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的移动通信网络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数字多媒体业务的丰富以及网络光纤改造和全IP化进程的加快,三网融合已经从理论变为现实,其应用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面对三网融合发展的趋势和速度,作为国内传统电信运营商应如何应对?文章分析了当前运营商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全面转型的必要性,同时也从网络、业务、运营等方面阐述了转型的思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网融合的移动通信网络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网融合的移动通信网络论文 篇1:

中国《网络安全法》的基础理论构建

[摘要]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IT时代。这次伟大的网络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安全困扰——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使用网络的人口达到27亿。网络主权,是我国21世纪初重点提出的网络法治理念。我国互联网自“协议接入”以来,学界在认知“网络主权”理念方面不断探索,当前仍在“根域自主、芯片技术、运行模式、境内存储”方面存在认知“短板”。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网络安全法》草案未获通过,这表明我国法学界亟须全面掌握网络规律、技术界也亟须有重点地突破网络安全技术“短板”。通过对网络主权的边界国家信息安全要素的探讨,厘清逻辑、物理、用户、信息四大网络主权要素,扩充了国际电信联盟(ICU)的网络定义,以力图改进我国2015年《网络安全法》草案中的若干要素缺失;并通过廓清网络信息的概念内涵、法律属性、特征范围、认知本质等基本问题,运用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模型来描述网络主权及相应立法基础的理论架构。

[关键词]网络主权;网络安全立法;网络安全要素

2015年6月十二届人大十五次常委会审议《网络安全法》草案时,根据我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关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所作的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宽带通信网,拥有全球最多的网民和移动电话使用者,当前我国网络发展已具有“广互联”的特征: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宽带通信网络,长途光缆达93万公里,光纤入户端口1.86亿个,全国93.5%的行政村开通宽带,移动通信基站354万个,移动电话、互联网网民数分别达到12.9亿、6.5亿,其中4G用户超过1.6亿,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10中、中国企业占4家,前30强中占了8家,电子政务[金关(海关)、金税(税务)、金盾(公安)、金审(审计)、金保(社保)] 应用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①。然而,使用网络是安全的吗?网络安全涉及信息安全范围至少相当于中国人口数量的两倍。假设每人每日只占用1字节,每字节对应0.1元的价值,那么网络信息的价值可以达到中国GDP总量的1%[1]26,376-380。这已不单是网络本身的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安全核心利益的问题[2]。问题的严重性往往意味着认知的片面性,因而有必要整合技术与立法两方面的视角来探讨我国网络主权及其基本理论。

一、 当前网络主权理论探讨的局限性

互联网作为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一项技术引进,具有时间短、变化快的技术特性,在通盘考虑网络主权的总体要素时,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概念的“跟风”,这暴露出被动性的学术局限。

(一)局限于部门法学、探讨局部的信息保护

关于网络法治,法学家们在民法领域从私法理论出发,曾做出了详尽的问题导向研究[3],例如,基于合同法研究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和信息流转问题、基于侵权法研究网络信息侵权问题、基于知识产权法研究版权保护问题[4],另外还有很多对具体网络业务的法学研究,如探讨保障网上银行业务安全的法律机制,这些部门法研究涵盖了从大部分微观业务操作到宏观监管的网络具体问题。但是,这些部门法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局部、难见整体,缺失对网络整体安全性的全要素把握。

在刑法领域中,有学者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对信息安全进行了分析,其中包含了对危害信息安全的法律问题进行的完整论述[5]。也有文献将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问题单独论述,总结了刑法的保护模式,比较了国外刑法典中规定的保护个人信息的内容[6],但由于中国的国情与众不同——中国是网民最多的国家,中国相应地就发展出了全球最大的网络运营商、网络服务市场、网络用户群体、网络主体行为等等现象。由于中国网络活动的复杂性远超他国,在设定刑事反恐、社会维稳、网络舆情监控、网络基础设施保护等方面,就都需有中国特色的国情调研与理论提升的整体支撑。

在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乃至“主权法”领域中,网络安全都是一项需要运用“一盘棋”(As a whole)方法来构建基础理论的社会实践范畴。学界对于电信法、大众传播法、通讯技术标准和计算机保护等立法保护均有较多的前瞻研究,特别是在一些具有政策前瞻但位阶较低的部门规章研讨中,显示出了对网络安全管理的机构多元性和机制重叠性的忧虑,这些重复立法的忧虑实际上是呼唤对网络“一盘棋”的思考。

可见,网络主权的整体立法,需要考虑各个部门法的结合,需要基于网络技术认知的整体性,需要突破各个学科的藩篱、突破多头管理的重叠,需要全面考虑网络主权的整体性、边界性、技术性、系统性,以解决盲人摸象一般的理论分歧与认知滞后。

(二)局限于法理思辨、探讨抽象的权利正当性

国内有学者从法理学角度,运用权利理论分析网络权利的正当性、信息保护的价值性等研究[7],但也往往脱离网络本身的社会属性与技术特征。权利和价值层面的探讨往往滞后于层出不穷的网络行为,法理研究往往沦为事后的牵强解读。网络权利源自何处?这首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技术问题。如果这一问题无法澄清,后续问题就变成沙滩上的楼阁,无从进行扎实的研究,或者设定过多的前提与假设。由于技术发展快速多变,对于新出现的问题无法跟进足够的法理研究。例如,现有法学理论就难以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难以在网络技术框架之上来严谨探讨网络权利的技术来源、硬件支撑、信息本质、主体活动。

(三)局限于隐私权理论、替代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边界研究

1995年,欧盟曾通过各种指令要求会员国建立内化为国内法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与此相关的各个成员国也确立了一系列的相关立法,例如德国就采用统一立法的方式出台了个人资料保护法。美国的个人信息保护也曾主要以1974年隐私权法案为限制性规范,并伴有其他众多的单行立法进行保护,隐私权以外的其他信息则由国家安全部门等的法规进行保护。

网络信息无法等同于传统法治定义下的隐私权。有学者以信息或者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将信息法或者网络法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法进行系统的研究[8],但这也显露出了其将虚拟网络与实体信息进行了不适当地分离的问题。网络安全不仅仅是单纯的产业安全问题或隐私权安全问题,网络运营行为与个人网络信息行为的交互叠加,使得传统的债权、版权、隐私权等民商权利混杂在网络整体之中,换言之,传统的法学分科难以横贯网络主权与安全的方方面面。这表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什么是整体网络主权的基础理论?

