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学校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推广运用给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均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创新了社会传播的媒介,也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微信平台不仅能满足学生的信息需要,还能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除反映当代学生心声外,同时对外进行高校形象传播,营造和谐的外部社会舆论环境,进而树立起良好的高校形象。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微信平台学校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微信平台学校管理论文 篇1:

学生自主管理的微信平台指导原则及策略思考

[摘 要] 学生自主管理的微信平台,对高校学生组织自身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应结合学生自主管理的现实需求和微信平台的功能特点,在指导过程中遵循和把握平等性、主体性、发展性原则,从完善制度、拓宽渠道、提供技术、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和搭建新型德育管理模式等指导策略出发,进一步加强网络新媒体时代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关键词] 自主管理;微信平台;大学生;学生管理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免费发送即时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以及 LBS 功能的手机通讯软件。[1]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提供的与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同属微信所属的基础性功能,其具有沟通效率高、交流过程对等、共享推送信息方便等特点。微信平台基于其显而易见的优势,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学生组织中广泛传播和使用。学生自主管理的微信平台,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利用网络资源和微信平台所提供的功能,为校内师生传播信息、提供服务,在团队中获取成长力量的一种网络平台。学生自主管理的微信平台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生动体现,其带来的便捷性和及时性,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信息的必要渠道,也成为学校与学生互动交流建立信任的有效途径。

一 学生自主管理微信平台特点

1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

学生自主管理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性,是相对于传统的学生被动管理而言的,通过学校或教师的激励与引导,学生组织中的成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控制、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身成长和组织发展的管理活动。[2]网络环境下发挥学生组织自主管理职能尤为重要,传统堵截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开放、多元的现实需要,变堵截为自律,变学校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已然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共识,更是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高校学生组织以组织严密、富有管理职能的学生会、自治会等和以兴趣爱好特长而组建的社团、协会两类学生组织较为活跃和突出。他们中的成员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依据学校和自身建立的章程和管理规定,以主人翁的姿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具有较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了先锋模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学生自主管理与教育管理者居高强势相比,更能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借助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在引领网络文化、加强平台建设、搞好网络宣传和舆论斗争方面做出贡献。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顺势而为的开展学生微信平台自我教育,充分理解学生自主管理的微信平台的场景,提升微信平台教育管理水平和媒介素养,将有助于提升教育效果。

2 基于微信平台功能特点的现实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学生组织中广泛传播和使用。主要基于其显而易见的优势:一是开放注册,进入门槛低,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互动,形成了高关注度和高吸引力,“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品牌”,这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口号,恰恰迎合了學生组织建设发展的需要,无论新成立组织还是既有组织,无论影响力巨大的组织还是影响力较小的组织,学生自我管理组织都希望通过一定的通道和途径在学生群体中获得认同感和关注度;二是管理和运营成本低,其极高的经济性非常适于学生群体得使用,微信公众号认证300元/每次,比起可获得认证标识而产生的组织知名度和影响力及可开通高级接口权限而产生的更高服务能力来说,这个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三是具有迅速快捷、及时发布、传播高效的特点,微信平台继承了“门户网站时代”的优点,信息可以在平台上长期保留查阅方便,又较传统媒体平台反应迅速,具有极高的时效性,由于学生对微信的高度认知,使得信息能够广发传播,同时,可以跨平台传播的特点,也使得信息能够精准高效转播。[3]微信平台自身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巩固和扩大用户群,不断开发出更多的功能模块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二 学生自主管理微信平台指导原则

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微信平台特点可以看出,教育主体一方面要充分认知和体悟学生组织自主管理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和发挥微信平台的功能特点优势,主动加强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搭建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通道,由此,学生自主管理微信平台的指导原则应该遵循平等性、主体性和发展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更加包容、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更加及时、更加多元、更加碎片化、更加反权威。自主管理正是与在新媒体网络文化相适应的必然选择。平等性原则强调以正式群体建立起来的服务平台其自身价值和作用的发挥,强调自主管理与自我管理相匹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相待。平等性原则要求学校及教师一改传统的向学生发号施令、自上而下的做法,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与学生在一个环境下交流,真切感受学生自主管理微信平台的思想、行为、心理变化,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微信服务平台建设中来,做好教育引导、促进帮助,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交互性,加强情感交流,培养师生的信任感,丰富教育内容提升自我管理能力。[4]

