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服务社会制度下经济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目前我国高职改革和发展的热點,国内高职院校正面临“双高”和专业群建设的双重压力,因此,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最新形态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商科类高职院校具有完全不同于理工科高职院校的就业面向和行业导向,如何看待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否具有可行性等问题仍然值得探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职服务社会制度下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服务社会制度下经济学论文 篇1: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构建

[摘要]如何理顺利益机制是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别从交易成本、产权界定、制度变迁三个方面对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构建进行了理论阐述。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构建应有效降低校企双方的交易成本,明晰双方产权关系,且利益机制应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不断变革创新。当前,应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保护机制,以提升高职校企合作的效率与效益。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利益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集团化办学、共建产业园区、共建研发中心等,较好地促进了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但是,由于企业经营的逐利性、短期性与高职院校公益性、长远性的利益诉求具有天然冲突,校企双方常因利益机制不合理而导致合作的失败或破裂。从经济学角度上讲,作为“理性行为人”的校企双方必然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成本投入、产权分配、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反复博弈,如何理顺合作利益机制则成为高职校企合作能否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构建过程,实质上是合作主体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长期博弈、协调直至均衡的动态过程。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社会制度环境变迁而不断完善与优化的过程。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系统揭示校企协同体存在原因与联合的本质要义,从制度层面提出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构建的对策建议,为有效规避我国长期以来“松散型”的校企合作状况提供理论借鉴与决策参考。

一、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构建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系统学理论、管理学理论、激励理论等,对构建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交易成本理论:利益机制须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由于存在有限理性、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等,使得市场交易成本高昂,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高職校企合作实质是一种以知识流动为特征的交易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交易成本,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校企双方均为“有限理性行为人”,难免出现有限理性的投机行为;二是校企合作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交易风险的存在会增加诸如信息搜寻、讨价还价等交易成本;三是校企合作中的资产专用性更强,一旦合作结束,资产转作他用成本太高,形成沉淀成本。Williamson从市场环境、交易技术和人的本性角度,将交易成本分为事前交易成本、事后交易成本、约束成本与讨价还价成本;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是指衡量和明确交易单位特征和实施契约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产权界定和控制成本、谈判成本、制度结构变化成本、监督成本等。因此,从构成来看,高职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既包括在建立和维持过程中的诸如沟通、谈判、审批、履约等成本,又包括由于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性等导致的信息成本、讨价还价成本、监督成本等。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高职校企合作交易成本的控制则成为校企协同体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形下,高职校企合作应通过有效的制度建构来控制交易成本,具体如图1所示。

(二)产权理论:利益机制须明晰产权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指出,在存在一定市场交易成本的前提下,合理的产权初始界定以及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将大大有利于降低合作者的交易成本,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根据产权理论,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构建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通过界定、变更校企合作中的产权结构,降低或消除单纯市场机制运行成本,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水平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从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来看,产权问题已成为制约校企合作发展的一大瓶颈,主要表现为:首先,由于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是公立性质,学校自主经营管理权限不足,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无不涉及资金、设备、设施等的交换问题,学校需要向上级部门逐层申请,严重影响合作效率,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其次,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校企合作产权归属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相关法规的约束,但由于缺乏对校企合作产权方面的专门规定,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常常引起争端。

(三)制度变迁理论:利益机制须不断变革创新

制度变迁理论强调在旧制度不能满足人们需要时,应通过制度创新来相对节约交易成本。所谓的制度变迁,实质上是指用收益更高的制度替代收益较低的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变迁的动因、过程和路径依赖理论)认为, 制度变迁的动因在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制度变迁的主要动机是提高制度收益(直接与间接的、物质与精神的、长期与短期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指出了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变革与创新的必要性,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应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创新合作机制,以提高制度收益,使校企合作帕累托效率达到最优。

