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16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社会焦点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从信息角度看,小微企业信息稀薄,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第三方数据公司,能够从公开渠道获取的、有价值的小微企业信息可谓是微乎其微,使得金融机构无法有效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篇1:

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是国家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1、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顶层设计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情况下,未来的化石能源生产、消费将逐渐被新能源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将被新能源汽车取代,未来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最根本的是能源的革命,最关键的是科技的突破,涉及供应链、产业链和金融服务产品及流程的再造,与此同时各大区在碳排放标准、额度及行业分布方面,在化石能源转型、非化石能源生产、再生产以及在终端能源消费等方面的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及专项政策供给不足。

1.2对气候风险认识不足

与欧洲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比较,我国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对气候风险认知能力不足,未建立强制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对气候转型带来的风险了解不多、掌握不够、理解不深,尚未建立健全识别、分析、管理这类风险的体制机制,在ESG投资产品、绿色信贷产品多样性和流动性及对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覆盖面等方面不适应碳中和的要求,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规模小,发展滞后,同时绿色金融产品尚未与碳足迹挂钩。从投量看,某市在2018年确立的绿色金融信贷工作目标,截至2020年末,绿色信贷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比例为9.19%,偏离预定目標6.81个百分点。从投向看,大城市绿色信贷占比高,郊县占比低。

1.3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1.3.1碳排放权仅在电力行业试点,没有扩展到煤炭、钢铁等行业,银行对循环贷款或高碳行业或企业影响环境效益的废气、废水项目贷款,由于不属于市政项目,难以获得贷款,即使获得贷款也难以被认为是绿色信贷。

1.3.2在碳排放权监测,碳排放权证的颁发、认证、评价、评估以及碳汇的计算等方面不明确,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明确抵押标准。

1.3.3绿色项目标准绿色金融参数、指标、测量、计算框架等绿色金融体系标准与碳中和的目标不匹配。如,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2016年),对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的绿色融资认定基本可以实现,但对绿色工厂的绿色化生产融资,尤其是流动资金贷款,是无法按照监管要求提供“绿色”的融资用途证明来进行绿色贷款的认定,造成了行业标准与绿色金融标准无法有效衔接。

人民银行绿色贷款对绿色建筑认定是依照《绿色产业目录》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即可,而银保监会的绿色融资认定规则,不仅要求建筑物须取得设计阶段的预评价,且须获得银行出具的绿色建筑履约保函或保险公司的绿色性能保险,在操作上也极难达到要求。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权分散在发改委、证监会和中国绿色金融委员会,多头审批,导致绿色债券审批与国际标准不统一。

1.3.4大部分金融机构缺乏碳采集、计算、评估碳足迹信息的能力,绝大部分企业未披露碳排放、碳足迹信息,金融环境信息披露也未充分反映碳中和的要求。

2、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应用分析

2.1加强绿色金融规制供给,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1.1制定一套法规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要牵头制定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明确碳配额、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和碳配额的金融属性,规范市场主体碳排放行为。生态环保部门要研究出台排污许可证企业和发行绿色债企业强制披露环境信息制度,研究开展长江流域相关省市排污权、水权交易。出台支持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鼓励措施,研究开展天气指数保险、专项虫灾水灾保险。

制定科学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核算碳排放总量、人均排放标准,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责任,通过制定煤炭、石油、钢铁及火力发电等碳排放重点企业碳排放配额、减排目录、减排目标及绿色产品、项目认证标准、建立跨区域补偿工作机制和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区域碳排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加强工作联动,推动煤电能源及相关产业转型。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碳排放目标任务及工作推进计划、实施细则,为绿色金融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财政部研究制定环境资源核算、绿色税收政策、区域和跨区域生态补偿政策,明确统一碳减排、深绿、绿色等绿色项目贴息、补贴、担保等政策,对绿色信贷进行风险补偿,对高耗能行业进行限制,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同时,研究碳税政策,促进与环境税、资源税政策协调。鼓励各省、市地方政府在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碳减排目标、行动方案、减排实施细则和绿色金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奖励、补贴范围、原则及标准和实施细则及措施,组织开展零碳示范、零碳工业园、零碳学校、零碳社区等建设,同时简化绿色企业(项目)认定,强化绿色产品贴标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1.2健全一套规制

人民银行协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及生态环境等部委协同建立健全绿色金融行业规范、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及行业公约等绿色金融监管规则和制度,建立绿色信贷行业、项目及产品的标准认证和碳市场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引导金融机构对照分析标准,开展合规性审查和绿色项目、企业及标准判断,以利于加大绿色信贷投入力度。

