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节目可视性增强论文

2022-04-15

教育电视台从上世纪80年代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如今的省级教育电视台已不再仅仅是进行远程教育的中坚力量,而成为了以教育为特色、教育为优势,又遵循电视特点的新型媒体。从21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电视台又走上了一条特色化的电视教育道路。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科技节目可视性增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技节目可视性增强论文 篇1:

“融媒体”时代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基本功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当今中国已经迎来并进入“融媒体”时代。所谓“融媒体”,就是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格局。“融媒体”通过提供多种类、多方式、多层次的传播形态,满足广大观众的细分需求,使他们获得海量化、国际化、个性化及互动、实时、快速的媒体体验。

如今,“融媒体”时代来临给广大电视从业人员(主持人、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业务素质要求。如何才能顺势而上,有所作为?怎样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增强其可视性、欣赏度,进而吸引观众锁定栏目,锁定频道,锁定电视节目?如此等等。为此,笔者在本文中,仅就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这个问题,试做一些粗浅的探析。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涵义

电视谈话节目就是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一般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它既是各电视台策划、制作、组织等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电视台言论的传话筒,以其话题时新、风格清新、现场活跃、贴近生活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平等交流的心理需求,赢得了一大批观众,并把他们从“宣言时代”带入了“对话时代”。

从1996年春季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诞生起,各种类型的电视谈话节目就层出不穷,遍地开花。除了中央电视台之外,各大省市电视台也纷纷独创了具有地域特点、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电视谈话节目(其中也存在有相互“克隆”、鱼龙混杂、滥竽充数等现象),涉及新闻时政、国际时事、财经科技、历史文化、社会民生、婚恋情感和明星名人等各种题材内容。诸如:时政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广东卫视“聚焦中国”);情感类(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艺术人生”、江苏卫视“非诚勿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鲁豫有约”);娱乐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咏乐汇”、北京卫视“BTV秀场”)等。

显然,试图只用“时政”、“情感”、“娱乐”以及“经济”和“法制”等几大类来囊括和界别我国五花八门、异彩纷呈的电视谈话节目,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依据不同的标准,完全可以划分出不同样式的电视谈话节目(比如还有“叙事”、“辩论”和“讨论”等类型的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具有可看性,充满生命力,其间,主持人作为节目组集体智慧的体现和代表,是其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与其他电视节目形态比较,电视谈话节目是典型的主持人节目。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蓬勃发展,在中央台和省级台中,涌现出了崔永元(“实话实说”主持人)、朱军(“艺术人生”主持人)、白岩松(“新闻会客厅”主持人)、孟非(“非诚勿扰”主持人)、汪涵(“天天向上”主持人)、陈鲁豫(“鲁豫有约”主持人)和杨澜(“天下女人”主持人)等一大批电视谈话节目的名优主持人。实际上,电视谈话节目与主持人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互为表里,两者唇齿相依,相得益彰。电视谈话节目为主持人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才华与个性的舞台,当主持人的个人风格逐步形成,与节目逐渐融为一体时,主持人就成为电视谈话节目的一个灵魂人物及引领观众的一面旗帜。

二、主持人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多重角色

电视谈话节目有着鲜明的人际传播特点。人际传播,通常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双向互动传播意味着在社会语境下的两个或多个参与者彼此进行的意义交换与协商,其中包括了传播的信息反馈,以调整传播行为,也包含传者和受者的角色互换。信息在这种传播中往返流动,参与者共同创造和分享信息并建构意义。

另一方面,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人际传播”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传播”,而是受电视大众传播特性制约下的人际传播,它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应当符合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是指,由专业化的媒介组织以复杂的技术及生产手段,向社会大众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知识及娱乐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性决定了电视谈话节目的导向功能,它不仅是“谈话”,又是向广大观众播出的“节目”。无论是具有社会性、娱乐性,还是情感性的谈话节目等,它们在引导、教化或是引发大众思考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并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由此可见,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是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媒介人,他(她)必须作为包括节目组全体工作人员在内的传播主体的具象化呈现而出现,肩负了指向于广大观众等传播客体的传播主体的角色。这就要求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必须依据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不同特点,明确定位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相对应的个人角色、媒介角色和社会角色,进而熟练掌握和不断提高相应的主持技能。

