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经济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十五”期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基本实现,但是,电力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改革任务尚未全部完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力行业经济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电力行业经济管理论文 篇1:

基于钻石—主成分的长三角电力行业评析研究

摘要:建立钻石模型对长三角十九个主要城市电力行业进行竞争评价体系构建,利用主成分方法对其进行动态(2011~2015)评估,根据相关指标的得分情况对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产业优化建议。

关键词:钻石—主成分;长三角电力行业;评析

一、引言

中国电力行业长期游离于高效绿色的发展曲线之外,伴随而来的产业用电结构不对称(第二产业用电量达70%,经济贡献仅40%)、电力供需不均衡造成了电力行业扩张速度时快时慢,为此也牵动了其他行业的平稳发展。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发展大势所趋,长三角因其地理位置、经济技术条件等优势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口,发展潜力巨大。研究长三角地域电力行业的竞争情况、大力推进各城市电力行业深化转型,对于其他地域具有指导标杆作用,也对弥补电力行业发展不稳定、寻找合适的发展轨迹有重要意义。

已有研究中,学者对于产业评价体系的建立有较多理论,主流方法则为两类,一是通过钻石模型确定产业分析要素,对产业状况进行定性研究,以此衡量产业竞争水平、发展潜力,其中双钻石及多钻石模型能建立起多维度评价结构,研究覆盖面更广;二是基于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通过测算,以要素贡献度、关联度为划分依据,构建评价系统,同时得到产业评价得分,更为客观的定量评价产业;对于电力产业,较多学者则是从节能减排、能源与环境效率、企业绩效视角展开研究,阐述了产业外部环境与内部发展的协同关系与表现水平,较好地衡量了电力产业的发展情况。纵观主要文献,钻石—主成分模型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较少,尤其以城市群为分析对象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将建立电力行业的评价体系,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出各城市电力行业水平,评析产业现状,探寻优化路径。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电力行业的评价体系构建

(一)钻石模型引入

钻石模型是分析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的宏观分析工具,由美国“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是由其特定的国内竞争环境决定的,母国的经济环境将直接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其中,要素条件、国内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的竞争力、企业自身结构、战略以及竞争优势为四大关键因素。此外,机遇和政府作为两个辅助因素与四个关键要素一起构成了经典的钻石模型。六大要素互为作用,双向影响,共同作用于一国或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

(二)钻石模型的适用性

波特“钻石模型”的构建展开了一国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黑匣子”,提供了一种由四大关键要素、两大辅助要素组成的动态分析架构。而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同时受到上述六大要素的影响,并且与之息息相关。因此,本文选用波特钻石模型作为建构电力行业评价体系的基础和理论依据。

然而,钻石模型是波特基于对美、英、德等十个主要贸易国家的研究后得出,对我国长三角电力行业该模型则表现出许多局限性。并且,钻石模型中的各因素也将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重要程度。因此,本文结合长三角电力行业的特点对模型进行调整,见图1。

(三)评价体系构建

在保证指标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指标构建电力行业评价体系(见表1)。

1. 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社会资源。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包括了人力、资本、知识、天然资源以及基本设施五个大类,它们依存出现,不同产业对不同要素的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长三角电力行业作为要素密集型产业,在对其进行评价时,本文选取了人力投入、能耗投入、资本投入以及技术投入四项指标。

2. 需求条件,市场需求量决定了产业的规模大小,是该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之一。本文选市场需求规模以及产业增长潜力两项指标。

3. 产业关联,相关产业是制约本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电力行业产值与区域GDP总值的相关系数作为衡量相关程度的指标。

4. 区域竞争,体现在长三角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电力行业对长三角电力行业总体的贡献程度,本文选用产业集中度指标来表示。

5. 政府和机遇是“钻石模型”的两个辅助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政府在产业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远比在“钻石模型”中所描述的更重要。电力行业作为国有资本居主体地位的产业,政府对其的影响毋庸置疑。与此同时,“十二五”电力规划中提到电力工业要绿色和谐发展,各地政府纷纷提高环境投资额,加大环境规制强度。政府的引导对电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四)主成分分析

