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冷漠事关善恶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国民素质却没有同步提高,由于道德问题出现的纠纷屡见不鲜,人们却期望完全通过法律解决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道德冷漠事关善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冷漠事关善恶论文 篇1:

知荣辱 求发展

摘要: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碰撞,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等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和谐社会创建。开展以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警示教育,对当前道德政纪教育、党风廉政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和谐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社会主义荣辱观,但如此具体地谈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且把荣和辱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却并不多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点出了中国社会目前思想道德建设的要害,也为重构中华民族的荣辱观、塑造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不是道德理想的失落,不是功利主义和世俗文化的泛滥,而是中国文化中公民底线伦理的普遍崩溃。底线伦理崩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些人内心深处耻感和罪感意识淡化以至消失:没有了羞耻感、知耻感、耻辱感,一些人对任何羞辱的事情也无所谓;没有了负罪感、内疚感、忏悔意识,就什么也不怕,什么也敢干。人一旦不知羞耻,做人便难以做好人、办事难以办好事。与此同时,损人利已、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便会被一些人引以为荣;而对于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等,却反而“不好意思”起来,不能理直气壮。例如,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甚至在言行上有损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尊严;将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视之为不合时宜的“傻冒”行为,而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则被认为是出自“人的天然本性”,具有“合理性”;更有少数人以违法乱纪、挥霍浪费、骄奢淫逸来显示其拥有的特权与显赫地位;一些大学生生活中以用名牌为荣,以节俭为“寒酸”等等,败坏了社会风气,这些都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清除的障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为我们划出了一个评判是非的标准,这一标准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为塑造具有崇高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公民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他还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文化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都混淆不清,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不能做到旗帜鲜明,整个社会的和谐就失去了前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进而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营造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社会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是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人的荣辱意识在内的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的美好生活蓝图,让人民群众满怀喜悦和期待。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市场经济在激活人们的市场主体意识、财富创造主体意识,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利己主义和“向钱看”的倾向;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赋予社会活力的同时增加了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社会思想的“分散化”加剧了;加之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旧的腐朽没落思想的泛起,一些人的精神世界蒙上了灰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身上泛滥成灾,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所谓“八耻”就是典型的写照。反映在一些社会现象上,一盒天价月饼、一顿天价年夜饭,使勤俭节约教育变得软弱无力;盗版、虚假广告、考试作弊在不知不觉中吞噬着人们的诚信良知。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冲击,人民群众对此强烈不满。

现在,“拉美化”教训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不注重社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必然严重损毁经济建设成果和整个社会的和谐。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人均GDP曾达到6000美元以上,但由于社会进步能力、和谐能力弱小,物质进步没有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幸福,反而带来社会道德风尚的沦落。结果,社会矛盾丛生,经济起飞后又坠毁了。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现代化并不是GDP的简单增长,它是经济与社会、物质水平与道德风尚的双重起飞。“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内容,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具体标准。它要求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道德文化基础的建设;要求我们避免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所走的弯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法

1.要找准“突破点”。从当前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两会”期间有专家指出,八小时之外的生活领域,是组织监督最容易疏漏的薄弱环节,也是党员干部最容易失守的地方。形形色色的“八耻”旧风恶习,大都利用这个侵蚀人灵魂的场所,无孔不钻、无隙不击。如果生活不检点,摆不正“小”和“大”的关系,误把生活问题当作“小事”或“小节”,就很容易被糖衣裹着的“炮弹”命中。从近几年查处的党员违纪案例看,几乎都是在金钱、美色、物质的诱惑下中箭落马。先是从无偿吃喝玩乐开始,逐渐发展到恣意挥霍公款,到最后是红黑勾结、同流合污,以致蜕化变质、堕入犯罪深渊。小节不保、大节动摇、最终垮掉。诸如此类的沉痛教训,值得我们警醒。

