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标准格式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完整的标准格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当前,大力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对此怀疑者有之,认为我国企业目前的创新能力还很弱,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相应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篇:完整的标准格式论文

儿童的表情与教育的完整

儿童的表情来自心灵深处。

很多时候,由成人主宰的教育,关注了儿童的一部分表情,如笑容、认真和安静,却忽略了儿童的另一些表情:坚强、勇敢和感恩。失去完整性的儿童表情,隐喻着教育世界的不完整。

教育,就是要从儿童的表情中寻找自己的表情———教育的精神品格、价值理想和永远的儿童意义,以及教育的完整和完整的教育。

快乐幸福与坚强、勇敢、感恩:一个完整的儿童世界

儿童的表情,曾经是紧张、不安和痛苦的。

由于不恰当的过高期望和沉重负担,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长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快乐与幸福,在紧张、不安和痛苦中过早地告别了童年时代,造成了“童年恐慌”(孙云晓、赵霞,《警惕成功标签制造“童年恐慌”》,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5日)。成人们的基本逻辑是“孩子如果有了快乐的童年,就不会有幸福的成年”。这种把幸福向后推延的实质就是扼杀儿童的幸福,取消儿童的幸福。

儿童是一种缪斯性存在,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个童话世界,而诗与童话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从此,我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的,童年生活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儿童的表情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儿童的未来才应该是快乐幸福的”的观念,开始转变为“儿童的现在、儿童的当下就应该是快乐与幸福的”。

可问题还有另外一面:“童年恐慌”有没有其他的内涵和意旨?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应该是:除了缺少快乐、幸福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缺失,也会造成“童年恐慌”呢?其实,这一命题的深层含义是:快乐、幸福的完整含义究竟是什么?进而的命题是:儿童世界的完整性与儿童表情的完整性如何理解。

一、世界是由一百组成的,儿童世界也是由一百组成的。

瑞吉欧,意大利的一座小城。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杰斯·布鲁纳参观瑞吉欧的幼儿园后,由衷赞叹,说瑞吉欧的幼儿教育“是我见过中最为优秀的”,并把它称为“一个小城的奇迹”。奇迹就在于他们对儿童的认识与发现。瑞吉欧教育的领头人马拉古齐认为,世界是由一百组成的,同样,儿童也是一个由一百组成的世界: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游戏、一百种说话的方式,等等,当然也有一百种表情。

但成人常常告诉儿童一百种并不存在。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成人从儿童世界里偷走了九十九种,比如,儿童的快乐与幸福。结果,爱、惊奇与快乐只属于春节和圣诞节。不过,我认为,成人们还偷走了儿童的坚强与勇敢。结果,坚强、勇敢与感恩,只属于课文和造句作业。这样的儿童世界是不完整的,儿童的表情也是不完整的。

与成人世界一样,儿童世界也是一个价值丰富的大森林,既有天使,也有魔鬼;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既有欢声笑语,也有哭泣痛苦,又从哭泣痛苦走向快乐幸福。这一过程正是孩子们理解和追求快乐幸福的过程,正是孩子们学会生活的过程,正是孩子们长大的过程。事实证明,快乐幸福总是有困难、挫折相随,因而必然要有坚强勇敢伴行;一个不经受困难挫折考验的孩子,不可能真正体味到快乐幸福,一个缺少坚强勇敢品质与精神的孩子,人格可能不完善、不健全。

在今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孩子的表情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坚强与勇敢的表情。当汶川县映秀小学的幸存师生见到从废墟里救出来的五年级女生黄思雨时,所有人都失声痛哭:小姑娘左小腿以下的部分,活活不见了!“不哭嘛,不就是一条腿。好多人命都没了。”黄思雨居然这样安慰大家———尽管这位学校舞蹈队队员再也不能用双脚去跳舞了。直到两天后被直升机救出,人们从没见她掉过一滴泪。

坚强,这个只偶尔在少先队队歌声里听到,在学生的造句里看到的表情,在这样的时刻,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了儿童的脸上,出乎成人的意料。坚强表情中,是儿童对生命的渴望、对生命意义的真切理解,更是儿童生命历程走向成熟的表征。

