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学应运而生了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数据新闻学”,并被视为未来新闻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数据新闻也成为新闻界的新宠。本文对数据新闻的发展进行梳理,理清数据新闻的起源,并对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其次探讨其兴起与发展,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并从认识论和实证研究两方面进行归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论文 篇1:

英国高质量广播新闻类节目成因探析

摘 要:BBC作为世界公共广播的典范,制作了大量高品质的广播新闻节目。今天,在高速发展的传播技术压力下,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大众传媒的突围策略之一,在于凸显其媒体内容高品质的专业性。本文基于这一初衷,从英国媒体当前的生存现状出发,考察其公共利益如何没有成为市场的副产品,广播媒体的独立性如何在商业化进程中得以保持,BBC专业化媒体传统的坚守,以及媒介保障监督体系的完备等,探讨这些促成高质量广播新闻节目诞生的内在成因,并以BBC4台的《今日》节目案例分析作为印证。

关键词:英国 公共广播 节目 公共利益

新技术、全球化和市场自由主义建构了21世纪的传媒大环境,传统大众媒体也因此面临着新的传播语境。对于广播媒体而言,新的传媒环境和传播语境不仅关乎变革,更关乎生存。有学者指出,新技术冲击下的广播作为一个没有影像的媒体,反而因祸得福,它是适合传播思想的最佳媒介。①在UGC时代(UGC是英文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即“用户生成内容”——编者注),高质量的专业节目内容是传统媒体应对用户自制内容、社交网络、互联网流言等的重要路径之一。英国广播作为古老欧洲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强调媒体的专业性和自治,其系统的编辑原则和稳定的价值观,引导制作出了很多享有世界声誉的高品质广播节目。这一广播传统与编辑记者、制作人、管理体系、规制体系、传媒体制,甚至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有着怎样的内在动因?本文从当前英国广播的生存现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BBC4台的《今日》节目案例分析等角度,探讨英国高质量广播新闻节目的成因。

一、英国广播的生存现状

当代英国主要有三类广播。一类是以BBC为代表的公共电台;一类是以Classic FM、Absolute Radio、Talksport为代表的290多家商业电台;还有一类是由200多家包括少数族裔、青少年、老年健康、学校、医院、军队、宗教等内容组成的社区电台。

(一)英国广播市场份额

2011年,英国广播行业收入为11.6亿英镑,比上一年增长了3.5%,而电视行业的收入为123亿英镑;同年,英国商业广播总收入提高到4.56亿英镑,而社区广播节目的总收入降低了8.3%,为60,250英镑。②2011年,英国人每周平均收听22.5个小时的广播节目,比上一年增加了0.4个小时。但纵观过去10年,对于15~24岁的青少年听众而言,收听时间下降了22%。

在2012年第一季度,BBC广播服务占到全国总收听份额的55.4%,BBC网络广播占到总份额的45.9%,BBC地方广播占到总份额的9.4%。全球广播公司(Global Radio)和鲍尔广播公司(Bauer Radio)作为英国最大的两家商业广播所有者,占到全国份额的26.6%。见图2:

(二)英国广播市场投入

英国广播市场的投入以公共广播为主。以2011年为例,全国总的广播投入为11.62 亿英镑,其中BBC的总投入为7.06亿,商业广播总投入为4.56亿英镑。见图3:

就BBC自身投入来看,传统广播的投入相对增幅较低,BBC4台和BBC直播5台甚至出现了3.3%和4.9%的减幅。而数字广播增幅较大,特别是针对中青年的音乐类广播节目。见图4:

(三)最受欢迎的英国电台

英国的商业广播是从19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有三家比较知名的全国性的商业电台:调频古典音乐台(Classic FM)以古典音乐为主;纯粹电台(Absolute Radio)以流行及摇滚音乐为主;体育谈话电台(Talksport)以体育及谈话类节目为主。英国的商业广播主要由全球广播公司所有,它拥有调频古典音乐台(Classic FM)和伦敦最流行的地方广播95.8 Capital FM。此外,鲍尔广播公司和UTV广播公司也拥有多家商业广播台。大部分商业广播都是以流行音乐广播为主。英国最流行的广播电台仍为BBC,其中BBC2台、BBC1台和BBC4台名列最受欢迎的前三名,而BBC4台比上年同一时期的收听率增加了1.5%。见图5:

(四)英国广播收听习惯

英国居家收听广播高达65%,这在过去五年数据统计中基本没有变化。但2012年第一季度统计显示,有20%的听众在行车中收听广播,另有15%的人在工作地点或者在家之外的地方收听广播。

英国差不多有27%的成年人通过数字电视收听广播,通过数字广播(DAB)收听的占到25%,大概有16%的人口通过网络或者是手机收听广播,通过手机收听广播的人数比上一年同一季度增加了三个百分点。

二、英国高质量广播新闻节目的成因

(一)公共利益不是市场的副产品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英国进入多媒介、数字化和全球化时代,布莱尔政府推行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将国家权力下放给地方、社区和公民。对于英国而言,公共利益不是市场的副产品。

英国广播推行的是公共与商业体制并行的双轨制模式。英国广播发端于BBC,广播媒体的价值理念也以BBC为蓝本。英国的公共服务广播是历史上政治、商业和社会利益平衡的结果。

BBC塑造的共同价值理论是一种超越单纯商品价值、以公民利益为基础的共同利益观。而“第三条道路”力图打破意识形态领域二元对立的观念,寻求在国家干预和自由市场,兼顾效率与平等、发展与正义、权利和义务、个入责任与集体责任,建构新的个人与社会关系。④

