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络计算机技术论文

2022-04-28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日益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设施,成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大背景。网络环境下,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校园网络计算机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校园网络计算机技术论文 篇1:

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摘 要】我网络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效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给我国教育工作当中的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合理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充分利用网络的高效性和及时性特点,开创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全新发展之路。本文主要针对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    辅导员    学生管理工作     对策

1引言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信息化社会当中。由于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异常迅速,因此就直接缩短了时空方面的距离,从而改善了辅导员工作和学习的具体形式。在这种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沿用已久的辅导员学生管理方式不得不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

2网络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状况

2.1 网络存在着太多负面性的影响

网络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给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

(1)不良信息过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很多学生虽然直接踏入了大学的校门,但是由于过少地接触社会,因此其所具有的判断能力通常较为薄弱。当这些学生面对网络信息时,通常会表现得不知所措,同时对于那些信息都会有种真假难辨的感觉。再加上网络上大量的淫秽、暴乱和反动的信息不断地滋生和蔓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从而直接导致学校的日常德育教育效果大大降低。

(2)学生很容易上网成瘾,患上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一情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失去了升学的压力,因此在各个方面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从而非常容易沉溺到网络的诱惑当中。网络本身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因此就给那些逃避现实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场所,使他们对网络产生一种强烈的依赖性,甚至很多大学生如果隔一段时间没有接触网络就很容易感到空虚和无所事事,直接脱离了正常的人际交往。

2.2 给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这主要体现在:

(1)网络极大地充实了管理工作内容。在传统的管理工作当中,通常辅导员由于其本身信息知识较少的缘故,直接制约了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程序。而网络本身具备资源共享的特征。人们畅游网络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直接促使高校原本较为狭小的空间获得无限扩大,成为世界性的一个开放性教育空间。

(2)辅导员通过网络很容易走近学生内心。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大都是通过座谈会、班会以及其他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进行,而且这其中的内容通常也比较枯燥和乏味,因此就严重缺乏相应的引导。这就直接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明显落后于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网络的出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QQ、MSN以及人人网等最常见的网络工具来进行交流。这样,教师就很容易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有效的互相沟通。

3网络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3.1 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水平

在如今的网络大时代当中,大学生的思维普遍非常活跃,很容易接受全新的思想和事物,并且其本身明显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就直接在客观上对于辅导员所具有的知识涵养和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辅导员本身首先就必须要具备非常扎实的思想政治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正确运用到各个场合当中;同时辅导员还必须善于利用校园内的网络环境,并以此来把握好舆论方面的导向,从而促使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的精神信念,并积极营造出一种向上的精神氛围,利用网络技术尽力帮助学生,促使网络成为帮助和管理学生工作的有效平台。

3.2 结合学生实际,发挥学生主体性

大多数大学生在真正利用网络的过程当中,通常都会被动接受相关方面的信息,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主动地寻找、选择和接受信息,这些大学生也经常扮演着教育者的身份来影响和控制其他类型的网络。因此,辅导员必须要抓住大学生这一特征,在拓展其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还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不断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来获取广泛的信息,加强学生们对信息的识别和选择;另一方面则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3.3 规范网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

要充分发挥出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以此来建设出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服务性为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渠道,促使网络的发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的全新阵地。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从而打造出一个内容丰富的交流平台。

4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就需要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结合学生实际,发挥学生主体性,规范网络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做好网络环境下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廖明月.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商, 2013(12).

[2]葛荣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

[3]史蓓蓓.浅谈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方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4) .

作者:马新源

大学校园网络计算机技术论文 篇2: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目标、教师角色及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日益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设施,成为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大背景。网络环境下,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教师及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师角色 教学方法 初探

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网络环境的特点如下

1网络学习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2网络环境提供的多样化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

3按超文本方式组织的教学信息更符合人类的联想思维,

4,大容量存储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5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习者创设的各种模拟仿真环境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6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各种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网上协作学习带来了方便。

7,网络的开放性使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

一、网络环境下的的几种教学模式

1师生互动。新的课程理念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即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从而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网络为师生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软件平台,可以在课堂上方便地对全体学生进行广播教学。当然,还可通过师生对讲、分组学习、在线讨论、上交作业等方式来进行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交流。另外,在网络教室里学生还可通过电子举手、电子抢答来与教师交流,教师也可通过网络遥控辅导,或在学生不知晓的情况下对学生屏幕进行监视。