当然,在教育中,我们不是要刻意地给孩子们制造困难、挫折和痛苦,更不是期盼一些天灾,但生活本身就是由快乐幸福与困难、挫折、痛苦编织而成的。真的,儿童世界是由一百组成的,我们既不能从他们的世界里偷走快乐幸福,也不能偷走面对困难、痛苦时应有的坚强与勇敢。应让坚强、勇敢在“一百”中占有应有的地位,这就是儿童世界的完整性,就是完整的儿童表情。

二、坚强、勇敢的表情是价值认同的标示器,也是快乐和幸福的钢铁般的内核。

坚强、勇敢的表情是人的情感的外在表现,甚至是人的行为最本质的表现,它总是与价值认同联系在一起。儿童生活在价值世界里,每日每时,总会与各种现象、各种人物相遇,而各种现象的背后躲藏着各种价值观,各种人物也总是持不同的价值观面对着儿童。认同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也就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災难突至,面对亲人和老师同学的离去,是痛苦、绝望,还是挺住、拯救,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对生与死意义的判断,说到底是一种价值选择。

还是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二学生冯翰文与同学一道被埋在废墟里,一些同学开始离去。大家的哭声变成了小声的抽泣,最后一片沉寂,死亡的恐惧笼罩着所有人。“我们难道要死了吗?不!”冯翰文大声喊道,“我不会死!我们都不会死!”剩下的同学响应道:“是的,我们不会死!”

此时,勇敢与坚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共同支撑起一个人的脊梁,乃至一个民族的脊梁。而在勇敢与坚强的背后,是真情、善良和仁爱。余友富,汶川县漩口中学的学生,父母要带他往安全地带转移,他拒绝了:“是同学们把我从废墟里挖出来的,我不能抛下他们!”“我已经死过一回了,还怕什么?”接着,他和其他男生冒着余震引发二次垮塌的危险,冲进废墟,把两名同学救了出来。

废墟里的歌声、读书声,对同学的呼喊声、鼓励声,以及对救援者的感谢声,无不生动地说明,灾区的孩子们选择了坚强、勇敢,选择了乐观的期待,选择了对亲人、对老师、对解放军的信任,进而形成信念,化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孩子们的坚强勇敢,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心灵深处萌发生长,标示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祖国的和平崛起给予孩子们以理想引领和精神鼓舞。往深处说,儿童的这种表情就是中华民族的表情。中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需要这种表情。

其实,快乐与幸福并不排斥坚强与勇敢。在最为一般性的意义上,幸福是指人们所理解的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以及这种生活状态的主观心境与内心感受。显然,快乐、幸福与坚强、勇敢,包括感恩都是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都是一种良好的“内心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也包括对痛苦的免除,对痛苦的免除则是坚强、勇敢的表现。因此,在本质上,快乐幸福应该内在地包含坚强、勇敢,坚强、勇敢就是另一种快乐幸福,更是快乐幸福的钢铁般的内核。那种把坚强、勇敢,包括感恩,排除在快乐幸福之外的观念是对快乐幸福的误读,是对儿童世界的误解。具有钢铁般内核的快乐幸福才经得起考验,孩子们需要这种坚强、勇敢、感恩的幸福表情。

三、坚强、勇敢、感恩具有生长的能力,能够生成新的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儿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儿童还需要“可能生活”。“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可能生活’:如果一种生活是人类行动能力所能够实现的,那么就是一种可能生活”(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可能生活”是可以实现的幸福生活,但必须具有“行动能力”。这种行动能力包括创造力,也包括生活的内在生长力。坚强、勇敢、感恩就具有这种生长力。因为,坚强、勇敢、感恩使人经历,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于是,坚强、勇敢、感恩使人的心灵深处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幸福源泉。“这个源泉将泽被整个人生,使他即使在艰难困苦之中仍拥有人类最高级的快乐。”(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月)可见,引导儿童追求持续的幸福,追求“可能生活”,就必须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让他自然地、适度地去经受坚强、勇敢,包括感恩的磨炼,生长创造能力,培育幸福的源泉,培育生长幸福的力量。多难也是可以“兴人”的。