二 网络主权立法的基础理论与要素

技术革命总在推动法治的革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互联网+”的绿色时代——从三代升华到四代的工业革命,亟须在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的法治视角下形成全新的基础理论构建——这一全新构建,既需要统筹使用既有的法学各部门的文明共识,又需要内嵌在全新的网络空间技术架构之中。

(一)网络主权的定义要素

2015年7月1日出台的我国《国家安全法》25条在我国法律体系之中首次提出“网络空间主权”的法治概念;但是,同年我国《网络安全法》(草案)第65条1款定义下的网络:“是指由计算机或者其他信息终端及相关设备组成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交换、处理的网络和系统”——这一网络定义,是否涵盖了网络空间的全部技术要素与客观存在?

1.网络的定义

网络(cyber),在技术层面上,是通过技术协议和编码,将孤立的工作主机以物理链路相连,以数据链路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以供人们进行即时通信的一整套系统。作为工作站的地理位置不同的主机、连接跨区域的通信设备和线路、支持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编码协议及软件,是传统网络定义的必备要素[9];由此可见,现存法律法规中涉及的网络,必须针对网络的技术定义进行规制;作为“互联网+”的工业时代技术标志,互联网本身融合了移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运输物流网、远程控制网等网络,都一并构成了网络主权所应涵盖的技术性客观边界。

在信息、通信、物流、网络渐趋融合的“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移动网和电视网三网融合为基础的国际电信联盟(ICU)对于网络的定义有了新的拓展:由以下所有或部分要素创建或组成的物理或非物理的领域,这些要素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网络及其软件支持、计算机数据、内容数据、流量数据以及用户——这一定义表明了网络与信息的同存共融的特征,但关键“短板”在于,其缺失了决定网络空间赖以存在的编码协议与根域“逻辑”,这一缺失导致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理论悖论。

2.网络四要素

在网络主权的法律意义中,必须看到:网络专指使用同种协议书的、通过“网关编码”和“根域解析”将众多的计算机连接到一起而形成的信息用户集合体,它具有逻辑自主性、物理特定性、信息开放性和用户主体性四大特征。“网络主权四要素”[1]216-223,必须是完全基于并映射“网络空间四要素”而形成的整体认知。各个要素的具体描述如下:

物理,特指网络信息共享所依赖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硬件配备,这些硬件属于网络的物理部分。物理部分是网络赖以存在的载体,是人们能够感知和互动的客观实在,网络首先是以芯片技术为核心的物理部件的全球集合。

逻辑,是网络物理硬件以外的决定其具有根本性分层架构的互联体系,特指网络空间的逻辑架构、关键参数、域名地址、链接前提,它由全球13台根域名服务器、域名、IP 地址、一系列公布和隐蔽的“数据协议”组成,是网络资源全球分配的根本权力和分层互联体系[10]。

信息,是指全部可以用电子方式储存的声、光、图、文等任何人类可认知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存在,它包括网络物理部分载有的各类应用软件和加载于网络设备之上的各种文本文件,它甚至还包括尚未进行严格编译的源代码等,它是网络资源具有使用价值的核心内容与资产。

用户,是指现实世界中实际使用网络的自然人、法人、任何社会团体。从信息使用的角度讲,用户是信息的制造者、使用者、需求者、消费者、运营者、接受者,用户使用电子信息并彼此联结、交换、共享、互动,创造信息价值,维系互联网的存在。网络空间即是用户之间借助物理、逻辑、信息进行真实互联与分享使用的价值空间。

(二) 网络主权的信息本质

网络主权,不能离开一国之中的用户、信息、物理硬件、逻辑联结。其中的用户作为一国公民和居民的法律主体边界是清晰的;然而,网络的逻辑自主性、物理特定性、信息开放性的边界在哪里?这是一个没有全球共治共识的问题。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人类运用信息的历史中解析信息的本质,进而才能廓清网络空间的主权。

1.信息的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information),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现代信息学定义下的信息,是指有目的、有意义乃至有一定用途的数据。它具有生成、处理、传递、存储的“全生命过程”,它是一种用文字、图表、声像乃至遗传密码等符号进行传送和接收的用于智慧生命使用的报道和内容。

信息既来源于客观世界,也来源于主观世界,它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继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活动。很多经济学意义上的论断都是以完全的“信息假设”作为前提的[11],例如: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或者信息错误,这些都会影响经济学家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与判断,继而信息很早就被商品化了。信息显然具有经济价值,它并非单纯地是一种人类主观内生的资产,它是一种综合了主客观、内部性与外部性、价值变动极大的无形资产[12]。

信息的秩序反应了人类的智慧活动。信息是由发出主体(信源)向接收主体(信宿)发出的,它含有某种改变事物不确定性的目的,它依赖于某种物理介质(信道)的存在进行存储与传播,它能反映并交互作用于对主客观世界的全部表达方式与认知状态。所以,信息权利的主体,不可离开信源和信宿,即包含了以人类为主体的全部主客观世界;信息的内容,则是根据主客体的交互影响所达成的认知、推理、概括、意念。信息因其主体、客体、内容的无形化,区别于有形物质、或动产、或不动产的权利要素。所以说,信息权利是一种集合性的权利系统;信息系统的法治内涵,叠加了信息的主体、客体、内容在生产、传播、使用、存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

2.信息的本质

作为信息权利主体的信源、信宿和客体中信道的物质结构,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信息本体的范畴相对固定于自身特性。具有如下的本质特征:

贮存处理性——信息可以通过人脑和实体载体进行数据贮存,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人为的处理。这种特性使得信息既可以长期存在、又可以随时变动;可以因人们的贮存行为而突破时间上的限制,也可以因人们的处理行为而发生信息安全性的变动。

客观度量性——信息时代的电子信息是以“比特”为单位,但也还有其他的度量方法,其度量的范围并不十分相同。电子信息是继人类结绳记事、发明文字、活字印刷之后的电子化储存了的信息,因而其容量具有精确的可度量、可复制性。

物质依附性——信息的存在都依赖于物质的载体;信息的存储、加工、传递和反馈等环节也均需要借助物质载体。信息离开了这些介质就不能独立存在、产生和变化。这就决定了对于网络信息的保护不能只局限于对于信息本身的保护;其全面的保护,必然牵涉到对电子信息生成、传播、载体、存储的保护和维护。

