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企业会计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影响日渐凸显。出口退税对维持国际贸易秩序、合理地降低税收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企业应当充分使用目前国家的优惠政策,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出口退税企业会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口退税企业会计论文 篇1:

出口退税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口退税机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出口退税对企业会计核算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结合出口退税的相关概念,在分析我国出口退税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减小出口退税政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企业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去,促使企业能够走出一条健康稳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出口退税 企业会计核算 影响 应对

自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长远的发展,我国进出口经营权也逐步得以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进出口贸易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在2004年1月退出了新的出口退税机制,将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在2006年推行的相关机制中,对相关产品进行了口退税调整。出口退税率的不断调整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影响,同时也给会计核算带来了一些列的变化。所以如何更好的应对出口退税机制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出口退税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和应对方法进行阐述。

一、出口退税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一)出口退税的概念

所谓的出口退税就是指出口货物退(免)税,是以报关出口货物为对象,主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环节所缴纳的各种税费,例如增值税、消费税等等,或者免征应纳税额。出口退税是当前国际市场贸易中被较多采用的,能够被各国普遍接受的税收政策之一,主要是为了鼓励各国在出口产品过程中的公平竞争。我国当前使用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中规定,具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进行出口或者代理出口产品时,除特殊规定外,可以在货物进行报关出口后,凭在财务上做销售的凭证,按月份到税务机关申请批准退还,或者免征应纳税额。

(二)出口退税的基本原则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出口退税机制。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新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有效实现了预期目标,不断缓解了企业的压力,大大减少了企业财务成本支出,充分调动了企业生产以及出口的积极性,有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对外贸易等多方面工作的开展,促使企业能够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快速发展。自2004年来以来,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不断呈现“组合拳”,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外贸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加强出口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在我国出口退税机制的相关政策调整中,对于行业可以实现重要调整,可以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出口退税所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呢,下面进行阐述:

首先,公平税负原则。主要指在中央、地方以及中外企业等多层次、多方面所承担的税负应当是公平的,一致的。其次,属地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出口退税的办理程序方面所要遵循的是所在地出口原则,在其所属地出口退税机构办理相关申请批复手续。最后,宏观调控原则。主要是指国家及其各级商务部门所进行的积极调查研究,对于及时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针对这个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进行相关措施的完善,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出口退税情况进行相关配套措施和方法的建立及完善,为我国企业出口退税机制的完善不断进行宏观的调控。

二、我国出口退税对企业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

每一次的出口退税制度都会给我国宏观经济以及相关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企业会计核算也不例外。

(一)出口退税对企业成本核算带来影响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计算可以看出,出口退税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企业在出口货物过程中成本增加1个百分点,那么就2004年下调的3个百分点来说,企业在出口货物过程中的出口成本则相应的增加3个百分点,对企业产品竞争形成了及其不利的影响因素。不仅如此,部分企业在进行出口货品报价时一般都会在原有的苦口税率的基础上进行,但是面对调整的出口退税政策只有将已有价格进行调整,价格调整过程也给企业带来对外协商的影响,往往给企业形象和企业的成本核算带来某些方面的问题,数据很难实现准确性。

(二)新一轮的出口退税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分析

低于新一轮的出口退税政策来讲,对于相关产业的出口退税进行了调整,这对于企业,特别是对于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都较大。国企相对于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讲仅,所占比例很小,所以自2005以后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主要影响对象为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核算方面大大降低了利润空间,但是还处于相对的合理期,不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对于出口退税相关行业政策的调整给企业的资源配置带来了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新的挑战。

三、出口退税影响下企业会计核算得以提高的策略

(一)不断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内部管理制度

不断加强会计核算内部管理制度可以进一步确保降低运作的成本。因为出口退税需要一个周期才能实现,为了更好地消除因为出口退税给公司资金周转带来的影响,因此企业财务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整体监控,从各个环节着手,对收汇、付款以及相关退税信息管理等等多方面进行业务全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收汇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制定收汇计划,通过既定的财务出运信息,对照收汇计划和实际收汇数量做好数据比对后及时提供信息,做到数据提供的科学性。在付款过程中,企业会计核算要对公司整体资金性安排,根据出口退税周期进行资金的合理配置。不仅如此,作为企业会计核算部门要在退税信息获取方面积极与上级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积极的沟通,及时了解最新出口退税相关政策法规,及时向企业提供决策信息。这些方面的工作仅仅是出口退税前提下,企业会计核算所要加强的部分工作内容之一,不仅仅要在操作程序方面的科学性,更重要的就是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要不断加强货物进出的管理,完善货物、财务交接手续,通过在进一步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核算,不断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二)不断做好出口退税的会计审核基础性工作