教学活动中,除了用到网络教室软件以外,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交流信息,或通过QQ或MSN进行即时通讯。

2,协作学习。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由于特定的学习目的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网络协作学习模式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加强协作,以达到深刻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3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关键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把教学的总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任务,学生通过对具体任务的实践和探索,来完成教学目标。

在网络课堂上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很容易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能很好地发挥好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的作用。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问题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2)提供相关的详细的网络信息材料。《3)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提示。在网页上创设不同的问题和链接(这些链接既可链接到学习网站内部,也可链接到网站外部)。當然,链接应该足够多,以帮助学生根据需要寻找自己的答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所具有的许多优势,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侧重于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

2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习者能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负责,有较强的自制、自控能力,基于网络的学习要求学习者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促进个体的学习。

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中的师生角色

1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加,学生知识层次差异加大。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革除弊病的办法,一方面是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减少课堂面授的时间,以网络为媒介,组织学生采用自学《老师要负责指定主要教材》、小组协作式学习、课堂讨论、项目开发等方法学习。

2,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先有一桶水”,这说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学生的知识是老师的一个子集。在网络环境下,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时间不容许我们装满“一桶水”再去教学生,而且等“一桶水“装满时可能很多的知识已经落伍了。网络环境下,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教师的角色变成了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很多时候教师要与学生同步地通过书本、网络等多种途径学习新知识。但是教师的知识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经验,使他可以承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总之,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如下变化:

(1)教师由知识的绝对权威和信息的唯一来源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帮助者。

(2)教师的帮助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支架的作用,当学生逐渐学会独立管理自己的学习时,教师的支架作用可以逐渐隐去。

(3)教师的主要工作由传统的讲授变为学生学习资源的设计、准备者和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帮助者。

(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更应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者、参与者、探索者。

对于学生来说,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负全部责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学会计划、组织、管理、评价自己的学习。从师生关系来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作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现代化教育要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但它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是课堂教学的首要问题之一。而网络的特点恰恰可以充当这一传播媒介。一般说来,应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网上授课方式。授课方式为网络终端计算机的屏幕。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发问,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点名提问。这是一种利用网络变相的课堂教学,对需要系统、扎实掌握的知识应以此为主。

2实际课堂教学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授课方式。对于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课程应当采取这种方式。比如许多实验和操作,需要多人亲手协作操作,网络只能提供接近真实的操作情景,却不能提供真正真实的操作经历。

3网上讨论授课方式。利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设立类似聊天式的网上教学讨论区。既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谈,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交谈,还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网络终端的屏幕进行问题讨论,也可以通过语音进行讨论。这种授课方式宜用于探索式的课程的辅助教学。

4网上教学内容发布,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另外,网上论坛由于跨越了地理位置的障碍,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世界各地专家的意见。开放式论坛的缺点是信息的可靠性差。

网络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大背景,我们认为传统的“课堂“和现代的”网络课堂”两者各有利弊,不能相互取代。如果说传统课堂讲授教学代表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网络代表不见面的远距离教育的话,那么,“传统+网络“才是终身学习社会中的主要的教育途径。所以,我们认为加强对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构建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有

(1)集中的网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目前,大量的网上教学资源是个人凭兴趣建设的。这些教学资源可靠性低,内容低水平重复,知识表达方式混乱,动画图像堆砌在一起,很少考虑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协调性。建立统一共享的教学资源库是开展网络教学的重要条件,建立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时要注意内容的质量、表现方式与教学模式的联系。

(2)要进行网络课程建设

在网络环境下,课程主页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大学校园中,”网络与传统教学结合“将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网络课程的建设也会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李 伟

大学校园网络计算机技术论文 篇3:

激进 保守 多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大致是循着激进、保守、多元这样一条轨迹演变的,社会思潮的演变也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当前,面对多元的大学校园文化,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社会思潮; 校园文化; 和谐

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对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1]。大学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生活的存在方式的综合,它是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及教职员工为主要群体的,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2]。校园文化与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说,一是社会思潮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有着双重效应。一方面,进步的社会思潮可以给校园文化以理论的滋润,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思潮则会给校园文化带来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二是校园文化对社会思潮有着能动的导引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加强,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演变脉络,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条由激进到保守再到多元的轨迹。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社会思潮的激进性与校园文化的思想解放

