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工业设计管理论文

2022-04-18

中国的家电业,从最初的贴牌生产到如今拥有自主品牌,成绩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的是,核心技术的欠缺让中国家电长期受制于人,工业设计定位的模糊让中国制造的内涵一目了然,单纯的加工制造让企业陷入低端怪圈,以回款为最终目的的商业模式更让各企业深陷价格战泥潭。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家电工业设计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电工业设计管理论文 篇1:

战略

简介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始建于1965年,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创办,中编办批准设立的中央事业单位;是国家家用电器行业重点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机构:是专业从事家用电器科研、检验、认证、标准、计量、传媒、培训等业务的机构。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拥有一支包括12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32名教授级高工、博士、120名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在内的,245名国内优秀的行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队伍,拥有完善和先进的技术装备,凭借富有专业经验和诚信的服务体系,一直致力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并以专业和诚信标准塑造权威的公信力,切实维护顾客的利益,推动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

一、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成立中国第—家行业公共设计服务平台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国内外面临能源短缺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困境,家电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领先的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持续的创新升级能力是家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部分企业凭借自身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度过寒冬,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企业设计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创新设计中心以创造和引领用户生活方式为使命,全面建设面向家电和家居生活等行业的国家级公共设计服务平台,目标是通过设计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提升中国产品创新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好设计”,把“中国设计”品牌打造成为世界设计风向标之一。

创新中心拥有设计标准、设计研发和设计推广和设计管理四大中心,该中心服务于政府、企业和用户,主要业务包括:产品设计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产品体验评测、产品好设计评价与推广、工业设计服务以及《设计》杂志的运营等。

家电院成立的设计创新平台,在定位上有别于企业和设计机构,是中国第一个由国家行业研究机构建立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这标志着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国家电行业开始正式导入工业设计公其服务,从行业引导的角度推进工业设计服务。家电院的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在推动中国设计品牌持续成长的同时,不断地进行体系创新,以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第一方面:设计如何持续地创造市场价值

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大环境下,首当其冲的是市场和用户需求的紧缺。在有限的市场和用户资源面前,企业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全球范围内,同质化、低水平、低价格竞争的企业已经没有优势。设计如何创造市场价值和用户价值,是设计中心的挑战之一。家电是否能够像苹果系列产品一样,实现通过服务卖产品的转型,以达到持续创造市场价值的目的?这需要在工业设计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导入体验式设计流程。在今天的中国企业,仅海尔、联想等大型企业有能力在设计创新方面做探索,更多的企业或满足于加工制作的微薄利润乐活于微笑曲线的底层,或乐活于COPY国际品牌的创意。这使得我们无法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败的地位,知识产权和低价格等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二方面:设计如何推动品牌建设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家电企业的工业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是要设计好看好用的产品,更重要的课题是推动品牌竞争力的升级,推动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如果不这样做,家电企业会永远处于微笑曲线的最底部。截止2010年9月25日:2010财年苹果公司股票上涨57.6%,苹果市值已达2650亿美元,13年增长66倍。苹果公司成功地利用科技研发获得新的能力,这些能力在苹果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设计成为公司新的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刚刚结束的顺德家电博览会上,同一展馆出现了真假两个品牌,比如海尔和苏珀尔,苏珀示,“真”老板和“假”老板等品牌使得整个家电市场进入了无序竞争的时刻,长此以往中国的家电品牌将无法在国际立足。

第三方面:设计如何引导用户新生活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企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工业设计作为产品研发流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已经确定下来。在新的形势下,设计需要走到前端,成为创新的起点。所有的设计师都要充分认识到,设计不是设计单个产品,而是为用户设计一种新的生活的架构,要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社会在不断变迁,用户的人类学特征也不断变化,深刻影响各产业的前途。企业不但要满足现有市场需求,还要研究未来5年、10年和15年的市场需求。掌握未来才能持续的赢在现在。企业在这方面要做出大量的投入,建立完整的趋势研究和用户研究团队,通过技术研究、设计研究、社会研究和人口变化趋势研究,分析短期和中长期趋势,进行超前的概念设计,这些创新型的产品才能使得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家电院创新设计平台对推动家电产业升级的初步构想

一、设计首先要推动企业建立品牌体系

中国的家电企业基本上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中设计都体现了应有的作用:

OEM阶段:

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企业都是处在企业的起步阶段,以承接国际化品牌的加工订单为主,工业设计就是直接传导客户的需求,企业基本上没有自有品牌。

ODM阶段:

大多数企业开始探索企业发展模式,工业设计的作用是消化加吸收,将领先的设计变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得现有产品突围而出,企业开始导入品牌战略。

OBM阶段:

企业正式导入品牌战略,工业设计在品牌形象的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品牌是由产品来承载的,单独的营销宣传不可能完全建立起企业的品牌系统,产品的品质和设计是品牌系统构建的主体。

OSM阶段:

这个阶段强调的是策略管理,重视创意创新,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是创新系统的构建。工业设计是这一阶段的企划者,不断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对一个企业来说就进入了全球化的品牌战略阶段。

对于家电院来说,我们立足行业发展,推进家电品牌的全球化,我们有责任推进企业构建品牌运营体系,以拉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二、建设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基地,推动产业升级

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国家提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抢占战略型新兴产业制高点的战略决策,国家和各级政府已经下定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创新型企业。

以行业为中心建设国家级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基地有助于占领工业设计的高点,提升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以顺德为例,顺德家电有广阔的产品线,以顺德为核心,周围集聚了和产业链相关的一大群公司和企业。工业设计在整个产品研发的流程中占据重要节点位置,它的作用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从获取需求到形成创意、创意开发、转化、销售、下市的每—个环节。工业设计有效地把全产业链的资源聚集起来,每—个环节的背后都是相关的公司或企业。基于工业设计的创新驱动,也传导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而推动相关公司和企业的创新,最终推动全产业的升级。

家电院不但要推动企业有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更要站在国家和行业的层面为企业搭建全球化的运作平台,让世界各地优秀的设计师和中国的设计师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工作,一起创造世界级的满足全球用户需求的产品。

三、打造中国设计之都,建立全球设计风向标

越来越多的国际有影响力的城市都将设计作为城市的名片。举个例子,我院刚刚在德国柏林发布年度创新设计大奖,之所以去那里发布,就是因为那里是全球设计的风向标之一。每到展览期,全球设计界精英都会云集于此,不单是到那里去感受创意创新,更多的是那里能找到未来1至3年的发展趋势。

加快中国设计之都的建设,将大大加快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的进程,提升核心设计的魅力和竞争力,带动整个加工制造产业的升级,让中国在未来的竞争以及全球的产业布局中处于主动和领先的地位。

在各级领导、企业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家用电器研究将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广泛联合全球的设计服务资源为家电行业提供优质服务,更将在推动行业设计发展、技术进步、提升行业品牌价值、促进工业设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家用电器行业企业改善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竞争力。

作者:兰翠芹

家电工业设计管理论文 篇2:

敢问创新之路在何方

中国的家电业,从最初的贴牌生产到如今拥有自主品牌,成绩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的是,核心技术的欠缺让中国家电长期受制于人,工业设计定位的模糊让中国制造的内涵一目了然,单纯的加工制造让企业陷入低端怪圈,以回款为最终目的的商业模式更让各企业深陷价格战泥潭。

面对困难与挑战,中国的家电企业一直在积极寻求突围之道,“创新”由此成为2010年度家电行业的关键词。在未来五年,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中国家电业即将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机遇,这一时期里,中国的家电企业如何定位,产品品质如何提升,工业设计如何规划,创新以何为基准,销售乃至商业模式如何突围,都是摆在各家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1年春节前夕,笔者在青岛海尔集团总部大楼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参与讨论的还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管益忻教授、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季和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战略专家委员会专家魏希任等。

在交谈中,大家围绕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企业管理人手,就家电业眼下所关注的物联网等新兴事物如何谋求推动中国家电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经营理念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同时,大家也从海尔的角度出发,就海尔创新模式进行了全面解读。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中对海尔创新模式探索实践的剖析,能为中国的家电企业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与参考。

企业管理需要弃工具寻模式

随着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从最初的经验式管理,逐步向“讲科学、重实效”转变,但这种转变更多的是对管理工具的寻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企业在为采用日式管理还是采用欧美式管理而争论,今天看来,只有适应自身的条件才能让管理有章可循,这不单指选择某一种管理工具,而是上升到了对管理模式的寻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平稳时期隐藏的诸多企业问题也趁机爆发,企业管理就是诸多问题之一。对此,管益忻教授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出企业管理脱离实际、盲目采取“拿来主义”的结果。正因为谁都想在华尔街插上一脚,谁都想捞一点,都去掠夺华尔街(全球金融市场),但谁都不爱护华尔街,结果只能是华尔街衰落,最终导致“公共鱼塘”的悲剧。李季则指出,保证竞争公平的首要前提是企业应做到管理透明化,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竞争机制和股东要有清楚的界定。

