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前景展望论文

2022-04-17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在革命年代经由毛泽东等革命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缔造了新中国,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又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历史性飞跃,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百年历程就是其不断地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历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政治学前景展望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学前景展望论文 篇1: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1年10月8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学术创新团队联合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研究》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新华文摘杂志社、求是杂志社、政治学研究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杂志社等权威期刊的学界同仁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熊光清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景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杨海蛟研究员主持。《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政治学编审石本惠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的学术研讨环节共分两节。第一节的研讨主题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历史、现实与前景”。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杨海蛟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施雪华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燕继荣教授、《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石本惠编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熊光清副教授围绕这一主题先后发言。研讨会第二节的主题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景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杨光斌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刘学军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叶静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王继停博士对此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本次研讨会深化了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研究,加强了政治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取得了圆满成功。

(刘娟凤)

作者:刘娟凤

政治学前景展望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在革命年代经由毛泽东等革命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缔造了新中国,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又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历史性飞跃,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百年历程就是其不断地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历程。这一历程的艰难曲折和卓著成效,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立足马克思哲学,回顾历史,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开创新的实践,我们才能够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继续深入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历程;经验;前景展望

2011年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22届中国社会科学系统哲学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全国社会科学系统和高校、党校、军校从事哲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110余人出席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年的回顾与展望”。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回顾总结9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经验,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未来走向和科学方法,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90年的理论建设史,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阶段,与会代表都认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实现了两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对于第一次飞跃和理论成果,学界意见基本一致,但对两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间的关系、第二次飞跃过程中若干阶段的划分和理论成果间的关系,与会学者给予了更多关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覃志红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整体推进过程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不懈努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历程,就是我们逐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问题、不断解决中国问题的历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会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讨。上海财经大学沈广明梳理了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理论嬗变,认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和传统文化“实事求是”的诸多同质性,是毛泽东将两者融合起来的前提;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论转换为实践认识论,是“实事求是”能够从传统文化概念衍变、升级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因;大革命失败后认识中国国情、探索中国革命规律和道路,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的源动力。安徽师范大学方芳指出,在新文化运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开启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与会代表高度评价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上海师范大学张允熠认为,20世纪的中国哲学离不开毛泽东的哲学,毛泽东的哲学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人所共知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总结毛泽东,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的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会代表还对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得失进行了评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郭强指出,李大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先驱,他将马克思主义置于新文化运动的语境中,解决了异质文化间的文本互动难题;他抓住了“中国多数人共同的时代问题”这一关键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近代中国大众之间的“视界融合”;他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上抓住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一环。中国社会科学院单继刚指出,陈独秀提出的“二次革命论”在很长时间内都被误解,被认为是其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根源。其实,“二次革命论”是在他接受唯物史观之后提出的,虽然有失误,也要做具体分析。“二次革命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的“强纲领”,即特定的生产力状况严格地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类型,某一类型的生产关系严格对应特定的生产力状况。但是,马克思晚年通过研究非西欧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弱纲领”,即某种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的一定范围,但并不要求唯一的生产关系类型和它相对应。原有的“强纲领”明确适用于西欧,对其他地区未必适用;而新的“弱纲领”则适用于所有地区,尤其是非西欧地区。陈独秀没有机会了解马克思晚年的探索成果,这是导致他走向机械唯物主义与教条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一脉相承,也呈现出阶段性。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权文荣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成果,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理论形态。这个理论体系,不仅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普遍科学真理的理论包含成为经济全球一体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历史条件下一种特殊总体的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形式,而且以其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活世界的客观实践本性,科学表现了这个社会生活生成及发展的客观实在规律,考察并阐明这个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就是我们对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最好纪念。

