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政权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农村基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面对新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完善现代化监督机制,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思想文化基础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村基层政权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基层政权分析论文 篇1:

论后税费时代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重塑

摘 要:在后税费时代,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会导致多层面的社会风险。在分析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重塑途径:增强农村基层政权的现代人本管理理念;规范农村基层政权的行政行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

关键词:后税费时代;农村基层政权;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重大问题的突出和公共事件的发生,政府公信力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及其公务员自身、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及其执行能否取信于民的能力[1]。自2006年国家免征农业税起,中国就正式进入了后税费时代。在后税费时代,以税费负担为核心的干群矛盾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基层政权的公信力也呈下降趋势。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行政体系的重要根基,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古语说“民无信不立”,要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关键要建设好基层政权,重塑基层政权在农民心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2]。

一、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流失的风险

在中国基层政治中,农村基层政权不同于农村基层政府。农村基层政府,指的是具有宪法地位的乡镇政府,而农村基层政权,既包括乡镇政府,也包括村委会以及村庄的其他组织[3]。研究表明,当前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呈现“央强地弱”的格局,即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最高,而对基层政权的信任度最低,中国基层政权的信任状况正趋于恶化[4]。农村基层政权作为联系国家与农民群众的桥梁,其公信力状况直接影响政治体系的稳固,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丧失,必然会引发多层社会风险。第一,引发基层政权的合法性危机。政治合法性是社会大众对政治统治的自觉认同和服从,其本质是一种政治认同。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包括政府运用意识形态、制度和绩效等方法为自身所做的种种证明;另一方面,更为实质的内容是,政府在大众中赢得的自觉信任和忠诚。政府公信力作为一种公共信任关系,集中体现了政治合法性的实质内容,是衡量政治合法性状况的晴雨表。目前,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流失主要表现为农民对基层干部因腐败现象等而表现出的不信任,但若不加以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引发对基层政治体制的不信任,进而破坏社会和谐。

第二,削弱政府的组织和动员能力。组织和动员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是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良好的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组织和动员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公众对政府缺乏信任,即便政府的组织技术和动员技术再高明,民众也不会听从政府的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涉9亿农民的系统工程,是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要建设好新农村,离不开农村基层政权的动员和组织能力,而公信力的流失无疑会削弱政权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第三,阻滞公共政策在基层的贯彻执行。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公共政策的执行与政府的公信力密切相关。政府公信力高,社会公众才会按照公共政策规定的要求和方向贯彻执行。反之,必然会在内心排斥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导致政策难以执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基层政权的迫切要求。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流失,其政策执行得不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而只能以强力推行实施,无疑会大大增加权力的运行成本,降低公共政策的预期效果。

二、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流失的原因

在后税费时代,虽然农民负担已经减轻,但税费改革前以干群关系紧张为特征的乡镇治理危机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相反,在财政短缺与职能转型的压力下,农村基层政权的公信力还在不断流失。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基层政权现代人本管理理念的缺失。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现代管理理念是生成与执行科学、合理政策的前提。然而,在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基层政权中,普遍缺乏民本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等现代人本管理理念,在具体的工作中,表现为基层干部固守“官本位”理念,导致官僚主义盛行和弄虚作假行为,而罔顾农民的实际要求,其结果必然损害农村基层政权的公信力。

第二,农村基层政权公共行政行为的偏颇。农村基层政权公共行政行为的偏颇首先表现为农村基层政权角色的错位、越位。农村基层政权作为广大农民公共利益的代理人,其职责应是“维护稳定、服务农民、促进发展”。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屡屡出现政府的错位、越位行为,与民争利,这违背了人们对政府的角色期待,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其次,表现为政策执行的利益化倾向。农村基层政权原本应该根据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来制定或执行政策,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基层干部往往根据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来变通或制定政策。这种谋利化的行为无疑降低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最后,大搞“政绩工程”。部分基层干部为求升迁,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这种行为最终只会招致民众的反感。

