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对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文以衡水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运营架构及发展成效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业科技园区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论文 篇1:

供给侧改革下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测评研究

摘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建立有利于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调研园区和访谈专家的基础上,笔者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网络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8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农业科技园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测评;网络分析法

一、引言

2015年12月24—25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農产品有效供给”,这标志着供给侧改革在农业领域运用的开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认为“供给侧改革,要处理好减与加的关系”。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减”表现在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改变中低端农产品供大于求带来的产能过剩局面,解决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加”则表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来提高农业效益与农产品质量,通过农业要素的优化配置来提供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优质农产品供给。农业科技园区作为集现代化生产、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与辐射、机制创新与发展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区,能够很好地诠释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加”的部分,是顺利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基本实现了“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开发、集成与展示、示范、推广”的建园初衷,在引领农业现代化、主导产业凝练、强化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发展历程短、建设经验不足、体制制约等原因,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园区的生产经营忽略与市场需求接轨,对农产品的生产决策及生产数量与质量管理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由于无效供给问题带来新的卖难;园区的农业技术创新项目也没有合理考虑市场的接受度,导致技术转化率较低;多数园区没有形成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链延伸机制,对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最终导致园区的经营效益较差,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等情况出现。为此,将供给侧改革的背景融入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评价与研究中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与综合评价方法述评

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国外学者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园区评价方面。最早对科技园区评价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罗杰斯和拉森[1],他们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美国硅谷的起步和成长过程进行系统的考察,揭示了硅谷形成凝聚经济效应的条件。但是定性分析方法存在主观程度高、难以全面、科学评价科技园区发展状况等问题,所以,后来的学者提出了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如鲁格和高德斯在《科学园区里的技术》一书中提出了科技园区评价的5类成功因素:良好的环境基础;有一个或几个从事科研的大学、工程学院和医学院支撑;有远见卓识的政治、科学和企业的领导者;良好的商业服务与基础设施条件;研究与开发高技术[2]。Malecki[3]根据美国DMJM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开发科技园区的经验(区位选择是科技园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对科技园区影响巨大的12个因子,包括风险资本、经验企业家、邻近大学、政府政策、交通状况、土地和设施易得等。Krishnan [4]、Mowry[5]与Squez-Urriago等[6]则对美国硅谷、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园、美国新罕布什尔州高新区和西班牙科技园区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Squez-Urriago等[6]在研究了西班牙22个科技园区的企业创新情况后认为,西班牙科技园区的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总体较强,企业所在园区的科技服务和信息设施对产品创新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比于国外研究,我国学者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比较关注。周立军[7]认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主要来自园区内的知识基础及知识创造能力、经济主体的学习能力及社会资本能力。郑宝华等[8]通过经验研究考察了创新环境对江苏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对园区创新绩效存在直接影响。刘丽红和李瑾[9]从创新水平、创新支撑与创新绩效三方面构建了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但评价过程和结果描述过于简单。李文博和郑文哲[10]采用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法,对我国17个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但评价的维度仅局限在效益方面,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较少涉及,而且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简单。潘启龙和刘合光[11]从基础建设和园区规模、区位优势和市场环境等六个方面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但却没有完成该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反馈和进一步改进。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属于综合评价,虽然综合评价实践中常使用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等,但这些方法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使得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应当选择其他方法。熵权法强调权重的客观性和分类,但实际解释性较差;AHP法解释性较好,但无法考虑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则存在依赖大量现实数据的问题。相比较而言,网络分析法(ANP)不失为评价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较好方法。作为一种适应非独立递阶层次结构的决策方法,网络分析法将系统元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控制因素层,这些因素彼此独立,却受目标因素支配;第二部分为网络层,元素间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反馈的网络结构。采用网络分析法考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能够以需求导向型创新能力为目标识别出关键的控制因素,具有良好的指标解释性;同时又能通过网络层因素的相互作用,考察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有利于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上述特征使得网络分析法在评价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过程中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优点。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切入点

不同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会形成不同的模式,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继而形成不同的政策决策。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切入点。

从科技园区评价研究文献中,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可以从成功因素和区位条件这两个维度入手。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为支撑,运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密集区域。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众多不同的主体积极参与、相互作用、相互激励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科技园区对各种资源的获取、利用、转化的效率、效果等决定了其创新能力的大小。所以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其切入点是区域创新能力。所谓农业科技园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众多不同的行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广泛参与、相互作用、相互激励,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能力。

