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企业财务分析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公交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信息集成、实时传递、共享的一体化的平台,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畅通,也可以为确立公交企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提供准确又科学的信息保障。公交企业在其内部的财务核算系统中应该建立一个这样的平台,实现信息的一体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交企业财务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交企业财务分析论文 篇1:

公交企业财政资金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论略

摘要:公交企业既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兼顾财政资金的成本,并且成为百姓满意、企业愿意、政府合意的大公交,以及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减轻大多数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了。基于此背景,公交企业应通过深化内部管理来加强对单车的油耗、修理费核算和车辆驾驶人员,售票人员的人员管理,从而在财政资金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上取得平衡。

关键词:公交企业;资金成本;财政资金效益;企业经济效益

 目前,公交企业大部分由政府补助,政府补助的财政资金 重在社会效益,但也得考虑一定的资金成本;但作为公交企业,尤其有民营参股的公交企业同时也是以盈利为目标,强调以经济效益为主的,这样我们就更得考虑财政资金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两者的关系了。

一、相关理论分析

(一)财政资金效益

现代政府具有受托责任,即受人民的委托来管理国家财产,对人民负责。因此,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管好用好纳税人的钱必须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支出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财政支出的效益。而对财政支出管理首要的是从财政分配人手,财政分配环节是财政支出管理源头,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好坏首先在于财政分配环节。

财政分配着重看在预算编制中对财政支出结构安排上是否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分配中是否体现了“成本—效益”的原则,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财政效益还必须着重对财政支出管理配套措施进行管理。

(二)经济效益

所谓经济效益就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度,也可以称为资源的利用率。它是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费资源的对比关系。因此,它首先是一个效用概念。一般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资源的生产效率、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资源的动态效率。从微观经济效率来说,则是企业或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一般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他实物性指标来衡量,为了便于比较,这些指标都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而在许多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家看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最为重要的定位在于宏观经济效率。

(三)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收益能力表现出来。企业的效益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公交企业财政资金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关系

公交企业财政资金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从资本结构看两者的关系

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收益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收益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如果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

在对企业的收益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许多财务人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收益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入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收益能力。

(二)从税收政策看两者的关系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

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三)从利润结构看两者的关系

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收益能力。

三、其他注意事项

(一)评价两者关系的原则

财政和企业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还有许多问題有待于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是对企业单位的效益进行评价,而进行效益评价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正确确定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对于真实反映、合理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至关重要。建立科学的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有以下几个原则:

1 评价指标体系应能科学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以及企业的潜力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年度之间的增长状况及发展水平,能较好地处理经济效益的数量与质量、经营与管理、增产与节约、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2 评价指标体系应合理而全面,能有效达到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长远经济效益与当前经济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企业综合评价应当通过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对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综合评判。

3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应能了解和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增减变化的原因,以考察投资回报水平为重点,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基本方法,发现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和资本保值增值水平,以有针对性的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

(二)过分使用历史资料对企业的业绩进行分析

在财务分析时,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以企业年度决算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计算各种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而对一个企业的收益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它过去的收益能力,还要预测分析它未来的收益能力。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收益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关。因此,如果仅以历史资料来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很难对企业的收益能力做出一个完整、准确的判断。

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注重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的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收益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水平。作为集团公司则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时刻关注乘客需求,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三)不仅要看财政效益,还要关心企业利润质量

对企业收益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的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越多,企业的收益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的效益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收益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只看重利润的多少,不关心利润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利润信息及收益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准确性。公共交通集团应本着“乘客的需要就是公交人的追求”的服务宗旨,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开源节流、降耗增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立足点;以提供更为“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为追求目标;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车辆设施,不断提升车辆档次和技术等级;合理规划和调整线网布局,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综合管理水平;科学调整营运结构,关心关爱员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形成了以经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营业务,多种经营和多元投资的交通集团。

