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变化启示论文

2022-04-17

一般说来,国际贸易摩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其国际经济关系中,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往往会产生国际贸易摩擦。如果不妥善处理国际贸易摩擦,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就会出现问题,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就不会顺利地进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贸易变化启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贸易变化启示论文 篇1:

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与知识体系

摘要:文章以分工深化为主线探索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基于科学研究纲领标准分析贸易经济学的“保护带”和“启示法”,并试图从内核、保护带、启示法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构建贸易经济学严整的知识体系。研究表明,分工深化为贸易得利的普遍性奠定基础,从而为贸易经济学提供统一的理论内核,由理论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四个部分构成贸易经济学严整有机的理论体系。最后提出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路径。

关键词:贸易;理论内核;知识体系

一、引言

贸易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贸易领域的各种经济关系和运行规律的学科,由于一直没有明确统领学科发展的理论核心,贸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摇摆不定,其科学共同体中存在“宽派”和“窄派”之分。在研究方法上,未能充分应用现代经济学定量和经验实证分析方法,从而削弱其对现实问题的理论解释力。近年来,很多学者通过借鉴产业组织学、新制度经济学等成果来重建贸易经济学(夏春玉、丁涛,2011;冉净斐、文启湘,2004;石明明、张小军,2009),并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制于理论内核界定的模糊,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缺乏科学研究纲领标准的评价,理论创新路径也不够明晰。因此,与其他蓬勃发展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相比,贸易经济学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从主流经济学对贸易理论研究看,经济学说史上解释贸易产生和发展的贸易理论与分工深化的历史演进逻辑是相一致的。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的是产业间贸易,这主要是基于国与国之间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形成的国际产业间分工。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与国之间同一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开始出现,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逐步上升。这种国际分工现象是难以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论来解释,而新贸易理论运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在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的商品模式、贸易和流通方面得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结论。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大幅度上升,一些学者研究产品生产阶段或工序在不同国家间分配,如Dixit和Grossman(1982),这属于早期的关于产品内分工的研究。随着分工深化,服务不仅成为产品内分工的重要贸易标的,而且通过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推动产品生产流程的优化。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外包、海外外包、转包等产品内分工现象的出现,以Grossman和Helpman(2005)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引入产业组织和不完全契约的分析范式,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分工的理论内容和贸易理论的分析工具。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动因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如Dixit和Grossman(1982)认为生产分割为不同阶段上的比较优势是创造产品内贸易利益的基础b 3592,而卢锋(2004)则认为不同生产阶段对应的有效规模存在差异。

随着分工深化,一些学者考虑分工机制的内生演进,并在这样的条件下解释贸易的产生。如Stiglitz和Dixit(1977)、克鲁格曼(1979)等从产品种类数的内生性分析贸易对生产规模和参与贸易国家的福利影响,而Roser(1983)、Becker和Murphy(1992)考虑专业化水平的内生性。杨小凯(1992)等对分工的内生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劳动分工演进过程的特点是内生均衡的移动而不是静态的均衡,在此基础上比较利益会内生地创造,随着交易效率的提升和市场容量的扩大,国内贸易自然会延伸到国际贸易。

作为一个科学的研究纲领,贸易经济学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结构并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按照拉卡托斯的界定,一个完整的或成熟的科学研究纲领应有一个公有的理论“内核”,有一组保护硬核的“保护带”和引导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启示法”。本文以分工深化为主线探索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基于科学研究纲领标准分析贸易经济学的“保护带”和“启示法”,并试图从内核、保护带、启示法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构建贸易经济学严整的知识体系,最后提出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路径。

二、分工深化为贸易得利的普遍性奠定基础

自人类社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商业成为独立经济部门后,分工深化不断促进贸易发展,不仅促进交易量和商品交易品种增长,而且使交换范围从区域扩展到国际市场。交换是最微观和最基础的活动,贸易是分工基础上的交换。分工深化不仅扩大市场规模,而且提升生产和交易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交易制度的完善,降低交易费用,增进交易效率,从而形成报酬递增的源泉。以分工深化为主线,不仅可以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而且可为贸易得利的普遍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为贸易经济学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内核。