1. 模型引入

主成分分析(PCA)是多元统计中利用数学变换方法、降维思想将引进的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主成分(综合指标)的方法。当问题的影响因素归结为这几个主成分时,不仅可以简化问题,更能够有效避免各因素包含的重叠信息。分析的步骤如下。

2. 实证分析

本文依据各地统计年鉴,建立2011~2015长三角19个城市主成分分析模型,并进行相关测算,由方差贡献值大于80%的要求,划定了四个主成分,成份矩阵结果如表2所示。

并算出综合得分,见表3。

2011~2015年间,上海电力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竞争水准,主成分得分远高于其他地区,且波动较小,维持在1.75分左右。上海由于市场需求较大,因而产业保持着庞大的规模,在多人力、多资本涌入的同时,加大了技术创新投入,高集中度下也能更好地契合地域经济发展要求,这种合理而高效的产业运营模式为其赢得了最优竞争力。而浙江、江苏、安徽电力产业竞争水平则呈阶梯式递减,浙江城市在第一主成分中表现较好,产业集中度较高,轻、小而凝聚的电力产业更好地吻合当地城市规模,为其带来持久的推动力,同时浙江也把环境和绿色作为产业建设第一要义,整体能耗率较低,是我国经济领先地区中能耗较低的地區,并且每年环境投资强度都保持1%左右,以此改善电力行业外部环境,为电力产业优化发展提供良好基建;江苏则在第二、三主成分中较优,与之贡献度较大的是资本产值率、技术投入与相关系数,测算结果也与现实相符。江苏经济水平位居长三角第一,电力发展和城市经济明显存在互动作用,发达经济也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高需求和高市场为其赢得卓越的产业建设地位,大量的资本流动在产业中,产业建设、运营中资本规模一直较大,同时该地区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数、外地专家学者数一直在较高水准,这就为其电力产业带来高水平的科技改善,因此产业绩效优良。而安徽各项指数得分均低,这与其落后的基建与经济有关,此外安徽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力行业发展模式粗放,以牺牲资源来换取GDP快速发展,再通过经济改善来滋养其他产业,这就将电力产业置于一个“尴尬”地位。此背景下,能耗较高、污染较重成为其电力产业的代名词。

城市个体而言,常州、淮南、南京、无锡、扬州波动较大。常州2013、2014得分较低,主要原因是其产值增长出现负值,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其产出指标明显下降,导致其产业绩效下滑明显;淮南本身作为煤炭城市,电力工业是其经济的支柱部门。在2011年前,各地环境治理效果尚不明显,我国仍处于“产值论”向“效益论”过渡阶段,而伴随着“十二五”建设期的深入,电力行业逐步要求向绿色、低耗、高产转型,淮南的产业表现也就一落千丈,从中游落入末尾;南京、无锡和扬州则经历了量变向质变突变的过程,在“十二五”前期,三城市行业竞争力尚弱,但隨着内部竞争力(生产要素)的改善以及外部环境(市场需求稳中有增,环境规制效果明显)的调整,产业实力明显强化,跃居长三角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方慧,尚雅楠.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2(01).

[2]秦宏,孟繁宇.我国远洋渔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修正的钻石模型[J].经济问题,2015(09).

[3]周颖,王洪志,迟国泰.基于因子分析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及实证[J].系统管理学报,2016(02).

[4]陈艳萍,吕立锋,李广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苏海洋产业综合实力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4(02).

[5]杜永强,迟国泰.基于指标甄别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研管理,2015(09).

[6]吴鸿亮,杜尔顺,门锟,杨柳,苏亮,卢斯煜,罗欣.面向低碳目标的电力系统节能与经济运行评价系统[J].电网技术,2015(05).

[7]彭昱.政府责任、电力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J].财经问题研究,2013(02).

[8]王婷婷,朱建平.环境约束下电力行业能源效率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3).