意识交互性——信息的价值是通过信源和信宿之间的交换而产生的。广义角度看,即使信宿没有将接收到的内容明确表达出来而是在意识当中存在那么它也是一种被存储着的存量信息。如果没有人类主观世界的认知与互动,信息的存在就失去了对于人类的意义。

重复共享性——信息不同于一般的有形商品,其共享活动可以反复进行,在无限次的传递和交换过程中,信息的价值会不断衍生,并有新的信息价值相伴生,从而会产生一种扩散性的增长趋势。因此,信息这种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特性,构成了信息共享活动所特有的价值驱动力。

认知相对性——信息既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也掺杂了信息发出主体的主观认识。鉴于发出主体的认识水平、事物本身的发展阶段、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技术衰减局限性,信息始终处于“绝对的不完全”和“相对的完全”统一体之中。

虚实替代性——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产生,信息流,成为经济运行效率提高的焦点。现代经济逐渐转向信用经济,复杂的物流和货币流的中间交易过程以信用为担保并以信息流的形式高速流转,信息本身虽不能完全替代物流等实体的交换,但可以部分地替代其交换,以致极大地替代实体物流的权属流动。

学科融合性——在学科界定上,信息不能单一地归类于认识、知识、科学和版权等单独的学科范畴。即使在法律语境下,信息的概念与数据、资料、知识、版权、情报等也不可混同。信息的本质在于横跨人类认知的种种方式,科学史上的既有学科都无法独自定义信息时代下的信息本质。因此,如何在“网络+主权”的交叉范畴中定义信息、定义信息边界、定向、定义信息安全,确实是国内外法学家共同面临的难题。

(三)网络主权的安全认知

网络主权和网络安全的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同时竞合网络理论、信息理论、主权理论;网络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法治保障,因此需要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以数字形式规制网络信息的生成、获得、加工、处理、传播、存储,以全方位地维护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

1.认知网络主权的新特征

从网络主权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网络主权具有全新的技术特征。

(1)即时性——区别于传统的信息交换模式,信息的发出过程和接收过程在时间上基本同步,基本没有传统信息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这就决定了在维护网络主权的过程中,既要适用传统信息传递过程的审查模式,更要进行顶层的安全设计,全面围绕网络四要素来维护网络信息的国家“边防”。

(2)边界性——网络信息不仅处于时间上的瞬时状态,还处于空间上的虚拟状态。由于互联网的全球互联,使得一国维护其网络主权难于刻画出明晰的主权边界。只有全面把握网络四要素并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一国的网络主权才能从顶层逻辑的自主、物理芯片的自主、信息存储的自主、用户管辖的自主四个方面来建立法治的边界。一旦不能具足上述四大技术能力,网络主权的边界将无可厘清、维护。

2.认知网络主权的新威胁

(1) 物理——技术风险

网络的物理部分存在被破坏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世界各国为了占领信息社会的制高点,都纷纷发布不同级别的国家网络安全计划、规程或者战略,以积极推进本国网络主权项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在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仍有占世界2/3左右的人口由于物理部分的缺失而远离信息社会。由于不能掌握逻辑部分权限,一些信息化大国试图通过对物理部分和信息软件的实质性控制来维护自身的网络主权,同时提出国际网络共治以迫使重新分配网络逻辑部分的管理权限。

(2) 逻辑——垄断博弈

为了使不同地理坐标中可运行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的集合进一步确立和完善,需要网络中的不同系统和主体相互通信,才能最终达到数据信息共享的目的。而这些协议、标准和IP地址等的管理分属于不同的机构,且这些机构又受到不同国际组织甚至是主权国家的控制。美国通过ICANN实际控制国际互联网的基础性逻辑系统。而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万维网联盟、国际互联网协会等国际组织在国际互联网治理中相互博弈,不断地提出网络非垄断意义上的全球网络共治主张。

(3) 信息——无序监控

网络信息处在高度公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信息极易被记录、传播、篡改和监控。如果信息遭受到这些行为的破坏,就会丧失其应有的价值。网络信息处在网络这种虚拟的平台之中,区别于以其他方式储存的信息,其一般侵权人数众多且损害急速扩大,难以找出信息的权利主体、侵权责任人等的真实存在,因此也更难进行法律保护和追究责任。

(4) 用户——匿名自由

作为用户的机构和自然人,因属地主义原则而归属于不同的本国法管辖,分属于不同的法域。因此,这种由于信息资源共享和传播而导致的区际法律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有效规制用户匿名上网、推动网络安全的全球治理,确立各自国家在网络信息保护问题上的管辖权以解决冲突法上的各种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现实中的网络用户、运营商、主权者之间突破了彼此的国别界限,因而需要明确其在不同情况下的网络权利以及相应的违法救济措施。

三 中国网络主权的相关立法方略

(一) 安全认知

安全,是权利存在能够稳定和持续的基础,其本身即是价值取向[13]。失去了安全,存在即不复存在,而以正义为价值的法治也将无从谈起,难以构成“存在、安全、正义”三位一体的主权统合性哲学本原理念[1]108。

认知安全的客观方面,是指远离危险特性或者不存在某种威胁;认知其主观方面,是指不存在心理恐惧。全面安全,是主客观兼顾的安全,侧重于客观方面。国际上较为通行的信息安全概念,包括硬件、软件和内容三部分。即要全面保证信息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本体的安全。

美国国家安全系统委员会早在2002年就给出了信息安全的明确定义以及模型基础,即C.I.A三角。其定义突破了简单的机密性的要求,并与欧盟对于信息保护的要素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上述对信息安全的定义只局限于可控性、可用性和保密性,而有意漏掉了“物理”特别是“逻辑”上的网络安全认知。

(二) 模型比较

基于网络主权与国家安全基础理论,结合消极安全、积极安全、网络主权四要素等阶段性认知成熟度,可以构建出如下的“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的三维基础模型”:

1.以消极安全标准为x轴,指引信息的依附性、共享性和无限性的发展;

2.以积极安全标准为y轴,指引信息的可贮存性、不完全性、交互性、依附性和部分替代性的完善;

3.以网络安全四要素认知为z轴,指引从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数据安全至用户管理安全的层层升级;

4.发展轴标示理想的发展趋势;

5.阶段轴指引从传统阶段、ICT阶段至人工智能阶段的扩展。

依托该模型所确立的标准,在对一国现行立法实践作有效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可以将该国的“网络主权维护程度”进行比较严格的标定。在比较任意标定的两国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异同且可以较为明晰地观察导致该异同的具体原因,并得出相应的调整策略。该模型旨在观察各国立法实践和网络安全法治程度的差异,对于细微的差别和具体实施情况的统计尚有待于运用总量运行效率的量化比较加以优化。