(一)分工深化扩大市场规模

首先,按照斯密定理,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水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其次,市场规模与分工是相互作用并自我演进的。杨格(1928)提出著名的杨格定理:迂回方法的经济,或其它形式的劳动分工经济更多取决于市场的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杨格论证市场的大小不仅由人口规模,而且由有效购买力决定,而购买力由生产率决定,生产率又依赖分工水平,市场规模与分工程度相互依赖并以累进的方式自我繁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扩大交易对象、品种和规模,最终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实现报酬递增。

(二)分工深化提升专业化收益

按照杨格的论述,分工可用三个概念来描述,第一个是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水平随每人的活动范围缩小而提高。第二个是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第三个是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的产品种类数。通过分工深化,在生产中不断引入迂回或间接生产方式使用劳动可增进专业化水平和收益。对个人而言,Roser(1983)指出,分工收益由人们关于专业化决策内生决定,对专业化水平的选择来自于人力资本报酬递增。

另外,随着产品工序和间接链条迂回生产方式的不断引入,以及专业化人力资本和知识高级要素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导致企业间生产效率的差异。企业生产效率的异质性来源于企业内生地选择不同技术水平和雇佣不同类型员工,从而提升企业专业化水平和收益。Helpman(2006)认为企业异质性会内生行业新的比较优势,产业链链条得到延伸,最近几十年跨国公司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的快速发展充分证实这一点。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分工深化都提升交易主体的专业化水平,发挥知识等高级要素的边际贡献,减少重复学习时间和费用,并通过更高的专业化水平提升生产和交易效率,形成报酬递增的经济利益。

(三)分工深化推动技术进步

分工深化还推动技术进步。马歇尔认为机械的改良与分工的日益精细是同时并进的,机械改良使得进一步分工的工作价钱便宜和更为精密。技术进步不仅包括新自然资源及其应用的发现、科学知识的增加,而且包括交易方式、交易制度、商业习惯、流通组织的变革。

技术进步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加强报酬递增的力量,从而为贸易得利普遍性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近几十年来流通创新为例,交通运输技术的改善极大地扩展市场范围,增进人类交易能力。而以光纤通信和数字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信息交流的准确性,而且降低通信损耗,这极大降低了由于信息传输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交流,监督和协调其分散的贸易活动,并对相关业务信息快速进行存贮、分析和处理,为其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支持。信息网络的普及使得全球范围的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贸易组织的创新,催生供应链战略联盟、价值链集成商、品牌运营商等新的贸易组织方式的出现。而这些买方驱动的价值链创新形式极大地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搜寻的成本和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断提升交易效率和贸易量。分工深化还不断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减少交易中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交易费用。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交易制度的完善使更多的产品适合引入迂回生产方式,也使产品生产工序、环节乃至投入要素可分性得以增强,并降低协调价值链各环节的交易费用,不断提升交易效率,为贸易得利普遍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按照科学研究纲领的标准,围绕分工提出的“劳动分工的客观存在”、“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流通的本质”是贸易经济学不可证伪的公理,构成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商人、商业、商品、交换这些重要的贸易经济学概念也是以分工为思想内核的。交换是使用价值的互换,交易是价值角度的互换,交换是最微观的经济活动,交换发展为交易(贸易),贸易和交换是以分工为基础的。分工深化不断增进交易效率,为贸易得利的普遍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分工为理论内核也不断推动贸易理论研究纲领的发展。

三、以分工为理论内核的贸易经济学“保护带”和“启示法”

(一)贸易经济学中的“反面启示法”与“保护带”

根据拉卡托斯界定的科学研究纲领,纲领由一些方法规则构成,主要包括正面启示法和反面启示法,反面启示法告诉研究者需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正面启示法则告诉研究者寻求哪些研究道路。反面启示法禁止否定后件式对准内核,通过独创性声明来阐明,甚至发明“辅助假说”,这些辅助假说围绕内核形成“保护带”,将否定后件式转向这些辅助假说。辅助假说保护带可以通过检验,调整替换,以保护因而硬化的硬核。

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贸易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中同样拥有引导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启示法”。应用反面启示法,保卫贸易经济学分工的理论“内核”不受经验事实的反驳或否定。如分工的程度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内生专业化与分工、贸易产生的原因、流通渠道的演化、零售业态变迁等等,这些关于贸易经济过程、组织存在的一些重要假说或假设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或经验证据来加以检验、证伪或拒绝。以分工作为理论“内核”,反面启示法禁止否定后件式对准分工这一内核。通过独创性声明来阐明“辅助假说”,辅助假说围绕分工内核形成“保护带”,将否定后件式转向这些辅助假说。辅助假说保护带可以通过检验,调整替换,以保护理论硬核。在这个过程中,以经验事实不断证实和增加辅助假说保护带内容,这就保护理论内核不受谬误的攻击,从而推动贸易经济学进步的理论问题转换。