出口退税对于某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出口退税工作是进出口财务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质量,做好企业的退税工作就要从基础抓起,首先就是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了解出口退税流程,并根据具体环节准备好所需要的凭证,特别是增值税发票的抵扣联以及报关单等等,这些票据对于会计核算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加强会计审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性、前提性要求。要加强有效凭证在各个流转环节的有效性,防止出现因为之后而造成的退税不足,甚至因为无法实现出口退税而给企业带来重要损失。除此之外,企业财务部门要加强对业务相关部门领用的核销单做好领取登记以及日后的检查工作,确保出口退税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准确性。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为了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进行科学决策而提供基础性意见和建议,更是为了实现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快速稳定发展,企业一定切实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国于2014年实施新一轮的出口退税制度,制度的变化必然会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会计核算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解读以及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的及时调整,这是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一个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企业调整出口货品思路,在政策引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出口退税杠杆实现企业发展,减少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玉华.进出口企业会计核算浅探[J].财会通讯.2014(31) .

[2] 邓君韬.出口退税营改增会计核算解析[J].新会计.2014(10) .

[3] 邓传立.一般纳税人小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J].时代金融.2013(29) .

[4] 吕昌婷.王燕.企业会计核算在出口退税政策下的影响及反思[J].经营管理者.2013(05).

作者:李若玲

出口退税企业会计论文 篇2:

出口退税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影响日渐凸显。出口退税对维持国际贸易秩序、合理地降低税收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企业应当充分使用目前国家的优惠政策,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出口退税对企业会计核算形成的影响展开进一步的分析,进而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随后本文以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出口退税里针对制造企业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展开归纳,联系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真实发展情况,研究其形成税负的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出口退税机制、制造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切入点,提出减少企业税负的方案,进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确保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出口退税;企业会计核算;对策

现在中国经济迈进新常态,出口增速降低,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对制造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中国大多数外贸出口公司的利润,能够发现其一部分来自出口退税。所以,要确保中国制造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就需要对制造企业实施合理的管理,确保其出口退税的科学性,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中国执行出口退税政策更多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中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通过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我国市场经济进行管理,对中国货物在国际市场中的数量展开管理,有效推动了我国企业的结构调整。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是高新技术类制造企业,本文以其为案例进行出口退税会计核算的分析,并针对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在出口退税中会计核算活动里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进而为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优化局促,以促进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增强。

一、相关概念阐释

1.出口退税

大部分国家关于出口退税的定义都有所区别,中国出口退税的概念,是按照政府税务部门实施的、把产品未形成的国家多收取的税费退还企业的活动。根据以上定义能够发现,出口退税和国家对外贸易间存在关联,所以,出口退税不是简单的税务活动,其和政府颁布的政策存在关联。

2.制造企业

制造企业具体指的是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产生新产品的企业。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受其制造业水平影响。在全球发达国家中,制造业属于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3.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更多是纳税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按照政府的有关要求及政策,在税务部门的许可下,利用科学合规的方式,降低其应纳税额,或延期缴纳税费的活动。

现在,中国的出口退税更多针对企业的消费税及增值税进行,中国针对出口退税的优惠活动较多,这便需要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的过程中持续注意政府颁布的规章制度,同时联系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状况、对外贸易状况,使用好出口退税政策,尽可能在合理范围里减少企业的税收额。

二、出口退税对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1.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

按照有关数据证实,假如出口退税税率减少1%,则意味着出口成本提高1%。假如出口退税税率降低3%,则企业的出口成本会提高3%,这是中国之前税制改革导致的问题,这使得中国出口货物的价格优势降低。除此以外,因为许多出口企业的货物价格依托于之前没有调整的出口退税税率,假如出口退税税率有所改变,出口企业不但需要对出口货物定价展开调整,也需要经过外地进口商针对货物定价展开协商,假如协商没有结果,则会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2.对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

