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戏曲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1

国学大师王国维生于1877年12月3日(清德宗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初名国桢,字静庵,浙江海宁人。王国维以国学研究闻名于世,在词论、红楼梦研究、元明戏曲史、经史小学、甲骨文、蒙元史等领域均有突出的贡献,研究成果备受瞩目。然而,王国维的研究并不仅仅限于学术范畴。对于教育教学,他也有精深的认知和独到的识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戏曲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戏曲教育教学论文 篇1:

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路径选择

摘 要:红色资源是宝贵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内容。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就必须通过编撰科学的红色资源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红色资源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丰富的红色校园文品牌、搭建美观的红色资源网站教育平台来实现红色资源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校;教育教学;路径

红色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和形成的,可以为我们今天开发利用并具有当代价值的革命精神与物质载体的总和[1]。红色资源不仅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奋斗历程,更内含着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所凝结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坚定信念,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伟大的革命精神,具体表现为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资源内含的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逐渐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精神食粮,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特别是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有效化解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认同等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增强大学生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重要内容。

一、编撰科学的红色资源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红色资源教学内容的特点,实现红色资源教学规律化、机制化、常态化就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载体来呈现。积极推进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已成为当下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共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研究,需要在借鉴、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红色教育中好方法的基础上,对红色教育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这种转换更要能针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力图引起人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增加共识进而达到意义共享。”[2]就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而言,应该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设红色资源教育课程提升教学的专业性。我们都知道,教学的专业性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学科的生命力要在课堂的实践中去体现,这就必然需要相应的教学保障,比如开设课程,编排教学课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备课讲解;特别是红色资源在目前尚未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体系的情况下,这种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显得非常必要。二是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红色资源既具有整体性也具有零散性,说它具有整体性是从红色资源的纵向发展来说的,因为红色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而零散性则是从红色资源的横向发展来看,每一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都是随着时间地点的转移而发生变化的,红色资源也就在这一时空的变换中存在和发展。因此,每一时间地点的转换都有一定的红色资源存在,特别是赣南,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已成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如果把这些地方遗留的优质红色资源加以整合,作为红色资源教学内容的补充,必将进一步丰富红色资源教学内容,提升红色资源教学品位。三是开发红色资源教学课件优化教学方式。当下,随着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快捷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是必然要求。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教学课件可以较好地实现课堂互动,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展示有关红色影视作品,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的疲惫状态,也可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四是健全红色资源教学评价机制保障教学效果。教学监督与评价机制是保证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过程有序、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果理想的重要环节。但值得注意的是,红色资源教学具有他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评价机制的设置与实践上应当与其他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有所区别,要突出红色资源教育教学评价的专一性、灵活性和实效性等特征。

二、构建合理的红色资源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研究总是以实践应用作为逻辑起点。红色资源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有力地弥补了理论讲授空洞的缺陷和不足,达到了理论讲授和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也与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特点相吻合。所以,构建红色资源实践教学体系是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其一,加强红色资源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红色资源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建立是确保红色资源实践教育教学常态化、确保教学稳定性的基础。因此,高校应积极选择和加强红色资源教育教学基地建设,寻找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红色文化地作为实践教育的重点建设对象,以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其二,要大力培育高校红色文化协会。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异性,独立性特点比较突出,加之高校学生人数多,专业纷繁复杂,统一的专业实践很难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通过“组织大学生社团或固定的学生群体帮助红色资源基地定期整理资料,维护基础设施,保持环境卫生,做义务的讲解员”[3],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吸引力;鼓励大学生成立红色文化协会凝聚具有共同爱好者的力量,满足对红色文化向往和追求的学生需要,扩大红色资源实践教育教学的覆盖面和受益面,比如目前部分高校所成立的“思源协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协会”,“大学生红色文化爱好者协会”等。其三,制定高校红色资源实践教育制度。高校制定红色资源实践教育制度是红色资源实践教育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同时要提高实践教育制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使制度的执行力和老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接受程度、学校的支持力度保持适度张力,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高效率。其四,积极开展红色资源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即通过实践考察,重走长征路、参观学习、红色社区援助、红色党团日活动、探望革命前辈、参加红色文艺演出等方法,使学生在体验中深化对红色文化内涵的认识,增强红色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感染力和熏陶力,使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世代传承,发扬光大。

