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中数字媒体技术论文

2022-04-30

摘要: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质量,保障其有效传承延续,可适当引入数字媒体技术。文章讨论虚拟现实、线上直播、短视频等媒体技术的高度技术性对弘扬非遗文化的帮助,分析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如何缩小匠人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传统手工艺中数字媒体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手工艺中数字媒体技术论文 篇1:

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传承研究

摘要: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的保护传承模式日渐式微,数字化技术应用将会加强保护力度和改善传承局面。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传承内容、模式和方法,对改善侗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薄弱状态,推动侗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传承

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2-0142-02

侗族传统手工艺品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侗族传统手工艺是我国少数民族手工艺宝库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文明在新的生计模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作为手工业发展基础的侗族传统手工艺失去了发展原动力,已处于日益濒危状态,仅凭口耳相承和师徒传授的传统传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近些年针对侗族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多数以个案或局部区域着手,而侗族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侗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加强保护力度和改善传承局面势在必行。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数字化技术在国外传统工艺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美国国家民俗中心的工作重点就已从传统档案式保存转型为各种数据库建设,数字化保护传承成为其重要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颁布《保存数字遗产宪章》,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档及数字化保护,如2010年法国实施的名为“加利卡”(Gallica)的文化数字化工程,美国华盛顿大学与Cyberware公司合作的“数字米开朗基罗”等数字化项目等。与此同时,关于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的论著也日益增多,其中卡麦隆(F.Cameron)等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理论》(2007)、艾欧安尼德斯(M.loannides)等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进展报告》(2017)堪称重要代表。著名的《文化遗产信息科学年刊》(Annual Review of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cs)也经常发表手工艺数字化保护方面的论文。

1.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学术界,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研究在近20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涌现了以王希耀《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2009)、于珊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2017)等为代表的一批著作。上述论著中,雖然专门论述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的不多,但其研究思路或技术选择上为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提供更多的思考。具体就侗族手工艺保护传承而言,也有如曾梦宇《黔湘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和传承研究》(2016)、蔡凌《侗族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2018)等著作。期刊文章则以龚敏《贵州侗族建筑中的民间工艺》(2014)、章梅芳《湖南通道侗族织锦技艺调查》(2016)等为代表。但是专门以侗族手工艺保护传承为题的专著却非常少,足见侗族手工艺文化的传承没能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2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传承的意义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国家正在加强保护力度,2017年国务院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要求结合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途径;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要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还进一步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2.1有助于乡村振兴

开展侗族传统手工艺进行数字化保护传承,有助于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侗族贫困地区的顺利实施。以贵州省为例,贵州是全国八个典型的民族省区之一,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省份。而侗族族群主要分布在黔湘桂毗连区上,资料显示,贵州侗族人口约占全国侗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由于侗族聚居村落比较集中,经济条件相对滞后,除部分北部侗族地区汉化程度较高外,民族原生态文化保持基本完整,手工艺文化的存续空间还较为乐观。贵州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推进,以侗族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把侗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特别是置于数字化的保护传承框架作为抓手,通过对侗族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设计、开发衍生品、树立品牌、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对侗族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2.2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

侗族传统手工艺是中华工艺宝库中的精品之一,更是民族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等学科研究的宝贵素材。但由于侗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极不平衡的状态,贫富兼具,少数富庶区域传统手工艺凯近消失,反之,多数贫困区域手工艺资源却存量颇丰、生存根基深厚、原生性极佳、特色凸显。而今,数字化生存已成当今重要的生活方式,构建侗族手工艺数字化共享传播平台,既利于保护传承,也便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于民族地区文旅的融合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对侗族传统手工艺进行数字化保护传承,还可为民族民间工艺研究提供丰富而可靠的个案和实证材料,以促进民族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并能及时改善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的薄弱状态,为侗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实物、传承场、技艺流程提供活态展示,实现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一体化的立体传承空间,从而进一步推动侗族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和侗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

作者:石含洲

传统手工艺中数字媒体技术论文 篇2:

数字媒体技术融入非遗传承策略研究

摘  要: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质量,保障其有效传承延续,可适当引入数字媒体技术。文章讨论虚拟现实、线上直播、短视频等媒体技术的高度技术性对弘扬非遗文化的帮助,分析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如何缩小匠人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实践证明,数字媒体技术可助力非遗的保护与继承,不仅可以大幅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收入、有效减少地方政府资金投入,而且可以满足社会文化发展要求。

