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协调推进循环经济论文

2022-04-22

[摘要]总部经济是信息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重构区域经济的动力,是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战略选择。总部经济以总部基地为载体,以企业总部为集聚对象,通过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引发外部经济效应,使聚集的企业总部相互受益,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组织协调推进循环经济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组织协调推进循环经济论文 篇1:

加快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加快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有助于补齐长期拖累东北发展的短板,实现区域经济的统一布局和生产配置。东北地区雄厚的基础设施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为东北地区区域协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从产业一体化、城市群间的分工协作、面向东北亚开放和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体化 东北振兴 区域协调机制 对外开放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特定背景下,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东北需要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比较优势的高质量互补,在深度分工协作中推动产业的高标准升级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实现区域经济的高度一体化,进而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加快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一)东北经济一体化有利于“补短板”“强弱项”

长期以来,东北存在一定程度“条块分割”的现象,加之计划经济体制的诸多“遗痕”,决定了这里“被动等靠”“封闭发展”“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还有相当市场,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这里某些地方的发展视野、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东北区域层面规划及其实施机制尚不健全,使得东北区域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成为若干空间狭小、资源受限的行政板块结构调整的机械汇总,以致东北全局的经济转型升级长期不见根本性起色;东北区域层面组织协调机制缺失,使得地方的诸多改革事项不得不以现行的“体制划分”“板块边界”为限,以致东北的体制机制创新“热度”总是比国内东部板块差一截。而新时代的东北经济一体化,将有助于补齐、强化这些长期拖累东北发展的短板、弱项,使东北“轻装上阵”,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二)东北经济一体化有利于“锻长板”“增优势”

在市场化改革大潮的洗礼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内的相对实力持续滑落,突出表现为,一批原有的国内“排头兵”企业因缺少跨行政区、跨体制乃至跨国的“脱胎换骨”式改革重组,开始持续淡出国内“领军”行列,个别企业甚至滑向破产倒闭;一批具有明显比较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又表现为“各自为战”。例如,长春、沈阳、哈尔滨都建有相对完整的汽车制造体系,但都互不相干、自成体系、品牌众多,不过未来的“电动汽车”研发方向高度相似;一些重大整机装备产品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大部分环节流落在东北区域之外,以致相关产业对东北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而新时代的东北经济一体化,至少可以通过东北“区域尺度”的体制机制创新、资本运作,使生产要素有效聚集于领军企业、优势产业;通过地区间的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实现区域经济的统一布局和生产配置,进而使得区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得以提升。

(三)东北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兼容并蓄、开放发展

东北地区开放程度长期以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东北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这构成了对东北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也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机制改革带来严重困难。面对中央提出的“东北地区要打造外开放新前沿”的要求,东北地区利用与东北亚更加接近的地缘条件,搭建国内市场与东北亚市场连接的桥梁,是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工作的有效路径。新时代的东北经济一体化,可以通过统筹利用东北的港口、自贸区等优势条件和出口渠道,形成地区间的目标导向合力,在对接东北亚的过程中发挥东北地区的重要作用。

二、东北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背景

(一)东北经济一体化的有利因素

一是共同的地域空间和雄厚的基础设施优势是东北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条件。东北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区,拥有较长的国境线和海岸线。东北三省在纬度、气候等自然环境方面比较相似,方言、生活习俗、地域文化等方面认同度较高,人才、技术等方面互补性与合作可能性较强,为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东北地区交通网络基础设施齐全,目前已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等方式构成的综合区域交通体系。随着近年来投资力度的加大,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雄厚的基础设施优势将为东北经济一体化提供先行条件。

