防儿童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塌腰驼背现象,强化正确身体姿势的养成,为日后高效掌握运动能力和更好的生活奠定基础。

3.1.2获得良好的基本运动能力 基本运动能力是个体完成各项身体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陛,如完成走、跑、跨、攀、爬等动作时髋、膝、踝等表现出的灵活性情况。

青少年时期良好的基本运动能力水平是其高效执行各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也是获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

人类早期具有不受限制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水平,但是随着久坐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人们的基本运动能力出现退化现象,因此,学校体育应该从源头出发,针对当前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能力的退化现象,发挥体育所具有的育体功能,改善青少年的基本运动能力水平。

3.1.3促进运动技能的传承和发展 运动技能传习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我国学校体育思潮中,素有“体质论”和“技能论”之争,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还是以传授技能为主,一直纷争不断。而张洪潭先生提出的“技术健身论”则为我们拨开迷雾,明晰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思路,即“学校体育具有强化体质和技能传习的双重功效,但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就是应当以传习能强化体质的特殊知识为主旨,这种特殊知识就是运动技能。

在体育教学上强调运动技能的传习,同时也强调这种运动技能传习具有却不追求而虽追求却必有强化体质之功效”。

此外,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形成都会受到当时当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技能的传习过程即是文化的传承过程。

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明确观念,将运动技能传习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运动技能的传习实现运动技能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作为一种健身方式、教育方式共同存在的运动技能,当某方面因素难于开展时,选择具有民族性的运动技能乃是一种绝佳的选择,使刻有悠久文化烙印的运动技能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3.2实现学校体育内在功能提升

3.2.1培养良好的交往态度与方式 体育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以球会友、以拳会友、以武会友是很普遍的交往方式,体育也可以成为企业之间、各国人民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

学校中,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从事体育活动使他们建立个人关系的纽带。在体育课中,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和别人交往、容纳别人的态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别人,讲究一定的交往礼仪。

在这方面,中国是有良好传统的,如孔子时代的‘射”、“御”等都与“礼”密切联系。现代的礼节然没有那么多,但合群的态度、开朗的性格、礼貌待人都是体育课应着重培养的。

3.2.2树立平等与民主意识 体育活动规则的基本精神就是平等,这不仅体现在跑步、游泳中的同等条件参赛,乒乓球中的轮换发球,甚至体现在举重中不同体重的人按不同级别比赛,在严格按同一规则进行体育活动时就能培养这种平等的思想。

因此,体育考核中,不应过于注重运动成绩,应客观分析,依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衡量其运动结果。在青少年体育游戏中,应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民主性活动,通过制订协议和规则,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发挥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民主精神的功能,即“多数决定”。

3.2.3建立公正与法制的评判精神 学校体育活动中,存在许多需要教师进行评价和裁判的地方,此时是进行法制教育的最好时机。教师应依据运动规则,采取公正的态度来处理引起争议的问题,避免犹豫不决和模棱两可的态度。

裁决一旦做出,就须得到严格的执行,使学生养成服从裁判的习惯。在一些对抗性的、情绪较冲动的活动中,如足球比赛中双方撞到一起,有可能双方都觉得是对方犯规,此时,教师应迅速合理地妥善处理犯规者对裁决的反应。使其将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的遵守规则和尊重裁判的行为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一个人如果能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他就能在生活中守“法”。

3.2.4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也是当下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所缺乏的心理品质。学校体育是培养青少年竞争意识的一个重要方式。体育课中有许多内容很适合开展竞争,竞争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是柔和的,也可以是激烈的,要创造条件使所有人都有获胜的机会。体育活动中,不但要培养竞争的意识,也要培养竞争的品质,既让胜利者体会到获胜的喜悦,也让失败者培养“胜固可喜、败亦欣然”的坦荡心怀。

4.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回归路径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具有内在功能展现和外在功能提升的文化内涵,要想真正提高体育课的地位,使学校体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课来教。在课程中有意识地强化体育精神的培养,增强体育艺术的分量,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引导学生体会体育愈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自愿走上终身“修行”的道路。

