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阶段心理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和社会生产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电气工程在农业、工业、国防等重要领域在作用日益突出,并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日渐变得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并分析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发展趋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动化阶段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动化阶段心理学论文 篇1:

浅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概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体,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一门正在逐渐发展完善的学科,机械自动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器化”迈入了以“机械自动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机械自动化的设计制造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机械自动化技术具备强大的功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颠覆了传统机电产品的地位。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在于其所具备的各种先进技术可以保证机械按部就班的精确地执行操作,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自动控制能力充分体现了智能化的特点,既节省了人力,也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机械自动化产品在工作中如果遇到故障,能够通过其自身一系列的自动监视、诊断、处理、保护过程,自动处理事故,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机械自动化技术还具备了方便操作、适用范围广以及节省能源的优势。这些优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符合设计原则

机械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必须要满足人们的需要,至少要备一个核心功能,将信息和能量进行必要的转换之后变成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和能量。机械自动化系统将产品和技术融为一体,从设计、制造到功能,形成完整的机械自动化系统。

机械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各种先进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无论是产品还是系统,其所具备的功能依然要以技术为主,这样才能充分展现现代机械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

1、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交叉所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现代化机械设备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

2、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械自动化产品的重要标志,也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把冷冰冰的机器变得智能化,运用各种学科,如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使其具备类似人的智能来处理问题。

3、模块化

机械自动化产品种类较多,因此在研发时的各种需求则相对比较复杂,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发展都离不开标准单元的利用,各类产品单元需要进一步模块化才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4、网络化

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许多机械自动化产品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因此机械自动化产品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亦是一种必然。

5、微型化

如今,许多机械自动化产品以体积小、操作灵活等特点占据市场主要位置,这些体积小巧的产品统称微电子机械,并逐渐向微米、纳米级发展。未来的时代,就是一个微时代。

6、绿色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产品概念应运而生。绿色产品是指那些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极小的产品,机械自动化产品的绿色化则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无污染,并可以进行二次回收和利用。

7、人格化

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人格化主要是指赋予机械自动化产品以人的智能和情感,使其充分智能化和人性化。此外,还可以模仿各种生物机理研制出机械自动化产品。

五、总结

因为现代机械自动化在设计和制造上具有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所以机械的设计、制造,都是围绕着机械自动化来进行的。而机械自动化技术所面临的共性关健技术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接口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所以说,机械自动化系统就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就是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广大设计人员应清醒的认识到机械设计制造只有向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方向发展,才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所以设计人员不能只热衷于技术引进,不能仅仅安心于作为新技术的传播者,而应该作为新技术产业化的创造者。为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技术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作者:夏俊伟 于洋 林强

自动化阶段心理学论文 篇2:

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和社会生产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电气工程在农业、工业、国防等重要领域在作用日益突出,并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日渐变得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并分析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引言:在早期的电气工程在自动化控制中,主要还是以人工操作,人工监控为主,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可靠性、安全性、工作效率等都没法得到良好的保障[1,2]。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应用有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智能化技术目前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一、智能化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实际应用

最早的人工智能概念是在1956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使机器具备人工智能,进而帮助人类完成一定的工作。自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以来,其发展速度飞快,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以计算机为主,同时融合了控制论、信息论、自动化、生物学、语言学、仿生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引用)。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中,智能化技术作为新兴的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模仿人类大脑思维,使机器具备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反馈功能。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增强交换、生产、分配和流通等方面均十分重要,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不仅可以降低人力资本的投入,还能促进运作效率的提高。

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一)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变得十分紧迫。变电站作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需要智能化技术来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自动完成监视工作,并能根据变电站实际的运行情况来做出相应处理。

(二)机器故障的自动诊断。机器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设备故障,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也不例外。而且机器故障一旦发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时间进行故障检查和修通检修。因此,将智能化技术引进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由智能化技术实现设备故障的自我诊断,既全面又准确,同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机器设备的智能控制。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电气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电气系统智能控制作为电气系统重中之重,其关键是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引进智能化技术后,可实现电气工程控制的自主化、高效化、远程化以及无人操作化。

(四)设备系统的优化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离不开电气设备的设计,而电气设备的设计的过程是十分复杂,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电力电子技术、电磁场、变压器等知识,还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这种传统的靠经验和试验相结合的手工设计的方法,存在着效率低,耗时长,修改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引进了智能化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和CAD 技术来实现很多方案的设计,还可以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良好地解决了人脑难以解决的复杂计算过程的问题。

三、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趋势分析

(一)电气工程控制的智能化。电气工程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正在朝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并成为衡量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专家系统控制、模糊控制及神经网络控制三大块。在电气工程控制中结合智能化技术,可使电气工程系统实现集成化、模块化、网络化,从而实现控制的高速度、高精度、高效化。

(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与电气工程控制的智能化不同的是,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应用最广泛的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統集合了特定领域专家大量的经验、规则以及专业知识,通过模拟专家的决策过程来完成对系统的分析和判断。电力系统的模块化作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标准化和集成化,就需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模块化。

结论:总而言之,在社会生产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关键时期,智能化技术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中更是如此。人工智能理论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模仿人脑,使得机器具备类似于人的思维能力、行为能力以及感知能力。因此,智能化技术引入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管理与控制中,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管理质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实现控制的高速度、高精度、高效化。

参考文献:

[1] 莫家宁.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3,(6):23-25.