二是国家政策支持是东北经济一体化最坚实的保障。国家高度重视东北经济一体化。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协调发展”;2009年,《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提出,“深化省区协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立东北地区四省(区)行政首长协商机制”;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提出,“深化东北地区内部合作,完善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推动东北地区通关一体化”。这些政策的支持为东北地区区域协作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三是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实践为东北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样板。东北三省一区普通高校开放办学,着力打造协同发展体系,构建了具有东北特色的高等教育开放办学新体系、协同育人新机制和协同创新新机制等,为东北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参考样板。东北三省一区高等学校通过建立省际协作机制、校际交流合作机制,实施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聘、平台开放、协同创新、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76个。例如,东北大学与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签署联合培养本科生合作协议;中国医科大学联合三省一區130余家单位组建“东北产科联盟”,举办20余场公益培训,累计学员1万余人;东北大学与内蒙古大学围绕语言资源利用与机器翻译系统研发,开展协同攻关项目。

(二)东北经济一体化的不利因素

虽然东北经济一体化提出时间较长,但受自身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制约,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现实中推进的速度非常缓慢。

一是区域产业同构、产业布局分散是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突出矛盾。近几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产业同构、布局不优的矛盾仍比较突出。例如,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都同时汇集了汽车、石油和化工、造船、航空、机床、风动工具、电线电缆、重矿设备等产业,在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领域低水平、重复竞争的矛盾仍比较突出。趋同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使得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产业低水平发展的重复建设中,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各自为政的发展方式也使得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不高。

二是未形成富有成效的区域性协调机制。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最大的障碍是体制问题,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为此,要强化政府间协调,消除区域内市场壁垒。在2009年国家发布文件提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立东北地区四省(区)行政首长协商机制”后,2010年建立“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机制,但仅持续4年。而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共推出实施了69项制度创新,签署了132个合作协议,建设了67个合作平台,制定了56项规划和相关的政策。

三是行政区经济体制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东北地区是最早实行、最晚退出、执行计划经济体制最彻底的地区,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现行的行政区官员考核制度带来了GDP增速竞争的惯性思维,各地官员把地方GDP增速作为首要目标,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仅考虑短期目标,造成大量的重复投资,导致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三、加快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建议

(一)加快推进东北产业一体化进程

一是加强东北地区制造业一体化。东北地区的制造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要做到协调配合,集中力量突破不同的产业方向,打造产业链的长板,形成更有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辽宁应突出金属冶炼、钢铁加工、智能制造、燃料化工、石油化工,吉林突出汽车制造、医药制造,黑龙江突出食品制造、医药制造,内蒙古突出钢铁制造和食品制造等。

二是合力培育若干优势产业集群。要充分考虑东北地区的比较优势,创新发展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最终形成新的支柱产业。辽宁发展以智能制造与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产业集群,黑龙江以农产品加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要进一步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打造东北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对别具北方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打造国家级的“冰雪旅游带”。

(二)加快推进东北城市群合作发展进程

一是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要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大中心城市为主体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以中心城市紧密合作和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为基本模式推进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四大城市在强化本省协同发展的同时,要从推动东北经济一体化出发,打破行政壁垒,推动资源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和合理分工,以中心城市紧密合作加快推动东北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是明确不同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要将“哈大”中轴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通过共建“哈长沈大”城市群,带动“丰”字型经济带,强化轴带引领作用。在制定城市群规划时,要将东北整体看作一盘棋,加强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间的分工协作,放在全国的经济布局中来考虑。

(三)加快推进东北以一体化的格局面向东北亚开放

一是利用与东北亚地缘政治和经贸联系更加接近的条件,在对接东北亚共同发展过程中促进东北振兴。通过融入中日韩自贸区,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服务贸易上取得重要突破,为东北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二是抓住东北亚区域合作新机遇,以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为重点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要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推进东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强同东北亚国家的经贸、投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合作,支持东北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提升东北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

三是适应东北亚合作新趋势,加快推进东北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建议加快推动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珲春-扎鲁比诺-宁波”内贸外运航线可比传统线路缩短近800公里。统筹利用东北的港口、自贸区等优势条件和出口渠道,建设面向东北亚开发开放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图们江开发开放”与“东北亚经济走廊”建设。同时,加快实现中日韩口岸通关协调合作,提升东北多式联运水平。

(四)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制度建设一體化

一是建立务实高效的区域协调机制。要强化政府间协调,消除区域内市场壁垒,把东北视为一个整体,就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开放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协调。以东北地区省会城市协调会为基础,扩容增加入会城市,同时对入会城市设置相关的门槛考核指标,如在区域范围内的区位、城市推动一体化能够起到的作用,以及加入协调会的主动性等。

