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竹家具情感化设计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背景下,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与情感表达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意韵,研究、借鉴并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的美学意境与品格,用于现代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对于体现设计的民族个性与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现代竹家具情感化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竹家具情感化设计论文 篇1:

基于传统文化引领下的现代灯具设计

摘 要:本文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可运用于现代灯具创新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根据现代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将文化思想与元素符号融入到现代灯具设计中,探索出具有浓郁东方文化韵味的现代灯具设计风格,引领现代设计风尚。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元素;灯具设计;工业设计

灯,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首要物质载体,承载着光亮与希冀。我国灯具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便以材质多样、造型精美著称。不同时代的灯具代表着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也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因此一个国家的灯具发展史也是构成国家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灯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具有独特的文化地位和情感内涵。作为日常生活用品,从一开始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灯具通过自身的材质、结构、造型、色彩以及使用者所赋予的概念、功能、审美等要求,传达出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灯具设计在技术、材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受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我国灯具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在设计风格中形成自己的民族特点。经验证明,设计的发展必须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元素运用到灯具设计中,赋予现代时尚元素和现代设计全新的文化意义。以东方审美角度和现代表现手法将传统文化思想及元素完美融合,将东方审美理想与审美态度转化为设计上的创造力,设计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现代灯具产品,引领设计风尚,传承民族品牌,创造东方特色设计。

1. 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思想、元素

1.1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史。每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思想及元素都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思想及历史元素凝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它代表着锐意进取的价值取向和自由气度及宏阔开放的精神,它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多源性、异质性的文化特质。

1.2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决定其具有丰富的思想特质,其运用于产品设计中主要思想代表有“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思想来源于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世界上干差万别的事物交织在一起而又能实现不同的共生并存,甚至互相促进的和谐统一【3】。所谓中,即是要求我们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与灯具设计时对市场定位不谋而合,我们针对市场需求设计出消费者能接受,又能满足功能及审美要求。所谓庸,即是所设计出的灯具产品能够解决大多数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灯具时遇到的问题。将传统文化融入灯具设计中以现代手法表现时,既不要为了占据市场而执着于形式而忽略内容,又不要过分强调使用功能而忽略形态美。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統一。将决定灯具设计的五大因素(功能、形态、材料、结构及色彩)做到相互平衡、恰到好处。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随着生态破坏的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坚持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成为的灯具设计的主流。早在汉代,人们在灯具设计上就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长信宫灯,可拆卸的设计保证了灯内的清洁,灯具部分零件损坏时的更换,烟灰通道的处理。能够体现先辈们强烈的环保意识。在环保问题如此严重的当今时代,可持续绿色设计成为产品设计的主要方向,我们不能仅限于追求灯具的功能与审美要求,更要注重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手法融合的工程中走可持续设计道路,保证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从材料选择、产品重构性和光照采用方面解决环境问题。在设计现代灯具中,融合传统思想,既满足人们使用需求,又能保护环境。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

中国五千年积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时间的改变可以改变艺术的外在形式,却不能改变其内在蕴含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具有永恒性的特点。他的表现形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思想或元素。这些代表性文化元素是为大家所认同的,同时积淀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种类繁多。如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玉雕、漆器、禅宗、传统纹样、瓷器、国画、飞天、刺绣、檐等等【6】。这些元素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国家性、民族性视觉符号。在中国设计引领现代设计风尚的进程中,这些符号的应用首当其冲。

2. 现代灯具设计

灯具设计是功能、材料和结构三大要素的综合考虑,通过一定的艺术造型法则构成形体的过程。三大要素中,功能是目的,材料和结构是实现功能的手段。而形态则是两部分的综合体。在现代灯具设计中对构成灯具产品要素的创新,即是对灯具产品的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构成灯具产品的五大要素:功能、形态、材料、结构及色彩。

功能,即产品的使用目的以及给使用者带来的帮助。在灯具设计过程中首要保证有助于使用者的生活与健康。它的存在是对人们有益的。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是灯具设计的第一要素。

形态,即产品的形式美。我国古代灯具造型设计中有很多设计法则可循,如变化与统一、比例和均衡、节奏和韵律等等。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灯具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应的设计法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在形态上创新,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设计出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现代灯具形态产品。引领现代设计潮流。