说到这儿,我们可以对“童年恐慌”作一个完整的阐释:缺少快乐、幸福会让童年恐慌,同样,缺少坚强、勇敢与感恩,也会让童年恐慌。不仅如此,还会让儿童在突如其来的困难、灾难面前感到恐惧。建立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儿童快乐、幸福观,让儿童呈现完整意义上的表情,是教育的使命。

从儿童表情到儿童教育的表情

人生无法选择面对怎样的灾害,却可以选择面对灾害的态度。汶川地震中,孩子们选择了坚强、勇敢与感恩。他们创造了奇迹,也启发我们重新审视教育。他们的表现,让我们坚信不疑一个教育学上的原理:学生实质上也是教育者。这次,是儿童教育了成人,帮助我们确立起真正的教育哲学,让教育呈现完整的表情,从新的起点出发。

其一,真正了解儿童,真正信任儿童,寻找教育的起点。

瑞典文学院院士阿托尔·隆德克维斯特在1971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儿童文学家林格伦金质大奖章的授奖仪式上说:“你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了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属于儿童的,他们是我们当中的天外来客,而您似乎有着特殊的能力和令人惊异的方法认识他们和了解他们。”儿童,天外来客。这是个隐喻。确实,我们对天外来客知之甚少,因而常常误读他们,因而教育往往会犯错误,所以美国学者丹尼尔·科顿姆认为有时“教育是无用的”。

是的,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平时,平凡得像小草,但危机时刻,却表现得如此坚韧和刚强,用稚嫩的双肩担起了灾难,也担当起了道义。是的,那些一向“娇生惯养”的孩子,却表现得如此无私、无畏,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为成人做出了榜样。是的,那些往日只会“索取”、“享受”的孩子们,却表现得如此懂事,会感谢,会感恩,会关心,会付出,会去拯救别人,弱小的身子使倾斜的世界平衡起来。这一切的一切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他们,真正发现他们。

往常,我们不小心忽视了儿童心灵中那些刚毅的东西,只知道他们的心灵是弱小的,是柔软的,是脆弱的,因而以“保护”代替了教育。儿童需要保护,我们决不能伤害那些柔弱的部分,但我们也应该去发现、珍视和开发儿童心灵中那些刚毅、勇敢的种子。长期的忽视,或者过分的“保护”,有可能使这些种子失去生命的活力,有可能使这些种子的萌芽萎缩。夏令营里的那场较量至今都是现实的。①

往常,我们不小心忽视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力量。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这些古典的教诲不是停留在经典中的死东西,而是活在中华儿女的灵魂和血液中的活生生的东西,不声不响地影响着儿童的精神世界。于是,孩子们心中的民族文化基因,也应是教育的资源和教育的基点。

往常,我们不小心忽视了现代社会中先进文化的积极影响。当下社会的功利、浮躁、消费、娱乐、享受,确实给儿童许多的引诱和負面的影响。但是,现代社会的开放,文化的多元,以人为本的理念,自主创新的时代精神,竞争中的合作,公平民主的价值取向,无不给儿童带来新鲜的空气,让他们换一双眼睛看世界,换一种方式行走。开发和利用现代社会的积极因素,会使教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推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克服教育中自上而下的单一诉求。

其二,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汲取教育的养分,让学生有多种不同的经历;追求理想,但不能纯粹化。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教育应该向生活的方方面面敞开。教育与生活的全面链接,能让学生有多种不同的经历和体验,能让学生真正认识生活、认识世界,也能让学生在生活和世界发生变化时,不至于惊慌恐惧,痛苦逃避。认可生活的常态,是世界的原本面目,也应成为教育的常态。

如此理念,并不否定教育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并不排斥对生活的改造、优化和选择。孩子们应当有梦、有理想,应当仰望星空,应去憧憬、去遥想。在儿童生活的画面上,梦幻与理想是最富色彩的一笔。事实上,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理想是现在进行时的,而不是将来时的;梦幻所发生的作用也是完全真实的。生活教育不是生活的原版复制,需要改造优化。但是,改造、优化,不是对生活本质的改造和否定,生活与教育的联系是在本质意义上的,绝不是端给儿童一个纯而又纯的童话般的世界,即使童话,也有魔鬼的扰乱。所以,理想的教育绝不是纯粹的教育,绝不是脱离真实生活的教育。它必须让学生真实地面对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意义,用意义去引领生活。