(一)个人角色——“传播人”

就电视谈话节目而言,它的参与者包括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等,他们面对面地传播(即交流、反馈和共鸣)相关信息,主持人必须首先还原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也就是要具备与这种个人角色定位相对应的(人文修养和个人魅力等)素养。正是主持人本身的人文修养和个人魅力,使得主持人的个人角色与节目本身的风格统一起来,于是,主持人因节目而备受关注,节目因主持人而尽显魅力。

(二)媒介角色——“把关人”

电视谈话节目通过嘉宾、主持人、观众之间的多向传播,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产生思想的争鸣和碰撞,从而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把关人”即控制人,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控制者。在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群体中,主持人是唯一固定的,嘉宾和现场观众都是流动的。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时先是引言人,中间再是串联人,结尾又是总结人,全程节奏是控制人。从实践看,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居于事实上的“控制者”、“把关人”位置。

(三)社会角色——“代言人”

任何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不管是新闻报道、娱乐节目,还是谈话节目等,主持人最重要的身份就是作为一名大众的传播者,向社会传播信息资讯,传播实用知识,传播党的政策,传播先进科学、先进文化等。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传播媒介广泛、迅速、持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观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在这样一个“说服”广大观众的过程中,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代表和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可信度和公信力,自然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三、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功

主持人的谈话艺术、逻辑叙述机制、现场把握能力、亲和力、聆听感等,决定着一次谈话过程的精彩与否,关系到一档谈话节目的成与败。若要打造一个观众喜闻乐见的谈话节目,就要塑造一名甚至多名有品牌效应的主持人(不少电视谈话节目采用了两名甚至三名、四名主持人进行“群体主持”的方式),而这名(或者多名)主持人应该具备相当过硬的基本功。

(一) 提前做好节目策划

由于在诸多的电视节目形态中,电视谈话节目的“不可控”因素或许是最多的,主持人作为现场谈话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事先必须对节目选题、谈话内容和参与谈话的人有一定了解,对谈话的范围、层次、脉络做到胸有成竹,这样现场录制时才能应付自如。目前,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绝大多数是采用“录播”(并非现场直播)的节目制作流程和方式,即便如此,同样要求节目在播出形态上力求展现一个一气呵成的“纪实现场”。

在传播形式既定的基础上,策划主要是在其组成系统以及整个谈话过程中信息的流量、流向和谈话“起承转合”结构的安排上。为此,主持人必须保持一种心态:既是嘉宾又是观众。主持人在话题的设计上要考虑所问的问题是不是观众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嘉宾好不好回答,嘉宾的答案观众能不能接受等。在节目开始前主持人可以与嘉宾先进行沟通,从侧面了解答案,利于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一旦遇到嘉宾、现场观众情绪紧张或谈话跑题的突发情形,主持人能够随机应变,及时扭转和掌控“尴尬”局面。

(二) 灵活掌控现场气氛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嘉宾面前是一个观众,在观众面前是一个“专家”。因为选取的题材、嘉宾的谈话可能专业性很强,这样观众就会觉得谈话内容“有点远”。 如果主持人以一个百姓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设计问题,观众自然会感到“很亲近”。

即兴交流是谈话节目的重要魅力所在。即兴谈话无法事先写好脚本,带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编导与策划即使事先进行了充足准备,考虑到了各方面因素,现场录制时仍然会产生各种意外。面对现场的这些变数,编导与策划是无能为力的,惟一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主持人。

当嘉宾或者现场观众有不符合节目主题的谈话内容,或者出现谈话中断冷场的情况时,主持人就要集中精神,见缝插针,适时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引导嘉宾、观众慢慢回到既定的节目主题上来,这时候的语言就要非常精辟,一步到位,同时又要具有主持人的自身风格。既可以是诙谐幽默的,也可以是提示性、总结性的表述等。

