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2-07-0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的不断加快,第三产业开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位置,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各地区政府开始逐渐的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发展。西柏坡的红色旅游资源便是一个可以开发的具有潜力的旅游资源。文章将开发西柏坡旅游资源为中心进行阐述,并将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便能够实现西柏坡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研学旅行视角下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课题项目:2018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之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珠澳青年学生‘香山红色文化’认同研究”(立项编号:2018GWQNCX166),立项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引言

近年来,红色旅游逐渐兴起,它是一种特色的专项旅游活动形式,是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旅游发展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革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加深,红色旅游受到了广泛关注。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红色旅游的兴起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研究有一定的影响,使其研究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扩大化。本文重点研究研学旅行视角下红色旅游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寻找使红色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产业的积极影响。
一、红色旅游

(一)红色旅游基本概念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二)红色旅游特征

红色旅游产业不同于传统的景点旅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就其特征展开论述。

第一,红色旅游是将游玩与文化学习相结合,以旅游为基本手段,让学生了解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主要是对革命圣地、纪念馆等进行浏览参观,使参观者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深切感受革命先烈为了取得革命胜利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了解中国革命史,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

第二,红色旅游集中体现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革命圣地是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凝结了革命先烈的伟大革命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基地的作用,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定期维护,同时加强教育宣传,使更多的群众了解革命圣地,对革命精神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红色旅游发展意义

红色旅游的目的地主要是一些革命老区。如何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快速发展是当地政府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因此红色旅游可以成为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红色旅游能够使革命老区现有的资源转换为旅游吸引物,使其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要素,吸引众多的游览者前来参观旅游,从而带动当地多个产业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红色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奋斗事迹,开发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当下社会发展速度飞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有必要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使青少年以及大学生了解党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使他们真正理解红色旅游的深刻内涵,坚定信念,拥护党的领导。

此外,红色旅游能够为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景、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媒介和基础,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在游览革命圣地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打破传统课堂教育的枷锁,提升思想指引、价值观引导的有效性,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红色文化。
二、研学旅行视角下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红色旅游兴起,作为一种具有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的旅游主题其对于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題,具体如下。

(一)旅游基础设施陈旧

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大多数红色旅游景区分布于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存在交通不便利、经济条件落后的问题,进一步影响了红色旅游景区周围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卫生质量、服务质量都不尽人意,景区内部以及周围存在脏乱差的问题。同时,景区内一些纪念品售卖点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售卖价格偏高且服务态度较差,这样会使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而在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背景下,革命圣地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将受到影响,无法很好地从文化、情感及思想的层面上打动游客。

(二)红色旅游景区的讲解员水平较低

红色旅游景点的核心是革命事迹、代表人物等,讲解员的水平对红色旅游景点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讲解员对于革命事迹的来龙去脉讲解得不够清楚细致,会降低游客的体验感。目前,很多红色旅游景区的讲解员专业水平不高,他们对于历史事件掌握得并不到位,难以在思想和理念上感受红色景区所独有的文化内涵及革命情怀,进而在解说情感、语言上难以彰显红色景区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及革命情怀。所以从研学旅行专业角度分析,红色旅游景区需要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三)红色旅游景区活动单一

红色旅游景区内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无法全方位的满足游览者的实际需求。形式单一的活动会使游览者产生疲劳。尽管历史事件的内容不会发生改变,但展示的形式可以趋向于多元化,这样能够提高游客兴趣,使游客对于革命先烈的事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感受其蕴含的深厚革命精神,使游客深入感受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进而发挥红色景区的育人功能和思想指引价值。
三、研学旅行视角下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形式,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院校而言其也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动态发展,可以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分析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下文笔者就实现路径展开探讨。

(一)培养专业化人才

红色旅游作为主题性的旅游产业,必须针对不同红色旅游景区历史事件、革命先烈事迹进行讲解,同时又需要具有整体思维,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大专院校,其担着重要责任,需要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总体安排,与时代发展紧密连接。