三、打造丰富的红色校园文化品牌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可以进行熏陶和感染。红色文化在内涵、表现形式、特征功能、实践应用等方面与校园文化有着高度的结合点,可以实现相互融合,相互贯通。搭建红色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桥梁是实现环境育人、资源感人、载体召人的重要观测点。一要定期出版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报纸杂志。要根据学校地域特点、校史校情、校园文化精神的特点,出版红色资源的校园宣传刊物,通过在校报、宣传栏目设置专门的红色资源栏目,供学生学习交流,为扩大红色资源教育影响力和为全校师生提供学习的舞台。二要扩大校园红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覆盖面。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校园各类美化区放置相关的红色雕像,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道悬挂相关的红色标语、红色人物画像、红色诗词加强红色文化在教学区和生活区的渗透力度;通过以红色地域、红色事件和红色人物的名称命名一批学生行政班级、校园亭阁、校园角落,扩大红色景观的覆盖面,在无形中增加老师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要努力尽早建成校园红色博物馆和红色艺术馆,提升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品位。三要举办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校园文艺活动。文艺活动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教育方式,而红色文艺又是红色资源的重要内容,所以红色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有着天然自然的结合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定期举办校园红歌大赛,校园红色歌谣、红色小品、红色戏曲、红色讲坛、红色话剧、红色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使红色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田。四要将红色文化渗透于日常的党团活动中。比如开展红色主题团日活动,红色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红色党团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带动红色校园文化的繁荣。

四、搭建美观的红色资源网站教育平台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是一个网络的世界。网络具有共享性,方式上的快捷性和交互性特点,它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快捷地接受各类资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情感。高校要有效地实现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搭建红色资源网站教育平台。一是把握红色网站开发建设原则。红色网站是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通过传播红色文化,实现道德教化、价值提升、舆论营造功能的一种手段。因此,红色网站的建设和开发必须坚持教育性和社会性相统一,价值性和规范性相照应的原则。二是要契合网站设计的“红色”主题。红色资源实现价值的过程也就是它发挥功能,实现价值增值和价值传递的过程,即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红色网站的设计和开发改变了以往以课堂教育,传递知识的方式,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因此,红色网站的开发和建设必须凸显红色主题的特征,并通过娱乐化的形式让人们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渲染,才能实现红色资源的价值、传递以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中国梦”教育的正能量。三是要提高网站设计质量。网络的优点客观上为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技术手段和设备支持,但要提高网站设计质量抓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从网站界面的规划来说,应该体现网站的教育价值,也就是说红色网站的平面设计应该是虚拟场所上的正面教育、正确引导,通过链接翔实的红色史实,红色影视音乐,红色图片,红色故事,红色名言等让浏览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启迪心智,使网络改变媒介的功能,扮演教育载体的角色。从网站版块设计的角度来看,红色网站要内容丰富,界面简洁,版块清晰,使浏览者一目了然。所以,在高校校园网内建设专门的宣传网站,链接在老师、学生经常浏览的校园网主页;同时要丰富网站内容,开设特色教育宣传专栏,如“红土论坛”、“红土文论”、”红色伟人”、“红色歌谣”、“红色影视”等栏目,真正把红色网站打造成红色资源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李文瑞,贺新春.论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困境及其对策[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饶勇,邹小华.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中的审美渗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

[3]康丹丹.红色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应然与实然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7).

作者:李文瑞

大学戏曲教育教学论文 篇2:

王国维的教育担当

国学大师王国维生于1877年12月3日(清德宗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初名国桢,字静庵,浙江海宁人。王国维以国学研究闻名于世,在词论、红楼梦研究、元明戏曲史、经史小学、甲骨文、蒙元史等领域均有突出的贡献,研究成果备受瞩目。然而,王国维的研究并不仅仅限于学术范畴。对于教育教学,他也有精深的认知和独到的识见。

王国维虽然没有被人们冠以教育家头衔,但他对教育现象的解读与辨析,对教学行为的实践与思考,对教师人生的思索与体悟,既丰富了他的生命历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视界更宽、思虑更深、影响更远的教育大家的真诚追求。特别是他对于特定时期困扰国人的教育问题的审视,可以说是识断精准,表述新异,而他在短暂的教育人生中做出的不俗教学探索,他对同事和学生达成的深刻影响和巨大感召,尤其令人难以忘怀。