材质,是实现产品的物质条件。不同的材料对灯具设计最终的形态和功能影响不同。中国灯具史上,材料多种多样。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手法融合设计的过程中,选材上更加注重对传统材料的应用。中国传统材料有木、纸、竹、布、藤、陶瓷等。这些材料具备绿色环保、再生的特点。这些再生材质的纹理特点能够满足人们对材质美得要求,又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结构,是灯具形成的技术手段。同样的材质不同的结构所体现的形式感觉完全不同。结构的创新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同种材质的不同要求,所以在灯具设计工程中也至关重要。

色彩,是产品生命力的表现。材料会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固有色彩而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灯光对材料色彩影响很大。因此,在灯具设计中,我们着重材料固有色与光源色彩的结合,形成最佳的色彩效果。

现今社会高速发展,灯具设计也出现了多元化风格。如何在设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在设计中需要一个寻根之旅,这个根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灯具设计中,才能使我们所设计的灯具产品在多元化竞争中取胜,引领世界灯具设计风尚。这种融合不是简单地解构与重组,而是有机的统一,恰到好处的运用,意的延伸。

3.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灯具设计的融合

设计离不开文化,一个设计是否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取决于设计师对文化的理解。一个设计既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满足消费者文化诉求,又能体现大众审美态度是众多设计师思考的问题。任何一个传统文化代表元素,它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形式的表现,而是文化的一个载体。运用前必须将其解构,全面了解该元素形成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涵义。在传统文化思想及元素融入现代灯具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吃透传统符号的含义,找到传统符号与现代设计手法的切合点,巧妙合理的运用其中。能够为大众审美所接受,符合产品设计相应原则,同时淋漓尽致的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现代设计需要借鉴传统文化的历史韵味与哲学思想,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又是底蕴与延伸的关系。就像设计来源于生活的文化底蕴又通过实际中的提炼和再加工,达到实现自我的过程。只有遵从这样一个过程,我們设计出的灯具产品才会具有一定为文化内涵而又不失形式美,具有民族特色而又不失世界竞争力,看起来现代时尚而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总而言之,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灯具产品设计中,赋予其永恒的文化内涵,同时灯具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总结:

“中庸之道”与“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灯具的设计之本,在此基础上将传统元素创新的运用到现代灯具设计中,是中国设计特色化的重要体现。我们所设计的民族风格灯具,体现了民族独特性,体现了民族审美理想,满足现代人的精神追求。设计必须植根于文化。细心洞悉,不难发现,每一个成功设计背后都蕴含着源于本土文化的精神力量。所以我们需在设计中把握住我们的根基。植根于中华艺术的本土之上,在现代设计中注入东方文化元素,使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合理的融合,以此展现和弘扬华夏民族的独特魅力,提升文化内涵和品牌精神。引领现代设计时代风尚。

参考文献

1陈君. 中国当代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的演绎[D]. 华东师范大学,2007

2祝燕琴.李卫峰. 现代灯具设计要素研究[期刊论文]-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9)

3.于霞 "中和中庸"思想闪烁着和谐的光芒[期刊论文]-潍坊学院学报2007(5)

4孙雪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灯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1

5吴莹;王坚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重塑 2012

6 戚一翡 绿色设计在现代室内家用灯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8

作者简介:

高小针(1992―),女,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本科生。

张敏言(1970-),女,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环境设施设计。

作者:高小针 张敏言

现代竹家具情感化设计论文 篇2:

传统审美意韵及其在现代室内陈设艺术中的体现

[摘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背景下,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与情感表达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意韵,研究、借鉴并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的美学意境与品格,用于现代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对于体现设计的民族个性与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传统 审美 意韵 现代设计 室内陈设 艺术

