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资料管理是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之一,对工程竣工评定起到关键性作用,作者多年从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经验,本文介绍了市政工程内业资料管理办法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广大资料管理人员共同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摘 要】建筑企业想要实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高质与高效,就必须从基本的建设任务着手,做到环环相扣,严格监督整个施工技术的开展,在全面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能保证工程施工的最大效率。本文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入手,全面剖析了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一、技术管理的意义

2.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2.2建筑施工具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2.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相对于国外较成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和管理经验而言,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理论还不够完善,还有待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同样,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体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都有待加强。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的项目管理的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科学合理的系统管理方法的运用以及与实际施工的有效结合,单纯地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略质量和进度总体目标的实现,从而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的有效实现以及建筑企业的长期发展。

2.管理责任的缺乏。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进程中,大多的项目管理组织都采用矩阵式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不仅能够合理的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优势和长处,还利于项目目标的有效实现。但在建筑施工项目的实际运行中,往往由于工程项目的局限性和管理人员的有限性,很多的项目组织还采用层级式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不利于管理信息的流动,也使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以及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发生。同时,监管部门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监管,以及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监管也应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和监管机制。从而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健康有序的运行。

3.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发展进程则相对缓慢,尤其是在各项资源调配的管理方面还值得我们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建筑施工项目的资源管理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对人力资源、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资源的管理和分配上。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往往出现一人多岗、能力与职位不相适应的现象,基于建筑工程的环境复杂性和工期的长期性,施工相关的从业环境相对较苦,这就使得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相对匮乏,导致一人多岗现象的发生,从而不利于专业分工以及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养,容易造成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混乱的局面的出现;在对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的管理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对施工机械的过度应用的现象,加大了机械成本,而在对建筑材料的调配中,则会出现对材料的用量估算和市场价格的分析不合理的现象,造成材料成本的加大和资源浪费。

三、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

1、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1)做好施工测量工作。技术人员及时主动地去现场进行反复的测量并且进行复核考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等前期工作,快速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测量仪器、量具要求定期进行检定,如自己无法检定的要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检定,避免因仪器测量精度超差出质量事故或返工。定期检查各类水准点是否遭到移动或损坏,引用水准点时要进行校核,导线要进行复核与闭合。在交验水准点时再认真复核并作好记录。(2)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整个建筑工程生产的根本在于工程质量,为此,为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相关规范、工程合同对工程质量加以控制和管理。工程施工质量主要体现在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质量这两个方面。为此,要加强控制施工工艺的质量,尤其是采用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工程,项目部及时成立相关的攻关小组,以主要对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予以解决,以保证工程质量得以顺利完成。同时,项目部要加强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做好材料和设备入场检验工作,对于不达标的材料和设备一律不予采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因管理失误而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无论问题是否严重,都要将详细的处理方案制定出来并加以实施,以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3)加强工程进度、成本的管理。工程进度得以确保是进行技术管理的前提。为此,施工技术人员要以具体工作的实际进度为依据,对后续的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要使工程进度从整体上得以满足;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明确工程的施工进度,对企业的施工能力以及设备、材料的供应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如果有分包工程的,还要注意与分包单位协调好关系,以确保整个工程的进度不会受到其影响。此外,还要注意加强控制工程成本,在工程质量得以满足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使工程开支减少到最少,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工程效益。

2、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竣工验收,是基础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在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工程质量验收具体可采取查看、实测的方法。重点查看各项资料和原始记录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试块、构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室内外装修是否达到标准,有无屋面漏水,有无厕所、厨房渗水,阳台是否泛水,水管、卫生设施接头是否冒水,是否有楼地面、屋面开裂等质量通病。实测,主要是现场测,对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结构有影响的位和技术上有特殊要求的进行实测。总之,提高工程质量要从细部着手,警钟常鸣,严格控制,抓好落实。