2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

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区域特点选择反映其本质特征和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然后按照一定的理论建立起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内涵与外延相统一的有机整体。由于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切入点是区域创新能力,所以,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制度创新、运作与管理创新、产品与研发创新等内容。其中,产品与研发创新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从新产品推出速度、新技术的应用程度、科研团队数量等方面入手。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调研园区和访谈专家的基础上,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包含六个维度:(1)运作管理创新,主要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科技园区运作方面的创新能力,包括园区整体运作模式创新,突破传统运作方面的不利限制因素;业务流程规范程度、可靠性和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提高成本费用利用率达到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建立高效通畅的信息流通机制和信息发布传播平台,为园区创新提供有效信息。此外,创新的目的是主动从自身进行变革并适应和改造环境,因而运作系统柔性反映了园区运作方面适应与迎合变革的能力。(2)产品与研发创新。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和研发创新两个方面,产品创新主要指产品的自主品牌数量和更新换代速度等,用于反映产品供给方面的创新能力。研发创新包括新技术的应用程度,直接反映了技术供给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新技术的产出数量反映了农业科技园区新技术的开发程度;技术支持力量是指农业科技园区与科研院校建立的联系程度,以及对方给予的技术支持程度;科研团队数量是指农业科技园区拥有的科研团队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创新潜力;研发资金投入比指研发资金的投入占整个产出的比重,反映了研发的投入程度,也反映了对创新的投入程度;创新来源于各种人力物力的配合,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协作能力,研发协作程度将从侧面反映园区的创新能力。(3)制度创新,主要指园区机制与制度方面为创新提供的支持以及制度本身的不断进化与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它包括制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制度本身就是为了保证系统有序且高效的运行,那么灵活的制度可以释放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更好地服务于创新活动;多元组织结构形式可以满足现代组织网络化运行的需要,多元组织结构由不同部门与人员构成,可以激发创新思维产生,改革现有农业园区的制度障碍;高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有利于清理农业科技园区落后与低效的产能,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4)金融创新,指资本运作方面的创新,包括多元化融资渠道,可以为园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完善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园区健康发展;高效的金融服务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动力,提升园区供给能力;灵活的金融政策为创新提供能动性,并且灵活的金融政策本身也是一种创新。(5)人力资本创新,人作为创新主体,人的创新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创新活动的质与量,并且人是农业科技园区的最活跃部分,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执行主体。它具体包括园区人力资本的高等教育程度、高级管理人才数量以及园区对人力资源开发程度。(6)文化创新,指变革的文化对创新的引导作用,以及对农业科技园区变革的感召力。它包括协作文化和进取文化,协作文化强调合作,通过合作服务创新;进取文化反映变革的主动意愿,激发变革和创新。

四、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网络分析法(ANP)是由美国匹茨堡大学Saaty教授于1996年在AHP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与AHP法不同的是,ANP法考虑了指标之间或者指标组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和反馈关系,能够精准反映指标之间复杂的关系结构。ANP法在评价过程中将评价问题分为控制层和网络层,控制层包含评价或决策目标和评价准则,网络层包含元素和元素组,网络层中元素之间或元素组之间存在依赖和反馈关系。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创新能力是决策目标也是评价准则,其网络层由6个元素(控制因素层)和24个元素组(网络层)构成。鉴于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依赖和反馈关系,这种网络化的结构要求在进行两两比较时使用间接优势度进行分析,即在给定评价准则前提下,两元素在该准则下比较其对第三个元素(也称之为次准则)的重要程度,此過程通常采用Saaty提出的1—9标度法进行重要性度量。基于ANP法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主要步骤为:

第一步:确定评价对象评价值矩阵。

选取待评价农业科技园区,设为z={z1,z2,…,zn},其中n为农业科技园区数量,每个待评价农业科技园区zi的第j个指标的评价值为aij,n个待评价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值矩阵为A=[aij]n×m,其中,i=1,2,…,n;j=1,2,…,m。由于评价指标指代不同,不同指标评价值会有不同量纲,因此,必须对评价值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处理后可得标准化评价值矩阵X=[xij]n×m。

第二步:建立未加权超矩阵。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反馈关系,需分别比较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设元素组为E={E1,E2,…,Ek},其中,k为元素组数量,每个元素组Eg有Lg个元素Bg,1,Bg,2,…,Bg,s,…,Bg,Lg,以创新能力为准则,元素Bg,s为次准则,对与之相关的元素组Et中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得归一化特征向量(Uk,s,1,Uk,s,2,…Uk,s,Lt),并可得Et中所有元素对Eg中所有元素的排序权重矩阵:

Ugt=Ug,1,1Ug,2,1…Ug,Lg,1Ug,1,2Ug,2,2…Ug,Lg,2…Ug,1,LtUg,2,Lt…Ug,Lg,Lt(1)

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所有元素组内元素对其他元素组内元素的未加权超矩阵:

U=U1,1Ug,2,1…Ug,Lg,1U1,1U1,2…U1,k…Uk,1Uk,2…Uk,k(2)

第三步:计算加权超矩阵。

为了体现元素组对元素之间控制与反馈作用,需进一步计算加权超矩阵,即以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为准则,将元素组与其他元素组进行两两比较,得元素组的加权矩阵:

w=w11w12…w1kw21w22…w2k…wk1wk2…wkk(3)

