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视,新课改的推进使教育过程中对于德育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关注。实际上,高中语文教学会涉及到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其中德育教育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方面,怎样才能够在高中语文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所有的教育工作人员都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论文 篇1: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摘要:德育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艰巨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科学方法和人文关怀,正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德育品质,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启发学生进行探索,积极参与德育教育课堂活动,利用语文学科的学科优势,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德育内容进行落实,让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感受德育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从主动自觉的培养良好的德育精神,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有效创设全新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大多数教师并未重视起德育教育,其教学的目标也放在了学生考好成绩方面,并未重视起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如何通过知识,来实现更高的考试成绩就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这显然是有悖于教育目的的。在展开的教学活动中,大多以填鸭式教學为主,海量的知识点输送给学生,并未考虑学生是否能够良好接收。而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让教学目的进一步扩展,考好成绩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而填鸭式教学自然不能满足德育教育的目标,这便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让教学活动拥有更多的作用以及全新的目标。

2、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个人的成长并非仅由他的知识水平以及考试成绩来决定的。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将语文知识良好的传达给学生,还要保障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为自己所用。实际上,初中的语文知识并不像大多数理科内容那么直白以及具备实践意义,其呈现出来的效果大多是长期而隐喻的。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就能够将这些隐喻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来塑造自身的品行,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3、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融入德育教育,能够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并且通过一些积极的人格精神,带动学生的人格精神。就像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中的内容,展开切实有效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拥有相应的格物致知精神,进而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秉持着探寻真理的欲望,并且在该欲望的支撑之下,提升自身在学习方面的自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并探寻世界的真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1、强化价值引导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课前导入环节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架构的主要环节,我们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思维引导,并完成对教学环境的构建。从教学工作角度来看,教师如果想要在某一节课上进行德育渗透,就必须在导入环节做好德育内容的铺垫,由此来实现对学生思想及价值观的引导,让他们在之后的德育渗透环节获得更好的体验。

以《背影》一课的教学为例,我在课前导入阶段为他们播放了微电影《父亲》,让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情感认知,产生心灵上的触动。在完成微电影观看之后,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学生的引导,我在课堂上与学生针对“我眼中的父爱”进行交流,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眼中的父爱是什么样子的,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如何,由此来完成对学生思维的调动。在此基础上,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我与父亲”之间的故事,让学生从旁观者角度感知“我”与父亲的关系,并从故事中的“我”身上找到他们自己的影子。当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之后,我选择引出课文内容,让他们去倾听另一个“我”与父亲之间的故事,由此实现对良好教学环境的构建,为语文课堂的德育渗透做好铺垫。

2、延伸拓展范围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其要求教师培养出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完整的价值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高度,满足其综合成长需求。而如果想要切实有效地完成上述德育目标,仅仅依托于教材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积极突破教材的限制,延伸拓展德育范围,以此帮助学生走入更为宽阔的探索天地中,获得深层次成长。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更需要积极地应用书籍,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强化德育的重要方法。尤其要引导学生阅读部分优秀的作品,以此帮助学生修身养性,明辨是非,满足德育需求。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欣赏其中的生动故事情节,从中获得充足的人生启示,成为勇敢的人;或者是阅读经典的唐诗宋词,在书香文化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出足够开放、活跃的校园环境,充分展现出育人作用。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融入思想教育环境中,获得德行素养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焦点访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节目,以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其中的人物事迹,成为爱家庭、爱国家的新时代好青年。

3、结合社会实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不能简单地拘泥在课堂教学当中,而是需要与现实情况相互切合,面向现代社会,面向未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有意识地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摆脱课堂教学的束缚,走入校园周边的社区、公园中,汲取更为丰富的社会化知识,完成知行合一的重要目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部编版《邓稼先》的时候,可以利用假期或者班级活动的时间,带领学生前往校园周边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以此让学生感悟前辈的英雄主义气概,让学生在实际观光的过程中形成坚定的信念,深刻地感悟到现有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我爱家乡”的活动项目,用于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乡的美景,书写相关作文,展现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者教师也可以引领学生结合地方旅游资源,设置相应的旅游路线,要求学生成为小导游,促进学生良好爱国精神的形成。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现德育渗透的魅力,教师在实际教育中要多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智发育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中德育素材的挖掘,让德育工作可以在语文知识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之势予以展开,展现德育的魅力,发挥德育的价值,从而实现初中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春贤.探寻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中华少年,2019(36):138+140.