中国现在出口公司组成包括三个部分:三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与三资企业占比超八成,因此,政府调整出口退税税率会为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其利润空间。可是从另一个维度上分析,哪怕政府调整出口退税税率,企业的利润空间依旧维持在能够控制的范畴中,不会因此对企业的生存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这部分企业来说,在我国市场需求较大的环境下,多进口产品、出口產品,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比如:中国在2006年9月15日调整了出口退税税率,这对生物医药产品等政府鼓励出口的企业带来了福利,出口退税的税率自之前的13%增加至17%;但对中国纺织业等企业来说,其出口退税税率自之前的13%减少到11%,为纺织企业产品出口带来消极影响。

三、应对出口退税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影响的策略

政府执行出口退税的目标是推动企业的对外出口,可是出口退税税率的改变会导致企业的成本和效益出现改变。为了降低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为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企业需要按照其真实发展情况采取以下策略:

1.改变出口结构、实施品牌战略

正如前文提及的,出口退税税率的减少会使得一些制造企业的成本提高,进而降低这部分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针对这个情况,企业应当通过执行科学的品牌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包括:制造企业自过去的倾销型、低价型的竞争模式朝差异型、个性型、品牌型的竞争模式发生,尽量生产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同时为实现企业货物的系列化、专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不但能够帮助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增加对企业出口货物成本的管理强度;除此以外,也可以享受政府这方面的优惠政策。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减少公司的运作成本

出口退税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尽量降低因为退税为企业资本产生的影响,应当增加对企业财务部门业务的监管。包括:增加对付款、收汇、退税数据的控制、存货、成本的管理等的全流程监管。包括:在收汇途径上,无论是选择怎样的付款模式及贸易模式,财务员工都应当认真审核所有的业务,在出运决算的过程中涉及与之相匹配的收汇计划。而企业的财务人员通过登记的出运数据,在对照真实的收回情况及时提供有关数据。对付款方式,财务部门应当按照企业的总体资金情况展开安排。通常付款是在出运后的一个月开展。

3.转变思路,实施外延扩展的新战略

就出口退税税率降低的影响,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企业应当按照其真实发展状况、战略经营策略,逐渐朝高利润、高回报率的生产或流通环节发展。对制造企业来说,其能够通过合资、独资、参股等方式建立其生产企业,依靠“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国外建立直销点。

4.转变方法,积极发展国内外的代理出口业务

对中国大多数制造企业来说,完成一个出口业务难度不低,企业需要拥有出口制单、报关、结汇、核销、退税等各环节的优质员工,这提高了企业的运营费用。另外,制造企业对业务的熟悉度较低,会提高企业的出口风险,所以,制造企业也要努力发展国内代理出口业务。

5.转变身份,为国外企业做好采购代理

中国制造企业存在一定的优势,也就是:成本及定价优势,因为中国外贸公司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拥有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对市场的反应十分灵敏,所以,假如外商需要的货物类型较多时,制造企业可依靠国内的公司进行货物定稿。中国制造企业需要把握这一时机改变想法,完善采购代理。

四、出口退税背景下企业税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制造企业为例

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是医药用品及卫生材料制造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其缴纳税费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税金及附加等。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是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因此能够享受增值税免、抵退的优惠政策。

1.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税负现状

(1)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稅收优势国家

为了支持企业出口,使得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享受退税的优惠政策,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增值税税率是17%,产品退税税率是13%。除此以外,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下,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免抵税额降低,这导致企业的城建税、教育税金和附加等也有所降低,包括: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城建税率是5%,这更多是因为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地处乡镇,其教育税金及附加是3%。

(2)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税收劣势

即使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身份,可是,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是25%。除此以外,出口退税申报有时效,假如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并未按时申报,则无法享受税收优化。可是,在实践过程里,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出口报关无法在90天里获得出口退税凭证,导致其无法享受免抵退优惠,因此,假如仍由这一现象发展下去,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不能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会提高其税收负担,进而提高其运营成本。

2.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存在的问题

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更需要把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使用在市场的发展及新货物的开发商。可是,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在发展市场的过程中没有重视纳税筹划。比如: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员工综合素养较低,专业技能较差、对税收管理的了解有一定的不足,对纳税筹划欠缺综合型;在税收层面,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没有涉及专门职位、同样,没有委派专门的员工开展出口退税、纳税筹划活动;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经营者更重视市场的发展,没有重视税收的管理,财务员工不够尽责。

