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总结论文

2022-04-16

摘要:某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某些教师也没有强制要求学生记课堂笔记,其实需要记的东西很多,包括解题步骤及推导公式的方法。关键词:专注力课堂笔记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专注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学不好数学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总结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总结论文 篇1: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总结中的运用研究

摘 要: 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让数学教学的整理、分析、归纳的过程进一步的简化。现在思维导图已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总结中得到进一步的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方便知识的复习,有利于笔记的记录,便于学习解析能力的提升。在数学的阶段性总结过程中,可以比较好地促进内容树立,零散知识的整合等。然而在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存在挖掘程度,與实践结合等问题,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构思思维导图、有效利用思维导图、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由此来促进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总结中的运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思维导图;教学总结

一、 前言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数学教学活动是需要总结的。而总结活动中有条理的捋顺知识结构,形成比较全面的逻辑关系,那么这就能够比较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都有好处。

二、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式的思维工具,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构建起知识网络,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的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促进知识复习、笔记记录,也能提升学生解决习题的能力,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的便利。

(一)知识复习中利用思维导图

数学知识之间的连贯性比较强,很多知识内容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深入研究知识内部的联系,发现这些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然后借助分析、整理、归纳、总结等方式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比较好的利用思维导图来总结各种知识,厘清概念、规律等内容。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的复习环节使用的比较多,因为在复习的时候最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教师此时如果能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示出这些方面的知识,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壮大数学知识体系,形成比较大的知识网络。

(二)笔记记录上利用思维导图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记笔记是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人的记忆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逝,为了延长记忆就必须记录下各个知识点。数学笔记一般采用的直线式记笔记的方式。但是数学学习中有大量的例题要展示出来,那么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就需要占据较多的课堂时间。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整理成为思维导图,突出关键词,那么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好地记忆这些内容。思维导图本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表述的比较简洁,而且关系明确,能够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加深印象。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的把握。因此,教师会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课堂笔记。

(三)习题解答点利用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知识学习情况如何,一般是通过数学练习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数学问题一般是需要将条件信息、目标信息以及运算技巧结合起来的。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顺着问题来寻找条件,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数学思维导图的使用过程。思维导图的使用能够让题目的各项条件、目标信息以及要求等清晰明确,有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因此,有了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三、 思维导图对初中数学教学总结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阶段性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少的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一些教学总结,从理论到具体的习题都需要有一定的总结。总结活动能够让初中数学的各个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就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数学知识是非常丰富的,一些内容零零散散的汇聚在一起,还包含了很多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如果教师不能较好的归纳和整理这些方面的内容,就会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影响到具体的教学效果。但是,思维导图的利用对初中数学教学总结是有积极作用的。

(一)思维导图有利于内容的梳理

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及高中时期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很多时候教师要总结必须要注意到各项知识前后的联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中认识知识点。但是,数学知识内容特别的多。教师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一一的给学生阐述清楚,有了思维导图就能够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将各项数学知识模块化,这样也就能够在一连串的知识模块中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

(二)思维导图可以整合零散知识

数学理论知识可以系统性的存在,自然也会有一些零散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内容被包含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单靠文字来总结并不是很容易的,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总结的时候有效的整合这些内容,防止遗漏。如果有了思维导图,那么就能够在不断地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来整合这些零散的知识内容。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减少知识点的遗忘。在此基础上就能够比较好的促进学生的数学技能的熟悉和掌握。

(三)思维导图便于记忆认知

数学知识中也包含了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比如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各项数学公式,计算的技巧和方法等等。这些数学知识如果零散的记忆必然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量,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这些数学知识点,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需要的。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形成更为重要。数学思维导图对学生数学知识点的记忆有强化的作用。特别是那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在突出了关键词之后就变得更好记忆了。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也会从关键词角度切入,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就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四、 思维导图用入初中数学教学总结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总结中使用思维导图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是会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的。这些问题如下:

(一)知识章节内容总结程度问题

数学知识的内容非常多,各个知识点的内容都是可以深挖的。也就是说在初中数学的各个知识点之下还可以进一步地深入。如此,知识章节的内容也会在认知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入,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知识点的度却是不好把握的。应该说初中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所以很多时候学生会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的话,那么很容易出现一些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这就会影响到思维导图与实际需求之间的间隙问题,影响到实际的总结效果。

(二)思维导图与实践能力的融合问题

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中利用思维导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并且形成比较好的实践能力。但是,思维导图毕竟是一种思维认识活动,是在理论认识基础上进行的一个较广泛的总结活动。与学生实践能力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将思维导图的利用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匹配起来,这其中还需要有个教学引导的方法和策略。以往的教学活动常常就是做大量的题目。学生如果没有较好地掌握这些方法,形成合适的思维认识,实际上依然无法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像教师总结了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知道了三角函数,也了解了图形的基本特点。但是学生的做题能力并不能就此快速提升,需要教师从中有效的引导和融合。

(三)数学总结活动的形式和频率问题

初中数学的总结活动中利用思维导图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但是,思维导图的整理比较容易,在教学讲解中却存在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作出比较好的思维导图,但是却无法给学生的讲的清楚明白。那么,這就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在总结阶段的运用中是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的。因此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发展。

五、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总结的策略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活动中,教师有效的利用思维导图就需要从学生角度,教师角度来协调教学办法,促进教学总结活动效果的较好呈现。

