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性音乐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提高声乐教学效能的探索是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的有机部分,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保证、新形势下声乐教学方法探索等入手,通过重视声乐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引导学生声乐素养综合积累、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范制定声乐教学计划、引进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探讨,分享本人声乐教学之管见,以期共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可视性音乐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可视性音乐艺术论文 篇1:

音乐的新媒介特征初探

[摘要]媒介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改变人们感受世界的方式,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媒介条件下,音乐艺术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仅对其新发展和新变化进行了挂一漏万的梳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这项研究还需不断完善。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 音乐 大众化 工业化 互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日行万里,新媒体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改变着担负审美作用的艺术,因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人们的审美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审美需求、审美接受和审美观念也沧海桑田。本文主要对音乐艺术在新媒体下的新发展和新特征进行研究,对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进行些微理论上的探索。

音乐艺术

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他的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音乐很难对客观现实进行再现和描述,但是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因此我们称之为“以声表情”的艺术。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为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欣赏音乐的途径变得更加便捷,加之听觉艺术是广播和电视的重要艺术形式,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大量引入音乐元素。进入20世纪,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又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音乐也在新技术和新媒体的背景下形成了新的特征。我们的理论研究正是要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环境下音乐艺术的变化。

了解新媒体

什么是新媒体呢?由于新媒体还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的事物,正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目前我们认为:所谓新媒体就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在传统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基础之上经过整合、拓展、创新产生出来的新型媒体。比如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车载电视、楼宇电视,以及网络上的博客、播客、电子杂志等等。新媒体大多把音频、视频、文字、图片整合到一起,有很强的可听可视性,因而与听觉艺术关系密切。

麦克卢汉是60年代美国传播学界最引人注目的学者,他的许多关于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都引起经久不衰的争论。在提到媒介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时候,麦克卢汉两个著名的观点不得不被提到。(1)媒介即讯息。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2)媒介是人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的发展都是对扩展人的感官或感觉的延伸,如广播媒体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媒体是视听觉的延伸,媒介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角度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且突出了媒介技术在社会历史中的巨大作用。

在从麦克卢汉那里得到巨大的启发以后,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从媒体技术角度观察音乐艺术的发展,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音乐的新媒体艺术特征

1.“即时传播”技术下“现场欣赏”的回归。新技术条件下,为了赢得收视率,获得真实及时的传播效果,电视直播、网络直播、同步直播受到广泛的应用,在媒体“即时传播”特征的影响下,音乐艺术的剧场效果和现场欣赏特性得到回归,受众坐在家中就能同步欣赏金色音乐厅的歌剧演出,并且比现场观看更加便利的是多角度,远景近景结合的观看方式,使我们的观看视角更广阔也更清晰。

2.艺术大众化和“媚俗”倾向。随着唱片技术的发明,我们对音乐的欣赏已经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广播电视的出现更使得艺术走向前所未有的大众化趋势。对古典音乐的欣赏和认知不再是精英群体的标签,普通百姓也在媒体的不断引导中,欣赏和感受着艺术经典,对著名的作曲家,钢琴曲,交响乐等耳熟能详。

然而后现代主义对经典的解构,让许多艺术经典走下艺术神坛,呈现出世俗市井的面貌,在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转变中,在对大众口味的迎合下,艺术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媚俗”倾向。低俗肤浅充斥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面对浮躁的接受心态,古典和经典的市场日益萎缩。在市场化的商业规律驱动下,音乐快餐构成了人们的欣赏主体。

3.艺术的工业化生产和标准模式。在工业化浪潮的席卷下,艺术生产也显现出了工业化生产流程。艺术生产有了自成系统的生产线,成了标准件的组装生产。个性化得到张扬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个性背后的工业化生产过程。

工业化生产的另一个特征是无限复制性。以往只有在博物馆能看到的名画,只有在音乐会上能欣赏到的音乐,在新科技手段下,得到大批量的复制和兜售。这使我们的欣赏活动更加便捷,同时也是生产雷同的极好土壤。