儿童需要关于生命的教育。要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要教给学生爱护和保护生命的知识和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训练,这不是“选修课”,而应是最重要的“必修课”。那种追求知识的堆砌,追求分数的名次,而忽略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应试教育,是对生命的最大的亵渎。与此同时,要教育儿童正确对待死亡,死并不可怕,以最大的努力驱逐死神,即使无法挽救,也会平静地走向彼岸。这一切,教育都不应回避。

儿童需要关于困难、挫折,甚至是灾难的教育。生活永远不会是一池平静的湖水,人生总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苦难,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会把痛苦和快乐一齐接受下来。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困难对于弱者来说,是万丈深渊,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前进的阶梯。困难、苦难、灾难会使我们更深刻、更成熟,因此,必须以庄严的方式来承受困难和挫折。不过,教育也一定不能美化困难和苦难。好多年前,我们就践行了挫折教育,可遗憾的是未能坚持和普及,也未能深化和提升,今后,再也不能迟疑了。

儿童需要关于孤独的教育。灾难中儿童会遭遇孤独无援。但即使平日,孩子们也会孤独。孤独是痛苦的,但它也是人生的重要体验。有时,正是孤独,才让自己与自己的灵魂相遇。在热闹、欢乐的儿童世界里,有时创设孤独的情景,并非坏事。重要的是把孤独当作教育,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学会等待,学会积极地摆脱孤独。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我们不是否定儿童的快乐幸福,不是刻意地制造困难、苦难和灾难,不是不加选择地让学生与生活全面链接。问题只是在于,长期以来,教育无意中缺少了这些,而这些因素的缺失,会使教育不完整,会使儿童的心智不丰富,会使儿童表情的内涵单一与单薄。这正是我对培养健全的人的“健全”的重新理解。

其三,爱是教育的核心,让教育在爱中行走。

爱是人类存在的理由,正如罗素所说:“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爱是一种力量,正如但丁所说:“爱推动着日月星辰的运行。”爱是神圣的,正如泰戈尔所说:“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爱是教育的密码,正如雪莱所说:“道德教育最大秘密是爱。”进一步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良好的教育,这是夏丏尊的诊断。

儿童的表情是在爱里生成的。但是,教育常常让爱缺席,剩下的只是知识。其实,没有爱的教育,学生的知识“只是一些愚蠢的话,他们的智慧就像一只空手套,他们的学问和智慧让美好高尚的思想退化,让所有年轻的花朵腐烂凋谢”,成人们也不过是“用像给他们的孩子穿衣服的方式来给他们的思想也穿衣服”(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教育不是给孩子穿衣服,不是给孩子一只空手套,教育应该在爱中行走,用爱生成儿童的智慧,用爱生成儿童的快乐幸福,用爱生成儿童的堅强、勇敢与感恩,用爱生成儿童的思想。

爱的教育最终让学生学会爱,用爱去爱别人。抗震救灾中的孩子们,把爱当作了一种拯救别人的责任与能力,当作感谢别人的方式。而这一切,都聚焦在教师上。其实,救灾中教师们非常优秀,他们把整个心灵,以至生命献给了孩子们。他们的表情酿造了儿童的表情,他们创造着最好的教育。也许,完整的教育,即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正是从这儿、从这个时候,又开始了新的起步!

注释:

①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曾经在内蒙古共同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充分暴露出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曾一度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有识之士痛感于中国学生身上的诸多弱点以及中国青少年教育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上的种种问题,曾发出过“救救教育”、“救救孩子”的大声疾呼。

作者:成尚荣

第二篇:营造完整的创新生态

当前,大力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

对此怀疑者有之,认为我国企业目前的创新能力还很弱,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相应的基础和条件。

近3年来,本人通过对深圳、浙江、江苏、北京、青岛、湖南等地本土企业的广泛调研,认为要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关键是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当前,重点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改变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