院校必须严肃对待旅游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认真考核学生专业课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并要求学生不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而作为红色旅游景区,必须提高入职门槛,选择专业化人才,提供专业化讲解等,增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同时,相关人员需制定科学的培训机制,并积极引入现代化的培训模式。既要重视人才知识层次的丰富,还需在红色文化教育上加强教育力度。

教育主体要能够真正从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发现人才培养的问题,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投入。例如,院校应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设置专门的行业信息与红色文化模块,对接现代教育,令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内容的最新资讯。院校应及时更新红色教育模块,引导学生在线上平台进行学习,以此动态更新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二)强化资源整合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依托于丰富的物质基础。相关人员要注重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并做好产业融合,即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对接,将旅游产业与娱乐产业对接。这样一来,不仅可丰富旅游项目,还可为产业升级与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行。尤其在研学旅游视角下,企业需与学校教育进行科学融合,并利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为行业内培养具有红色文化品格与极高职业素养的旅游管理人才。在此诉求下,相关人员需对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且分别在商业创新与教育创新不同层面,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真正体现研与学的作用与价值,助力红色旅游产业获得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另外,旅游企业在整个资源的过程中,应科学地融入学校实践教育活动。企业与学校基于高效化的联动,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相关人员需要以红色资源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的旅游活动,这样才能够使游客获得良好的体验感。旅游管理人员需从市场反馈、行业发展趋势、供需关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研究,从现实背景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创新旅游项目。例如,以红色旅游为主线,设计集旅游、住宿、文娱活动、红色文化学校等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即游客参观学习完之后,可由旅游企业直接提供住宿与餐饮服务。

同时,地方政府需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管辖区域内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需根据地域优势、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等,与周边其他省份展开全面的合作。在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文化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地区,各地方政府需不断丰富与拓展旅游产业,通过大力整合红色资源,不断增强旅游特色,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尤其针对革命老区,地方政府需制定有效措施,以解决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便利的问题。为了使红色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并实现统筹全局,发挥各方面力量,加强卫生、服务、交通等建设,使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以便于获得消费者认可,为红色旅游景区赢得好的声誉。

(三)结合地域特色开发红色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奋斗留下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下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但是很多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并不顺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所开发的红色旅游产品与地域特色文化没有结合在一起。为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旅游企业应科学、多样地开发旅游资源,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开发可激发消费者购买欲的文化产品。同时,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对产品的实用性、趣味性应有所了解,对游客的喜好、需求等展开调查研究,为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宝贵性意见。例如,制作印有革命事迹的钥匙链、香包,

同时,要结合现代科技使产品更加智能化,提高革命事迹的生动性,使游客仿佛置身于革命岁月,切身感受红色精神,使红色旅游产品真正活起来。还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融媒体的优势作用,即通过线上网络平台与线下地面推广形成宣传合力,令红色旅游产品被更多的人关注,确保红色旅游产品具备更丰富、多元的销售途径,大力促进红色旅游经济发展。

(四)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为了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主体的作用。地方政府要将地域特色文化与旅游进行科学融合,并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做好红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工作。红色旅游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政府可在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时设专项资金,不断强化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红色景区资源的保护力度,完善设施维护体系。

景區提升旅游服务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可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入当地发展旅游业,继而在丰富和创新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提升红色旅游的社会影响力。除此之外,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政府推送红色旅游景区的相关介绍,如地理风貌、革命事件、革命先烈事迹以及特色民俗等,令更多的人了解、认可红色旅游景区。