我国现行的交通企业财务制度,在贯彻执行《新会计制度》基础上,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规范与管理,在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公共交通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企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涉及的新领域进行不断的修改,补充与完善,以保证单位所需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更加的畅通、合理、高效,从而推动企业盈利能力的不断增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公交”是我们新的征途和目标。展望公交的发展,我们公交企业正以坚定的信心、创新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大力推进公交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企业机制、体制的改革,促进行业发展,提高企业“两个效益”,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为构造“和谐公交”,为方便乘客出行,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王美英

公交企业财务分析论文 篇2:

公交企业财务网络化的应用

【摘要】在公交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信息集成、实时传递、共享的一体化的平台,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畅通,也可以为确立公交企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提供准确又科学的信息保障。公交企业在其内部的财务核算系统中应该建立一个这样的平台,实现信息的一体化。

【关键词】公交企业 财务网络化 应用

为了实现公交企业内部核算系统一体化的管理,首先就是要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财务核算平台,对所属的分公司实行协调统一的综合设计,同时,结合所属内部单位的不同特点,根据各自管理需求的不同,准确确立相对应的管理模式。

一、公交企业财务网络化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安全性问题

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和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保证数据的安全是目前企业财务网络化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网络系统具有开放性,这与企业内部需要对某些数据信息进行保密的要求形成了冲突,网络系统主要受计算机硬件和相对的网络环境影响,若有一个因素跟不上,就不能保证网络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严重可能造成数据传输中断、失败。而计算机本身压实十分脆弱的,容易出现硬件故障、病毒感染、黑客攻击及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等问题,这些都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另外,财务网络化的管理方式一般为移动办公、在线办公,这就有可能造成原始数据被带到非工作场所进行处理的现象,导致了原始数据遗失、密码泄露等问题,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埋下了巨大隐患。

(二)会计档案存储问题

目前,财务网络化得发展加快,大部分的会计数据被电子符号代替,信息载体也由传统的纸介质转变为磁性和光电介质,但是这些介质通常对保存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容易受到高温、振动的影响,而且,计算机软件更新换代十分快,在隔代兼容的问题上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也使电子档案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三)新旧财务软件兼容性问题

网络化财务软件的出现,是对原有的局域网络版、单机版的财务软件进行了全面的升级,由于各版本的数据格式和接口不同,数据库加密等因素,网络财务软件不一定能够兼容原有的财务软件,以前的会计信息也就很难被录入,因此,很多信息在新的网络财务系统中不能够被查询利用,影响了财务信息的使用性。

(四)有关财务人员适应性问题

在财务网络化的环境下,财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财务和网络知识,熟悉网络信息技术,掌握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法和维护措施,将计算机网络知识同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很缺乏这种复合型的人才,许多企业不得不分别设有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这就容易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另外,财务网络系统都是自动生成财务数据,许多操作人员也就忽视了对数据的检查和校验,影响了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公交企业财务分析管理的重点内容

(一)整体与专项分析相结合

在对单项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各项指标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体系,加强对公交企业运行的整体性分析,以便及时准确的掌握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同時,还要对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展开针对性的专题分析。比如,对公交客运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通常包括客运量指标和运营的公里指标等,对专项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成本、动力效益分析以及维修成本效益的分析等,对收入增长点进行分析,对购置的设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等等。

(二)加强对公交线路经营状况的分析

在公交客运的管理中,线路是其最基层的单位,加强对线路财务的分析,也是公交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线路经营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车辆车型配备、客运收入、班次安排、司乘人员的人工和动力成本等。不同区域线路的服务不同,其客流量和路况也不同,不同的车型为乘客提供的路况适应性、乘坐舒适度、和车辆维修保养的成本也是不同的。同时,城市的建设规划也能够影响公交在其服务区域的运行客运收入,一般在城市出现动迁改造时,其路段的客流量就会减少,在城市边缘的一些新城区客运的收入增长相对较快。所以,企业在分析不同线路的经营情况时,要充分结合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认真分析各因素对线路运行经营的影响。