4.当代审美的日常化。随着大批量的复制生产,人们的审美日趋日常化。走在大街上,能听到店铺和音像店播放的各种歌曲,打开电视能看到专门的音乐频道,在公交车上能听到车载电视播放的音乐节目,就餐时能伴着餐厅的背景音乐,就是在等座位的时候也可以塞上mp3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于是人们的音乐审美活动变得时时处处皆有,这正是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媒体带给我们的现代生活特质。

5.新媒体使音乐资源海量呈现并无限开放,在更大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媒体能够突破国家和地区的限制,音乐频道,网络等音乐资源成千上万,可供随意选择。这为人们提供了打破原来的“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艺术欣赏方式,变得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欣赏喜欢的音乐作品。

同时资源的广泛化和获取渠道的便捷化,也使音乐艺术的竞争呈现全球化趋势,我们的艺术从业人员不仅仅要面对国内的竞争,同时要以民族精神,中国气派迎接国际舞台的竞争。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6.话语权由精英主导变为话语权平等。新媒体的突出特点是P2P(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使传播模式真正实现了双向化。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博客的大行其道,实现了言论发布权利的平等,从理论上来说,新媒体技术下,人人都有成为一个电视台或舆论机构的可能。虽然目前网络语言主要是文字语言,但是随着视音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对音乐艺术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我们已经能够强烈的感受到网络舆论的强大作用,如对艺术的评介、赏析,不仅仅受精英群体的“引导”,同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自主化和个性化特征。

7.音乐审美呈现互动性、参与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录音和剪辑软件也为发烧玩家开拓了新的领域,一些音乐爱好者将音乐作品进行再编辑和再处理,通过二度创作融入自己的情感元素,如将周杰伦和宋祖英的歌曲进行剪辑熔接的新作品在网络上盛极一时。而网络发布平台又为“新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传播媒介,这个过程不正是传统的制作发行系统吗?可以说互动性和参与性是新媒体带给我们的最新鲜的特质。

8.音乐接受主体小众化。新媒体特征下,接受主体分众化和小众化,要求我们的音乐创作和音乐传播更多的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心态。

9.感官的“再统合”方式。正如上文介绍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独立和完善发展是艺术发展必经的漫长的分化历程,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艺术形式呈现出感官综合性特点。新技术还正在发展,新舞台正在拓展,由于其资源海量、审美互动性和参与性,我们已经唱响了感官“再统合”的艺术之声,而新媒体还在以巨大的引力吸纳着广泛的艺术形式,使新媒体下的艺术形式呈现出空前的综合性特点,声、光、电、影等正在也必将越来越多的成为艺术创作的手段。而音乐艺术或者说声音艺术永远使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媒体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改变人们感受世界的方式,艺术家们从新的媒体技术中,不断寻找着表达自我,表达时代的艺术手段,媒体对艺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从只能局限在剧场欣赏和现场欣赏的时代,到大批量复制的唱片时代,再到广播电视媒体时代,最后发展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时代仍并没有停止它的步伐,而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的共鸣,认知的共识,审美的愉悦却从没有改变。

参考文献

[1][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著.理解媒介[专著]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校旅游管理教学部

作者:冯 锐

可视性音乐艺术论文 篇2:

声乐艺术表演与教学研究再探

[摘 要]提高声乐教学效能的探索是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的有机部分,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保证、新形势下声乐教学方法探索等入手,通过重视声乐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引导学生声乐素养综合积累、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范制定声乐教学计划、引进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探讨,分享本人声乐教学之管见,以期共勉。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作者简介]高 川(1982— ),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厦门 361026)

声乐教学是一门授课艺术很强的专业学科,其要求既把学生训练成能灵活调节、自如控制、声音优美的“乐器”;又要培养成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准确的呈现艺术内涵的“演奏者”。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的新理念与新形式对综合类高校声乐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综合类高校声乐教师来说,既要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又需具备一定的演唱实践能力。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综合类高校招收艺术类考生的门槛有所松动,加之招生人数持续增加,如何提高声乐教学效率与质量,成为音乐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保证