3、加强技术文件的管理措施。(1)变更文件管理。工程变更作为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后果也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施工效益的高低。工程变更与否主要应参考是否对工程进展有利,所以加强变更文件的妥善存档与保管。(2)竣工文件管理。有效的竣工文件管理,必须做到:把握工程竣工图上没有的项目,对工程数量的增减,做到心中有数,不要遗漏任何相关技术项;详细检查实验资料,因其建筑施工环节紧密相连,加上同一实体各种资料日期对不上,后期整改的难度可以想象。这就需要在填写资料时认真、及时、准确、符合规范。各地要建立有效的工程质量举报投诉机制,重点加大对工程施工技术资料造假作弊、以及违规的打击力度。3.5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方法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核心工作,它直接影响着人员安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投资成本。对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的效益起到决定性作用。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达到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必须以企业完善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严格的技术管理工作实施为重点来进行,同时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文亚,谢福荣,孙浩,刘志安,谢国正.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城市建筑

[2]刘刚.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

[3]张玉清,马晓阳,席福军.浅谈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

作者:韩冰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如何做好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摘要:资料管理是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之一,对工程竣工评定起到关键性作用,作者多年从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经验,本文介绍了市政工程内业资料管理办法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广大资料管理人员共同学习。

关键词:市政工程资料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文件资料,是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真实记录,是施工项目管理基础工作之一。这些资料全面反映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它对工程质量的评定,工程竣工后的收尾工作以及对新建工程的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认真做好资料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施工项目现场技术资料主要包括图文资料和声像资料两部分,根据建设部《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建设部,城建【2002】221号文)规定单位工程竣工的施工技术资料规定项目如下:(1)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技术交底;(3)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4)施工检(试)验报告;(5)施工记录;(6)测量复合及预检记录;(7)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8)工程質量检验评定资料;(9)功能性试验记录;(10)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11)设计变更通知单、洽商记录;(12)竣工总结与竣工图;(13)竣工验收。

1技术资料形成

内业资料形成主要分为:(1)施工前期准备阶段;(2)施工过程阶段;(3)交接、竣工验收检验阶段;(4)竣工图。

1.1 图文资料

1.1.1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分为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指施工技术难度大、协调工作复杂或编制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等工程项目,编制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总施工组织设计,用以宏观性指导工程施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一个标段的工程或标段内的具体单位、分部工程编制的具有实施性作用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项目各工程据以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在组织施工前编制。规模较大或施工周期长、复杂的项目可根据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按部位或单位工程分阶段进行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是单位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的主要附件资料。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进行审核批准后有效。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工程概述文字说明、施工范围及内容、工程造价、合同工期、主要技术标准、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和参建单位等);(3)管理目标(安全目标、质量目标、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目标和其他类目标);(4)总体施工部署(总体施工方案、施工任务划分、工期安排、临时工程布置等);(5)项目组织机构及成员;(6)施工准备(临时工程建设、交通及施工场地、电力、通信、水资源,物资、标准试验、施工测量、征地和拆迁、技术储备);(7)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8)施工进度安排(各专业或分单位工程工期安排);(9)人力、物力资源配置;(10)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界定和管理措施;(11)施工过度方案等重点工艺设施设计;(12)技术组织措施(含工期、安全、质量、冬雨季施工、文明施工、地下管线保护、重大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识别、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保护措施)。

1.1.2 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技术交底记录

(1)图纸会审。

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会审,按单位工程填写设计文件会审记录,设计单位按照工程施工顺序进行交底,并做会议纪要。

图纸会审由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制定审核计划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实施,明确分工,按照审核计划要求进行审核:①一名技术人员审核后,填写“设计文件设和记录表”签字确认,再由另外一名技术人员进行复合,同样进行签字确认。②审核没有问题的,在设计文件上加盖“已审核”章,交技术负责人在“设计文件审核记录表”签字后可将设计文件交付使用。③审核中发现问题的,在“设计文件审核记录表”中对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在设计文件上加盖“已审核”章,并在图上著名存在问题,交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查,对审核中发现问题的,安排专业技术负责人提出修正意见,汇总后报项目技术负责人。④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将汇总问题统一以书面意见报监理、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予以确认,并积极联系尽快获得处理意见。⑤经建设、设计单位确认的修复意见,应在原设计文件上用红笔修改,加盖“订正”章以作标识,如有新图代替,应在原图加盖“作废”章统一回收处理,在新图加盖“有效”章。