二是成立东北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和品牌联盟。建议成立东北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和东北品牌联盟,把科研成果转化出去,这样才能把高新技术嫁接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每次区域协调会议上,适当邀请有合作意向的代表企业与园区参会,争取通过会议实现在重要领域区域合作项目的签约。

(作者单位:1.东北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2.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中铁国际城校区;3.安徽雨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作者:赵球 张文烨 朱学莉 程苗松

组织协调推进循环经济论文 篇2:

总部经济促进城市发展的机理分析

[摘  要]总部经济是信息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重构区域经济的动力,是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战略选择。总部经济以总部基地为载体,以企业总部为集聚对象,通过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引发外部经济效应,使聚集的企业总部相互受益,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从总部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途径、传导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解构,研究建立以“总部经济—企业—产业—城市发展”为主线的逻辑关系链,分析识别总部经济影响城市发展的机理,以期解释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关键所在,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总部经济;城市发展;机理

我国城市大多面临着土地等资源约束加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压力加大等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总部经济应运而生。作为我国最早提出“总部经济”的学者,赵弘认为总部经济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生产、研发等不同职能在地理空间上相分离,实现产业价值链跨区域优化配置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和企业组织方式。[1]简单来说,总部经济是一些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依托“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发展,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即总部基地和总部产业经济活动的统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格局和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市作为主要的空间载体,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并融入新发展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城市发展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城市数量显著增加但辐射帶动作用较弱,城市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产业层次偏低且开放水平不高,城市不可持续发展问题较为突出。总部经济资源配置能力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经济效应突出,发展总部经济已成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城市发展中,基础设施、中央商务区的建设与金融、制度、政治环境的建设为总部经济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分析总部经济促进城市发展的机理,将对推动城市发展有所启示。

一、总部经济的本质及形成动力

(一)总部经济的本质

总部经济是企业资源与空间状态的协调、配置和组合的互动过程,是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和城市经济的混合产物,其实质是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和范围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2]总部经济的模式是企业基于比较优势在不同价值链区段上进行产业分工,外延拓展到同一区域不同产业的功能集聚以达到合理的价值链分工和资源分配。从成本收益角度,发展总部经济目标是在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作用下实现规模效益递增,表现在企业不断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进而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1.实践层面。一方面,总部经济是在供需机制、分工机制演进下,通过市场合作与竞争,形成经济资源的有效整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在对知识溢出、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培育等方面形成强刺激的基础上,发力消费引领的内需体系、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体系、以己为主的供应链体系、互利共赢的价值链体系、内外融合的市场体系,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总部经济是企业资源与空间状态的协调、配置和组合的互动过程[2],表现为以管理、研发、投资等为主的价值链高端环节与以生产加工、销售等为主的中低端环节在空间上分离,放大企业价值链上有创造价值、比较优势的价值活动,实现企业要素资源的最优配置,内部价值链和内部空间组织的进一步优化,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2.理论层面。总部经济是对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产业经济、国际经济、合作经济等经济理论的整合,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新的经济形态,从多个层面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一,总部经济强调要素禀赋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合作分工,进而在整个区域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3]其二,某些主导部门或企业在大城市集聚,利用城市自身优势实现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在规模经济作用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三,企业降成本、促销售的目标衍生出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相分离的总部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其四,全球化使得国际分工由传统的以生产要素为基础的产业间分工,发展为以工艺、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内和产品价值链各环节间的企业内部分工。[4]作为国际分工高端环节的总部经济显示出强带动、强辐射的经济功能。其五,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分工合作的结果,两地区突破行政和地域限制为各经济主体带来经济效益。