(一)重视声乐教师自身素质培养

从欧洲声乐发展历史来看世界级歌唱家产生的背后,常常有世界级声乐教育家作为有力支撑。鉴于此,声乐教学的首要因素就是具备优秀的师资队伍。所以,声乐教师需要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下不断加强自身的基础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并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

第一,应该有较为突出的文艺修养以及扎实的基础知识。声乐课程本身就是音乐与演唱相互结合的艺术内容,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下,首先需要将发声技巧进行科学处理,在此基础上具有丰富的情感融合以及文化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烘托出本身声乐的情感。[1]鉴于此,作为教师除了需要关注技巧方面的提升以外,还应该同与之相关的其他文学知识进行理论内容学习。声乐教师自身具有扎实的知识结构,并有全面性的艺术修养以外,才能“成就学生、成就自己”。

第二,树立并坚定正确的演唱观念、方法。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弄通,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声乐教师,虽然可能具有更新的视野与理念,但要继续保持学习,将已形成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保持并更进一步。

第三,练就一双好耳朵。声乐教学核心是以细致的听觉辨别为基础的,演唱中大多数瑕疵或问题,都需要依靠听力进行后续的调整与练习提升。声乐教师也应该具备丰富的经验引导学生去积极辨识在声乐演唱期间的各个环节内容,比如,音准、咬字、共鸣等,并恰当及时地给予有效反馈使其做出相对较好的调整。

第四,须具备“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在声乐的日常教育教学期间,学生可能会存在或多或少演唱以及表现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后续师生共同努力、合作面对解决当前声乐教学的根本问题。假如将声乐教师换位变成一种医生的角色,那么学生就是患者,教师在进行日常的练习期间应该及时调整学生的歌唱不足[2],为其诊断“对症下药”地为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帮助,最好是立竿见影地解决声乐学生遇到的各种难题,而这是成为一名优秀声乐教师的核心能力。

第五,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与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言传”为修养,“身教”见真章。在教学中更加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会更让学生信服,也会更加突出个人的魅力,对于具备丰富经验的声乐教师来说,具有较强的范唱经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本身较为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学生在进行现场聆听并进行试唱阶段,不仅能够有效的模仿教师在声乐歌唱方面的方式方法,还需要感受教师在进行歌曲演唱期间的情感表达以及其艺术表现方式方法,从这些细节方面的调整更好地诠释音乐的内涵,促进学生对于声乐作品本身的思考以及把握。除此以外,钢琴的伴奏也是当前声乐课程中不能忽视的关键内容,歌曲的伴奏对于作品的情感表达都会具有引导性的意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实际的歌唱环境中。当然,钢琴正谱伴奏应与专业钢琴艺术指导密切合作、形成团队授课效果更佳。

(二)引导学生声乐素养综合积累

声乐教学素养提高来自两方面:首先,从信息论角度来看,学生接受、加工、处理声音与声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在获得或发展声乐技能的同时,通过授课信息的内化依次获取声乐理论知识与声乐教学理论知识;其次,培养声乐教学素养则可以通过声乐观摩课达到。为此,声乐教师授课时可安排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学生搭配组合同进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变换授课形式强化技能实践能力和理性认知;为未来教学积累文献与经验;观察声乐课程立体教学法。这一过程重点围绕声乐教学范围中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问题,以期达到举一反三,觸类旁通。如:按声部分组集体练声,不断总结发声技法的步骤、方法的规律,促进学生自信歌唱;通过齐唱、重唱、合唱训练,学生在扩大声乐演唱形式的视野中,逐步提高艺术审美品位,声部分组训练亦能培养演唱教学的实战能力。在小组课程的推进阶段,能够采用高年级与低年级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并达到适度指导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在相互之间的学习中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对于声乐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初期掌握方法与技巧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实践。

