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投资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经济运作过程,预结算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市场的变化,预结算工作存在着重要管理问题,如何做好这个重要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并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完整的投资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完整的投资管理论文 篇1: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认识

摘要:财务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活动过程,从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到股利分配,是一个完整的资金管理循环过程。同时也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监督、财务检查、财务诊断等环节。这些环节中的活动不仅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而且都处于关键点,是控制和管理的核心。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方法

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企业的资金流能够合理正常的运转。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地“流动”。资金活,生产经营就活,一“活”带百“活”,一“通”就百“通”。如果资金不流动,就会沉淀与流失,得不到补偿增值。正因为这样,资金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亦是一种客观必然。

1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特点

1.1 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也都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率上接受财务的指导、监督和约束。同时。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其次。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

1.2 综合性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是一个由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的每个环节和人、财、物的各个要素。所以抓企业内部管理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促进、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3 灵敏度高。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财、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管理的中心,抓好财务管理就是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管理也就落到了实处。

2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认识

2.1 财务管理要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决策是有成本的,这一点容易被人忽视。例如一个正确的决策为企业盈利100万元,如果失去了机遇,没有做出及时的决策,这个决策成本就是100万元;如果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不仅没有赚到100万元,反而亏损了100万元,那么,这个错误的决策成本就是200万元。因此,决策也必须讲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所以我们常说: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以下“四关”:①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经济行为关。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②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调查研究关,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按法治办事。投资决策是一个过程。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否则不能轻易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即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或者以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一定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对投资方的资信、财力等诸多方面有可靠的证明。合同要严格把关,符合有关法律手续,切不可留有隐患。③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投资管理程序关,做到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不同种类的投资都有自身的特点,从而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经不同的部门审批。④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投资的目的是要有效益,要赚钱,因之必须实行投资成本控制;要有风险意识,尽力规避风险;投资要有效益,还得及时回收,以确保投资成功。

2.2 财务管理要为企业管好资金,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与安全。目前,不少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资金入不敷出,存在资金缺口;二是资金被挪用、被挤占;三是叫人头疼的“三角债”。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当然,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第三必须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债”。加强资金跟踪管理,制定资金使用“四个到位”原则:一是材料费按要求分配到位,不得挪用挤占;二是员工的工资,按施工定额兑现到位发放;三是国家的税收,按税法预留到位使用,不得违规;四是管理费,要按规定分解到位使用,不得拖欠。

2.3 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和责权明确的法人实体,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建设一个团结、开拓、廉洁的领导班子是搞好企业的关键。从防止腐败着想,企业必须加强监督作用。在企业约束机制之中,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财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不按财务制度办事的人,要敢于抵制,直至向上级反映情况。企业的财务人员从根本上说来,是对企业资产负责,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总经理负责,而从法治上说,又必须保护财务人员的职责与个人权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2.4 财务管理要掌握好新形势下的合理利润分配,调动各层次人员积极性。利润分配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投资者的决议对企业净利润所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在企业中起到杠杆作用,它对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财务管理是要监督和管理企业的财务指标,通过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来保证企业良好的运作。因此,作为现代企业,企业的核心就是财务管理,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围绕财务管理来展开。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所认同,相信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必定会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扩大企业盈利。

作者:高英

完整的投资管理论文 篇2:

建筑工程预结算的重要管理

【摘 要】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经济运作过程,预结算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市场的变化,预结算工作存在着重要管理问题,如何做好这个重要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建设工程;预结算;重要管理

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繁杂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随即产生,给本来就比较难管理的预结算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做好这个重要管理,是一件重要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预算的编制过程应适应于市场经济环境

我国现行的投资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

以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是我国在计划体制下一直沿用的方法,它是通过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汇总确定工程造价的方法。这一方法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了其作用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定价方法就与新的体制不相适应了,主要表现在:预算造价与工程实际价值相违背。由于实行了市场经济,建材市场、劳务市场及建筑施工相关行业的费用标准均处于一种重要的状态,价格放开造成工程直接费用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价格随市场、季节而上下起落。这种起伏已大大超出了定额的水平,使得预算造价与实际造价相比存在着滞后性和局限性,长期下去它将严重制约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影响建筑业这一支柱产业的地位。

因此,为了使预算价格能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投入价值,真实反映产品的市场需求关系,避免出现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情况,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必须将该项工作置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加以考虑,对现行定额的掌握使用上重点按定额要求,执行好计量(工程量) 规则,力求做到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的“全”、“准”、“快”。

2、预算编制过程应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工程具有不同的特点,砖混结构有砖混的特点,框架结构有框架的特点,钢结构有钢结构的特点。每一种结构的工程按其结构的特点有共性,但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又体现出个性,同是框架结构,由于坐落地点不同,地质情况不同在地基处理上有的采用水坠砂,也有的可能采用强夯,有的采用桩基,这体现了地区差异性。

因此,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在价格方面要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断增长与变化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在一个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即编制工程预算要与具体的工程施工方案相结合,如此才能使这一预算在工程实施期间起到经营指导作用,为工程的成本核算奠定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因此,预算编制工作应与具体的工程项目相结合。

3、预算编制过程应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相结合

随着我国进一步對外开放,国际上的先进的建筑施工工艺与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新型建筑材料与建筑物相配套的新型产品不断为我国所引进,它使我国的建筑业在多方面产生了一种质的飞跃和变革。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所带来的工、料、机费用的计算如何取定问题,对于现行预算定额构成新的课题。