(二)总部经济的形成动力

1.追求高端要素带来的正外部性,是形成总部经济的根本动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土地、原材料、能源、一般劳动力等基础资源,技术、信息、高端人才、资金等高端要素有较大需求。欠发达地区获得基础资源的成本远低于获得高端资源的成本,而发达地区则相反。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促使其将产业链上不同部门分布在不同地区,形成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相分离的形态。如地价竞租机制,地价竞租机制是指地价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主要支出项目,对于企业区位选择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作用机制。[5]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稀缺时,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产业布局逐渐演化为总部经济。

2.城市功能建设迫切,是形成总部经济的现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政府经济职能集中在项目建设、制度建设和功能建设。项目建设集中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技术改造等方面,当下,城市仍需推进满足民生需要的项目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工作重心向制度建设转移,“放管服”改革和改善营商环境是标志性工作。在项目建设和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时,城市越来越重视以现代服务业和软实力为主的功能建设,城市功能建设基于城市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专业化分工和创新驱动。现代服务业有着集聚和规模的双重要求,并积极融入数字化;软实力涵盖教育发展、区域文化、治理能力等方面。以现代服务业和软实力为标志的城市功能建设是发展总部经济现实动力。城市要不断培育资本与金融、研发与营销等的深度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力争成为总部集聚地,推动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充分放大总部经济在加快城市转型、提升城市能级上的“虹吸效应”。

3.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形成总部經济的助推力。一方面,国际分工变化。新型国际分工要将要素禀赋优势转化为市场、技术、制度和资源“四位一体”系统集成优势,将要素参与型分工合作转化为创新驱动型分工合作,将数量增长型协同转化为质量发展型协同。[6]国际分工使得产品价值链处于不同企业控制之下,比较优势体现在价值链不同环节,而总部经济正是企业价值链基于比较优势原则的外化。另一方面,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产业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效果和状态,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完善制约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产业布局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通过总体设计发挥城市比较优势,通过专项设计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聚,以深化改革打破行政与地域限制,优化产业链,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这与总部经济发展相契合。

二、总部经济促进城市发展的机理

总部经济的出现对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有着重大影响。总部经济一般对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产生影响,但直接作用对象是企业,对企业的影响引起产业变化,最终影响到城市发展,故建立以“总部经济—企业—产业—城市发展”为主线的逻辑关系链分析总部经济促进城市发展的机理(见图1)。

(一)总部经济通过空间集聚与专业化分工促进城市发展

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总部经济借助空间和虚拟两个载体平台,外化为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集中配置优势资源,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1.总部经济依托空间和虚拟载体增强城市能级。第一,以梯度链为主的空间载体。在区域范围内,以区域中心城市为轴,形成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和农村的梯度链。[7]总部经济借助梯度链载体平台,激发企业价值创造,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落脚于城市发展。第二,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虚拟载体。总部经济带来的价值增值源自企业总部所拥有的无形高端要素,源自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分工合作中的内部互动、资源配置、市场扩张等虚拟形态,源自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总部经济利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推动市场主体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等变革与重塑,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升级赋能。

2.总部经济集中配置资源,发挥城市比较优势。第一,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出于成本收益考虑,将同一产品的不同业务剥离,链接到不同城市、国家和地区特定产品的生产链条上,实现价值链增值,形成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在总部经济中,垂直专业化生产发挥了城市比较优势,使得企业生产更有效率,同时增加了中间品贸易规模。第二,优势资源集中配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企业总部大多聚集在通达性好、中心性强、历史名声好的中心城市[8],对技术、信息、高端人才、资金等高端要素的吸引能力较强,本地特色产业优势得到增强,逐步占据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而中小城市凭借土地、原材料、能源、一般劳动力等基础资源低成本优势,承接产品生产加工,实现城市优势资源的集中配置,发挥优势资源的最大效能。

(二)总部经济通过发挥企业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城市发展

企业是总部经济的最小单元,按照总部经济的模式进行空间布局,把企业总部布局在中心城市,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中小城市,通过空间载体与虚拟载体实现两个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同一个企业的集中配置。总部经济实现了企业内部要素的耦合,促进企业组织创新,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助力城市发展。