高职校企合作的制度变迁既包括组织外部施加外力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如政府扶持政策),也包括组织内部校企双方为了利益最大化而主动推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如产权界定办法)。从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状况来看,近年来无论是宏观政府政策层面还是微观校企内部机制层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首先,政府宏观政策非常重视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国家层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均提出了指导意见,地方层面如河南、苏州、宁波等省市级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了具体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其次,经过多年建设,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在组织、协调、保障等方面均得到优化与完善。然而,近年来我国高职校企合作也暴露出一些日益突出的新问题,如资产专用性导致校企合作成本高昂问题,校企合作中的“搭便车”问题,校企产权分配冲突带来的评估与协调问题,政府扶持政策的“落地”问题等。因此,应及时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变革与创新,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益,保证校企双方利益,推进共同体稳定、健康发展。

二、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校企合作双方的有限理性、不确定性与资产专用性等问题,增加了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制约着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构建,应以有效降低合作双方的交易成本为基础,明确界定合作双方的产权关系。同时,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利益机制应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在此,本文构建了高职校企合作四种具体利益机制,包括利益联结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保护机制,具体见图2。各个机制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共同决定着校企合作发展的演进方向。

(一)利益联结机制

利益联结机制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与组织保障等,将利益相关主体联结成一个多赢共生的利益合同体的方式。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双方应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原则,以控制交易成本、明晰产权关系为基础,通过构建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利益共同体。

第一,校企双方要加强观念转变,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战略价值。合作双方要以诚信合作为原则,互惠互利,不断密切合作关系,深化合作层次,以降低沟通、监督、协调成本。

第二,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积极构建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中心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积极实施由“政行企校”构成的职教联盟(集团)、董事会(理事会)等较为成熟的校企联结方式,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搜寻和信息成本,同时抑制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监督成本。例如,东莞商贸服务职教联盟为对接东莞商贸服务行业,在行企校合作及专业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实训等方面,学校与企业已经实现了互惠互赢的深度合作。学校按照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确定招生规模、实施教学管理。场地由学校负责提供,教学相关的设备及技术由企业负责提供,同时赋予学校企业的经营场所角色,生产产品及服务兼顾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

第三,地方政府可建立区域性校企合作官方门户网站。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提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政府配套促进政策等相关信息,公布校企合作中的不诚信行为,定期发布校企合作质量报告,提升校企合作交易信息的透明度。校企双方要积极参与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网絡平台共同制订教学方案,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第一,合作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校发布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等内容提出意见,与学校共同商讨教学内容,并通过信息平台的沟通,制订对校企双方最有利的学生培养方案。第二,学校也可以根据企业发布的项目课题,作为案例课题,丰富教学内容。第三,学校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第四,企业可以根据学生上传的作品,挑选优秀学生重点培养,最终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目标。

(二)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以产权界定与交易成本控制作为驱动力的机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行为受利益的支配和驱使。利益驱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行为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没有利益的驱动,校企双方不可能有合作行为的产生。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是校企合作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一,政府应简政放权,改变对高职院校权力约束过大、管理太细的现状,给高职院校充足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明晰校企合作产权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执行成本,提升校企合作绩效。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按就业岗位自设专业,自主办学、独立招考。2017年3月,山西、山东、湖南等省份已经开始推动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逐步分离,全省高职院校均可单独招生。

第二,政府应优化与完善现有的促进政策,明确校企合作成果的产权归属,对成果转化率的项目进行奖励,激励校企合作行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到,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要重点明确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产权,强调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有收益权和自主处置权。

第三,针对校企合作中资产专用性强的特点,为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同时考虑到校企合作的外部效应,地方政府可通过完善相关校企合作促进法规或办法,对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进行适度补贴,对重点校企合作项目甚至可以全额补贴。例如,《东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规定,校企合作一般专项资金补助经费,用于补助给被授予“东莞市职业院校定点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事业单位,由一般专项资金一次性提供场地设备补助每所10万元。

(三)利益协调机制

由于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校企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信用风险、产权纠纷风险、学生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风险一旦成为现实,不仅会给合作双方造成重大利益损失,而且会导致各种矛盾的产生。因此,为防范校企合作风险,化解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矛盾,必须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第一,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可以由独立运作的行业机构对高职校企合作提供具体的咨询、监督与评价服务,以解决校企合作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以及产权纠纷风险等。设立监督型第三方评价服务机构,可以在为学校与企业提供相互间需求信息协调与匹配服务的同时,根据校企合作的运行状况,制定校企合作评估标准,进行定期督查。