(二)贸易经济学中的“正面启示法"与“保护带”

同时,应用“正面启示法”可改进和发展贸易经济科学中的“可反驳”部分,通过调整和完善“保护带”来发展贸易经济学。正面启示法包括一组部分明确表达出来的建议或暗示,以说明如何改变、发展研究纲领的“可反驳的变体”,如何更改、完善“可反驳的”保护带。比如对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在不同交易环境下,引起分工深化的主导动力机制发生变化,或是提高报酬收益,或是降低交易费用,这样就产生新的潜在获利机会,推动分工深化。分工动力机制有资源决定的比较优势,也有市场规模和内生比较优势。具体分工环境中新的潜在获利机会为交易的形成奠定利益基础,也就催生新的贸易运行方式,影响贸易主体行为。“正面启示法”通过界定具体分工环境中交易条件,对某一种分工形式产生的报酬增进和交易费用节约进行阐释,从而不断发展调整和完善“保护带”贸易产生原因,而分工内核则不可否定和反驳。

正面启示法比反面启示法灵活,当一个纲领进入到退化阶段,正面启示法一个小小的革命或创造性的转换会再次推动纲领的前进。例如,针对“批发无用论”,其解释主要在于,在报酬不变的前提下,市场需求发生根本改变导致定制化程度提高后,市场内生出降低产品技术信息甄别费用的需求,企业自创品牌与自建营销网络将导致专业市场的瓦解。采用正面启示法,一些学者以规模报酬递增替换规模报酬递增不变的假设,考虑批发市场拓展对分工交易可靠性影响,从而构筑以批发市场为基础的区域内生报酬递增机制和区际分工协作网络,并寻求经验事实的支持,有力地对“批发无用论”进行反驳,推动贸易经济学批发商业理论的发展。

因此,贸易经济学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纲领,以分工作为理论内核,同时存在一组保护分工内核的“保护带”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启示法”,由理论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四个部分构成贸易经济学严整有机的理论体系(见表1)。

(三)贸易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主题

在分工理论“硬核”和“保护带”的基础上,贸易经济学还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研究主题(见表2),并通过具体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形成本学科的理论结论,从而不断丰富和拓展贸易经济学的研究纲领。

四、贸易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依循分工的理论内核、保护带和启示法的划分,按照分工一交换一(贸易、流通、商业)的商品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贸易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应包含贸易成因与发展、贸易实现以及贸易活动人格化和专业化三个方面内容(见图1)。贸易成因与发展是贸易经济学核心和理论根基,贸易实现是贸易经济学基本理论在总体和宏观领域(流通)的拓展和外延,贸易活动人格化和专业化是贸易资本活动规律的生动体现。

(一)贸易成因与发展理论

贸易是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以分工深化为主线,围绕贸易互利性、普遍性和均衡性,贸易成因与发展理论包括:(1)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从两个视角分析贸易的互利性,一是趋异视角,从价格、成本、劳动生产率、技术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二是趋同视角,从规模经济、技术外溢、干中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为代表。(2)贸易互利的普遍性。贸易运行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提高贸易效率的途径,主要解释分工与专业化如何增进贸易(流通)效率,侧重于解决专业化和交易费用冲突下贸易效率的发展问题。(3)贸易互利的均衡性。贸易利益的分配;宏观贸易政策体系(贸易促进政策、国际化政策、现代化政策、贸易安全政策);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创新。主要涉及产业链的产销衔接、国内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发展、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协同。

(二)贸易实现理论

贸易实现理论具体包括贸易时间实现、空间实现、利益实现和实现形式四个方面内容:(1)贸易时间实现,即不同产业背景下贸易时间实现方式问题。包括贸易时间价值、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贸易实现中的时间差异与套利行为、流通运行速度等内容。(2)贸易空间实现。贸易空间的分工基础与运行条件;贸易空间效应(点:聚集效应;线:伸缩效应;面:网络效应);零售商圈与城市商业空间布局。(3)贸易利益实现。流通效率的综合评价;流通费用、成本、利润构成与核算方法。(4)贸易实现的形式。即供求形式、价格形式、支持与补贴;商流、物流和信息流运行过程、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三)贸易活动的人格化和专业化