主体性原则。在大学阶段学生有自我管理的内在需要,学生正在或已经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主管理、自主组织、自主发展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因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地适应环境、主动探索,给学生以主动选择的空间,以使他们的主体性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大胆探索、允许犯错误,鼓励“建设性失败”,不越界、不代劳,在参与管理中满足需要,主体地位得到肯定,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展性原则。伟大的教育是能够站在未来看现在,能够将教育生活化。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更加依赖于教育者看见未来并能够与时俱进发展的能力,教育者更应具有与时代同步、与技术同步的能力。一方面以学生全面成长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另一方面从自身出发,主动求发展求新知,善于利用微信平台与教育技术发展的变革态势,以学生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与时俱进,整合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互动,主动加强网络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培训,主动提升新媒体素养,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积累,在合理发挥网络优势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微信平台的认知度、推广度和应用度。

三 学生自主管理微信平台的指导策略思考

1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学生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

自主管理是要将学生置于管理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规章制度,相反,建立和完善学生组织机构的同时,更要加强对网络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关系到这个平台是否能够从管理层面平稳的运行,是能否使平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基础。现在各高校的学生微信平台都已建立,但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在管理和运行中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不同内容的平台管理方式不同,极易造成管理上的差异和疏漏。好的制度会经得起现实的验证,应该指导学生组织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微信平台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学生处于管理的主导地位,老师给予学生指导和支持,并应避免指导过程中对制度的制定停留在经验判断和想象的空间里,进而不断促进学生网络服务平台的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各高校的学生网络服务平台的运行管理才能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从而降低学生自主管理微信平台所产生的风险。

2 拓宽服务渠道,进一步增强学生微信平台服务意识和手段

各组织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职能都不尽相同,但在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和为学生校园生活提供服务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各组织自身特点将微信平台进行细分。各学生组织平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专项服务培训,增强板块负责意识,提升内容建设,使整个服务平台全面深入到在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为他们带来的便捷,进而产生自主推广效应。增加服务板块也是提高学生微信平台实用性的一大关键,微信平台不应仅仅提供学习上的信息,更应涉及到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信息渠道扩宽。例如,可以公开学生管理动态,提供问卷参与调查、线上线下活动结合等等,清晰定位、形成特色,这些都有益于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高学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在平台中可设立互动区,给予学生发言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每个话题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学到知识,更能交到朋友,收获友谊,活跃氛围。与此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其他外网的宣传平台,对学生微信平台加大宣传,使更多同学对该平台产生认知,学会利用微信平台丰富自身校园生活。总之,学生自主管理的微信平台无论从内容原创上还是形式设计上,更具优势的从学生视角打造平台、完善服务、增長粉丝,使平台更加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

3 提供高水准技术服务,不断拓展学生网络服务平台的信息渠道和实用性

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撑也是将学生微信平台构建完善的关键之一。相比之下,由学生自我管理微信平台在建设完善、技术支持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学生组织中有部分计算机或网络专业,往往是无技术背景的学生无法取代的,但也因为管理技术难度及技术更新快等原因,存在很大局限性。尽管学生组织发挥“传帮带”的优势,但因其流动性、专注度不够、短期技术提升有限等现实因素,难以满足学生自主管理微信平台的需要,在平台日常运行和更新上也很难提升和突破。虽然学校在微信平台运营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但是立足学生自我管理角度,学生往往对于技术的渴望远远大于对资金和制度的需求,面对平台,有时候需要一个全新的技术,有时候需要利用原有技术实现。有着技术专业背景的教师从旁指导,定期不定期的通过专题技术培训、一对多答疑解惑,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微信平台在维护更新和技术方面的改进和突破,而且提升了直接参与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校内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加了就业竞争力。很多大学组织教师与学生联合的技术人员,制作、编辑、排版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超文本等,从表现形式与表达方式创作有吸引力、针对性的优秀内容,受到学生的关注和追捧,打造出很多具有影响力的高校学生组织公众平台。

4 注重合理引导,开展网络文化建设

学生自主管理的微信服务平台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教师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参与是讲究艺术和方法的。微信平台建设,教师不应直接干预学生的具体活动、具体工作。可以将指导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要合理引导、把控方向,中期要做好质量监控、制定好制度规则,及时关注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5]后期要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启发拔高,利用微信平台后台的数据分析功能进行效果评估,尤其是通过点击量、浏览量和转发量来分析判断推送内容的质量及和用户的互动情况。[6]此外,还应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微信平台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特征,以先进文化的引领和熏陶,拒绝庸俗文化,坚定政治信念,坚持较高的文化定位,开展清朗网络运动,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微信征文比赛、互动交流、歌曲征集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促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的成长,并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平台,以学生带动学生,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5 搭建新型管理模式,开展网络德育工作