(三) 恰当选择主持方式

首先,主持人是“参与现场谈话的谈话者”,不仅充当着主持的工作还需要参与谈话,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独到观点,引导话题。主持人既要幽默机智,又能分寸有度而不出格;既要自然真诚,又能深入浅出和循循善诱。其次,主持人又是“现场谈话的组织者”,需要对现场有一个十足的把握,对时间的把握,对谈话内容的把握,对嘉宾的把握,对现场气氛的把握,这个时候他(她)就是一个现场的组织者,使得现场气氛轻松融洽,每个参与者都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主持人一定要根据谈话节目类型和题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例如:在时政类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应该站在百姓的立场,以一种询问的口吻向嘉宾提问或求证,这样观众才能通过嘉宾的回答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在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应该站在朋友的立场,以关心、帮助的语态和嘉宾慢慢地聊,逐渐让嘉宾打开“话匣子”,以便让观众了解到不为人知的一面;在娱乐类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在达到沟通目的的同时,还要在谈话中即兴地设计一些包袱、笑料,以便营造出一种活泼、轻松的气氛来感染观众。

(四)主动参与后期制作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理应具有采访、编辑、播讲的复合能力,努力成为融“采、编、播、讲”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才。尤其要强化全方位的编辑意识,这种全方位编辑意识包括:节目的前期策划;文字稿件的润色;筛选摄录素材时画面、声音的运用;节目制作中整体与局部的处理等。这就涉及到了参与策划、创作串词和熟悉编辑业务三个重要方面。

主持人的编辑业务主要是节目的后期制作,首要的是熟悉了解节目制作的各种设备和流程,包括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等;然后要熟悉或掌握节目摄录完成之后的编辑制作以及编播处理。一句话,主持人在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争取自始至终地参与到节目制作过程中,以便于从中发现自己在现场主持阶段存在的不足,以期通过自我总结、调节,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主持技巧。

另外,作为一名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需要学会聆听、思考;善于适时、适度地运用一些非语言(表情、姿态等)技巧;还要随时了解传播技术的发展动向;积累越来越多的生活和人生阅历。只有这样,他(她)主持起节目来才能驾轻就熟,酣畅淋漓,更加展现个人魅力,彰显节目风格,最终让观众心甘情愿、专心致志地锁定栏目,锁定频道,锁定电视节目。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广播电视台)

作者:李键

科技节目可视性增强论文 篇2:

省级教育电视台节目特色研究

教育电视台从上世纪80年代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如今的省级教育电视台已不再仅仅是进行远程教育的中坚力量,而成为了以教育为特色、教育为优势,又遵循电视特点的新型媒体。从21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电视台又走上了一条特色化的电视教育道路。

一、当今省级教育电视台的几个新特点:

随着电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日新月异,当今的教育电视台已发展成为具有综合信息含量和媒体元素的一个媒体机构,对于各个省级教育台来说已经具备了多样化的媒体表现方式和教育宣传手段。

1.坚持新闻节目的宣传功能和核心地位,更加注重信息容量、深度报道和可视性

当今的电视新闻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宣传教化功能,如何通过多样化的制作手段和及时、生动、直观、有分量的深度报道获得电视观众的认可,获得更多的收视份额,成为教育新闻新的制作方向。

(1)“大教育”的新闻取材模式

所谓大教育观,就是指教育新闻已不再局限于对教育界的新闻政策和新闻事件的报道,而注重对广义的教育功能的执行,比如科技、文化新闻;对社会中有教育意义的事件的报道,体现既专又广的报道态度。上海教育电视台按照这个思路,提出了“关注社会中的教育问题,第一时间到达;透视教育中的社会问题,独树一帜表达”的制作方针,强调教育新闻选材的多样性;而浙江科教频道、湖南教育电视台则完全将教育功能融入了对社会事件的报道中,借助教育电视台的平台,探索一种教育新闻和社会新闻相结合的路子,打造新时代的教育新闻电视观念。