鼓励创新需要政策创新

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源于市场、归于市场的活动。这种创新主体和活动过程,既要求一个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又要求一个支持自主创新的经济政策。调研中,许多企业对政策环境提出了明确希望不要太多,有用就行不要优惠,公平就行。事实上,这一政策环境应该是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高度统一的,非如此,或停留在孤立的科技领域内,或停留在单纯的口头上,都不能发挥实质性作用。

技术创新活动是一根完整的链条,这一“创新链”具体包括: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围绕创新形成的产业链、产权交易、市场中介、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完整的创新生态应该包括创新政策、创新链、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通过创新政策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通过这个完整的创新生态,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内外的优质研发资源,形成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成果。

税收制度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因素。调研中,许多企业家认为,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主要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并不能有效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般被归属于制造业,要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对高新技术企业,前期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比较大,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投资资本支付的增值税得不到抵扣。前期的研究开发成本不能计人当期成本,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加值较大,这样需要缴纳的税较高。这样的税收政策实际上不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各种原材料和能源等的消耗,不鼓励少投人多产出。因此,从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角度考虑,应尽快调整和改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政策。

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我国企业获得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自从我国加入WT0后,包括许多领导干部都认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企业自己的事,政府部门要遵守WTO规则,不能采取任何措施支持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际上,欧美发达国家,无不采取各种手段,如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进口配额、反倾销等支持本国企业发展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可以说,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国外所向披靡,其背后就从来不缺少政府的鼎力支持。

我国企业相对规模还比较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总体而言还比较弱。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对我国市场的长期占有,并保持垄断地位,会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各种手段打压我国成长性很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我国政府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他们会面临巨大的困难,这会严重削弱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也必然会影响我国国家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提高公共财政的公共效益

我国各级政府采用得最多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方式是项目,即以项目的方式将政府的二部分财政资金投入到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等各项活动中。然而,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公共财政的公共效益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应该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改进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

显然,通过项目方式获得财政投入的企业只能是少数,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更重要的是,当前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是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等公共性质问题,政府应积极探索和改革支持企业创新和成长的方式。

首先在支持企业发展的思路上,要由过去的“多取多给”逐步转变为“少取少给”,即对要支持的企业,不是直接将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企业,而是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从企业“少取”来支持企业发展。

其次,加大对企业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等的建设。还有,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地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本国企业技术创新,采取更为积极的国家采购制度。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相比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财政扶持方式而言,政府采购这种“需求拉动”式的支持方式特别有利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这种做法在发达国家也是非常普遍的。

(作者系国家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处处长、清华大学法学博士)

作者:胡 钰

第三篇:追求完整的语文要素设计观

【摘 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语文要素为线索,编排了十分清晰的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确立整体的语文教学设计思维,将语文要素置入语文核心素养的观念下来审视,依据教材编写的整体框架来设计,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语文学习经验,在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揭示语文规律,实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终极旨归。

【关键词】语文要素;语文核心素养;统编语文教材;整体化教学思维;转换生成

【作者简介】魏星,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无锡,214000)副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大突破,是以语文特有的学科知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来架构,安排了十分清晰的语文课程内容——語文要素。语文要素的编排,统一了教学内容和目标,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背离了教材的编写意图,片面地将语文要素抽离出来,将其作为静态的知识去“贴标签”。“一个新词就像是一粒新鲜的种子,播在讨论的土壤里。”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一个命题的提出,能够衍生出新的思维。语文要素就像是“一粒新鲜的种子”。如何准确地、完整地理解语文要素的意蕴,让统编教材编排的语文要素真正落地生根而转化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本文站在教学设计的视角,从三个方面来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问题一:如何在完整的核心素养框架下优化语文要素的设计?

步入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语文核心素养,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说法,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在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四个方面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前提、是根基、是关键。思维是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思维,审美是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审美,文化是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文化,他们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语文要素是针对“语言建构和运用”这一维度提出来的需要学习的语文关键知识和能力,是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基本单元或要件,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本性。但语言和思维、审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确立整体思维,以语文要素为显性线索牵引出思维、审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隐性价值,从而指向儿童的整体发展。如果将语文要素孤立地抽出来,就会遮蔽了“人”,将充满人性之美、富有诗意和灵性的语文异化成毫无生趣的记忆和机械操练。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体现了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的完整统一。教材吸收了当前最新的学科知识成果,站在学生如何读、如何写的视角,安排了显性的语文读写知识。同时,也将思维、审美、文化等隐性的教育因素蕴含其中。

