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实体企业经济论文

2022-04-22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而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又是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与生存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力量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中小企业应当主动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实现新的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中小实体企业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中小实体企业经济论文 篇1:

论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体系的构建

摘要: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政府的支持作用是起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作用决定了我国中小企业在今后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能否长足发展。

关键词:政府;中小企业;支持体系;构建

虽然近几年国家不断有鼓励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措施出台,但这些政策受一定因素的制约,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足发展。如何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将是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对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逐步调整,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中小企业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建筑、运输、商贸等领域,向基础设施、机电制造、新兴服务、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是经济领域极具活力的部门。它具有产业规模小、资本和技术结构较低、数量众多、分布面广、经营灵活、形式多样等特点,使它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大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8年底,我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多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60%,销售收入占57%,实现利税40%,出口总额60%,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新产品占全国的82%,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已成为我国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主渠道。2008年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与合作企业在对外投资中所占比例达到23%。

(三)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渠道

近几年我国职工下岗再就业的矛盾日益严重,加之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大量富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据资料显示,同样的投资额,创办工业小企业比创办大型工业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出5倍;同样的产值,小型工业企业使用的劳动力比大型工业企业多1.9倍。从全国来讲,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2000-2008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年均减少1200万人,同期个体私营企业年均增加就业670万人。目前国企下岗人员中有65.2%的人员实现了在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再就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有三分之二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随着在大型企业改革改制、就业人数不断减少的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就业主渠道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四)中小企业已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资料统计表明,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占同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32.6%。到2008年,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6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0.8%。近几年来,中小企业投资扩张的势头相当强劲,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在新兴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相对较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小企业投资在这些领域还受到种种限制,束缚了中小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今后,随着政府对国内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限制的放宽,中小企业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投资高潮。

二、建立政府支持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目前由于世界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组织的规模劣势,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压力加剧,政府扶持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愈发显得迫切。这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小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出现,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个部分,这就意味着中小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大企业,同时还要面对国外更多优质价廉的产品涌入国门,与之争夺国内市场份额。其次,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参与者,一方面,推动中小企业逐步迈向国际化,国际贸易空间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大量生产型、服务性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在我国中小企业知名度、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先进性等方面差距悬殊的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再次,作为世界贸易成员,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必须使用统一的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规则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于国际上的竞争规则接轨。而我国以低价销售为主要竞争策略的中小企业,一时还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了的竞争环境。

(二)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思想、组织制度、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够规范的。即便是完成了公司化改造的企业,“改制”后没有彻底“改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70%的股份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管理决策与激励约束随意性过大;50%的公司不能同股同权,家族式管理较为严重,经营粗放,成本居高不下。抽样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成本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9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和大型工业高出了2.5和0.3个百分点。

(三)中小企业组织自身的不足

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已为人们认同,然而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些突出性问题在我国依然存在。表现在中小企业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结构失调、资源浪费、低水平的无序竞争现象也愈来愈严重。相对于大企业而言,我国中小企业还是一个弱势群体,在融资、人才、管理、技术、信息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在经营环境中的“弱势地位”是很不对称的。这种状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较小形成的规模劣势而造成的。据测算,我国大型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291%,中型企业为163%,小型企业为128%,这正是由于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规模劣势存在而形成的。

(四)中小企业缺乏机会平等权与必要的保障

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银行贷款总规模中,85%是贷给国有企业的,只有15%贷给非国有企业,其中乡镇企业占5%,个体、私营企业基本上贷款无门,甚至拿着产品订货合同也得不到贷款,只能运用高利息的社会资金。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也几乎全是给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而对小企业不仅不扶持,还提高收费标准。除此之外,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到地方行政部门“三乱”的干扰及其他外部因素的侵害。

三、我国政府支持体系的构想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速度也在明显加快,中小企业对经济社会贡献份额也在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府支持体系,促进中小企业长足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机构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组织体制是多元化的结构,他们在引导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职能有重复。特别是中小企业司和乡镇企业局的设置,表现了城乡企业分离的现象。这种体制导致政出多门,力量不集中,不利于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应考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中小企业政策体制问题,完善和加强产业政策的信息引导机制,促使中小企业加大产权制度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素质,增强技术创新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作用。