(五)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力度

保护红色旅游资源,这是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秉承适度原则,尽量保留红色旅游资源的原貌,使游客能深刻感受到历史厚重感及红色文化的魅力。对于已破损的红色旅游资源,需在原来风貌基础上进行复原。同时,景区内应开展相关监督工作,若发现不文明旅游行为需及时制止。且通过制订不文明旅游行为处罚制度,增强游客保护意识。此外,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红色旅游景区评价机制,通过评价和考核红色资源的保护情况,督促景区管理者优化保护手段,完善保护体系,提升红色资源保护质量和效率。
四、结语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地方政府应对该项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关注,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需培养出大量的优质人才。且地方政府与学校都应对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作出相应努力。同时,地方政府需认识到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不断规范其发展,从研学旅游视角分析红色旅游景建设与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且提出完善的策略,确保红色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作者:杜敏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浅析西柏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的不断加快,第三产业开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位置,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各地区政府开始逐渐的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发展。西柏坡的红色旅游资源便是一个可以开发的具有潜力的旅游资源。文章将开发西柏坡旅游资源为中心进行阐述,并将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便能够实现西柏坡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西柏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它是将旅游和我们国家的历史遗迹相结合的一种产物。西柏坡是我国的五大红色旅游胜地之一,它在红色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价值很高。因此,对西柏坡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进而大力发展西柏坡的红色旅游业,是西柏坡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发展西柏坡红色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一)西柏坡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旧址,西柏坡发展红色旅游资源,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其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在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命运改变的一刻,也能够感受到解放军战士在双方力量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骄傲,这种精神能够为后世提供指导,指引着我们去不断地奋斗。发展西柏坡的特殊的文化教育资源,能够培养当代年轻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二)西柏坡周边的自然旅游资源

西柏坡周边有着重要的旅游资源,灵兽、正定等特色旅游区距离西柏坡的路程较近且车程较短,这个区域内,有很多著名的风景区,因此,将西柏坡的红色旅游业与周边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进而促成西柏坡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西柏坡红色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西柏坡的红色文化的内涵没有得到很好的诠释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就是吸引游客,只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才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当前西柏坡的红色旅游景点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规范,景点管理也不具有条理性,导游在对红色旅游文化进行介绍时,也只是千篇一律的背诵,没有任何的新意,这就使得游客不能够提起观赏的兴趣,景点也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失去了旅游景点应有的吸引力。此外,西柏坡旅游景点虽有专门人员看守,但是这些工作人员态度不积极,没有一个正常的工作状态,这就给游客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反差,他们会觉得工作人员的状态与红色旅游景点的背景极不符合,没能对西柏坡的红色旅游相关因素进行很好的诠释,让人感觉不到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庄严与神圣。这就给西柏坡旅游景点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西柏坡旅游景点没有较好的联动性

一个旅游景点的联动性,就是将这个旅游景点中的农业、文化和生态旅游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将旅游和度假进行结合,进而提高旅游景点的竞争力的一种旅游形式。然而,目前西柏坡的红色旅游景点只是将纪念馆及中共旧址进行展示,没有与其它形式的旅游项目进行结合,也断绝了与其它红色旅游景区之间的交流,一些吸引力较好的景区又完全没有涉及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内容,这就使得景区之间的联动性减弱。

(三)西柏坡的红色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

提起红色旅游景点,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延安、井冈山等地,西柏坡与他们相比,知名度并不高。以至于人们经常忽略到它“红色首都”的身份,知名度不高也就使得游客不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也就不能够激发游客前来游玩和参观的兴趣。

三、西柏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树立新的西柏坡红色旅游形象

人们对旅游地点的选择最主要就是来源于自身对旅游地点的选择和认知。因此,想要促进西柏坡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树立新的西柏坡旅游形象,将本地区的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该地区旅游景点的整体形象。立足于西柏坡红色基地和周围的温泉及山水的重要旅游资源,可以将西柏坡打造成一个“红色经典、温泉之家”的旅游形象,这样不仅对西柏坡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突出,还有有效彰显了西柏坡的红色形象,使得西柏坡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到很好的开发,促进西柏坡地区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西柏坡地区的红色旅游产品结构进行优化

游客对旅游景点的重视和追求,会极大的促进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对此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对西柏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推进,要针对游客的需求对红色旅游内涵进行优化,并将当地的民俗习惯引入到红色旅游之中,让游客在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的前提下,对旅游景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要将西柏坡地区的旅游业与当地的农业发展相结合,发展一系列特色农业形式和休闲农业等体验项目,激发游客的观光兴趣,在此基础上对游客进行红色宣讲,能够让游客切身处地的了解红色基地,进而促进本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利用先进手段对西柏坡红色旅游业进行营销

以往旅游地点的营销都是在电视、报纸上面进行推广,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逐渐失去了观看电视和阅读报纸的兴趣。因此,促进西柏坡地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利用先进的手段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营销,以便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例如:可以设立微信平台,让游客在网络上对西柏坡的红色旅游景点进行了解,还可以在公交站牌附近設立大型的广告牌,以便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柏坡,提高西柏坡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对西柏坡的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就要将当地的红色旅游产品放在中心位置,并以其它形式的旅游作为支撑,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冬香.“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戴冬情.基于旅游线路的区域特色产品营销[D].河北经贸大学,2014.