(三)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声乐的教与学有其特殊的所谓师傅带徒弟的“师徒关系”。这里面离不开师生间的密切配合,良好互动以及充分信赖。学生坚定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执行过程需要教师的适时关心与激励。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既要当知心朋友,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的同时,通过“师徒关系”的授课魅力充分正面引导。

构建在民主、平等、和谐、信赖的师生关系上的有效教学将会事半功倍。首先,声乐教师与学生大多是合作双赢的关系。学生成功就是老师的成功,反之亦然。因此,常态化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沟通十分必要。然后,教师需要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以及理念,提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尽可能达到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3]。在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下,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建立正确积极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教学过程即要保护声乐学习的自信心与竞争意识,同时也要充分培养其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高校声乐学生多属专业性培养,教学过程中除了技能训练以外,还应多鼓励指导学生进行与声乐学习相关的研究;此外,要保护学生们的上进心,也要把握好尺度,需密切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适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规范制定声乐教学计划

声乐教学本身就需要按照课程的规律进行推进,并制定科学有效的课程计划,从浅到深的课程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所以,在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方面需要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制定计划方面,将基础放在首要位置,并达到引导的目的,逐步贯穿声乐知识以及艺术文化理念的內容。只有当掌握知识与技能足够牢固、见闻足够广博,在面对更高难度的作品演绎时才能有所突破与收获。

(六)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声乐学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弥补了传统声乐教学中可视性、舞台感受的局限。多媒体应用软件能够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图形[4]、范听例证更为丰富,从而更为直观全面地帮助学生理解。

所以,高校的声乐教师在教学期间具有十分关键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规律与方法的科学运用。既让声乐课堂氛围活跃、充满活力,也要压实要求、循序渐进。在一步步提升演唱技能的同时享受艺术之美、在不断地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一步步成人之美、美美与共。

二、新形势下声乐教学方法探索

当前声乐教学的方法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还有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当前,我国的各个教育部门都在不断突出学生在教学方面的主体位置,“以生为本”的内容也已经根深蒂固,声乐学习的特点也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上得以创新,并且不断探究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5]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传统的优秀声乐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并借鉴当前国内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以及其研究成果。例如音乐学专业方向的研究性学习、音乐表演专业方向的合作学习等。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在其他学科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6]和应用。相较此类课程形式,往往认识上有几个误区“仅是降低办学成本”“为缓解扩招后带来的教师少、学生多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7]为打破如此误解在综合类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与探索方面对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试用与实施更显必要。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音乐素材的研究,并将其作为具体的讨论与研究专题,在开放的讨论环境中积极探究全新的教学模式,并达到亲身体验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在创新的思维模式下同教师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氛围[8]。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内容本身就会兼顾到声乐的教育特点,并与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融合,由此决定了音乐学专业学习方向往研究性学习发展,相应的声乐大课教学充分展现了这一特殊的研究和实践价值,研究性声乐教学的研究课题可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可包含各种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开展与他们的学识水平相等的研究前提下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当前自我总结以及创新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挖掘与分析。声乐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对于学生声乐深入理解、多元比对、多维品鉴的审美;以及更加积极地创新性思考与实践的治学态度;加之深入声乐乃至音乐与文史哲物化生等的交互式研究,为声乐教育相关联的交叉学科培育清晰的思路、奠定有益的基础。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最基本理念就是在于激发兴趣,将教与学之间关系调整为指导与参与,是音乐表演专业方向教学方法理想的探索领域。当然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在声乐教学中天然有着参与实践与参与指导,为此在参与教学过程的实践与指导的前期准备情况、总体质量高低、表现积极程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声乐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声乐课程的兴趣程度,并将作品的精神通过自己的演唱有效表达,克服自身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演唱兴趣,勇于评述利弊需要在此全过程中重点关注与把关。声乐需要构建一个富有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时空,通过激发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们成为声乐作品展现(常规)与创造(即兴)的主人,充分表达音乐见解,全情投入在演唱的乐趣之中,在美的熏陶与教育里逐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声乐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建议以声乐小组课或舞台实践课为主,即符合综合类高校声乐教学的特点。在声乐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需善于发现学员的特长,鼓励他们运用各自的特点与特长巧妙地与声乐作品联系互动起来,这对演唱积极性、自信心的良性建设都有推动作用,在节目排演的过程中又可以逐步增强团队友谊以及集体荣誉感。在声乐小组课或舞台表演课中,通过各位学员课堂上的互相观摩、交流心得,逐步形成互学互助、共同提高的学习小组或团队。在这队伍里通过展示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感的需要[9]。凡是演唱入迷和听唱入迷的人都是爱声乐的人[10]。这种获得较之只唱会几首咏叹调或更有利于学员的未来发展、更有现实意义。