(三)加强对公交企业社会服务指标的分析

公交企业在强调对其财务指标、管理质量指标和损益指标的同时,还要重视提高乘客乘坐的满意率,适量增加客位数,保证车辆出库率和完好率,以及在客流高峰时段的通过量,同时要降低车辆的下线率,减少车辆的欠行公里,对公交线网的密度进行合理地调整,提高公交站点的覆盖率等,保证其服务可以做到让市民、社会和司乘人员的满意,真正实现公交企业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公交企业在财务网络化管理中的应对措施

1.重视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自身的安全问题,经常性地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维护,在数据输入过程中,完善相关的身份认证制度,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审核、校验,对有关输入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认真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一点,对于应经授权但不在相关工作岗位的用户,要及时地对用户取消授权,对于一些无法取消的要及时更改密码,避免财务信息泄露,确保数据安全。

2.在会计数据和会计档案的存储方面,不仅要通过磁盘或光盘等有关介质对其进行保存外,还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其打印输出,同时取得纸质档案进行保存,避免了因计算机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进行查询的现象,满足了数据查询的需要。

3.加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力度,通过学习和培训的方式,增强有关财务人员对财务网络化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的操作和运用水平,以及掌握一定对故障进行排除的能力。同时,还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对财务网络化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风险的防范意识,在使用财务软件时,能够规范操作,减小企业财务数据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四、公交企业财务网络化的设计模式

(一)实时集中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总公司与各个分公司之间,建立一个实时网络一体化平台,由总公司统一制定相关的政策,如财务预算制度、会计制度、人员管理的权限等,保证会计科目一致,对公司的整体核算要在一个集中统一的财务软件下进行,让各个分公司的全部核算,可以实现网上在线处理,并且能够实时将各种数据传递到总公司的系统中,再由总公司进行集中的存储。对于各级的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自己的权限,对公司的各项经济业务指标,能够做到实时控制。若能够充分落实这几个要素,就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公司财务的统一集中管理。

(二)定期集中模式

這种模式主要是指在总公司和其所属的各个分公司之间,建立一个能够定期集中各种信息的平台。在企业对日常业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各个分公司首先将各种数据保存在当地,在对应的对会计业务处理的期间,通过网络方式等,将各自的会计信息传输到总公司。对总公司来说,从控制管理的角度看,总公司下放给所属公司一定的管理权和监控权,方便总公司的财务部门对所属公司信息的汇总、统计、查询和分析,更好地掌握、监控和评价所属公司的具体经营情况。

(三)温和集中模式

这种模式具备了实时集中模式、定期集中模式两种模式的共同特征,是这两种模式的混合。一般对于一些大型的企业或者是涉及到多种行业的企业,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模式。在温和集中模式下,要求企业要成立一个二级管理的机构,并将三级中相同行业的下属单位进行统一归属,归为相对应的二级管理的部门。在一级和二级部门之间实施定期集中模式,在二级和三级部门实施实时集中模式。

通常,公交企业比较适合采用实时集中的模式,这种模式工作效率高,投资相对较少,且不受地域的限制。

五、公交企业财务网络化的内部控制

(一)业务发生控制

在企业有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化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进行控制的实时检查,比如,检查有关反映业务发生的各种科目代码的有效性,检查各种操作口令的准确性,控制经济业务的数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价格的变化也在其变动的范围内等等,企业要采用相应的管理控制程序,以便甄别和拒绝一切不合理、不完整和无效的经济业务。

(二)输入控制

公交企业要建立一套严格完善的内部的控制制度,对所有输入的数据进行及时严格的控制,以便保证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在设置用户的密码和权限时,对输入控制的关键便是要加强对凭证自制、输入、审核、传递、保管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控制。输入的凭证必须要有会计主管的签章,保证其有效性,杜绝未经审批或者是操作员自行编制的凭证输入。凡是输入的凭证都要进行校验和复核,系统要自动提示操作员对输入的凭证进行检查和修改,在往下传递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的签收手续,防止凭证失落。

六、总结

总之,财务网络化的管理是公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化资源,对财务管理的各项管理功能进行完善和拓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保证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新岩.简论实现小型公交企业营运智能化的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36) .

[2] 吴瑞贤,徐庆.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公交补贴激励机制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2(12) .