[3]马荣霞.石家庄市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4]柳子辰.基于游客感知的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导游讲解服务质量研究[D].湘潭大学,2014.

作者:史丽丽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3: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摘要:根据江西近年红色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明确将红色旅游与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的指导思想,遵循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的全面启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协同互动等红色旅游发展的五项原则;确立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的总体发展目标;实施政府主导下的地区联动、市场导向下的多色互动等五大发展战略;按照“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采取重点建设十大经典景区,办好一个“红博会” 、举办系列高峰论坛、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建好一批教育基地、做好一个总体规划等促进红色旅游深度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是江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决策。

关键词:江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参观游览的主题旅游活动。开展红色旅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革命传统、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决策。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好江西红色旅游对于繁荣旅游经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江西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红色旅游发展指导思想和红色旅游发展原则,确立红色旅游发展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红色旅游强省的必然要求。

战略原是一个军事术语,它的本意是研究战争中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对战争全局及其各个局部的关系作出系统的科学的判断,从而对战争及其各个阶段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作出的部署。在产业经营中运用这个词,是用来描述产业打算如何实现它的任务和目标。战略是贯穿于一个产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决策或经营活动中的指导思想及其指导下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谋划。[1] 江西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其实就是一个区域的特殊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所谓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是指以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与条件为基础,从关系到旅游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制定在较长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解决的重点以及为实现上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的总称。从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特性上分析,它是有关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总体性的设计和谋划;从其内容上来分析,它主要包括确立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旅游产业发展措施[2]。本文在宏观层面系统探讨江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问题,以期为全国红色旅游健康发展作一有借鉴意义的探索。

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内涵品位高,体量规模大,赋存形式多,实际影响广,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在全国一路领先,取得了巨大成就。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切实搞好革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要求,依靠江西红色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性、垄断性和先发性等优势,红色与绿色、古色旅游互动发展,进一步突出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形象,完善红色旅游发展的“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介,注重区域合作和和谐发展,将红色旅游同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发展山区经济,改变老区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把江西真正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强省和旅游经济大省。

红色旅游发展是典型意义的政府主导发展的旅游发展模式,根据该模式的要求,江西发展红色旅游必须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1.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的全面启动原则:要充分认识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功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等三方面属性,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功能、先进文化的传播功能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发挥红色旅游的经济功效,走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进的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协同互动原则: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红色旅游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从起步到发展都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导,各级政府要在进一步指导红色旅游业健康发展方面有所作为。而各红色旅游景区必须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全社会办红色旅游的局面。红色旅游是绝对不允许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出现差错的。所以要由政府做好政治上的保证,而文化建设需要全民的参与[3]。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化的原则运作红色旅游,真正的把红色旅游推向市场。

3.统一规划、总体布局、分层开发的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对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空间、结构和开发时序进行统一部署和总体规划。发展红色旅游要有长远眼光,各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要服从大局,在盘活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前提下,按照“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优先建设重点景区,以重点景区的发展带动其他景区的发展,促成江西红色旅游协调发展,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共同发展的局面。

4.求同存异、深挖主题、创新形式的特色发展原则:各地发展红色旅游要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尊重客观现实。“红”是红色旅游发展的主题和品牌,但红色旅游和其他各种旅游一样可以形成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红色旅游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好,人文积淀丰厚,有着发展其他多种旅游的良好基础。红色旅游应主打“红色”品牌,力推复合型精品,逐步形成红色主题、多彩内容的红色旅游新理念[4]。各个景区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改变单一的旧址观光、馆舍展览形式,开发成融瞻仰、教育、观光、休闲、体验、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地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开拓红色旅游市场。要充分发挥各红色旅游区的自身优势,形成一个主题,多种形式,差异化开发,个性化发展的红色旅游新气象。