作者:高建军

自动化阶段心理学论文 篇3:

试论心理学视阈下大众传媒对个体行为影响的途径

[摘 要]大众传媒是我党进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个体行为的塑造会产生重要影响。心理学视阈下,这种影响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表现为四个阶段:注意吸引阶段、选择理解阶段、验证分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关键词]大众传媒;心理学;个体行为;途径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众传媒是我党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研究大众传媒对个体行为影响的途径,有利于先进思想理念更好地掌握群众、武装大脑。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对于大众传媒对个体行为影响的机制过程具有天然的借鉴与反哺功能。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大众传媒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遵循一定的规律,主要体现为个体对信息处理的四个阶段。

一、注意吸引阶段

引发注意、产生意识,这是大众传媒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第一步。注意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1〕,它是意识活动的标志和开始。大众传媒吸引个体注意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传媒信息追求内容的新闻性。商业利益是大众传媒的基本经济诉求,因而取悦受众、吸引眼球自然成为其盈利的首要条件。“虽然客观性是新闻事业的意识形态的基础……客观性与其说是核心信仰,不如说是一套他们愿意遵从的程序,以避免自己受到攻击。”〔2〕传媒信息追求内容的新闻性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在信息内容上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为了整合各种社会利益,某些观点和价值必须被定义在可接受的范围里,另一些则被定义是不合法的、不正统的、不正确的、不合理的。”〔3〕 David W. White 所提出的“守门人理论”认为媒介组织内的任何行动都会事先进行选择 〔4〕。二是在表述上考虑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手段。“在完成宣传内容的组织后,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有效地传递这些宣传内容,以便引起宣传对象的关注、思考、理解和赞同。”〔5〕当前形势下,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最为重要的载体,不同专家学者从表述的语言、媒介、时机、顺序、氛围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很多的讨论。

第二,大众传媒以口号的方式追求受众的注意。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的句子”〔6〕,“一经传播并被教育实践者信奉,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在教育实践中反映出来”〔7〕,“具有很好的宣传号召、引导干预、信息传递和规范警示作用。”〔8〕口号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前大众传媒中的口号不仅契合普通人的知识水平,而且易于识记和传诵,“使用简短有力的文字,通过反复出现来征服接受者,接受者不自觉地受到了刺激和感染”〔9〕。

二、选择理解阶段

理解(perception)指的是“我们解释可感觉资料的过程”〔10〕,传播学中称为解码(decoding),“经由感觉获得刺激,然后处理得到的信念,即加以解释的过程”〔11〕。理解是个体对信息进行的加工的过程,也是使信息进入个体脑海的必经之路。但是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能动性。刘京林也认为“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使主观认识外化为客观行为”〔12〕。从心理学来看,这种主观能动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指的是个人倾向于注意消息中那些与其现有态度、信仰或行为非常一致的部分,而避免消息中那些违背现有态度、信仰或行为的现象”〔13〕。注意的经典研究承认个体在注意过程中是有选择的;实验方法改良后的资源限制理论、特征整合理论以及错觉性结合实验也都表明,注意加工过程中并非所有信息都受到“平等”待遇〔14〕。所以说,个体会对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只有那些符合个体注意需求或是注意习惯的信息才能进入个体的加工过程。

二是选择性记忆。选择性记忆,一方面是指“受愿望、需要、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回忆信息的倾向”〔15〕;另一方面也指记忆的可塑性与重塑性。巴特莱特(F. C. Bartlett)采用图画复绘的方法来测验记忆质变的情形,发现人们会有选择地保留记忆中的某些内容,同时增添某些特征,使记忆内容更易被理解。心理学家韦德则通过访问引导,使被试“想起”曾经搭乘热气球的记忆,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通过操控人的记忆,就可以让他们回忆起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16〕。有研究表明记忆重构性有三种解释理论:重写假设、遗忘假设、源检测理论。〔17〕心理学视阈下的记忆机制,很好地为大众传媒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是选择性建构。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18〕,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19〕。这也就是说,经个体意识到的东西并不一定能被个体所接受,传播学称其为概略理论,“概略是一种认知结构,它由组织好的从以往经验中抽象出的对情景及个人的知识所组成。”〔20〕。无论是建构主义学习观还是概略理论都非常强调“认知的经济性原则”,即尽量减少认知资源的消耗。这样一来,我们会“将接触到的大量信息当作无关的信息置之脑后”〔21〕。正是由于选择性建构的存在,才会出现“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评价传播内容甚至干脆‘误读’”〔22〕,也才会出现对大众传媒信息的不同理解。