由此进一步计算得到加权超矩阵Wk=wU。

第四步:计算极限超矩阵。

计算极限超矩阵W*=limk→+∞Wk,若limk→+∞Wk收敛,那么W*即为所有元素的全局权重。

第五步:评价结果计算。

将评价值矩阵X与权重矩阵W*=(W1,W2,...,Wm)相乘,可得到每一个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评价值V,即V=∑mj=1xijWj。

五、案例分析

在供给侧改革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榆林、金州、烟台、公主岭、旅顺、松原、运城和桂林8家农业科技园区依次编号,收集相关数据结合专家评估,采用基于ANP法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各评价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一级评价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为产品与研发创新,权重高达04990;其次为运作管理创新,权重为02336,可见这两项指标是反映需求导向型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从二级评价指标看,全局权重最高的评价指标为新技术应用程度,权重为01700,这直接反映了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适应市场需求能力的高低;其次为新产品推出速度与成本费用利润率,其权重分别为01259与01020;此外,权重达到00500以上的二级评价指标有运作模式创新、新技术产出数量、运作系统柔性和研发资金投入比,这些也是反映园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8家企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创新能力最强的为公主岭园区,数值为07562,最弱的为旅顺园区,数值为03545,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大。金州园区、烟台园区和松原园区数值较高,体现出较强的需求导向型创新能力,榆林园区、运城园区和桂林园区数值较低,显示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能力较弱。评价结果反映了各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对创新能力的强弱。

六、结论和建议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调研园区和访谈专家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网络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8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评。从评价指标权重来看,一级指标产品与研发创新是反映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园区创新能力的最关键指标,其次为运作管理创新指标。从二级评价指标来看,新技术应用程度指标的全局权重最高,它是最直接反映园区创新能力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指标;其次为新产品推出速度与成本费用利润率。从8家园区的评价结果来看,创新能力最强的园区为公主岭园区,最弱的园区为旅顺园区,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大。金州园区、烟台园区和松原园区数值较高,体现出较强的需求导向型创新能力,榆林园区、运城园区和桂林园区数值较低,显示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能力较弱。该评价结果有利于管理者发现园区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园区创新能力。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农业科技园区要想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创新能力,应特别重视权重占比高的评价指标。园区应将创新资源、创新动力和创新目标重点指向这些关键指标,以达到快速提高园区创新能力的目的。

第二,创新能力不同的农业科技园区应采取不同的提升措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强,其提升措施主要针对低分评价指标,即便这些评价指标可能不是关键指标,但只要采取的措施得当,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可能获得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弱的农业科技园区,采取的提升措施应重点针对关键指标,如果关键指标短期内难以改善,也可从非关键指标入手,逐渐提升园区创新能力。

第三,提高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不能仅仅关注某一个或几个重要创新元素。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具有系统性的特征,非关键创新元素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可能会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埃弗雷特·M罗杰斯,朱迪思·K拉森硅谷热[M]范国鹰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

[2]顾朝林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 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Malecki,EJ The R&D Location Decision of the Firm and Creative Regions:A Survey [J]Technovation, 1987,6(3):205-222

[4]Krishnan, RT Silicon Valley to India:Build an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Good Thinks Will Come[J]Levy Business Journal,2011,(10):55-60

[5]Mowry,MJ Exploring NH’s High-Tech Ecosystem[J]Business NH Magazine,2012,29(11):18-51

[6]Squez-Urriago,ARV, Barge-Gil,A,Rico,AMThe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on Firms’ Product Innovation: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pain[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14,24(4):835-873

[7]周立軍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来源分析——基于知识、学习和社会资本的综合框架[J]广东农业科学,2010,(9):271-273

[8]郑宝华,王志华,刘晓秋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12):103-109

[9]刘丽红,李瑾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及模型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5, (12):451-453

[10]李文博,郑文哲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效益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72-75

[11]潘启龙,刘合光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2):5-10

[12]迟梦筠,龚勤林论产业园区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时空关系及其路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3):12-19

(责任编辑:刘艳)

作者:彭竞 孙承志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论文 篇2:

衡水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成效及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摘  要: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对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文以衡水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运营架构及发展成效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省级   农业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发展成效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Effect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Hengshui City

GAO Yuanyuan  CAO Yueling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Province, 053000 China)

农业科技园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近年来,衡水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截至2020年共拥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0家,國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县域全覆盖,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因此,该文选取衡水市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研究对象,探寻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从而为提升衡水市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建议,带动衡水市农业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1  衡水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营架构及发展成效分析

截至2020年8月,衡水市共建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共10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全市实现了建制县市区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全覆盖”。

河北省邓庄农业科技园区于2001年获批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同中国农大等多所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固的技术依托关系,基本形成了围绕蔬菜、花卉产业园区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并面向广大农民建立了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河北安平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于2019年获批,在近两年的建设过程中初步形成了生猪养殖与深加工、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油菜花种植与乡村旅游、小麦特色种植与深加工四大支柱产业。