欧洲媒介自20世纪以来首先被视为社会公共机构,其次才是私人企业。欧洲的政治传统体现为民众期待国家进行媒介市场干预,以达到从政治多元主义来提高民主生活的质量。⑤J.S.密尔(J.S.Mill)曾经说,英国人的性格是由两种主要的影响塑造的——“商业上的赚钱买卖和宗教上的清教主义。”⑥这是英国广播或者其他媒体背后的主要推手。

(二)商业化促使媒体成为一种独立社会力量

19世纪70~90年代是英国新闻媒体商业化的一个契机。当时美国的趋势是把新闻业改造成高度资本化和高额盈利的商业。而英国媒体的商业化进展是缓慢且保守的,英国新闻媒体在商业化进展中部分摆脱了与政党的联系,成为独立的“政治玩家”。换言之,“独立新闻业标志着主编作为政治博弈中羽翼丰满的玩家,而不是政治家的工具出现了”⑦。这意味着新闻业在政党、商业、媒体这三种力量的博弈中,逐步建立了独立的行业属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媒体“不大追随政治领袖设置的议题了,不大聚焦于政党政治的修辞了”。⑧

商业性媒体的一个积极贡献,在于表达公意的自由。商业性媒体的特征是反对受客观报道的约束,替普通公民和社会共识代言,赋予“普通公民”观点以特权的趋向。商业领域所倡导的自由选择可能是某种更隐蔽、更有传播艺术的“强权”,正如汉密尔顿(Walter Hale Hamilton)所说:“商家和国家都强迫个人受到约束,商业之所以做得更好,在于它以选择的方式掩盖其命令的实质”⑨商业性媒体的本质在于视受众为消费者,而不是权利主体的公民。

当代BBC越来越需要平衡公共广播与商业化趋势之间的困境。在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衰落中,传统公共机构面临着被更为碎片化的、个人化的社会所取代。随着政党、公会、教会以及类似公共机构的总体性衰落,大众媒介以及许多其他社会化中介结构变得越来越自主,并开始接管传统公共机构所行使的许多功能。⑩

(三)英国广播的专业化传统

英国高质量的广播新闻直接依赖于英国新闻界以BBC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建立,以及新闻专业主义的完善。从本质上说,高质量新闻是英国权力制衡和民主的微观表现,高质量新闻表征为新闻从业者高度的责任感和纯熟的职业技巧,从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英国公共广播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政治控制,由专业人士运作,并成为一种强大的传统。在本文中,新闻专业主义毋宁用广播行业专业化来代替。

“专业就是用某种生活方式、伦理规范、自我意识的身份和对局外人的障碍,将其自身‘水平地’组织起来的职业。”这种水平组织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有一套该专业独特的共享规范,即行业价值观和行业实践常规。

具体而言,广播行业的专业化程度由三个维度决定:首先是从业者的自治,其次是行业独有的专业规范,最后是公共服务取向。新闻工作者对自主性和权威性的主张,在特别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服务公共利益的主张。

BBC首任总裁瑞斯的运营理念为:BBC提供公民应该需要的,而非其想要的,把人类最优秀的知识、创造和成就传播给尽可能多的英国公民。他的媒体理想是“下决心创建一个道德高尚和具有教化功能的高效率全国广播服务体系”。自1939年起,BBC的新闻节目迅速成长,出现了“即时插播”“现场目击”“现场直播”等崭新的节目形式。到1944年底,广播报道小组一直跟随着英军在法国和远东作战,评论员也发展成一种在前线报道的新方式。

英国“新闻事业的专业化始于新兴的商业性报纸雇用全薪记者之际。”专业性的特征在于新闻界有自己的一套“选择和呈现新闻的标准。英国广播界长期发展建立起独有的行业规则,包括新闻伦理原则,如:新闻价值的尺度、保护匿名消息来源、广告与编辑内容的本质区别、判断专业实践和声望的标尺等。这意味着新闻工作者无论是为公共广播服务还是为商业广播服务,都有一致的新闻价值尺度,新闻工作者的立场理论上不受政党或者商业力量的左右,新闻工作的立场由这个行业来界定。英国公共广播认为,媒体的职业定位是“一种公共服务”,发挥着“公共信托”的作用,既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也不应该作为一种纯粹的利他主义。

(四)体系性保障

BBC的治理呈现专业化模式,其机构无异于政府控制体制或议会体制:由女王——实际上由首相——任命台长或者理事会,并且按照惯例要得到反对派的同意。被选中的BBC领导者不是作为政党而是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愿意抵御政治压力而恪守英国广播电视的独立性。BBC的记者、编导、制作人以及其他媒体创意和服务岗位都以类似的方式选择,以缩小政党瓜葛。英国广播新闻工作者的独立性,来自于对负责任的专业精神的秉持。

进入21世纪,英国政府对于广播领域的管理主要有两个机构:一个是针对公共广播部分的BBC信托理事会(BBC Trust);另一个是针对商业广播的英国通信管理局(Office of Communication,简称Ofcom),BBC的一些经营性活动也隶属于这个部门管理。2003年,英国通信管理局基于英国媒体融合的现实要求而成立,它对所有的商业性媒体活动进行管理和规制,不仅仅是广播电视,也包括手机等新媒体领域的经营活动。英国通信管理局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有利竞争的管理体系,推动竞争,保护消费者不受有害内容侵害,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和全体公民的利益。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英国有关通信管理局作为监管机构的法规,更侧重体现在“去监管”的承诺上。它强调“以充分的市场竞争”来代替“监管”,对监管如何维护公共利益则有所削弱。这是因为“不断地竞争只会将重点放在市场的经济监管和将用户作为消费者而不是公民。其后果是只有需求与供应、支付能力等才是重要议题而且愈加突出”。为了防止过度“去监管化”倾向,通信管理局试图专门成立一个内容委员会(Content Board)来保证“能够维护那些竞争与市场无法达成的公共利益”。并强调对商业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方面的特别要求。新媒体时代英国广播嬗变的路径,始终围绕着“公共服务”与“市场竞争”的博弈进行。