(2)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在使工程从图纸向实体的逐步转化过程中起媒介和保障作用,技术交底应有书面记录,交底与被奇交底双方签字并监理技术交底台帐。技术交底可分为如下类别。

①建设及设计单位交底。

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索要的技术交底。包括设计文件、设计意图及要求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针对工程提出的其他技术要求。

②管理性技术交底。

由公司对新建项目部的技术交底,即针对公司技术管理文件及要求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竣工后需要上报的各类技术文件资料。

③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交底。

由编制人员向参与实施的管理人员进行的交底。包括设计概况、施工调查情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法、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界定情况、关键工序的工艺设计以及关键的辅助施工设计等内容。

④单位工程技术交底。

由项目经理部向参与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主管、安全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的交底,包括设计情况、现场测量控制网、主要施工方法及步骤、施工场地布置准备工作、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劳力组织、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等。

⑤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由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向施工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进行的工序交底,包括平面位置、结构尺寸、标高、控制桩位、施工准备、质量标准、安全交底、成品保护措施等。

⑥安全质量及环保专项交底。

由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的专项交底。

1.1.3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

(1)总体要求。

施工现场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和出厂检(试)验报告,合格证书、检(试)验报告为复印件的必须加盖供货单位印章方为有效,并注明使用工程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人签名及原件存放地点,质量证明文件需要上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批。

(2)取样与检验。

建立取样、送检制度,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建立取样送检台帐进行管理,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国家或地方机械监测部门出具的合格监测报告方可使用。中小型机具经项目经理部物资设备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予以常规监测,合格后挂牌使用。对于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和施工设备必须建立管理台帐,验收、监测合格资料报监理部门进行备案。

进场材料凡复试不合格的,应按原标准规定的要求再次进行复试,再次复试的结果方可认为该批材料合格,两次报告必须同时归入施工技术文件。对于再次复试不合格的产品,应严禁使用,并填写不合格品记录在案。

对于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有法定单位鉴定证明和生产许可证。产品要有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工艺要求。使用前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检(试)验。

1.1.4 施工检(试)验报告

凡有见证取样及送检要求的,应有见证记录、有见证试验汇总表。

1.1.5 施工记录

施工记录主要为工程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和子分项工程施工技术验收资料,同时包括施工过程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情况、天气情况、安全质量记录情况。施工记录按照划分好的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进行归类整理资料。需要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批,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1.6 测量复合及预检记录

(1)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主要包括:①施工单位对交桩记录进行的测量复核;②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水准点、轴线及构筑物施工的定位桩、高程桩的测量复核记录;③工序测量复核记录。测量复核记录应记录在案,按要求进行填写,具有可追朔性。

(2)预检记录。

主要结构的模板预检记录,包括几何尺寸、轴线、标高、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模板牢固性和模内清理、清理口留置、脱模剂涂刷等检查情况;设备、管道安装的位置检查情况。

1.1.7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所谓隐蔽工程就是指即将被后道工序覆盖的工序,一旦被覆盖,此工序质量将难以重新认定。如果隐蔽工程存在着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甚至影响到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所以,隐蔽工程在覆盖前,应认真组织验收,各方责任主体均应签字确认。隐蔽说明应包括施工依据、原材料质量情况、隐蔽的内容等,必要时应附图说明,对存在缺陷应如实填写,施工单位整改后应填写整改情况,交监理单位重新组织复查,符合要求后由监理单位填写验收结论,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8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按照地方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验与评定,由施工单位质量员签署最终质量评定意见后报监理单位审批。部位工程完成后应汇总该部位所有工序质量评定结果。进行部位工程部位质量等级评定。单位工程完成后,由工程项目负责人主持,进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填写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由工程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