王国维对于教育的思考,并不是在他做了一个教育人之后,只是出于职业发展的需要,才被动完成的。他的许多教育思考,其实只是出于一个普通国民的社会责任感,缘于一个普通国人的教育担当。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教育情怀,对于今天关注教育的有识之士来说,尤有启示作用。

王国维的教育担当首先表现为他的教育思考。

1904年春,王国维接手译编《教育世界》。在接手后的第一期上,他就公布了对杂志的改革广告,强调文稿必须“取其有益饶有兴味者,务令丰富,务令精审。”并向“海内同志”征文:“如有崇论宏议,陈述教育之意见与本报宗旨相合者”,真诚欢迎,同时,断然拒绝“浅薄之政论,一家之私言”,以及“一切无关教育”的言论。

王国维崇尚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崇论宏议”,对于处在新旧交替时代的中国教育来说,无疑具有推陈出新的革命性意义。毕竟,唯有“崇论宏议”,才可以给陷入科举沉疴的中国教育以“起死回生”的力量。为了呼唤“大手笔”,他将杂志改为文、史、哲、教齐全、“译”“撰”兼备的综合性人文科学期刊,将狭义的教育“专书”改为广义的教育“纵论”,力求将杂志办得丰厚、精致、耐读、有品味。而他自己也为杂志写出了一批教育、哲学、美学、文学论文,为后世留下了富含哲理意味的思考。

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度时,曾催促各省“兴办小学堂”。当时,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不立小学不能立中学,不立中学不能立大学。故今日当务之急在多立小学,而中学大学图之小学尽立之后未为晚也。”为了佑护这一说法,有人甚至要把南京陆师学堂改为“陆军小学”。

针对这种生吞活剥的“学习”方式和必将造成人才断层的荒谬做法,1905年4月,王国维撰写《论平凡之教育主义》一文加以驳斥。他指出,“天下事有言之有故,持之成理而无当于今日之急务者”,强调教育之“理”要与济世之“用”统一起来,不能流入狭隘、短视的虚妄境地。

对不明教育之旨却要对教育妄加指点的人们,王国维能够站在现实的土壤中予以批判,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给予省察,从促进人类进步的高度进行剖析,强调教育应该彰显育人功能和助世作用,显示出了他对教育必须符合国情、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辨。

王国维的教育思考源于他的教育担当,他的教育情怀则得益于他全心全意为学生、去私欲办教育的勇气。

1906年,王国维回到家乡浙江海宁为父亲办理丧事时,当地乡绅奉县令旨意,派六七名代表来到他家,恳请他出任海宁学务“总董”,以主持全县学务。

面对这炙手可热的职位,学养深厚、经历颇丰的王国维完全可以坦然接受。然而,他最终还是谢绝了众乡亲的美意。他从全国教育的情势来分析当地教育的情形,向乡绅们讲述了自己不得不辞的苦衷:在遍布全国的兴学热中,一无名实相符的学校,二无国家明定的办学经费,三无称职的教员——即使自己的子弟到了入学的年龄,也宁可进私塾而不入这样的学校,自己又怎能劝说他人子弟走进学校呢!他将这些思考写成《纪言》,刊发在《教育世界》第135号上。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如此之学校,如此之教员,欲以造就国民之资格,盖亦难矣!”

王国维的不能“以身委一邑之公益”,还是因为自己“尚欲研究学问,又将有四方之役”。

这种情真理奥的言论既彰显了王国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也表达了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确有振聋发聩之效。兴学校,办教育,自然是利国惠民的好事,但不能仅凭热情,还应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持,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保证。而王国维权衡利弊之后的进退取舍,为自己寻求更大发展平台的积极努力,对那些不学无术、鼠目寸光却又好大喜功、趋势附利的“教育渔利”者来说,分明就是当头棒喝。

1906年至1907年,王国维还写了四组四十五则“教育上之批评”,统称之为《教育小言》。在“十二则之九”中,他这样写道:“世之勇于任教育者有四途:有以为公益者焉,有以为势力者焉,有以为名高者焉,有以为实利者焉。为公益而为之者,圣贤也;为势力而为之者,豪杰也;为名与利而为之者,小人也。圣贤不可得,得豪杰而用之斯可矣。若夫小人,则以教育为一手段而不以为目的,虽深明教育之人,犹不可用,况利以群盲而聚讼乎”!