五、出口退税大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以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为例分析

1.选择贸易方式的纳税筹划

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应当选择来料加工及进料加工的办法通过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的方式展开纳税筹划。中国出口退税税收优惠政策里对来料加工出口方式的税收政策更多是制造企业自西方国家进口的材料实施保税政策,如此可能使得一般贸易及进料加工贸易出现征税区别。

2.选择合适出口方式的退税筹划

在确定出口方式展开退税筹划的过程中,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应当把全部货物出售给拥有外贸经营权的关联企业;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可通过部分外销、部分内销,把内销部分的销项税与外销的退税予以抵扣,进而降低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资金挤占,需要关注的是,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要重视内外销的比重。

3.选择合适的征税方式的纳税筹划

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使用免(征)税的征税方式,因为免(征)的征税方式出口产品进项税额不得抵减。所以,要对进项税根据销售比重予以分摊。对类似A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制造企业来说,通过免抵退的征税方式更科学。

六、结束语

总之,出口退税机制的执行对中国的大部分出口制造企业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出口退税率降低会使得企业运营费用增加,导致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降低,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企业需要发展新的工作模式,改变工作理念,以满足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瀚元,王哲.出口退税率调整的价格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9(10):134-145.

[2]胡蝶.对外出口企业出口退税问题研究[J].财富时代,2019(08):132+134.

作者:贺萨莎

出口退税企业会计论文 篇3:

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的分析

摘要:出口退税作为我国税收政策占比较大的组成部分,是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之下,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做出的调整性政策。为了加速中国市场产品融入到国际市场中的速率,我国制定了该项政策来激励有关企业和个人积极的出口商品,这项政策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以及未来企业发展的推动有着积极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出口退税政策在一些部分仍然有待完善,为了能够保证该项政策能够在现阶段以及未来阶段更加的贴切我国的国情,推动相关的企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之中更快更好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本篇文章将从出口退税的相关概念分析出发,重点的分析自从我国制定该项政策以来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关变化,在我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找出出口退税对于不同时期我国经济的影响。尝试对于我国在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现的一些难题进行着重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出口退税;改革进程;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的出口退税工作的制定自从建立以来到如今趋于完善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被相关人员优化,针对我国的国情做出及时的调整,至今我们已经看出在我国的发展阶段中该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在不同的时期,我国制定的出口退税政策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不相同的,例如在前期我国制定该政策主要是为了能够振兴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后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得到显著的提升,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更快的发展自身,我国的政策主要偏向于以减轻退税企业负担,对申报信息方面也就做到了更加详细化,细致化的改善。同时,为了响应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口号,我国的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能够适应对外发展条件和本国企业成功转型服务。我国在1985年正式实行了出口退税政策,我国前期发展的局限性导致了我国后期出现的政策发展实际的情况不符现象,为了保证政策能够适应于实际,本篇文章将着重的优化和健全出口退税政策入手分析。

1.出口退税政策概述

1.1.出口退税政策的含义

出口退税简单的来说可以从三方面理解,这也是笔者在出口退税方面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所得。一方面就是搞清楚出口退税的主要对象,出口退税主要面对的对象就是我国的“出口产品”或者说“出口商品”,对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该商品需要合法的通过相关的流程离开了本国的境内,也就是说该商品需要报关离开;再者商品如果想要退税的话,那么首先该商品在国家内部就已经缴纳了相关的间接税,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出口退税对出口商品有着具体的退税率。对于退税的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产品性质不同导致的退税率不同。最后,针对出口退税退还的税款必须是和出口商品有着密切相关联系的。

1.2.出口退税政策的特点

出口退税政策并不是我国独有的政策,在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税收制度中,出口退税已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其独特性是相较于其他的税收制度有着非常优越的体现:

第一,出口退税首先强调的是税收,不同的国家要想针对国家内部的公共设施进行管理同时针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先需要的就是税收这一重要的调控工具,税收本身具有的性质中就带有了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属性。公民依法缴纳税款是国家维持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而出口退税作为税收的一种形式和其他的税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对报关出口的商品流转环节缴纳的税款进行了退付或者是减免,是促进企业出口商品的一项重要的措施,这一点与其他的税收制度有着明显的差别。