2.要选准“切入点”。从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宣传氛围中,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当前我国的社会风气,确实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宣传力度,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一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现代舆论工具作用,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述评、专家讲座、群众讨论、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文化阵地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在街道社区、乡村集市、公园广场、车站机场港口等公共场所,造大宣传声势,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纪检监察、宣传文化、城市管理等部门,要协同配合,大力表彰具鲜明时代特点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道德建设先进事迹,为人们树立学习榜样;四是要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城市管理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要把好“关键点”。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出发,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把“荣辱观”教育贯穿到反腐倡廉教育的始终。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政治智慧,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安邦问题上的高瞻远瞩。从当前党风廉政教育实际出发,增加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这对教育党员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树立了一个鲜明标准,也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一要抓好学习教育的精心部署,明确活动的重点是贯彻中央精神,学习好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二要在创新形式的前提下,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党员干部养成知荣、知耻的良好生活习惯,科学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三要注意把握生活领域的“八耻”现象特点,着重抓好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利益观、权力观、政绩观教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创新的思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要针对当前党风建设中的新情况,群众提出的新要求,列入各级纪检监察工作重点,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到反腐倡廉教育的始终,以增强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紧跟中央部署,扎實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从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源头,认真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自查自纠,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商业贿赂案件,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并注意把握政策,依纪依法办事,坚定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将警示教育和惩治腐败的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秦书生.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梁庆生.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3]肖锡枕,文尚卿.弘扬井冈山精神 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J].湖南社会科学,2005,(06).

[4]龙观华.近二十年中央苏区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5]王颖.对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3).

[6]李怀林.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意义[J].党建研究,2006,(06).

[7]刘燕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与启示[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责任编辑/肖莉虹)

作者:刘宪君

道德冷漠事关善恶论文 篇2:

市场经济视阈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重述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国民素质却没有同步提高,由于道德问题出现的纠纷屡见不鲜,人们却期望完全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由此,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立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对国民道德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法律与道德相互渗透、相互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的结论,并且认为法律与道德存在严格的界限,应根据不同情况,平衡法律与道德关系,以期使人们明确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与界限,使政府部门更精准地运用法律手段与道德制约,从而增强国民道德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法律;道德;界限;公交车让座

近期,一系列轰动性新闻在杭城掀起惊波,今年四月初,在一辆6路公交车上,一位女生因为没有主动给老年人让座,遭受到其他乘客的轮番攻击,甚至被人肉搜索,不仅对女孩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对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心理打击。无独有偶,六月中旬,在另一辆公交车上,上演了一位小伙子由于没有给抱孩子的妇女让座,被连扇五个耳光的戏剧性一幕。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七月初的某辆公交车上,一位年轻人因将座位让给一位孕妇而没有让位给老人,被老人恶语相向。事件发生后,引发了两类探讨:一是有人主张将公交让座划入法律范围内,明确是否应该让座,以及制定关于如何让座的法律规则;二是有人认为此为道德调整范围,不应由法律进行干涉,对于此类现象的治本之策应是提高我国的德治。上述观点引发了笔者的思考:道德与法律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我们对于这样的行为,应该如何应对?

1 法律与道德的概念/概述

古时有言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具象地说明了道德在治理国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法律也在国家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如习近平主席于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的那样“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可见,法治在社会建设中至关重要。由此,我们能够充分体会到道德和法律在生活中都不可或缺。何为道德?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的一种调整形式,是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保证实施的,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基准,来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另一方面,法律是由国家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以确认、保护、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总的来说,道德基于人们价值判断的价值选择,主要依靠内在素养来约束个人行为;法律则是根据强制性规章,对威胁社会稳定的行为进行制约,其主要依靠外在评价机制制止不良行为,从而改善社会群体风气。

2 道德和法律的联系

道德和法律在生活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法律的保障,还需要人们明确的道德底线的维护。如果将法律或道德孤立起来,作用会大大削弱。因此,了解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就显得必不可少了,明确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就能更精准的调和道德和法律的矛盾,使他们在人们生活中的调节效率最大化。

2.1 相互渗透

所谓“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总的看来,法律与道德应相互渗透,即法中有德,将道德建设融入法制建设中,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德治,同时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就如2018年6月22日,武汉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召开有关《武汉市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若干规定(试行)》新闻发布会,明确地公布对社区居民做好六类服务的奖励机制,以德治为起点,以法治为激励,二者相互渗透,使居民从主观上积极相应号召,提升市民思想道德修养。在人们进行一般价值选择时,应该充分发挥德治,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内心健康发展。当道德自行调节能力达到一定上限时,利用法律调节,促进社会稳定。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2.2 相互保障