对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的“三重境界”,我们似乎也有理由将他这里所说的教育人生分为“三(四)种境界”:圣贤境界、豪杰境界、名利境界(虚名境界、实利境界)。

王国维的教育思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他寻常生命里的不寻常的道义担当。当然,王国维的“铁肩担教育”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思考的层面上,而是能在短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将一个教育人非凡的教育担当书写到了极致。

和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一起跻身著名的“清华四导师”行列,成为“国立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受人仰慕的导师之后,王国维就自觉地以求实的学风濡染学生,以严谨的教风诲导学生,以深厚的学养滋补学生,以高尚的人格示范学生。他的所作所为,为国学人才的成长铸造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育财富和丰厚的教学遗产。

王国维对学生的关注、爱护和教导,不只是用他的学识智慧,更用他的道德人品。凭嘉言懿行,借诚心浩气,他在学生心里树起了一座永不漫漶的道德丰碑。

1925年7月8日,清华研究院举行首届入学考试。王国维参与了考试阅卷工作。对待来考学生,他不问来头,也不看学历,只重其“国学根柢”。

后来成为著名学者和教授的蔡尚思,8月底从福建德化来清华考试时,考期已过。经研究院主任吴宓介绍,王国维马上接见了这位既无熟人引见、也无正规文凭的“乡下人”,并对他“慰勉有加”。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后,蔡尚思带着感动和敬慕,来清华园拜王国维为师。王国维非常赞赏他攻读探究“国学”的志向,视这位“异校”学生为自己的弟子,不光热情接待,指点治学之道,还仔细阅读了他寄来的习作,并回信鼓励他:“年少力富,来日正长,固不可自馁,亦不可以此自限”。后来,他又专门写信指教其攻读经史小学的门径。

没有等第观念,摒弃门户陋习,王国维对蔡尚思的慰勉指导、温情呵护,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坦荡襟怀和完美人格。他那学问至上的气度,诲人不倦的精神,劝慰后生的挚情,更是令人钦敬。他对学生的拳拳爱心,从小处说,是为了学生的特长发展,从大处说,则是为了国学的后继有人,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样的帮助,因为没有任何私利色彩,也就越发闪耀出圣洁的光辉,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大师赤心写就的师表文章。

进入清华研究院落之后,王国维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是《古史新证》,讲稿是他自行编撰的,集中了他在殷卜辞、金文、甲骨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被视为总结了“观堂之学”科学方法的“二重证据法”,就是在其《总论》中提出的:“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分别……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

这部讲稿凝聚着王国维的心血和智慧,彰显了他将书载与实物互为印证、“以事实决事实”的科学态度,也展现出他精深的国学功底和非凡的教学智慧,映照出他对于书本、生活与教学的理解:教学需要依据书本,但课堂更应该立足生活。

在讲《古史新证》时,王国维能借助钟鼎款识来证明甲骨文字中有关古代史迹,使得古史和地下材料相互得到印证。这样的论证方法可以让人们看到王国维严谨的学风和求实的教风。而在纠正前人的错误,做出诸多妙解的同时,对于自己不能解释的文字,王国维则坦然直言:“不知!”据王力先生回忆:“他讲学的时候,常说:‘这个地方我不懂。’但又宣称:‘我研究的成果是无可争议的!’”正是这种毫不掩饰的率真和毋庸置疑的自信,才让王国维赢得了更多人的敬重。

不人为粉饰,不自我拔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王国维的教育素养令人景仰,他的教学境界令人神往。

王国维对于教师的才学胆识也有关注。虽然他没有将这些思考写成洋洋洒洒的鸿篇巨文,但透过他的片断思考,我们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对教师素养的精妙体认,对教师意趣的独到感悟。而他在做导师时和学人的真诚交流,和同事的相互借鉴,也为我们树立了行动的典范。

1925年10月里的某一天,后来以《中国近世戏曲史》驰名学术界的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游了西山之后,绕道至清华园来见王国维。不料,王国维的第一句话竟是自己没有去过西山。这让青木很感难堪。可是,当青木说自己想写一部以“明以后戏曲”为主要内容的戏曲史时,王国维竟毫无遮掩地阐述了自己的精到识见:“元曲为活文学,明清之曲,死文学也”。这让青木受益匪浅。