针对学生自主管理的微信平台管理,传统的网络德育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学生组织和教育方式都带来了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德育工作的对象和德育工作的本质。微信平台新型管理方式的搭建要紧跟时代要求,紧贴先进的网络技术要求,紧紧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在开展网络德育工作中,指导教师亦师亦友,并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摈弃传统教育中的有错必纠的观念,即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予以过多关注,不直接干预学生的具体工作或者活动,鼓励他们自主管理、大胆行动,接纳学生真实想法,并以好友的方式建立起互信关系、链接关系,充分互动和分享,加强方向引导、过程监控、成果提炼,将思想引导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手中,利用线上线下、网络和现实阵地有机结合,更好的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组织的健康发展。[5]

总之,学生自我管理微信服务平台正处于不断建设和发展之中,提高网络时代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加快发展学生自主管理的微信平台建设,提高整体层次和质量,是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应认识到当今已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的崛起,而是网络社会的崛起,身处社会中的高校集聚着青年一代,他们也必将与网络时代同步,因而,对学生自我管理的微信平台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和指导,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学校管理形成合力以更好的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晓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新通道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4).

[2]郭昕,田辉玉,白婧静. 自主管理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创新[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6).

[3]张风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1).

[4]吴倬,张瑜. 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几个基本原则与方法[J]. 思想教育研究,2009(01).

[5]张鹏远,李庆华. 网络德育的育人价值实现途径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3).

作者:王奕

微信平台学校管理论文 篇2: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优化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推广运用给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均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创新了社会传播的媒介,也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微信平台不仅能满足学生的信息需要,还能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除反映当代学生心声外,同时对外进行高校形象传播,营造和谐的外部社会舆论环境,进而树立起良好的高校形象。本文基于对海南省13所院校微信公众号的研究,对其传播影响力进行定量分析,归纳常见问题,在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试为高校微信平台建设带来新的思考角度与启发。

关键词:高校形象 海南省 微信平台 WCI

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权威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 1 ]”据该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典型社交应用使用率最高的是微信App,达到了85.8%。微信用户中大学生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也说明微信已成为大学生主要的社交工具。高校微信公众号正是适应这一趋势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紧贴学生现实需求,呼应学生诉求,提供即时资讯,解决现实问题,是当前高校具有鲜明公共关系色彩的双向交流平台。

一、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

微信 (WeChat),是腾讯公司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集社交、工作、学习、娱乐、消费支付、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客户体验服务的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凭借着腾讯庞大的用户资源、便捷的操作和隐私化功能等优势,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据企鹅智酷公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有8.89亿月活用户,拥有1000余万个新兴的公众号平台。

(一)高校公众号的设立

微信的快速发展,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微信给高校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一个渠道、一个平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2 ] 微信是目前中国大学生中最为火热的网络社交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号令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校园,在学校生活上带来便利,并提供许多实用的服务。[ 3 ] 此外,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娱乐性也很明显,很多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对学生具有很强吸引力,不少时候可共同参与或分享快乐,已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4 ] 因此,打造一个完善的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可以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最新、最权威的消息,也能建立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是最先注册使用微信公众号的院校,随后我国各院校迅速在学校、二级学院、系专业或班级层面注册了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微信公众号极大地满足了我们对于学校的各种动态、政策、师生自身相关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在运营队伍的制度规范、技术储备、人才培养以及内容生产等工作的不足,造成了“同质化”“僵尸化”等问题尤为突出。就如何高效地运营高微信公众号,我国很多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如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动机方面,黄楚筠和杜文龙认为“了解学校资讯”和“查询个人信息”是大学生使用高校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动机。就传播效果上来说,黄楚筠和彭琪淋认为当前高校微信公众号基本上能够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但这种程度仍然流于表面,传播效果依然有限。针对时下“同质化”问题,学者张飞飞认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亟需发展特色版块,增加新型功能,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需求。

(二)微信公众号的公共关系意义

从高校公共关系角度看,微信平台对积极塑造高校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在政府层面上,其教学工作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认可,在政策、科研教育经费上获得更多支持;其次,教师层面上,便捷的微信服务平台对于教师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理解把握,增强科研队伍的凝聚力,加快科研教学信息流动及行业发展动态的掌握等都具有很大意义。再次,在学生层面上,学生的日常基本信息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学生的呼声也可以上传至学校管理者处,搭建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微信具有的强大传播能力,为高校建立起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高校形象,从而得到全国各地的优质生源的青睐;最后,在社会层面上,可以获得科研机构、企业公司及社会公众的认可度和信赖。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领导们未树立起“高校形象意识”,仍认为高校只需完成教学、科研和年度计划就行,忽略了对学校形象的塑造。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当中,不主动地适应社会变革终将会落伍于时代发展的潮流,所以说,高校形象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最直接最主要的服务对象现已从“95后”转向“00后”大学生,他们呈现出独立个性、大胆开放、痴迷网络社交和兴趣广泛的特点,对高校的教学工作也带来了不小挑战。面对新一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微信公众号平台为我们高校在日常教学管理活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微信公众号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高校传播宣传工作的重要媒介工具,也是時代趋势的必然体现。当前微信的产生运用已有一段时间,在理论层面的框架基本建构完毕,需要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从人员、制度、内容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所在地区甚至在全国地区的网络传播影响力。