第三,农村基层政权体制的不完善。当前,农村基层政权体制的不完善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和问责机制。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在基层政权体系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往往导致部分基层领导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二是基层政权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在现代信息化时代,公众掌握信息的渠道和能力在不断增强,传统的政府可依靠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正在削弱。然而,部分基层政权还在无视民众的要求,造成信息的不公开或公开的信息不准确、不可信。这种种不完善的体制造成了基层干部权力的滥用,最终导致民众对政府信任度的降低。

第四,部分农民群众价值观念的偏差。农民群众价值观念的偏差,首先体现为部分农民群众认知理念的偏差。心理学中有“光环效应”的现象,它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的以偏概全倾向,以最初印象决定一个人的总体评价。农民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认知中就存在这种现象。由于电视上中央领导人的亲民形象以及中央政策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美好性表述,农民群众往往会对中央政府形成好的印象,相反,在基层政府与农民群众的频繁互动中,农民群众往往对少数基层官员的腐败和不作为有极为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很容易导致农民们对基层政权的“作恶”的刻板效应。其次体现为部分农民群众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淡薄。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深刻影响下,农民群众更多关注个人的利益,集体主义价值观日渐淡薄。这种价值观念的生成也导致人们对基层政权的疏离和不信任。

三、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重塑的途径

重塑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是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本质上是一个政府不断获取农民政治认同的过程,它与政府的诚信程度、信息公开、服务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后税费时代,重塑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也应从政府诚信、提升服务水平等进行。

第一,增强农村基层政权的现代人本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行政行为的向导。新时期,增强农村基层政权的现代人本理念,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农村基础政权的思想指导。基层干部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求真务实,讲究信用,就能在农民群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增添农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二要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农民群众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就会逐渐建立农民的政治信任。

第二,规范农村基层政权的行政行为。农村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权力体系的基础,若要在现代社会获取公信力,必须遵从法律、道德等规范。规范农村基层政权的行为,首先是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只有法律体系完备,严格依法行政的农村基层政权,才能在公众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的形象,得到公众的认同,并推动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农村基层政权依法行事,明确法律规定的地位、职能、作用,去除错位、越位的行为,就能增加农民的信任感,从而提升政府公信力。

第三,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制度建设。农村基层政权体制的完备与有效是提升基层政权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制度建设,首先是建立健全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通过政权体系内部的权力制约和外部的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政绩工程的产生,是重建农民政治信任的当务之急。其次是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公共行政向公民负责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应有之意。如果通过有效问责机制的建立,确保政府行为对公民负责,那么政府必然能取得民众的信任,政府公信力必然提高。最后是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通过信息公开机制,既有助于提升民众的参政能力,满足民众的参政要求,也能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相互信任。以上各项机制的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不可偏废一方。

第四,积极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在长期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责任、公共利益和理性处世论事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公共精神是现代新型农民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公共精神有利于农民群众提升自己理性处世论事的能力,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克服盲目的行为。公共精神的培育主要是依靠教育和参与两种方式进行,因此,新时期培育农民公共精神既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民在参与实践中提升自己,又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依靠教育来培养。

参考文献:

[1]朱光磊,周望.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

[2]孙秋云.是谁蚕食了基层政府的公信力[J].社会学家茶座,2009,(2).

[3]王名.中国非营利评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9.

[4]高学德,翟学伟.政府信任的城乡比较[J].社会学研究,2013,(2).