河北枣强蔬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于2014年获批,园区建设遵循“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企业管理、产学研联合”的工作思路,已形成设施瓜菜、园林苗木、特色果品三大农业主导产业,2020年核心区面积已达到2 240亩;并将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增强了园区的技术研发能力。

河北深州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于2020年获批建设,以桃产业为主导。园区采取种植模式、技术指导、注册商标、信息平台和营销网络等“五统一”模式,主动与国内20余所院校、科研院所对接,依托国家、省、市三级科研机构成立了深州蜜桃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河北省桃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蜜桃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北冀州循环农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于2014年获批,以河北永生食品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园区建有小麦粉加工种植全产业链,形成了集农产品成果示范展示、实用技术培训、优质小麦生产管理技术示范、品牌食品加工技术示范、养殖技术示范、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示范、粮食仓储技术示范为主题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七项功能,积极探索出了确保粮食安全新机制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模式。

河北景州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自获批建设以来以河北省景县津龙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为建设实施主体,目前已由县政府牵头成立了园区管委会来进一步推动园区建设发展。截至2020年,园区初步形成了粮、饲、养、加、销、游“六位一体”的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武强县乐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河北乐优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自获批建设以来规划占地3 000亩,现已实施种植面积1 160亩。乐优积极与现代农业接轨,创新引领,引进数字化农业种植技术,建立了数字化农业种植基地。

河北故城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于2020年获批建设,园区以发展绿色健康农业为主题,推进健康提质、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服务提升、基础设施五大工程。2020年以来,园区按照“2+5”产业体系定位,积极推动“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和产业融合工程,园区发展势头良好。

河北武邑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主体为河北鑫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园区核心区10 000多亩,建设类型为休闲观光、高效生产型,主要产业为蔬菜、果品、现代加工物流,自建设以来坚持以精品蔬菜、果品种植、休闲观光为重点,形成了特色明显、产业集聚、效益较好的高效规模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园。

河北省德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主体为衡水德隆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获批建设以来,目前建有工厂化育苗区、成果展览区等9个功能区,初步形成了公司化管理、以瓜菜育苗为主、集技术、生产、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科技集成化、设施现代化、土地集约化、农民组织化、产品商品化、经营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省级园区。

2  衡水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该文所用数据来源于各地园区管委会、市县科技部门以及园区内提供数据的企事业单位,接下来从创新支撑、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这3个方面对10家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2]。

2.1 创新支撑分析

衡量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支撑可从园区管理情况、核心区面积、资金投入情况以及研发平台的培育等角度进行分析。截至2020年底,10家园区均设有专门的管委会及专职人员对园区进行建设管理;核心区面积均在1 200亩以上,其中以深州园区核心区占地3.8万亩为最多;从资金投入来看,各家园区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园区内企业自筹以及社会融资,据不完全统计,以政府财政支持居多,也有如景州园区建有自己的融资平台助力区内企业发展;从研发平台培育来看,各园区均搭建有技术研发平台与机构,部分园区如深州、武邑园区成立有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产业研究院及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等,故城、枣强、景州和阜城园区等建有多家省级或市级星创天地。邓庄园区目前建有工厂化育苗中心、肉奶牛胚胎移植中心、技术人才培训中心等6个中心。

2.2 创新水平分析

对创新水平可从科技研发和推广能力衡量,截至2020年底,10家园区自建园以来引进和推广了不少植物和畜禽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施。其中,邓庄园区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了30多项技术与200多个蔬菜、花卉品种,每年可为周边生产基地提供优质秧苗300多万株;武强园区是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无花果种苗培育推广基地,自主研发培育植物新品种1个、引进5个;武邑园区引进、研发和栽培植物新品种145个,引进示范新技术10余项;安平园区进行了生猪产业的设备和工艺创新,生物能源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故城园区围绕优质蔬菜、高端果品、特色花卉开展了多项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深州园区针对桃产业开展了多项技术培育和引进推广工作;枣强园区共引进示范新品种35个、新技术8项;景州园区引进植物新品种60余种,畜牧良种16种,示范新技术30余项,研发新技术、新品种20余项;阜城园区开发出植物新产品10余种,引进植物新品种20余种,推广新产品10余种及多项新技术;冀州园区引进示范新技术11项,获得授权专利18件,并引进了一些生产新设备。

2.3 创新绩效分析

截至2020年底,10家园区在创新绩效上也取得很大成绩,该文从园区企业入驻及品牌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经济效益及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3]。据不完全统计,冀州园区目前入驻企业30余家,其中1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上市企业、3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入驻市级科技特派员20余人,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枣强园区目前已建成省级及市级星创天地4家,累计培训、指导农民350余人次,培训果蔬技术骨干60余人次,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农户2 000多户,带动当地就业700多人,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 200余元。武强园区先后引进和自主培育41种无花果品种,带动120户农户脱贫,每人年均增加收入18 000元。景州园区目前有20多家核心企业组成的四大产业群,孵化新型农业经济实体30余家,总增效益1 000多万元,创建知名品牌1个,组织科技培训60余次,培训农民5万人次,培训技术骨干3 000余人。阜城园区以德隆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作为龙头企业,2020年培训农民2萬余次,辐射带动农户达8 000多户,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 000多元。邓庄园区带动全乡发展了26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全区发展蔬菜2.5万亩,全市10万亩,使农民增收2亿多元,平均每年举办各种技术培训40多期,培训技术骨干2 000多人次,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