(2)新闻出新意、有深度,吸引观众的持续关注

在这方面做得成功的教育电视台都是能够准确把握观众需求,运用各种电视手段,深入剖析新闻事件,关注弱势群体,担负起媒体社会监督的责任,并以解决问题为己任。可以说浙江科教频道的《走进今天》、《小强热线》在担负教育电视台的社会教育职能这方面走到了很多科教台的前面,但是对于广大教育电视台来说,如何从教育的本身利益走向社会公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3)新闻的故事化和可视性

教育电视台以往的路子是单纯地叙述教育新闻事件,或者简单地传递一些政策法规,这样难免枯燥,缺乏吸引力。如今一些优秀的教育电视台,已经将教育新闻与讲故事、新闻策划相结合,主动出击,寻找一些好的新闻点、新闻故事,用制作专题的手法进行新闻报道。对一些活动类的教育事件,能够走到新闻现场,寻找有趣独到的报道点,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活动流程和背景资料的简单传递。而对于新兴教育现象,将其故事化、系列化也成为教育报道的新现象。

2.强化教育电视的信息服务功能,关注老百姓关心的教育事件

为关注教育的人群服务是广大教育电视台的一个重要职责,也成为教育电视台打开收视市场的重要法宝。

(1)继续巩固教育服务信息的权威性这个特点,以人为本加强及时性

关注高考信息的招考节目,是大多数教育电视台的看家节目,也是教育电视台借助自己这方面的丰富资源提供教育服务的最大平台。这档节目除了延续了其高度的权威化的特点以外,更注重科学性、严谨性,同时,加大了对信息事件的及时反应,大多数的教育台的招考节目都采取了现场报道等方式。在板块设置方面也更加人性化,强化服务功能,比如上海教育电视台就推出“考生姐姐”板块,转变了原来“学校介绍”我播你听的固有模式,以考生为本,为考生导学,将教育服务职能充分发挥。

(2)加强节目互动性,增强节目的针对性

上海教育电视台在办《招生快讯》时,栏目的主创人员在大量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对栏目的播出时间做了全新的调整,力图更加方便考生及家长收看;而浙江科教频道的《招考热线》、江苏教育电视台的《高考咨询大直播》等考生服务类栏目,都不定期地使用现场直播的形式,达成学科专家与考生、家长的互动,对观众最关心的问题做有针对性的解答,这在无形之中也巩固了节目服务观众的定位。

(3)扩大了教育服务节目的涵盖面

发展到今天,教育服务节目已远远不只是关于考试服务的信息类节目,这类节目中,一方面已经出现了关注学生心理的心理辅导类节目,比如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成长》;另一方面,很多教育电视台已经借助科教这个平台,走向了更广阔的公益服务类节目,提供了广义上的一些电视服务信息。比如浙江科教频道的《8890》、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服务到家》就纷纷提出了以教育的眼光关注百姓的喜怒哀乐,以提升人民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为追求目标,改变了节目的制作方式。

3.致力于创精品栏目,树立品牌效应,做真正有影响力的电视媒体

品牌节目是电视台生命力的象征,也是电视台能够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知名度的根源所在,所以创立品牌栏目、名牌节目成为各个教育电视台的重要举措。

所谓品牌栏目,就是在电视业界和观众中具有一定号召力和招牌效应的栏目,这种栏目在一定时间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一个电视节目要发展成为品牌节目,必然有其自身的优秀素质。品牌栏目形成以后,如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不只是昙花一现,这就需要考量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性。一是,节目选材的前瞻性,就是这个节目的定位能够使每个时代都有新的可供选择的电视素材,但是这些素材之间又能一脉相承,形成“大主题下的新现象”。二是,节目形式的时代感:电视本来就是一个根据技术和观念发展的产物,电视栏目只有不断跟上电视环境的变化,研究新时代的观众心理,才能不断寻求突破。