1.1.9 功能性试验记录

功能性试验按地方标准进行,一般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运营管理单位参加,填写试验记录,参加各方均签字,手续完备。

1.1.10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必须归入施工技术文件。

(1)质量事故报告。

发生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应立即填写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将事故情况及损失向上一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

(2)处理记录。

质量事故处理完毕后须填写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将事故损失情况、处理办法、是否造成永久性缺损等内容填写真实。

1.1.11 设计变更通知单、洽商记录

(1)设计变更通知单。

由原设计单位和原设计人针对工程作出的设计文件变更,并加盖设计单位公章进行签字认可。

(2)洽商记录。

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针对设计文件进行补充或变更的措施,经设计单位认可并签字盖章。

设计变更通知與洽商记录必须保存原件,建立台帐进行管理。

1.1.12 竣工总结与竣工图

(1)竣工总结。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编制,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检查证明资料、试验报告、原材料合格证等原始记录按照工程划分平时立卷存放。针对立卷内容进行总结。竣工总结主要包括:工程概况、竣工的主要工程数量和质量情况、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情况、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工程中发生的主要变更和洽商、遗留的问题及建议等。

(2)竣工图。

竣工图应加盖竣工图章,并注意签字级别,对于没有改动的设计图纸,可在原图上盖章签字。对于变动较小的施工图纸,可在原图加以修改,采用黑色碳素墨水进行绘制,注明修改内容及依据;变动较大时,需要重新进行绘制,做变更记录栏,内容为序号、内容、修改日期;作废图不归档,但要在原施工图目录上进行标注,并注明依据。

1.1.13.竣工验收

竣工报告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审核签字盖章后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核盖章,经各参建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验收后最终审核,签署意见。工程竣工验收证书由施工单位集中列目归类。工程竣工交验后,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工程质量竣工等级评定,确定质量等级。

1.2 声像资料

对于有声像资料要求的重大工程,还需要同时报送声像资料档案,包括:(1)开工前原址、原貌;(2)地基与基础录像;(3)主体施工及隐蔽工程;(4)工程施工组织及工程质量。照片为7寸光面照片,需要说明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录像资料为专业带。

2资料验收和移交

竣工资料要科学组卷,每单位工程为一卷,可分为若干册。在工程竣工后移交建设单位。一般按照地方要求进行组卷移交。以上海市档案编制及验收报送为例:案卷号由档案类别、项目代号、阶段号、案卷流水号组成,每个案卷号填写案卷封面、备考表、案卷目录、卷内目录及档案盒封面;每套竣工档案编制索引目录卷,由编制说明、案卷目录及各卷卷内目录组成,档案中材料为外文版的,应用中、外两种文字准确表达,并由翻译责任者签。

3结语

资料管理全面反映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对工程质量的评定,工程竣工后的收尾工作以及对新建工程的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在工作中要对各级各类的资料进行分类,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积累资料,为今后的建档提供基础。作为资料保管收集人员,要专心学习工程业务,不断提高工程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作为资料保管收集人员,要专心学习工程业务,不断提高工程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

参考文献

[1] 建城[2002]221号《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2] 沪规法[2002]287号《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编制验收及报送规定》.

[3] 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城市建设司组织编写.资料员专业与实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38539号.

作者:杨琼

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管理论文 篇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作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顺利完成。建筑工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施工工程进度。科学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有力保障施工作业有序开展,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引言

对于建筑项目工程而言,是属于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工程,要保证建筑工程工序可以落实到实际中。每一项施工内容都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才可以保证建筑项目的品质得到提高。因此开展好建筑项目现场作业管理对实现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精准定位技术的应用

精准定位技术就是GPS技术,目前它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施工放样中运用精准定位技术,同时借助控制网来进行,其技术具有很高的精度和速度,采用GPS技术来进行精准定位,节约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确保了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当今时代,大量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为了提高防线工作的准确性,及时应用了精准定位技术,从而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对外界因素,如:光线、风力、温差等因素做出科学掌控,将外界因素对防线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应用新技术的前提下,测控技术不断提升,更为方便、快捷的完成了工程测量工作,保障了施工测量的质量。