三、《今日》节目案例分析

为应对新媒体UGC即“用户生成内容”的冲击,传统广播媒体必须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以凸显大众媒体的主流价值和竞争力。但是,世界范围内的放松管制,带来了媒体间的激烈竞争,预算缩减也引发了内容生产投入和收听率的大战。以BBC4台为例,2011~2012年度内容生产投入为8810万英镑,居于BBC所有电台第二位,但比上一年度减少了5.1%。见下图:

BBC在新闻报道上秉承严格的要求和系统的工作规章,制定了最为详尽的节目制作人准则手册,对编辑和采访业务的各方面提出了极为详细的要求。BBC4台的早间新闻栏目《今日》(Today)是英国王牌新闻节目。在电视诞生初期,人们就担心电视的早间新闻节目会取代《今日》,但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多数英国中产阶级早晨必听的广播新闻节目。这与BBC投注大量制作经费,恪守高质量广播内容制作原则有直接关系。

(一)高投入、权威的主持团队

《今日》是一档新闻综合性栏目(新闻+时事话题+文化、军事综合),中间穿插财经、体育各两档滚动新闻,播出时长为2~3个小时,周一至周五的6:00~9:00、周六的7:00~9:00播出,每星期有600万听众。该节目于1957年10月28日开播,英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广播主持人杰克·德·马尼奥(Jack de Manio)奠定了这一节目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约翰·廷普森(John Timpson)和布莱恩·雷德赫德(Brian Redhead)以组合主持的方式为该节目赢得更多声誉。至今该节目一直以团队主持的方式播出,目前团队由五位多拥有超过20年新闻从业经验,而且是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权威报道专家组成:

约翰·汉弗莱斯(John Humphrys)从1987年1月开始成为《今日》节目的主持人,他曾作为驻外记者在美洲和非洲工作多年,《每日邮报》(Daily Mail)称其为“全国最杰出的记者之一”。詹姆斯·诺蒂(James Naughtie)1994年2月加入《今日》节目组,他曾先后供职于多家报社和杂志社,出任过《卫报》首席政治记者。莎拉·蒙塔古(Sarah Montague)是《今日》节目中唯一的女性主持人,做过股票经纪人、电视记者和财经主持人。2008年加入了《今日》的埃文·戴维斯(Evan Davis)有着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育背景,在BBC做过六年半的财经编辑,编写了许多著作。贾斯汀·韦伯(Justin Webb)1984年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BBC,之后曾在英美两地多家电台担任首席广播记者,并最终成为《今日》节目的主持人。

与《今日》节目超强主持团队配合的,是BBC遍布全球的记者资源。BBC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直接触及新闻源头,在坚持英国本地化视野的前提下,以全球化视野报道新闻信息。在具体节目中,与各个渠道的专业记者连线是节目的重中之重。如:2010年7月5日,《今日》节目主持人在6:01~06分的5分钟内,先后与4位记者连线。这直接反映了该档节目制作经费昂贵,是英国制作经费最高的新闻类广播节目。

(二)高端政治访谈

《今日》节目的最大特色体现在高端政治访谈上。每天固定播出的《8点10分大事件》(《Big 8:10》),是一档政治新闻访谈的子栏目。这一栏目掌握着英国最高端的政治新闻资源,成为英国人了解国家政务最权威的渠道之一,英国政界权威信息和重要话题的发布探讨都往往选择这一平台。

英国首相卡梅伦等现任政府要员常常是《今日》的座上客,而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托尼·布莱尔等都是《今日》的忠实听众。《今日》的听众也基本都是英国作为社会主流力量的中产阶级。

(三)按照内容节奏设置的节目框架

大众媒体为了和非专业媒体区分开,就需要在权威性和专业性上凸显出来。其专业性的体现不是停留在语气本身的权威性上,而是在于内容和呈现的方式。发达国家广播节目内容编排的奥妙,不仅在于外在模式,更在于对具体节目内容衔接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对节目制作规范的研究,以及对节目制作理念的研究。

《今日》节目内容主要分为:焦点新闻(也可称为头条新闻,这部分内容通过快讯与深入解读两种形式展开)、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每日读报、天气预报等。每一部分之间主持人都会做简短的过渡,保证各个部分之间仍然有较为清晰的分界线,编排节奏快,信息量大。

《今日》节目的时长为3个小时,可分成3个时段来解读。3个时段中,每个小时的节目内容架构基本一致,重复比例大约为70~80%。但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根据时间的推进,更新其中的报道内容。构成框架的信息内容包括头条新闻、商业新闻、体育新闻与天气预报等内容;除去每个小时都会出现的重复性内容,其他添加的内容主要关于宗教、文化或是其他国家的事务等。