4.坚持“差异化”的电视制作观念,拓展教育电视的报道领域

纵观当前的教育电视台,每个台都有一两档具有独特视角的节目,这样才能另辟蹊径,吸引不同受众群的目光。现在热点的教育节目形式主要有:

(1)将求学与就业相结合,力求打造更完善的教育服务体系

过去的教育服务类节目主要关注高校的入口,现在的教育节目已经将目光转向了教育的出口,关注就业形势、毕业生心态、毕业生就业数据等等,湖南教育电视台的《职场天下》、江西教育电视台的《招考就业》就凭借自己教育系统媒体的优势,架起了一个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平台,既公布企业的招工要求,也探索学生的找工作心理,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而吉林教育电视台的《职教时空》也是关注职业教育,关注学习和就业的另外一个例子。

(2)关注更多的教育领域,比如心理教育、法律教育、注重年轻人的全面发展

看一看现在的教育电视台,不难发现教育节目的多样化。所谓教育已经不是教室里和书本上的东西,它更多地是指一种综合素质的教导。大致看来,有几种形式,一是心理建设类的节目,比如上教台的《家长》,就联手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提供一些相关的科学讲解;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成长》也是通过访谈节目的形式沟通两代人,达成一种心理矫正的目的。二是,用生动的电视手段关注年轻人的法律权利,加强年轻人的法律意识,比如福建教育电视台的《青少年维权热线》、浙江科教频道的《大侦探西门》都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

(3)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年轻人的时代教育

浙江科教台的一些教育活动类节目、湖南教育电视台的《周末关注》都是以时代的眼光来看待和剖析当前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价值观和评价体系,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向广大电视观众传递一种青年人的信息,媒体的记录、展示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5.用先进的制播手段,突出电视媒体优势,丰富教育电视报道方式

教育电视的功能体现在它的表现形式上,所以,丰富的表现手段无疑可以强化电视节目的可视性和大众传播功能,也可以提升教育电视的品牌影响力。

(1)故事化:以情动人,以情节感染人

将故事化的情节和教育意义地阐释结合起来却是大家不断探索的东西。这类节目有很多,比如湖南教育电视台的《周末关注》、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教育观察》都是对事件进行讲述,然后分析其背后的东西,很好发挥了教育电视政策解读、形势解析、以事励人的功能。比如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教育时空》就是讲述名人与教育的故事,可以对正在接受教育和实施教育的人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2)互动性:用谈话节目进行人文关怀

谈话节目是最能体现电视的人文关怀功能的一种节目形式,也是将电视的大众传播功能与小众化的人际传播功能结合得最好的一种电视形式,对于科教电视来说,这也是重要的一种节目形态。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成长》通过主持人与家长、学生的谈话,通过专家的讲解,一档谈话节目就将解决个案的问题提升到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功能,避免了枯燥的“布道者”形象。

(3)活动化: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双赢

电视与活动的结合是电视发展的新趋势,这样既能推广电视品牌,又能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对于科教台来说,运用好活动类节目,无疑最能展现青年人的活力和天性,也能提高年轻人的竞争意识。在这方面,浙江科教台推出的“五月的鲜花”大型直播活动,已经成为“展示我国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事业全面进步的优质平台”;福建教育电视台也推出了“感动教育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目前各个教育台联合参与的《阳光伙伴》活动也是对教育模式的新探索,当然也发挥了电视独特的现场报道优势。

(4)形象化:科技类节目越来越好看

科技节目在各个电视台占的比例都不大,也不是吸引收视的主要节目形式,但是作为科教台,这类节目又是必需的组成部分。很多电视台对科技类节目的制播方式做了新颖的尝试,比如运用生动的画面包装、设置故事情节、设置悬念,以求让大家看着不累。

(5)娱乐化:崭新的尝试

推出年轻人参与的综艺节目,展示年轻人的时代风采,是科教台的一个新探索,综艺娱乐节目市场影响力大,节目形式活泼,能够有一批忠实的观众,只要进行健康地引导,避免低俗化路线就能有其存在价值。像浙江科教台的《美丽A计划》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播出以后,也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市场认同,开了这方面的先河。