不虚饰,不造作,王国维与青木正儿的交流,处处体现了一个“真”字,袒露出一代大师的磊落胸怀和古道热肠。

良师益友并非只存在于远方,王国维对此有深刻认识。他常和身边同事交流研讨,探寻教育方法,探究人生要义。在清华园内,王国维时常和赵元任、陈寅恪在一起“咬文嚼字”,互相切磋学问。他们谈得最多的话题是何谓“雅”。在多次交流后,他们获得了共识:第一,“雅”是不可求的,越求“雅”越得“俗”;第二,做人做事写文章都不应避“俗”,只要听其自然就不会太“俗”。

王国维还用自己的教育行动在学生心里树起了学问的楷模,铸就了道德的丰碑。

对于学生的学问品质培养,王国维可谓殚精竭虑。他不光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能够知道学问的来龙去脉。对于发自地下的金甲文字,以及纸上的《尚书》等经典,王国维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千载而下,读商周人之书,若闻乡人之相语。”读书能够读到“若闻乡人之相语”的程度,效果自然也就会轻松地显现出来。看似简单而高严的要求,显现的其实是王国维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

1927年6月2日,面对纷乱的时局,“不愿受辱”的王国维选择了自沉。他的这一悲壮抉择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而自沉之前,王国维参加最后一次“师生叙别会”时,当学生卫聚贤提议他可以迁到山西长治时,王国维的回答是:“没有书,怎么办”?

在王国维的眼里,没有书的生活,将是怎样的暗淡无光!没有书的人生,又是何等的了然无趣!于是,他不再苟且……

王国维去世之后,姚名达回忆了自己第一次拜见王国维时,将先前做的考据文章《孔子适周究在何年》拿出来请教的情景:“先生阅毕,寻思有顷,曰:‘考据颇确,特事小耳。’随手翻次篇《易之定义》,名达以说未定阻止。因叩读书求学之法,尽兴而别。自是,颇有志于训诂考证……”

对于学生的文章见解,王国维没有妄下断语,曲意虚饰,也没有就事论事,略加指责,更没有支吾搪塞,穿凿附会,而是能从促进人的发展高度加以辨析,在谨思慎言时,不忘悉心指教,在一语中的时,又能循循善诱。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维护了学问经世致用的尊严,让学生学有所得,思有所益,以致将对教师的仰慕之心,变成对学问的向往之意。而在这一过程中,道德丰碑也就渐长渐高。

王国维对学生的心灵影响和精神穿透,就是因为他对后学提携的不遗余力。在研究生撰写论文时,他既能帮他们提出论题,也鼓励他们自主选题。而对于他们设计出来的题目,他又会不计烦碎,“热忱加以指示”。正是在他的人格吸引和精神感召下,首届优秀毕业生周传儒在毕业之后,竟然留院复读一年,直到王国维自沉之后,才离校赴欧留学。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时间的河流并没有冲淡人们对大师的敬意。大道无言,大德希音。王国维的道德文章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一代学人的心灵期盼与精神担当。在缺乏大师的当今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诸多问题开始思索,对制约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愈加不满,自然,质疑与批判可以促成教育环境的改变,但真正有益于教育、有利于国家、有助于后人的,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对教育进行理性思考的同时,能够果断行动起来——不管身处何职何位,都应该为教育的腾飞献策,为学生的成长乃至大师的出现尽力。这,既是我们回顾王国维教育思考与教育实践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探询王国维用生命来担当教育的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阿湖中学)

责任编辑李淳

作者:冷学宝

大学戏曲教育教学论文 篇3:

新媒体背景下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新媒體时代,音乐的传播以更丰富的形式走进广大青年学生的视野。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地方高校普通音乐教育教学的水平,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增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新媒体对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传承的推动作用,并就新媒体技术推进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与传播提出了相关实施策略,为打造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民族特色教学模式提供有效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模式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民族特色教学实践模式研究”(2019JGA218)研究成果;广西科技大学2018年度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普通高校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创新研究”研究成果。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及手机、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各种各样的新媒体相继走进人们的视野。音乐的传播以更丰富的形式走进广大青年学生的视野,给校园文化的传播带来更多活力的同时,也给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地方高校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发展。

一、新媒体对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传承的推动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