室内陈设艺术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室内设计、烘托设计风格之室内装饰元素的总称,它与室内的空间设计、界面设计以及物理量设计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室内陈设艺术包括室内的建筑装饰构件、装饰性的家具及灯具、各种布艺纺织品以及字画、瓷器等艺术品摆件的设计搭配等。室内陈设属于设计的后期工作,但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室内空间环境整体设计的成败高下,因为陈设艺术品往往是精神内涵和个性风格的承载物,正是这匠心独运抑或漫不经心点点滴滴的细节处理,体现出设计者的审美修养、文化品味以及生活情趣等等。在文化多元化发展和高度信息化的当代社会,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室内设计也不例外。作为东方文化与艺术体系的典型代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建构起了博大而深远的文化哲学体系,积淀了丰富而浑厚的精神内涵,形成了与西方国家对比鲜明的审美情趣和意韵,在现代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中便体现出独具特色的鲜明个性。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在弘扬民族传统审美品质与意韵优良传统的同时,借鉴西方先进的理念与科技,融入当代继承创新的设计思想,突出民族特色元素和审美品位。室内陈设艺术体现着主人的志趣、爱好、文化修养、审美境界,不可能按照某个人的意志趋同于一,但可以逐步引导,有品位有内涵高雅的室内陈设,是人皆向往的。积极探索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与精神意蕴的陈设艺术,并注入其时代精神,无疑是明智而理想的方向。基于这一主旨,在现代室内陈设方面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功能与艺术美的结合

综观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将艺术的美化作用融入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普遍的事实。美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新时器时代的陶器纹样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样,从汉代的漆器与画像石、砖到宋元明清的瓷器、家具,都可以看出我们智慧的先祖既将生活升华为艺术、同时又将艺术还原为生活的杰出造诣。建筑与室内艺术领域也不例外,中国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构造、风格和装饰艺术成为东方建筑文化的典范,其深远影响波及欧亚大陆;无论是建筑的造型、外观,还是室内装饰,无论是雕梁画栋般富丽堂皇,还是飞檐斗拱的灵动崇高,都可见政治、文化与生活的鲜明印记,而作为建筑构件的门、窗、隔扇、漏窗、栏杆、台阶等部件在满足功能需求之外均有丰富的装饰变化,观之既赏心悦目又韵味无穷,看似不经意间却流露出典雅、雅致的浓浓的东方情怀。

以孔孟学说为主导的儒家思想体系,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奠定了伦理基础和人文价值标准,儒家入世的思想与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务实精神与追求和谐的思想根源。而儒家提倡“礼”、“乐”、“仁”,注重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及对品德的培养;人的艺术品性成为人格的折射。从艺术活动的角度看,儒家思想表现的是以“情”为美、以“和”为美的美学思想,将之融入室内设计观念中,主要是突出室内空间文化情调与氛围的烘托和体现。在室内的装饰上如壁挂、雕刻、楹联、匾额、钟鼎、铜镜、屏风、文房四宝以及小的装饰品等,既能从形式上供人欣赏,又能从内容上起到教化、警世、自勉、烘托和点题等作用。

提炼传统文化精神与审美意境,物化为现代建筑室内风格紧密协调的装饰元素是我们应积极探求的。中国先民在对自然万物有灵的思想影响下,对自然的关注形成了崇敬、依恋等情结,反映在室内设计中是注重室内外环境及空间的关联。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讲究“隔断”,并且这种隔断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把空间切断,而是一个过度,一个提醒,一个指示,常常有“隔而不断”,还有很强的装饰性。先民们还崇尚“宛自天成”的自然化境界,倾向或推崇素雅、朴实、自然。室内常用木雕、砖雕、石材竹子等自然材料进行装饰,摆放木制家具、藤制家具、竹制家具等自然环保家具,偏爱材料的本色和自然文理。有的还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寓无限意境于有限的景物之中。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很流行实墙与虚墙的结合使用,这都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的设计灵感,融入了现代的装饰形式之中,使现代的室内设计既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将传统文化元素导入现代室内设计之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进行现代室内设计,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以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设计,吸收其有益的设计形式,改变其中不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部分。在布局上打破其中规中矩的对称形式,在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感。色彩上在以前的朴素稳重的色彩基础上增加高纯度的色彩,形成对比给居室增添活泼的生气。材质上在自然材料的基础之上,增加现代科技带来的新材料。如使用玻璃、不锈钢、陶瓷等材料与自然材料形成对比,既丰富室内装饰的材料,又在现代中不失中国传统的风格特色。