[9]陈宏明,卢凤君,苏文凤.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体系模式研究——以电力企业集团为例[J].会计研究,2003(03).

[10]Toshiyuki Sueyoshi,Mika Goto.Efficiency-based rank assessment for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 combined use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and DEA-Discriminant Analysis (DA)[J]. Energy Economics, 2011(03).

(作者单位:张茜,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刘宏笪,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张茜 刘宏笪

电力行业经济管理论文 篇2:

我国电力行业改革模式刍议

摘要: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十五”期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基本实现,但是,电力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改革任务尚未全部完成。文章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分析电力这一传统的自然垄断产业的特征及其效率问题,并借鉴英国电力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政府管制的必要及具体措施,为我国电力产业改革提供符合我国国情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力产业;SCP分析;英国电力改革;政府管制

一、引言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应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铁路、电力、盐业等行业改革。”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电力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我国的电力行业管制改革至今已20余载。从最初的垂直一体化我央集权管理体制到集资办电,再到2002年后的市场化探索阶段,我国的电力产业管制正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但从60年代开始的“电荒”问题至今依然存在,并且由于经济尤其是高耗能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以中国电力行业管制的具体内容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以产业经济学S-C-P分析方法作为横向研究脉络,构建出本文的整体研究框架。论文的最后,结合国际管制模式,提出了我国电力行业管制体制的发展方向。

二、基于SCP范式的电力产业分析

(一)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一体化程度、考虑到电力行业产品的同质性,本文主要集中在行业集中度、进入壁垒两个方面。

1、行业集中度。从发电领域看,2001年国家电力公司总资产为1.85万亿元,占我国电力行业总资产的72%,完成售电量9052.1亿千瓦时,占社会用电量的79%。但根据2006年数据测算,发电行业赫芬达尔指数为0.1833,行业集中度较高,这说明虽然电力企业的拆分表面上为市场竞争设立了众多的竞争者,但在局部的电力市场中某一发电集团却依然作为在位者构成垄断。

2、行业进入壁垒。电力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集中在资本规模和政府管制两方面。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电力行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相对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制是一个更高的进入壁垒。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中央财政拨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拨改贷”,资金筹措渠道虽然拓宽,但国家仍执行严格的进入管制。中央制定电力发展各种相关规划,据此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批;上网电价由中央管制部门根据还本付息的定价原则来制定;售电则实行供电营业许可制度,售给终端用户的电价也是“捆绑式”电价。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我国电力产业仍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市场的竞争程度虽然较电力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处于高管制和低竞争的态势之下。

(二)我国电力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电力管理模式下,发电厂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完成电网公司的发电任务,虽然电网内部电厂发电成本差异很大,但电力公司内部“大锅饭”倾向严重,抑制了成本低、效率高的电厂的积极性。对独立电厂而言,由于购销合同的限制,独立发电企业的单位利润已经确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而往往争取多发电量,但没有降低发电成本、加快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在定价行为上,自然垄断企业往往把价格定到最有利自己的位置上,因而垄断企业在长期一般存在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使消费者福利减少。从资源配置的效率来看,垄断最终导致使产量不足,市场价格偏高,因而缺乏效率。为了保持这种超额利润,垄断厂商往往会采取各种形式维持垄断的措施。其中包括游说政府制订更有利于自身的政策。即经济学上的寻租行为,寻租不仅要花费成本,而且会滋生政府腐败。

(三)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1、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电力行业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有发电标准煤耗、设备利用率、电网线损坏率等。电力改革以来,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我国电力行业技术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07年我国发电标准煤耗为334克/千瓦时,比同期美国发电标准煤耗高29克;电网线损率为6.97%,高于美国6.52%(2006)的水平;设备利用率为52.4%,低于韩国64.4%。截至2006年底,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火电比重达到77.8%,水电占20.7%,核电占1.1%,风电占0.3%。电源结构仍然不合理,火电比重过大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造成电力生产的煤耗大,污染严重。