1.企业内部要素的耦合优化城市要素结构。总部经济是区域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形成企业、产业和城市“三赢”的局面。[9]46一方面,总部经济与企业内部要素禀赋结构有交互耦合关系。由于资源禀赋差异,总部经济内生于企业内部要素禀赋结构,同时受其制约,企业选择与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要素相对价格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要素禀赋结构形成总部经济,进而总部经济推动城市要素结构的优化,增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总部经济强化了企业内部要素禀赋结构的异质性。城市部分要素禀赋的不可流动性形成了异质性,总部经济扩展企业价值链,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丰富异质性,促进企业内部要素的耦合。

2.企业组织创新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组织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第一,总部经济强化了企业总部的创新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高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总部的集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企业管理创新,放大企业总部对城市的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总部经济强化了企业总部的创新基础,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产业链技术短板,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快实现重点领域技术突破。第二,总部经济实现创新的集聚,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不仅实现自身累积性发展,更是培育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合作中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推动城市的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第三,总部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以企业总部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要素市场,为创新提供更优质的平台,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3.企业交易成本降低纾解城市压力。在数字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企业将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一起,难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总成本最小化。而总部经济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能有效降低资源配置产生的交易成本,符合产业的空间分化规律,减小城市的压力。第一,企业内部通过契约减少市场交易中的搜索成本、谈判成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等,且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得到有效监督,减少了交易摩擦。第二,由于产业集群或产业组织是有分工性质的企业群体,分工产生交易费用,总部经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资产专用性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最终减少交易费用。第三,国家通过界定产权、建立健全制度来减少资源配置的非市场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由于空间上分离,总部经济导致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成本如管理、沟通、运输、时间成本等增加,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有效弱化组织协调成本,当总部经济带来的成本节约大于组织协调成本时,总部经济对企业产生积极影响,让城市获得发展机会。

(三)总部经济通过统筹产业升级促进城市发展

企业总部与周边工厂、子公司和其他相关机构进行技术、信息、人才和资金的协调管理与运营,企业总部与关联企业围绕优势产业进行分工合作,同时涉及多个产业多个领域,形成产业价值链。从企业来看,總部经济使得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在地域上分离,进而形成了以总部为核心,以企业价值链为纽带,辐射周边区域产业发展的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的价值链体系。从产业来看,总部经济形成总部产业集群,引致产业决策、管理、生产等环节在空间上的分离,进而形成了以产业为主体,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促进周边生产制造基地分工合作的企业总部与产业基地的价值链体系。

1.产业链重构优化城市产业分工布局。改革开放后,分工由产业间分工逐步转向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进而转向产业链分工,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但仍存在城市间产业梯度过大、纵向分割明显、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不足等问题。而总部经济实现了产业链的价值重构、组织重构、空间重构,从而进一步优化城市产业分工布局。第一,价值重构是区域产业链重构的基础。上下游产业通过分工合作,在一系列相互关联但又互不相同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增值。产业链主要分解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几个环节,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的附加值较高,而处于中间环节的生产制造附加值最低。在总部经济中,经济主体会确立自身的优势环节,重构自身的价值活动。第二,组织重构反映了区域产业链重构过程中的组织形态变迁。总部经济对产业链的分解与重构,构成了以企业总部为重要节点的网络型的产业链组织。一方面推动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提高资源配置能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强化了企业总部对产业链的协调管理能力,有利于不同层面的分工合作,同时增强对高端要素的吸引能力。第三,空间重构体现区域产业链重构过程中的空间结构演变。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总部经济实现了企业在产业链中跨区域配置资源,进而实现产业链的空间重构,追求较大的经济效益。从产业空间布局来看,总部经济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总部基于比较优势原则和丰富的产业上下游组合链,在城市间形成空间跨度小或者空间跨度大的较优的空间布局形态,最终促进城市产业分工布局的优化。