二、基于海南省13所主要高校的WCI定量分析

(一)对象选取

本文所选取的13所院校微信公众号涵盖了海南省的主要高校,因此在样本的代表性上可信度很高,选取的三大标准为:其一,存活性,目前仍在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其二,关注度,是所在院校关注程度最高的公众号;其三,权威性,是官方性质的平台或是已认证的校园微信公众号。样本的选取地主要分布在: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文昌市、琼海市,经过代表性抽选可得出以下样本: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三亚学院、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13所院校的微信公众号的名称、认证情况和功能定位信息详见表1。

(二)计算说明及结果分析

“比例科学计算的方式是排行榜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5 ]”,完成样本对象的选取后,为了获取一份客观、公正、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的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名表,我们采用最新版本V13.0的WCI 指数计算方法来进行数理统计的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评估排名统计。WCI指数是由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团队提供学术支持的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该公司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鉴于其计算算法上及指标上考虑维度多、测量影响因子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严谨地公式推演。因此,目前该计算指标较其他指标而言更能权威地反映微信公众号的整体传播力和影响力,尤其是清博大数据最新发布的V13.0版,在各指标的权重基础上划分成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很好地弥补以往版本的不足,也是目前最具有权威性和认可度的微信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数。

其中,R为评估时间段内所有文章(n)的阅读总数;Z为评估时间段内所有文章(n)的点赞总数;d为评估时间段所含天数;n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文章数;Rmax和Zmax分别为评估时间段内账号所发文章的最高阅读数和最高点赞数,其中选取时间范围:2017年1月01日00:00至12月31日24:00,通过统计,得出到海南省13所院校微信公众号平台WCI等各项指数,详见表3.

从饼状图13所院校的微信推文阅读总数所占比例看,阅读数量所占比例最多的五所高校分别是: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医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以及海南师范大学,其中海南大学阅读总数所占比例达到了48%,说明海南大学在海南地区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覆盖的影响范围较为广泛,受众群体也比较多,而庞大的阅读数量背后是巨大的受众对象,这也是评估公众号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点赞方面,三亚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大学这三所高校其校园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获得点赞数最多,说明这些院校在选取内容更切合师生们的阅读需求,表现最优的是三亚学院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7年推文数量分别为120篇和399篇,都获得2万多个赞,阅读量是横向的影响力,点赞则是纵向影响力,点赞表示学生对内容地认可,内容则是价值倡导,获得的点赞率越高公众号越会被接受认可,其读者忠诚度也相应上升。

从柱状图可看出这13所院校的微信传播影响力的整体分布情况。WCI计算指标比重中阅读总数和点赞总数是评价一个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的重要两项指标,海南大学微信公众号以WCI指数836.01的成绩位居榜首,最后一名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与海南大学相差了593.72点,存在较大的距离。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海南省各高校已经开始注意到微信平台的重要性,也在加快微信平台建设。现今,很多院校甚至在学院、专业和班级等层面都开通了本团体的微信平台进行近期有关活动的宣传和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广大教师和学生解决了校园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与学校管理者层面建立起了一条沟通的渠道。不过,也要看到海南省各个院校之间的微信公众号建设上存在着运营水平、内容质量及传播影响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整体水平上极差较大,成为制约高校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高校公众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运营管理机制待完善

“团队运营是高校微信公众账号的支柱性力量和发展基础,运营者是技术的操作者和掌控者,因此,团队的专业水平决定产品及依附于产品而生成的内容的专业性和受欢迎程度。” [ 7 ]许多高校微信公众号投入运营使用时间较短暂,官方组织里也没有相对应的机构配置。一般来说,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应隶属于学校宣传部,日常运营交由学生组织来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的分工和严格的质量把关是任何公众号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该组织须配备有专门负责采集、撰写校对、审核和回复反馈的人员。