1.2钢筋连接技术的应用

在钢筋连接的环节,后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采用机械连接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建筑物的受力大小来决定,当钢筋数量为单数时,必须要严格控制受力状况,在绑扎接头的环节,对于控制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同时对于钢筋梁、墙体等部位要控制好接头绑扎力度,合理的控制绑扎面积,要求受力钢筋不得低于50%,对于其他部分的构件要适当放宽要求,从而更好的满足长度要求。采用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将需要连接的钢筋及时放入接头内部,促进顺利连接,在实际施工中,在连接直螺纹钢筋的环节,需要在套筒外部及时增设一个丝扣,促进连接,加长接头,及时固定好套筒和螺母,避免松动,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技术要求来连接钢筋,将套筒及时回到标准丝头,最后还需要将螺母与标准套进行及时锁定,在此基础上,保证了钢筋连接过程的有效性,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此项工作质量进行科学检验。

1.3大体积混凝土新型施工工艺

传统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面对这种问题,建筑施工中习惯采用的是混凝土水化反应,这种反应是放热的反应,反映的过程中,混凝土将会有更高的温度,当起内部的温度应力比其抗拉强度值还要大的时候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形成温度裂缝。这种传统的施工工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效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所以对待这种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就是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分段情况,再结合温度应力的计算进行复核,然后根据得到的情况来进行人员配置、运输设备配置等。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进一步明确技术管理任务

不同的建筑施工技术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管理任务选择相应的技术管理策略,进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管理者需要明确自身的管理任务和关联部门,从认知上保障部门之间的高效配合。为了做好管理任务目标的实现,需要成立专门管理小组,组织培训学习提高整体认知和专业水平,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管理小组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促进各部门共同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落实各项技术管理策略。

2.2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完善技术管理体系、优化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前提,是保证建设施工有序开展的基本条件。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会造成各部门之间沟通不通畅,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工程质量监管不到位,施工过程中前后衔接脱节,施工进度不能有序开展等问题,最终导致施工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出现停工的情况。因此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结合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通过优化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要求各部门严格落实,发挥建筑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

2.3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工作是推进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有力手段。安全和质量是工程建筑施工的根本目标,是所有施工人员都应该关注的焦点。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各种的施工技术,分析其在施工中发挥的作用,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完善监管制度,设立工程监管小组,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所有工序施工技术都有专人进行监管,保证每步施工的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监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追溯到问题的根源,制定相应的的措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2.4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将施工技术管理推向更高的台阶,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分析,能更有效进行成本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繁杂、千头万绪,单靠人工管理难度很大疏漏在所难免,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幅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更加合理的配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为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2.5合理应用建筑施工技术

(1)建筑施工期间需要以施工图纸为主,对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施工中所需要应用的技术等进行全面考察,准确收集各类相关信息数据、参考数据等等,进而明确技术应用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现代建筑施工建设质量的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切实发挥施工技术应用的价值。(2)需要对施工技术应用期间的施工设备、材料等进行综合分析,保证施工设备与材料能够完全符合国家标注,对施工设备与材料应用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合理编排,注重建筑资源的合理应用,提升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注重精确预算与综合分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注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成本精确核算,适当留出发生意外所需要承担的成本,保证建筑施工期间的预算充足。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建筑施工技术,为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6加强人才的培养

负责人和实施者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只有负责人和实施者的能力和素质都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在既保障工程质量,又保障了工程管理的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建筑工作。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大力的加强人才的培养,对现有的管理层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培训、筛选和教育。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并且一定要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需要招聘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合理化的分配人才,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筑企业不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汇总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针对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提升技术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饶剑峰.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江西建材,2016(19).

[2] 刘军,王丽宏.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03.

[3] 王维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J].智能城市,2016(4):212+214.

(作者身份证号:130435199001051582)

作者:聂书利

上一篇:环保工程监理工作试析论文下一篇: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