二、追求朴素、自然和简约的美学意境

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哲学理念,为“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的生命宇宙观以及“物极必反”、“有无相生”的朴素辨证思想,它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整体、辩证、因果循环思维方式的形成,奠定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审美基调,朴素、自然、平和、反璞归真成为传统审美的本质特征。联系到室内设计便是自然的生态美学观和环境观。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乃自然发展的一切内在规律,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天人合一”的自然本体意识、“亲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念、“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生态经济观念以及“体证生生以宇宙生命为依归”的生态审美思想,都对中国传统的生存居住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道家的思想深刻影响下,中国人从来便有将回归自然和体现自然作为艺术活动追求目标的美学倾向,这样的自然观、生态观、环境观深化在绘画、音乐、建筑、园林、雕塑等诸多门类之中。中国绘画美学中讲究“气韵生动”,气乃指自然万物之生命规律,是“道”的体现;“韵者,生动之趣”则将自我生命的体验与宇宙创化之理联系在一起。老子提出的“大音无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庄子主张“谈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无不呈现出崇尚淡朴、率性、自然之美,同时又蕴含一种博大、深沉的内涵——以自然为本,并将个体鲜活的生命感受融入到苍郁沉雄的自然之中。这种美学思想在音乐和建筑、园林等艺术领域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祖先在园林建筑中往往以最朴质的木、砖、石为主要材料,在选址、朝向、布局等方面都依据自然形态之态势,借势发挥,并努力追求建筑室内外环境的对接与呼应:以一隅之地、有限空间来集中反映天地万物的生命之韵,形成园林之中丰富的层次变化、延展过渡和贯通联系。其在空间处理上犹如中国绘画长卷,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变化无穷而又连贯完整的优势,讲求高低错落、虚实相生、疏密对比、俯仰变化等,运用“对景”、“框景”和“借景”等方法将园林环境所追求的“意”的幽雅和“境”的深遂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顿生景外有景、象外有象,曲径通幽和别有洞天之感,达到“步移景异”、“景随步移”之妙趣;传统建筑空间的室内也是如此,有限中接壤无限,单纯里尽显丰富,处处可见自然质朴、简中寓博的美学追求。

提倡质朴、简约的自然生态美学观,追求现代陈设设计之生态、环保和人性化关怀,是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弘扬。如前所述,传统的中国室内陈设艺术在其特有的审美思想的引领下,洋溢着质朴、古雅、谦和、清静的自然美感,其从用材到空间结构和总体装饰风格均可为我们提供借鉴。一是要合理搭配饰材,注重材质对比,把握整体效果。科技的迅猛发展使装饰材料的开发和更新犹如雨后春笋,给室内装饰的发展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设计师带来严峻的考验,花样繁多、各具功能与特色的新材料如何搭配才能既美观又体现文化品味,是要认真探求的,高价材料的堆砌很多时候反而陷入庸俗或脂粉气。要从中国传统室内艺术设计中获取灵感和借鉴:源于自然,低碳、环保、绿色,单纯中塑造丰富,通过疏密、虚实的掩映衬托,形成主次、起伏之势和韵律之美。二是加强室内外的衔接与呼应,使外界自然因素与室内空间相通相融,贴近自然。独具匠心的室内陈设可以通过空间形态的层次渗透和递进,达到与自然景观的接近,使空间的展示委婉含蓄,使每个局部细节不露痕迹地服从和服务于室内整体的构思布局。三是在室内陈设艺术中追求自然主题。具体可采取多种表现形式:以山水画为例,古时室内悬挂山水画既作欣赏又可修养性情,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自然浓缩。现代室内陈设在表现山水精神时体裁形式大为扩展,玻璃、瓷器、木雕、纤维艺术、人工合成材料等均可成为山水画的媒介材料,而且山水之具象表达已转化为融合材料美感的意象表现。纤维艺术家林乐成先生所作《高山流水》即为四幅纤维材料艺术作品,高山和流水的意韵通过现代生产和裁绒工艺创造出来,与现代室内空间装饰艺术相当相彰。而所谓以点带面的手法,常见的是取带有自然灵性的鹅卵石、假山石、沙、水体、竹、木等天然原材料,独具创意地饰于室内的某些角落,这种微缩景观配合灯光、家具等产生一种返璞归真的效果。日本的建筑庭院中也常有用沙石和竹子作景观的模式,可以说是对东方传统典雅风情的继承。