6.坚持媒介功能的同时,寻求更符合自身发展需要和市场需要的电视营销手段

电视最终推向市场,需要成熟的电视营销手段,这其中有着丰富的学问。

(1)整体包装的专业化和时代感

现在的科教台,很多已经开始注重整体包装的时代感和亲和力,注重吸纳相应的技术人才和技术设备,形成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包装特点。

(2)整合各个台的资源,联手发展

走到今天,电视台只有联合起来,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才能创造更加具有活力的教育电视市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005年4月,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电视台的台长、频道总监、副总监以及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的代表齐聚杭州,举行“中国科教电视网”可行性论证暨项目合作研讨,拟建“中国科教电视网”,同年6月,上海教育电视台联合凤凰卫视打造精品讲座节目《世纪讲坛》,这些都翻开了教育电视联手发展的新一页。

(3)品牌推广手段

浙江科教频道就推出了《新青年制造》栏目,着力打造频道主持人品牌,扩大频道的自身宣传,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形成各种频道推广的方式。2007年,浙江科教台又投入了近1亿元的频道运营经费,在品牌建设的投入上是2006年的两倍,形成了更强势的多媒体效应,也建立了更多的推广渠道和手段,使一个强大的科教台形象深入人心。

二、对省级教育电视台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虽然各个教育电视台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作为拥有特殊传播职能的电视台来说,如何取得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双赢,体现现代化的媒体素质,则是亟需我们关注的事情。

1.确立收视群体的问题

做一个节目首先要确立收视群体,然后分析收视群体的需要,策划相应的制作形式。一般来说,不同收视群体有不同的收视习惯和收看规律。

青年人:喜欢收看含有娱乐因素、竞技因素、悬念性的节目;处在不同时期的年轻人也关注自己身边的信息,比如考试,就业,但不喜欢大而空泛的报道。而且如果是处在学习阶段的年轻人,他们的收视时间是不定的,也较少。

家长:注重教育信息以及专业解读;关注以传播教育方式为主题的节目,关注其他的教育故事和人群,观摩效仿心态较重,他们是教育电视的主要收视人群。

普通社会群体:关注公共信息,关注有独到视角的教育事件,对故事性、画面美观、现场性、及时性等方面都有很大要求。制作者应在节目中运用各种电视元素吸引他们的眼球。

高端人群:这个人群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高学历、高收入者,他们往往关注比较精品化的节目,要求包装精美、专业性高、视角独特、报道深入,比如像央视科教频道的《探索发现》《百家讲坛》等。

综上所述,有的教育电视台节目还不能涵盖所有受众的收视要求,如果要做专业的节目,就必须要有详细的收视群体分析为依托。

2.教育类节目关注面的问题

从教育电视台现有的节目形态和当前观众市场来看,还有一些需要丰富的节目类型:一是职场信息类:大学生找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求职也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节目可以做成由企业和学校、学生在电视台发布相关信息的信息类节目;也可做成招聘活动类节目或者专题故事类,这类节目,既符合教育电视台的宗旨,也符合观众的收视兴趣,同时做好了还可以打响节目品牌,获得市场效益,但是这类节目的投入相对来说也比较高。二是家庭教育类节目,比如心理问题、法律问题,学生行为教育、学前教育、思想教育,可以运用不同的节目形态,提升电视的传媒形象。三是科技人文类,这类节目目前较缺乏,因为制作这类节目对电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电视制作技术、电视表现方式、资金投入要求都比较高,而且在普遍观众中这类节目的收视效果也不一定好,这类节目的本土化也是个问题。但是科技人文类节目代表了一个台的制作水平,也是教育台综合素质的体现。