结 语

声乐和其他音乐种类一样,是人类创造的一门艺术[11]。因此综合类高校的声乐教育教学本身就是高校艺术教学阶段不能忽视的组成内容。由于各个层次的声乐教师团队人数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模式下,综合性的高校就声乐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深入,在新形势、新机制下高校声乐教学也不断探索着新的课堂形式并呈现,但对声乐主课教师的总体诉求始终没变,这里引石惟正先生的一句话共勉之“在任课的期间内,应担负起教学的主导作用,以明确的是非感,以从学生一生艺术前途出发的责任感,以艺术上的宽阔胸怀和广博的见识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分析、协调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艺术道路上健康成长。”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为治学理念的引导,为全力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而努力。

注释:

[1]周 娜.浅析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2(08):149.

[2]刘宇瀚.关于声乐教学的有效教学[J].文教资料,2007(27):116—118.

[3]高 川,喻 歌,李 根.声乐表演技巧与教学实践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9:255.

[4]李 雪.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J].艺术评鉴,2016(16):133—134,132.

[5][6]胡贤波.新形势下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05):168—169.

[7]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87.

[8]同[5].

[9]付小波.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13.

[10]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35.

[1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91.

(责任编辑:韩莹莹)

作者:高川

可视性音乐艺术论文 篇3:

论音乐与舞蹈的互动关系

摘 要: 音乐与舞蹈都是能深度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善于在流动的音响中营造审美感知氛围,舞蹈则靠无数具象的肢体动作连接达到艺术表现,二者在塑造艺术形象上各具特色,而在艺术表达上则具有同步性和互补性。以音乐与舞蹈的表达方式为对象,梳理音乐与舞蹈的艺术特性,可探究音乐与舞蹈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音乐意象;舞蹈造型;情感表达;互动关系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1.018

音乐与舞蹈是两门古老的艺术门类,自产生伊始就互生共荣、密不可分。音乐和舞蹈都是人类内在生命情态的表现形式,是人类内心情感的自然显现。音乐和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一对姊妹花,它们通过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主观情感,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又能相互渗透、相互阐释,使欣赏者能在音乐所营造的音响氛围和舞者的完美肢体动作中获得审美想象。

一、音乐的“意象”特点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以时间为存在方式,以“意象”为表现手段。 “意象”简言之就是寓意深刻的物象、形象,是音乐家心中通过作品旋律表达的客观物象,代表音乐家主观情感中的人、景、物。“意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审美的重要范畴,最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国传统文论和绘画中倡导“写意”表达,作品中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都是意象的表现。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意”深藏于乐人内心而借助“象”来表达,“象”则成为“意”之寄托物。音乐意象是音乐家艺术表现和情感的结晶,它是作曲家情感表达在欣赏者内心所唤起的意境联想,既具有听觉的表象,也具有视觉的内涵;既具有情思的修饰,也需要听觉的印证,它是客观物象和独特音乐语言的高度融合。中外音乐中的意象较多源自音乐家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并借寄托情思的物象来表达其“意”。如,表现“朝景”的音乐,可能是长笛、竹笛的一组颤音,也可能是钢琴、竖琴或古筝的一串琶音。大自然“朝景”宁静、空旷的听觉审美提示,划定了速度、力度等音乐元素的表现状态。比如朝景中“日出”的意象,由于人们对日出的视觉审美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反映了时间和空间的意象表现,则又可分为日出前天空的“朦胧”、日出中的“似明似现”、日出后的“蓬勃出海”直到“光芒万丈”。文学家可运用类比、比兴等丰富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在描写太阳 “由低到高”,色彩“由暗到明”的渐变过程中,音乐表达则可以是音响“由疏到密”、音高“由低到高”、色调“由淡到浓”、力度“由弱渐强”等诸多朝景的意象表达。音乐不具有可视性,意在营造、渲染一种真实感人的音响氛围。欣赏者靠通感、联想,借助人对听觉的貌状感受,唤起人们对生活情景的联想。“象”就成为客观物象的想象物态,音乐的寓“意”之“象”,是音乐家理解的“意”与欣赏者想象的“象”的高度吻合。