[2]郭杰.浅谈德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28.

作者:卢英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论文 篇2: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视,新课改的推进使教育过程中对于德育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关注。实际上,高中语文教学会涉及到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其中德育教育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方面,怎样才能够在高中语文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所有的教育工作人员都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了解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并探讨具体的德育教育渗透方法,希望可以更好地组织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的德育素养进一步提高,帮助学生实现快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价值

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高尚的情操以及审美的情趣,使德育教育中的内容落实到教学的所有环节。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成长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首先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本身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意识以及道德水平都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而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明辨善恶以及是非的正确思想。其次,在教师方面,德育教育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符合现代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让语文教师的视线从单纯的语文学科转移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方面,同时,对德育教育思路以及方法进行了解,本身就是语文教师对自我的情况进行反思以及深入思考的一个过程,这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大有益处。另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以及融合更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于综合型人才的客观需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出综合素质水平极高的学生人才,使社会更加稳定[1]。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充分使用高中语文阶段的教材来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知识,课堂教学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获取和掌握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德育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由于课堂是培养德育的重要场所,学生接触的教材也比较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材作为主要的内容,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以及执行。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独特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产生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进而将德育教育的知识内容完美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更加独特的体验以及感受。比如说,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讲解《离骚》课文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将屈原的背景故事陈述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屈原投江的背景环境,感受屈原坚韧不屈的意志和强大的精神,也可以播放和屈原有关的视频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建立形成良好的爱国责任感,使学生的家国主义情怀更加坚定,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2]。

(二)創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德育产生客观的认识

在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要正确认识到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帮助学生对于一些具体的事物产生更加深刻而周到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在这种独特的教学环境下,保障具体的教学成效,使德育教育的知识内容得到全面的渗透。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在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优化学生的感官刺激,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的思想受到相应的启迪。其次,要为学生设计具体的情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沉浸在具体的角色中,让学生感受到角色在特定的背景环境下一些具体的思想情况和心理变化,把握好所扮演的人物形象特征,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知识内容[3]。比如说,在人教版教材中讲解《劝学》课程内容时,完全可以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以及媒体媒介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创设更加直观的教学情境,在对文言文进行阅读之后,学生大致了解文章,之后使用信息技术方法来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展示贫困山区的学校环境,让学生认识到即便是在现如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仍然会有一些学生处于困难的求学环境下,但是这种困难的求学环境并不阻碍他们求学的意志,这些简陋的教学条件也不会打击他们求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优良的教学条件来之不易,这种环境氛围存在有多么的重要,从而营造一种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高中语文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刻苦而勇敢,达到德育教育渗透的目标[4]。

(三)组织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看法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阅读各种形式、内容生动丰富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也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境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在阅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但是同时还需要认识课外阅读中,书籍和读物并不全是优质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使学生读一些优质的读物,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获得相应的进步。对此,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为学生提供各色各样的优质读物,让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更顺利的指导,帮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学生会喜欢阅读言情类的书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文艺读物,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另外,还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阅读习惯,尽量选择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一些具体的感受,让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从多种途径去订阅各类杂志,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拓,让学生的思想觉悟更高[5]。

(四)通过课外活动方法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局限,如果在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完全依靠课内的教学内容会存在限制,因此可以适当拓展课外活动,使德育教育从多个角度融合进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特征,组织开展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德育培养的效果更加良好。通过这些特色的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和开展,让学生将道德意识转换为一种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同时还需要了解,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方面的教育时,要强化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形成榜样,让自身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说在国庆节期间,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我和我的祖国》等一些爱国题材的电影,使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对国家的发展强大产生正确的思想感情,在观看之后也可以使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对影片的内容进行讨论和评价,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6]。

(五)采取作文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文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写作时呈现出的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作文的指导,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果发现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思想问题,或者是不端正的态度,要对其加以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积极的品德,也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和学生日常生活更加贴近的素材,让学生透过事物的表面去看到事物的本質,分析事物反映出的一些客观规律,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得到提高,还可以讲解一些优质的作文内容,学生从这些优质的作品中,获得更好的思想启迪。通过开展作文竞赛活动,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德育水平得到同步的提高[7]。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保证高中语文阶段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了解教学要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组织方案,保障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效果。

参考文献:

[1]武义婷.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下),2020,5:171.