2.1.3搭建一个平台

在国务院金融工作委员会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环保、财政和市场监督管理牵头有关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联合搭建全国性、省级、市级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共享平台,实行线上线下结合,及时整合政府部门掌握的税务、工商、海关、司法、社保、房地产、店商、水电气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项目及企业名单、经营信息等信息上线,建立健全与授权金融机构查询综合信息的共享机制,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产业基金等金融业务提供有力支撑,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银行获客难的问题,探索建立环境风险监测、识别、处置及把绿色金融风险纳入金融风险防控全过程,不断提升金融绿色获客能力。

2.1.4建立一个联盟

建立一个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及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参与的绿色金融联盟,加强绿色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技术、金融科技和金融人才的聚集,组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开展碳汇的认证。

2.1.5建立一个场景

协作建立碳排放研究工作室,开展碳排放中示范单位、示范区建设和沙盒监管场景建设,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2.1.6成立一支队伍

抓紧懂金融又熟悉绿色环保政策及专业实践参与碳市场交易的规则,为绿色低碳提供一条龙的专门服务。制定金融从业人员绿色金融工作资格认证奖励措施,对取得CFA(特许金融分析师)、FRM(金融风险管理师)、CAA(精算师)和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实行一次性给予3万元到5万元奖励。

2.2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提升绿色金融工作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国务院加快建立健全国民经济体系绿色低碳环境发展的指导意见,坚持市场化方式,建立绿色金融融资、服务和贸易政策体系。

2.2.1建立一套标准

國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生态环保部要加强绿色金融工作协同,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项目库,明确第三方认定组织及标准。人民银行要把低碳资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与环境效益、污染行业贷款余额及环境影响纳入中央银行宏观审慎或绿色银行考核范围,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增加煤炭、石油等高耗能、高污染紫色资产风险权重,将碳足迹(贷款对象碳排放销售或服务收入占各项销售或服务收入比例)作为评价项目绿色程度、金融机构绿色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

建立健全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投贷联动相适应的绿色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绿色金融服务评价规范,确保绿色金融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低碳项目企业倾斜,同时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要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加强绿色金融等金融统计标准的协同、规范、评估及监督,建立碳排放统计制度,确保统计工作的规范性、权威性和一致性。

2.2.2设立专门机构

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创设绿色金融事业部,或设立绿色金融分支机构、业务中心和事业部,制定绿色信贷排除名单或绿色信贷服务白名单,加强与环境管理部门、监管部门的沟通,按照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要求,强化嵌入项目尽职调查、项目评估、审查审批、合同签订、资金拨付以及贷(投)后管理等,同时强化客户环境与社会风险的跟踪、识别和管理,执行绿色信贷准入制度和绿色信贷“一票否决制”,探索环境效益抵押路径。

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环境气候监测、分析、研判,适时披露环境、气候风险敞口,同时参与碳市场交易,对转型中面临的风险开展压力测试,有效防范转型带来的风险,推动绿色金融健康发展。支持绿色金融机构或类绿色金融机构聚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全球看,欧洲出台了《欧洲绿色协议》《欧洲气候法》《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2021年版)》,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相继推出了绿色复苏计划,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也出台了绿色发展转型计划,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技术等方面。目前有126个国家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

作者简介:杨振振,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桂平.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几点认识[N].中国财经报,2021-08-24(002).

[2]李素梅,崔光华.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助力天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N].天津日报,2021-08-20(009).

[3]刘雅婷.碳市场现状及金融机构支持策略[J].河北金融,2021(07):36-40.

作者:杨振振

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篇2:

打造小微企业信用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的思考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社会焦点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从信息角度看,小微企业信息稀薄,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第三方数据公司,能够从公开渠道获取的、有价值的小微企业信息可谓是微乎其微,使得金融机构无法有效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数字经济时代,用电数据作为企业重要的一类数据资产,可反映企业尤其是加工制造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具有时效性强、真实度高、覆盖面广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微企业能够用于抵质押的资产不足、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先天缺陷。以电力数据为基础,充分聚合工商、税务、司法等公共信息,以智能算法为核心,搭建信贷风险全流程线上管理平台,通过信用风险匹配,撮合融资交易,联合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智能、快速、灵活、免押的信贷服务,打破传统以抵质押为主的融资方式,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精准对接,切实提升小微企业的融资便利性。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信用角度分析