5.明确目标、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的战略提升原则:目前江西红色旅游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际市场份额很少。针对国内国外市场失衡的状况,应采取措施促进红色旅游走向国际市场。国内红色旅游在保持游客人数稳步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质量效益。快速发展国际红色旅游,以增加红色旅游外汇收入,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改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提高红色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要求。各红色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要明确并坚持这一目标,深刻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同时拓宽思路,放眼未来,把红色旅游推向国际市场,积极地将中国红色文化推入世界文化遗产体系。

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2008年起,用两年时间将已形成的一批重点红色旅游区高标准地建设成为不同发展模式的红色旅游区,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确定江西作为红色旅游强省的地位。再用三年时间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使江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红色旅游“首选地”之一,主要红色旅游区成为国内外旅游热点,同时力争成为全国的红色旅游学术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源发布中心,从各方面巩固江西作为红色旅游故乡和红色旅游强省的地位。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要注重社会综合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具体目标

1.政治目标: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青少年思想教育,以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通过红色旅游改变革命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旅游型新农村,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2.文化目标: 红色旅游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注意保护旅游区原生态文化,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风情、风俗、风物;红色旅游要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课堂,弘扬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3.经济目标: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5 0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40%以上,相当于全省GDP的4.28%。

4.社会目标: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社会经济的引擎作用。通过红色旅游对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扩大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5.人才目标: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红色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依托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探求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争取能在未来几年之内提高从业人员的学历,使学历层次高级化、科学化、合理化。

6.专题产品:开发好一批成熟的、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红色旅游产品,按照旅游“十大要素”的要求,高标准搞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和线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把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长征之路觅踪游、人民军队寻根游、工人运动探源游、秋收起义访习游等红色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打造成为精品项目。

7.旅游目的地:建设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把井冈山、瑞金、南昌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把萍乡、上饶、赣州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同时建设一批省内著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8.旅游节事:组织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各类会议、展览、招商活动,加深社会对“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认同感;组织召开中国现代革命史重大事件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制造轰动效应,招徕旅游者,提高江西知名度,保持社会对江西红色旅游的持续关注。重点巩固“红博会”、“红歌会”“军乐节”的优势主导地位,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办出影响,使之成为全国红色旅游标志性的会展品牌。力争把“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办成国内主要的旅游高峰论坛会议。

三、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战略选择

红色旅游发展总体战略是指导红色旅游发展全局的计划和策划,是对发展红色旅游相关重大问题的全局性、战略性的谋划,兼顾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三者统一于一体的发展实际,政府主导的地区联动;市场导向的多色互动;适度开发的持续发展,产品开发的精品名牌,效益驱动的管理创新是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选择:

1.政府主导下的地区联动战略模式:政府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中应承担主导的作用,要有长远目标,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对省内外红色旅游资源的组合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做到各景区在空间上的融会贯通,在旅游目的地形象上的统一,在客源上的共享,以传统景区带动新兴景区,促进区域红色旅游整体联动高速发展。红色旅游区域合作还要求红色旅游资源与区域内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合作开发。

2.市场导向下的多色互动战略模式:红色旅游能否持续发展,最终由市场来决定。红色旅游的发展,不能脱离市场。在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红色旅游的前提下,发挥多种资源的互补作用,把分散的红色、绿色、古色等多色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多色互动的局面,增强江西红色旅游的整体实力。加强与其他资源的有机结合,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5]。

3.适度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革命文物是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革命遗址的保护和红色旅游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走开发与保护、发展与稳定相结合的旅游发展道路。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红色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