(责任编辑:田 苗)

作者:罗颖萍 谢红玉

农村基层政权分析论文 篇2: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策研究

摘 要: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农村基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果,但面对新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完善现代化监督机制,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思想文化基础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政权 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明确地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9年10月,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的重要论述。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变,都给农村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生命力,但同时也给农村的基层治理带来了新问题。想要破解困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首要完成的任务。

1 农村基层政权的界定

农村基层政权是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基础,是直接面对农村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政权组织,同时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主体。农村基层政权处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层级上主要是指乡镇一级,在组织功能上是指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及其职权的统一,本文关于农村基层政权的研究主体主要指乡镇政府。

2 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2.1 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国家发展的重心向农村转移,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使得农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矛盾、城乡矛盾、基础设施落后、收入低等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新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产业升级缓慢,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愈渐凸显,农民在經济发展、社会安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诉求日益增多,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滞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因此,在乡村振兴下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农村地区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态,提升农民的幸福感的重要支撑。

2.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主要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的振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党的十九大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这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国家战略被正式提出,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完成政策以及机制的创新,完善现代化农业体系,发挥地区优势,推动产业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强化精神层面的支撑,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就必须要提升农村基层政权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从内在逻辑分析,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为农村基层政权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治理理念和政策,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得力助手。

2.3 推进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完善的治理体系是提高治理能力的保障,科学规范的治理体系是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基础;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才能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的构建,从而逐步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这表明,农村地区是建设社会现代化治理新格局的根本,而关键在于补齐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这块短板。因此,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完善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落实振兴乡村,最终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3 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制度执行力不足

制度执行力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属性。首先,制度执行力体现在治理的实践中。其次,制度执行力与治理效能的优劣是成正比的关系。再次,制度执行和监督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但实际上,农村基层政权在治理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时候,缺少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对与农业农村农民利益相关的政策理解不到位、考虑不充分,以至于村民的很多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切实的保护,很多惠民利民的政策不能真正落实。

3.2 主体实践力缺乏

主体实践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根据国家构建的治理体系,在宏观上把握现代化治理的目标、价值取向、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能力。二是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的实践力落脚点在于实践,即将已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创新过程。三是发挥人才优势的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环境发生了变化,迫切地需要完成农村社会资源的整合,从而提升乡镇治理的整体效能。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资源整合不到位,配合力不强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当前我国乡镇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结构失衡,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政府的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满足发展需求,成为制约基层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高的阻碍性因素。

3.3 价值引导力欠缺

所谓价值引导力是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念和价值观念融入现代化治理的过程。把文化自信的深层内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植于人们的心中。现阶段我国仍有大部分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乡镇干部做好正确的引领。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人数较多,接触面最广,他们的主观意识和价值观念直接体现我们政党的政权和性质。多数的农村基层干部并非科班出身,其中就会存在部分干部在工作中缺少为人民办实事、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意识,欠缺做好模范带头人的认识。同样缺失对树立廉洁之风,弘扬公平正义的宣传引导工作。在文化建设方面,也缺少红色精神的发扬,学习优秀的榜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可以为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

4 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对策

4.1 完善现代化监督机制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效的治理能力是农村基层政权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推动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基层政权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首先,加强党对基层政权的领导和监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指导和规划乡村治理的目标和任务,监督基层政权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好领导和监督的作用。其次,推动基层民主的积极性,发挥基层政权的引领作用,提高农村群众的民主协商意识,增强民主监督能力,在民主讨论和决议中解决问题。再次,基层政府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涉及到农业农村农民的重大决策、资金补贴和发放等工作坚持及时公开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督平台,利用自媒体平台或小程序为人民群众提供现代化监督渠道。同时要加强监督通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现代化技术和运营培训,达到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回复,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4.2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解决人才资源短缺问题,其根本在于,通过完善乡镇政府的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间、学校与地方之间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在实践中,采取富有弹性的人才引进和选拔任用制度,给予大学生多样化的选择,特别是本地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积极引进有理想、有抱负、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入职。继续拓展人才来源和渠道,鼓励和引导高层次管理人才服务乡村。其次,改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乡镇政府人员的薪资福利水平,加强日常的管理,严格执行日常工作考勤、请假等规章制度。改进基层政府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措施,通过建立与能力和贡献为参考的评价机制,打破传统观念,从而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再次,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将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加大教育培训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推动基层干部培训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培训内容也应做到实时更新,涉及的领域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加入互联网、新材料、新思想等。