客观地讲,现行预算定额对“三新”的不断引进与变化反应是不及时的、被动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了解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在具体工程项目上是如何运作的及这一运作过程中将涉及哪些经济工作,和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在工、料、机方面出现了哪些不同以往的变化。

经常了解掌握新型建筑材料价格构成,新材料的引用在工、料、机方面出现的变化情况,在此工作基础上应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适时对上级造价管理部门反馈情况,以便上级造价管理部门及时下达调整文件,才能使我们的预算工作更加贴近时代的要求,这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4、工程预结算的重要管理

一份成功的预算书不应是一种方案文件,它应对工程有直接的经营指导作用。预算编制人员应经常深入工地一线,掌握预算情况,督促协助现场人员及时对变化的情况做好合理签证工作,及时办理有关结算工作。一个全面的、准确的、实事求是的工程结算,将直接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4.1 合同管理

工程结算工作必须以施工合同为依据,对合同的管理要规范化和法制化。我国已起草和发布了一系列建筑法律、法规和合同示范本,但与国际的标准合同文本(如FIDIC合同文本)相比,在合同文本的严谨性、合同主体的责权利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工程结算提供保证。

4.2 充分掌握施工图变更的依据

甲乙双方在结算时,对施工部位的建筑做法的变更,均有一定的前提和目的,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料或补充合同。这些基础资料应在甲乙方及监理公司三方会议上留有文字性的会议记录,形成原始档案备存。对较小项目内容的变更,应有甲方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通知和签字,以防止结算时双方产生纠纷。

4.3 准确套用定额子项, 防止错套和换算错误

预算人员首先应吃透定额,对定额的组成各章节的划分思路应清晰,对子项目的规定和适宜的条件、内容及适用范围应掌握、熟知,防止出现错套及换算错误,决不能随心所欲“按需套用”。

4.4 正确及时地掌握政府职能部门颁发的有关政策、法规及造价信息

预算造价文件的编制除紧紧依靠定额本身的内容之外,还要及时有效地掌握政府职能部门颁发的各类政策、法规及造价信息等若干计价规定,才能使编制调整的造价是有效、合理的文件,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

上述工作的完成好坏对工程的结算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上述工作,结算将失去基础,而这一基础的奠定,是处于重要之中,贯穿工程的全过程。这一基础的奠定过程是一个不断收集整理信息,并将信息结果直接及时反馈于工程的经济效益的实现上的过程,结算的及时准确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5、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融经济、技术、管理于一体的投资管理科学。它应符合我国的国情,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李艳.如何把好建筑工程土建预结算审查关[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1,(2) .

[3]刘寒波.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问题与建议[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

作者:徐淑敏

完整的投资管理论文 篇3:

制约引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外资专家认为,我国要想进一步改善外资引进工作,必须注意从市场经济体系、法律体系、投资管理体制、国内市场开放、吸收外资方式和政策限制等各方面找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从长远看,外商投资由潜力变为现实需克服以下六大制约因素:

首先是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同所有制造成的市场准入和信贷税收等方面的差别待遇、行政管理为主造成的透明度不够,法治化薄弱、开放水平低造成的与国际惯例国际规则不吻合等,使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在立法基础、法律规定等方面不适应市场经济和外商投资的要求。

其次是审批制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限制了外商投资进入和运营。过多的投资管制(体现为企业建立的多环节审批)、过多的经营约束(体现为企业经营权、经营范围、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等的政府规定)和频繁的政策变化等成为企业经营不能承受之重。

第三是新的投资领域拓展缓慢。如果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积极推进,而不是仅仅“试点”,那么这些领域的外商投资将会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的增长。因为这些领域目前开放度极低,有的虽然开放了但仅是“试点”,远没有形成规模,有的则还是禁止外商投资的,新开放的领域(如电信)大约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以往“试点”的循环。

第四是难以采用新的外商投资方式。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造成资产无效率无效益沉淀,难以通过股权转让或出售等方式引入外资,缺乏基本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化的产权交易市场及相应的中介服务组织也使外商投资不能顺利进入。

国际资本的流动,80%以上是通过并购的方式实施。而我国目前无法用并购的方式,因为操作上是完全纳入外资投资审批的。面对外方日渐增强的增资扩股趋势,简单地从政策上加以限制,恐怕不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做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吸引外资究竟要得到什么。如果答案是增加税收,增加就业,引进技术,转换机制,提高水平,那么股权比例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当然,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在竞争性领域,真正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的领域,控股权仍是我们的最后屏障。其实,不管合资双方的分歧有多大,起码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把企业做大,获取更多利润。基于这一共同点,对于单个企业,不管目前经营状况如何,外方有增资扩股打算,中方不必如临大敌。

第五是缺少承接外商投资的有效载体。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在体制、机制上难以融合,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网络等方面难以与高水平的外商投资匹配,今后可能是吸纳外商投资着力点的民营企业更还有投资市场准入和审批管理上的限制。

第六是传统引资优势在降低而新的竞争优势还远没有培育起来。劳动力、土地等廉价生产要素吸引力相对减弱,国内市场持续低迷也使市场吸引力下降,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劳动力素质较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不规范、服务体系不完善并且效率低服务差收费高等没有根本改善,投资环境缺乏总体竞争力。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艰苦的工作。并且由于涉及到现有体制深层次的问题,必然引起利益分配格局的大变化,使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不能期望两三年内顺利完成。如此,其对吸收外商投资的效应也不可能立时显现。

作者:牛 虹

上一篇:电算化审计研究论文下一篇:手势法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