我国古人认为:礼和法都是治国所必需的。但二者各有所长:礼是防患于未然的道德引导,而让民众在生活中有所遵循,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法是在少数人突破法律底线后采用的强制手段。道德是法律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石,为法律的严正性和权威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法的实行,也对法的运作起到充分的保障作用,在法的严格执行下,更能使人们的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使国民风气向良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法治与德治就犹如车之两轮、鹰之双翼,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需要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例如政府对于救助者对救助行为后果的顾虑,在2017年3月15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其中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例全面保障了救助者的权益,减轻了人们的扶救顾虑,从而推进乐于助人的道德风气的传播。

2.3 相互转化

道德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受制于一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情况、文化宗教背景等,因此,随着社会现状的改变,法律和道德的轻重比例可以根据时间、空间、条件的转移而发生适当的调整。例如,老年人养老行为曾是子女的义务范畴,是根据人们的自我道德来执行的,但是,由于子女多数没能较好履行养老职责,导致多数老年人沦落到无人看管,晚年生活凄凉孤寂的境遇,老年人养老已然成为了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可见,这一问题已经超出了道德所能解決的范畴,于是,于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务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此时养老问题就转化了法律层面的问题。如此,在适宜的时间调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使道德与法律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使效益最大化,促进国民健康发展。

3 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虽然道德与法律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容小觑的界限。如果逾越了界限,法律反而会阻碍道德发展,道德问题也会动摇法律治理的根基。为此,我们应当明晰道德与法律的界限,防止二者使用不当,造成负面影响。

(1)明确道德和法律的功能性差异。

对于有伤风化、不益于社会稳定的行为须由道德干预,但当一个行为超越其适用范围,就对于社会稳定起到相反作用。相对而言,法律所关心的是最低纲领,即面对社会整体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纲领,即道德层面的要求。从一方面看,道德具有自律性,法律具有他律性,法律会对与之一致的道德存在起促进作用;道德也会巩固与其相应的法律建设。从另一方面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调节方式不同。法律是一种强制扭转人们行为的工具,而道德主要对人们心理起制约和调控作用。如果过分夸大法律便会抑制道德的能动发展。就如尊重长辈、诚信友善,不能过分利用法律,将道德强制化。对于公交车让座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应以道德调节为主导,在个人的自我调节与道德权衡之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素养的提高。但如果有人做出过激行为例如因不让座而打人时,便超出了道德的软性调整范围,也应当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

(2)明确道德和法律的调整范围。

道德与法律有各自实施范围,当法律在社会中介入过多,其就不能被称之为正当的,最终会引起社会人情味缺失,也不利于社会道德建设。也许最终民众的确会服从于法律,但是,这样的服从是在暴力下的被迫服从,而不是民众发自内心的意愿,这样的法律无论价值多大,最终都将只变成守法的精神。相反地,若一味遵从德治则不利于社会治安稳定管理,例如抢劫杀人的事件将会频繁发生,缺少法律的制裁,社会将少一分稳定和谐,也将少一分人们对于国家的信任与热爱。现在社会中的种种争论暴露出人们在对于法律与道德实施范围的认识中或过分拒斥道德入法,对法律持刚性态度,一味地拒绝法律,殊不知有些问题无法用道德与自觉解决,或过分夸大法律效益,盲目推崇法律,而忘了人们的有的品德与高度的自觉才是治理国家的强大根基,此举降低了社会的温度,反而对国家巩固有消极作用。

二者应相辅相成,在各自的权利范围内充分发挥作用,当境况处于道德调整能力范围内,就应该充分发挥德治的作用,既能使问题更便捷地解决,也能营造美德传承的社会氛围;若是忽略了双方的界限,则会引起社会道德的缺失,反而不利于国家全面发展,因此,二者界限不容混淆。

4 明确道德与法律界限之对策建议

对于不同的法律与道德的适用范围,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价值判断。对于道德问题,可以更多地运用鼓励的方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对于法律问题,必然要一丝不苟,给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使社会的风气向正向发展,为国家建设奠定良好的根基。

(1)德治调控社会德风。

从道德层面上来看,对于像公交车让座这类在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具象事件,作为年轻公民,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虽然公交车让座不能作为道德修养评判的标准,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格,升华自己的内在修养,如若每位公民都能维护好自己的道德品格,美德自然蔚然成风;作为老年人,也应该怀揣感恩之心,在享受他人的关怀的同时,也要时刻谨记对他人的感谢。在社会生活层面,政府应当将德治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引导民众自发的传承美德的行为,减少法律上的暴力强迫行为,这样既不放过任何威胁社会的敌对行为,也不会对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造成阻碍,在调控社会风气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道德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法律确保社会稳定。