在每一个小时的节目时段中,头条新闻的内容都占据着大量时间,并多以主播播报、记者连线的形式播出。头条新闻被视为是《今日》节目的线索,或是内容的基石。一方面,头条新闻不仅将3个小时完整地串联在一起;另一方面,头条新闻是整档节目的核心,无论听众在6点到9点钟的哪个时段打开收音机,都会在该节目构架的帮助下,迅速了解到当天英国以及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在海量信息社会,媒体的责任首先是对新闻的选择能力,其次是解读能力,而新闻的选择体现在对受众生活的干预程度和深度上。在这个意义上,头条新闻是该节目的重头戏,它决定了英国当日新闻的风向,也直接影响着当日英国中产阶级收听新闻的方向。

《今日》节目编排特点与英国听众的分布有直接关联。英国总体受众人数为52,352,000,国土面积为244100平方公里,与辽宁和广西面积类似;而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陆地国土面积为9600000平方公里。对于中国全国听众而言,什么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新闻,在每日广播信息筛选中,很难确定这个唯一的标准。英国亦如此,即便是听众众多,但《今日》节目也一直被英国北部地区的人所诟病,认为该节目是为英国南部白人中产阶级准备的新闻大餐,不具有多样关照性。

《今日》节目的编排结构是一个有稳定内容框架的、弹性的循环结构,其结构框架有三种方式:一个是以头条新闻的重复出现为框架;另一个是以新闻、体育等听众共同感兴趣的基本信息为框架;最后一个是以主持人和记者的回顾、之间穿插部分软性文化新闻和一些社会新现象为框架。以节目内容作为板块框架,可能更符合听众的收听心理。

(四)环环相扣的内部细节

2010年7月5日《今日》节目的头条新闻是英国政府要削减公务员团队,解决人员冗余的问题。6:40的每日读报环节中,莎拉与约翰便就这一主题搜集了《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泰晤士报》《每日邮报》等多家英国知名报纸的相关报道和评论,使每日读报环节为头条新闻服务。这意味着,《今日》节目捕捉到当日中产阶级听众最关心的议题后,再以纸媒和其他媒介信息来源进行印证和解读,实际上发挥了媒体精选信息平台的作用,确保了该节目的权威性。

(四)广泛的分类听众

《今日》节目的核心目标听众为英国中产阶级,但实际上该节目吸引了社会各阶层最大范围的听众。这与节目每小时循环更新的编排方法密切相关。因为,英国蓝领阶层上班时间是早晨6~7点,中下层办公室人员上班时间是7~8点,中产阶级和中上阶层9点钟左右;即便是中产阶级,如果家有上学的孩子,也需要早起在驾驶中收听该节目。《今日》节目的时间安排照顾到了多个层面听众的分层收听需要。同时,每小时循环更新的编排方法,也确保了听众在不同时段都可以全面、及时地收听新闻。

广播如何留住听众?单纯的信息量是一方面,节目的伴随性和亲和力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处理好信息的排列和解读,时时考虑听众可能的需要,并用最舒服的方式给予听众这些信息内容,让听众觉得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没有和广播一起度过就没有趣味和意义,那广播就满足了听众一种深层的需要,而不只是简单地提供信息使用功能。实际上广播听众更在意节目在何种程度上填充了他的生活,如何成为他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五)端庄严肃又富有交流感的主持风格

在报道关乎国计民生的“硬新闻”时,《今日》节目主持人的语气都是较为严肃的,使用了字正腔圆的标准播音语调来播报。每一条单独的“硬新闻”都由一位主持人来完成播报,以确保其严肃性。《今日》节目严肃之余也不失轻松活泼,主持人除了分别播报新闻与记者连线之外,还不时会交流对某个新闻事件的看法,或开个轻松的小玩笑。早间节目往往是上班族出门前或在汽车上收听的节目,对刚刚睡醒的人们来说,声调单一、语速不变会显得乏味。

高度的媒体竞争时代,广播需要挖掘声音传播的独有潜力,特别是在内容传播质量方面积聚的团队制作、专业设备、媒体渠道资源、媒体累积权威性等优势,提供高质量节目内容,避免广播节目的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拓展激发广播的活力。

(本文为孟伟主持的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英国公共广播与商业广播比较研究”【项目编号JLJ1201】的中期成果)

(本文编辑:刘园丁)

注 释

①安德鲁·科雷赛尔《新媒体技术与广播的未来》,《中国广播》2011年第3期。

②Ofcom, the communication market 2012。

③数据为超过15岁的所有成年听众,参见BBC 2011/12 年度报告, www.bbc.co.uk/annualreportc。

④观点详见Anthony Giddens , The Third Way: the Renewel of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1998。

⑤主要观点参见Robert A. Dahl, and Charles E. Lindblom. Politics, Economics, and Welfare.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⑥Richard D. Altick,The English Common Reader: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Mass Reading Public, 1800--1900.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57,P24。

⑦⑧⑩丹尼尔·C·哈林 保罗·曼奇尼著,陈娟 展江等译《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4页、211页、263~264页、35页。

⑨爱德华·赫尔曼著,甄春亮译《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天津人民出版杜2001年版,第244页。

参照Randall Collins.“Changing Concep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the Professions.”InR.Torstendahl and M. Burrage, eds.,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s: Knowledge, State and Strategy. London: Sage. 1990。

John Reith,Broadcast over Britain, London: Hodder,1924,P34。

李书藏《冲突、妥协于均衡——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页。

詹姆斯·卡瑞 珍·辛顿著,栾轶玫译《英国新闻史(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17页。

丹尼尔·C·哈林 保罗·曼奇尼著,陈娟 展江等译《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8页、222页、38页、236页。

转引自石力月《媒介融合背景下英国广电业“公共服务”理念之嬗变》,《新闻大学》2010年第3期。

本部分内容参见孟伟《广播传播学》第三章第四节“国外广播内容传播”相关内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年版。

http://www.rajar.co.uk/listening/quarterly_listening.php 2013年3月28日。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统计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9_402722510.htm,2013—03—28.