3.教育以外节目的拓展价值

拓展教育题材以外的节目,无疑是电视发展的必须,因为要吸纳更多的收视群体,创立过硬的电视品牌,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都要靠制作多样化的精品节目。只不过在制作当中应考虑一个主次的问题,不能模糊频道的定位。现在各个教育比较适当的突破口是民生新闻和社会类专题节目。

(作者单位: 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

【本文编辑:张德明】

作者:钟 玉

科技节目可视性增强论文 篇3:

漫谈电视科技节目的立意与体现

摘要:电视作为具有综合传播优势的媒介成为公众的首选,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电视科技类节目比重小,新闻报道缺少新形式,少有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如何增强科技节目的可视性。实现有效传播,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电视;科技节目;立意;体现

自从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来,“公民科学素养”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便走人了人们的视野。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公众的科学精神仍需培育,科学素养也要进一步提高。据调查,中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只有1.4%,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第三届世界科技记者大会通过的《巴西宣言》认为,要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科技新闻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有关调查显示,相对于发达国家,大众传媒是中国公众获得科普信息的主要渠道:83%的人透过电视获得科普信息,52%通过报刊获得。20%通过人际交谈获得,11%通过广播获得,5%通过图书获得,2%通过网络获得。另一项调查也发现,86.2%的中国公众相信从电视上获得的科技信息;其次是报纸。达到67.3%。

科技新闻源主要来自3个方面:“事”型新闻源、“人”型新闻源和“物”型新闻源。常见的电视科技节目有3种,即科技消息、科技专题报道和科技知识专栏。

科技消息是以最新发生的科技事件为报道对象,如成果新闻发布会、技术鉴定会、成果展示会。消息类的题材占电视科技新闻比重最大,也最常见。例如2007年10月,由我国著名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清华大学教授马倩如,湖南省环境保护局蒋益民教授等11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曾光明教授等开展的“涂料工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系列科学研究进行了成果鉴定,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使大家了解了他们设计出的这一套新型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了我国涂料的清洁生产水平和相关成分产品的技术含量,解决了国内外涂料工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众多技术难题,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和毒性,为传统涂料工业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有效途径。科技专题报道是以某些新近涌现的科技人物或科技成果为主要内容,较全面地表现报道对象的发展、意义。如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栏目、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科技环线”栏目等都属于科技专题报道。科技知识专栏是一种科普性栏目,其主要内容是某种科学知识、原理、成果等,形象地向受众讲述其原理,像央视的“科技博览”、“动物世界”等。总的来看,采用传统的科技节目形式开展科技新闻报道,显得有些单调和枯燥。所以要满足广大观众对电视科技节目的要求。在形式和方法上需要有新的突破。如对于适合现场直播的重大科技事件,应该尽量现场报道,因为现场报道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优势的播报形式。对于动态的、存在着无法预料的因素或结果的科技事件,采取电视现场直播,不但直接、明了,而且充满悬念。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成功直播了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重大科技事件,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7年10月,对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太空之旅进行了新颖的报道。发射当天新闻频道推出了大型直播节目《银河系之夜》,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道科学视觉盛宴。节目一改过去科技新闻报道的“冷面孔”,采取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大型实景访谈演播室加快速多点动态跟进加多部门联动”。首先是在1000 m2演播室里搭建了实景,营造出模拟月球和太空的环境,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在直播中,改变座谈方式,主持人与嘉宾“站起来、走起来、演起来”,增强了演播室谈话的吸引力。节目还首次实现了带观众的新闻直播,提出“爱好者”对话“大专家”的概念,实现现场观众与主持人、专家的互动,使抽象的科技知识变为生动的故事展演。另外,在直播节目中还穿插了40多个独家背景短片,采访了多位权威专家。密集地介绍了相关知识。对于中国人来说,奔向月球并不是单纯的科学探测活动,还散发着浓郁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毕竟,望着这个泛着金黄色泽的星球,嫦娥、吴刚、玉兔、月宫,这些醉人的字眼,已经让中国人遥想千年。因此,在直播过程中,新闻频道运用了一些浪漫的手法,通过直观的方式,贴合受众的接受心理,比起一般单纯生硬的科技新闻报道更具亲和力。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除了央视新闻频道在“嫦娥一号”发射当天精心准备的“科学大餐”外,其他各媒体也在探索新形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探月工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持续性的报道。在这些科技报道中,存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报道,传递给受众的科技信息都不是唯一的,它们运用的背景材料和解释性报道方法,往往包含着更广泛的科普知识,成为了受众不知不觉接受科技洗礼的平台。