第二,可由校企双方搭建内部组织管理平台。通过协商、谈判、调研、座谈等正式与非正式形式,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以协调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从组织上保障各种风险隐患的及时消除。

第三,可实施校企一体化管理机制,系统规划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设备重组、场地改造等内容,有效协调因人员和资源的不断调整而加大内耗和矛盾。例如,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一体化”模式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实训平台,共同制订教学任务及计划。在硬件配备上,企业为学院教师与学生打造出高端、完备、有保障的科研与实战场所,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的新格局。

(四)利益保护机制

由于不确定性风险、有限理性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校企合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投机或违约行为,势必会给另一方造成一定的利益损失。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利益保护机制,以保障校企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一,政府从政策制度上给予保障。各级政府应尽快出台完善的、与国家法律政策相配套的保障体系和操作性强的校企合作实施细则来规范双方在合作中的行为,如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有关产权界定与纠纷的处理细则。

第二,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的第三方利益仲裁机构,监督高职校企合作行为,使合作中的“背叛”成本最大化,保护校企双方的合法权益。学校、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校企合作,可以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责任与其他责任纠纷时,通过第三方利益仲裁机构做好监督管理。

第三,从政府层面规范校企合作的行为方式。例如,制定统一规范的校企合作协议范本,明确校企合作条件、内容和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谈判议价成本。例如,厦门理工学院在施行校企合作过程中,制定了《校企合作教育项目管理办法》,对校企合作教育项目的申报条件、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校企合作工作中的任务、校企合作项目立项与审批流程、项目过程管理及考核标准、项目资助内容及标准、项目经费的管理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实现了校企合作工作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罗利,鲁若愚.产学研合作对策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0(2).

[2]王振洪,王亞南.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利益机制及构建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3]俞大军,李军山,杨明,等.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架构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4(6).

[4]刘志民,吴冰.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机理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3(5).

[5]程培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分析:交易成本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4(34).

[6]彭真善,宋德勇.交易成本理论的现实意义[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4).

[7](美)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章益新,范明明.基于职教联盟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4(36).

[9]韩大卫,程海琼.协同对策在官产学联合模式下利益分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10).

[10]王振洪,王亚南.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冲突的有效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11(7).

作者:凌守兴 林美顺

高职服务社会制度下经济学论文 篇2:

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商科现代学徒制可行性分析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目前我国高职改革和发展的热點,国内高职院校正面临“双高”和专业群建设的双重压力,因此,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最新形态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商科类高职院校具有完全不同于理工科高职院校的就业面向和行业导向,如何看待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否具有可行性等问题仍然值得探讨。本文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可行性。

关键词:交易成本理论;现代学徒制;商科类高职院校

一、背景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学徒制并非是一个新词汇,但是现代学徒制的现代体现在何处?如何定义现代学徒制?这些问题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这几年中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在高等职业院校“双高”和“专业群”建设上,现代学徒制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如何理解现代学徒制,商科类高职院校建设现代学徒制实践是否可行都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同时,服务业作为商贸流通产业链的新兴产业,在其成长和突破的道路上也依赖于强大的人才输出保障。在全国“双高”以及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契机下,优质的现代学徒制如何配合商贸流通类高职院校的“双高”以及专业群建设,更好地为区域新经济服务将成为整个商科类高职院校未来5年乃至10年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基于此背景,本文引入交易成本理论,对现代学徒制在商科类高职院校推进与实践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商科类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工作做出一定参考。

二、交易成本理论简介

交易成本理论是经济组织制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由英国经济学家科斯于1937年在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后来经过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的不断努力,最终构成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以解释组织存在的原因。

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分析单位,找到交易的特征和因素,分析如何选择交易和选用什么样的组织来协调。在市场交易存在成本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内部可以组成一个交易成本小于外部市场的独立组织,则企业可以通过这一独立组织完成交易,减少交易费用;若组织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市场,则企业可以通过外部市场交易减少成本。

交易成本理论强调不同治理结构的运用以实现节约成本的效果,交易类型可以用资产专用性、交易发生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维度进行衡量。资产专用性是指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配置于其他用途的程度;交易发生频率是指企业进行内部或市场交易的频率,即在固定时间内交易的次数;不确定性主要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则主要指企业面临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综上,交易成本理论从节省交易成本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寻找最优的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减少市场经济主体的成本,提高其利润,这正是企业本质的体现,也完全符合企业在市场经济行为的合理性。