3  衡水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园区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

总体来看,邓庄园区因为建园时间较早,产业发展比较成熟,各方面表现都较为优异。深州、武邑和景州园区在创新支撑方面也表现较好。从创新水平来看,在技术和产品引进方面,武邑、枣强和景州园区较多,说明与外部科技交流较为紧密,而深州园区则更多表现为桃产业技术自给程度高的优势;在科技推广方面,各园区呈现出各有所长的特点。从创新绩效来看,各园区各有不同,均能够起到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总体而言,10家园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发展不平衡,园区间创新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这与10家园区的建设时间和基础、政策环境等许多因素相关。

3.2 各园区企业创新支撑相对不足,区域品牌效应仍未充分发挥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由上文分析可发现各园区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相对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育,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各园区发展后劲亟待加强。此外,部分园区的某些产业虽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但产业品牌影响力还不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品质农业发展,影响了园区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3 园区技术对接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农业科技园区建立的初衷就是充分利用园区本身及其所在地区所拥有的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专业力量,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以科研机构、企业、专业协会、专家、农户为主体的技术对接机制,通过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产品等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引导农業产业升级,辐射带动周边农民通过科技致富。但是,从衡水市10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在技术对接方面的发展现状来看,部分园区科技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园区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园区的技术集聚和转化平台功能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4  推动园区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园区配套优惠政策,助力各园区创新能力提升

各级政府及科技部门要在财政政策与激励政策上为园区企业创造更好的条件,继续加大对各园区企业的扶持力度,园区的管理机制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可尝试在部分园区进行先试先行,推动智慧园区建设[4],从而优化园区资源配置,提高园区内各部门和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此外,各园区要积极发挥省、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作用,也应建立更加科学和完备的创新性科技人才引进和聘用制度,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5],要出台相应措施强化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服务特别是企业孵化能力,从而为园区内企业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和积极的创新发展氛围。

4.2 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提升各园区品牌影响力

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激励,建立精准服务体系,鼓励各园区内的企业加大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各园区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创建“星创天地”和“众创空间”,鼓励区内企业不断自主创新,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6]。此外,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也要全面加强品牌的培育、保护、管理和传播,助力各园区打造好地方品牌、园区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4.3 完善各园区技术对接机制,提升各园区创新水平

各园区要注意深度结合本地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共建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进一步发挥与园区合作的农业科研院所机构、高校等的各种资源和人才优势[7]。要不断增强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科技研发中心的转化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园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园区的科技开发和示范推广能力,在现有基础上促进园区示范推广形式的多元化,扩大示范推广的范围,从而形成科学的技术对接机制,引导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辐射带动周边农民通过科技致富。

参考文献

[1] 吴圣,吴永常,陈学渊.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阶段演变、面临问题和路径探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21(12):120-129.

[2] 罗广宁,孙娟,肖田野.广东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态势和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6(23):108-114.

[3] 彭盈雯.辽宁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20.

[4] 王亚丽,孙志国,王晓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慧园区规划方案设计与实施前景[J].农业展望,2019,15(11):94-98.

[5] 肖田野,罗广宁,孙娟,等.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成效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8):    348-350,354.

[6] 陈玉玲,赵丽敏.保定市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2):67-69.

[7] 霍明,杨柳.山东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发展状况调查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8,40(5):

118-122.

基金项目:2020年衡水市市级科技计划自筹项目《衡水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成效及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20012003Z)。

作者简介:高媛媛(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曹月玲(1971—),女,本科,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

作者:高媛媛 曹月玲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论文 篇3:

滨海农业科技园区扶持政策体系研究

摘 要:对天津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园区用地、园区融资、园区机制和园区技术支撑等问题,提出整合利用园区的科技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5种资源,形成“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控制风险”的政策扶持总体思路。构建园区投融资政策体系、园区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园区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园区人才聚集政策体系、园区土地供给政策体系和园区产业引导政策体系,提出扶持政策体系创新设想及主要内容。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政策;体系研究;滨海新区

Research on Supportive Policy System of Binh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ark in Tianjin

HUANG Xue-qun1,LI Jin1,Lü Fu-xu2,WANG Hong-ying2

(1.Rural Economy and Zoning Institute of Tianjin, Tianjin 300192,China;2. Tianjin Rural Work Committe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Tianjin 330061,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ark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aiming at the existing issues such as park land, park financing, park mechanism and park technical support at present,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o integrate and utilize five kinds of park resources that w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land resource, capital resource, information resource and human resource, then to form the “policy making, environment creating,supervision strengthening , risk control” overall ideas of policy supporting. The paper has also constructed park policy support system 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tax preference, talents gathering, land supply and industry leading, then proposed innovation ideas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policy support system.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olicy; system research; Binhai New Area