拿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来说,教材安排了“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主要有三个要义:一是打开想象,将所读的内容还原成画面;二是由所读的内容联想到生活经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三是由此及彼,由课文的内容产生相似的联想。由此可见,“想开去”既是阅读策略的训练,也是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本单元的课文均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文学表现方式。教学时又必须体现美的规律,抓住审美意象来体会作者如何以“景语”来表现“情语”的。老舍先生的《草原》“即景生情”,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自身经历去理解文本作家所表达的情感。宗璞的《丁香结》“融情于景”,需要联系诗词中带有“丁香结”意象的诗句来反观作家的独特看法,并由此联想到梅、兰、竹、菊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古诗词三首》都写到了自然之景,有日暮江景、西湖雨景、山村夜景,不同的景寄托着作者不同的情,可以结合诗人的经历、创作背景想开去。《花之歌》是纪伯伦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作品以“花”的口吻来写,全文却没有一个字提到“花”,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去想象、探究。习作《变形记》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另外一种东西,进入陌生的领域,由此带来种种奇妙的表达体验。

教材将“语文要素”置入丰富的人文背景之中,有的凸显了思维发展,有的凸显了审美创造,有的凸显了文化理解。语文要素是“实体”的教学内容,但在教学中要做到虚实相生。在教学设计时,应把握语文要素和其他元素之间的最佳“切点”,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以“显性”的语言实践活动牵引出丰富的“隐性”价值,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问题二:如何在完整的教材编排思维下优化语文要素的设计?

既然称之为“要素”,意味着教学设计可以将其分解成若干任务、序列、层级。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语文要素是从语言现象中提炼出的“有限手段”,是语言的规律性知识、原理。这些规律性知识和原理的掌握,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运用关联的、系统的思维来设计教学,在科学有序的训练中形成语文素养。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整体化的设计思维,围绕语文的一些“大观念”,渐进地、序列化地呈现语文要素。每一个单元围绕1 ~ 2个要素建构“学习任务群”;单元与单元之间,年段与年段之间,呈现出更大的、纵横交织的“学习任务群”。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一些语文的“大观念”,领悟一些语言的“有限手段”,掌握一些关键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因此,语文要素的设计要摒弃就课论课、零敲碎打的单一、线性化思维模式,处理好整体和部分、一般和特别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更高品质的语文学习平台。根据教材的特点,特别倡导如下设计:

单元整体化设计。教材以语文要素统整单元整体,并体现学段和全套教材的整体性。“这一课”的学习任务设计,须置入“这个单元”的整体框架之中。也可以尝试打破单篇课文的界限,将几篇课文统整在一起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笔者在备课统编语文四上《普罗米修斯》时,先从整体单元着眼,明确该教材的“类性”:此单元是中外经典神话故事,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引导学生感悟神话人物的形象。然后精心研读每篇课文的“篇性”:《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的创世神话故事,从“宇宙蛋”讲起,故事中有一个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的救世神话故事,从天上的“火种”讲起,其中出现多个神话人物。两篇课文都表现了英雄的形象,但表现方式不同。盘古化生万物、天人合一,普罗米修斯被宙斯缚在高加索山的岩壁上,经受了难以忍受的折磨。《精卫填海》是浅易的文言文,故事情节极其简单,想象的空间很大。课文的表现方式不同,学生把握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方式也就不同。在把握“类性”和“篇性”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寻找教学落脚点,构建出基于“这一篇”而又超越“这一篇”的学习任务群。

读写一体化设计。统编教材读写的关联度、平衡度是很高的,习作教材虽独立编排,但与本单元的阅读紧密相连。课后习题或基于课文情境,或基于语言形式,增加了很多小练笔。除此之外,教材还创造性地设计了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每册一个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遵循“阅读与写作双向聚焦”的关联思维,找准阅读和写作的“耦合点”来设计。普通单元的阅读课,要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言语动机,按照这一篇、这一类文本的表达特性来优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阅读策略;习作单元的阅读课,要以习作内容作为任务驱动,把课文当作“例子”,从中学得写作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作文生成过程。这样由读思写,由写思读,相互参照,相互影响,就会整体提升学生的“全語言”能力。当然,阅读和习作具有各自的规律,不能盲目或过度结合。诚如温儒敏先生所说,“时时处处扣着写作的阅读是很累的”。