Guy Starkey& Andrew Crisell,Radio Journalism,London:Sage.2009。

作者:孟伟 李嘉源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论文 篇2:

数据新闻的兴起与发展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学应运而生了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数据新闻学”,并被视为未来新闻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数据新闻也成为新闻界的新宠。本文对数据新闻的发展进行梳理,理清数据新闻的起源,并对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其次探讨其兴起与发展,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并从认识论和实证研究两方面进行归类。最后就国内研究中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据新闻大数据数据新闻学文献综述

一、数据新闻概述

1、数据新闻的兴起与发展

说起数据新闻的起源就要提到之前的新闻报道中的数据运用,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还算不上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算是数据新闻的先驱,1821年5月5日创刊第一期上的一篇调查未成年教育系统的报道被视为该报最早的数据新闻。①

我国国内与之相关的研究最早开始于80年代末,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数据新闻”最早出现的年份是1988年的一篇文章,谈的是广播新闻中的数据应用。随后的1990年也有关于这方面的文章谈到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把数据用活,使新闻报道更加形象化。包括2006年的两篇文章,在他们的文献中并没有给出关于“数据新闻”的确切含义,而把之理解成“统计信息”。2005年由《数据》杂志主办的评选中国百姓最关注的十大数据新闻中,也并没有详细解释何为“数据新闻”,只是简要说了入选数据新闻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即“除了贴近主题、年度发生、真实可靠之外,数据新闻必须要从数据特色、数据魅力和事件重要影响程度两方面的结合上来产生。”②此外,2002年的两篇和2003年的1篇,2006年的2篇,2009年的2篇和2010年的1篇都是着重从技术层面上来谈及数据挖掘。

所以说,与今天意义上接近的国内关于“数据新闻”的研究可以说始于2011年。从知网的文献总量上我们可以管窥一斑,2011年(3)、2012年(2)、2013年(24)、2014年(90)。由此可见关于“数据新闻”是近两年来才逐步为学者所重视,成为新闻界重点研究的对象,并在2014年呈现一个激增的状态。

2、与数据新闻有关的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1)关于“数据新闻”概念的界定。国内学术界和业界关于数据新闻的概念的界定并没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含义,我国学者在关于数据新闻的文献研究中大都采用国外的概念界定,或是自己随性的概括其含义,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源头探究其含义。

2010年8月,米尔科·劳伦兹在阿姆斯特丹主持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数据新闻圆桌会议上提出:“数据新闻是一种工作流程。”③主要包括抓取、筛选和重组,过滤掉无用信息,并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新闻故事。他还指出,“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数据新闻最早的表述之一,是由Every Block的创始人阿德里安·哈罗瓦提在2006年提出的。在他的一篇‘报纸网站所需要的根本变革’短文中,他认为,记者应公布结构化的、机器可读的数据,而抛开传统的大量文字。”④

《数据新闻学手册》是一本关于“数据新闻”的集大成专著,诞生于2011年是由欧洲新闻学中心和开放知识基金会共同编写的。本书中对于数据新闻是如此界定的:“数据新闻与其他类型的新闻区别或许在于将传统的新闻敏感和使用数字信息讲述一则好故事的能力相结合而带来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会出现在新闻报道的任何一个阶段,使用电脑程序自动处理信息收集和组合的过程,而这些信息来自政府、公安局和其他公民机构,数据新闻能够帮助记者使用数据图表讲述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⑤。该书中提出数据新闻的特点为:“记者和编辑利用充裕的数字信息,将传统的新闻敏感和引人入胜地讲述故事的能力相结合。”⑥

我国国内学者对于数据新闻的界定或者是采用《数据新闻手册》中的概念或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界定该概念,章戈浩的《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中是这么定义的,“数据新闻又称数据驱动新闻,它是指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过滤,从而创作出新闻报道的方式。并指出数据新闻并不等同于在新闻实务中直接引入数据分析技术或可视化技术,其核心仍是新闻叙事,仍是在讲故事,只不过采用了数据的形式,不能仅仅将数据新闻视为数字技术,也不能把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或数据可视化等同于数据新闻。”也有学者对于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方洁和颜冬在《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中就对“数据新闻”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文中指出现在并无针对“数据新闻”的确切含义,并从各个学者的研究中进行抽离总结。从三个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梳理:1、从新闻的呈现的形态角度;2、从新闻生产流程角度;3、从新闻行业发展的角度,并通过梳理最后在狭义与广义两方面给数据新闻下了定义。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在使用关于数据新闻的概念时,大多引用《数据新闻手册》的相关概念界定。关于“数据新闻”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们查阅文献也可看出各个研究机构和学者给出的定义大都比较随性,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数据新闻”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事物,好多关于它的概念还在探索中,但是“数据新闻”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我们还是能从各个定义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即它是最近新兴的一个新闻概念,依托于计算机技术,通过处理分析数字,揭示事件背后的复杂联系,并通过一些直观的展现形式呈现的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

(2)关于数据新闻与大数据、计算机辅助报道、精确性新闻和新闻可视化。大数据的出现,对IT、市场营销与公关等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发展到现在也波及到了新闻传媒行业,数据新闻这样的一种新闻生产方式就是例证。总的来说大数据是数据新闻学诞生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它的到来给数据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能性和相应的手段供应。而数据新闻的应用也可以促进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