关键词:非遗传承;数字媒体技术;策略;融合;民族认同感

0  引  言

數字媒体技术的实时性、直观性和互动性,满足“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输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数字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房地产、汽车展示和影视广告等领域。同样,这种技术也可应用于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领域。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非遗板块中,公众通过佩戴VR眼镜、扫描AR卡片等,就可亲身感受栩栩如生的烙画和惟妙惟肖的漆画工艺。在数字世界中,活灵活现的中国剪纸跃然纸上[1]。

文献[2]中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特性,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帮助非遗传播的具体策略与应用价值;文献[3]分析了非遗传承人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认为数字媒体打开了非遗传承人的表达空间,提供市场宣传平台和教育平台,提高社会对于非遗传承人的认可度;文献[4]介绍了非遗保护中用到的虚拟场景绘制与实时渲染等技术,并建立了数字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技术路线,搭建系统化的数字应用系统使非遗更加贴近人民;文献[5]主要研究广西非遗项目网络推广,提出全景式数字生态策略的观点;文献[6]中研究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性、艺术性、互动性来助力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文章在介绍现有传统非遗传播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媒体技术助力非遗宣传的若干途径,并分析了加入数字媒体后非遗传播的便利性和有效性。数字媒体有助于非遗文化提升艺术价值,展现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良性循环,保障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当下常见的非遗传播途径

1.1  线下实体传播模式

1.1.1  流动会展模式

合理选取展示场馆和展品,流动性地在不同区域向大众展示全国不同地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化。如利用当地民俗博物馆、美术博物馆、丝绸博物馆、曲艺博物馆以及世博会保留下来的展馆等,定期更换主题和展品,也可针对非遗大师举办大师个人作品展,使得少数民族的非遗文化能走出大山,在大城市展出,大幅度扩大展出范围。

1.1.2  固定馆舍展示模式

很多非遗文化特色区域,都专门建设有特色展示馆,如苏州舟山核雕艺术馆、苏州镇湖绣品一条街、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固定馆舍用于特定展品类型,专人管理,科学展出知名匠人的名作。也有部分馆舍设有现场制作或表演环节,突出当地文化特色,吸引海内外对非遗文化感兴趣的人慕名而去。

1.1.3  旅游开发模式

将旅游业和非遗文化建立双向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利用旅游业宣传非遗文化,旅游网站和旅游海报上加入非遗文化的展示,导游向游客介绍当地非遗特色等;另一方面,非遗文化的宣传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旅游业发展。

1.1.4  文创衍生品模式

从非遗文化中提取出精髓元素,将其制作成文创衍生品,不仅可以扩大非遗元素的受众群体和宣传面,而且能够增加非遗文化的实际使用价值,使得非遗文化“接地气”,如文创书签、文创折扇、藏刀等。通过这种方式,将非遗文化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非遗文化的创作开拓新的思路,有助于非遗文化不断继承发扬下去。

1.2  人群传播及传承模式

1.2.1  亲身传播

亲身传播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的继承方式,父子、母女、师徒等之间的传承,使得很多民间绝活和秘方得以保留,许多老字号店铺延续了几代人,使我国的传统手工艺能够代代相传,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绵绵不息并得以发扬光大。有些非遗文化是需要通过现场表演即亲身传播的,如百戏之祖的昆曲、影偶与唱腔结合的皮影戏、多种元素结合的越剧、家喻户晓的京剧等,观赏者在现场感受大师们精湛的演技。

1.2.2  馈赠佳品

由于非遗作品栩栩如生、精雕细琢的特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因此也成为了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家中陈设非遗摆件,可以为家里增添几分文化气息。

1.2.3  人才教育传播模式

非遗进校园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扩大非遗的宣传范围,还可以在青少年当中宣扬国学和传统文化。苏州高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苏南民间工艺学院”,苏绣艺术大师和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担任院长,开设有刺绣、玉雕、核雕、缂丝等专业,并多次邀请工匠大师走进校园弘扬工匠精神。青年人在学习非遗精髓的同时,又将无拘无束的创新思维融入非遗作品的创作。