1 园区建设现状

从2008年开始以滨海新区为主,启动了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共批准了8个园区,包括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天津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天津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区、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天津滨海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天津滨海傲绿农业科技园区和天津梦得奶牛科技园区。从规划看,8个滨海农业科技园区总占地规模1 133.3 hm2,需匹配建设用地71.72 hm2;总投资73.3亿元,其中各级扶持资金7亿元,占9.5%;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46.7亿元,直接解决就业13 850人。

到2011年,滨海农业科技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4.8亿元,完成土地开发利用682.4 hm2,建设各类生产车间、培训中心、科研中心、交易大厅和附属设施等各类建筑共计115.5万m2,硬化路面22.5万m2。各园区共开展科普、旅游接待22万人次,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0项,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实训农民12 700人次,解决安置就业1 700人。经营运作良好的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和天津梦得奶牛科技园区产值分别达到2.3亿元和4.4亿元。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观赏鱼科技园区、茶淀葡萄科技园区、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和梦得奶牛科技园区共6个园区完成核心区建设并投入生产,葡萄科技园区、花卉科技园区、观赏鱼科技园区和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分别被列为2009、2010和2011年度区县迎检项目,受到各界好评。

2 存在问题

2.1 园区用地问题

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用地批复困难,按规划用地规模66.7 hm2以上的园区附属设施建设用地不得超过2 hm2的规定,多数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不够,一些必要的办公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交易、技术研发及配套服务等设施都因建设用地指标问题而难以实施。各区县国土规划部门给予园区建设用地指标差异较大,建设用地产权关系不但影响园区建设的进度,也影响到园区融资贷款。如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茶淀葡萄科技园区、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耐碱植物科技园区等的科研实验楼、培训中心、种苗繁育中心等建设用地均存在缺口,批复落实建设用地的时间较长,有些设施成为“非法”建筑。

虽然天津市农委批复了各园区的建设规模,但各园区用地性质存在差异。有的园区是租赁集体土地,有的是购买使用权,有的是国家划拨,权属性质影响着整个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生态农业科技园区除在建的10万m2生态园和部分土地完成流转外,其余土地约367.8 hm2(现为集体土地)尚未完成流转,给今后园区的正常运营带来巨大的风险;国际花卉科技园区226.7 hm2土地中,一期34.5 hm2已按拆迁安置征用,其余土地征用仍存在一定困难;茶淀葡萄科技园区用地问题一直没有明确购置和租用的比例,导致企业不愿对基础设施过多投入;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项目用地未完成土地流转,影响建设进展。

2.2 土地使用税与房产税问题

滨海农业科技园区主要占用农村集体土地,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集体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56号)规定,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开征范围内,租用农村集体土地,但未办理流转手续的,应由实际使用人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目前,多数园区免交土地使用税,但地上物如生产温室、培训中心、冷藏保鲜库和试验用房还牵涉到房产税。根据规定,房产税的税率是按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年税率为1.2%;如果按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年税率为12%,这对经营园区的企业将是一个很重的税收负担。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观赏鱼科技园区已经面临交纳大量智能温室房产税问题。对此,塘沽地税局对交纳“智能温室房产税”的解释是:直接用于农、林、牧、渔的房屋只免征土地使用税,不免征房产税,花窖、酒窖、烟囱、水井除外。根据税务部门现在对征收房产税标准的解释,各园区正在建设中的所有设施今后都会面临房产税的征收问题,而且数额巨大,使企业无力承担。

2.3 园区机制问题

目前,天津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营主体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生产轻营销等问题。园区建设主体主要有3类,即企业或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事业单位。建设及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的园区,实行企业化经营,机制灵活,管理高效,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市场开拓经验丰富。但土地整合有难度,公益性的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难以保障,投融资机制较为单一,面临融资的困难。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园区,投资主体包括政府、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等,园区用地争端少,把农户和园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但自身实力较弱,管理水平不高,融资及风险投资机制缺失,与技术依托单位关系松散,市场开拓能力有限。以事业单位为主的园区,由于政府是投资主体,园区生产经营的机制落后,市场意识较差,多数属于“样板工程”、“窗口工程”,土地为划拨性质,不利于园区的融资贷款,经营能力有限,公益性优先,效益意识不强。