真实、全面的企业信用信息是辅助金融机构判断企业信用状况的前提条件。我国小微企业多以民营企业为主,普遍存在成立年限较短、经营管理能力偏弱、持续盈利能力较差等问题。同时,由于小微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抵质押物不足,也难以满足担保要求,导致小微企业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弱。此外,小微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信息不透明,无法满足银行授信要求。

银企信息不对称。财务信息和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是反映企业还款能力的重要变量,出于避税或者对经营指标的粉饰,企业一般会准备几套报表,银行一般很难获得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对于企业生产经营信息,一般也只有企业自身掌握,当银行需要企业提供相关证明时,企业会倾向于提供有利于融资达成的信息。银企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难以全面、高效地了解企业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客观上降低了小微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因此,小微企业信用数据缺失度高致使金融机构风控难度大、成效低、成本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实施贷款终身制导致其对小微企业贷款非常谨慎。

缺乏对小微企业的信息归集机制。信贷交易信息是衡量和判断企业信用风险的关键变量,但我国有信贷记录的小微企业占比较低。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收录了近2600万户企业的信息,其中1370万户为小微企业,371万户小微企业获得了信贷支持。按照工商总局的统计口径,目前全国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为1.1亿多,按此估计,9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没有信贷交易信息。此外,小微企业的其他信息分散在工商、税务、统计、司法等部门,缺乏统一的归集平台。

缺乏有效的用信机制。市场上的企业征信公司、数据公司多是通过网络爬虫、数据采购等方式获取部分部委或其他部门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多数属于公开信息,信息价值较为稀薄。由于大部分企业征信公司无法掌握企业的核心数据,所以关于企业征信的产品较少,应用场景有限。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重要信息和核心信息很难获取,小微企业仍然被认为是社会信用链上最薄弱的一环。从供给方看,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不多,灵活性和创新性不足,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融资需求。

小微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小微企业存续周期较短、偿还能力较弱,信贷行为容易发生单次博弈,极易追求短期利益,产生逃废债等失信行为。由于债权人保护法律制度和信用惩戒机制不健全,并且大部分小微企业未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逃废债行为在部分地区和行业依然存在,破坏了银企信用关系,营商环境与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信用意识不足,信贷的可获得性降低。

综上,缺信用信息、缺信用意识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迫切需要归集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信用信息,为小微企业融资的征信环节提供基础支撑。

构建小微企业信用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的电网实践

企业用电数据可感知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具有时效性强、及时性高、覆盖面广等显著特征,可进一步健全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使企业征信信息更加精准、完善。

为创新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缓解其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分聚合电力数据资源和银行金融服务资源,2019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携手中国建设银行共同打造“双百亿”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持续提供创新金融服务,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痛点和难点,推动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用电诚信企业加大支持额度、简化授信流程、优化金融服务,力争向小微企业授信200亿元,激发小微企业发展活力。

据统计,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区域覆盖的实体企业达4000万家,其中中小微企业约3500万家。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进普惠金融信用服務,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拓展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和创新服务方式,助力诚信用电企业获得便利性融资服务。国家电网江苏、吉林等多地省公司探索推出通用共享、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小微企业信用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整合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和金融机构产品发行信息,研发设计小微企业“电e贷”产品,打造“实时申请、自动审批、电子签约、快速放款”的全线上操作流程系统,搭建融资服务桥梁。

在数据应用方面,平台针对商业银行全周期、全流程的信贷业务,充分聚合电力数据资源和银行金融服务资源,围绕政府、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三类主体,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信贷风控完整解决方案。平台基于对电力数据特征的深入分析,充分挖掘电力大数据和信贷风控业务的关联关系,并根据银行信贷的业务流程,将电力数据合理运用于银行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开发出空壳企业筛查、贷前反欺诈审查、授信辅助、贷后预警等应用场景,多种角度输出各类金融风险管理产品,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多维度信贷风险管理策略。

在业务功能方面,平台汇聚省内银行贷款资源,通过与各金融机构现有互联网应用平台及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融资平台对接,打造网上金融超市,集中发布各项金融服务产品,疏通企业融资渠道,实现银行金融产品信息集中发布、企业融资贷款需求在线申请、企业信用融资贷款业务在线办理,实现企业融资的一站式便捷服务。企业可实时查询并下载当前及历史信用报告、发布贷款需求,并获得实时申请、自动审批、电子签约、快速放款的信用融资渠道,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企业信用融资支持信息不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业务办理繁琐等融资突出问题。