从新闻报道形式的演变历程来看,数据新闻并非一种全新的形式,它与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提出了精确新闻理论。精确新闻具有深度报道的性质,尤以数字化信息见长。计算机辅助报道起源于精确新闻报道的需要。而数据新闻则可以被视为是计算机辅助报道在大数据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较之于精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新闻在报道的系统性、时效性、交互性以及阅读体验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3)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的区别。从数据新闻的概念中我们大概就可以知晓二者的区别,方洁和颜冬在《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中指出,一些数据新闻可能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好新闻,它们着重呈现问题在哪里,而非解释问题为何出现。在《数据新闻手册》中也提到数据新闻同其他新闻形式的不同之处,数据新闻为把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有说服力的叙事能力,与海量的数字信息相结合创造了新的可能。数据新闻能够帮助记者使用数据图表讲述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数据新闻还可以帮助解释新闻事件和个人之间的关联,数据可以成为数据新闻的信源,或是讲述新闻故事所使用的工具,也可以两者兼得。数据新闻还可向受众公开新闻的获取过程。《纽约时报》记者阿隆·菲尔霍夫提到区别时指出,“数据新闻”和“文字新闻”的唯一不同在于我们使用了不同的工具包。我们都以探寻、报道和讲述故事为生。“数据新闻”就像是“图片新闻”,无非是把相机换成了笔记本电脑。

二、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数据新闻的研究

1、国外学术界对于数据新闻的研究

从“圆桌会议”到数据新闻奖的设置,以及随后编著的《数据新闻手册》国外也是在近两年来开始对数据新闻给予关注,2010年米尔科·劳伦兹主持了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数据新闻圆桌会议“圆桌会议”可以说是第一次关于数据新闻的国际会议。2012年“数据新闻奖”的设置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业界数据新闻实践的浪潮,而《数据新闻手册》的问世可以说代表了数据新闻研究的一个高峰,该手册汇集了国际上知名的与数据新闻有关的学者和优秀的业界精英,可以说是数据新闻领域研究的一本集大成专著。但是它本身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研究视点比较分散,这本手册重点在于给业界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一本工作指南,并无具体的关于数据新闻系统的严谨的研究成果,且没有就数据新闻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个明确的预测。

除此之外,笔者通过输入关键词在谷歌学术上搜索“Data Journalism”得到9篇相关研究论文,他们大多从还是介绍数据新闻这种在大数据时代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报道方式,还会介绍关于数据新闻的一些实际操作的方式,以及预测数据新闻的趋势。还有些是在阐述数据新闻的使用带给个人的影响,如Aleksandra K Krotoski《Data-driven research: open data opportunities for growing knowledge,and ethical issues that arise》中就提到了,数据新闻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如个人信息的泄露等问题。

2、国内学术界对于数据新闻的研究

通过整理可以分析出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探讨数据新闻对于记者和编辑等新闻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和相关新闻教育的问题。如《可视化“数据新闻”:记者角色的新转换》阐释了“数据新闻”的含义,并且重点介绍记者角色的三种转换(成为民众发言人、信息解说者、不仅是媒体人更应是数据人),《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教育专业的反思》提出新的时代对于具有数据挖掘能力的复合型专业能力人才的需求。

(2)单纯介绍数据新闻这种新的报道模式。如《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和《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叙事模式探究》。文卫华和李冰在《从美国总统大选看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中还提出了数据新闻的报道流程,即数据挖掘——过滤数据——数据可视化——制作新闻报道。

(3)以个案分析数据新闻的呈现形式。如《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着重探讨数据可视化类型(数据图表、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在先文字在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思路与流程,还介绍了数据新闻在实践中的应用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探析数据新闻对于传统新闻的影响,探讨数据新闻的发展前景。重点关注数据新闻对于传统新闻的制作过程方面产生的影响,《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中就对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进行了深入介绍。《传统新闻受大数据的影响与转变分析》一文中比较详细地从四个方面(对获取新闻线索的影响、对新闻呈现方式的影响、对新闻舆论导向的影响、对新闻内容的影响)阐释了数据新闻对于传统的新闻理念的冲击。并指出这种趋势加速了传统媒介产业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对受众服务的完美实现。

(5)探析数据新闻在网络及电视中的应用。《“信息是美的”:大数据时代信息图表的价值及运用》重点阐释了数据新闻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信息图表”的应用渠道。《网络数据新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以网易、新浪和搜狐数据新闻为例》一文就针对我国的三个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实践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意见。

(6)大数据时代对传统研究思路和方式的影响。如《传播学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新范式》就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数据新闻实践、舆情研究和品牌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7)探析财经新闻的数据使用。只有2011年有一篇谈到这个问题,尚岭的硕士论文《当前我国报纸财经新闻数据使用探析》,以《21经济报道》、《南方日报》的财经版和《上海证券报》为研究对象,谈到财经新闻中数据使用的范围(标题、文章、背景材料),及使用特点和使用方法(图表转换、纵横比较、删繁就简、放大缩小),并指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专业性强通俗性差、刻板生硬缺乏生动、繁复啰嗦,数据冗长、互相矛盾,精确性差),此外还提到数据使用的原则(服务全局、准确、简洁、易读),介绍数据使用的过程,探析了数据失实的原因。

三、国内研究不足与展望

1、研究中的不足

(1)没有形成经典的专著。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数据新闻的经典专著,这也可能跟它是个新兴事物有关。说到底数据新闻概念确切提出在国外也不过4、5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像《数据新闻手册》这样的集大成者的业内关于理论上和实务上的专著,所以这方面我相信随着时间积累,一定也会有经典的专著问世。