不少代表对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他拨乱返正、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表现出极大兴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越发显示出它的威力和作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陶清指出,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实事求是则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是解放思想,它的最高目标是开拓进取,而富民强国则是实事求是的最终目的。只有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哲学思想尤其是其核心要义,才能够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也才能够全面而且深刻地落实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邓小平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作为其思想路线和理论原则的实事求是真正地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体系和政治学说来谈论邓小平理论,有可能变成口头上的空洞说教、停留在书本上的本本教条,从而背离邓小平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和注重实际、注重实干、注重实效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色。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李季林认为,邓小平的人生哲学以实用、实践、实际为原则,饱含目的性、人民性和现实性。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达到一定的效果即实用的目的,是邓小平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吴冬梅认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法宝”,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南京师范大学黄建军也认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

与会代表对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表示乐观: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领导全国人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与会代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地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性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不仅是用群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灌输,更要从群众呼声、群众利益、群众实践、群众语言全方位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杨根乔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问题。她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此基础上形成富有时代内容和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从而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主题转换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实质上就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对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我们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回答时代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彭启福认为,目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成果虽然丰硕,却带有某种局限性:强于历史回顾,弱于现实建构。这一缺憾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不同的诉求与进路:第一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政治诉求阶段,政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基本特征是走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国家;第二阶段(20世纪下半叶)是经济诉求阶段,经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特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第三阶段(21世纪初开始)是文化诉求阶段,文化培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特征是努力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当代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培育出新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涂可国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角度指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采取的是辩证的、客观的、历史的科学态度。一方面,毛泽东主张破除封建旧文化、建立新文化;另一方面,又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民主性精华,必须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以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毛泽东思想,也使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能够赋予它以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所以可能结合,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相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需要也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中外文化有机整合的自觉意识和实践,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由可能变为现实。上海师范大学张允熠总结了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得失,指出毛泽东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马克思哲学,形成了他的实践观和辩证的方法论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建国后,由于党内外斗争的需要和中国哲学本身就具有的简约化特征,毛泽东的哲学思考有了明显的对中西哲学史和哲学家评价的简单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简约化趋向。安徽大学王国良认为,中国哲学在经历过近现代的转化变迁、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冲突融汇,以及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理改造之后,她本身具有的自然意识、民本意识、忧患意识和天下主义等传统依然薪火相传,持续不断地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并将进一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充分彰显中国特色。

上海社会科学院余治平从儒学的现代困境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贡献角度谈论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准备。马克思主义自被确立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之后,唯物论与辩证法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吸纳与发展西方现代科学最得心应手的方法、工具。这不但及时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目前及今后中国的发展开拓了崭新的存活空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王伟还从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模式。佛教的中国化是佛教从思想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等方面的全部中国化,仅从人们对佛教典籍由拒斥到主动引进的巨大转变来考察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此为鉴,可凸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天津社会科学院王伟凯以《共产党》月刊为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生成机制和实现方式,他认为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让大众理解理论、信服理论,从而赢得大众。《共产党》月刊正是运用了科学的大众化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通俗性阐释,从而为当时中国百姓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奠定了基础。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鲁世山介绍了军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主要是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内容、以走在社会前列为己任、以学以致用为目标、以紧贴部队实际为原则。皖西学院漆仲明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提出了“结合当代实践、创新理论宣传、解决实际问题”三大战略任务。因此,要直面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的问题,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人手,探讨在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方法。

与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多维度和全面的中国化。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处在新的起点上,面临诸多的国内国际矛盾,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需要。“解释世界”是否正确,也必须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前景展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也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在《使命与责任》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把我国由一个文化大国建设成文化强国”。这对哲学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一个时代的精神总是通过它的哲学而表现出来;哲学也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发展或衰退都与它的哲学思想有关。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发展和提升人的境界以最终实现和确证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当下,中国的哲学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融汇人类文明精华、凝聚民族智慧结晶,真正担当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取得的成果。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必将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为成熟的社会主义迈进。如何使人民更幸福,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问题就会更进一步地迫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的发展也必须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科学方法。复旦大学魏海燕认为,“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目标,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政治图解式”、“经济增长式”的共产主义都是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误解与片面化,惟有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即资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共产主义积极的自我意识与能动的发展道路。空军空降兵学院刘东国认为,“自由人联合体”或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理想,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指出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当代中国发展应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只有社会发展成熟,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手段,社会发展成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时,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联合体”。