4.1更新体育观念,由身体教育观向文化教育观转变 传统的学校体育观念,将身体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性质,其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然而,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应该具有文化性,这种文化性不应局限于将体育课程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文化,而应将其看成是具有文化学意义上的大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在内的作为人们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的文化。因此,这里所说的文化教育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而更要使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逐渐将体育作为自身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完成学校体育对学生外在身体素质培养和内在生命价值和意义提升的双重使命。

由此,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及体育教育相关人员要及时更新观念,明确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确立新时期体育文化教育的基本观念,适时调整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课程性质、工作方式及评估标准,使其朝着展现文化教育功能的方向上发展,同时,学校体育教育者应从体育工作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强化自身的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夯实文化基础,提高自身体育文化素养,促使学校体育教育者在这一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好先导性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只有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首先在教育中完成这种转变,才能使受教育者逐步适应并成功地完成这种转变。

4.2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学校体育的文化教育观,要求学校体育要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作为其工作的主要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富有朝气的健全的人。

4.2.1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体育观是指引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风向标,对人们的体育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首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现代体育观认为,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三层次结构,即物质、精神、制度。在体育文化传习过程中,应该表现出完整性的特点。促使体育成为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成为培养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的必然途径。因此,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践行体育活动,从中感受到体育的多重价值。

4.2.2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 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指技术、技能、保健等方面的体育基础知识,还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如与体育相关的政治、哲学、宗教、法律等。体育文化知识的获得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引导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去践行体育,融入体育文化之中,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最大收获。

由此,为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就应该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体育人文知识,使他们在饱尝体育文化丰富成果、感受体育文化巨大力量的同时,能够更加广泛而深入地理解体育文化的概念,并逐步深入人心。

4.2.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公平竞争的精神、自强不息和完善自我的精神,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它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因此,学校体育应该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作为提高体育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进而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使学生在践行体育的过程中,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体育精神映射到他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使他们始终保持一个斗志昂扬、不断进取的精神面貌。

4.3丰富体育课的内容.形式,充分发挥体育课对体育文化的传播作用 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内容的建设问题日益凸显,课程内容是展现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培养完整的人的基础保障。课程内容、形式的综合化和多样化是由学校体育目标培养人的多功能性特点决定的,不仅要实现学生的身心完善、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更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诚恳的态度和较强的能力,使体育精神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作为课程内容实施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以丰富课程内容及形式,以实现学校体育的多重目标。

4.3.1课程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现代化特征 体育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依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设定,应体现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的特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性是指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动作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既要体现出具有增强学生体质的外在功能,又要展现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公平竞争精神的内在价值。趣味性是指课程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陛,促使学生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收获。实效陛是指学生获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发展的能力应具有实用性,要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体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4.3.2广泛吸纳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充实体育课程体系 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各地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打下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烙印。鉴于体育项目体现出的民族特色,学校体育教育应该与此相适应,广泛吸纳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充实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在充分发挥其健身功效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担当起传承地域民族体育文化的责任,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在环境的长期熏陶下,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长培养,可以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发扬、终身体育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弘扬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还能够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向深层次发展。

4.3.3优选可作为竞技运动基础的体育项目 作为体育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竞技体育具有的竞争性和娱乐性是其显著特点,它对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等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学校是竞技体育运动最大的人才基础,随着竞技运动社会化的发展,学校也应该代替体校成为提供高水平运动人才的基地。此外,大部分学生即使不能成为一名运动员为国争光,但通过学习竞技体育项目,成为一名具有高度体育欣赏水平的观众也是对体育的一种贡献,这些学生毕业以后无疑会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因此,在同类的练习中,应优先选择可作为竞技运动基础的体育项目,使学生在竞技运动技能学习中,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良好的道德规范、合作精神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具有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4.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其成为体育课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良好补充 作为体育课的延伸,课外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育课相比而言,课外活动更具体育文化的性质,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将其作为体育课的良好补充并充分加以利用。课外活动大体可以分为3种类型:主动参与体验式、被动接受欣赏式及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