(三) 赋值标准

上述“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的三维基础模型”涉及的赋值标准,其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1.消极安全标准

消极安全标准,是指用于衡量当信息主体反对获得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网络信息安全程度的标准。这种标准的提升有利于防止不当的损失或者缩小损失的范围、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常伴有相应的索偿权和罚则,一般以相应的救济程度划分等级。具体可细分为:

免打扰标准:此标准包含三项内容,具体是指信息主体免于在未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或者在不适当的场合中被提及的权利、免于被不需要信息打扰和妨碍的权利和免于需要信息中不良信息侵蚀的权利,如被遗忘权等。

得禁止标准:是指衡量信息主体得以禁止自身信息权益被侵害、制止侵害行为和停止侵害状态的标准,如相关信息的举报权、删除权、对于被收集信息要求销毁或返还的权利等。

可抗辩标准:衡量信息主体与信息内容之间的关系的紧密性的标准。假使标准严格,则信息主体对于其对信息所作的相关法律行为的否认几率也会相应增加,反之降低,如实名制认证等规定。

2.积极安全标准

积极安全标准,是指用于衡量当法律主体希望或者不反对获得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网络信息的安全程度的标准。这种标准的提升有利于使相关的法律主体获得预定的或者正当的收益,如果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损失的是积极收益,一般不产生净损失。具体可细分为:

可控标准:衡量信息使用主体是否能够控制信息的产生和使用的标准。对于信源而言,是指其能否保有产生的信息的所有权和保证信息准确及时、可用地到达信宿的标准,如著作权等。对于信道而言,是指软件、硬件设备的可控和可操作性。对于信宿而言,是对准确获取的权利。

可用标准:衡量保证信息为授权者提供有效服务甚至获益的标准,如共享信息的发布、信息交互利益的享有权利、要求政府公开相关信息和要求企业提供有关信息等,也同时否认了业务拒绝的合法性。

保密标准:衡量信息是否被第三人知悉或者秘密窃取的标准。对于信宿而言,除了通常的保密性要求以外,还有具有积极意义的知情标准的存在。

完整标准:衡量信息使用主体能否传输和获得信息的全部的标准。

真实标准:衡量信息内容是否被篡改、扭曲、破坏结构甚至是虚假消息替换的标准。

综上,以上各标准指标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标准评价体系,但在具体的情况下,各标准之间具有不平衡性。根据不同的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会对不同的标准进行优先排序,决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国家立法方略。

四、结语

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中的建模与赋值、标准与取舍,都是针对网络立法基础理论的一种学理尝试。构建基础理论框架所提供的一种全局性学说,目的在于构建网络主权立法的整体性认知;此种基础理论的应用则选择了一种量化的技术表达,用以检验现实网络主权与网络安全立法的全面性、适应性、先进程度。无论是基础理论学说,还是量化技术表达,其出发点都应源自实事求是的技术能力、认事用法的实践原则。

[参考文献]

[1]赵宏瑞.世界文明总量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21.

[3]杨咏婕.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31-36.

[4]张涛.个人信息权的界定及其民法保护——基于利益衡量之展开[D].长春:吉林大学,2012:74-80.

[5]李源粒.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刑法保护[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4:32-42.

[6]段晓妮.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13-15.

[7]李晓辉.信息权利推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45-78.

[8]齐爱民.信息法原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60.

[9]吴伟光.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6.

[10]赵宏瑞.浅析“四维总体网络法治观”[J].网络空间战略论坛,2015,(7):42.

[11]陈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4.

[12]杨君佐.网络信息经济治理模式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9.

[13][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 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93.

On China Anti-Terrorism Law and It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ZHAO-Hongrui, LIU-tianhui, YANG-Yize

(School of Law,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0)

〔责任编辑:张毫〕

作者:赵宏瑞 杨一泽 张杉杉

三网融合的移动通信网络论文 篇2:

三网融合引领通信运营商转型

摘要:随着数字多媒体业务的丰富以及网络光纤改造和全IP化进程的加快,三网融合已经从理论变为现实,其应用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面对三网融合发展的趋势和速度,作为国内传统电信运营商应如何应对?文章分析了当前运营商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全面转型的必要性,同时也从网络、业务、运营等方面阐述了转型的思路。

关键词:三网融合 互联网 IPTV 转型

1 三网融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自1996年美国颁布新电信法开始取消对多种电信业务市场准入限制起,“三网融合”真正开始实施。目前,在美国、欧洲地区三网融合已经进入相对较成熟的高速发展期。对于国内,三网融合起步较晚,仍处在试点阶段。

目前,三网融合在国家层面已经进入推广阶段,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双向进入已经实施。广电和电信运营商都会成为巨大增量利益的受益者,但同时两方面临着竞争和利益分配最大化的压力。

一方面是机遇,三网融合带来的收入市场增量远大于广电和电信运营商现有市场的总和,就是蛋糕变大了;同时,原有老企业通过资源优势置换,减少了重复投资建设,增加了利润,也就是蛋糕变厚了;再者,通过产品融合和用户群共享,双方用户份额都得到了提升,也就是蛋糕的奶油更多了。

另一方面是挑战,作为两个行业原有的单一业务垄断的经营模式被打破了,原有的用户份额存在流失风险;综合业务对新技术、新网络的要求也使老企业面临高额固定资产投资的压力;“服务+销售”的新运营模式对综合型专业人才需求压力已经显现;同时,新兴领域内后崛起的OTT业务提供商也会极力的分一杯羹。应该说三网融合产业带给大家机遇的同时,也向大家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 三网融合引领运营商转型

2.1 网络技术的转型

2.1.1 网络核心层演进趋势。IMS(IP多媒体系统)是网络核心技术的最新演进方向。IMS顺应了网络全IP化趋势,其不仅可将单一类型的移动网络融合到全IP,还可实现固定网、移动网的融合,是解决语音、数据、视频等差异化业务融合的重要方式。同时由于IMS具有SIP标准化接口的特性,因此可以实现业务与控制灵活调整和有效分离,为更好地支持各种业务奠定了基础,从而被当前业界公认为未来融合的控制平台,是面向未来多媒体通信的核心技术。