同时,从法律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作为国家机关,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做出对策:例如根据养老意识匮乏的现状出台有关养老保险的政策,对于救助行为给予相关的法律保护,同时对于违反法律的问题严惩不贷,对于道德层面的瑕疵进行适当劝导。如此,有益于社会安全与经济政治平稳运行。

(3)严防道德越界。

道德治理并不意味着所有事件都全权由道德进行调节,对于类似于打劫杀人、传销吸毒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立法者便应当出台并最严格执行法律,如果仅仅根据道德引导,做无效的调控,导致道德的越界法律就会丧失它的权威,社会的安全性也会令人担忧。

(4)防止法律越界。

作為国家行政机关,应该牢牢把握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切忌过度依赖法律或者过分轻视法律,就如在公交让座、扶助受伤伤员这类道德现象中,如果对此强制立法就显得太过严苛了,如此,反而会挫伤人们的热情与积极性,对于此类行为,应更多的用道德鼓励和认可加以引导。相反地,立法者需要根据不同境况,不同社会环境,抑或不同的社会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在法律和道德的动态权衡中,将二者的效益最大化。

面对生活中一个个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作为公民的我们应该坚持内心的道德底线,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作为公权力机关,明确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在不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道德和法律的权衡,对于道德层面问题,应该将德治作为重点调节方法,充分发挥道德能动的调控作用解决问题;对于法律层面问题,应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让威胁社会安定的行为及时受到法律的惩罚和制约。在道德的基础上接受法律、遵循法律,在法律的管控下约束自己,使优秀品德多次出现,最终形成习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为中国的全面发展打下牢固根基。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12.

[2]李路军.公交车不让座现象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2012,(4).

[3]陈宁宁.文明公交让座模式改革探讨[J].城市公共交通,2016,(9).

[4]余玮璇.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以“郑州公交车不让座就罚款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5,(14).

[5]孙海波.道德难题与立法选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4).

[6]张斌峰,杨世屏.道德的法律审视——基于哈贝马斯的论述而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3,(1).

[7]蔡宝刚.法律目的下的法律与道德——庞德的阐释及启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4).

[8]蔡斐.法律与道德的互化[J].法制与社会,2010,(35).

[9]李晓琼.法律强制与道德冷漠之间隙论[J].韶关学院学报,2014,(3).

[10]谢晖.法治的法律:人化的道德[J].社会科学,1997,(5).

[11]危玉妹.价值选择与法律、道德规范的协调统一[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11).

[12]邹海贵.国家治理生态:以法治为主导的“德法合治”——兼与戴茂堂、余达淮两位教授商榷[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

[13]邹瑶瑶.浅谈道德泛法律化和法律泛道德化[J].法制与经济,2012,(10).

[14]石红星.论作为人性提升两大支撑的法律与道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5).

[15]黎连芬.儒家的法律道德化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

[16]陈波,王海立.善恶之间:道德法律化的现实与法律道德化的理想及其相互较正[J].江汉论坛,2015,(2).

[17]孙逊.为自由辩护——读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4).

[18]王景霞.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以“公交车让座打人”行为为视角[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作者:鲁雨珂

道德冷漠事关善恶论文 篇3:

当代大学生善良品性的缺失与回归

摘 要: 善良的品性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的主导道德价值,又是个体的人应具备 的基本品质,它决定着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基本倾向。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的代表, 但 当前在我国部分大学生中善良品性缺失的现象却并不鲜见。究其原因,既有不良社会风气方 面的影响, 也有学校教育的偏差及家庭教育的缺位方面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善良品性的教育, 必须从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善良品性的回归。

关键词:大学生;善良品性;缺失;回归

崇尚善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中国的主导道德价值取向。在我国,善良教育古已 有 之。老子《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孔子的“仁德”,荀子的“积善成德",无不在倡导 博 爱、同情、宽容与善良。我国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人们善良的情感,它既是强化 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的代表,可是当前在 我国部分大学生中善良品性缺失的现象却并不鲜见。