如何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会代表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过程中,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强调社会实践对于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反对少数理论家“闭门造车”,拼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表述。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还要求我们重视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庆跃先认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和优秀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与时俱进是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前提,是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境界的法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理论,必须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把理论创新同治党治国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已经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继续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理论,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更大发展。

安徽大学裴德海在讨论中提出,哲学家要以自己的精神还原哲学,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他认为,中国哲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变革时期的时代精神非常丰富,而哲学却很“贫困”,这必将造成整个社会的精神贫困。缺少学派建构,限制其发展,乃是掣肘哲学繁荣的最重要原因;缺少具有时代精神的本土哲学家则是导致哲学“贫困”的根本。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样式和方法。他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为例,说明中国哲学只有哲学家真正在场才是哲学的还原。有代表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学派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人为的去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可能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宗派的东西,窒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唐忠宝批评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去马克思化”倾向。唐忠宝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去马克思化”,是指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呈现出的一种不重视马克思本人的学说、观点的倾向,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重要思想、范畴的研究中,马克思本人的解读被严重边缘化了。这种“去马克思化”的倾向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思想来源,也必然导致其理论自身合法性的消解。“去马克思化”倾向首先表现在“去共产主义化”;其次是哲学科学化而忽视哲学的价值性;再者是对“实践”的滥用、误读及泛化理解。因此,要构建一种时刻观照现实的实践哲学,必须在思维模式上实现从理论哲学思维向实践思维的转换,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实践观,把实践观内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只有从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出发,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真正对话。

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140余篇,评审出入选论文68篇。

作者简介:吴勇(1976-),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编辑。主要研究方向:道家哲学,中国哲学。

作者:吴勇

政治学前景展望论文 篇3:

服务选课指导 做好学科介绍

摘 要: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实施后,多数学生会在高一阶段完成高考科目的选择,此时学科教学内容尚未完成,需要通过学科介绍指导学生选课。政治学科学习内容复杂,更需要重视高一阶段的学科介绍。搞好政治课学科介绍,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需统筹安排、多次进行、适当前置,应与学业规划和职业理想相联系,应注重教育时机的选择。

关键词:浙江新高考;选课指导;政治;学科介绍

每门学科都有一个学科介绍的问题。开学第一课,教师结合教材的序言,给初学者讲解本学科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学期中途的某节课上,教师根据学科的某些具体内容,或介绍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或阐述与其相关的学术动态和前沿问题。凡此种种,其实质都是学科介绍。而在浙江新高考“七选三”方案背景下,结合政治学科自身特点,根据选课指导的要求,需要更加重视高一阶段政治课的学科介绍。

一、高一阶段政治课学科介绍的意义

(一)学生选课不够理性的现状需要加强选课指导

2015年5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针对首届参加新高考学生的选考科目情况进行了调查,获得了这样一些数据:高一下学期还没结束时,70.58%的学生已在七门选考科目中选好了三科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76.33%的学生认为在选择高考科目时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在选择某个学科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时,33.33%的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目前的考试成绩;而反过来,在确定某门学科不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时,40.68%的学生最主要的依据是因为目前成绩不理想。[1]这些数据的公布,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一方面,76.33%的学生的高考选考科目是自己决定的,这表明当代高中生个性独立,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选择能力,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但另一方面,高考科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高中三年的学业安排,关系到大学专业的选择,以后还会影响到职业选择,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决定人生走向。高一学业尚未完成,各门选考学科都只学了一些或部分基础性的必修模块,列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还来不及接触,就有70.58%的学生迅速确定了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而大量学生选课的依据仅仅是高一阶段的几次考试成绩。这样的选择显然有点草率,过于随意。