现代建筑形式与室内空间较古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设计更强调简洁和功能化。对于传统装饰元素,宜删繁就简,既保留传统审美韵味,同时彰显现代审美气息,就与现代室内的风格和谐一致。明式的家具散发着简洁、大气、稳重的美感,现代家具设计包括欧美国家的许多设计师,都将明式家具的精神提炼出来,加以借鉴,创造出新的家具样式。如采用隔断、屏风、拦杆扶手等作为象征性分隔空间的陈设,此类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艺术中仍起着心理的示意性分隔的作用,但表现形式和材质发生了极大变化,而后现代的处理手法的创造性采用,更增添了若干趣味。

三、注重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现代室内陈设,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既紧密结合居室主人的志趣爱好进行设计营造,又要积极引导向着高雅而艺术内涵主向迈进。要尽量地撷取传统文化符号,有机地运用到现代室内陈设艺术之中。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隐性元素,用文化符号的形式转变为可具体感知的显性元素,将其有机地载入室内陈设艺术之中,象征地传递出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可行的构思方式和艺术手法。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渐形成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其中以深含文化内涵的图型和纹饰最为普遍。传统的图型和纹饰种类繁多,大致分为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形等形式;它们蕴意深刻,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的折射,例如体现道家思想的八仙、八卦等纹饰,体现佛学的莲花、飞天等纹饰,体现儒家思想的龙凤呈祥、三阳开泰等。纹饰或图型多有“图意相生”的特点,凡喻意性的符号,大都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点。这与民间民俗文化中的祈福思想相同,例如年画题材中的“年年有鱼(余)”、“喜上梅(眉)梢”等。以上特点说明传统纹饰和图型渗透出浓厚的历史凝重感和文化意蕴,将它们有机地融入现代室内装饰中,可达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都喜欢采用吉祥寓意的装饰手法,利用字与字之间的谐音,暗示着吉祥的含义,如在室内的墙壁上挂一双中国结编制的鞋子,用“壁”与“避”谐音,“鞋”与“邪”谐音,就可意寓为辟邪;运用“蝠”与“福”谐音,可寓意为有福;“鹿”与“禄”谐音,可寓意为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意为年年有余等装饰手法。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态特征,隐喻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性。竹有“节”,寓意有“气节”;梅耐寒,寓意能抵御艰难;又借石榴的多子象征“多子多孙”;因鸳鸯成双成对出现,而象征“夫妻恩爱”;用松鹤象征长寿等等。如山西常家庄园内的太极八卦照壁的两侧分布的插屏形状的四时影壁,是以花、草、鸟、虫、树、云、月等构成的四幅代表四季的写意工笔画,画心内分别雕刻着牡丹、青莲、菊花、梅花,每一幅都有吉祥含义。如《春景图》的牡丹配寿石,寓意富贵长寿;《夏景图》上则雕刻了莲花、白鹭和菖蒲图案,取谐音“一路连科”、仕途通达之意;《秋景图》上的猫和蝴蝶,取谐音“耄耋”之意,寓意益寿延年;《冬景图》为松梅图,与杏园内两侧小院“松师”“、梅友”意境相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装饰中“有图皆有意,有意必吉祥”。为了实现与现代建筑室内特点和谐,应根据室内环境具体特点对传统符号作艺术化处理,力求不拘外形而神魂俱在;可通过抽象简约、符号拼贴、移植嫁接等形式对传统纹饰、图形进行再创造,用现代审美的形式语言对民族文化审美传统作新的诠释,使现代室内陈设艺术散发出古雅而全新的生命活力。

在文化品格的营造方面还要追求含蓄。含蓄是中国人文思想、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美学品质,文学中的“比”“兴”手法提倡的就是含蓄文雅的美感;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追求的是画外之音、境外之象。传统的建筑及室内空间的设计处理也多有对于美的含蓄表达: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分隔空间的方式就是意象分隔,借助隔扇、屏风、玄观窗洞等构件,避免了一览无余的平淡、生硬,讲求空间的节奏、韵律变化带给人的心理起伏,有过渡、有停顿,承前启后,使所隔物象隔而不断或隐或现,“先抑后扬”,“柳暗花明”,既区别开不同空间的功能区、领域感和私密性,又恰到好处地保持了空间之间的贯穿联系和渗透关系,同时又很好地满足了采光和视听觉的需要。

作者:孙建雍

现代竹家具情感化设计论文 篇3:

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土家族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宝藏,为现代设计提供了非常丰厚的设计资源。如何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应当成为现代设计的一个方向。分析了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的造型规律和文化内涵,尝试将其造型、纹饰和色彩表现进行创意设计,试图探索出一条体现本土文化元素和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新路径。

关键词:武陵民族地区;民间美术图形;应用设计

土家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民族民间美术,其编、织、印、染、扎、绣、雕、凿曾是这里的土家人最为拿手的绝活,形成了极富区域特色的织锦、印染、刺绣、挑花、竹编、纸扎、木石雕刻、银器加工以及生活生产用具加工等手艺行业和造物文脉。它不仅充分展示了土家人的智慧,也体现了土家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品味。正如民艺学家张道一所说:“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它是在不同的历史和环境中形成的。在这一特点中,包含着本民族的喜闻乐见,积累着民族智慧的诸多因素,反应出不同社会结构影响下所产生的不同的民族精神,世界是在殊风异俗中发展的,唯其发扬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形成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作为构成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工艺美术同样是在发扬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才如此灿烂多姿。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灿烂多姿的最丰富和最有血有肉的基础是民间美术”。[1]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仍然可以转换为当代艺术创作的养分。在当代,一些设计者尝试用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去进行设计创作,由于对本土民族文化元素缺乏足够的了解,设计作品不是缺乏个性,就是乖张奇异。这实际上都是对本土民间文化缺乏基本了解、自信和尊重的表现。土家族民间美术无论多么奇诡的艺术想象,多么巧夺天工的艺术形式,其艺术之根始终都是现实生活。自然、朴实、坚毅是其精神品格,也是最能体现审美价值的地方。现代艺术设计在研究民族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应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认真梳理其形式和内涵,让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设计艺术相融合,从而实现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达到创意当代生活的目的。

一、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及其文化内涵

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中形成的,是土家民俗文化的产物,是土家文化精神的体现。

土家族织锦有着严密的织造工艺,色彩对比强烈,图案朴素夸张,写实与抽象结合,极富生活气息。其多样的纹饰变化、多变的图形符号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大都源于自然,纹样名称大多与自然紧密相关,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蛇花、岩墙花、猴儿花、虎头花、猫脚迹花、狗牙齿花、玫瑰花、月月红、椅子花、船船花、台台虎、四十八勾等图案的来历无不体现出与自然相亲的特征。其图形构成巧妙地利用了图底转换原理,从繁杂的物象转换成简练的造型、有序的色彩变化和秩序井然的空间层次,给人以审美的视觉愉悦。

土家族吊脚楼是土家族人的居所,多依山傍水而建。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多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用于起居,下层或用于猪栏牛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屋檐悬空。四壁以杉木板开槽密镶,里里外外涂上桐油,房子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花窗雕花运用浮雕、镂空等多种雕刻工艺,手法细腻,内涵十分丰富。土家吊脚楼是聚落与环境的有机构协调的坡岸建筑样式,不仅体现了南方少数民族干栏建筑的基本特征,又接纳了汉族民居的优秀元素,堪称干栏式建筑的集大成者。其建筑装饰成为建筑实体及其空间分割中画龙点睛之笔,是土家社会传统文化和观念意识的象征和隐喻。

土家族木石雕工艺精湛,类型丰富,造型独特,善于以意造型,以线概括,其不断打破时空界限的空间自由重组,体现了大胆夸张的艺术想象和匠心。土家族木雕多用于吊腳楼门窗和家具装饰,题材吉祥,汉文化中的喜鹊闹梅、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图形极为常见。这些图形构图饱满,物象传神,刀法干净洗练,线条生动流畅。善于吸收汉文化的吉祥理念和形式精髓,又无不时时彰显本民族的风格特征,表明土家人在认同和接受汉文化的同时,也坚持自已的生活理念,其太师椅木雕就是接受汉文化太师椅的造型结构,而赋予其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尚而开发的一个新形式。土家族石雕工艺多见于建筑中的磉墩和丧葬中的墓碑,多以一组多画的方法表现一个故事或一组人物或某些事件,题材集现实生活与传说故事于一体,是生命快乐主题的重要表达,也是土家人对生活充满无限热爱情怀的形象表达。