[3] 沈小兵,司景田.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资产编码[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2(12) .

[4] 麻宝莉.浅谈成本管理在地铁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03) .

[5] 陈婷华.浅析我国公交公司的内部控制[J].无线互联科技, 2012(10) .

[6] 田凤宏.在公交企业中财务预算的应用[J].中国外资, 2012(21) .

(编辑:唐荣波)

作者:李碧仙

公交企业财务分析论文 篇3:

集团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资产投资收益。目前财务分析工作在实践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数据分析的准确性,降低了财务分析工作的价值,进而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及日常经营管理。文章分析了集团企业财务分析的含义以及运用专门方法对数据深入剖析提取价值,改善经营管理及财务政策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政策不一、会计科目设计缺陷、与实际业务脱轨、人员综合素质低等影响分析质量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对策,以期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实际效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财务分析;集团企业;问题;对策

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化,上行压力大,依然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集团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想实现管理优化及价值增值,财务分析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集团企业通过财务分析,快速高效的提炼有价值的财务数据,转换为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提供管理层帮助决策,降低企业投资风险。财务分析更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枢纽,联通财务与业务,不仅可以对经营管理事后评价,还能对经营决策提供事先依据。集团企业业务规模大,经营多元化,进行财务分析可以事先判断决策的合理性,及时发现经营板块中存在的问题,处置长期无法增效板块,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提高企业效益。集团企业财务分析,还可以横向对比各板块的盈利增长速度和稳定性,进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

一、集团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一)集团企业财务分析的概念

集团企业财务分析是通过集团层面合并报告中的财务报表及附注反映出企业宏观层面的问题,通过运用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结合企业业务实际进行深入分析,查找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最后将结果运用于改善经营管理及财务管理决策。

(二)集团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1. 推动深化会计核算,完善财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影响着财务分析的质量。反之通过对会计核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也能发现会计核算的科目及辅助核算的不合理性等诸多问题,进而推动对会计核算体系改进,完善企业财务核算制度。

2.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财务分析以财务报表为起点,利用EXCEL表格及其他分析软件等专门的工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为业绩考核提供数据支撑。对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现时状况、进行未来财务预测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加强对成员企业管控,调整集团战略布局

集团企业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发现子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采取对策改善经营及财务管理,强化对成员企业的管控,进而调整集团的战略布局,确保完成集团业绩目标。

二、集团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集团财务分析工作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财务分析对现实的企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但是这些建议的深度及广度依然有待加强。目前大多数集团企业存在财务分析滞后且价值不高,分析结果不能很好的应用到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情况。

(一)集团对新并购公司的经营政策不统一

上市集团对于并购公司的后续经营及财务方面不能实际控制,经营及财务政策不统一,使财务分析口径不一。在运营中,企业对新公司并购后未进行财务目标、人力组织、会计核算政策、制度体系一系列的整合,未明确不同人员的财务控制权力,致使集团总部对并购公司的财务控制薄弱,集团财务政策执行力差。新并购公司依然延续以前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财务核算政策,造成财务分析由于组织架构、财务核算精细度等问题需要按集团口径重新调整,数据没有可比性,单独进行财务分析,考核无法统一。

(二)会计科目级次及辅助核算设置不能满足财务分析需求

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及其辅助核算时,没有综合考虑对后续财务分析的影响。财务单纯的只是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进行核算,未能根据企业发展现状为基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会计制度。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当原有的会计科目及辅助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及分析要求时,财务部门只能通过不断的增加新的会计科目及辅助核算,导致会计科目无限制增加,没有统一的整体规范,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最终导致财务信息严重滞后于管理需要。

(三)财务分析与企业经营业务需求脱节

首先,现阶段财务分析大多是为了分析而分析,与企业经营业务脱节,单纯的就报表做分析,对表外事项关注度不够,对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贡献不高。其次,集团财务投资分析的目的是发现经营及财务中存在的问题,对投资决策进行事先预测及事后评价。但目前大多企业在大力倡导做好财务分析之后,却没有将成果用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不仅浪费了企业人力、物力,也严重影响了财务分析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最后,企业在分析时,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原因,没有全方位的对结果剖析,直接用于改善经营,造成以该结果决策解决了这个问题,立即出现新的问题,让企业的经营陷入不断分析改进的循環。