三、现代学徒制与其“现代性”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目前职业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其主要含义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涉及到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制度。由浅入深,现代学徒制首先改变传统分离式的教学方式,即学校学习,企业培训相分离的模式,变成企业与学校联合教学与培养;其次,现代学徒制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主要针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缺乏市场需求的调研和变化,现代学徒制要求企业与学校联合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这样从源头上解决了传统人才培养方案适应性较差,没有反映实际需求的问题;最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教育制度,进行推广。

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不仅是职业教育必须回答的理论问题,也是学徒制实践的关键所在。关晶、石伟平(2014)认为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功能性由重生产到重教育;教育的宽度由狭隘到广泛和通识;制度规范由行业到国家层面;利益相关者机制由简单到复杂;教学组织从非结构化到结构化。可以看到,学徒制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赋予了它时代的特征,因此研究现代职业教育的学徒制对整个教育教学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问题分析

1.商贸流通产业链中小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

在商贸流通产业链上,通过对用人需求、产业分析以及相关性约束分析,可以看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交通运输服务、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产业、综合技术服务、房地产、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些供应链上游的产业与整个商贸流通产业链匹配最好,也是广大商科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工作面向。通过对这些产业的分析不难看出,大部分产业的工作要求并不高,大量工作岗位主要存在于产业链区块与区块对接的中间地带,或者处于产业链终端服务链上不同节点,他们广泛具有需求量大、技术要求较低、职业化程度较高、人员流动性高、区域劳动力市场不稳定等特征。

商贸流通产业链的特征决定了在产业链终端节点上的大量中小企业存在较高的员工流失率和招聘成本,大部分企业既没有完整的招聘流程,也没有相对完善的员工激励和发展计划,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招聘以及发展并未体现出较大的兴趣,这就导致整个产业链终端存在员工流失率高、工作机会多、招聘水平低、员工满意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内短期内并不会造成整个产业链的溃缩,较大的劳动力市场自由度反而加大了人员流动性,增加了行业的活力;但是从长远看,企业用工成本高、市场交易成本高、员工缺乏凝聚力都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症结。在可能的情况下,企业也有动力改善目前的状况,提高整个公司的人员稳定性,增加企业的利润。

2.商科类高职院校的特征

商科类高职院校主要指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商务服务类高等职业院校,之所以提出商科类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上遇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商科类高职院校具有不同于理工类高职院校的特点,这些特点在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和校企合作上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和弊端,导致大量商科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工作推进缓慢,效率不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将商科表述为商业和商业管理(Commercial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国内主要将商科理解为以管理学、经济学为基础,对个人或组织和产品经营管理设计相关活动研究的学科,主要包含国际商务、金融理财、市场营销、会计等学科,目的在于持续为社会各大企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技术能力强、文化素养高的复合型人才。

3.商科类高职院校人员培养的主要问题

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实际和招生,商科类高职院校则主要为区域性、中小型企业提供营销类、运营类和支持类高层次、高水平和高素质的职业化人才。结合商科不同类型的教育可以看到,商科类专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为企业提供供应链终端的内部管理和服务工作。但是可以看到,由于国家产业发展不均衡,整体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大量的工作岗位集中于第一和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如建筑、交通、水利、桥梁、设计、制造等产业。第三产业目前发展的情况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以解决大量的商科类毕业生。

另外,商科类院校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营销、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但是这些岗位在企业中往往具有需求量少、流动性低、要求高、经验要求丰富等特点,商科类高职院校毕业生难以在企业的相关部门工作。企业也不愿意冒风险招聘商科类高职毕业生,也不愿意承担大量的前期培训成本。

可以看出,商科类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主要面临企业积极性不高、核心利益的分配以及合作形式的创新等问题。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校企合作一定要建立在满足企业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因此,交易成本理论则通过研究治理制度为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节约成本的方法,进而提高其在校企合作上的积极性。