网络演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综合考虑保护现网的投资,保证新旧网络之间的平滑过渡。鉴于已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网络均承载了大量的用户,因此在向IMS演进过程中,还需充分利用已有的固网PSTN和软交换网元,在其上建设IMS叠加网更具备可操作性。移动网由于IMS技术植根于移动领域,因此可以实现灵活接入。综上所述,在用网络向IMS演进的总体思路:应基于现网实际,以满足多业务环境下的融合业务需求为目标,结合网络IP化、融合组网及IMS成熟性等统筹考虑,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向IMS过渡。

2.1.2 网络接入层演进趋势。接入网根据技术不同可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形式。有线接入包括铜线、铜轴缆、光纤等形式;无线接入包括移动无线(蜂窝通信)和固定无线形式。

对于有线接入,传统的XDSL铜线技术和cable铜轴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带宽传输需要。随着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和光纤的普及,基于光纤的FTTH宽带接入模式将成为主流。当前运营商可以根据带宽增长速度并结合资源现状分布实施“光进铜退”,通过一定时期内的PON和DSL技术结合,通过FTTC或VDSL2方式逐步过渡到FTTH模式。

对于无线接入,当前较成熟和普及的技术还是基于移动通信的2G和3G标准以及固定无线接入城域网和局域网。虽然4G实现了大幅度提高了接入带宽(下行100M,上行20M)并即将商用,但是从技术上来看,无线接入的未来将是融合现有无线接入技术(4G,3G,2G,WLAN等),实现真正意义移动通信技术与WLAN技术互补的,全频谱通信的融合网络。

无论有线接入还是无线接入,随着技术进步和业务承载的需求,尤其是三网融合带来的大流量、全业务融合化趋势,其未来演进方向必须具备宽带化、多样化特点。

2.1.3 IPTV/OTT演進趋势。IPTV业务是基于宽带互联网接入,以机顶盒或其他具有视频编解码能力的数字化设备作为终端,聚合各种流媒体业务。IPTV业务属于家庭宽带多媒体应用业务以TV屏为呈现终端的应用,是三网融合应用演进道路上的第一步。IPTV的主要卖点是交互特性,及因特网内业务的扩充。此外,还可以将电视服务和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以及娱乐、教育等功能结合在一起,因此,三网融合试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OTT(Over-The-Top)互联网电视,是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传输的IP视频和互联网应用融合的服务,其接收终端为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或机顶盒+电视机,用户的体验、界面、操作方式保持以电视为主。OTT产品是在包含了IPTV业务全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互联网高清等多项功能的产品。使用OTT产品的用户可以随意的在IPTV与互联网高清之间来回切换。OTT业务支持多媒体共享功能,用户可以将存储在书房电脑中的电影,通过手机/遥控器控制,在电视上浏览、播放,也可以直接把手机、电脑上的媒体文件推送到电视屏上,同时用户在手机、Pad上观看的云端视频资源更可以通过甩屏功能同步到电视屏上观看。OTT通过HTTP协议,可以让任何一个用户直接联网。

OTT产品通过支持全路由功能的家庭网关,实现三网融合,在普通三网融合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附加增值功能。OTT是IPTV的下一代业务方向,它代表着三网融合产品的发展趋势。

OTT与IPTV的比较:

2.2 运营模式的转型 面对信息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三网融合后的业态多元化,运营商必须快速改变其经营模式,向“服务+销售”的运营模式转型,以适应行业的变革。

2.2.1 基于内容应用的营销转型。三网融合无论对于运营商还是广电,从业务经营角度都打破了原有各自的基础业务、单一业务垄断。这种改变不同于通信业内模拟向数字、语音向数据的发展变革;这种改变将彻底颠覆传统的资源驱动型通信业态。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必须做好两个层面的转变:①业务融合:三大网络的业务相互渗透和融合是三网融合的核心本质。要做好单一产品向融合产品转变,作为运营商必须摈弃传统业务与增值业务和传媒业务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深度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融合产品。三网融合后的业务模式为“语音+数据+视频”,运营商最大的变化是可以运营基于互联网的传媒和内容应用,同时也放开传统业务经营权。在此过程中运营商必须将资源供给型产品开发模式向汲取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业务驱动型开发转变,才能避免自身被管道化的尴尬局面。②体验营销:互联网技术进步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是三网融合的基础和推动力。用户对手机电视、音乐、游戏、聊天等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业务接受度和交互式业务普及度迅速提升。上网终端方面2012年智能手机网民数首次超过PC和平板电脑网民数总和,这种便捷性带来的是随时随地的业务体验。作为运营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一方面应推行体验式营销模式,以“终端+业务”促进用户发展;另一方应推动异业合作,通过行业信息化应用拓展市场。

2.2.2 基于用户感受的服务转型。①提升系统保障能力:随着三网融合深入,依靠简单服务模式难以适应发展。一方面,业务复杂程度和用户个性化要求不断增长,使得运营商必须依靠规范的技术标准和支撑平台来保证服务质量的管控;另一方面,大量客户在使用中反馈的需求也为运营商提供了绝佳的市场信息。因此,只有加强系统的保障和分析统计能力才能确保主动服务成为可能。②提供差异服务体验:用户使用习惯的差异化和业务多元化,使得单一服务手段无法满足用户服务预期。这就要求运营商调整服务策略。一方面,细分服务目标用户群,可按照业务、贡献、重要性等维度进行分群、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差异化服务标准;另一方面,变被动接待为主动出击,将服务深入到售前环节,从达成销售开始即纳入服务体系。③建立便捷服务渠道:在信息化无处不在的今天,用户服务的便捷性已经成为用户感受的首选标准。而传统运营商店面型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要。依托互联网建立起用户自助化服务的电子渠道(网上营业厅、手机营业厅、自助终端机)成为有益的补充,并大有成为主渠道的趋势。其优势在于,一方面,实现了用户随时随地享受服务的可能;其次,满足了用户在营业厅实现不了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体验;第三,降低了运营商服务成本和认为产生的经营风险。电子渠道的应用缩短了企业与用户距离,加强了用户感受满意度。