4.4.1主动参与体验式的课外活动 这种课外活动具有自发性,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自愿组织的活动,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活动方式、时间及地点等,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鉴于此,为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各级学校应该为其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制度保障,促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其中,个个有所感、有所获,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4.4.2被动接受欣赏式的课外活动 欣赏式的课外活动是中国学校体育未来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奥运会、世界杯为代表的一流体育赛事已掀起了巨大的体育文化热潮,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已成为文化热潮的助燃剂,向周围散发着巨大的能量。各级学校必须把握时机,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各种讨论的机会,释放他们的体育文化能量,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并帮助他们将这种体育精神带到学习和生活中,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4.4.3学校运动会 学校运动会是主动参与体验式和被动接受欣赏式的有机结合,各级学校应该充分借助学校运动会具有的辐射功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定期举办,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心中的盛大节日。运动会的内涵应该更加丰富,形式应该更加多样,使其能够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展现美、感受美的舞台,体现人人参与的宗旨,真正发挥学校体育运动会具有的双重功能。

5.小结

文化教育功能作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具有其不可替代性。为保证其本质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应挖掘学校体育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更新体育观念,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丰富课程内容到开展课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体会这种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学校体育具有的外在功能展现和内在功能提升的双重价值。

作者:赵洪波 马从坤

当前学校法制教育论文 篇2:

关于优化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德育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还处于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小学生来说,学校的德育工作对其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对于小学德育工作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从树立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教学;优化措施

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断的去优化德育工作,适应时代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真正的落实到素质教育中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那么如何有效的优化小学的德育工作,笔者认为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增强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

德育工作者是落实德育教育的主要人员,所以德育教育落实如何,也需要看德育工作者对德育意识是否有清晰准确的认识。但当前有一些德育工作者缺少德育意识,还有一些德育工作者缺乏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因此要想真正的实现对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化,首先应强化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为此,学校可以从自身以及德育工作者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方面,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师德讲座、开展“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活动,在保证德育工作者教书工作的同时,强化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意识。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树立典型,对于一些德育工作优秀的德育工作者进行鼓励与宣传,发挥榜样的力量,从而带动学校教育工作者做好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从德育工作者方面着手,制定相关的工作要求。例如,学校可以对德育工作者的仪容仪表进行规范。小学生对德育工作者有一种崇拜感,因此会在无意识中模仿德育工作者的行为,而学校对德育工作者的仪容仪表进行规范,势必会为学生树立榜样意识,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要想真正落实德育工作,加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是必然的。

二、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优化德育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提升效果。学校的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氛围影响师生,因此学校可以大力营造一种氛围,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可以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增加信息化、“文”化的因素,感染身在校园之中的师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学校可以专门设置一处“德育工作者寄语”,让德育工作者为全校师生书写寄语,鼓励大家,增加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的方式,在学校的橱窗或者是板报上,进行爱国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校园内的师生共同参与文化建设活动,共同感受学校的氛围,共同增强对校园的情感,最大程度的发挥校园文化的力量。

三、建立以校园为中心的“网络”平台

良好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它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努力。所以学校可以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一个以学校为中心的“网络”,创建教育基地。例如,与学校周边的社会联合开展德育教育。在一次德育活动中,我校联合社区开展了志愿者活动,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划分了不同的工作,一至年级的学生主要负责环保教育爱心教育,而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则负责安全教育和科普教育,然后在德育工作者的帶领下,学生们有序的开展,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这种方式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的整合,效果非常的好。除此之外,我校还邀请了交警支队、派出所等机关单位,为学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面前,在一个个残酷的影响面前,学生们不仅深刻认识到了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了一些自保的方法,给学生们敲响了警钟。在安全知识讲座以后,学校又在学生们中征集安全标语,而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也是非常的高,学校在选取一些优秀的安全标语,将其张贴在校园内,借以惊醒大家,效果显著。

四、结合校园实际开展德育工作

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除了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外,还需要密切关注社会状况。例如,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校为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在学校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是进行关于歌唱祖国的大合唱,然后通过播放纪录片的形式,让学生们看到了祖国从落后挨打到现今繁荣昌盛的巨大变化,并在出现阅兵画面时学生情绪达到高潮,在活动结束以后,很多学生都自愿投稿到校刊,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甚至有些学生还发表了自己关于华为事件的看法。由此可见,这样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当前实事,实现德育教育的优化。