一、当代大学生善良品性缺失的成因

当我们看到大学生用硫酸泼熊、大学生虐猫、大学生网吧纵火、大学生杀人等诸如此类的丧 失人性、手段残忍的恶性事件的时候,人们无不质疑:这些大学生的人性何在?这也让人们 看到了我国道德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善良品性教育的缺失。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大 学生善 良品性的缺失呢?剖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钱开始成为衡量人 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并且,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我而排斥他人, 对他人采取漠视的态度。这种影响也在慢慢地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影响着不同年龄段学生 的思想和行为。大到“三鹿奶粉”事件所反映的一些人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漠视,小到一些 人对路边乞讨者的冷漠,无不说明我们的社会这个大环境本身就缺乏一种崇德尚善的风气。 大学生虽身居“象牙塔”,但仍深受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染。

2.学校教育的偏差

在当今学校的德育实践中,部分人崇尚道德相对论,呼吁给予学生以道德选择权,忽视引导 学 生学会分析与判断,以提高自己的道德生活的能力。严峻的道德生活也使一些人对自己生活 中的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存在产生了疑问。这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譬如同情心 、良知、责任心等,是学生成 长与发展的根基,也是他们日后必须有的一种社会生活的能力[1]134,但我们 学校教育的偏失却恰恰在对于对这些基本道德素质教育的忽视。这种偏失可以追溯到小学阶 段,其根本表现就 是“重智轻德"。在学校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告诉他们学习 多么多么重要,并采取各种措施以使学生能有好的学业成绩,但对关心人、帮助人之类的善 良品 性的教育则有不同程度上的轻视或忽视。更多的情况还有,一些学校虽然也有关心他人、帮 助他人之类的教育,但也多属一种规则教育,未能使之与学生的行为品性挂钩,即“知”与 “行”的严重脱节。这种脱节一直延续到学生的大学阶段。在大学里,由于竞争,造成了一 种弱肉强食的环境气氛,部分学生为了奖学金、为了评优、为了入党而互相排挤,甚至不 择手段,谈何相互关心与帮助,谈何友善!

3.家庭教育中对善良品性教育的弱化

当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十分重视,却极少考虑如何让孩子学会同情 、学会关心和学会帮助别人。在家庭教育中的少得可怜的道德教育中,家长往往只是教孩子 一些礼貌用语和待人接物的常识,并且也只满足于这种教育的一时的和表面的结果,忽视了 孩子的良好情感的形成。

毋庸置疑,这些在优越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不缺少任何外在的物质,但却缺少内心的善良情 感。他们往往把别人的关爱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自己对他人也同样需要投之以“ 爱” ,从而日渐冷漠和自私,丧失了作为“人”的一种天性和社会维系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在成 人的有失偏颇的引导下,孩子心灵中的善良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少,所以当前 一些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冷漠和自私就不难理解了。

二、当代大学生善良品性的养成

1.在个体层面应将它落实到活生生的人们可以触及的现实生活中

第一,从引导大学生敬爱、体谅父母入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爱”的教师,孩子正是 从父母彼此相爱、忠诚相待那里感受到家庭之爱并且也从中学会爱别人的。苏联著名教 育家苏 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做法,即每当一年级新生入校时,他总要在校门口挂上大幅红字标语:“ 孩子,请爱你的妈妈!”因为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亲的爱。爱妈妈是孩子产生“爱 ”的 萌芽,是孩子“善”的开始,如此可以培养孩子的细腻温柔的情感和爱心。试想,一个人如 果连自己的 父母都不爱,那他怎么可能去爱老师爱同学?怎么可能对社会对祖国有责任心?善良和爱心 的缺失发展到极点便是人性的泯灭。善良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是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锻造, 它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光喊几句“学会做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强化训练的“作 业”,像华中科技大学那样,引导学生从为母亲洗脚之类的小事做起,并最好使这种“作业 ” 系列化。不只是在三八节或母亲节、父亲节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才表现一次,而是要变 “特殊”为平常、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可以使这种爱成为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愿。

第二,教育、引导大学生善待别人,宽容为怀。宽容之所以是一种可贵的精神,首先在 于它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做到的。对方以不正当的手段侵犯了自己,欺凌了自己 ,自己还 要宽容对方,这需要有一种博大的胸怀。这种胸怀及由此而引起的对方的愧疚与忏悔是社会 良知存在的土壤。鉴别一个人有无良知,最重要的是看这个人在应该表示忏悔的时候 有无忏悔的举动,有无宽容的精神,是否敢于直面自己的罪过,是否能够理性地判断并原谅 他人的过失。对于一个社会或民族来说,则是看他能不能造就出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有 道德、有良知的民众。在一定意义上说,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 中的善恶的能力,一种能把他人的痛苦理解为自己的痛苦的能力。所以,学会善待他人是做 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品质。