音乐艺术以声音为载体,以音符的运动来传情达意。声音稍纵即逝,其情感活动所塑造的形象具有模糊性,音乐表现和欣赏也具有较多的感性成分,带给人们的是感动、愉悦的听觉体验。音乐的意象审美需要艺术想象力的驱动,才能令音乐表达的情感物象得以呈现。《黄河大合唱》是中国的经典合唱曲,丰富的声音表现曾激起无数欣赏者强烈的情感体验。第一段《黄河船夫曲》歌词:“划哟,划哟!……”,紧扣人心的节奏对比、紧促的号子呼应,表现出船工在激流险滩中挣扎、抗争的形象。而中段歌词“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音乐主题拉宽、节奏舒缓、力度柔和、和声丰满。作品前后不同的音响表象和情感再现,在歌词语义的引导下,特别是在欣赏者自身具有生活经验的印证和想象中,就确立起船工们在激流中奋力抗争,登岸后悠闲自在的审美意象。

音乐元素是音乐意象表现的核心,音乐意象是由众多元素构成的旋律线来表达作曲家的乐思。音乐元素是音乐语言中的细胞,大到作品的整体,小到乐句中的乐节、动机,都是旋律线中涌动的浪花,更是音乐发展的原动力。在音乐优美的旋律中蘊含着各个不同的元素所起的独特作用,比如 “节奏”是音乐的脉络,它能连接音符,使音乐具有组织性、对称性和有序性。而“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是音乐中众多元素的结合体,包含音值、音高等内容组成“纵”与“横”的、多彩变化的旋律线,似游龙般流动于音符的高低变化之中。“和声”是西方的音乐概念,被誉为音乐艺术中最具创新的元素,它使音乐形成结构严密的整体和多元的风格,并使旋律和情绪发展获得丰富变化。音乐由诸多音乐元素“有意味地组合”,形成情感类的形态聚合,也代表着富有情感色彩的音乐意象。相同音乐的旋律或乐句配以不同伴奏的音型或织体,有时用不同的速度或力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声音效果。

二、舞蹈的“造型”特点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表现艺术,以时空为存在方式,以人体无数具象和经过提炼的肢体动作形成连贯的舞蹈语言来进行艺术表现。舞蹈被誉为表达人类心灵的“动态语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称舞蹈“是用手势动作造型来讲话的艺术。”[1] 舞蹈动作的语汇是在人类长期劳动和生活中积累、提炼和美化而来,并逐渐演变成具有独立规格、名称和特殊的意义表达。舞蹈动作具有直观性,艺术表现生动,形成活泼、优雅、阳刚、温柔的舞姿美,形象、鲜活地表达人类丰富的情感,舞蹈是灵魂的直接语言,是人类精神最精致的产物。著名舞蹈评论家别列佐夫斯基曾说,“舞蹈者的动作、手势和舞姿,要比歌唱更直接、更具体地表现出舞台上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他们是可见的歌唱形式。”[2]