课内外协同化设计。教材安排了“与大人一起读”“阅读链接”“资料袋”“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栏目,建构了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一体化的体系,期待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例如:统编语文四下第八单元的童话单元,安排了常人体童话《宝葫芦的秘密》、超人体童话《巨人的花园》、拟人体童话《海的女儿》三篇经典童话。《宝葫芦的秘密》《海的女儿》均为半封闭、半开放的文本,分别选自长篇童话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教学时可以发挥单篇课文的导读功能,引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同时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笔者在教学《宝葫芦的秘密》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怎样列式子”“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那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等信息展开大胆预测“假如王葆真的拥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会发生什么呢?”然后以“我们想的和原著一样不一样呢”点燃起学生阅读长篇童话的欲望。学生阅读完整本书后,又让学生议一议:原作中,王葆最终放弃了宝葫芦,为什么?如果是你,你愿意放弃吗?引导学生在思辨性的问题中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问题三:如何在完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语文要素的设计?

作为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要素具有外显的特征,可检测、可评价。但具体的语言运用又具有缄默、复杂的特点。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要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语文经验、最终形成语文素养,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习得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的学习要经历“下沉”和“上浮”的过程。先把知识“下沉”到文本语境、生活经验之中,然后在主题情境引领下充分打开实践、体验、探究、反思等学习活动过程,再将其提升到知识的规律性层面。用这一理论观照语文教学实践,语文要素的落实不能靠简单机械地生搬硬套,而必须经历一个“下沉”与“上浮”的完整生成过程。教材不是直接呈现语文要素的,而是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认知工具”(如思维导图、情景对话、泡泡图等),引领学生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学习经验,揭示语言现象和语言行为背后的规律。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基于学生个体学习经历来组织言语实践活动。

统编语文四下《小英雄雨来》这一课的语文要素是“如何把握长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后第一题、第二题提示了这个教学重点。教学时,笔者先是以“这篇课文非常长,如果什么都学,时间不够用。你们都预习了,哪些内容不需要老师教了”这样的问题,开发学生的学习经验,进而聚焦教学重点:“课文哪一部分与‘小英雄’直接联系?”练习快速提取课文信息和细节的阅读能力。然后讨论:“游泳本领高”与题目“小英雄”没有直接联系,这部分可以删掉吗;“上夜校读书”与“小英雄”也没有直接联系,这部分可以删掉吗;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五部分都写到了景物描写,看似与小英雄没有直接关系,可以去掉吗,以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体会景物与人物情感的内在关联。最后,引导学生反思“在长课文的学习中你掌握了哪些金钥匙”,让学生在反思中初步建构长课文的阅读策略。

上述教学就体现了“下沉”和“上浮”的教学过程。教师先找到教材中的“干货”——语文要素,把它装在教师的头脑中。然后站在学生的视角,依据课文情境设计个性化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和表达中将语文要素转换成个体的语文经验,并尝试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这一过程不是低水平的直线运动,而是伴随着学生情感和思维的螺旋上升的运动,具有多维化、结构化、情境化的学习特征。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基于学生个体经验生长出来的活性的知识。语文要素教学的重要立场,就是从“人”出发,让儿童在语言实践中“意会”到并揭示出来、外化出来,形成自己的语文经验。

语文要素的回归,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大创新。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应有自己的自足性内涵和自洽性知识体系。然而历史也告诉我们:过去那种以语文知识为中心,将语文肢解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八字宪法”的教学之路是走不通的。教材中每个单元中的各项内容都要紧扣语文要素,这样的教材是编不出来的。即使编出来,也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双线建构”的思想,创造性地处理好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得和习得、语感和语理等诸多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就语文要素教语文要素,而要运用辩证的、完整的、融创的语文教学思维来设计,让语文要素真正能够转化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 魏星

上一篇:影响旅游消费的论文下一篇:广告客户管理结课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