在13所院校当中相当一部分高校微信团队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存在着大量“僵尸”公众号、人才培养不完善、推文质量不高、服务定位不清晰等问题。13所院校中微信推文次数低于50次的公众号有5个,说明部分院校的微信活跃度不高,存在“半僵尸公众号”的可能。此外,据了解海南高校校园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大多由团委学生会等组织所组成,个别官方性质会有专门的负责老师,而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未接受过必要的培养训练,推送的出来的文章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各个微信平台的服务定位不清晰,同一所学校,经常出现推送文章、功能设置、主题风格等雷同公众号,定位不清直接造成的问题是同質化问题严重,很难与其他同类公众号相区分开,从而降低了微信平台的传播影响力水平。

(二) 受众忠诚度低位徘徊

在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最为常见的三大问题是:1.为迅速提高关注度,采用强制性命令手段:个别院校的学生反映,学校会强制性要求各个专业班级对某一公众号进行关注,短时间内看确实能够使关注量急剧上升,但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地去打开这类公众号的推文,所以其阅读率和点赞率很低。2.“僵尸”公众号,在本次录入微信公众号当中,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和海口经济学院的微信文章推送的频率为极低,于是就产生了“僵尸”公众号,微信用户很少会关注这样的微信平台。3.微信公众号的功能设置上不尽人意,减弱了微信公众号的有用性。如在微信功能设置上,院校一般会考虑到大一学生的需求情况,推送专业介绍、军训等方面文章,却忽视了大二、大三等高年级学生也是潜在关注受众,造成相当大的读者损失。从上述三个问题当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关注用户之所以对公众号忠诚度不高,与强制性关注、“僵尸”公众号和功能设置不完善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用户忠诚度的培养也不是短期之内可以迅速实现的,需要工作者们长期地坚守和不断优化改进。

(三) 单向宣讲致互动性弱

“微信公众号运营过程中与用户互动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官方微信由于不存在盈利性,所以互动意识便更加薄弱”[ 8 ] 这13所院校的微信推送的文章内容里,个别院校所发布的内容几乎都是官方政策宣讲等严肃性内容,无法完全满足青年学生的信息需要,相关内容难以引起受众兴趣。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信源到受众,再从受众到信源,这样的信息的双向互动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环节。微信亦如此,信息发送者要与信息接受者相沟通互动起来。微信公众号在文章末尾处是读者与运营者的互动交流区,读者的留言没能得到及时回复或是取消设置留言区,容易沦为单向片面宣传,读者诉求便很难得到满足,互动性减弱的同时降低了这类微信公众号的美誉度,取消关注的读者或僵尸关注的读者数量增多,从而削弱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在互联网时代,一切产品皆以用户为中心,任何产品的革新也是对用户使用体验的改善和提高,“95后”“00后”群体较以往人群而言,更加强调平等性,过于严肃或等级差异会导致这一群体的反感,不良的评价会造成口碑的丧失,恶性口碑则又会导致关注读者数量地流失。

(四) 展现方式偏于单一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传统的阅读方式。现今“碎片化 ”阅读成为我们重要的阅读方式,片碎化阅读的主要特点是“短、小、快”,是指全文阅读时间非常短,一般不能超过5-7分钟;关注的面很小,能在很短时间之内就能阅读完;此外还有多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出来,内容上的不连续和零碎化等特征。高校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文章内容上,大多是文字形式呈现,而纯文字的文章推送对于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读者而言,很少有耐心去阅读完所有内容,甚至打开的意愿都很低,获得读者的点赞认可则更难。具体而言,排版和操作使用上,“排版符合阅读习惯,容易阅读和操作使用方式简单易理解。”[ 9 ] 在可选择的情况下,读者对于长篇文章不再主动地阅读,看到这类文章推送会直接省略,以至于个别推文字数过万,很少有读者打开阅读。人作为视觉化动物,对于文字性信息需要人“解码”的过程,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相对于图片、视频等具象化的信息要多得多,成本也更大;加之,过多的文字,会造成视觉疲劳的情况,减少了关注者的阅读兴趣,也会留下一个“缺乏创新、单调乏味”的形象在读者心中,图文并茂加上简约精致的排版都会有很好的阅读体验效果。