2.产业结构高级化加速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逐步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一个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体现在产业结构、部门结构、产品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步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逐步向中间产品产业占优势、最终产品产业占优势演进。[10]总部经济通过产业升级、转型、转移、淘汰实现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第一,产业升级。总部经济会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层次,优化产业结构。企业总部的设立加速城市中产业的升级换代,改变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既深化本地区产业,又充分发挥“产业乘数”效应,衍生出相关配套产业,包括以物流、金融、房地产、教育、交通、医疗为主的上游产业和为其服务的下游产业。总部经济的高水平分工模式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服务业在产业链高端的集聚,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二,产业转型。我国不乏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城市,总部经济依托分工与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赋能传统产业转型,促进产业转型,有效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提高产品附加值,缓解环境压力。第三,产业转移。总部经济使得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在空间上分离,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低要素成本优势加快了产业转移速度,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产业细化后在城市间布局的成本,纵向分工链出现更多的横向联系,形成复杂的分工格局。第四,产业淘汰。经济社会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变迁,总部经济在比较优势作用下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业态,提升城市竞争力。

(四)总部经济通过营造良好生态与经济环境促进城市发展

总部经济推进城市生态与经济环境建设。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日益增加的合作交流与市场竞争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发展。

生态环境方面,发展总部经济将引进高素质企业并将生产制造企业转移到要素成本比较低的地区,减少其对本地区的污染,同时企业总部应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经济环境方面,一是改善政务环境。总部经济使得政府效率更加快捷高效,能够有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的深化,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形成更加便捷、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为企业提供最大便利。二是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总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城市政策法规降低了投资风险,培育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创造了大量的投资机会,推动城市成为高质量的投资洼地。三是优化制度环境。总部经济有效化解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组织管理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为依托的经济模式解决了寻租问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总部经济增强了企业总部所在城市的辐射能力,将科技资源向周边城市以及生产制造基地辐射,有利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城市是区域人口、产业和要素资源的聚集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化反映了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阶段。[11]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我国城市化转型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专业化分工,通过产城融合构建价值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实现城市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加快推动城市发展。第一,总部经济能够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在广阔的空间布局,实现高端要素与基本资源的自由流动,深化产业分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市的繁荣。第二,总部经济能够推进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总部经济更加重视以城市群、产业集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要素的集聚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第三,总部经济能够提升城市辐射功能。总部经济发挥产业辐射带动功能,提升城市创新极的辐射作用,同时以城市辐射乡村发展。第四,总部经济能够为城市带来社会效应,在税收、就业、消费与社会资本等方面都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总部经济通过外部经济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带动城市发展,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提升城市能级,城市外部环境建设为企业、产业以及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综上,城市是承载总部经济的空间载体,总部经济是城市发展的高级表现形式,两者在发展中相互统一、不可分割。企业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产业带动城市之间的内部经济循环,要素的流动和企业、产业内部的联系提升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鉴于此,城市发展总部经济要注重以下几方面。首先,抓住总部经济发展新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地理界限正在淡化,目前总部经济的发展也开始逐步摆脱空间限制,呈现出平台化发展的趋势,创新集群和新的产业集聚形态,也正在逐步取代过去的产业集聚形式,以物理空间集聚为特征的总部经济正面临新的挑战,但也为总部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其次,正确定位总部基地水平。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逐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第一梯队,以杭州、南京、天津、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为第二梯队,以大连、沈阳、长沙、厦门等城市为第三梯队的总部经济新格局。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要明晰自身独特优势,正确定位总部基地水平,第二、三梯队的规模实力、总部功能、产业布局与第一梯队相比还有差距,在引进“三类500强”、跨国公司、大型央企的行政总部、管理总部上不具有竞争优势,可力争第二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的落地。最后,平衡好城市间的利益分配。在成果分配过程中,附加值较高的企业总部获得了较高的利益,而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制造基地获得的利益相对较小,由此引发的利益分配不均將制约总部经济的发展。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将促进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的分工合作,实现城市间的共赢。

参考文献:

[1]赵弘.论北京发展“总部经济”[J].中国城市经济,2003,(8):39-43.

[2]石琴,许国新.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其效应分析[J].理论月刊,2006,(8):76-78.

[3]刘小辉,栗会敏.广东发展总部经济的新思路[J].企业经济,2004,(12):136-137.

[4]曹文,陈建成.总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及经济学分析[J].山东经济,2007,(5):15-20+54.