根据浙江新高考方案的精神,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选择性”,[2]通过改革也确实给了学生更多“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机会。为了维护和巩固改革的积极成果,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但是,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并不意味着在学生选课时教师可以置身事外,撒手不管。面对那些仅仅考虑当前成绩,缺乏全面思考、系统规划和长远目标的不理性选择,迫切需要教师发挥教育引领的作用,加强选课指导。

(二)学科介绍应成为高一政治选课指导的重要工作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掌握了充分的信息,个体才有可能做出合理决策。高考科目的选择是学生高中阶段极为重要的一项决策,对各门学科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术前景、升学意义、社会功用等方面信息的充分了解,就是他们做好选课的基础。而这些,正是学科介绍可以提供的内容。

在浙江新高考方案下,理论上说,学生进入高中后每个学期都可以参加选考科目的高考,而无须像过去那样必须等到高三下学期。这样的改革设计,将会促使学生一上高中,就不得不思考选考科目选择的问题。并且,学生的选择确定得越早,越有利于高中三年中统筹安排选考科目的考试进程。而事实上,如前所述,根据浙江教育考试院对首届参加新高考学生的调查,超过七成的学生在高一还没结束时就已经完成了“七选三”的选择。

但是,从政治学科角度来看,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全体高中学生修满四个必修模块,拿到八个学分,需要用四个学期的学习时间才能完成。浙江学生如果选择政治学科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则需要再学习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还需要更长的学习时间。那么,当他们在高一下学期选择“七选三”科目时,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没有完成。如果没有系统的学科介绍,他们对政治学科的了解势必很不全面,也就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进行合理选择。因此,出于指导学生理性选课的需要,高一阶段应更重视政治课的学科介绍。

二、政治学科介绍的几点策略

(一)立足于学科魅力的展示,学科介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学科的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最终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搞好选课指导,就是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最喜欢和最适合的学生吸引到每个学科。政治学科做好选课指导也应如此,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发挥特长,自由发展,最终学有所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政治课争取学科地位,培养学术人才,促进学科的持续发展。

每个学科都有一些精彩的教学内容,最能吸引学生注意,触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政治学科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领域极为宽广,又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这方面可供选择的学科资源很多。任课教师如果用心思考,一定可以找到很多切入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学科魅力的展示赢得学生青睐。比如,《经济生活》中讲到理财知识,很多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借机进行学科理财常识及功能的介绍。如果教师能结合教材的股票、债券等知识,介绍一下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人的投资技巧,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现实中的投资行为并探究其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生一定会乐意倾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对政治学科的热爱。

(二)根据学科特点,学科介绍需要多次进行,有些内容适当前置

高中阶段是学校基础教育的完成阶段,也是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高中学科知识是大学专业知识的基础。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我国根据学科内容的不同,将大学本科专业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12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的教学建议,[3]由这个表述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学科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大学学科的知识。这也就意味着,由于学科内容复杂,政治课的学科介绍很难一次完成。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多次进行,根据模块内容的不同,最好每一本书都有单独的介绍。

按照正常教学进度,高一学生只能完成两个模块的学习,《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这几个模块来不及接触。没有学到的几个模块的介绍,可以尝试从两个途径开展。第一,利用高一开学第一课进行集中介绍。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对整个高中阶段要学的模块名称和主要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概要的介绍。第二,利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相关学习内容,通过适当穿插和前置,完成后面几个模块的介绍。例如,在《经济生活》课上讲到“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中“法律救济”的知识对此作一些引申,顺带对《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模块的学习内容和意义略作介绍。在《政治生活》课上讲到“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等知识时,教师可以做一些相应的知识拓展,把《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模块的介绍提前进行。教师通过这样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在高一阶段就对整个学科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三)关注学习的延续性,学科介绍应与生涯学业规划相联系

高中学生选择了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首先是选择了一个高中学习的主攻方向,同时也就选择了自己今后学术发展的方向。这个选择,影响的不仅是自己高考成绩统计的科目,还有报考高校时的专业选择,乃至后续生涯学业规划的走向。因此,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这次选择视为他们生涯学业规划的起点。搞好学科介绍,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信息,做出符合自己特长和发展需要的选择,对于生涯学业规划意义非常重大。