三、验证分化阶段

即便是个体有选择地理解的信息,也不一定能持续产生作用。同一种信息能够持续作用于个体是有条件的,它必须以客观效果作为判断标准。心理学认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中,哪一种信息能使个体获得心理上或生理上直接或间接的益处,那么该信息往往能持续更长的时间。在行为主义看来,“通过设计新的相倚联系,容易改变个体的行为。”〔23〕拉斯韦尔是效果问题研究的倡导者,他的“五个问题的模式被解释成使传播研究侧重于媒介效果”〔24〕,直到1960年克拉珀的《大众传媒效果》一书,才使“社会学家们在大众传媒如何产生效果的问题上,获得了理论上的一致”〔25〕。如今,心理学视阈下大众传媒对个体的影响机制都遵循着这种验证过程,目的就是为使所传递的信息能更持久地影响受众。

从心理学行为主义的流派来说,对信息的验证需要个体对信息进行清晰的界定,即分化,“指对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做出反应,而对其他类似刺激不做出反应”〔26〕。廓清信息的使用范围、明确信息的可适用度是个体进行信息架构的重要基础。当前大众传媒中的很多信息都存在偷换概念、转移话题等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关系;另一方面,人们心理普遍存在类似于罗森塔尔效应的现象与思维定式,想当然地“套用公式”,影响日常的工作与生活。

四、自动化阶段

自动化意味着个体在信息提取中达到了极其熟练的地步,也是大众传媒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最终结果和本质表现。自动化的形成需要个体的不断的学习与训练,心理学上成为技能习得。

菲茨和波斯纳(Fitts & Posner)认为“经过联系,动作技能的学习进入自动化阶段,整个程序的完成不用经过刻意的注意,……只要有一个启动信号就能迅速准确地按照动作的程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来实现,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27〕。冯忠良则认为,“自动化并非无意识,而是指执行过程不需要意识的高度控制,个体可以将注意分配于其他活动”〔28〕。处于自动化阶段时,“学习者的紧张状态和多余动作都已消失,注意的范围扩大了,并能根据情境变化而迅速、准确地调动其动作”〔29〕。

自动化的形成需要反复的练习,即“以掌握一定技能为目的,进行重复性操作的行为过程”〔30〕。练习往往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大众传媒所提供的练习是隐性的、间接的。大众传媒往往依托议题设置,“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有研究支持这一观点,认为“媒介可以形成人们对目前社会重大问题的观点,而媒介着重强调的议题可能并非现实生活中的主导问题”〔31〕。所以一旦形成自动化,就意味着大众传媒完成了对个体行为的最终塑造。

〔参 考 文 献〕

〔1〕〔26〕〔30〕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3,55,441.

〔2〕刘晓红,卜卫.大众传媒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43-44.

〔3〕John Eldridge,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权力〔M〕. 张威,邓天颖,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3.

〔4〕Denis McQuail, Sven Windahl.大众传媒模式论〔M〕. 祝建华,武伟,译.1997:134.

〔5〕宓小雄.宣传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01.

〔6〕孙梦云,辛岫淼,周小清.论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口号的科学内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5):98-100.

〔7〕程斯辉,李中伟.当下教育口号使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教育科学究,2013,(01):33-36.

〔8〕侯丽波.标语口号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东南传播,2012,(03):104-106.

〔9〕韩承鹏.标语口号文化透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110:27.

〔10〕〔11〕〔13〕〔21〕Werner J. Severn, James W. Tankard.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运用〔M〕. 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71,79, 471-472,86.

〔12〕刘京林.大众传媒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54.

〔14〕 〔15〕郭秀艳,杨治良.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12-321.

〔16〕Richard Wiseman..怪诞心理学〔M〕. 路本福,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67.

〔18〕 〔19〕 〔27〕〔28〕陈琦,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5,185,308,309.

〔20〕Graber, D. A.. Processing the News: How people Tame the Information Tide. 2nd ed〔M〕. New York. 1988:28.

〔22〕敖丹娜.对大众传媒中“内容为王”的追问〔J〕.现代传播,2011,(07):152-153.

〔23〕车文博,编.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M〕. 乐国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217.

〔24〕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 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93.

〔25〕段鹏,韩运荣,田智辉.传播学在世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66.

〔29〕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00.

〔31〕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运用〔M〕. 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67.

〔责任编辑:谭 蕊〕

作者:陈杰

上一篇:工业设计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国有企业会计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