2.4 融资渠道问题

只靠政府引导,园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各级财政部门,未吸纳公司、企业和个人等社会资金,使园区建设在规模、进度、档次上与其他园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园区融资担保体系、政策性保险制度等不完善,资金瓶颈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资金短缺,目前完成一期项目仍需3.8亿元资金保障,公司已与银行接洽并达成贷款意向,但因农业设施不能作抵押,需另寻资金担保途径。随着观赏鱼科技园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和提速,造成建设资金紧张,需要定向扶持资金尽快到位。园区融资渠道不多,贷款、基金、保险、外资、民间资本等途径尚未开拓;与各类投资公司、商业银行的合资合作刚刚开始,金融支持园区发展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2.5 科技项目储备问题

滨海农业科技园区虽然都有技术依托单位,但技术依托单位与园区的关系多数为松散型。目前,只有国际花卉科技园区建立了天津市花卉技术工程中心,多数园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依托单位的合作关系停留在协议上。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研发转化项目少,与国家级研发单位的联系不够密切,高新科技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较差,园区缺少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亮点。由于多数园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园区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较短,综合效益不明显,科技产业化水平较低。科技人才引进困难,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工艺的采纳应用雷同较多,园区在科技转化、推广普及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足,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引领支撑能力不强。

2.6 政策机制创新问题

《天津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尚需完善,急需建立滨海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条例、招商引资办法、土地流转办法、财政税收扶持办法等管理政策体系。目前,多数园区没有完善配套的吸引内外资企业和社会资金入园的政策措施,相关部门尚未形成支持园区建设的合力,有的园区虽然制订了一些鼓励措施,但扶持力度不大,难以发挥激励作用。园区协调管理滞后,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管理机构对园区经营者、农户、中介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实施有效的协调管理,在“园区(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组织经营形式上,真正与农户建立起紧密利益关系的园区并不多,这不仅限制了园区自身的产业拓展、产品增值和竞争力培育,也制约了园区示范带动功能的发挥。园区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成果转化上,还没有形成吸引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有效机制。为此,创新科研支撑、项目扶持、资金筹集、土地流转、税收优惠、产业化经营、人才引进、开放合作等方面的制度政策迫在眉睫。

3 扶持政策体系创新设想及主要内容

3.1 园区扶持政策体系创新的思路

作为天津市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推进器,滨海农业科技要按照争创高端农业聚集区和农业科技创新领航区的总体要求,利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优势,积极落实中央和市委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创新和出台滨海农业科技园区扶持政策,整合利用科技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5种资源,形成“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控制风险”的政策扶持总体思路。通过创新扶持政策,形成“起步有资源、成长有保障、成熟有监管”的园区动态扶持政策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6个子体系:园区投融资政策体系、园区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园区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园区人才聚集政策体系、园区土地供给政策体系和园区产业引导政策体系[1]。这6个子体系不仅自成一体,而且具有系统性,共同扶持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和成长,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图1),在强化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监管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尽快适应市场竞争、产生经济效益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3.2 园区投融资体系创新

3.2.1 建立发展基金 集中各级政府支农资金和部分财政资金的来源,建立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园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开发推广、人员技能培训、检测检疫设施设备、高新技术项目投资等。如现有财政扶持资金标准在运营期再延续3年,每个园区每年500万,用于园区科研条件改善和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同时,制定相应实施管理细则,强化政府投资的有效运用和科学管理。

3.2.2 拓宽融资渠道 投融资渠道多元化,以业主投入为主。坚持直接投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用政府引导资金拉动社会资金投资园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市场化运作,突出业主在投资中的主导地位。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科研院校、科研人员和外商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等方式联合创办滨海农业科技园,按拍卖、转让、租赁等方式交给企业经营。

3.2.3 经营项目融资市场化 根据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经营项目融资应多元化、多渠道进行,其中也包括倾斜性政策贷款的利用。利用资本市场筹资是园区扩张升级的有力手段,园区在筹措资本时,既可以采取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创业基金的方式,还可以从资本筹措上升到资本运营,综合运作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盘活资产,扩张运营的目标,实现跨产业重组和经营方式创新,加速园区建设进程。

3.2.4 鼓励民间投资 允许地方银行参与,以股份合作制方式组建滨海农业科技园区的民间投资信托公司,集中社会资金为园区项目提供支持。同时鼓励农民以土地、劳动等多种形式参与园区投资建设。加大对农户参与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园区内农户经营的产业化项目,应予以政策扶持和适度补贴,如适当放宽贷款抵押、担保条件,优先使用贴息贷款等。

3.2.5 园区地面覆盖设施的抵押贷款 由政府牵头,园区企业参与,共同组成谈判小组与在津的国家政策性银行、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进行友好协商,解决目前园区地面覆盖设施不能抵押贷款的矛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园区地面覆盖设施的贷款抵押功能,提升园区企业获取银行贷款能力。

3.3 园区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创新

3.3.1 鼓励科技研发机构和人员入园创业 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到园区创办民营科技型企业和各类经济实体,积极探索设立“技术股”、“创业股”等办法,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3.3.2 建立和培育园区创业投资主体机构 通过发展园区创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公司,发挥不同投资主体的作用,扩大创业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鼓励农业高科技企业运用自有资金进行创业投资,地方政府和园区管理者制定政策,在税收和银行配套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扶持机构创业资本,尤其是吸引保险公司参与投资。在条件成熟时,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比例的资金参股创业投资。