在指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特长和发展需要的科目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完成教材本身内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现在我在学什么”之外,还应该介绍高中学科内容和大学相关学科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到学好了某门学科,对选择哪些大学专业进行学习更为有利,对上大学后的学习又有什么帮助,也就是了解“将来我能学什么”。据统计,2014级浙江高中生仅仅选出一门政治学科作为高考科目,将来即可报考在浙招生普通高校全部专业的59.7%[4]。因此,可以说高考选考政治后会有广阔的高校专业选择面。如前所述,高中政治学科学习内容涉及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大学学科的内容,如果学生选择政治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通过高中阶段的认真学习,打好坚实基础,对进入大学学习上述学科将更为有利。此外,根据我国现行研究生招考制度,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两门必考科目之一,高中阶段选考政治、学好政治,对将来考研也很有帮助。如果教师把选考政治的这些影响和意义介绍清楚了,将有助于引导学生从生涯学业规划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学习政治,是否选择政治学科作为自己的高考科目。

(四)重视学科社会功用,学科介绍应与职业理想相联系

政治学科具有智育课程的特点,其本质属性则是一门德育课程。除了进行知识教育外,政治学科还需要联系社会现实,针对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正因为如此,政治学科所学知识具有广泛的社会用途,是众多职业从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去解释学科功用,就能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学习政治学科的意义。因此,教师在介绍政治学科时,应该突出本学科指导人们认识社会、变革社会的功能,引导学生把选课目的与职业理想相联系。

例如,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吸引消费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经济生活》中“生产与消费”的知识来获得理解。当前,党和政府致力于推进法治中国,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去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意义和具体措施。同时,我们还可以告诉学生,要成为未来的经济学家或者公共政策的制订者,都应该从学好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开始做起。学以致用,有用性的展示是学科最好的广告。当学生了解到政治学科知识有如此广泛的用途,如果某些功用恰好与他们的职业理想契合,那么他们的学习态度一定会更端正,部分学生也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政治学科作为他们的高考科目。

(五)着眼于教育效果,应注意政治学科介绍的时机选择

选择好的教育时机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科介绍服务于选课指导,满足学生需要,走入学生内心,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则需要教师精心考虑,把握好适当的教育时机。

首先,要抓住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和开始新模块学习的第一课。刚进入高中,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充满好奇,此时信心满满。如果教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对政治课作一次系统介绍,阐述学科内容,说明学习方法,展示学科情趣,展望学科前景,往往能把学生心气调动起来,为接下来的学习开个好头。而一个新的模块开始之际,学生会对新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此时也应该有一个针对该模块的具体介绍。这两个时段的学科介绍,都应立足于初学者天然的好奇心和热情,以调动学生兴趣为主,以此为学科吸引潜在的后备人才。

其次,要抓住高一下学期结束前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大多数学生将确定好他们的高考选考科目,他们内心有迫切的选课指导需求,渴望得到各种信息和思路点拨。如果教师抓住这个时机,针对学生的问题与需要进行相应的学科介绍,教育效果一定很好。此时学科介绍的重点应该是学科内容与大学学科学习的相关性阐述,以及与未来学业规划和职业选择的联系。

第三,学科介绍也可以在学期中途随机进行。教师在准备某一节课时,如果某处内容很能体现学科特点,或正好可以展示学科功用,或涉及学术前沿问题,或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都可以“借题发挥”,适当开展一些学科介绍。这时的学科介绍顺势而作,发乎自然,往往能够收获意料之外的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宝剑.关于高中生选择高考科目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2014级学生为例[J].教育研究,2015(10):148-149.

[2]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S],2014.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张娜,鲍夏超.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昨日公布[N].都市快报,2015-3-1(A03).

作者:张国平

上一篇:中学生物教育论文下一篇:贸易开放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