第二,税收制度的双向调节功能是为了促进国家发展和企业共同发展的一项双促进的措施,相关的企业和人员要积极主动的纳税,因为这是作为国家公民的本身的义务,但是在进行纳税的同时,国家也保证着企业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出口退税工作具有单一的调节职能,让本国出口的产品公平的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出口的产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通过减少缴纳的间接税,降低价格参与竞争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主要凸显的是税收的激励与减免的职能作用。

第三,出口退税工作是各国政府的支持行为,各个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具体实行下来的間接税政策也各不相同。但是,各个国家在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知识坚持的基本原则都一致,那就是对于出口商品进行零税率。不仅仅可以鼓励企业积极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也能够保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国际通用的政策虽然说在具体的实施形式上有所差别,但是最终都是促进出口贸易企业长远发展。出口贸易企业是各个国家大力支持和扶持的重点对象。

2.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在近几十年来经历了多次调整,1985年是出口退税政策全面恢复的决定性年份,这份政策中明确的规定了我国出口退税中具体货物的流转税,简单来说,主要包括了相关企业以人员在申请退税中退还出口货物中国内流转税。 并且在1985年政策中首次体现“未征不退”“征多少、退多少”和“彻底退税“的原则。我国的出口退税工作根据我国不同阶段的任务不同经历了频繁的调整,1994年我国是推行了税收政策中增值税政策,推行期间该政策出现了一些问题,大量的出口骗税案件引发了国家财政的负担。所以在1995年时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调成为三档,在1996年退税率再次下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出口商品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国及时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及时的调整了出口退税率。从1996年的退税率三档改变为四档。从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出口规模逐渐的增长,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一席之地,但是从另一方面对于中央财政来说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负担。为了应对这一改变带来的巨大的难题,缓解这样的财政负担和地区经济的不平衡,我国再次下调了出口退税比率。

2008年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给全球经济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动荡,我国商品出口持续大幅度下滑,国际经济市场面临崩盘风险。从2008年7月到2009年6月这一期间,为了鼓励企业积极的出口商品,我国在这一期间先后七次上调了出口退税率。2010年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下降,国际市场需求开始回暖,我国对外贸易迅速的恢复正轨,同时相关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通知取消了一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在一定程度上也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对全球的环保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简单来说,在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在经济低迷,我国出口商品幅度大幅度下滑的时区,国家及时调整出口退税率,增加退税率来鼓励企业以及个人出口商品,推动经济回暖。经济状况良好时,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

直到 2015出口退税又开始了由中央财政负担的状况,此次政策不仅推行了无纸化办公,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很多企业的出口成本,海关不在接受纸质版的报关单,规定由海关总署直接签发,由此出口退税的执行进入了二维码时代。

3.当下出口退税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析

3.1.政策执行的稳定性、统一性不足

3.1.1.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频次高,运行稳定性差

1985年,我国开始正式恢复出口退税政策,并且投入运行。一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可以称之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调整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政策手段,在这段期间内,一直处于调整、改革、补充的状态当中,总体上出口退税政策属于我国计划经济的一部分。1994年,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出口退税政策的条文办法,针对出口商品、货物的退税、免税等征税措施制定了具体的细则以及实施条例。而随着1994年制定了出口退税办法后,在1995年、1996年,针对部分出口商品在原有基础上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并且,到20世纪末的1998年和1999年这两年内,为了更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有了七次调整。出口退税率调整情况下,相应的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出口商品、货物编码数据库等信息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升级,以适用于出口退税政策的运行。在2004年,我国开始了国家税务信息一体化的创新建设,在出口退税的申报流程方面,关于出口单证、申报系统、审核系统进行了升级调整,极大的提升了出口退税的申报审核效率。在2015年,我国逐渐开始一月一次升级出口退税申报管理系统,在系统升级方面主要以漏洞维修、简单调整为主。而从上述出口退税率调整以及相应系统的升级调整情况来看,我国在出口退税的优化管理方面,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并且在未来的长期规划方面并未有明确的思路与方向。而且,由于我国有关出口商品货物退税管理办法并不具备相对系统且稳定的特征,这对于我国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而言,其难以在不稳定的税收政策下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通常情况下,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特征的,企业由于这一客观现象的存在,在谈判过程中无法占据主动地位,在市场经营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并不能有效激发,甚至部分企业在经营以及规划工作中处于迷茫的状态。除此之外,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相关的出口退税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切实掌握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才能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出口退税工作效率。