推进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的总体设想

以真实性高、连续性强的电力数据为支撑,融合多维度外部数据,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科技赋能的小微企业信用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从客户拓展到背景调研、信贷审批和贷后管理各环节的人力、财力成本,实现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业务推广,提升小微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创新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切实缓解其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分发挥公共事业单位电力数据资源优势,依托电力数据,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融资,拓展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和创新服务方式,对于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改善信用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意义重大。

建设目标

以构建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融资服务体系为目标,充分聚合电力数据资源和银行金融服务资源,叠加双方优势,推出通用共享、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大数据服务产品,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打造以电力数据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样板工程、示范工程、民心工程,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推进。根据地方政府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统筹规划,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各项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信息通报机制等,明确小微企业信用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和目标,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分阶段、分步骤对分布在各行业、各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归集、整合和应用,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行业和部门之间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全面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主导,有序推进电力数据和企业相关数据的整合对接,协调和动员金融监管机构、辖内金融机构和相关各方共同参与。创新思路和理念,建立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引导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特色体系。

建设内容

融合多维企业信用信息。以地方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企业电力数据为基础,对接、整合工商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税务局纳税信用系统、发改委企业信用数据查询系统、工信委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等信息系统,建设企业信用信息数据中心,搭建可提供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授权访问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研究制定信用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的数据接口及交换标准,实现与其他外部信息的融合应用。

构建企业综合信用评价体系。基于平台底层汇聚的企业多维数据,提取可转换为银行融资信用的企业信用信息,通过数据索引、数据处理、决策配置、人工智能算法以及标准化的信用评估模型,形成统一的企业信用评分和标准化企业信用报告。

建设融资对接服务系统。根据信贷业务流程,构建依托电力大数据的信贷风控领域的完整解决方案,研发贷前反欺诈、贷中授信辅助、贷后预警等应用场景,为银行提供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服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小微企业获得便利的融资渠道。

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由地方政府部门组织协调辖内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等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宣传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引导社会相关各方积极参与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落地实施。地方电力公司依托电力大数据,推出反欺诈、貸中辅助、贷后预警等电力特色数据产品,面向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通用户查询。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取得企业用户查询授权后,通过数据接口查询电力数据产品。同时,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用需求开展接口联调和产品迭代,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落地实施和应用推广工作。

深化应用。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统筹力度,鼓励更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示范创建,持续为资信较好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便利,并加强后续金融服务监测。同时,做好总结提升和宣传工作,打造示范工程,助力地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创新和升级。

(作者单位:特华投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金融市场月度资讯

蚂蚁集团A+H股上市同步暂缓

11月3日,上交所发布消息称,蚂蚁集团因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决定暂缓其在科创板上市。蚂蚁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同步暂缓H股上市。

银保监会:信托资产规模稳中有降

11月4日,银保监会披露了信托业运行的最新情况。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信托业受托管理信托资产余额达20.86万亿元,其中金融同业通道业务规模为4.22万亿元,同比降低36.16%,连续11个季度下降。

永煤控股10亿债券违约

11月10日,永煤控股发布公告称,因流动资金紧张,“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违约本息金额共计约10.32亿元。

银保监会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

11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上海扩大QDII主体资格范围

11月13日,上海市政府表示,上海将QDII主体资格范围扩大至境内外机构在上海设立的投资管理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允许开展包括境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衍生品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业务。

财政部:已下达专项债券额度2000亿元

11月18日,财政部表示,2020年全国人大批准安排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75万亿元。经国务院批准,11月11日,已下达用于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达2000亿元,目前分地区额度已全部下达。

中证协:前三季度135家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1326.82亿元

11月18日,中证协发布公告称前三季度135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3.81亿元,实现净利润1326.82亿元,其中126家证券公司实现盈利;截至9月30日,135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8.57万亿元,净资产为2.24万亿元。

科创板“5+2”个条件公开

11月27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各自的转板上市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对转板上市条件、转板上市审核、上市安排及自律监管等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

作者:王吉培

电力行业金融风险管理论文 篇3:

电力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防范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全球经济下滑、国际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电力企业国际化受挫,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分析亦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主要面临的政治风险、行业市场风险、社会风险、金融风险和合同风险,探索风险防范的不足之处,剖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 国际化 风险防范