综合来讲,从宏观角度,商贸流通产业链终端存在大量的企业及相关用人岗位需求,但产业链特征和企业的现状阻碍了大量中小企业建立良好、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系统,面临市场的变化,他们利用区域劳动力市场极高的流动性和自由度吸收员工,缺乏建立自己招聘体系和培养体系的动力;从微观角度,商科类高职院校虽然精耕于商贸流通产业链相关环节岗位的需求,开发自己的教学教育系统,但是考虑到宏观环境的特点,大量的学生难以对口进入企业工作,甚至缺乏实习条件和机会。这是一种典型的资源错配现象,在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中,这种现象虽然难免发生,但是仍然可以找到某种制度或途径,合理地分配资源,实现与市场不同主体的良好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提高商科类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地发展。

五、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的交易成本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面对宏观产业现状,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应该从环境分析入手,仔细调研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用人需求,从企业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尽量由企业主导、学校为辅的方式进行推进。宏观环境和企业用工需求是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宏观环境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没有好的宏观环境,企业根本无法发展,更别提校企合作;另外,用工需求一定是以企业主导,立足于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通过良好的治理机构的设置,让企业可以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形式,降低员工流失率、减少招聘频率、增加员工满意度、减少整个企业在招聘、培训、考核以及流动上的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利润。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企业才有合作的动力与意愿。

显而易见,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对于商科类高职院校而言,应该首先放弃以学校为主导、以教学为主要方式,逐渐过渡到方式灵活、治理清晰、合作广泛和权责明确的现代学徒制建设上。因此,通过分析,以下从交易成本节约的角度分析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可行性。

1.通过企业治理机制内部化减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度和成本

从治理结构上看,真正阻碍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关键是社会制度,可以说一个过度自由化和高度流动化的劳动力市场对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企业来说,过度自由化和流动化的劳动力市场会导致培养的人才流入市场,而自己所需的人才往往还需要到市场中花费高额的成本获得,这样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信心。另外,传统学徒制中师徒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微妙,一方面师傅担心自己的学徒在一个流动性极强的劳动力市场中取代自己在企业的位置,迫于竞争,他们并不会全部教授所有的技能;同时,学徒也会对自身是否需要掌握这么专业化的技能产生怀疑,因为在流动性、自由化的劳动力市场中,人才的流动性极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也存在大量的成本,也不会存在持续专研,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的动力。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方法,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或者将外部市场的招聘和培训成本用于企业内部的培养和学徒制实践。通过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操作,降低了劳动力的自由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对师傅和学徒的担忧也做了一定的保证,使他们能够全心全意、没有顾虑地教学和培养,这样看,通过企业治理机构的内部化变革以降低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度对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是具体可行的方案。

在治理结构变革的可行性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院校的决心和变革门槛,对于广大民办高职院校,本身复杂的利益分配与所有权归属问题让学校本身的发展就存在一定制约,如果要让他们进一步下放权力,與企业共同办学,分享利润,则是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对于公办院校而言,合作的可行性虽然很大程度上在于学校,但是合作也需要一个权力分配的让渡,这对于传统公办高职院校的制度改革,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2.中小企业市场交易成本仍然较大

对于全国性、大型企业而言,企业内部收购和供应量已经完全能够保障企业以行业内最低的价格获取最优质的原材料和部件,通过供应链的垂直和水平一体化整合,马太效应愈发凸显,这也是为什么大型跨国企业的生产和供应跨越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然而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往往只针对供应链一个环节生产制造相对较小的产品和服务,不可能拥有大型跨国企业的供应链统治能力,因此,他们不仅要面临来自大型跨国企业对供应链的话语权,还要面临同类型企业在同一领域的红海竞争,因此,减少交易成本对中小企业来说更加敏感和重要,他们更加有减少交易成本的意愿,这就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可能性。

学徒制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晚,大型国企是学徒制的首批接收者,但是最早的学徒制形式主要是企业建立子弟校的形式,主要解决企业员工子女的就业问题,效率太低且教学效果很差,而且培养的学徒能力单一,适应性差,因此在国企改革的第一轮浪潮来临时,这一批子弟校形式的学徒制基本上宣告失败。中小企业是完全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建立这种老旧和不适合时代的学徒制机构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加灵活、管理效率高、具有企业特色的学徒制机制,外部竞争和行业红海逼迫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交易成本,因此,新型、高效的学徒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3.城中校、企中校模式的推广具有很大空间