舞蹈是造型艺术的代表,舞蹈者在表现中造型,又在造型中表现。人们赞美舞蹈造型是“流动的画,无言的诗,活的雕塑,美的童话。”舞蹈造型“是舞蹈家捕捉动态生活最具意义的瞬间,它是最具典型性,形与神兼备能给人留有充分联想和想象力的瞬间。”[3]舞蹈是时空的艺术,不管是静态或动态的造型都是在时空中形成和展开的,它的造型像雕塑使艺术具有无限的空间表现,舞者强烈的空间想象,能在有限的空间中表达无限的肢体内涵。舞蹈的动作造型,都是以情感类的形态聚合,寓意丰富。欣赏者能从舞蹈多元的造型中感悟出丰富的象征性意味、舞台上的动作表现以及各种队形的造型都会给欣赏者带来各不相同的审美享受。

三、音乐与舞蹈的互动关系

音乐与舞蹈都属于舞台表演艺术,二者的关系互动互补。古代的“乐舞”就将音乐与舞蹈紧密联系在一起,《乐记》曰:“乐为舞之心,舞为乐之容”;现代也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的比喻。我国当代舞蹈学者于平曾说,“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是视觉的艺术,前者有声音而无动作,后者有动作无声音。二者的结合会产生更为准确、更为鲜明的形象和更深刻、细致的内心情感。”[4] 音乐家叶纯之也曾说,“音乐与舞蹈之间存在互动联系,音乐所带来的可能因欣赏者的再创造而不同的某些多义性,被舞蹈所制约、明确起来;音乐成了舞蹈的一种音响解说,一种补充。另一方面,音乐本是一种体验的艺术,也成了舞蹈的一种深化。因为音乐的出现,观众借助音乐而对舞蹈有更为直接的情感体验,音乐本身带给观众的空间感、动力感和紧张感,这些仅存在于听众想象与联想上的意象,通过舞蹈化为现实,通过视觉来加以认识、判断和强调。”[5]人们从舞蹈作品《黄河》流动的音响中,可以感受到奔腾咆哮的黄河之水和激流涌动的情感波涛,而在舞蹈者富有层次、刚柔力度变化等生动的肢体造型中,得到了“抗争” “召唤” “凝聚” “胜利”等丰富视觉与听觉的“具象”印证和精神震撼。作品中舞蹈与音乐的相映生辉,音响与动作的互动、互补,以致作品的立意与结构、节奏变化与意境表达都能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欣赏者在看与听中互相充实,获得强烈的视听享受。