这一阶段的社会思潮具有明显的激进主义的色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相继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高校聚集着一大批年轻有为、富有探究精神和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国外社会思潮的传入、国内社会变革的深入以及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使当时的大学校园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集散地。刚刚发端的大学校园文化也趁机进行了思想的解放。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大量尖锐复杂的现实和理论问题,促使高校师生们企图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寻求答案,其中包含着对西方文明进行深入探索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度反思。为满足于这种“文化饥渴”,大学生们以饱满的理想主义激情,在校园文化中掀起了一阵阵文化热潮。“潘晓之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讨论”、“伤痕文学”、“萨特热”、“弗洛伊德现象”、“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尼采现象”、“第三次浪潮”、“大趋势”等是80年代高校校园中讨论最热烈的问题。这些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存在主义、未来主义、非理性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想,但由于强烈的社会参与感、变革中国落后现实的紧迫感、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失误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潮等多种因素的整合,最终导致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中,逐渐向非理性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社会思潮的激进性体现在校园文化上有其鲜明的外在表现:

1.校园文化表现出关注人性解放

文革时期人性的异化和扭曲在改革开放以后迫切需要得到纠正,人们产生了对人性解放和权利自由的热切呼唤和讨论。这一时期校园文化的热点话题紧紧围绕着如何认识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展开。1980年4月,两名化名“潘晓”的青年给《中国青年》杂志发出了“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感叹,信发表后不仅在社会上也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关于人生意义的深思和热烈的讨论。

2.校园文化表现出较多关注政治领域

在旧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社会成员的所有切身利益均是由政治中心来予以分配,所以,改革之初,政治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领域。各类思潮激荡的校园文化同样也关心政治的走向。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权力下放等做法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并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同,而所谓的“官倒”、“腐败”等现象也曾一度激起人们尤其是青年学子的不满。自由化思潮的推波助澜,加上改革开放初期遇到的一些困难,导致了政治上的激进主义,青年大学生对社会的不满剧增,并汇聚成一股激流,以惊涛拍岸之势冲击着大学校园。

3.校园文化表现出西化和反传统倾向

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思潮一度以西方为目标,盲目崇拜西方和“向西方看齐”,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甚至要“全盘西化”。这个时期“在与西方进行文化交流时,中国之所以不能与西方保持平衡状态,从根本上说,乃是这两个文化主体不仅各自立足于不同的经济力量……实力的检验使得中国及中国文化在西方完全失去了光彩”[3]。在这种形势下,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在校园内交织汇聚,涌动共振,各种思潮传播均达到了高峰期。哲学思潮出现“尼采热”、“实用主义热”;经济思潮从凯恩斯主义到弗里德曼主义,经济价值取向更为激进;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开始涌入校园。这些舶来的思潮不断对传统校园文化进行解构,颠覆固有的价值体系,同时也使部分青年学生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深渊。

二、20世纪90年代:社会思潮的保守性与校园文化的理性回归

作为一种思潮,保守主义于上个世纪90年代悄然来到中国。社会思潮在这个阶段体现保守性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19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激进主义退潮。对激进主义的深入反思,对秩序和稳定的渴望,导致国人处世态度上的保守倾向和哲学上的中庸之道复归。从新的时代需要出发,人们不能不注意到对西方近20年来稳定发展的新保守主义及其对中国的意义。这也是保守主义成为这一阶段思潮的现实契机。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也明显地受到了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文化保守主义推崇的“新儒学”、新保守主义的反“西化”和肯定传统文化的理念以及自由保守主义的既告别“左”又告别“右”的原则都潜移默化地推动着校园文化放弃“激进”而回归理性。

1.具有现实积极意义的理性回归

经过80年代的思想旅行,9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青年大学生被“我想有个家”的感性唱词所打动。“归家意识”使他们更渴望了解国情,并由此以务实、理性的眼光来把握现实。“寻找毛泽东”和“鲁迅热”在90年代青年大学生中悄然升温,表明90年代的大学生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又开始进入重新思考、自省的时期。“寻找毛泽东”的热潮表象上看是校园里一种“怀旧情结”的显露,而大学生的本质心态则在于试图通过对过去革命历史和领袖生活的了解与把握,寻找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说,这种理性的回归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大学生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摆脱不切实际的幻想、正视现实,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寻找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最佳结合点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