土家族傩仪面具与原始象征艺术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其象征美感主要体现出威严感、滑稽感、荒诞感。演出类面具有判官、土地等类型;供奉面具有傩公、傩母等类型;传说类面具是制作者根据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想象雕刻的面具。这些面具通过造型构成、形象暗示和色彩的指会功能等图形符号,使形象的象征表现与装饰意味交会合一,体现出一种内在和谐和诗性智慧。其造型不受约束,尽量发挥想象,手法大胆活泼,呈现为地域风格突出的脸谱模式。这种特定的图像形式所传达的象征美感与其观念系统密不可分,是特定的观念内涵决定了图像形式构成,而图形的不断发展,也使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增值,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土家族民间美术是一个内涵丰富,聚集了土家族深层文化信息的智慧宝库。其图形植根于村野沃土,集中体现了土家族崇尚自然与生命本能和繁衍生息的朴素愿望,凝聚着土家族祈求禳灾辟邪、富贵吉祥的精神需求,因而散发出一种朴实清新和恬淡自然的泥土气息。

二、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的现代设计理念与原则

对现代设计而言,土家族民间美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图形资源宝库,其中不仅包含着民众日常生活中所见所感,更包含着民众根据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所创造出来的艺术造型符号。要将图形符号其转换成现代设计的图形语言,必须对其图形的象征语义、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进行系统分析,将其中最具特色的符号元素及其审美语义发掘出来,转换成适合现代人欣赏的视觉形式。具体说来,这种转换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象征语义的提炼。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说:“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象征”活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都是符号活动的组成和生成,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2]美国人类学家A.怀特也指出:“全部人类行为起源于符号的使用,由于符号的使用,人类的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流传不绝。”[3]在人类行为符号化的进程中,大致经历了由动作到语言、由语言到图形、由图形到文字、由文字到电子媒介的过程。其中,早期的动作、语言等符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原味保留的可能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少或消失。因此,现代设计在向民族民间美术寻找设计资源时,要善于提炼隐藏在其图形符号的中的象征语义。一些现代设计作品之所以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对传统图形符号的象征语义缺乏提炼,要么是千篇一律的造型、结构和色彩,要么是流于形式的表象继承,使得这些所谓的设计作品从表现形式到思想内涵都难以获得欣赏者的认可。

其次是文化内涵的发掘。西方艺术传统讲究“有意味的形式”,中国艺术传统强调作品的文化内涵。中西艺术文化传统启示我们,现代设计在运用民族民间美术图形资源的过程中,不能仅从表面符号形式上进行简单的模仿,而是要从深层的文化内涵上进行分析和探索。只有真正从思想内涵上理解了民族民间美术图形的造型规律和审美特征,才能够将其灵活地运用到现代设计创作中来,设计符号化的宗旨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具有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特征,这一特征与现代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设计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作品,倒不如说是一种实用工艺,其设计的主要功能是满足用户需求。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素质在不断提升,其审美的功能也逐渐为人所重视。故而,在实现现代设计与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相融合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从二者审美趣尚的共同点入手,充分发掘寄寓在图形符号背后的象征寄寓,创作出既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又彰显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作品。[4]

再次是艺术精神的传递。艺术精神是艺术创作的内核,狭义上讲,人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其在图形符号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核,更多的是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广义上讲,设计者的情感来源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因此,现代设计中的艺术精神的传递实则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自然、朴实、坚毅是土家族民间美术的艺术精神,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语境下,自然、朴实、坚毅是一种分外难得的情怀,需要一代代设计者认真守望。现代设计在运用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语言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提高作品的艺术性,更是为了实现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的传承。因此,设计者应该从文化多元的角度出发,赋予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以更多的现代元素,让设计作品不仅从造型语言上保留民族艺术的特点,更要在神韵上也传递其艺术内涵和艺术精神。

三、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的现代设计实践

前面我们已经对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简单梳理,其图形符号及其所体现的艺术精神对于现代设计而言无疑极具启发性。现代人在现代化潮流的裹挟之下,每天都经历着忙碌与焦虑,这使得他们对于简单、朴素的传统生活方式更加向往,对具有乡土气息的、朴素别致形式更加青睐。基于此,在现代设计中,设计者可以利用现代设计手段,从造型、纹饰和色彩方面合理吸收土家族民间美术图形中有价值的元素,让其质朴、清新的形式真正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