4.3 增强思想文化基础建设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建设,才能在理论上保持清醒,在信仰上保持坚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能只注重经济上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尤为重要。农村基层政权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地对农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确立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德育在治理中的作用,一方面,乡镇举行定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把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治理理念融入到治理的过程中,做到领导干部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另一方面,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技术的综合运用,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熏陶,使农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转变观念意识,营造充满正能量的风气。增强思想文化建设,将德治渗透到自治和法治的全过程,可以提升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政产学研军协同育人合作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SZ201946。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课题编号:JLCL302520190719211409。

参考文献:

[1] 唐皇凤,汪燕.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生成逻辑与优化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20,28(06):63-71.

[2] 马志翔.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20(03):116-121.

[3] 鄭淑霞.推进乡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33):127-129.

吉林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8)

作者:陈志伦 张晨

农村基层政权分析论文 篇3:

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学思考

摘要:众所周知,深圳市龙岗区探索出了“两票制”推选乡镇领导的方法,“两票制”围绕着我国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候选人的产生及其选举所作的改革和探索,从整体上有利于全面加强乡镇一级党委和政权组织建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重大突破。

关键词:性质定位分析;绩效价值分析;动力机制分析

深圳市龙岗区探索出的所谓“两票制”第一票是推荐票,或叫民意票,由村民推荐产生镇长的初步人选,并作为确定正式候选人的依据;第二票是人大选举票,即区、镇党委对已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后,提交镇人大主席团,由镇人大进行投票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推荐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候选人,使我党选拔干部从机关到机关的考核向社会、向选民进行民意测评的转变,扩大选拔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民意测验的范围,将人选直接交给选民选择,这正是“两票制”所蕴含的民主选举精神,对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对此,试做以下三方面的政治学分析:

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性质定位分析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范畴。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两票制”及其所蕴含的民主选举精神,既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基层政权建设,又推动着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因此,正是这种民主选举的精神和原则,把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没有民主选举,就没有基层政权建设的加强与完善,就没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我们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定位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范畴,其意义并不只是对以往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将来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认为,民主是指居民与政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公民权利,主要是指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公民权利表明这个国家的民主性质和民主程度。“谁享有公民权利,是表明民主的性质;谁真正享有民主,谁就是政权的主人;享有公民权利的大小多少,是表明民主的程度。”[1]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民主理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无疑地也是表明了村民与基层政权之间的关系。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村民就应是农村基层政权的当然主人。要使村民能够真正成为农村基层政权的主人,就必须使村民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充分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

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绩效价值分析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封建专制传统的国家,缺乏法制,更缺乏民主。在封建专制统治的高压下,人民不敢为主人,也不能为主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虽然解决了人民敢为主人的问题,但人民如何才能有能力去行使主人可以行使的权利?这可以说是摆在我国政治现代化、民主化任务面前的首要问题。正是从解决这一首要问题出发,实行村民自治,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强和完善乡镇政权建设所作的各种形式的改革和探索,最终发展成为从选民直接推荐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候选人到选民直接选举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其目的就是要在各种自治形式中,在各种形式的改革和探索中,培育和融人一种现代民主政治的观念。一方面,实行村民自治,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将逐渐消除了村民对政权的依赖,锻炼了村民的民主管理能力,培养了村民的政治素质,提高了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使村民逐步熟悉和习惯于民主的操作规程,造成村民基于基层民主所训练出来的宽容与协商精神,培育了村民独立的政治品格。另一方面,有利于重构国家与村民的关系。在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与村民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命令与服从的不平等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原有的不平等关系使国家与村民之间产生的磨擦和冲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激烈。因此,迫切需要调整与重构国家与村民的关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被认为是如何改造传统的政治结构和权威形态,使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获致合法性并转换成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政治核心。”[2] 而国家与村民关系的调整与重构,是通过农村具有民主政治属性的基层政权建设才能完成。村民从关心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角度参与到基层政权建设中。能否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村民选举和撤换村委会成员、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重要标准;抵制上级行政普遍存在的诸如滥摊派和不洁行为,也已成为村民对新任领导的最重要的期望。因此,正是通过这种具有民主政治性质的基层政权建设,使国家与村民的关系重构为:“政治上将国家与村民的关系置于宪法、法律的规范与监督之下,国家依法对农村基层和村民实行领导,村民依法履行对国家的义务,并约束自己的行为;经济上按照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处理国家与村民之间的利益问题。同时,也使村民可以有力地监督和约束上级政府的不合理收费和摊派。”[3] 这种监督和约束本身必然使农村基层民主自村级扩展延伸到乡镇,乃至更高一级,并成为推动国家民主、支持国家改革的基础性工程。