五、完善校园的德育评价体系

学校的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德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与落实程度。因此,优化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是可以有效促进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德育评价体系加以完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将德育教育工作作为评价内容之一。将德育工作与德育工作者的福利待遇相结合,则可以有效的调动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落实德育工作。例如,学校都会开展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原有的评比活动评价标准单一,而且只是在找不足,这样只会打消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德育工作者就会比较麻木。为此,学校可以将一些增加一些评比标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将课件排队最快最齐的班级、早上晨读最好的班级、卫生最干净的班级等都加入评比之中,则会大大的增加师生的积极性。第二,加强落实力度,提升福利待遇。学校可以将德育工作做得好的教师,除了给予精神鼓励以外,再给予一些物质方面的奖励,进而推动德育工作者的落实力度。

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德育工作是一项多样且复杂的工作,学校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是一项长远的工作,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最终才能取得功效,登上新的台阶。

作者:秦晓燕

当前学校法制教育论文 篇3:

文明校园呼唤“人文”

[摘 要]当前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滞后,偏重学科教学而轻视人文精神教育现象较为严重。学校教育中对人文精神教育认识、重视不够,从而使“人文”教育失落造成了一些不良现象。本文认为学校教育中应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来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学校教育 人文精神 问题 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和谐社会要靠人去创造;“八荣八耻”荣辱观要靠人去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要靠人去探索和实践;创强争优要靠人去努力……。而这一切都直接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有关。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马寅初先生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国民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应该看到,基础教育的普及使我国国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有了举世公认的提高。然而,国民素质教育除了必要的科普教育外,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精神教育却显得滞后。人文精神教育能帮人们学会自觉地调控自己身上的个性,把自己身上好的、光明的东西发扬出来,控制住自己身上那些丑恶、阴暗的东西,这个工作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做人”或者“学会做人”。从近几年的教育形势看,总体状况良好,但有些问题,毋庸置疑地,也无法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有的学生思想观念淡薄,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较高等等。这不能不让人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有那么大一支教育队伍,做了那么大的努力,为何还如此不如意呢?笔者认为,近几年教育中偏重学科教学而轻视人文精神教育,应该是一个重大原因之一。下面就学校教育中关于“人文精神”教育问题,谈四点建议。

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明确“人文”的含义及作用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近几年学术界讨论较为热烈。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是什么?二是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本主义”或最新儒家学“人文精神”可否画上等号?应该说“人文精神”与“人本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人类文化体现的精神,一个是表示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发展来展开,两者绝不可画上等号。对于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人们又有三种不同看法:首先是把整个人类文化看作是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其次是将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看作是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再次是将人文学科或某一种特定文化(如书法)看作是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笔者觉得,后两种看法比较“狭义”和“微观”。如照此理解,人文精神的定位层面将很单一,很局限,它将会把科学精神排斥在外。因此,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笔者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是这样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包括道德精神、艺术精神、科学精神等崇高的文化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更具体一些说,人文精神也就是人类最可贵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它贯穿于全部人类历史、融合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表现于人的言、行、情、理之中。人们的一言一行、一情一理、创造发明、忧国忧民、改革创新、生死存亡、诗文歌曲、歌舞书画、名胜古迹、科学实验、科学发展观等,无不充溢着人文精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对中国人文精神的高度浓缩和概括。人文精神不是什么大道理,它是许许多多内容组成的,是一种发于点滴,行于心田,融于交流,盛于久远的民族之魂。科学人文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艺人人文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人文精神追求的是善,给人于悟性。也就是说人文精神教育给人以人文素养,给人以健全人格。