贸易活动的人格化研究贸易资本微观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规律,贸易活动的专业化是从国民经济角度考察商业的产业地位和作用,从社会角度考察商业的分工体系,并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对商业主体和行为进行监督与规范。贸易活动的人格化和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包括:(1)贸易活动人格化。贸易主体的投资、经营;商业企业的购、运、存、销;商业企业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商业盈利模式。(2)贸易组织。主要从贸易组织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强调组织功能是流通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本功能。包括贸易企业的规模扩张与复制;贸易企业的经济联系方式;商业企业与非专业化商业企业的融合等方面内容。(3)商业产业。包含商业市场结构;零售、批发商业的分工。(4)商业产业管理体制,其核心是促进商业领域规模经济与有效竞争。包括:商业管理体制环境、商业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管制目标、管制工具选择(经济性和社会性规制手段)。

五、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路径

作为一个科学的研究纲领,它的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和现实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外界现实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贸易经济学必须不断发展完善,对新的贸易现象予以科学的解释,对贸易现象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指导。随着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和要素内分工深化及其与国际化、信息化的交互作用,社会的经济形态发展到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使分工和交易的范围极度扩张,以致使一切可以用于交换或交易的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都纳入了贸易的范畴。为此,贸易经济学理论发展应当遵循科学的理论创新路径,推动研究纲领的不断进步。

(一)坚持分工的理论内核

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首先应明确和坚持分工作为贸易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应用启示法,构建辅助假说和保护带,将针对分工内核的反驳转向保护带。例如,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演进,对于分工基础变化而出现的新贸易现象,可以通过修改和替换保护带(贸易产生的原因)予以解释,而无论是产业间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分工的理论内核是不容动摇,贸易是基于分工基础的交换也是不容反驳的。

(二)不断发展替换退化的保护带

近年来,贸易经济学的退化主要原因在于贸易经济学学者没有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整替换保护带,一定程度上导致退化的问题转换,受到一些反例甚至受到支持反例的观察现象的反对。如“无流通论”、“批发无用论”等等,贸易经济学理论工作者需要通过推翻“反例”的观察现象,将反证据变成证认的证据,而这些反常必须在辅助、“观察”假说和初始条件构成的“保护带”中引起变化,保护分工内核不受到反例的攻击。

在发展贸易经济理论过程中,应围绕理论内核,采用反面启示法保护内核不受对立现象的攻击。同时,采用正面启示法不断修改替换退化的保护带,解释发展、动态的贸易现象。贸易经济学理论发展必须克服研究内容的部门色彩,并努力走出“政策解释学”的学术传统。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对学科建设的影响,我国在贸易经济学的学科范围内曾经分别创建了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粮食经济学、供销合作经济学、国际贸易等部门经济学科,这种部门分割的特征影响了贸易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也使退化的“保护带”未得到及时替换,进而使贸易经济学面对新的贸易现象不能做出科学系统的解释。近年来,贸易经济学界努力克服研究内容的部门色彩,在学科重建上取得积极的进展,一些退化的“保护带”得到替换。但内外贸分立的贸易经济学研究尚未得到统一的整合,还需要进一步根据正面启示法不断提炼研究主题,以替换退化的保护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贸易经济学研究纲领的进步。

(三)在经验上推动研究纲领进步

同时,贸易经济学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纲领,不仅在理论上是进步的,它对新贸易现象的解释和预测还需要通过经验事实予以证实,在经验上成为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我国贸易经济学研究方法过分强调规范研究和定性分析,经验研究上所强调的实地调查、案例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应用存在较大不足。因此,在贸易经济学研究方法中必须大量借鉴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新的贸易现象的解释在经验上予以证实,并在合理的假设与严谨的数理定量基础上予以科学预测,从而推动贸易经济学在经验上成为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增强理论研究的明晰性和说服力。

(责任编辑 郑英龙)

作者:徐从才 丁宁

贸易变化启示论文 篇2:

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思路研究

一般说来,国际贸易摩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其国际经济关系中,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往往会产生国际贸易摩擦。如果不妥善处理国际贸易摩擦,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就会出现问题,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就不会顺利地进行。如果国际贸易摩擦十分严重,还会引起两国关系的完全崩溃,形成敌对并成为国际政治、外交甚至军事上的重大问题。

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对于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影响显著,因而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针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理论和思路,其中一种可称为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理论,另外一种可称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理论。本文首先对这两种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说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说明几点启示。

国际贸易摩擦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其一,从政府的经济政策出发研究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按照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两国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自由贸易,各自都会获得国际贸易利益。既然都能够获得贸易利益,两国之间显然不可能形成国际贸易摩擦。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是利益的变化。什么能够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只能是政府行为,即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外参与贸易活动之中的政府及其行为。由于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可以以国际贸易活动施加影响,促进本国获得更多的贸易好处,导致相互贸易的各国出现不对称的贸易利益与贸易损害,结果就会在获得贸易和遭受贸易损害的国家之间形成国际贸易摩擦。

其二,从各种具体的贸易政策入手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与观点,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史中,各国在重商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十分高的关税水平,因而,关于国际贸易摩擦的早期理论研究往往涉及关税。一般认为,当某一贸易方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而采用一定的贸易政策措施进行保护时,若另一方采取报复性措施或者要求对方取消贸易障碍,贸易摩擦就会产生。20世纪30年代初,林格尔巴赫认为各国的经济政策会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其后,约翰逊提出最优关税和关税报复模型,认为在一国通过关税谋求最大利益时,可能会损害对方,结果就会产生贸易摩擦。还有一些学者从非关税壁垒的角度进行研究,如斯特恩从非关税壁垒的角度论述贸易利益的得失,分析贸易摩擦的形成原因。此外,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贸易壁垒。针对这些措施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一些学者也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

其三,不断地利用国际贸易的新型理论进行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布兰德、斯宾塞和克鲁格曼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假设下,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思想与理论。这一理论被一些学者运用于对国际贸易摩擦进行分析。如贝格威尔和恩泰格尔将战略贸易理论应用于研究农业补贴和贸易争端的起因。他们认为,政府会采用出口补贴来促进出口,而wTO规则允许对农产品的出口进行补贴,因此农产品争端就会表现为战略性互动的结果。与此同时,一些学者还利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利益集团与贸易摩擦的关系。如吉利罗斯和帕利尼利用美国的数据进行研究,认为政治变量在引起贸易争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还影响着国际贸易摩擦的结果。

以上简要介绍了国际贸易摩擦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可见,这种理论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即在没有政府介入的国际贸易过程中,与自给自足相比,各国都会获得贸易利益。但是,政府介入国际贸易导致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相关国家问出现国际贸易摩擦。政府的这种介入,可以是政府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的介入,也可以是作为一些利益集团的代理人进行的介入。总之,由于政府介入到国际贸易过程中,国际贸易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国家之间会由于追逐贸易利益而发生纠纷与冲突,形成国际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摩擦新理论与新思考

不过,上述国际贸易摩擦理论理论的前提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介入国际贸易过程?一种可能性是,在政府没有介入国际贸易过程以前,各国相互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给相关国家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贸易损害。由于对某个国家来说,存在贸易损害,那么国家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主体,显然有必要介入国际贸易过程,以回避这种贸易损害,但这种介入将导致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从而也会导致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由戈莫里和鲍莫尔、萨缪尔逊等人提出的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理论,正是从这个角度对国际贸易摩擦进行解释。

这里把戈莫里和鲍莫尔、萨缪尔逊等人提出的理论称为国际贸易摩擦新理论。这一理论涉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各个方面。萨缪尔逊认为,他提出的理论模型主要针对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变化以及利益纠纷问题,而戈莫里和鲍莫尔提出的理论模型涉及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贸易利益变化与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下面以萨缪尔逊的研究为例对这种国际贸易摩擦新理念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萨缪尔逊发表于2004年的论文题目是:“李嘉图与穆勒在何处反驳与证实过主流经济学家们支持全球化的论点?”萨缪尔逊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下,通过设定一系列简单的数字对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数字型模型的假设是: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为了使其分析具有感染力,萨缪尔逊设定这两个国家为中国和美国。各国有两个部门,生产两种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进行生产;中国的人口数量大干美国,而美国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美国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就相对优势而言,美国在第1部门生产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在第2部门生产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消费者都具有所谓穆勒式偏好,将收入平均花费到两种产品。在上述假定下,萨缪尔逊提出三种数字型模型对其理论观点进行证明。这三种数字型模型如下:

其一,假设两国开展自由贸易,比较封闭状态下和自由贸易状态下两国的总福利和人均福利的变化,结果发现自由贸易优于封闭状态,两国分别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分工,即美国专业化生产产品1,中国专业化生产产品2,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贸易,这种国际贸易提高两国的经济福利。

其二,从自由贸易的状态开始,假设美国的生产率不变,而中国的出口部门,即第2部门出现外生的技术进步。然后,以两国间自由贸易为前提,对技术进步前后两国的经济福利和人均福利的变化进行比较。萨缪尔逊发现中国在出口部门的技术进步对两国都是有利的,这一技术进步强化了已有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两国的福利水平都得到了改善。

其三,假设美国的生产率不变,而中国的技术进步发生在其进口部门,即第1部门,而且技术进步的幅度正好使两国在两部门上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两国没有从事贸易的动力,然后,以两国问自由贸易为前提,比较技术进步前后两国福利的变化,萨缪尔逊发现这种技术进步降低了美国的福利。

通过以上三种数字型模型,萨缪尔逊认为,自由贸易在一些情况下会提高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却会使贸易参与国的福利受到损失。这样,由于两个国家贸易利益的反向运动,两国之间就会产生贸易摩擦。

在萨缪尔逊提出他的基本理论后,美国经济学会于2006年举行研讨会,对戈莫里和鲍莫尔、萨缪尔逊等人的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其中,一些学者将这种理论,以他们名字的头一个字母组合起来命名,称为GBS理论。

比较与启示

将两种类型的国际贸易摩擦理论进行比较,可以阐述多种不同之处,不过,这里仅说明两点。

其一,贸易损害的内生性。国际贸易摩擦基本理论与国际贸易摩擦新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认可贸易损害。这里所说的贸易损害是指在没有国际政策干预的条件下,在经济主体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损失状态。国际贸易摩擦基本理论以国际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等理论为背景进行研究。这些理论往往将国际贸易与自给自足进行比较,主张来自国际贸易的利益。因而这种理论认为,与自给自足相比,每个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主体,如国家等,都将获得贸易利益,不会产生贸易损害问题。与此不同,国际贸易摩擦新理论认为,一方面,与自给自足相比,各国都会获得贸易利益,另一方面,与以前的国际贸易状态相比,目前的国际贸易状态可能造成一国获得更多的国际贸易利益,而另外一个国家却会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贸易损害。也就是说,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会形成的贸易利益与贸易损害。国际贸易摩擦新理论正是从贸易损害入手,提出针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新见解。

其二,对贸易政策效果的细致分析。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基本理论不认可贸易损害,因而这种研究方式有时候叫人感到难以理解。如果一个经济体系由三类行为主体组成,一是消费者,二是生产者,三是政府。在政府介入国际贸易以前,在由消费者和生产者组成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根据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研究,与自给自足相比,各国都会获得贸易利益。如果是这样,依据经济学关于理性行为的最为基本的观点,只要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主体,由于政府参与国际贸易,并不能促使相互贸易的两个国家同时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从而也就不能增加整个世界的经济福利,因而,实在找不到政府介入国际贸易过程的必要性。不过,在没有较好的理论来解释贸易损害时,单纯从贸易政策人手进行研究也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方法。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贸易摩擦的基本理论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对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变化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因而对于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仍然需要研究和运用这种理论。

总的来说,针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两种基本思路都值得注意。从国际贸易摩擦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国际贸易摩擦理论可能包括下列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一是建立一个没有国家政策介入的国际贸易的纯粹理论模型,参与这一模型的经济主体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其二是在理论模型中,纳入政府部门,分析政府政策介入的对各贸易国家的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显然,如果一国政府对双边贸易的介入,不仅能够回避自己的贸易损害,而且能够有利于所有国家,或者至少不对其它国家造成损害,那么该国的这种政策介入不会引起国际贸易摩擦,这是一种受欢迎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介入。这种场合可能在某个特殊的理论结构中成立,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成立。一般的情况是:该国政府的经济介入在给该国带来相关利益的同时,却会给贸易对手国家造成相应的损害。贸易对手国家为了避免这种损害,也会选择政策介入,同样,在给自己带来相关利益的同时,却会给相关国家造成相应的损害,这样,国际贸易摩擦会进一步加剧。因而需要综合两种国际贸易摩擦理论,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世界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解放思想,突破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分法,不能画地为牢,不能简单地将研究贸易损害以及由此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文献划为主张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列。正如萨缪尔逊在2006年的一篇文章中所说,“为社会制度的比较静态分析设计了一种有用的工具”,确定贸易利益得失的条件,并不是否认自由贸易,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自由贸易。这是我们在研究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时应该采取的基本态度。