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机制分析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实质是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来源问题,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如何搞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着社会的政治。文化制度的理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结。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小农经济,对于中央集权模式的强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分散的、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必然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与之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依附于自然环境而存在;在社会中,则表现出对于社会团体的极大依从性。人还只是作为物种的个体而非独立的个体。所以,马克思指出,“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体,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体,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集体。” [4] 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进入到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的依赖关系已经发展到人的独立发展形态。由于商品经济是一种以主体的平等独立和平等自由的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大量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表现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之间横向平等的契约关系和平等的竞争关系,以及行使约定的权利和履行约定的义务行为,市场主体为着各自的利益而进行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和交易。因此,这种经济形式,它一方面要求具有强制力的国家制度以其内含的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价值标准对利益是否正当、合理作出权威的区分与认定,并以法定权利鼓励对正当、合理利益的追求;它另一方面又内在地要求由权威化的国家制度来保护平等与自由,限制或阻止对不当的非法利益的追求,从而维护经济秩序,实现主体自身的最大化利益。由此,必然会产生这样的政治要求:第一,政府的权力合法来自个体公民的赞同,例如,在自由选举中,体现了这种关系;第二,政治代议制,作为一种制度,它不是秩序、等级、社会功能和阶层的体现,而是个人的体现;第三,政府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的需要,保护个人的权力,使个人能够去追求他自身的利益。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使人之间的关系改变了,社会结构也必须随之而改变。由于社会制度是社会结构的组织形式,即是社会组织及其管理形式。因此,社会结构的改变也会引起社会制度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原理为我们正确认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产水平提高及其所引起的经济形式、农村社会结构形式的变化。因此,把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来源与如何建设基层民主政治混为一谈,误认为政府的规范和政策指导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这恐怕是不切合实际的。片面认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源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的理论观点,将会导致实践中忽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忽视村民的主体作用,忽视提高村民民主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任何人、任何组织和任何集团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而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新时期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正是适应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要求,从社会政治方面保证了村民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的需要,从而实现了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创造性转换。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广大村民作为农村基层民主的主体,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应具有主体作用。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基于政府的独特的作用和目前我国村民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尚未养成民主习惯的现实,由政府加以规范政策指导,这是非常必要的。政府的这种规范与政策指导,从国家制度的层面上看,主要体现在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供给上;从各地方实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则主要体现为地方政权系统的不同层级部门推行基层民主政治的意愿和行为对该地村民民主政治建设效果的直接影响上。如果没有有关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示范的政策导向,没有地方政府的组织规范,村民所要求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不可能迅速落实到我国农村基层的。由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作用的特殊性而决定,它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政府的这种规范与政策指导并不等于基层民主政治本身,而应是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具体化。

参考文献:

[1]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67.

[2]于建嵘.对村民集体对抗基层党政事件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4).

[3]张静.乡村制度诸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79.

[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1.(责任编辑/ 吴凤华)

作者:王孝云

上一篇:热电企业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社会结构变迁法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