2.实用主义充斥校园文化

90年代的大学生力图从浮躁走向务实,从冲动走向理性。一方面,大学生或积极或消极地接受了1989年的政治教训,下决心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另一方面,他们被新一轮改革大潮及取得的成就所鼓舞,因而再一次把关注的视线从乌托邦式的政治梦幻转向了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实际利益。于是,校园文化以前所关注的政治思潮退了、文化思潮去了、哲学思潮也去了……,取而代之的新热点是:经济管理、公共关系、外贸商务。大学生已经由原先对抽象的政治与道德理念的关注,逐渐转变为对更具体的实际利益、对自身问题的关注。实用主义思潮在新的层次上和更大的范围内被大学生所接受。但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潮也开始在校园弥漫,使校园文化沾染了些许世俗化的习气。

3.民族本位与爱国主义高涨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更多地卷入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后,中国与西方利益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冲突,这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大失所望,于是,民族主义感情开始升腾,国家利益、民族共同体的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这股思潮涌入校园,显示了其积极的价值。实际上,在校园文化中存在的民族主义思潮,主流是爱国主义。这与狭隘的西方所谓的“民族主义”有着根本的不同。大学生在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高涨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在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以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与主权、安全与发展、独立与尊严为目的的。这种精神,是通向民族精神的桥梁,应当鼓励和发扬。1996年至1999年,有了几次令人瞩目的爱国主义热潮:申奥行动、迎接香港、澳门回归、抗洪救灾、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等。其声势浩大,令人激动。这种情绪和认识的深化,促成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持续高涨。

三、21世纪开端至今:社会思潮的多元性与校园文化的和谐构建

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使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导致了众多社会思潮的涌入或萌发,主要包括:新自由主义思潮、科学主义、网络文化思潮、私有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伪科学思潮、利己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等等。“多元性”无疑是对当前中国社会思潮的一个基本判断。在多元的社会思潮影响下,新时期的校园文化打破了传统校园文化独占鳌头的单一局面,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与冲突的局面。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主要指根源于过去、制约着现在并且影响着未来的观念形态的“遗存”,它存在于精神文化的领域,通过渗透融合或者冲突碰撞,从而对现代文化的发展起着推动或者阻碍作用[4]。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伦理成为人们行为的必须遵从的法则。传统文化多体现于校园的主流价值观中,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探索真知的科学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等。传统文化表现出明显的道德主義倾向,突出特点就是排斥和贬低功利目标,强调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中国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迁,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变,人们开始了对传统道德主义的反思和审视,确立了追求权利、利益、幸福、个性和发展的意识与观念,传统的道德至上、共性至上的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现代文化中得到了确立与凸显。现代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多体现于校园非主流文化中,如短信文化、时尚文化、快餐文化、社团文化等。在学习、工作、恋爱、入党和择业中,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冲突一直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2.网络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网络文化是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产物,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并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网络文化以其迅捷的速度长驱直入大学校园,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青年大学生,网络文化所具有的迅捷性、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虚拟性等众多特点,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的本土文化。以社团活动、老乡会、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篮球赛、足球赛等文体活动为代表的校园本土文化,在高校中一直是学生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网络文化的渗透,学生参与本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方式以及组织方式都不得不有所改变。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与校园本土文化发生着冲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与校园本土文化正在由冲突走向融合。

3.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冲突

大众文化是老百姓消费的文化,不具有普遍的艺术价值,为普通群众所拥有,为普通群众所享用,为普通群众所钟爱的文化,不符合高雅的价值评判标准,是一种俗文化。近年来, “超女”、街舞、网络歌曲、DV短片等在大学校园里占有很大的市场,在大学生中传播较快,虽然大众文化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导致校园文化底蕴较单薄,内涵不够丰富。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体现了普遍的艺术价值,是雅文化。从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方面来看,追求高雅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精英文化显然更符合高校的教育目标。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冲突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4.多元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冲突

毋庸置疑,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的特征,各种积极的、消极的、健康的、糟粕的、有益的、有害的文化及其表现形式在这个知识和知识汇集的群体里交汇,并不断碰撞、吸纳、淘汰,大有异彩纷呈之势。校园和谐文化是一种协调的文化,是指在校园文化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强调主导性,而多元文化则“既不同也不一定和”,过于发散,两者的冲突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显现。

面对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多元性”特点,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主动应对,承认和尊重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红线,引领差异,包容多样,促进多元文化向和谐文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12):5-8.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90.

[3]黄力之.先进文化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58.

[4]陈洁.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165-166.

[责任编辑:孙文婧]

作者:贾敬远

上一篇: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核心竞争力文化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