[2]张巧莲.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281.

[3]吕永晶.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1):169.

[4]刘向瑞.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9,10:184.

[5]王瑞.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6,2:98.

[6]陈文娟.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6:18-20.

[7]张娟.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科技资讯,2020,18(33):82-83+86.

作者:黄亮玉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论文 篇3:

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框架

摘  要:现阶段,社会人才需求逐渐发生转变,同时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主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学生德育教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在高中阶段,语文是学生必修科目,同时语文教学所涵盖的知识较多,也包含了德育教育,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德育素养。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从课文教学、作文教学以及教师自身言行等角度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育;有效渗透

当前社会对学生德育教育十分重视,在高中阶段教学中,德育已经成为主要教育任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逐步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并提升自身德育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教授语文学科知识,还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的同时,德育素养也相应提升,从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一、课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阶段学习中,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可结合学生具体特征,从而采取有效途径进行德育知识渗透。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因此导致学生缺乏刻苦以及自律等良好品质,缺乏奉献精神,在看待分析问题时,往往只能够看到实物表面,并不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辩证看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开展德育教学最直接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语文教材依托,推动德育教学开展。教师在教授语文学科知识时,应当向学生介绍文章发展时代背景以及内容,使学生在充分了解课本的基础上实施思想教育,并将思德育教育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断引导学生。例如教师在教授《离骚》这一文章时,教师首先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将屈原的故事说与学生听,或者可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屈原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屈原故事的基础上,体会到屈原的爱国精神。通过这一方式,学生能够对屈原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此外教师在开展《论语.阳货》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乡愿,德之贼也”这句话时,首先需要为学生翻译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使学生了解这句话的含义,贼在这句话中是形容词,而德之贼则指的是道德败坏的意思,乡愿指的是具有某种不良人品的人。孔子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则是在斥责这种不良品质的人,强调做人应当注重仁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在做人方面应当遵循仁礼。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对语文学科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二、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写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情况,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应当注重德育教学,通过观察学生写作情况,从而对学生思想情况有着一定了解,针对思想有偏差的学生,可采取正确措施,帮助其纠正。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加强其对生活的认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尽量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的作文素材,引导学生透过事物本质看清问题,提升学生思想。同时教师在可选择一些优秀作品,将其引入至作文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可选用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作为素材,通过讲述爱国青年临危不惧的反抗斗争净胜,调动学生们的爱国情绪。同时可引导学生以爱国主题,进行作文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精神这一良好品德。最后教师可定期开展作文竞赛,引导学生交流应当具备何种良好品德,并将其作为作文素材进行创作,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从而实现写作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德育品质。

三、结合自身言行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注重自身言行,并利用自身言行作为榜样不断引导学生。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不仅需要运用语言知识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同时还需要注重自身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道德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德育素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人,同时还是学生的榜样与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生的思想品德受教师素质影响较大,学生的一些小动作或者一些口头禅,也许是一件十分微小的事情,但卻会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有效约束并规范自身言谈举止,同时还需要采用严谨态度开展教学,在日常行为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养好品德习惯,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结论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十分重要,因此可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渗透德育教学,了解学生学习思想,并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在日常课文教学以及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此外教师也需要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提升榜样力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德育素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在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明燕,吕玉波.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求知导刊,2020,(44):87-88.

[2]张利萍.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剖析[J].学周刊,2020,(32):117-118.

[3]郭德波.探讨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方法[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9):230-231.

作者:索朗罗措

上一篇: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学论文下一篇:信息化发展石油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