3.3.3 优先贷款,财政贴息 由政府出面,与在津的国家银行分行及地方性银行进行协商,对进驻园区的创业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贷款,贷款利率下浮10%~15%,同时财政给予50%贴息。

3.3.4 政府优先采购园区创业企业生产的产品 天津各级政府在政府采购对象选择上,优先购买园区生产的产品,如城市绿化中的耐盐绿化苗木、花卉等公共产品,在同等条件下依靠滨海农业科技园区提供,提高园区产品的销售额和在本地市场上的占有率。

3.4 园区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创新

3.4.1 创业期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参照已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政策,对园区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经财税部门批准,创业头5年,对其本应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实行全减免政策。园区内从事农业科研和中试业务的企业,经财税部门批准,除了免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外,免收营业税。对园区内企业或单位,暂缓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不开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3.4.2 优秀企业税收奖励政策 企业投资强度大且经营业绩好的,经批准后,自获利年度起予以“二免三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如该企业被国家或市有关部门(如天津市农委、科委、发改委)认定为技术创新优秀企业,按照上述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可延长3年或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

3.4.3 税费返还政策 进驻园区的企业,在前10年内,除了前5年实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实行全减免政策外,其余5年实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返还50%的优惠政策。对于出口型企业,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出口退税政策外,对于企业缴纳的出口税实行财政补贴全额返还政策。

3.4.4 园区企业设备采购优惠政策 进驻园区的企业在科技研发、科技转化和新技术引进过程中在海外购置的设备,免去设备购置税,同时,实行减免进口关税的9%~11%。

3.5 园区人才聚集政策体系创新

3.5.1 加大园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 对园区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快引进。通过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吸引、鼓励国内外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

3.5.2 政策支持实用人才培养 以《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为法律依据,出台参与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农民教育培训细则,采用有效的培训手段,培养一批扎根于农业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和乡土人才,形成以农业科技人才为骨干,以实用人才、乡土人才为主体的园区人才队伍,更好地保障园区建设的人才需求。

3.5.3 建立人才流动政策 把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与农业科研机构同等看待,建立相应的人事管理、职称管理等人才制度;加强人才流动,制定类似“博士后流动站”的政策,管理各类人才参与园区科技开发和成果产业化,打造园区人才高地。

3.5.4 通过财政科技项目立项,加强园区人才稳定性 为保障科技人才科研经费来源,提高园区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应在市农委、科委和发改委设立园区科技专项,专门支持科技人才开展研究,促进园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3.5.5 强化园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科技人才申报专利 对于园区的科技成果,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主动进行专利申报,申报数量和质量相对较高的企业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科技项目奖励。科技人员申报专利以及专利管理费用由财政统一支付。

3.6 园区土地供给政策体系创新

3.6.1 增加园区建设用地指标,延长土地租赁期限 首先,按照《天津市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规定:园区附属设施建设用地比例原则上不超过3%。建议把园区附属设施建设用地比例从3%提高到5%,为保障企业主体建设和经营园区,需要稳定园区用地规模。对于园区租赁的土地,其租赁期限不少于30年。

3.6.2 创新土地流转手段,拓宽园区土地来源渠道 采用先征收后拍卖的市场手段,保障园区建设用地。对于在园区规划内的土地,先由政府对土地进行征收,再启动拍卖程序交给企业经营,并拿出所有土地拍卖款补偿失地农民;推进土地合作社建设,对于处于园区规划内的土地使用权拥有者共同组建土地合作社,把土地集中交由合作社管理,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园区建设[3],土地使用权拥有者获得企业利润分红。

3.6.3 出台农业房产税优惠政策 为确保涉农企业进驻园区后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对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用房、农业培训用房、智能温室、农产品整理车间等给予减免房产税。

3.7 园区产业引导政策体系创新

3.7.1 优先支持以发展高端产业的企业入驻园区 高端产业具体包括:以特色景观、农业园艺设计为主的创意农业,以生物育种、生物质产品研发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生物农业以及高新技术农业开发应用。对于发展高端产业的企业优先进入园区,优先获取财政支持。

3.7.2 扶持园区有实力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授予园区建设主体企业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并积极协助其申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使其享受龙头企业待遇。在此基础上,鼓励园区建设主体做大做强产业链上附加值最高的关键环节,如蔬菜、花卉的制种育种;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产品的品牌创建等,使滨海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黄学群,李瑾.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构建[J]. 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 27-33.

[2] 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优惠政策[EB/OL].(2007-07-08).http://www.hntz168.com/ChangSha/ShowArticle.asp?

ArticleID=127.

[3] 顾俊,王铁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21):253-254.

作者:黄学群 李瑾 吕福旭 王鸿英

上一篇:多媒体应用新课改论文下一篇:采煤概论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