2.3 管理体制的转型 三网融合自1998年提出,至2010年开始试点,应该讲技术、业务和用户需求均不存在大的障碍。时至今日,试点中反映出的诸多问题归结其原因是管理和体制不到位。具体体现在外部体制、内部环境和企业管理三方面:首先,通信、广电和新兴互联网企业分属不同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三网融合后给现有的监管体制出了一个大难题:业务双向进入后的利益问题、基础网络的投资规划问题、政企不分的体制问题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垄断和区域保护,没有真正反映市场的预期。因此,监管体制改革将成为三网融合高速发展的助推器。其次,作为试点行业,业务双向进入势必带来竞争。竞争中存在先天业务优势的一方势必要考虑自身用户和利润流失,而后一方则往往通过低价策略进行拓展。这两者形成了即合作又竞争的矛盾体。如何化解矛盾,作为试点企业必须要端正心态,积极竞合。要通过提供高品质业务拉动用户消费,通过减少重复建设降低成本,通过整合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只有将用户消费的蛋糕做大,才能保证每个人分到的更多。最后,作为运营商如何应对三网融合带来的冲击?最根本还是要自身练好内功。其中最关键是人。因此,具备技术知识、实操能力、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其需求旺盛。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才储备将成为企业的生命线。另一方面,有了人之后还需要保持团队的活力和效率。要做到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就需要打破传统大锅饭体制,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尤其要不断优化考核奖励机制和选人用人机制。除此以外,做好企业管理和经营的战略规划对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认为,在当前三网融合如火如荼试点的大环境下,通信运营商应以全业务融合为目标、通过运营管理创新,发挥智能管道优势,提升客户服务感知,重塑自身核心竞争力。三网融合是机遇也是挑战,运营商只有以改变谋生存、以转型促发展,才能在未来的市场新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韓丽君.国内三网融合现状[J].价值工程,2012(19).

[2]许宗敏.浅析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价值工程, 2011(17).

[3]杨英翔.三网融合技术的价值分析与可行性研究[J].价值工程,2011(08).

作者简介:马勇(1974-),男,河北秦皇岛人,本科,现任职中国联通天津市大港分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运营商经营管理。

作者:马勇

三网融合的移动通信网络论文 篇3:

服务就是核心竞争力

通信服务进入一体化时代

随着新一代网络演进和3G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运营商正面临着各种转型的挑战。其中,产业链的不断细化和延长正预示着运营商大包大揽的局面已不再,一个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时代正在来临。而制造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网络设计、部署、运营、维护等方面,能否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通信专业服务成为设备制造商未来竞争的焦点。

为探讨下一代通信专业服务的发展趋势,通信产业报邀请了六位专家就专业维护和外包、下一代网络支撑系统、网络优化三方面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您勾勒完整的通信专业服务远景。

话题一:专业维护和外包

通信业内的专业运维和外包服务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经历了哪些发展过程?目前呈现出哪些特点?

毕波:专业运维和外包服务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与运营商的发展过程是紧密相关的。98年以前邮电没有分营,那个时候电信网络规模比较小,根本谈不上专业的代维公司。后来电信分出来之后,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专业的维护队伍也产生了,但这个时候电信公司更多采用自行维护的方式。直到99年电信、移动再次分开,之后我们知道,移动通信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在移动通信网络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网络运维的工作量也相应的扩展,移动运营商更多的引入一些外部力量。当时的中国电信为了争取上市,实施了“主实剥离”、“实业重组”等重大举措,即将原来主业公司以“三代”(代营、代维、代销)的方式把这些电信附属业务划给实业公司经营。一部分电信实业公司开始成为市场独立竞争的个体,从事专门的电信网络运维服务。这样,电信网络代维开始成为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活动。相应的一些民营企业也加入到代维服务这个市场。但是代维服务一开始还是比较低的现场维护、设备值守等简单活动。

随着代维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更多的主体包括很多通信设备商、系统集成商,开始关注这个市场。通信业界都在探讨代维服务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代维服务从原来简单的现场维护向系统集成、技术支援等更高层次演进,当然,目前这还只是有一些演进的征兆表现出来,谈不上整个代维已经到了这种阶段。

总的来说,目前代维行业还是呈现一个“群雄并起、各方思变”的特点。现有的主体和潜在的进入者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然有一个联合整合、竞争博弈,最终找到各自定位的过程。但是各方都在思考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对于代维的各种形式也进行了更多的探索,这些都推动了行业的不断发展。

于鸿建:在国外,专业运维与外包服务从九十年代末就开始呈规模出现了,主要原因是由于西方国家电信市场的开放和3G牌照的发放而出现了大量的新型/新兴运营商,他们没有足够的网络运维经验因而采用全面外包的策略,例如和黄3在欧洲的外包。同时老牌的运营商业通过外包部分或全部的网络运维来实现转型(例如新西兰电信的外包)。这些外包都是完全由市场的力量与运营商的战略需求而决定的,规模较大,包括了低价值的现场维护部分和高价值的网络核心部分的全面外包。

在国内,通信网络运维领域中代维服务是一个刚刚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产业,您认为它对运营商实现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有多大的帮助?是否已经获得运营商的认可和应用?

毕波: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深入引入代维,关于代维公司的管理与合作模式上也有更多的探索。网络代维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网络运营的效率、缓解运营商日益增大的人力资源成本,并且部分代维公司逐步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平滑升级、更新换代的能力。这些因素都将促使运营商加强与代维公司的合作。

网络代维对于运营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让运营商将精力更多的集中到业务开发和市场营销工作上。因为运营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本身就需要更多的从客户需求出发,以市场作为业务的前导,根据业务的特性来要求后台的网络。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完全实行网络代维,那么业务与网络就由不同的企业承担,业务与网络的联系就完全成为一种商业交易行为,这个在目前技术和网络发展的条件下还是不现实的。

于鸿建:运营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是一个从网络层向应用层扩展的过程。运营商的工作重点从面向网络,逐渐过渡到面向市场和应用。成功的转型结果将淡化网络特征,并突出高层应用的客户体验。通过对传统业务的逐步外包,可以集中优势发展新的核心业务;同时,在开辟新的业务领域过程中,通过合作运营的方式可以结合社会资源,尽快占领市场。在国内,目前某些运营商已经开始尝试新业务开拓过程中的合作运营模式。

提供专业运维和外包服务的厂商应该具有哪些硬件和软件素质?服务应该涵盖哪些方面?