四、 高校公众号公关推广策略

(一) 分析模型建立

美国学者 Davis 在 1989 年将理性行为理论(TRA)运用到用户信息接受情况的分析中,构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10],TAM 是专门用来描述和解释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并能够解释技术使用者的行为。“TAM 认为系统使用、行为意向、想用的态度以及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等变量之间有了密切的关系,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想用的态度,想用的态度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意向影响系统使用”[11]。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是用户对于新技术可否主动使用的重要原因,感知有用性越强,相应的用户使用的意愿也会很高;反之,感知有用性很低,那么用户使用该技术的意愿也不会很高;影响用户使用率的另一关联因素是——产品或技术的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感知易用性越高时技术被接受的可能性会高于感知易用性低的情况。系统中所包含的诸如用户特征、系统感知形式、系统框架等因素都属于外部变量的范畴,而这些外部变量同时还为模型中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系统内部的行为意向、可控的各种干扰因素以及周围环 境 之 间 建立 了 一 种 相 互 影 响 的 关 系。Bhattacherjee认为当用户感知到新信息技术有益时,会进行持续使用。[12]技术接受模型如图4所示:

国外研究学者Wixom & Todd(2005)总结了三种扩展途径:(1)引入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自我效能等作为相关模型中的变量;(2)引入结果展示性、可视性、兼容性等其他信念变量;(3)引入外部变量,如个性特征等,将其作为有用性及易用性认知的前置变量或调节变量。[13]结合先前的研究和时下变化,将模型进行了完善,这是因为:首先,当前大学生青年在产品技术使用上除了看重其有用性和易用性外,还对于外观设计的美感度,阅读的难易度上具有较强偏好和喜欢潮流新颖的格调的外显特点,因此,本文中我们有意识地增加了排版设计、多媒体运用因素,使其分析模型符合大学生的视觉审美要求和对视频媒体的偏好等。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把用户摆在中心位置,在信息传播上也重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互动,在分析模型的增加入互动性,也是基于信息传播和公共关系角度,在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之间,通过双向的、有效的沟通交流才能建立起高效的良性关系。将以上所涉及的考量因素放入其中,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考量,由此,我们便得到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概念分析模型,如图5所示:

(二) 模型運用

1. 坚持内容至上原则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的信息的需求高于以往任何时候,社会在这其中也产生的庞大的信息,对于个人而言,进行信息筛选的标准之一为信息的内容质量水平能否与之相匹配。决定感知内容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受教育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性格特征等方面因素。针对高校本身,则重点从大学生的所处的年龄段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制作,才能获得学生读者的认可和支持。在现实中,高校微信公众号中普遍存在文章内容质量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文章原创性不强,文章阅读数、点赞率、收藏率和转发率都很低。好的内容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有实用性的,在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可以针对学生日常所遇到的事件进行推送,如开学季,推送新生报到指南;军训季,推送防晒小贴士;考试季,各种图书馆自习室消息的推送等等,对于广大学生而言能帮他们解决很多问题。在文章内容的语言风格上可以变得风趣幽默,符合大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内容之上”,其实就是一种价值理念至上的展现,好的价值理念,通过传播塑造,促进学校筑梦树人目标实现,也能建立一个良好高校形象。

2. 匠心设计,视觉享受

美是人视觉体验的一种反应,也是影响人们对于品牌喜好的重要原因,富有美感的LOGO设计、简约的图文和精美的文章排版等都是吸引目标受众关注的优势。在品牌的外在要素的构建设计上,很多企业也开始着眼公司产品品牌形象地打造,“眼球经济”背后的实质是各社会组织在公众稀缺的注意力资源上的争夺,也启发我们在高校微信传播时,重视读者在视觉上的使用体验,利用简约主义格调,突出色彩的作用,将重点内容和次要内容显现出来,具体到微信公众号建设上,要有上乘的文章内容和吸引人的标题,还要有细致入微的排版、精美的设计图片也是构成影响文章点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熟练的办公软件运用、常用的微信平台操作、后台维护和平面设计成为我们微信运营者们必须要培养的能力。我们高校的新媒体组织可通过聘请设计类老师或学生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攻克技术壁垒,同时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高质量、高水平的微信运营人才不会因为毕业原因出现人才断层的发生。

3. 与时俱进,引入新媒介

现如今,“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模式也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图片和文字是目前微信公众号主要的信息呈现形式,“在信息快餐化的当下,连篇累牍的文章让读者很难有耐性读下去,以图说话更容易获得读者的青睐。”[14]目前的信息交流需要我们加强在推送文章的排版设计的同时,也要插入更多新媒介,如音频、视频等。如“人民日报”每晚都会定期推送微信文章,每篇都带有音频,读者可以在入睡之前、开车期间都可以听,减轻了很多负担。 “一席”公众号则是视频类,点开即可观看。对于重度短视频依赖者来说,能够满足他们这部分的需求。另外,H5、小程序等新插件、链接都能让文章变得丰富起来,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打开阅读,让“图文声像”的多媒体技术的更好地运用到我们的微信平台当,以此改善我们读者的阅读体验。高校微信公众号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利用的平台资源有很多,如校广播站、校学生会、校记者站还有各类社团组织,通过跨平台合作的方式,有效地将学校资源整合起来。