(二)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的法律支持体系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应该由国家对其进行支持、指导,依法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依法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我国应加快制定包括《反垄断法》在内的中小企业基本法,把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完全纳入法制化轨道,以适应中小企业发展和依法治国的需要。2003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作为我国中小企业法律的“母法”,界定法律的调整范围,重新确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拓宽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提供法律保障。

(三)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

为了有效地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获得各种所需的信息,减少中小企业信息收集的盲目性和降低信息收集成本,政府应与同业工会等中介机构合作,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系统。首先,要强化中小企业信息化观念,加快网络建设的步伐。其次,政府和企业应共同搞好信息人才的培养。再次,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等。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规划和建设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中小企业信息网。

(四)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所需资金基本上靠内部融资,靠内部积累或民间借贷。资金缺乏、融资渠道单一,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瓶颈”。今后,要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起企业外部融资体制,即市场化的融资体制。首先,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政府金融支持机构势在必行,要保证贷款专项使用,真正体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目的。其次,建立、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实施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最后,制定相关的中小企业扶植政策,优化中小企业面临的金融环境,真正搞活中小企业。

(五)以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法规的出台,尤其是《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从法律上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目前我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有:如在中小企业的开业登记方面,变事前监督为事后监督,减化手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了鼓励下岗或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尤其是鼓励失业人员创办各种经济实体,地方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如对下岗人员办企业给予1万元的补贴等措施;此外政府积极鼓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在资金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对基础阶段和应用阶段的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以及在税收、财政、融资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开发。

四、结论

目前,由于国企改革的深入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在面对复杂的金融危机的状况下,如何通过对政府支持体系的建立拓宽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有序的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增强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就成为在世界金融危机下能否促进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经济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吕学明,李崇光.政府政策支持与中小企业发展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6(7).

2、周宗章.日本中小企业与我国乡镇企业比较的启示[J].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6(4).

3、漆世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3(2).

4、龚建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4(12).

5、史忠良.促进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研究[J].当代财政,2005(4).

(作者单位:青海广播电视大学)

作者:那小红

我国中小实体企业经济论文 篇2:

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探讨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而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又是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与生存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力量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中小企业应当主动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实现新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管理技术进步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总量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运行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为社会能提供大约75%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就业岗位。它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但是,中小企业在快速成长中也面临一些难题,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力量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当前,受原材料涨价、汇率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有些困难甚至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为此,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值得人们的深思。

1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技术进步问题。我国的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水平低,研发投入水平低,技术力量弱,许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以单个企业模仿和消化成熟技术、生产定型和常规产品为主,生产产品的设备已老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科技研发力量薄弱。

企业管理问题。一是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我国的中小企业多数是由家庭式的企业管理的局限性,造成了企业经营决策的浪漫化,企业决策不计成本决策过程凭“感觉”、“大概”等非理性判断进行,这些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活家庭式管理的缺点更加显现。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营管理危机。二是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用人机制。中小企业的很多重要部门,如营销、财务经理等都是由家人担任,任人唯亲,难以发挥外来人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三是人才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经营者的文化,能夠很懂技术、管理、财务等方面的不多,另外,一些用人制度和激励制度不到位,企业留不住人才。

产业结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低、缺乏品牌,布局雷同现象严重,多数中小企业经营粗放,在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方面没有找到竞争优势,所以参与市场竞争力弱。缺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

2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建议

2.1 首先要制定实施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的规划。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根据区域发展的总布局,发挥各行各业协会的作用,制定行业规划和技术标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各行各业、企业规模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多种多样的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指导。如:广西柳州市的中小企业重点围绕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等产业领域的骨干企业,强化质量和技术标准,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发展。

2.2 “创新驱动”是加快中小企业转型的核心。我国中小企业要做强做大最关键的核心是要有自主创新,具体措施有:①支持科技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由此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利用科技开发、技术改造,专利技术应用,造就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含量高、效益明显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②推动产业技术改造。针对一些传统产业要進行生产工艺改进,对那些“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因要转型升级,提高中小企业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③促进企业的体制创新。我国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诸多由中小企业的起家是家族式向现代企业制度改变。所以现要促进中小企业向开放多元的产权结构和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转变会有一个过程。主要是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改造。以项目为载体,以资金为纽带,引导企业组建民营投资集团,合作投资重大产业项目等。建立支持传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针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技术改造中小企业,设立专项基金,给以予期低息贷款支持,形成产业技术升级的长效机制。