(一)造型形式的运用

土家族民间美术根植于东方艺术,也竭力追求和探索装饰美,其装饰造型以突出和美化描绘形象之特征为前提,对非特征的部分则压缩、精简和舍弃。夸张、适形、借线、借形、平面化等造型手段在土家织锦、印染、刺绣等实物中比比皆是。现代平面设计为了达到简练、醒目的视觉效果,在设计时通常对造型手法的处理大胆取舍,这与土家族民间美术追求概括性的手法是一致的,在形象塑造的过程里,对视觉印象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根据客观对象的特征融入自身的设计理念和想法,对事物本身进行变化、修饰和规范。现代设计在民间美术造型的滋养下,现代设计师的创作观念通过用联想、比喻、象征、借代、夸张、抽象、变形等种种手段,不断创造出极具个性化的新形象,制造出诙谐、幽默、新奇的视觉效果,并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找到可用图形的元素,然后再利用设计课程里常规的一些构成手法,如重复、叠印、变异、夸张等方法,将这些提取的视觉元素进行新的设计重组,将民间美术“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揉合到设计之中,既保留了民间艺术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西兰卡普作品《土家风情》正是这些造型形式在现代设计中良好的佐证,在此作品中,设计者提取土家男女人物和动物形象进行视觉平面化构图,对人物服饰、穿戴等进行视觉形象典型化处理,空白处辅以传统纹样装饰,保留民族特点。在土家族聚居地,类似手法的平面广告、包装视觉、品牌设计等层出不穷,不仅宣传了品牌本身,也为当地的旅游产业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色彩元素的提取

色彩在现代设计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民间美术作品中色彩元素不仅仅丰富了作品的视觉印象,更因为其浓厚的象征意味受到设计师青睐。黄、白、黑、青、赤基本五色在现代设计中也被频繁使用,并由此衍生出更丰富的色彩体系。土家族民间美术非常重视色彩的象征寓意给观者或消費群体的心理带来的影响,因此在现代设计师手下,这些单纯、浓烈、对比性强的色彩也幻化出一个个有视觉意味的造型元素,被使用到日常生活装饰或用品设计之中。如大家常见的大红花棉布因其浓烈的色彩印象被广泛运用到现代服饰、包装等产品设计中。不仅如此,许多设计师还借鉴这些民间美术的习惯用色和配色手法,将色相环上处于对立位置的色彩尝试性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如蓝与橙,红与绿,黄与紫等,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民俗特征突显。土特产《三峡有机杂粮》的系列包装即有类似的设计,在深蓝底色上配置黄色文字与纹饰,造成一定的视觉对比,但为了避免落入俗套,又加入了中性色彩白和金色调和,使得整个包装整体色彩协调又有现代感。

(三)纹样形态的创造

中国传统文化中圆满、完整、对称、偶数、硕大等审美因素,表现在设计风格上,即形式上的完整、造型上的对称和平稳性、内容里的寓意性。李砚祖先生认为:“从纹样的形式而言,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原古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筮活动中察看纹象的认识有直接关系”。[5]46土家族民间美术纹样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依然保留了其对称、规整的造型特征,即使是传统民间美术中常见的各种龙、凤、龟、鸟形象,在土家族民间美术作品中又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直至现代设计,装饰纹样日臻丰富,纹样内容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图案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图案技法也趋以成熟。在《土家人》酒包装设计中,利用民间纹样的造型手段对事物原形进行大胆组合和堆积,用艺术的手法提炼加工再创造,将土家族建筑中常见的砖瓦形象作为装饰图形使用,从民间纹样造型再现式图形表现发展到对民间纹样造型文化内涵的深刻剖析。这时,设计艺术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视觉传达手段,已然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

四、结语

现代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图形符号的发掘与运用,武陵土家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图形,能够为现代设计提供更多的元素与灵感。将其图形符号及其象征寄寓巧妙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中,不仅有利于丰富现代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更有利于传统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设计者可以从此入手,找到现代设计与民族民间美术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

注 释:

[1] 张道一:《民间工艺》(1984年创刊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1984年。

[2]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3] [美]L.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沈原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4] 余学伟:《浅析土家族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第27卷),2011年第5期。

[5] 李砚祖:《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责任编辑:刘冰清

作者:尹青 王曼苏

上一篇:10kV配网工程项目论文下一篇:物流运输企业成本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