(2)研究缺乏创造性,对理论研究较少。从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实证研究进行的,研究重点放在数据新闻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或是对个案进行探讨,缺乏认识论方面的研究,没有对该理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大部分学者都是对理论进行拿来主义的态度,在理论的纵深上没有拓展。

2、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

(1)该理论的纵深研究。目前我国关于该理论的下游纵深研究较少,整个理论的框架体系在纵向上还不完善,比如说关于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研究上就还未有论文涉及,即,新闻的性质或是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在影响力及受众花费时间上的探讨等,并无相关此问题的研究。

(2)数据新闻的交叉学科研究。数据新闻本就是起源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对于数据新闻的交叉学科研究仅停留在计算机方面,未来研究可以涉及,比如,关于数据新闻在新闻报道中是不是专门特别适应某些行业(如数据新闻与财经新闻)等此类的专门研究,即数据新闻的适用领域问题研究。

(3)数据新闻的批判研究。查看近两年来国内外的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文献大都在单纯介绍这种新的新闻报道模式,或是对个别案例的剖析,对之缺少必要的问题意识探索,还有对于数据新闻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度依赖数据新闻的使用是否会造成一些专业领域报道的重要话题被淹没的情况,和数据如此之多,在给数据除噪的过程中是否会导致数据的失真等问题。总之,以往关于数据新闻的研究中问题意识较缺乏,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能针对数据新闻的批判会兴起。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我们对它的认识还很少,对于数据新闻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及其应用空间还将做继续的研究,使之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环境,更好的履行新闻职能。

参考文献

①④⑤⑥《数据新闻手册》中文版

②《数据视角下的百姓心路——“2005百姓最为关注的中国十大数据新闻”评选综述》[J].《数据》,2005(12)

③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0(3)

(作者: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作者:马玉霞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论文 篇3:

新闻教育的新视角

2006年12月9日,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大学传媒研究院、影视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和上海《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的“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日本上智大会、韩国水原大学等国外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以及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几十所名校的著名学者和中外媒体从业人员汇聚一堂,共商新闻教育大计。本文探析了在新背景下新闻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如何培育新闻人才,并以此为切入点对该研讨会的与会论文进行了观点梳理和综述。

对新闻人才的新定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李良荣教授在《关于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知识结构的调整》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新闻教育需要思路和方案两方面的调整,原来我们主要是培养新闻采、写、编人才,这几年有些调整,但基本框架仍旧。然而这些年到新闻媒体去当记者、编辑的毕业生逐年下降。2005年,全国20所排名在前的新闻院系到媒体去工作的毕业生(本科、硕士)首次跌破50%,而且进入媒体的有相当多人不当记者编辑。与此同时,与新闻传播学相关的新的人才要求在迅速增长,包括各类市场的调研人才,节目栏目的策划人才,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广告公关人才,传媒的管理经营人才,政府的宣传人才以及新媒体的操作、管理人才等等。新的人才需求与传统的人才需求(记者编辑)相比,总量很大,因此,作为专门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院系,需要调整我们的培养目标。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Colin Sparks(科林·斯巴科斯)教授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他在题为《新闻教育的新发展:我们是否在西方遇到了危机?》发言中说,19世纪70年代以来,新闻学课程和新闻学的学生都急剧增加,同时新闻市场的变化也影响了传统上由新闻记者担当的新闻工作,现在媒体对新闻学学生的需求量正在下降,传统就业市场萎缩,但是新闻媒体的专业技能仍被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和认可,使新闻学学生有了很多新兴的就业机会,需要新闻教育所提供的专业技能的市场空间不断增长,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新闻教育者应不失时机地抓取。

美国密苏里大学的Brain.S Brooks(布莱恩·布鲁克斯)教授,作了题为《在媒介转型时期再思考新闻教育——铁路还是交通工具?报纸还是信息?》的主题发言。他介绍了当今美国的新闻业特别是报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变革,尤其是在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他把报纸的经营比作铁路行业。想当初,铁路问世后,一度独领风骚。后来,汽车、飞机问世后,火车的乘客就开始大量流失了。在面对很多新兴“媒体”涌现的情况下,呼吁不应让报纸像铁路一样,流失掉大量读者,应该大胆面对这些变革和挑战,才能让新闻记者的工作变得更富于挑战和激情。正是因为现在的新闻记者都工作在不确定的媒介环境下,因此需要在学院教育中强调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培养复合型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的陈韬文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的辛欣、重庆工商大学的蔡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郭光华等国内教育学者也肯定了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陈韬文教授认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水平、知识面是最重要的方面。同时信息科技冲击媒体的传统边界,工种变化多端,知识更新速度快,所以适应力强、了解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成为需要的人才;蔡敏说,新闻学科的迅速膨胀带来就业压力,同时面临非专业学生的竞争,因此就业之门越来越窄。新闻教育需通过重视“道”(即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技”(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和“学”(文学社会学)来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探索实现通才教育的现实途径;郭光华教授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独特的办学模式:与媒体联合办学,培养经济+外语+新闻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从而解决了市场细分化出现的需求,丰富了记者队伍的类型,填补了“新闻型、文学型、学者型”记者中最缺乏的学者型人才。他们的发言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业界专家则论述了实践对新闻人才的要求。《芝加哥论坛报》副主编Kerry Luft(凯瑞·路夫特)的题目是《新闻专业学生应当如何应对现代新闻业需求的挑战》,他提到,技术的发展使如今的新闻业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然而新闻的基础和本质不会改变,也就是一个记者必须有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很好的讲故事的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