2、行业经济效益指标分析。我国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虽逐年上升,但增加值率却呈下降趋势。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增加值率为53%,2005-2006年降至32%左右,同期全国工业总增加值率仅下降了1个百分点。电力行业集中了我国1/6的国有资产(约8000亿元),每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6%。国家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截至2005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1767 亿元,资产负债率61.96%,公司售电量14646亿千瓦时,主营业务收入7214亿元,利润总额144亿元,总资产利润率不高,这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效益水平下降了。

三、英国的电力改革模式及我国的政府管制

英国的电力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最具代表性意义的改革之一,也是全球第一次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改革模式。目前新体制的框架是:发电由国家电力公司、电能公司和核电公司承担;输电由国家电网公司独家经营,负责电网调度,但不拥有任何发电厂;配电由12家地区电力公司经营。形成了一家输电公司多家发电和供电公司的竞争格局,英国国家电力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从改革初期的48%下降到1998年的12%。在发电、输电、配电3个环节中,除输电仍由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垄断外,其他部分均已放开,电力生产经营者只要获得OFGEM颁发的许可证,就可进入电力市场,参与竞争。英国电力产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促进竞争,通过竞争促使电力企业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既推动电力工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保护电力用户利益的双重目的。

理论认为,自然垄断的存在具有经济上的必然性,因此在以提供公共物品为主的自然垄断行业中,政府的作用不可避免。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般各个国家都会采取在自然垄断行业进行政府管制。

价格管制是我国政府管制的核心,在自然垄断业务领域最常见的价格规制就是价格上限规制。价格上限规制是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价格进行规制的一种方法。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上限规制允许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涨,能够刺激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才能取得较多的利润。同时,促使企业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使企业既能获得因效率增长超过规定值而获利,又不至于出现在公正报酬率规制下存在资本过度密集化现象例如对于发电电价,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竞争性的电力市场,政府制定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发电的购售价格在竞争中形成。而售电电价,加强大用户的直接购电,引入竞争性零售商制度。对于有供电方选择权的用户,其终端电价由非管制的发电价格和受管制的电网价格构成,仅网络价格部分接受管制。其中发电价格取决于其从合同市场、现货市场和平衡市场的购电量及相应的价格。而对于没有选择权的用户,其终端价格由专营供电商的购电价和受管制的电网价格构成,并接受管制。

四、我国电力产业改革存在的若干问题及相应建议

我们的电力体制改革是在刚刚告别电力短缺后进行的,并且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这决定了我们改革的环境根本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因此我们应该在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适合我国电力改革的方针政策。

(一)积极引入市场化机制,优化电力产业市场结构

为了解决电力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即国家电力公司厂网不分的垂直一体化垄断状态,我国的电力改革以“纵向分切”的方式,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力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进行划分,实现“厂网分离”。发电环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发电资产直接重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5个全国性的独立发电公司,逐步实行“竞价上网”,开展公平竞争。在发电主体多元化以后,必须改革僵化的以发电企业个别生产成本为基础确定电价的价格体制,才能在发电环节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另外市场进入壁垒高,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日本原则上解除了发电部门的进入许可制度,建立了剩余电力收购制度,使发电部门新企业的进入成为可能,形成了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二)合理运用市场定价模式,规范电力产业市场行为

1996年颁布的《电力法》规定供电企业只能在批准的供电营业区内向用户供电,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其结果是,无论用电量大小,电力用户都没有自行选择供电商的权利。取消发电企业向用户直接售电的限制,允许电力用户选择供电单位,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是我国电力产业下一步改革不可回避的课题。如英国在供配电环节改革进程中,采取了根据用户变压器的容量,从大用户到小用户,在数年内逐步实行终端用户选择供电商的制度。这样电网经营企业,会由于外来电力占领市场的威胁不得不努力降低输变电成本,降低销售价格,做好服务工作,使经济杠杆更精确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电力产业市场绩效

为提高电力产业市场绩效应该积极研发和利用节能高效的能源,促进电力工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从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出发,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转变电力工业增长方式,优化电源结构,加快电网建设,提高发电质量,促进电力行业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和安全运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几种清洁能源中,水电建设周期长,且当前受移民问题牵掣,发展遇到了困难;风电一是资源较为分散,二是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接入送出存在困难;唯独核电可以大力发展。但我国目前具有建设运营核电工程的企业只有3家,按照核电发展的速度,这3家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对核电应该实施多元化发展,国内大型电企应该参与到核电发展的大潮中来。

参考文献:

1、G.I.施蒂格勒著;潘振民译.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张晓春.电力产业垄断、竞争和管制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界,2004.