1.2.4  法律保护

随着非遗作品价格的攀升,仿冒、机器加工等不良势头上升,严重影响了非遗匠人的合理收益和名誉。造成部分冷门的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中国已形成科学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保护非遗匠人的合法权益,保障非遗市场的良好秩序,保证非遗文化的正常延续。

1.2.5  对外传播打造中国文化品牌

非遗文化正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走出国门,在世界更大领域内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喜爱中国文化,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1.3  大众传媒传播模式

报纸专栏专访、杂志、公共场所张贴画、电视台专题节目、专题纪录片等大众传媒方式,由于受众广,发行范围大,可以有效地传播非遗文化。编辑的精心构思、导演的精美设计将匠人的坚守、非遗的灵魂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大众面前。体现无法磨灭的中华精神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促使中国的文化瑰宝代代延续。国际广播电台栏目在海外的播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近几年,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慕名到中国学习曲艺、剪纸等,架起了中外友谊的桥梁,也给中国带来了国外的文化元素,加速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2  数字媒体技术融入非遗传播的实施路径

2.1  VR、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VR、AR、MR等虚拟交互技术,对非遗作品进行虚拟展示,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人们不用奔波到当地,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欣赏到非遗展馆和作品。不仅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和继承,更加有利于中国非遗文化传播到世界更多国家,提高民族自豪感。由于VR等虚拟技术的沉浸感和交互性,人们通过VR眼镜或裸眼3D设备可以实现非遗展示馆的全景漫游,并可着重观看作品的细节,非常逼真,堪比现场观看效果。

用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渲染技术,还可以真实还原某些残缺的古董,弥补遗憾。同时对于部分已经灭绝的技艺,利用三维技术可以仿真复原其原始制作工艺和经典的代表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回忆。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中国非遗文化展示体验短片,推广到中小学的国学或信息课中,也可以设立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体验馆中,供青少年体验。在青少年当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多地都成功建立了虚拟数字博物馆,实时在线展示,远程互动参观,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多地的历史和文化沉淀。除了实物之外,虚拟数字博物馆围绕视听手段呈现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文化,多维度、跨时空地展现给观赏者。

2.2  线上销售

淘宝、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为非遗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京东主要以自然成交为主。淘宝上有许多经授权的非遗产品官方旗舰店,通过静态物品展示或直播展示销售。闲鱼作为规模较大的二手交易网站,也为非遗销售和传播贡献了力量,部分中低端非遗产品可在闲鱼销售,二手非遗物品也可通过此平台转卖。微拍堂是专注于文玩领域的线上直播拍卖鉴宝平台,部分低端产品可用较低的价格进行拍卖,访问流量大,所以成交量较高。

目前国内成立了很多非遗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传播非遗文化和产品,连接非遗匠人和消费者。这些公司的官网或定期直播主要以帮助客户避坑、阐述市场痛点为主。

直播间在展示产品的同时引流到客服微信,客服发圈进行销售。可定期邀请非遗匠人和行业内专家教授举办访谈类直播,向受众普及非遗基本知识,展示非遗作品,并探讨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景。对话题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加入,无强制性。“直播+”模式的新尝试,提升了非遗文化的自信,推动了非遗文化的市场消费。

线上销售满足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也顺应目前大力发展线上经济的大趋势。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节省了场地经费,切实方便消费者。与微信公众号可互相引流,增加客户忠诚度和店鋪可信度。

2.3  微博、微信及手机移动端

非遗传承人和政府机构及街道开办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包括手机应用商店下载的移动端APP,都为非遗文化的自媒体营销推广添砖加瓦,辅助非遗文化艺术家向自媒体运营者身份转变[7]。

非遗传承人开设的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吸引精准用户,增加客户粘性的平台。以核雕为例,在微信公众号上,匠人教授客户盘玩和保养技巧,培养潜在客户兴趣。介绍一些主流匠师,以合作供货匠师为主推。客户盘玩后可在平台投稿,分享自己研究核雕的故事或者经历,给客户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潜在客户加客服微信进行销售,或者新加入微博等流量平台进行推广宣传。

作者:李亚琴

传统手工艺中数字媒体技术论文 篇3:

上一篇: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利弊分析论文下一篇:感染性发热疾病的临床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