城中校、企中校模式主要是指将学校建立在商贸城、自贸区等中小企业聚集的平台,通过大量企业的用人需求利用共同的平台和资源集中培养,这样既降低了区域内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度,也解决了单个企业资源和资金的限制,同时,也增加了学徒制培养的通用性。通过区域内企业的用人需求,推出相应的培训内容,通过学校的教学组织和设计集中教学培养,然后分配入不同的企业和岗位,这将是现代学徒制最直接和最高效的方式。

4.互联网行业和区域市场提供了学徒制良好的支撑

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支撑,由于互联网行业的兴起,电商平台、视频直播产业、内容创作产业等不断成为新的经济引爆点。互联网行业的兴起直接降低了现代学徒制的门槛,也改变了传统学徒制的内容,即学徒制的重点在服務于新思维、新产业和新内容的相关岗位和岗位群。互联网改变了大部分传统部门的工作方式和流程,因此,学徒制也应该顺应这种历史潮流,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1]凯瑟琳·西伦.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经济学.王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潘建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46-49.

[3]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职教论坛,2009(36),1-1.

[4]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

作者简介:徐晓舟,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管理学博士,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分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产业经济学;王菱,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分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连锁经营管理

作者:徐晓舟 王菱

高职服务社会制度下经济学论文 篇3:

生态文明观照下的高职教育

摘要:经济运行方式由“增长”到“发展”的实质是要走生态文明观照下的绿色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绿色崛起。高职教育要走“技术→绿色技术”的嬗变路径,以培养和塑造公民个人特别是公民公司的绿色社会责任为使命,实现高职教育的绿色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环境;社会责任;生态文明

环境社会责任与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文明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即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它经历了人不敌天的史前文明、天人合一的农业文明与人定胜天的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工业革命前的史前文明或农业文明尽管已存在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与人类始终相伴),但总体上人类是在敬畏中保持着与自然的相对平衡,环境问题至多只是自然性经济增长的“点缀”,环境社会责任的思想还处在萌芽期。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时代,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人类经济与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革,愈趋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便是其突出表现之一,环境社会责任的思想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21世纪以来的后工业化时代,以全球变暖为集中表现的世界性环境危机,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环境社会责任的国际化浪潮,使环境社会责任思想走上了前台,并开始化作旨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绿色实践。其深刻背景在于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一种以构建“人—自然—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是一种新境界下的天人合一。

我国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GDP年均增长9.8%的业绩跃升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然而却付出了生态透支的巨大代价。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既是和谐中国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以绿色崛起为支点,作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所肩负的大国责任。与世界上主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吻合,表明东西方在“生态文明”这一平台上将重新融合,而生态文明正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文化内涵。

“经验技术→科学技术→绿色技术”演进与高职教育

斯特龙伯格指出: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影响着思想和表达的所有领域。同样,环境社会责任思想对教育的影响也不例外,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于环境社会责任思想的完善、环境技术的革新与环境制度的建设。因为无论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技术难题,还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环境制度难题,都离不开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在内。因此,应建立环境社会责任思想与教育的内在联系。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如何构建绿色新体系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是指要有真正的大学精神。其实,自从有了大学,大学似乎始终陷于一种身份迷失的境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旷日持久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归结于“象牙之塔”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抉择,其核心是“无用”与“有用”之争。基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而教育又是文化制度的重要基石的思路,在以“自然文化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生态文化”所形成的“史前文明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背后,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存以致为后者所主导→人文教育回归后与科学教育的有机整合”的变迁。在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及社会制度下,生态文化在国际绿色社会责任的浪潮中,形成了对于大学精神重塑与教育持续成长的全新挑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高职教育又该做出怎样的回应呢?不妨沿着上述变迁路径导出的“经验技术→科学技术→绿色技术”的发展轨迹,对这种具有较高层次的“技术+职业”的教育做出解读。