一、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众多企业步入国际化经营时代。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投资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等。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地位特殊、资金雄厚、规模较大,并且我国电力企业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国外工程承包经验,已成为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电力企业的国际化有其自身的特点,资金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涉及部门众多,社会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电力企业国际化的较大的风险性。因此,电力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是其走出去战略分析中的重点。缅甸搁置中电投密松水电站项目的事实也证明风险分析是走出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薄弱环节。

二、电力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分析

电力企业国际化必然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下滑,区域不稳定因素增加,贸易壁垒加强,国际金融市场变动等问题的增多,而面临更多的风险。在国际化战略分析中,风险因素的考量和防范是重中之重,以确保投资安全性和效益性。电力企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殊性,其国际化进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关键风险要素。

(1)政治风险

电力行业属于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以及基本民生。其经济社会影响力巨大,因此,电力企业国际化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引起政治关注,甚至成为政治事件。政治风险往往与目标国的主权行为相联系,并且此类风险基本不能控制,战争、恐怖事件、宗教矛盾、私有化或者国有化等等政治事件,是国际化中最难以预测、防范和抵御的风险。

(2)金融风险

国际化经营必然需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而目标国的金融市场环境、金融政策等不稳定因素对我国电力企业国际投资的成效构成较大威胁。尤其是汇率水平,目前汇率起伏较大,人民币不断升值,因汇率原因损失的利润是个可观数字。一般来说货币结算方式谈判,又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薄弱环节,由此隐藏风险,导致间接损失较大。

(3)社会风险

国际化经营基本靠市场经济自身调节,以市场调节为主。但是,电力企业属于民生行业,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再加上文化差异等因素,电力企业的整合成本高,难度大,较容易引起社会群众和媒体舆论的广泛关注。目标国社会群众和媒体舆论往往能够对电力企业国际化的顺利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左右目标国的政策,影响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正面的社会反应会促进国际化进程,而负面消息则会在目标国造成群众集体诉求,使得经营受阻。

(4)行业市场风险

电力企业涉及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以及其他基础配套的企业较多,整个目标国的市场因素如何是电力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原材料供应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商业竞争环境风险,交通运输风险等等,总结之即可以归纳为行业发展的硬件风险和软件风险。行业市场风险因素通常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经验共享等方式获取,但要全面掌握这类风险要素的真实客观信息,往往需要综合多领域专家在前期进行大量调研,对风险综合考察能力要求较高。

(5)合同风险

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合同包括工程承包合同、电力设进出口合同、融资合同、购股合同、劳动合同等等。由于我国电力企业对国际以及目标国的法律条款把握不准,对合同的细节关注度不够,项目实施人员缺乏对合同的详细分析,最终导致纠纷、索赔处于被动地位。合同风险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涉外合同人才的培养以及涉外交易的经验丰富,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三、电力企业国际化中风险防范的不足

(1)政治风险防范缺乏决策支持

政治风险是国际化进程的最不可控的风险,需要国家政府层面的影响力,以及行业层面的影响力。我国尚未形成针对风险的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及预警机制。企业做国际化分析和决策时缺少政府的政治风险决策支持,缺乏足够信息判断政治风险,又没有相应的预警机制,就使得应对风险滞后。往往政治风险出现之前均会有一定的征兆和导火索,而对政治风险的把握无疑最需要的是信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以及政治风向的把握,最为有优势的是政府。而我国普遍是企业决策之后,感觉有政治风险了再寻求政府帮助,而此时政府所为已经有限,并且会引起国际舆论指责我国企业的非市场性,对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的企图产生猜疑。

(2)金融风险防范专业性不强

企业国际化中的投融资需要专业金融机构的咨询和服务。电力企业的国际化需要对电力行业精通的具有国际投融资能力的专业金融机构提供决策支持和咨询服务。但我国整个金融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金融机构的专业性和经验相对不足。电力企业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认识不足,能力相对薄弱,应对金融风险的手段单一,尚未形成成熟的金融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组合交易决策、竞价决策、电力期权期货等电力金融研究较少,在国际化进程中很容易受制与国外金融机构,难以确保金融安全。

(3)社会风险防范过度依赖政府

在社会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方面我国企业的社会协调能力和疏通能力普遍较弱。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社会风险越来越大,是着重关注的风险源。电力企业的社会风险防范能力还停留在请求政府解决的阶段,单纯依靠向当地政府求助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在现代国际化进程中已经行不通了。电力企业自身与当地群众公开沟通能力不足,融入当地社会不够深入,缺乏与地方民间组织合作。参与社会公益以及担负的社会责任,不足以赢取目标国的信任及友善,企业宣传及舆论引导方面力量薄弱,在行业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却相对缺乏社会影响力。