2.3 要细化的落实政策措施。细化研发投入加计扣除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政策;细化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细化工业节能项目所得税优惠政策等。继续加大实施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的政策。

2.4 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首先积极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完善财务会计等基本制度,建立用有激励机制。其次引导中小企业经营者聘用高校毕业生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参加社会相关培训学习。再次加大提高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研发、管理、制造和服务水平。

2.5 完善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一是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逐步建立财政资金支持规模与财政收入同比例增长机制,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节能减排、专业化发展,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二是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发展新的业态。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活动,对产业化的研发项目按照企业研发阶段实际投入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三是加大中央财政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规模,加快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小企业的步伐。四是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科学的技术标准,依法行政,避免“一刀切”、“强行拉闸”等极端行为。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比如:日本规定大型企业通过技术援助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的减排量可计入大企业账户,鼓励大中小企业间开展技术合作。

2.6 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突出的融资难、科技创新难问题。要推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必须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措施有:①创新投融资机制建设。依托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导向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创办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创业期企业的投资。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或再担保机构。积极引导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机构扩展业务,推动担保与再担保机构开展协作,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信托基金、短期融资券和信贷资产证券等直接融资产品,通过市场化融资,推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②完善政策体系建设。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尽可能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理顺管理职能,简化审批程序,加强行业组织建设,进而营造出有利于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严格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杜绝乱收费、乱摊派,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逐年增加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支持资金,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积极引导和实现其进行产业升级。

3 结论

我国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实体,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之一,所以,全社会应当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加快技术进步与转型升步伐,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吴志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3:18.

[2]陈忠卫,王晶晶.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01:11-12.

[3]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企业管理编写组.企业经营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06:183-189.

[4]邹昭晞.编著.企业战略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05:108-112.

[5]刘宁主编.企业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7:132-135.

作者简介:伍金庭,男(1960-),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经济管理。

作者:伍金庭

我国中小实体企业经济论文 篇3: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税收政策应用研究

摘 要 近些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比如一些中小企业上市,还有一些投资公司看好中小企业,对一些中小企业进行的PE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同时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和税收的贡献也是成绩斐然的,因此作为国家、政府这个主体就要想办法鼓励他,扶持他,但从现有的税收政策看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因此为了使中小企业发展的更好,就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税收政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 地方税收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其中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中小企业。这正印证了这样的理念,发展中的国家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强大,不仅要有能走向世界的大企业,而且也要有成功的中小企业,正所谓经济发展需要“红花”但同时也需要“绿叶”。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对外向型较高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影响尤其严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实施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国内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企稳回升,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还不稳固,“据今年7月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报告预测我国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将比原预计高0.5个百分点,但这并不一定是好的预兆”。同时今年7月国家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基本工资上调近19%,使得很多中小企业成本增加、压力增大,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占企业成本近60%的来料加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总的来看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国务院对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2009年9月19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36号文)。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的关心和重视,对于中小企业提振信心、克服困难、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调控的力度不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继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地方税收优惠政策介入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经济调节理论

根据市场自发调节理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有自发的调节能力,但市场本身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决定了在市场机制不完善,运作低效或失灵的情况下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作为补充。税收是国家进行资源配置,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因此税收政策是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适当的税收政策能积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其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相反,势必将对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中小企业的自我优势理论

市场经济中并不是每个行业都存在规模经济、规模效应的,在那些并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商业、服务等行业中,中小企业往往是主体。即使是在规模经济十分重要的制造业中,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的零部件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也是大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小企业具有大企业所不具有的两点优势:一是中小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是就业的主渠道。在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企业就业的人数占就业人口的70%- 80%。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对解决文化和技术层次较低的人口的就业问题所起的作用更为突出;二是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动和国家调控而调整。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更为重要。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的名著《小的是美好的》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经典性论述。由于中小企业的优势,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20世纪70年代曾提出了著名的“二元体系论”,批评了政府只重视大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呼吁政府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扶持。因此,政府的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更应该多的向中小企业倾斜,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它们的实际困难,从外部为中小企业发展助力。

二、现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早在2002年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税收政策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而只有一些能够使中小企业受益的税收规定。在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涉及到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1)企业所得税方面,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法定税率由33%降为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低档税率征收,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在此基础上,36号文件又提出2010年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2)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创办新的中小企业,对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3)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规定提出减免税申请。不能按期纳税的中小企业,还可以依法申请延期缴纳。