4. 加强互动,巩固热情

在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建设运营过程中,微信读者通过后台给编辑者发送的消息,基本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复,这样的做法看似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力成本,但也降低了读者对微信平台的喜爱,甚至造成读者取消关注。“良好的非正式互动关系,是影响读者受众与平台偏好程度的重要原因。”[15]这就需要专门的人员负责微信后台的读者沟通,及时回复读者的问题。在回答读者留言时,微信管理者可以以一种幽默、轻松语气进行回复,在无形之中便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获取足够多的读者基数后,微信平台可以开始通过广告和赞助来不定期举行各类线上线下回馈活动,对积极参与的读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加强与关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他们的话题活动参与度;优质的公众号运营都需要读者受众的有力支撑,有效增强互动性对于提升用户读者的使用粘度和UGC都有很大意义。

五、结语

微信平台作为高校日常教学科研中的重要助手,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从全国来看,海南省高校微信平台建设水平与内地发达地区的院校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海南省来看,省内各高校之间微信平台的质量水平相差较大,折射出当地高校微信平台建设的若干问题。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TAM),在原分析模型中加入了排版设计、多媒体运用及互动反馈部分,使得该模型更加具有完整性,更加贴近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结合现实情况,高校管理部门须提高对微信平台的重视程度,加快建立一支完善健全的微信专业团队,配备专门的指导负责人。从微信内容选取编排、时点推送、外显细节设计及专业队伍建设等部分作为切入点,在推送文章内容上,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言风格上有所调整,同时站在大学生的角度,针对大学生关注的节日、活动事件等进行相应推文报道。在微信外观上,切实提升微信排版设计水平,尤其是引入专业人士,来提供质量保障,同时,微信团队亦须重视互动交流,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制度,保障微信平台推送文章的质量水平。

简言之,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良好运营要从团队制度、内容质量控制、外观设计和互动交流等方面重点挖掘,优质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建设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准备,好的高校微信平台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们获取到各种校园资讯的需求,还能地提升所在学校的传播影响力,进而打造出良好的高校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 http://www.cnnic.net.cn

[2]史艳萍. 新媒体时代高校微信公众号应用现状———基于 2015 年中国青年报高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视角[J].贵阳学院学报,2016 (6):79-84

[3]Viswanath Venkatesh,Fred D. Davis.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J]. 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s,2000,46(2):186 -204.

[4]Moon J,Kim Y. 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 - Wide- Web Context[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1,38(4):217 -230.

[5]黄楚新, 王 丹.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J].新闻战线,2016(5):39-42

[6]清博大數据. [EB/OL].:http://www.gsdata.cn/site/usage

[7]趙越.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状况分析[D].辽宁:辽宁大学,2015:24-25

[8]祁如玉.高校官方微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官方微信为例[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7:23-24

[9]Hung - Pin Shih.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of Internet utilization behavior [J].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4,41(6):719 -729.

[10]宋文杰,朱学芳.基于 TAM 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意愿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 (11):71 -77,60

[11]匡文波.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微信使用行为研究[J].国际新闻界. 2015 (10):117 -126.

[12]Anol Bhattacherjee.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Model[J].MIS Quarterly,2001 (3):351-370.

[13]Wixom B.H. & Todd P. A..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of user satisfaction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5,16(1):85 -102.

[14]黄朝峰,石周燕,邱佳铃.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与传播效果研究——以中南大学微信平台为例的实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16(1):49-52

[15]Norazah Mohd Suki, Norbayah Mohd Suki,Ainnur Hafizah Anuar Mokhtar, Rosliza Ahmad.Assessing Normative and Informational Influences on Students’Opinion in Engaging Electronic Word of Mouth via Social Networking Sites.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37 ( 2016 ) 190–195

作者:卢暄 李新

微信平台学校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微信平台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随着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学生课外使用移动设备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成为现实。本文以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职电子商务概论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为例,挖掘腾讯微信的教育服务功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新颖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服务平台。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该课程为专业启蒙课,涵盖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电子商务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发展更加迅猛,其基础理论、技术支持、商业模式、产业实践等方面日新月异,传统教科书滞后于电子商务发展。为了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教师要时时关注电子商务教育中的新热点、新理论、新问题和新技能。

中职学生以前没有受到系统的电子商务专业学习,基础薄弱,理论学习热情不高,求学路上易受外界环境干扰,但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教师应正视中职生的特点和多样性,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努力引导学生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