编辑 赵丽芳

作者:胡方

贸易变化启示论文 篇3:

国际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中国国际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利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2012年各年度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数据,文章建立回归模型,运用EViews6.0最小二乘估计程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支持理论预期,证明了中国国际货物贸易的确对服务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实证研究

一、前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空前重视国际贸易,十分依赖出口这辆经济马车的拉动来发展经济。当前,中国的国际贸易主要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重要领域。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所以中国应该更加重视和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事实上,要发展国际贸易,就不能把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割裂开来单独发展,而应该讲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通过货物贸易产品结构转型与升级、服务贸易领域的创新与升级,来提高中国国际贸易的综合实力,而非单独提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某个领域竞争力。当然,促进中国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认识和了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关系非常重要。

文章正是基于这一考虑,重点分析了中国国际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并利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年至2012年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当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有总量与分量之分;分量中又可以划分为进口与出口两个部分。受文章篇幅所限,文章重点研究中国国际货物贸易总额变动对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总额变动的影响,其他的方面留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扩充。

二、理论分析

毋庸置疑,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对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具有非常积极的贡献,这一点得到了诸多学者的高度认同。比如,熊启泉、张琰光(2008)研究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他们的研究1982年至2006年服务贸易进口额、服务贸易出口额以及服务贸易总额的数据,建立了出口扩展型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并把同年度的物质资本投入总量和人力资本投入总量带入以上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982年至2006年间国际服务贸易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9%。发展了服务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贸易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两个领域,要提升中国国际贸易的综合竞争力,需要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硬。在货物贸易国际竞争力增强的同时,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事实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是可以互相补充、协调发展的。虽然,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额中只占到11%左右的比例,但是在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之下,世界服务经济的发展势头已然显现,中国服务贸易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所以,很有必要研究中国国际货物贸易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关系。在这个研究领域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比如,徐光耀(2010)在其博士论文中重点研究了中国国际货物贸易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其研究先是从总量上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中国国际货物贸易总额变动与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变动的相互关系。其后从分量上,对中国国际货物贸易进口额变动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变动的关系、中国国际货物贸易出口额变动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动的关系。

货物贸易对于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无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货物贸易成为了服务贸易的重要载体。有些特殊的服务贸易借由货物贸易这个重要载体能更好地实现。比如文化服务产品(如音乐、电影、书籍)的贸易依托于特殊货物贸易产品(如唱片、影碟、书籍)的贸易发生。

第二,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复合。某些货物贸易中融和了服务贸易的重要要素,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实际上成了复合整体。比如,当前的许多货物贸易产品愈来愈重视创新元素、工艺设计、文化价值附加、售后服务等元素,而这些元素实际上是服务贸易的元素,只不过是服务贸易融入货物贸易行为之中。

第三,货物贸易增加了服务贸易的需求。货物贸易有时能够增加服务贸易的需求,比如许多货物贸易中的产品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广告宣传、营销,而产品设计事实上是一项服务、广告宣传是一项服务,营销也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元素。此外,货物贸易中的产品需要经过运输配送,而运输配送也是一项服务。所以说,某些货物贸易实际上也增加了服务贸易的需求。

第四,货物贸易提升服务贸易的品质。以国际旅游为例,旅游讲究吃、玩、购一体,这使得旅游服務与货物贸易的相关性大大增强。如果旅游服务区有很好的基础配套和怡人的自然风光,再加上独具特色的民俗物件、地方特产,无疑更能加深消费者对服务品质的感观与认同。