[5]史忠良,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5):58-65.

[6]王修志,谭艳斌.携手世界构建新型国际分工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2-25(1).

[7]王凤洲,孔丰.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成本效益分析研究[J].东南学术,2006,(5):75-80.

[8]贺灿飞.公司总部地理集聚及其空间演变[J].中国软科学,2007,(3):59-68.

[9]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0]高远东,张卫国,阳琴.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5,35(6):96-101+108.

[11]张志彬,龚玉琨.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现实挑战与战略转型[J].城市学刊,2021,42(1):13-18.

责任编辑  魏亚男

作者:吴云勇 刘雪琪

组织协调推进循环经济论文 篇3:

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初探

内蒙古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一个理论研究对象,近些年来由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内蒙古县域经济研究基本上多属个案分析,至于有关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问题尚处于初步探索。而这一问题随着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显现出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力的重要性。这种情形,一方面使得问题的探讨具有较高的难度,另一方面使得研究具有广泛的思考空间和理论创新意义。

一、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的必要性

(一)县域经济的相对独立与协作

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按照一定相关地域、行政区划和产业类型等相对标准进行区分。在现代市场经济视野下,就按照经济资源合理配置运作区域而言,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并不存在绝对的经济区域界限或绝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经济运作单位,一方面反映出县域经济自身相对独立空间的经济资源配置范围,而更多地反映出中国经济行政运作经营特征。而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从经济运行区域效益最大化要求实际出发,经济区域划分应该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流转,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为标准。也就是说,经济区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县域经济的限定词是“县域”,而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因此,某种意义上以县域划分经济区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但就理论而言,概念的运用是为表达思想的方便,故而本文依然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来使用。

内蒙古自治区虽然近些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一些传统资源比较富集的地方更是如此。但某些地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并不能说明县域经济优势就已经发挥出来。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状况、产业特色、地理区位等影响经济因素复杂纷呈,客观上决定了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协作关系是影响县域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县域经济协作更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区域经济及县域经济发展力。实践也证明,县域经济协作良好,县域经济的整体资源优化和产业协作优势等核心竞争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总而言之,经济区域内的经济运作单位具有相互依存的共生性特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作平衡对于经济区域的良性循环发展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它是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充分挖潜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优势,进一步研究推进县域经济协作,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力的重要战略。

(二)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

内蒙古县(区旗)域经济发展运作目前基本上仍然处于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各自为战状况。这种状况阻碍现代市场经济县域协作机制的形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一定程度破坏了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制约着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力的进一步提升。

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经济协作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理念,协作联合蕴含着经济资源效益和发展力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需要进一步明晰认识,也要对县域经济协作优势和环境条件进一步深化认识。其二,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划定经济协作区域。内蒙古地域广泛,各地经济资源情况不同,如何从内蒙古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构建经济协调协作机制,首先要客观科学地认识各地经济发展情况,采取符合实际的统筹政策措施,构建协作密切、互动有力的经济协作区域。其三,管理体制制约问题。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及与之相关传统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影响,县域经济仍然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经济协作缺乏主动性,出现各自为利的不协作、不协调情况,甚至出现 为追求地方政绩和使地方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以邻为壑的恶性竞争现象。其四,利益协调机制问题。由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利益整合机制,发展过程的利益摩擦与对立常常使地方政府更加突出自我利益中心意识,区域经济资源浪费问题突出。例如,目前客观存在的经济类型相同或者相邻的经济开发区重复建设问题。其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问题。由于长期县域经济各自为政的产业政策,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由于县域经济各自为战的局势,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涉及各方利益,具体运作存在相当困难。