第三,教育、引导大学生善待生命,善待自然。近几年来,大学生因琐屑小事而伤害他 人,因情感、贫困或学习压力而自杀以及大学生虐待动物的事件频频见诸报端。这些事件令 人惊诧、痛心,令人不可思议。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不仅仅要把一些理论或一个个概 念教 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一种理念传授给学生。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 面就是要教育学生善待生命,其中包括一草一木。没有同情心就没有善良,没有善良就没有 人 道。富于同情心的人善于理解别人的处境,并且随时准备从道义上、行动上帮助别人,从内 心深处关心人、同情人。没有同情心的人,他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在他的 心目中没有他人的幸福这种念头。他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的痛苦之上。人与动物、 人与自然之间能否和谐共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折射着人与人之间 存在的关系,而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能否和谐相处是这个社会能否稳定并获得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

2.在社会层面,要形成崇德尚善的社会风气,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风气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群体包括党政干部群体之间 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第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体现善良品性的最丰富、最充 分的环节,也是孕育善良的最佳土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灵的感性和同情心都在 童年形成,如果童年蹉跎,那么它所造成的荒废就永远无法弥补。”[2]儿童的可 塑性最大 ,在人的儿童阶段对他们进行善良情感的启蒙教育,效果是最明显的。所以,善良教育必须 从 娃娃抓起。首先,要创设和谐美好的、充满爱意的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以此培养孩子爱他 人的基本品质。作为家长,应该尊敬和爱戴长辈,应该夫妻和睦,恩爱相处。在和睦的家庭 中,有良好教养的长辈对晚辈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的影响是深刻的。其次,创设信任、 友爱的家庭外部人际环境。要培养孩子礼貌待人、关心他人的品性。家长作为孩子的引路 人,要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对孩子进行善良行为、善良观念的引导和教育,诸如支持孩子对 花草、对小动物的关心和保护,引导孩子同情、关心小朋友,特别是关心犯错误或受到批评 的同伴,通过言传身教让善良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

第二,崇德尚善是中华民族的主导道德价值取向,高等学校应发挥它的作用以使我国的崇德 尚善的传统得以传承。首先,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培养学生善良品性的基本阵地。为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通过该课程有目的 、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善良的情感,使之选择高尚的行为。 其次,高校各科教师和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都应树立“德才至善,和谐发展”的理念,实施 全员育人,在课堂、课间及其他各种活动中渗透善良教育,教导学生关爱他人,爱护环境, 并且对学生的善良行为及时地予以认可和表扬,如此更能激发学生对善良情感的追求。 再次,优化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会起到一种提示或者暗示的作用。当大 学生走进 一所干净、整洁的校园的时候,他会马上意识到应当保护环境,善待自然,进而会产生更高 层次的想法,即在优美的环境中,自己的行为也应该是“美”的,应该是与这种环境相称的 ,从而会自觉地做到与人为善,行为文明。

第三,以“八荣八耻"作为塑造大学生道德体系的精神指导,并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在 全 社会推行善良教育。“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 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3]。 应该在坚 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广播等途径,采用各种方式 (如公益广告、道德文化宣传栏、道德楷模评选活动等)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 的善良德行,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树立更高境界的 理想、信念与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各级党政干部的行为举止、处世态度的示范作用也不 可小觑。 干部的廉洁或腐败,事关社会成员从善或从恶的选择。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廉洁 的干部形象(上到国家高级官员、下到学校的行政人员)会使青年学子在校期间形成积极健康 的道德情感和正确向上的价值取向,会激励他们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为国家为社会做 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善良教育是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严肃话题,更是一个关爱日常生活的温馨话题 。正如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所说的:“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的情形,做一个正直 善良的人,那却是为人的正轨。"[4]3我们相信,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通力 配合下, 只要我们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将善良教育贯穿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 就一定会培养出善良、正直、有责任感、将来能担当大任的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4(1).

[2]周惠楠.培养儿童同情心,让学生的善良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形成[OB/OL],2006-06 -09.http://www.zjscedu.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066.

[3]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阐述[OB/OL].人民日报,2008-01-20 .http ://www.chinamil.com.ca/sitel/2008a/2008-01/20/content一1095632.htm.

[4]何宏怀.伦理底线[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华 敏

上一篇: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论文下一篇:美术课堂教学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