于鸿建:首先,外包服务商应该对运营商的业务及网络有充分的了解,对涉及到的网络技术和产品要具备一级和二级技术支持能力。同时,需要具备完善优化的运维流程和管理能力,优秀的外包服务商还应具有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如硬件手段通常包括网络运营中心(NOC)、呼叫中心、测试仪表、车辆等以及相配套的网络监控与管理软件、工单管理系统等软件。

服务通常涵盖网络集中活动的管理与现场活动的管理,网络集中活动的管理包括网络监视、故障监视、性能管理、开通管理、故障清除、业务资源调配、安全管理与备件管理等等;现场活动管理包括现场开通、现场常规与预防性维护、基站管理与电池维护等等。

毕波:现实中,代维服务更多的还是在运维执行层面的一部分,即网络技术支援和现场维护,执行层面的网络监控部分依然由运营商自己完成。网络技术支援对于服务方的技术实力要求是很高的,要求服务方对网络架构、具体的网络设备、最新的网络技术演进都有很全面、细致的了解,目前这一块更多的还是设备商以售后服务或补充协议方式提供技术支援。而现场维护相对来说主体公司就更多一些,很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在参与这个市场的竞争。但现场维护对代维方要求其实也是很高的,具体体现为对网络质量的严格的控制能力,与运营商工作流程的契合能力,匹配技术演进的前瞻性等等。

国内的电信行业应该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网络运行体制、规范运维服务市场秩序?需要产业链各方作出哪些努力?

毕波:这个确实需要产业各方都做出更大的努力,从运营商来说,要理清现有网络架构和层次,这是为合理划分代维界面所必需的一步。同时运营商还需要建立业务对网络的一套明确标准和指标,便于对代维方提出更加清晰、具体的要求。从代维方来说,“内修外联”是非常重要的。“内修”就是做大企业规模,做强企业品牌,加强内部人员的稳定性,更加紧密的契合到运营商的内部流程中,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自身在合作中的可靠性、稳定性保证,加大对运营商的合作吸引力与合作黏性。“外联”则是加大纵向、横向整合。纵向上和网络规划方、工程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争取在技术接口、沟通流程等方面取得更多的协调一致。横向上与其它代维公司共同建立代维行业通行的标准与规范,加强行业的规范性建设,同时以论坛、杂志、联合组织等多种形式加强行业内技术交流与技术研发。这些都是产业链各方下一步应该做的努力。

于鸿建:首先是市场大环境问题:在目前的特定的市场环境下,运营商的运行体制已经很完善了,也暂时不需要过多的政府或行业的介入来干预运维服务市场,而应该由市场的力量和各运营商的实际战略需求来进行自我调节。在国外,这个市场是充分自由竞争的,我们还没有看到政府或行业组织的介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G、NGN的出现,对运维和代维人员的能力和管理方式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于鸿建:最直接的要求是技术能力需要提升;其次,需要随着3G、NGN所带来的新业务与新商业模式,对运维能力和管理方式作出调整,以实现运营商从面向网络的运维到面向业务的运维转变,以及实现从保证网络质量(QoS)到保证用户体验质量(QoE)的转变。这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求运维人员掌握新的技术与对新的设备的运维能力;第二,要求掌握新的业务管理与开通平台的运行,以保证新业务的快速开通与部署,实现3G与NGN在提供新业务上的优势,实现运营商收入的增长;第三,要求运维人员有快速学习与创新的能力,以满足新的业务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需求;第四,要求运维人员具有合作协同的能力,以满足在3G/NGN的新的商业价值链中对大量增值应用业务合作伙伴的需要。

毕波:新技术的演进确实对网络代维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3G还是NGN,目前关注的重点主要还是网络服务如何保证业务质量和网络质量上。具体来说,可能会有以下一些要求:一、复杂网络结构的管理协调能力;二、分级分层服务质量的提供能力;三、网络平滑升级演进的技术能力。网络运维工作需要在保持网络质量的同时,及时的优化、升级网络。

话题二:下一代网络支撑系统

OSS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对同一个电信运营商客户来说,如何在同一个支撑系统上,将他们开通的服务所涉及的网络、运维、服务等集中起来,这涉及到很多的技术、维护体制、专业应用、数据处理等问题。

请总结一下目前国内各运营商在OSS系统建设方面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滕文:目前国内各运营商在OSS系统建设方面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地化,包括厂商本地化的开发和实施。优点:能够提供较强的本地服务,最大化满足业务应用需求。缺点:本地化的开发,往往无法很好的汲取国际OSS的建设及系统经验,并形成了较难改动的技术体系,即形成了特点,也造成了障碍。

第二,系统开发应用“急用先行”。优点:能够满足现时的应用。缺点:缺乏整体架构的系统性和扩充性,补丁的方式复杂,很难执行版本控制

第三,运营商投资有限。缺点:OSS系统相对后台,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有限的投资无法保证项目的善始善终的实施,同时,厂家的竞相杀价,也给运营商带来错误的投资信息。

第四,缺乏必要的需求确认过程。缺点:通过竞标过程获得的需求,未经过可行性确认,导致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变更,很难保证项目的善终。

第五,OSS系统IT化。优点:能够从IT的角度,规划、设计OSS系统,有助于企业级的IT规划。缺点:毕竟OSS系统管理的对象是专业的设备和网络,处理的数据也是有很强业务含义的专业“术语”,使用简单的IT方式去处理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带来很多应用上的问题。

荣国辉:近几年来,国内各运营商在夯实OSS系统网络运维基础支撑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和强化OSS系统面向客户、服务和业务的支撑能力,使OSS系统在规划、建设、应用和管控等多个方面逐渐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多业务种类、大业务量对运营商OSS系统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荣国辉:业务与网络融合发展趋势下,首先,网络层次和结构上会发展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无线、交换、传输、数据等不同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很可能发生变化;其次,业务的类型日益多样,单一或少维度的分类方式难以全面涵盖业务的特性,业务的开通、提供和保障往往需要跨越多个网络技术域;第三,客户逐渐划分为个人客户、家庭客户和集团客户等三个主要的类型,不同类型不同价值的用户对通信服务具有不同的感知和体验,要求OSS系统逐渐具备快速的业务开通能力、端到端的业务质量管理能力、动态和综合化的资源管理能力、差异化的网络后台服务支撑能力,都使以专业网管为核心的OSS系统架构难以满足融合分层的网络架构等发展的需要。

滕文:OSS建设厂家需要拓展自身的知识深度和业务技能,OSS系统要具备高效率、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全专业领域的特点,成熟的技术结构而不是最新的技术结构,并适应现代运维的变化。

固网运营商一旦开展移动通信业务,其OSS系统将面临哪些挑战?