二、认清当前学校教育中“人文”的失落

毋庸讳言,人文精神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分析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德育教育泛化和形式化。教育应当按教育规律办事,尤其是德育更应从学生实际成长年龄和当前形势相结合。几年前出现的“对小学生讲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讲不随地吐痰”已是一个笑话。而可悲的是笑话还在继续,而且不减当年。有些地方,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抓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法制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环保教育等,还美其名曰:从娃娃抓起。这合适吗?我们的娃娃是什么?他们能接受多少东西?就算接受了,又能理解和内化多少东西?人文精神教育在提醒我们,道德教育不可拔苗助长,要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求新、求奇、求快,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真、求善、求美。如给孩子们培养一些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外,多培养一些待人接物、生活自理、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多教给一些让孩子感到自己学得懂,感觉得到成功和喜悦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2.应试教育的冲击。在初中、高中阶段,应试成绩成了学校的最大压力。应试教育模式在有些地方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在中学里人文精神教育最为失落。有人说应试教育已经使一些学校变成了考试训练中心,主要从事考试知识的传授、考试能力的培养;已经使一些学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考生”,分分秒秒都在准备考试。考试成了学校的法宝,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畸型的应试状态,加时加点的各种策略,使应该向学生渗透的人文精神教育被残酷的剥离,只剩下干巴巴的知识传授和题海战术。教师的教育目标已简单化为追求各种考试的高分。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审美情趣、道德品质等人文精神教育,只安排在几次“活动”上,只是为应付上级的要求,留下一点计划、记录、图文而已,严重窒息了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3.新课程设置中对人文有加强,但教师难以适应。首先,课程设置在过去的中学阶段,对一些文学艺术学科常常放弃不学,以副科视之。其次,新课程实施,虽然各学科中普遍增加了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者——教师自己就是从“重主科轻副科”的学校教育中培养出来的,自己对人文精神的了解也微之又微,何以对人文精神有足够的理解和内化呢?加之教学要出“成绩”的重任,他们只能走“先师祖传”的老路而继续强化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而又去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各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教师未去发掘,学生未能感悟,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教材编写的一番苦心都形同虚设,付之东流。

以上原因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校园文明的提高和发展。

三、认清失落“人文”教育造成的不良现象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失落,在学生中所导致的将是价值、理想、观念的错位,将是以学生的人格畸形发展和生存能力降低、创作能力丧失为代价的。

近年来,未成年人中出现的许多比以往日趋严重的现象:打群架,敲诈小同学钱财,偷窃行为,结伙逃学外出,迷恋上网等这些都是中学生人格不健全引起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戒。他们偏执、自私、贪婪、愚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亲友、同学,以致刚走出校门便走上犯罪道路。除了家庭的和社会的原因之外,学校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没有有效实施人文精神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有,近年来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也是从缺乏人文精神教育的学校中培养出来的,自己本身就缺乏对人文精神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不少缺乏人文精神教育的坏毛病。因此,教师的师德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在上级三令五申的情况下,不爱护学生、歧视学生、讽刺学生,甚至谩骂、殴打学生的现象,在青年教师中常有发生,这也是学校长期缺乏人文精神教育的一个恶果。

如果人文精神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失落的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师德不良的教师会越来越多,行为和人格不良的学生也更加会越来越多,这将给祖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党的事业和文明建设造成怎样的危害,后果实在不堪设想。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悲哀,也是校园文明的最大威胁。

四、加强学校“人文”教育的几点建议

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无疑对加强学校人文精神教育吹了一阵强劲的东风。也促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教育界对加强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形成一种共识。下面谈几点建议:

第一,要努力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是加强学校人文精神教育的大前提和基本保证。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靠“政府行为”。政府不要单从“中考”“高考”的公利性上去获得政绩,而要从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去看待素质教育,继而给学校以正确的“导向”。其次要加强对在职教师人文精神教育的培训,并发挥教师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对政府作一个呼吁。

第二,要根据人文精神教育的特点实施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不是孤立空洞的说教,学校各门学科无不富有人文精神,因此,每门学科都承担着以人文精神教育人的任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老师身上和不同学科内容中,获得具体而又丰富的真、善、美的精神陶冶,教师也就真正起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人文精神教育中,不要轰轰隆隆地搞大活动,而是要像知时节的“好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把人文精神有机地“渗透”到各个学科中,让学生在每一节课,每一天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

第三,学校要保证各基础学科的全面开设,不可偏废。要明白:自然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领悟科学精神,人文学科的教育可使学生领悟道德精神和伦理精神等,而艺术学科是可让学生领悟艺术精神,使学生真、善、美三种精神无一缺憾。事实上,无论哪一种阶级的社会,要真正成为一个有作为被后人称颂的科学家,仅具有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是远远不够的。

第四,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精神修养。人文精神教育要有严肃性,科学性,不可随意性或一家之言。在日常的人文精神教育中,教师个人不健康个性的张扬,对个人牢骚的不负责任的宣泄,都将对人文精神教育造成污染,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这也是人文精神教育中有待制止的现象。教师应从一名教师影响一批学生,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的角度,自觉加强人文精神修养,真正成为“行为学生所范,亲为学生所记,德为学生所颂”,全面促进学生成长,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作者:张新江

上一篇:公共资金绩效审计论文下一篇: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