3.1.2.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不一致

国际惯例背景下,我国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应用趋同于国际方面,在出口货物的征退税政策方面,遵循着“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彻底退税”的原则。但从实际的出口货物征退税率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这项基本原则并没有完全的体现在出口货物退税方面。其一,我国部分出口商品货物的出口退税率不在13%退税货物当中,而生产、流转环节所征收的税率与出口退税率二者之间不一致,所以导致其征税高于退税,间接税没有得到退还,这种情况的存在,并不符合我国出口货物的退税政策原则,没有有效的实现零税率出口,和国际市场中同类货物相比,在缴税成本上大大增加了,一定程度上此类出口货物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其二,再生资源、软件集成设计产品、黄金等对象,我国所运行的增值税税制是有相关的政策进行减免、免税的,这种政策的运行,导致此类型产品税负存在不统一的情况。

3.2.出口退税政策,在法律设定方面缺乏严谨性

当前阶段,针对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在其相关的法律条文方面,并没有具有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一直以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主要依靠三部法律以及条文办法,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从内容上看,上述三部法律法规不仅仅局限于出口退税方面,还包含了其他税收、政策方面。从特征上看,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相关的条例规章混乱且缺乏系统性。具体来讲:针对出口退税违法现象的处罚条款,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导致在打击出口退税违法现象时缺乏力度,警示性不强。

而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的颁布方面,我国主要是由财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这两个部门主导发布事项,同时,相关的所属税务部门根据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细则通知给相应的出口企业,以此作为出口企业征税、纳税、退税的依据,而针对这一行为,我国税务部门将其定义为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的法律条文依据,而从法律层级和严谨性方面来看,是有着较大的不足的,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税法政策的实施权威性。同时,由于我国暂无统一的、系统的出口退税法律法规,导致出口退税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调整相关退税政策时,缺乏法律约束而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从而导致各类通知、暂行办法出现,在出口退税实践机制方面,也缺乏统一性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应用实施复杂性,从而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应用效率,导致其政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对于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而言,出口退税政策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约束,使得出口退税在政策体系方面仍然存在较多完善之处,而这一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其法律方面的风险。

3.3.出口退税率调整次数过于频繁

自我国加入WTO以及运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为了发挥出口退税政策的調控价值,我国在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次数方面存在过于频繁的问题,从效果上来看,短期内对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而言能够帮助其度过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难关,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而言,国际市场竞争形势激烈且变幻多端的情况下,稳定的、统一的政策环境,能够帮助其建立长期的发展规划。而频繁调整的出口退税率,使得其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以及国际市场环境都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而为了应对变化,出口贸易企业必须要调整发展的策略,从短期、中期乃至长期规划方面都必须要进行调整。可以说,出口退税率频繁调整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使得企业的抗危机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会增加其对于国家政策的依赖性,这不符合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发展需求。

4.优化、调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措施分析

4.1.打造出口退税政策统一、稳定执行的基础

4.1.1.加强增值税税制创新改革力度

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階段,为了有效的响应“彻底退税”的政策号召,对于出口货物,我国应当深化增值税税制的创新改革,在增值税减税、免税政策方面,需要根据我国出口货物以及当下的出口退税政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从而提升出口货物以及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从而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出口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创设有利的条件,从而有效实现“无税出口”的目标,为我国出口货物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帮助,减轻出口贸易企业的税务负担。

4.1.2.深化出口货物征退一体化的管理改革

基于我国国内以及欧美国家先进的出口货物征退一体化管理办法的实施情况以及优势我国需要深化出口货物征退一体化管理模式方面的改革,建立统一、相对稳定的出口退税政策,从而逐渐建立统一的、系统的“免、抵、退”出口退税政策,在此基础上,在出口退税申报、审核系统方面,也加强统一的管理改革,从而实现征退管理一体化,将出口货物征税和退税两方面的信息集合起来,简化出口货物征税退税流程,优化程序,提高国家税务机关部门的管理效率,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统一的出口征税退税信息来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监管力度,从而降低出口退税违法现象发生的概率。