凡此种种,都表明了中国国际货物贸易对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积极促进作用。货物贸易成为了服务贸易的重要载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复合、货物贸易增加了服务贸易的需求、货物贸易提升服务贸易的品质这四种形式也表明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关系将更加紧密,融合度更加密切。甚至说,未来,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从理论分析还说明,不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联系紧密,跟进一步地说,货物贸易的发展也将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货物贸易的发展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从总量上来分析,则应该是货物贸易总额的增加应该能够带动服务贸易总额的增加。如果把话说得更加明确一点,中国国际货物贸易总额的增加,也将带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增加。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上文对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四种互动关系进行阐述,进而推理出:中国国际货物贸易总额的增加将带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增加。为论证中国国际货物贸易总额对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以下模型:

FWt=c+αHWt+ε (方程一)

公式一中,FWt表示t年度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总额,HWt表示同期中国国际货物贸易总额。c、α分别为待估计参数,ε为其他随机影响因素,下标t代表时间序列。

(二)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文章的分析主要从中国国际货物贸易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总量上来展开,故而文章主要选取了2001年至2012年各年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进口额、出口额计算出相应年度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与货物贸易总额。

(三)实证结果

1.序列的平稳性检验(ADF单位根检验)。由于文章采用的数据包含时间序列数据,可能会存在单位根,需要对此进行序列的平穩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序列的平稳性。

由表一可知:FW序列和HW序列在1%、5%、10%各级显著性水平下,ADF统计值均落在了接受域,所以均接受原假设(存在单位根),所以FW序列和HW序列均不是平稳序列。对原始序列进行二阶差分处理后,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二。

由表二可知:虽然FW原始序列和HW原始序列均不是平稳序列,但是进过二阶差分处理后,在5%(或者10%)的显著性水平下,ADF统计值均落在了拒绝域,所以均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单位根),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

2.协整检验。协整关系检验的主流方法有两种,分别是E-G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法,其中E-G两步法操作比较简便,但是只适用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Johansen检验法可以检验多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此处仅针对两个变量,故选用E-G两步法检验即可。经过检验,得到如下表结果:

由表三可知,在5%(或者10%)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e序列是平稳的,这也就意味着FW序列和HW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故,可以就FW序列和HW序列进行回归分析。

3.趋势图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国际货物贸易总额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之间的存在正相关关系,变化趋势十分明显。

4.回归分析。经过Eviews6.0最小二乘估计程序的处理,得到估计的回归方程如下:

FW=0.12HW-69.93+0.32AR(1)-0.44AR(2)

(28) (-0.69) (0.88) (0.39)

R2=0.991,F=240.53,DW.=1.98

从经济意义检验的角度而言,HW前回归系数为正,表明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有促进作用,符合理论预期。从统计意义上的检验来说,模型可绝系数达到了99.1%;F统计值为240.53,模型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十分理想,DW.值接近2,比较合理。

四、小结

经过理论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国际货物贸易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密切相关:货物贸易成为了服务贸易的重要载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复合、货物贸易增加了服务贸易的需求、货物贸易提升服务贸易的品质。这四种形式的互动关系也证明了,货物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不难推理到,中国国际货物贸易总额的增加会带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增加。

经过实证分析,中国国际货物贸易确实对服务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国际货物贸易总额每变化1个单位,可以使得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总额变化0.12个单位。换言之,中国国际货物贸易总额每提高1个单位,可以使得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总额提高0.12个单位,亦即,中国国际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样的结论启示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大对于服务行业的投资力度,鼓励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增强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货物贸易促进服务贸易增长的良性机制,重视货物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贸易商品技术含量的提升,进而带动服务贸易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徐光耀.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关性和比较差异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熊启泉,张琰光.中国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1982-200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11):3-11.

[3]蒋昭乙.服务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03):71-78.

[4]段丽娜.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研究[D].辽宁大学,2012.

[5]庄惠明,黄建忠,陈洁.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03):15-23.

[6]刘冬玲.服务业FDI、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J].商场现代化2013(08):39-44.

[7]李婷,杨丹萍.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08):19-21.

[8]张劲青.后危机时代提升国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3(08):51-57.

作者简介:崔翠(1988-),女,汉族,安徽安庆人,云南财经大学,主要研究方向:贸易理论与政策;杨定华(1956-),男,汉族,云南江川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金融、证券投资、贸易理论与政策。

作者:崔翠 杨定华

上一篇:舞蹈创作探讨论文下一篇:唐初廉政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