新闻职业精神——新闻人才培育的现实途径

在进入新世纪,面临新的更为复杂的背景下,学界和业界专家一致呼吁要坚守与弘扬职业精神,这是新闻教育的目标与核心,也是新闻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内化体现。

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Angela Phillips(安吉拉·菲利普斯)探讨了在市场化和商品化浪潮的冲击下,新闻记者应该被教育成执掌社会公信力的人,还是简单地训练成适应市场需要的人?她指出,如果受众失去了对新闻的信任,记者将失去在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但目前这种信任已经被侵蚀了。因为追求轰动效应代替了原本的报道,西方民主社会的受众已经从新闻媒介前转移。如果西方社会的媒体要重拾大众的信任,并在新增市场中培育起信任,新闻业就必须要平衡风格和物质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切都应该从新闻教育开始,而且新闻教育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培养把自己看作道德演员的新闻记者,而不是培养仅仅填充发霉版面的记者,这项工作则需要从教育那些新闻教育者开始。

上海大学的吴信训教授做了题为《21世纪:新闻教育最需要什么》的主题发言。他强调指出,当人类进入新的世纪,新闻教育最需要的是坚守与弘扬新闻的职业精神,以及能有力实践职业精神的专业能力。他提出,在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的新闻教育改革的时候,针对中国教育的普遍状况,首先还有必要进一步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最好的教育是什么?”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解决有限的人生精力与无限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最好的教育,是能用最小的教育成本最快培养人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他提倡改革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不应该只有学术论文这样一种形式,好的新闻作品也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考量标准。同时,吴教授提到,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在研究生教育中,传播学应该偏重于理论研究,而新闻学则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聘用有经验的记者来大学任教,应该尽量减少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割裂。

上智大学的石川旺教授在《当今日本新闻业的实用主义》中谈到对日本的媒体和新闻报道情况,他坦言日本还没有真正实现媒体的客观和公正报道,媒体政治宣传的成分过大,大多新闻记者通常很善于迎合政府当局,很注重现

实的情况,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媒体“不敢言”的现状。因此新闻教育面临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新闻专业学生面临很激烈的竞争,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挑战,同时记者必须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

来自伯明翰大学的John Holmwood(约翰·霍姆伍德)教授在《不可忽视的关系:全球化对新闻教育的挑战》一文中指出,新闻报道里面出现了由某一部分人唱主角的情况。媒体应该反映社会的呼吁,媒体应该和公众树立一种“互相对话”的关系,现在媒体中迎合通俗化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应该关注新闻报道对现实社会生活以及个人选择产生的深远影响。报道的选择以及报道方式和报道视角的选择都会影响到不同区域和不同领域人员的行为决策。新闻教育应该让学生懂得一些社会学的基本知识,从而避免在社会中角色错位现象的发生,这就更加阐发、拓展了职业精神的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的郑保卫教授表示很赞同吴信训教授的观点,他说,新闻人才培养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专业主义和职业精神。同时他也分析到,市场和政治都会对新闻有很大的影响。新闻应该在遵循本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与政治各方利益互相协调,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以此找到合适的发展空间。学院派和实务派各有所长,应该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是对新闻系学生最有益的方式。也许我们应该设置专业硕士这样一个学位,来提供给那些业务素质很高的学生,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来对我们的教育模式进行不断的调整,学科的发展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与之配套。

暨南大学的董天策教授认为,如果缺失新闻专业理念教育,新闻教育也就缺失专业灵魂。这是因为,新闻专业理念不仅是从业者的思想引擎,引导着他们的新闻追求,而且是从业者的伦理方向盘,规范着他们的新闻实践。因此,加强专业理念教育,就是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不仅要在专门的新闻职业道德课中深化新闻专业理念,更要将其贯彻到所有的专业课程之中,尤其要通过中外名报人、名记者、名编辑的优秀业绩、典范作品来加以启发熏陶,让所有的专业教学内容都浸透着专业理念的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吴廷俊教授指出新闻人才有三个层面:技能、知识和精神。技能和知识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而新闻的职业精神应该保存。

中国文化大学的郑贞铭教授认为新闻不仅是一种传播讯号,更重要的是,当我们透过媒体传送讯息时,讯息的内容必须赖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修养与专业理念。所以,作者强调,要把新闻教育奠定在人文主义教育的新希望中。人文主义的新希望在肯定人性价值,在提供更多责任感、关怀、尊严、自我思考、自我实现的内涵。

通过业界学界的交流互动,互相启示,与会专家代表还重点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我们的新闻教育。上海大学的郑涵、金冠军教授认为:学位课程不宜过多,否则自学时间将难以保证。国际上,新闻或传播类本科学位课程一般在130学分左右,而我国多至300学分左右。而所谓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层次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低年级和高年级专业必修课程安排随意性比较大,而且学术上区别不大,尤其是高年级专业必修课程学术含量较低,经典解读非常不够。

众多学者还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不光体现为从业界引进人才到教学领域,防止学、用脱节,而且还应体现在教学中能自觉的采用实践式教育、情景式和案例教学方法代替原有的记忆式教育。比如南京大学的周海燕介绍了南京大学在开展社会调查和实地演练方面的一些操作模式、经验和取得的效果,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掌握新闻的报道方法和技巧。此外,在特色办学领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经济外语新闻和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

本次研讨大会在新闻教育领域广开了言路,有力地促进了国际国内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的友好学术交流,深化了对21世纪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新闻媒体良性发展的认识。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新闻媒体和新闻教育的长远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邮编:20007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王建磊

上一篇:城市文化建设社会主义论文下一篇:医院学科评估学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