对不同的科技新闻事件的电视传播,应根据新闻素材的特点,选用适合的报道体裁与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除了消息、专题、记录片等常用类型外,还可采用连续报道的形式追踪科技实践的发展过程。采用系列报道对同一科技事件进行纵深报道。在2009年5月份有20多家媒体集中推出袁隆平报道,其中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面对面”等名牌栏目,根据栏目特点,因目标受众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有的侧重袁隆平崇高的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范,有的侧重他杰出的科技才华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典型人物身上体现的大胆创新、矢志追求、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顾全大局、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还有热爱生活,可亲、可敬的人格魅力、金钱观、农民观等等,就像一座典型的富矿,得到了全面深入的立体发掘。应该说这是一组成功的系列报道,比起26年前对袁院士的那次集中报道,无疑是有了巨大的改进。除此以外,还可采用竞赛、游戏等观众欢迎的参与互动形式进行科普宣传。实际上,科技新闻除了知识性、实用性、神秘性、未知性等之外,还具有很强的娱悦性。因此,可以充分考虑科技题材本身的特点来创新报道形式。

目前在银屏上比较活跃和突出的手法就是通过故事化来改变科技新闻专业性太强、缺乏故事性、离读者太远、提炼度不够、社会化不够、通俗化太差的现状,使科技报道主题化、主题表达角度化、角度延伸社会化、社会问题典型化、典型描述故事化、故事演绎场景化、场景勾勒通俗化。在叙事的同时,也催生了电视的“悬疑语态”。把“悬念设置”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的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走近科学》。这个栏目,常常利用我们身边的故事作为引子,通过层层设置悬念的方法,成功“吊”起观众的胃口,收视率得到了很快的提升。中国电视的“悬疑语态”为什么会最早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科学教育频道?其中有一个极为自然的原因,那就是人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回想小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所以有一套著名的答疑解惑的书《十万个为什么》。人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心理,使科学教育频道用设置疑问的方法传授科学知识顺理成章,但这只是悬疑语态形成的一个先决条件,并不是其全部的成因。《走近科学》的成功实践和探索,加快甚至主导了悬疑语态形成的进程,据该栏目负责人介绍,人从小就爱听故事,这是人的本能,所以“故事是宗教,没有故事元素的介入。节目很难成功”。正是借助了故事作为科教的载体,并且在叙事中大量设置悬念,《走近科学》很快改变了人们对科教节目“板着面孔说话”的刻板印象,栏目收视率有了保证。由于电视对收视率的争夺日趋白热化,而且很多电视台都采用“以收视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有的还实行按照收视率排行的末位淘汰,在这样的背景下“悬疑语态”的迅速形成便不足为奇。但是现在对于这种“悬疑语态”的滥用也引起了电视人和传播学者的广泛关注,曾经就有人批判《走近科学》的三宗罪:一宗罪:《走近科学》已经拍成恐怖惊竦大片,一个人看《走近科学》要出冷汗做噩梦。二宗罪:《走近科学》过度关注残疾人和怪病,走近科学办成了走进怪病,缺少人文关怀,看完节目吃不下饭。三宗罪:《走近科学》对大的科技题材漠视,怪诞手法、一味猎奇,片面追求收视率,明显是儿童不宜。很明显,曾经为电视科技节目的收视率立下汗马功劳的这种猎奇的手法已经招来质疑,所以回归节目本真,提高节目的科学含量,同时不忘加入人文色彩,才是生存之道。

作者:赵新华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道德修养论文下一篇:城市建筑趋同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