3、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9.

4、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5、王俊豪,周小梅.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于良春.论自然垄断与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4(2).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7.

(作者简介:杨雪星,福建师范大学2006级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班学生;何宇,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方经济学博士)

作者:杨雪星 何 宇

电力行业经济管理论文 篇3:

对电力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

几十年来,电力职业教育为我国电力行业培养了大批高、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西电东送”的能源政策、农村电网的改造、城乡配网自动化的实现都强化了电力职业教育在电力行业的重要性。随着电力工业的科技发展和体制改革,电力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需求旺盛,迫切需要电力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本文基于电力职业教育的现状,寻找机会与威胁,在分析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工学结合”“送教上门”等多层次、多渠道的电力职业教育发展路线。

1 电力职业教育的现状

2000年以来,电力企业创办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全国现有电力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超过35 000人,且90%以上在电力类生产型企业从事各种职位的工作。

近年来,电力企业对职业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形成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和培训基地。高职院校的电力专业除为电力企业提供岗前培训的人才,更是企业职后培训、继续教育的中心,促进电力理论与技能实践的结合。企业与学校师资力量共享,电力企业技术骨干、管理人员作为技能实践的指导教师,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为企业提供理论学习与项目研发支持,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性。但有些高职院校的电力类专业特色不突出,尤其是没有足够资金投入的电力生产技能专业,无法仿真模拟电力企业生产模式,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电力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电力系统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由原来的生产型逐步转变为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电力工业在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很多新兴岗位,如市场营销、计算机信息、法律咨询、项目经理等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成为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劳保部与电力企业联合实施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员工为适应电力系统发展新要求,纷纷参与政治理论、活动策划、经济管理等电力相关的学习。高职院校开设的电力类专业是直接为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的,实用性特征显著。他们能够把握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供的教育能够适应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各种岗位的工作。为更好地服务电力企业,电力教育培训的投入会持续加大。

3 电力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3.1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是针对电力行业的实际需要,将学生的学习和以后从事的工作相结合,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能够获得相应的就业能力,适应电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的要求。电力职业教育要依托电力企业的发展,结合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按照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来确定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在职员工提供岗后培训,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3.2 “2+1”的教育模式

学生在第二学年完成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就业方向进行职业资格考试,第三年根据岗位要求自由选择继续学习其他课程或到电力企业进行实训,若达到毕业标准,即可获得学历证书。这种教育模式将学历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结合在一起。实践教学更接近生产实际,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教学,为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与企业共建校内电力实训基地,或是利用校外电力系统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使用企业新设备、新技术,强化所学知识与岗位的密切联系。

3.3 “送教上门”的教育模式

对于公共理论课程,学校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在职人员提供远程教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员的互动,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态。学校建立课程录播系统,将课堂录像上传到教学资源库,学员可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更好地复习或补习。引进案例教学,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常见并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多媒体实现模拟再现,组织职工、学员分析讨论。

参考文献

[1]解建宝,王小艳.“工学结合”的电力职业教育新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管理视界,2008(7)

[2]王秋红,黄益华,徐明.电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

[3]洪延艺,王如平.电力高职教育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4]张东平.多层次、多渠道开展电力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

[5]赵天,罗静.电力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6]黑晓红.电力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09)

[7]谌莉,李勤刚,安英会.谈仿真教学在电力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增刊2)

作者:乔小华

上一篇:干扰抑制电路设计论文下一篇:工程机械节能降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