新媒体时代音乐的传播信息量更大、更新速度更快、更具有即时性,它大大拓展了民族音乐教学的音视频资源,让高校音乐教学的资源得到及时更新。同时它形式多样,不受时间限制,互动性更强,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新媒体技术能丰富高校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互动,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它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更能让高雅的音乐文化更好地渗透校园音乐文化,提升校园文化水平和档次。

(二)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

公共(普通)音乐教育是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要因地制宜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探索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法,建立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1]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播、发展方面,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对象覆盖高校各个专业,民族文化教育传播的受益面、辐射面广。而且,高校的师生思维活跃、知识更新快,掌握和接受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更强。因此,现代新媒体科技将会给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和无法估量的能量和效果。

(三)有助于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高校普通音乐教育模式

自从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教育深受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影响,学生大量学习西方音乐理论体系。近几十年,西方音乐特别是国外流行音乐在成熟的商业运作体系和媒体的大肆宣传推广下,已深深根植于中国广大青少年的音乐生活,青年学生对国内外的流行歌曲耳熟能详,但对本国、本地的传统民族音乐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学习了解,难以融入其中感受其音乐文化的神韵。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校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推动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持久传承与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时代的需要。

二、新媒体背景下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是重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的规划。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重视民族音乐的教学与实践,首先要创造条件多开设相关的课程,如中国音乐欣赏、民歌赏析、戏曲欣赏、中国民族器乐作品欣赏、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等课程。同时在学校的艺术社团中,要多组织学生排练演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戏曲等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参与表演及传播民族音乐,培养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注重利用新媒体,搭建一个融民族音乐欣赏、表演、编创、制作和媒体传播为一体的,参与性、互动性强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学平台及教学模式,做好整体规划。

二是利用新媒体技术改善民族音乐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目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缺乏统一的音乐教材及配套的教学音像,高校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参加教学交流与教学技术的培训;要善于学习和运用新媒体技术,及时收集和筛选民族音乐表演信息及作品;学会录制、编辑制作新颖的民族音乐教学音频和视频素材,及时更新课堂教学内容;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改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通过创建民族音乐课堂作业试题库,让学生参与新媒体音乐的评价、创作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是利用新媒体深入课堂的互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融合新媒体技术的高校民族音乐课程可以结合建设翻转课堂、雨课堂,利用微信群等媒体交流平台增强现场学习互动、改善课堂学习氛围、完善课堂的评价制度;同时利用网络媒体实现课后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讨论和互动,如给学生布置民族音乐方面的作业,鼓励学生利用图片、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参与对民族音乐作品的收集、学习、讨论、制作和传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新媒体音乐作品的创新设计和传播,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让高校课堂教学成果能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利用新媒体打造高校民族音乐作品的实践与传播平台。普通高校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往往以流行音乐居多,民族音乐方面的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学校一方面应引起重视,可定期邀请民族音乐方面的演出和讲座进校园,同时用新媒体加强民族音乐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多组织普通高校学生艺术团排练民族音乐作品在校园上演,让民族音乐充分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建立高校的民族音乐传播平台,通过微信、QQ等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民族音乐作品的相关文化,了解、学习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神韵,领会民族音乐的精髓。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学生艺术团队的排练、演出环节等各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沟通;利用新媒体对艺术团队排演或编创民族风格的音乐节目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

五是利用新媒体促进高校民族音乐新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地方高校应重视学生艺术团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学生艺术团体师生在学习、排演经典民族音乐作品的同时,可以对本地区、本民族音乐进行研究、学习和挖掘,编创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或者本校特色的声乐、器乐、戏剧、舞蹈作品,利用新媒体制作和推广原创民族音乐节目的成果,丰富民族音乐教学。高校可以建立让学生了解、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新媒体渠道或平台;组织学生演出和编创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音乐作品,利用新媒体介绍作品、组织观众、增进互动,制作精美演出视频,推进演出视频的传播等,提高演出质量、演出效果。

三、结语

新的时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必然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而利用新媒体现代科技探索、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校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民族音乐教学应借助新媒体技术改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让民族音乐充分融入高校音乐课堂及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环境中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推动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持久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4-01-14)[2020-09-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795/201401/t20140114_163173.html.

[2]付菠益.民族文化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传承分析[J].大众文艺,2020(7):191-192.

[3]邱忠治.新媒体背景下大学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8(5):202.

作者简介:

苏燕,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作者:苏燕

上一篇: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工程机械修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