(一)教师构思思维导图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总结和整理出比较合适而全面的思维导图内容。虽然学生也能够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但是初中生的数学知识还在发展积累过程中,很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这就会影响到思维导图的全面与完整。所以,教师要比较好的总结和整理思维导图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去认识思维导图的内容,强化关键词的记忆等。教师构建思维导图需要对数学教材的知识进行深入的认识,将一些数学知识的内容与前后期的教学串联起来,恰当的提及和点明。那么,总结的时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有效的利用思维导图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总结中要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方法和策略。比如勾股定理的认识可以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中提炼总结出来,排列组合可以通过思维回溯来寻找解题方法等。这些都是对思维导图的有效利用。教师只有带着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探究出好的策略,并且进行合适的实践强化,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学习思路。 思维导图除了内容的学习之外,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论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好的思维,比如如何反推出解题所学的条件。

(三)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初中生自己也可以通过实践来整理出思维导图。在整理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反复实践创新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制作思维导图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合作,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这也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创作力的肯定和认识,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开发的机会。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这就能够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找得到关键的内容,并且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这就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好处。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数学思维导图的内容来开展教育教学,把思维导图应用到总结阶段,就能够对学生数学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美萍.应用思维导图,提升数学单元复习效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5).

[2] 万芳,吴平,杨珺,晏妮.概念教学的“形”与“神”——基于“思维导图”“学科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概念建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9).

[3] 金成豪,刘云.整体建构 问题引领:一节初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现代商贸工业,2020(14).

作者简介:

庞树强,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枝阳初级中学。

作者:庞树强

数学教学总结论文 篇2:

小学数学教学总结

摘 要: 某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某些教师也没有强制要求学生记课堂笔记,其实需要记的东西很多,包括解题步骤及推导公式的方法。

关键词: 专注力 课堂笔记 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专注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学不好数学的。很多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和专注力弱有直接的关系。一些孩子有多动症,他们很难把注意力放到某一件事上。针对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有多动症,当然多动不和专注力弱直接挂钩,但是有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很难静下心来耐心做一件事。学生学习成绩有多方面的原因,同一个班集体、同一个老师教的孩子成绩不一样,同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尽相同。小学阶段的学生成绩会受家庭、学校和自己的生活圈子的影响。一般父母做生意和当会计的孩子数学成绩往往较好,这和他们的家庭有直接关系。重视教育的家庭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也不会差。学生在学校交的朋友也会影响学习成绩,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师和家长在这方面要注意不让孩子和贪玩和不爱学习的孩子在一起,否则会影响他们的成绩。家长和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对孩子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定位同样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对于课本里的重要知识,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讲解,可以从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入手,利用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讲解新知识,还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分成几个简单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解释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可多采用实物教学和模型教学,实物和模型教学比较形象逼真,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多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思路应给予鼓励。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做题时我们要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同样的一道题允许学生除用算式解决外還可以用方程解决,在学习和教学中应该多用数学思维看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数学和平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数学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五六年级我们的数学应用题开始偏向于抽象,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有些不好理解,我们在讲课时在要把数字转变成图形,从而便于学生理解。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画图教学,要求学生养成打草稿画图的好习惯。有的学生平时做作业从来不打草稿,遇到自己感觉简单的就估算,遇到不好口算的就在教科书或作业本上打稿子。这是很不好的习惯,要尽快改正。打草稿不但有利于算数还有利于画图解题,有了草稿就可把问题简单呈现在草稿纸上,提高计算的准确度。

数学学习当然需要做课堂笔记。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很多教师没有强制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其实数学课需要做课堂笔记。需要记的东西很多,包括解题步骤及推导公式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笔记本汇总数学知识,还可以记录在作业和考试时易错常错的题。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出一些奥赛题,在把奥赛题引进课堂时我们要注意精选题,这些题要和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持平,不要太偏,要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奥赛题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数学属于逻辑性和系统性都较强的学科,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不要让学生的学习出现知识盲点,否则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习热情。老师一发现学生出现知识盲点,就要及时给予补课,让学生多做一些这方面的题。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先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这不仅是为了方便学习下面的知识,还可以达到复习的目的。在新学期开始时要复习以前新学的知识,不要认为升到了六年级,五年级的知识就不用管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数学属于自然科学,和语文社会科学有很大的不同,语文除了语法知识局域系统性外,其他知识更多的是属于平时积累的比较广泛庞杂的知识,一般不会因为不过低年级的哪篇文章而影响升级考试。而数学就不一样了,如果记不住圆的面积公式肯定会影响升级考试。小学数学知识其实不是很多,公理和定理加上公式也不是很多,老师首先要把这些知识牢记于心,每个知识在讲解时配上一道经典例题,让学生一想到数学原理知识就想到例题,或一想到例题就想到原理知识,让学生把数学原理牢记于心。

作者:石建文

数学教学总结论文 篇3: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总结

本文是在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生的理论进行比较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就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目标,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开放题的编制方法等方面谈点肤浅的理性认识。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現。美国在小学阶段就开展研究性学习了。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可以是有定论的东西(如定理、公式)也可以是未知领域,答案不确定、不唯一、丰富多彩都有可能,但提出的课题对学生必须有价值、有意义,符合学生实际。笔者曾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生的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点己见,以供同行商榷。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1)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2)教学空间是开放的。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

(3)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针对不同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学习形式,如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思维方式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

(4)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不是单纯从课本和参考书获取信息,而是从讲座、因特网、媒体、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5)师生关系是开放的。学生在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扮演着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提倡师生的辩论,鼓励学生敢于否定。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旨在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研究中学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作者:刘玉宾

上一篇:管理班级措施论文下一篇:岩土工程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