另外,我国除了加强出口货物征退一体化的管理之外,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联合协作的信息交互系统,方便各个部门能够以高效的状态来实现征税、退税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提升协同能力,同时,也有效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避免出现权责不明而影响工作效率问题的发生。

4.2.促进出口税务退税管理法律系统科学化

为积极应对多元化经济发展以及出口税务管理系统的完善,注重税务管理过程退税危险系数的把控,增强出口退税法律政策管理的权威性,促进我国出口税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对于退税法律政策进行实际应用实践,及时总结发现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增强退税管理方案的全面性。同时树立退税管理法律意识,规范化用户群体纳税流程,综合提升出口退税管理水平。立法部门要积极考察纳税实际情况,了解纳税群体迫切需求,注重税务管理法律政策的合理性以及可实施性。避免出现纳税管理法律脱离实际应用场景、缺乏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过程、盲目构建出口退税管理体系的情况,加强税务管理法律条文的宣传力度,增强纳税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积极结合短视频平台以及微信公众号开展出口退税法律政策的宣传工作,在普及法律知识过程中设定进度奖励,积极调动群众对于出口退税法律政策知识兴趣。

同时定期安排各企业以及代表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明确国际税务发展趋势,积极完善更新群众税务法律政策储备。就当前我国出口税务管理系统运行情况来看,结合实际反馈以及各方沟通得出制度观念上整体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不能及时掌握先进税务管理经验,整体退税效率低下。目前限制我国退税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依然是税务法律的制定,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公开透明制定过程,合理安排税务法律工作安排,加快税务法律制定速度,促进我国出口退税管理制度的创新转型。同时注重结合当代信息技术以及云服务管理平台,简化退税工作流程,注重提升用户退税过程的服务体验。降低人为因素对于退税数据信息的影响,增强出口退税工作管理的公正性。对于国际先进管理地区进行比对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群众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完善管理,保障我国出口税务管理水平的稳定提升,增强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力。

4.3.提升出口退税率合理性,增强其稳定性

退税率是关系到出口订单利润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退税率能够积极调动当地经济贸易发展,是促进当地出口贸易发展的动力。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增强群众沟通交流,结合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于当前退税率进行模拟分析,提升其在出口税务退税管理中可实施性。同时结合出口订单反馈总结退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整体结构稳定性,综合提升出口退税体系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要考虑当地政府财务负担,结合当地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对于退税率进行适当调整保障社会基础工程的正常开展。同时对于不同产品出口设定不同退税率,积极调动当地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以及推广,提高我国科技产品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因此相关部门要制定产品退税率评判标准以及相关制度,积极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法律意识,定期安排企业经济工作人员与退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对接,探讨退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积极进行总结解决。

总结

总之,出口退税管理方案自实施后得到了我国企业以及社会群众的广泛好评,通过不断努力以及积极完善发展到现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发展,加强退税制度稳定是提升我国整体出口水平的关键因素。尽管在退税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以及管理上的问题缺陷,通过法律严格约束以及政府积极完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保障了出口退税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蝶.对外出口企业出口退税问题研究[J].财富时代,2019(08):132+134.

[2]齐杰.基于出口退税政策的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8):138-139.

[3]马思炯.关于服务性企业服务出口项目税收筹划研究[J].财会学习,2017(15):172+174.

[4]郑乐.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1):5.

[5]张淑芹.关于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方金融,2016(11):85-86.

[6]李林一嘉.浅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商业会计,2016(14):96-97.

[7]全毅文.我国防范出口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222+224.

[8]霍倩倩.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02):30-31.

[9]唐明,孙留涛,李欢.“营改增”扩围后跨境应税服务退免税政策亟需优化[J].税收征纳,2016(02):12-14.

[10]张楠.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时代金融,2016(03):189.

[11]唐明,孙留涛,李欢.“营改增”扩围背景下跨境应税服务退免税政策优化研究[J].财会研究,2016(01):11-13.

[12]陈碧茹.促进外贸企业发展的税收问题思考[J].税收征纳,2015(12):6-8.

[13]吕旭东.浅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J].会计师,2015(10):54-55.

作者:刘伟霞

上一篇:景观工程养护管理论文下一篇:课程建设的内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