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发展史。“技术”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涵义是“艺术和手工技术”,来自于生产或工作的实践体验,形成了经验技术。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的复杂程度和精确度的提高,技术的内涵包括了逐渐增多的智能技巧,这是技术内涵变化的第一个转折。科学原理应用于产品制造和生产管理,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技术的科学化,即理论技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技术”一词的应用更广泛,技术的内涵也从物质性领域走向了非物质领域,这是技术内涵变化的第二个转折。因此,现代技术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既可以表现为物质实体形式,又可表现为精神智能形式。由于单纯的理论技术所固有的特质(科技革命将人变成了“技术人”)以及其身处商品经济旋涡的时代局限性(商品经济又使人变成了“经济人”),一种塑造全新的“社会人”的技术,即在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崭新文明——生态文明观照下的绿色技术就顺势而生了。绿色技术是在“技术﹢绿色”的组合中,以技术为依托,服务于绿色制度建设,实现具有功利倾向的技术与具有环境社会责任意识的成功对接。同样,担当先进文化的把握者与传承者角色的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对于以绿色技术为平台构建绿色文化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如此,作为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由该实践活动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所决定。因为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分化与整合,职业生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成为居于首要地位的实践活动,职业这种社会形态具有经济性、技术性与社会性,成为综合反映社会成员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指示器。因此,高职教育就成为社会成员获得职业身份或职业资格的一种社会化过程。换言之,只有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服务密切相关的高职教育才具有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此,高职教育这种“技术﹢职业”的特有规定性,使其自觉和不自觉地处于市场经济的最前沿。显然,在“象牙之塔”与“社会责任”的天平权衡中,高职院校更应倾向于肩负时代赋予的责任——完成从技术到绿色技术的嬗变,这正是高职教育以科学化的人文教育与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合服从并服务于生态社会建设根本要求的客观反映;而高职教育支持和帮助企业做一个“好公民”——履行绿色社会责任则是很好的切入点。

“三大法宝”、“两大抓手”与绿色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要培养和建立对于环境责任的“公司良知”,必须实现向绿色教育的根本转型。这就要倚重于同样作为高层次学校所具有的“三大法宝”,即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就人才培养而言,高职教育要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在教育教学制度安排、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师资引进和培养、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引入并渗透“绿色”。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人的成功未必导致自然的失败,但自然的失败必然带来人的不幸”的历史警示下,高职院校不仅要通过具有绿色情境的教学和实践训练,培养专业技术应用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循环经济理念与执行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绿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并不仅限于某个或某几个学科门类,其力度还应体现在对不同学科学生的“绿色”全覆盖上: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高职教育,必须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育和实践环节中,成为受教育者生态德性培养、知识素质提高和技能训练的必要组成部分。这种“渗透”实质上就是技术的绿色化过程,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层次的整合;这种“渗透”也正是通过人力的提高和人性的提升,培养具有社会良知、有技能的职业人而服务于具有环境保护等“公司良知”的企业的最好诠释。而这本身恰是高职教育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支持和帮助企业履行绿色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是产学合作。应强化两大抓手:首先,要帮助企业提高降低环境保护成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能力。因为从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看,实施环境保护会获得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效应”,但从短期看,必然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提高并引发“双重效应”,即由于环境投资增加而对于其他投资减少的“挤出效应”和由于环境政策实施而对于企业经营决策的“约束效应”。这对高职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要提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应用转化能力。普通高校有绿色技术的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优势,高职院校的功能与优势就是“中转站”。如果说沿着知识传播的线性模型,普通高校承担了大部分的技术创新任务,那么,这些新技术随即被传播到了工商企业实体,运用它们形成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任务就要由高职院校完成。高职院校通过对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可以架起绿色技术市场化、社会化的桥梁。这对高职学生自主创新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高职教育基于“技术→绿色技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的三大功能,实际是浑然一体的: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最终都要落实到高职教育应培养又好又多的具有“绿色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这一根本宗旨上来。

参考文献:

[1]沈满洪.绿色浙江[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82-83.

[2]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6-47.

[3]姚国华.一个民族需要关注天空的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8-07:(32).

[4]赵细康.引导绿色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20-122.

作者简介:

熊惠平(1963—),男,湖北孝感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作者:熊惠平

上一篇: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论文下一篇:实务课程教学热点国际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