(四)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企业财务正朝着战略财务的方向发展,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财务核算人员学历低,未接受专业教育,后期缺乏专业培训,政策更新不及时,信息化水平低,对财务知识一知半解,甚至出现了账目混乱,使得财务分析缺乏良好的基础。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单纯的只了解财务知识,但对与财务相关的其他知识及业务流程不了解,使财务分析的深度及广度不够,难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财务人员道德观念淡薄,将主观意识注入财务分析中,使财务分析失去客观性,进而影响企业的考核机制。

三、改善集团财务分析工作质量的对策

为了提高集团企业财务分析的质量,使财务分析更有效的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对策。

(一)加强对新收购企业的实际控制

被收购企业的经营及财务政策不统一,不但会影响集团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而且后续管理不善的问题还会影响集团公司的整体业绩。对于并购公司要文化并购,工作一视同仁,不能差别对待。企业要增强对并购后新公司财务的整合,通过集团总部给并购的企业委派财务负责人、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制定考核机制等方式增强集团总部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权。财务管理人员要站在集团整体的经营角度上,统一不同公司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财务政策。在财务管理方面,可以借助共享中心的运营模式,对财务管理政策、财务系统核算流程及核算方法进行统一规范,进而实现财务处理统一,为财务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二)建立健全与企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财务会计制度

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业务的多元化发展,集团企业应该在遵守会计、税务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企业快速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建立适应企业的财务核算规范、财务管理模式。集团企业应编写适用于全集团的核算指引、内控指引及其他一系列财务制度,在充分调研业务的前提下,预先统一规范账务科目级次及辅助核算设置及账务处理方式,明确各种账目关系,对财务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满足企业全面发展的需求。

(三)加强业财融合,促进财务分析与业务有机结合

首先,集团企业应在各个阶层渗透业财融合的理念,并得到全员的理解与认同,让全员都参与进来,避免流于形式。其次,集团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业财融合部门,并提供更多业务出色的工作人员,以提升处理业务活动的能力,为业财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再次,集团企业需要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完善财务核算体系并对会计科目等进行重新设置,以便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相关的财务数据。最后,集团企业应加强财务分析工作,通过对企业财务账面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起点,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完善财务核算体系,再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反复循环,尽可能全方面的发现问题,最后做出客观的评价,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实施正确的调整方案和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首先,提高财务基础核算以及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良好的基础是财务分析的前提,基础核算人员应紧跟政策变更,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为财务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财务分析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财务分析人员除应加强财务专业知识储备外,还应当加强与分析相关的审计、信息技术、分析工具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深入业务流程,以使自己的能力足以支撑财务分析工作。其次,对财务分析工作人员的录用应该进行严格的考核,保证财务分析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还要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对财务分析工作的结果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及建议,供管理层进行决策。最后,对财务分析工作人员要进行职业道德评价,以防在工作中出现以权谋私的情况。

四、结语

财务分析对集团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有重大意义,在工作实际开展中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造成分析结果不能很好的为管理者提供决策。集團企业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综合把控,全面剖析实际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统一经营管理及财务政策、制定与集团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业财融合、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保证财务分析工作发挥其价值作用,为企业增加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娟娟.公交集团公司财务分析刍议[J].纳税,2020(29):77-78.

[2]张美红.浅析如何提高集团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质量[J].大众投资指南,2017(02):153-155.

[3]刘艳鸽.影响集团企业财务分析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22):71-73.

[4]苏超亚.关于如何做好集团公司财务分析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20):22-23.

[5]高静.关于DY集团公司财务分析工作的几点思考[J].纳税,2020(10):27-28.

[6]张振英.业财信融合下企业财务分析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0(08):130-131.

(作者单位:百川燃气有限公司)

作者:高丹

上一篇:控制建筑工程监理论文下一篇:地下建筑空间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