(4)行业市场风险防范缺乏系统分析

电力企业涉及相关行业较多,上下中游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国际化失败。一家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一大型电站,但因经济总量原因,结果需求较少、电价低廉、效益很低。然而,当地的有色资源比较丰富,电力企业如果与国内的冶炼企业信息共享,进行系统分析,用国内企业发的电开发当地的金属资源就可以产生较大效益。另外一家企业投资南美矿产,由于缺乏电力和运输配套,结果项目搁置。这些都说明缺乏系统的市场风险分析,相关产业信息沟通不畅,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风险分析盲点,这就有可能导致国际经营失败。

(5)合同管理不够细致

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更多关注的是业务,而不注重合同管理,合同条款不严谨,语言不清晰,档案管理不健全。谈判、审查、批准等环节管理疏漏不足以降低合同风险。签约后对合同的分析不够细致,忽视合同约定标准,对表述含糊的字句,电力企业惯以套用国内同等项目的执行标准去解释,而忽视合同要约或者甲方本意。从业务方面看来或许无关紧要,但是从合同上和商业上来看可能会造成很多不必要麻烦,造成无谓损失。

四、电力企业风险防范对策

(1)政府提供政治风险决策支持

电力企业在做国际化战略时要主动参考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寻求目标国大使馆的政治决策支持。另外,政府部门获取了大量的国外信息,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及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专门为相关企业发布政治风险分析报告。政府对电力企业国际化除了发挥现在的审查、批准、金融服务等功能以外,可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政府与企业间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向相关企业反馈政治风向,为企业国际化决策提供支持,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是防范政治风险的关键。为电力企业的重大国外投资提供决策支持服务,这种服务及支持要常态化、规范化、互动化。

(2)合作共建专业电力金融机构

发达国家的电力金融衍生品已经发展几十年,而我国电力企业在这方面的接触较少。电力企业拥有电力业务和行业方向判断能力,但金融专业水平却相对较弱。电力企业可以与金融机构共建电力金融的研究部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加强对国际电力金融市场研究,为电力企业进入国际电力金融市场提供咨询服务,提高电力企业的投融资能力,更好的为电力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资金筹措、运用、监管提供服务,提高电力企业国际投资收益。

(3)加强与社会组织沟通

单靠政府解决社会风险在国际化中已经难以预防及化解社会风险。电力企业要重视目标国当地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往往有很多的群众基础及群众影响力。主动积极与社会组织保持长期沟通,积极融会当地社会,让社会组织了解企业,介绍项目的社会价值,提高社会的认知度进而提高社会的接受度。另外,要主动与主流媒体沟通,向媒体公开,接受媒体监督,提高媒体公关能力,获得社会组织认可的企业及项目,在媒体公开度、社会美誉度方面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出现社会风险的可能性就更小。

(4)行业协会协助企业市场环境系统分析

电力企业的市场环境分析单凭自身的调查、分析往往力量单薄,成本较高,效果一般。而行业协会在这方面具有较多优势,协会能够融会整个行业的各方信息,为单个企业提供帮助。行业协会与政府、企业形成合力,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国际话语权。行业协会具有聚合行业信息资源的优势,各企业可以各取所需,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行业协会要加强整个行业风险研究,提高行业的风险预警、防范及抵抗能力。另外,行业协会还可以调节国际化进程中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把握整体及长远利益,防止单个企业的片面决策造成电力行业损失。

五、结语

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其风险也随之加大。电力企业国际化中遇到的困难愈来愈多,辨识国际化中的风险,预防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在未来国际化中需要着重研究。国际化的风险单凭企业自身是无法抵御,因此,需整合政府、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电力企业自身等群体,形成合力,构建国际化风险分析、防范、抵御的有效机制,这样电力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才能有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拓. 中国电力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4):67—72.

[2]孙艺新. 电力央企国际化发展思路[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6):60—61.

[3]韩宝庆. 电力企业涉外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5—8.

[4]庄晓丹. 电力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5]孙玉才. “走出去”与行业协会新定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5):13—17.

[6]王国顺,郑准,杨昆. 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演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徐云燕(1971.07—),女,江苏靖江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际部。

作者:徐云燕

上一篇:改革当前财务报表分析论文下一篇:机械工业行业技术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