三、现有发展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所得税

1.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定的较低,优惠税率20%较高。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而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是:工业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这一优惠税率仍然较高,而适用优惠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标准则定得较低,使得应予扶持的中小企业得不到照顾。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偏长。目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固定资产更新换代加快,加上中小企业机器设备超负荷运转,磨损快,采用直线折旧,年限偏长,但要加速折旧,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须报国家税务总局审批,实际操作比较困难。

3.在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方面按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税前列支,由于企业经营规模不同,势必对中小企业不利。

4.现行企业所得税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力度不大。现行企业所得税主要是对已形成科技实力的高科技企业及享有科研成果的技术性收入实行优惠,而对技术落后,急需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正在进行科技研发活动则缺少税收优惠。这种情况一方面使企业重视对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让,忽视了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难度。

(二)税收征收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不设置账簿和账目混乱或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核定征收”的办法。但在实际中,有些基层税务机关对中小企业不管是否设置账簿,不管财务核算是否健全,都采用“核定征收”办法,扩大了“核定征收”的范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30号)的通知中制定的“应税所得率”标准,明显偏高,工业、商业为7%~20%,建筑安装业为 10%~20%,也不符合中小企业薄利多销、利润率低的实际情况,有的甚至不管有无利润,一律按核定的征收率征收所得税,损坏了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完善现有税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1.对中小企业实行较低税率的企业所得税。在当前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困难的条件下,主要应依赖其内部融资,而提高内部融资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增强内部积累。所以,我国应降低现行中小企业所得税率。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率一般不及大企业的一半,而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减免力度低于这一水平。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采用了多种税收优惠措施:雇员在25人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的利润,可选择一般的公司所得税法纳税,也可选择“合伙企业”办法将利润并入股东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避免了重复纳税;对创新型的小型企业将其资本收益税率减半按14%征收;根据我国国情,对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尤其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利润没有达到一定额度的,可考虑只实行10%的优惠税率。

2.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很快,中小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机器设备,允许实行加速折旧,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例如美国对此规定购买新的设备,使用年限在5年以上的,购入价格的10%可抵扣当年的应纳税额对中小企业实行特别的科技税收优惠,企业可按科研经费增长额抵免税收;准许小型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和特别折旧制度;

3.允许中小企业定额列支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可以给中小企业规定一个年利润额界限,界限之下,在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方面按营业收入的一定额度税前列支;界限之上,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方面按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税前列支,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税负。

4.完善中小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保留对安置待业人员、安置下岗职工、安置残疾人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扩大新办企业定期减免税的适用范围,不要仅限于部分第三产业可以减免,对生产领域新办的中小企业也可给予定期减免税扶持;对于需要扶持的并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自开办之日起先免税再减税。

(二)优化税收征管

1.树立服务优先的理念。要树立服务意识,认真推行全程服务,改变目前税务机关为完成税收任务而存在的“抓大弃小”的错误做法,纠正在税收服务上的“重大轻小”倾向,将中小企业置于与大企业平等的地位。

2.扩大实行查账征收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尽量缩小核定征收的比重,同时对核定征收的“应税所得率”和“纳税定额”,一定要调查核定准确,以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建账和核算能力弱的中小企业,要按照市场化运作,引导中小企业开展税务代理,认真搞好建账建证工作,使中小企业所得税符合其实际盈利水平,以兼顾不同层次纳税人税负公平的需要。

3.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纳税预约服务制度、定期纳税辅导制度、定期上门联系制度、税企联系卡制度,切实做好税前、税中、税后的全方位服务。

4.推行中小企业税收代理制度,充分发挥税务代理机构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税务咨询、税务代理,尽量减少纳税人对纳税细则不了解而造成的纳税失误。

5.建立中小企业税收服务中心,设立税收网站和纳税信用专页,开通中小企业税收咨询热线,积极传播税收政策信息。税务部门应根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账证不全、经营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特点,充分利用其接触面广、信息快、人才多的优势,建立中小企业税收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建账建制、信息咨询、纳税辅导、会计指导等各种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拴友.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张洁.对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的思考.统计与决策.2008.

[3]詹正华.就业压力与中小企业税收政策调整.企业经济.2004.

[4]刘大平.新一轮中国税制改革展望.经济与管理.2004.

作者:王 宇

上一篇:我国金融风险成因探析论文下一篇:交通运输行政处罚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