在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皆发生变化。作为时下受网民青睐的免费社交平台,微信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服务功能丰富实用,可以深入挖掘其教育功能,以为教学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

二、微信平台教育功能的挖掘

微信具有丰富、免费的功能,它为移动开放教育创设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如信息即时推送功能,可以让师生随时随地的进行文字、图片、语音、视频或表情的交流分享;也可建立讨论小组,针对课题,组织学生发起文字讨论、语音讨论及发表评论等;多人群聊、视频聊天、实时对讲机等功能方便了师生即时互动;教师还可以通过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将了解到的最新电商动态及时分享给学生。

教师可以搭建微信公众平台,以各种不同媒体形式的图文信息,也可设置网页链接,为学生推送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料,完成课前导学或课后复习等过程。

教师可通过编辑内容或关键词规则,快速进行“自动回复”设置,比如设置重要话题、难点章节或概念的交互式检索,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输入关键词进行预习或复习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回复”以消息或语音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利用“投票功能”可以设计各种问卷调查,如电子商务发展前景的问卷调查、电子商务教学问卷调查等,收集学生的良言妙策,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除了进行意见建议收集外,还可应用“投票管理”功能设置预习或复习题目,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后测和微课程拓展内容检测等。

三、微信平台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翻转课堂对技术支持的需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课前的“微课、导学案等学习材料呈现”,课中的“探究问题的确定、教学情境的创建、总结评价与反馈”,课后的“检测、反思与提升”,以及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个性化指导、“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 。

1.课前准备

首先是构建移动网络学习环境。师生互粉成为好友,教师创建班级微信群,注册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从而构建一个“即时通信—微信群—公众平台” 的移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其次是组建学习小组。教师把学生按照性别、年龄、兴趣特长等合理搭配,组建学习小组,并推选出组长,带动本组学员进行课前、课中及课后的讨论学习。再次是收集整理学习资源。教师应熟悉教材,确定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点和必须由教师指导学习的知识点,设计教学方案,分析重难点,围绕学习目标收集整理学习素材,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当前业界新动态、专家新观点和成功案例等。还有录制微课。将适合于翻转的知识点或技能以图片、文字、语音或視频的方式归类,制作成微课,为翻转课堂教学做准备。最后是及时推送微课、导学案等学习资源与任务。通过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学习资料与任务,供学生随时随地下载、学习、讨论和交流。为方便学生准确调取所需学习资料和任务,可以利用“自动回复”功能,按章节分类别绑定特定数字和关键词。

2.课前移动学习

教师群发学习资料和学习任务后,学生会立即收到信息提示,在适宜环境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打开微信自主学习,并思考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若遇到难题,可随时与老师、同学探讨交流,也可以通过创建讨论组开展协作学习来完成。教师也可从公众平台管理后台,跟踪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指导学生。

3.课堂知识内化

教师创设与真实工作环境相似的教学情境,改变传统教师垄断整体课堂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课堂局面,重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任务引入、任务讨论、检查反馈、汇报交流、评价过程、归纳总结等教学环节,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分组合作学习,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课后反思提升

通过公众平台布置复习巩固作业和课后研讨主题,通过微信讨论小组,课后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和思维碰撞,助推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反思,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师生课后群讨论过程其实也可以作为一个评价反馈过程,教师可以从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从而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方面,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

四、实践中的不足与展望

微信平台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学习工具,以微信为支持的翻转课堂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不足

一是移动网络学习效果不一 。移动网络不仅可以学习,也可娱乐休闲,若学生意志力不强,课前很可能无法完成自主学习阶段的任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混水摸鱼,导致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微课程制作不尽人意。因个人时间、技术和经验等原因,对自主学习材料收集、整理、“微”化处理的结果不尽人意;微课画面过于简单,呈现方式单一,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课前课后有效学习。

三是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微信公众号平台可能存在界面色彩不够鲜明、结构排版呆板、内容不够丰富、更新不够及时等不足,学生看多了容易出现“审美疲劳”。

2.展望

一方面,加强微信在学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腾讯微信平台的服务功能不断推陈出新,今后将继续应用微信平台的新开发模式进行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并充分挖掘其移动学习支持功能,拓宽教学资源共享和学习效果考查渠道,促进教学的信息化和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加强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校各项管理中的应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应用是一种趋势,这种互动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优势。它为学校的班级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搭建了一种全新的平台,在学校管理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将成为学校品牌宣传的新媒体、师生互动的新途径、学生成长的新空间、家校沟通的新桥梁。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蔡爱萍

上一篇:民族地区绩效管理论文下一篇:证券投资反转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