二、大力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的基础条件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幅员辽阔,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靠近京、津二市,接壤俄、蒙两国,现有101个旗县市区,除25个盟市辖区外,有76个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旗县市。总的来看,县域经济由于自身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地缘交通、气候地理、产业结构等差异比较大,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协作互补需求。其一,广袤的地域及不同的生态环境资源、地理气候和植被条件蕴生着不同的农牧业经济资源,与此相关形成各具特色的种养殖及相关产业条件,进而奠定了发展相关经济产业优势。其二,内蒙古县域具有丰富的特色矿产资源、特色文化资源等成为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充分发挥县域经济资源条件,以特色创品牌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三,内蒙古各地方县域经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种类的特色产业,这些经济产业为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奠定了协作发展基础和协作潜力。其四,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为县域经济协作提供了统筹协调的组织规范保障。其五,充分利用县域经济因素差异性,实现县域综合优势互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和区域经济资源配置,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力。例如打造以乌海市为中心区域的蒙西“金三角”,即乌海市通过“三区”(海南区、海渤湾区及乌达区)与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周边所属区县协作,利用各地的特色资源和产业特色可以形成以乌海市(比较发达的区域城市经济辐射功能和已经形成的能源、化工、建材和冶金等四大产业支柱)为中心的内蒙古西部新型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然而,打破行政区域经济运作界限,实现区域经济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是构筑经济发展“金三角”必要条件。

(二)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的基本思路

以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为指导打破经济区域行政区划,按照内蒙古经济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发展现代农牧业,巩固提升能源、钢铁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支柱地位,把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发展为新的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和打造建设国家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农畜产品四大基地等,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协作。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转变县域经济各自为政的观念,培育县域协作优势互补意识。充分认识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的优势条件,确立经济社会发展大资源理念,以特色资源、特色产业为基础发挥县域经济协作潜力,从新的经济发展思维战略视角,统筹内蒙古经济发展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关注和研究传统资源比较匮乏的一些区县旗如何挖潜利用自身区域地理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等经济资源,通过与周边区县旗的经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促进区域整体发展功能优势的发挥,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

其二,依托建设特色资源产业集群,科学区划经济区域。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协作首先要转变经济运作视角,打破县域经济发展各自为战的格局,从县域之间不同特色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气候资源等出发找到经济协作的聚集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和综合竞争力提升为着力点,从资本效益、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大循环运作出发,把县域经济协作纳入经济运行重要环节,构建与经济价值和效率密切关联的规模化、科学化的区域经济运行模式。因地制宜,以发挥优势产业为结合点,建构经济资源运行机制,使县域经济特色转变为区域协作经济优势,构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协作互动区域。

其三,完善创新区域经济县域协作组织优化,创新县域经济运作模式。县域经济协作需要一种组织支撑,要从区域经济整合,县域经济协作的区域整体组织合理性与县域积极主动性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战略目标,以提升区域经济产业化水平为抓手,以合理布局产业园区、特色经济区域为县域经济协作结合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其四,加强县域经济协作的区域发展统筹规划,优化内蒙古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内蒙古产业结构和布局蕴含着区域经济空间的合理组织及经济要素合理流动的问题,而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县域性调整是关键,而这种调整就需要打破县域经济行政区划限制,在更大地域空间范围内积极调整运作。因此,自治区及地方政府要从区域经济整体的角度对旗县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区域性统筹规划布局,各旗县政府则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的综合优势和市场分工要求,充分认识区域合作与竞争以及资源共享等问题,从长远考虑进行资源整合和生产布局发展规划。例如就提升内蒙古牧业经济整体发展力来看,内蒙古草原由东到西各个草原植被差异性比较大,因地制宜全面统筹协调才能突出特色,提升内蒙古整体牧业经济发展力。

其五,创新经济发展组织协调管理方式。推进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变革,增强地方政府组织协调功能,转变县域经济发展以邻为壑的状况,实现以邻为伴的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自治区党委政府应按照区域整合、县域协作与地方自治原则对县域经济协作统筹规划,建章立制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县域经济主体应该有长远眼光,从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视角,适应和遵循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树立经济协作就是发展力的观念,转变行政区划运作的传统经济发展思维模式,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研究县域经济协作发展综合潜力和分析县域行政区划及经济决策存在的问题,探索打破县域经济行政区划现象,促进内蒙古县域经济优化整合的组织协调方式。

(作者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校哲学部)

作者:徐永平

上一篇:系统数据库实验室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金融行政处罚特点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