滕文:OSS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对同一个电信运营商客户来说,如何在同一个支撑系统上,将他们开通的服务所涉及的网络、运维、服务等集中起来,这涉及到很多的技术、维护体制、专业应用、数据处理等问题。

荣国辉:固网与移动网的差异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接入层面,因此对于具有固网智能化能力的固网来说,OSS系统最主要的还是要增加无线网特性方面的管理能力,支持无线网络的资源管理和调度,无线网络的监视、测试、分析和优化,以及移动业务的端到端管理等。也许更大的挑战是固网运营商如何构建适合无线网络维护的流程、人员和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OSS市场容量有多大?未来会呈现哪些发展趋势?

荣国辉:市场容量还是根据各运营商的具体需求,一般情况下OSS的投资占运营商总投资的2~4%左右。预计未来除现在的专业网管系统核心仍然会持续发展外,支撑集中监控、综合资源管理、业务管理、网络分析和优化的OSS系统将具有较大的需求。

滕文:尽管OSS的市场竞争十分地激烈,但是我们可以看到OSS业务会随运营商的重组变革而改变,并造就新的市场机会。

OSS未来趋势是向BSS靠拢,逐渐形成OSS-BSS中间地带的应用,成为结合网络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服务之间的纽带,例如“服务目录”就是一种典型的将电信产品/业务与网络/设备结合的中间应用。

话题三:网络优化

如何定义网络优化?在终端用户对服务种类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网络优化有何新的要求?

王振华:网络优化是指通过对网络当前运行状况的分析,对网络的规划、设计进行合理的调整,例如对系统参数和网络设备的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网络运行更加可靠、经济,网络的资源利用率更高,网络服务质量更优良。

移动通信网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系统,各种影响网络质量的因素均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如网络结构、无线环境、用户分布和使用行为等众多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持续不断地对网络进行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例如,由于前期规划与实际用户发展存在一定的偏差,网络发展到某个阶段后,可能会出现忙区资源紧张而闲区资源过剩的情况,以及用户在通话过程当中可能会碰到话音断续、拥塞、无线掉话等诸多现象,这些都不利于业务的发展,网络优化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

刘瑄:无线网络的优化是面向网络参数、体系结构或者网络部署进行优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关键性能指标或者吞吐量,从而满足相应业务和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因此,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使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是无线网络优化存在的意义和根本目的所在。

用什么来衡量一个网络的优化水平?有没有相应的标准?一般网络优化的切入点是什么?速度?还是安全机制?或是其他什么?

毕波:衡量网络优化最终是更加匹配市场的需求,因此衡量的标准还应该是客户的满意度。衡量客户满意度可以根据投诉处理的满意度,也可以根据抽样调查的客户满意度。当然,运营商一直都有比较完全的网络考核指标,从网络的资源利用、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通信质量以及网络的覆盖范围等等方面进行衡量。

网络优化的切入点不能笼统的说就是速度或者其它因素。网络优化面向客户和业务,最终满足的也必然是客户的需求点,这个也是我前面说识别客户需求的意思,如果客户侧重速度(网络响应速度或者服务响应速度)方面的需求,那么网优就应该解决速度方面的问题,总之一切需求都是应该是针对性的解决。

王振华:无线网络性能的评估基本上可以围绕着覆盖、容量和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具体一点可以通过话统指标和测试指标来衡量无线网络的性能,比如,系统接通率、接入失败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位置更新成功率、语音断续率、单方通话率、回声及背景噪音率、串话率和接入时长等。

除了以上评估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从用户的角度对网络进行评估。这就是用户感知度评估。用户感知度评估就是通过模仿用户行为,通过大量的路测和定点拨打测试,了解用户对网络质量的真实感受,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网络进行全面评价。

基于上面的网络评估标准,也就容易找到网络优化的切入点。在网络优化前,都要进行网络评估,收集当前网络的各种运行指标,发现当前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详细的改进方案。当前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就是我们优化的切入点。

在固网和其他网络中,网优工作方式和重点有何不同?有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步骤和方法?

王振华:同固定网络的网络优化相比,移动网络的网络优化更为复杂。移动网络优化的技术难度相当大,涉及到的技术领域极其广泛,如交换网络技术、无线参数、频率配置、切换、信令和设备技术等方面;技术复杂度也在不断提高,对网络优化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移动网络本身的演进和发展也为网络优化的技术人员们不断带来新的课题,如GPRS、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等。所有这些都要求网络优化的技术不断发展,不断提供更新的技术手段和产品,以降低技术的复杂度,提高工作效率。

移动网络的网络优化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日常维护工作,要求优化人员不仅要拥有精深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网络维护实践经验。要求在不断监视网络的各项技术数据、路测过程中,根据发现的问题,通过对设备、参数的调整,使网络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能力,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

对于多厂商网络优化,难点在哪里?如何克服?在网络优化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其他难点?

王振华:首先是多厂商优化的难点在于:网络优化时,由于各个设备供应商的接口、协议的非开放性,使得优化服务提供商对设备的了解没有设备供应商多,无法对软件进行修改。克服办法是通过在呼叫流程方面,由于所有设备供应商都是依照标准进行研发,对系统问题的发现,可以通过借助各个接口的信令分析仪等工具,对比标准呼叫流程,与正常流程不一致的地方就是问题所在,这需要对标准有深刻的理解能力和研发能力。

作为GSM、CDMA设备生产厂商以及国际标准组织的主要成员之一,阿尔卡特朗讯对标准有着深刻、透彻的理解,这也是我们进行多厂商网络优化服务的坚强基础。

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如何平衡好覆盖、容量和质量三个方面的性能可以说是网络优化中的艺术,也是网络优化工作中孜孜以求需要解决的问题。

刘瑄:对于无线网络来说,不同厂家之间的设备之间干扰的问题不大,只是互相协调好了就可以了。一般运营商为了便于网络维护,也不会选择太多的设备商,一般只有1-2家。设备之间只要满足通用的规范和协议,就可以互联互通了。

其它难点:在无线网络的优化中,现在规划仿真、路测、优化一般各自独立,相互之间协同工作的机会很少,在网络优化中尤其显示出协同工作的必要。

在优化时,参数之间相互影响,调整一个参数会影响其它参数。现在往往只能在调整完成之后再次路测,与调整前的路测结果比较,循环往复,直到找到满意的结果。其中路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测试区域进行大量的拨打测试。如果把这部分工作与规划中的仿真相结合,将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工作。

作者:伊 佳 靳 辉

上一篇:无线电技术宽带无线通信论文下一篇:高校创业教育资源整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