在舞蹈艺术表达中,音乐的节奏秩序性能够将舞蹈的动作形成连贯,能将舞蹈语言有效地组织。舞蹈中的音乐一般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舞蹈动作和表现的有序运动较多以音乐为基础,音乐决定着舞蹈的结构、风格和气质。音乐家陆祖龙曾说,“音乐与舞蹈在其功能差异性上具有互补性和同步性,音乐为舞蹈营造一种审美的听觉感知氛围,舞蹈也能为音乐营造一种生动、直观的形体诠释。舞蹈编导若能发掘和利用音乐内涵的各种因素,就能为舞蹈创编出最好的动作设计、最佳的情感依据和最妙的风格选择。”[6]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音乐,全曲由数段组成,风格各异,首首经典,仿佛是一幅极具浪漫色彩的音画长卷,或对场景的描写,或推动剧情矛盾的发展,或对舞剧角色性格的刻画,每一段音乐都生动形象。特别是《匈牙利舞》 《西班牙舞》《那坡里舞》等多段舞曲,具有浓厚的民族音乐风味,而《四小天鹅舞》音乐轻快、活泼,节奏干净、利落,质朴而生动,具有田园意味。舞剧的舞蹈编排更是精妙绝伦,音乐的每一个片段、细节都得到细腻的表达,舞蹈语言丰富而流畅、场景宏大、华丽明朗,全剧充满诗情画意。由此可看出,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互动的,不少舞蹈动作、场景的视觉空间感,能激发和引导音乐的创作,极好地启发了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使音乐更具“可舞性”。而具有良好音乐灵感的舞蹈家,更使音乐旋律与舞蹈从构思到风格、情调到表现、造型到意境等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舞蹈是在音乐提供的时间中造型,音乐中的各种元素对舞蹈表现都有积极的影响。比如,节奏元素在舞蹈中会形成多变的律动,获得动作的对称性和规律序列;速度能影响舞蹈动作的快慢变化,以及整体统一性;音乐力度会影响舞蹈表现中肢体的舒展以及刚柔变化。音乐对舞蹈形成的律动感与舞者对音乐感受所表现出舞姿的韵律感,就成为舞蹈艺术表现的美感。舞蹈作品《天鹅之死》音乐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的《天鹅》选段,作曲家以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了大象的笨拙、狮子的强悍以及天鹅的高雅。《天鹅》一段的音乐中,流畅而富有动感的钢琴琶音衬托出大提琴沉稳的音色,仿佛似圣洁、高雅的天鹅游动的姿态。俄罗斯芭蕾舞蹈家巴芙洛娃与舞蹈编导米哈伊尔·福金从乐曲中受到启发,将其改编成芭蕾独舞《天鹅之死》,舞者在流动的音乐律动和稳重的琴声表达中,表现了天鹅生时的妩媚之感。音乐的转调和发展引申出天鹅生与死的挣扎,以及对生的依恋。舞蹈编导也以精妙的构思将其进行舞蹈情节的转换。音乐的表现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音乐的意象也在时间的延伸、变化中形成和丰满。中国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舞者在柔美、起伏的音乐意境中,通过手指对孔雀头的造型,肢体灵活地闪动、跳跃、旋转,表现了孔雀踏着晨露,或宁静伫立,或飞旋舞姿,时而埋头吸水,时而梳理羽毛的姿态,展现了一个极富灵性的舞台形象。作品配以富有民族民间特色的音乐动律,营造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生活场景,舞蹈的静态造型和舒展的舞姿都具有雕塑感,极具东方韵味。舞者将孔雀之灵性物化成真、善、美的化身,是民族精神和生命活力的表达。从中西方音乐和舞蹈的艺术表达和风格特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天鹅》的圣洁、高贵,或是《雀之灵》的灵动、雅致,意象与造型都栩栩如生,情感表达都细腻、深邃,极具时空、音画之美,真正将人体作为肢体造型之魅力发展到极致,成为舞蹈与音乐完美结合的杰作。

结 语

音乐与舞蹈在形象塑造和审美表达上互动互补,经历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形成丰富的创作和表现手法,精品璀璨、影响深远。如今,人类已进入全新的互联网时代,艺术表达上更为浪漫奇想,艺术审美也更具体验性。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达有时仅以情绪或意境等形式偶尔出现,甚至是只求“意”而不达“形”,这需要艺术表现者提升自身表现能力,也需要欣赏者了解艺术表现的内在规律,“在艺术审美的体验中若欣赏者具有善辨‘音律’的耳朵和善于发现艺术美的眼睛,有能与作品心灵相通的情感感应,就能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7]

本篇责任编辑 李姝

參考文献:

[1]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56.

[2]汪流.艺术特征论 [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309.

[3]张大鸣.试论舞蹈艺术的特征美 [J].美与时代,2008(10):98.

[4]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16.

[5]叶纯之.从舞蹈音乐看作曲家与舞蹈家的关系[J].舞蹈论丛,1987(1).

[6]陆祖龙.关于音乐与舞蹈功能差异的探讨[J].舞蹈艺术,1986(1).

[7]张大鸣,付国庆.试论音乐的“造形”特点与舞蹈创作的互动关系 [J].音乐创作,2010(5):155.

收稿日期:2017-10-08

作者简介:高小军(1963— ),

男,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 610021)。

黄卓(1982— ),女,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讲师(四川成都 610021)。

作者:高小军 黄卓

上一篇:信息化计量技术论文下一篇:农业机械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