4.统筹规划下的精品名牌战略模式:统筹规划红色旅游发展,以全面盘活红色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认真做好红色旅游区域规划,以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为此,江西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应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着力开发红色旅游精品,重点推出精品线路,重点创“红色摇篮,绿色宝库”井冈山 、“江湖都会地,华夏英雄城”南昌、“新华摇篮,红色故都”瑞金等几个名牌,深挖其人文内涵,大手笔策划和建设,增加其动态参与性活动,营造整体环境,推出针对不同客源市场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各个景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6]。

5.效益驱动下的管理创新战略模式:在兼顾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探求红色旅游发展的创新之路。用新方法来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以便更有效实现旅游综合效益。实施管理创新的“五个一”工程:提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并在红色旅游区付之实践;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并借鉴推广;进行一项制度创新并作为改革示范。

四、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举措

1.战略布局

按照“井冈山为龙头,南昌和赣州为集散中心,南昌、井冈山、瑞金为支点,综合建设井冈山、瑞金、南昌、萍乡、上饶、九江(庐山)六大红色旅游区域,跨区合作构建湘鄂赣、赣浙沪、“中央苏区”三大红色旅游协作区”的总体布局,为实现红色旅游互动发展,近期在全省重点建设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井冈山“革命摇篮”景区,南昌“英雄之城”景区,瑞金“红色故都”景区,安源“工运摇篮”景区,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弋阳方志敏革命纪念馆,新建“小平小道”,于都“长征始发地”景区,永新三湾改编旧址,萍乡、铜鼓、修水秋收起义纪念地景区。十个重点景区作为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重点产品和红色旅游线路组合的主要部分,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2.战略举措

办好一个“红博会”:由省政府牵头,继续联合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有关部门,在全省各地和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精心办好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今后,“红博会”实行市县“申办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充实活动项目内容,注重创意设计,加强媒体宣传造势,吸引更多展团参展,使之成为充分展示江西主题形象、全面整合旅游产品、广泛吸引八方来客、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国性旅游经典盛会。

举办系列高峰论坛:继续办好地方系列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包括已举办过的井冈山红色旅游高峰论坛、萍乡赣湘红色旅游合作高峰论坛、瑞金红色旅游高峰论坛等,其他有条件的红色旅游区也可在近期举办类似的论坛活动,旨在造势发展;在此基础上,在南昌举办第一届江西红色旅游高峰论坛,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以及旅游政府部门官员就发展江西红色旅游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以后每一届高峰论坛的实行“申办制”。让地方和省红色旅游高峰论坛成为每年江西红色旅游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为江西红色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搭建一个信息平台:按照打造“数字化江西旅游”的总体要求,将红色旅游信息平台作为全省旅游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全省红色旅游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工程专家咨询小组,加快红色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及信息化队伍建设,切实拓展信息技术在红色旅游各生产要素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建设覆盖旅游咨询、旅游服务、旅游宣传、旅游网络营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旅游企业宣传等方面的全省红色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并逐步健全信息平台服务功能,促进江西红色旅游发展[7]。

建好一批教育基地:在建设好目前江西省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有关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江西红色旅游的知名度。近期,高要求、高标准建设好新建“小平小道”景区、莲花“一枝枪”纪念馆、新余罗坊会议纪念馆、尋乌调查纪念馆等教育基地,争取晋升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做好一个总体规划:在2004年印发的《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基础上,邀请熟悉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旅游专家队伍,举全省旅游智库的智慧编制好《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在对全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在产品整合、战略举措、宣传营销、资金筹措、保障体制等方面给予具体可行的实施意见,统领江西红色旅游朝健康、稳定、协调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洁,赵文红.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管理[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1.

[2] 张辉.旅游经济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155.

[3] 吴必虎,余青.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3.

[4] 黄细嘉.红色之都,多彩苏区[J].江西社会科学:增刊,2005:62-63.

[5] 谢雨萍,胡海胜,郑艳萍.论庐山红色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752-756.

[6] 龚志强,江小蓉.浅议红色旅游开发的新思路[J].商业研究,2006,(16):200-202.

[7] 黄细嘉,龚志强.红色旅游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构想及其意义——以江西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58-64.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黄细嘉 曾群洲 陈志军

上一篇:电力技防中电子技术论文下一篇:高校医学生感恩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