对此,张瑞敏表示,中国企业在管理上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最大问题是只停留在对管理工具的追求上,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管理理论或模式。所以,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存在集权与分权之别,并以职务论权力。对此,张瑞敏认为,职务只是某种意义上的权力,但如果没有用户,权力就一点意义也没有。因此,真正的权力应该是一个空间,一个能为用户创造需求、创造价值的空间,这个空间生成了,所有的权力、义务和利益就都生成了,也就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大家相互间没有博弈,都是为了创造自己的利益跟自己博弈。在他看来,中国的企业管理应采取“顺应客户”的战略制胜之道,这样的结果就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上的成长”。

笔者认为,张瑞敏所讲的“顺应客户”战略,即企业的管理应从用户需求出发,是在“人单合一双赢”理论里加入了新元素,将原来的正三角变为现在的倒三角。而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是一种对管理模式的探寻,是在抛弃对管理工具过于迷信的惯性思维之后的一种超越,只有以用户需求为最终目的的管理模式,才能打造出让用户满意和信赖的产品。

全方位创新与全链条整合突破低端怪圈

中国家电业一直身处“产量大、利润薄”的制造经营困局之中,原因很简单: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链断层下的单一加工制造,而原材料上涨、人工成本增加,更是让中国家电企业的低利润雪上加霜,同时,技术上的缺失又让低利润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逐渐消退,于是,价格战成为很多中国家电企业在与同行竞争过程中的无奈之举。

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条件下,价格战虽然能取得暂时的胜利,但并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那么,企业创新该从何处出发?中国家电企业又该如何走出这一竞争怪圈?

对此,管益忻认为,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比拼的是其产品和服务能给客户带来多少剩余价值。也就是说,企业在经营运作当中从头到尾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为消费者创造剩余价值。

谈到中国企业为何热衷于价格战,张瑞敏认为,原因就在于中国企业缺少成功的商业模式,且创新力度不够,模仿能力强,“山寨”(即代工技术)做得好,导致中国产品的产量大、品牌少。他同时指出,虽然价格战是大家通用的“战略”,但价格战到最后却不会有赢家。

对于低端制造这一生产模式,张瑞敏认为,这种做法在贸易上容易被赢利封死,最终使企业生存处于两难境地。而要突破这一怪圈,就需要一种全方位的创新,唯有做到创新与资源整合,才能让企业掌握主动权。

以海尔集团为例,张瑞敏指出,海尔推动“人单合一双赢”,并采取全链条整合的办法,在有订单保证的基础上,使整个组织体系贯穿整个流程,使销售与研发协同,共同再开发,前后形成因果关系,而销售则成为寻求订单的开始。销售不是单纯地卖产品,而是要创造真正的客户需求,通过研究用户,创造出来的用户就不再是一个产品销售的对象,而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还可以不断开发、不断挖掘。过去,回款是销售的终结,现在,回款只是销售的开始,因为要从回款后得到用户信息,再不断发掘用户的新需求。

关于海尔从产品向服务的转型之举,管益忻评价为,这是在“消费者剩余价值”理念导向下完成的一次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在把消费者作为市场第一主体的同时,“买”到消费者心理,最终给消费者一个极大的利益,这就是剩余价值的竞争。从宏观上讲,这是正义的增长;从企业视角讲,就是让消费者满意。

工业设计目的是满足并创造用户需求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中国家电业进军国际市场时,在外观上留给消费者的印象是:这只是一件单纯的家用电器;而国际知名品牌留给消费者的印象是:这是一件艺术品。所以,中国的家电企业开始注重工业设计这一环节,并考虑如何体现出中国民族元素。

工业设计绝非只是单纯的外观改进,它其实是一个系统,包括如何将新技术、专利与外观设计结合,包括如何将设计环节融入企业运营中。

李季举了一个例子:深圳的几个工业设计中心,按抽版税的形式,长期给一个企业的几代产品做设计,如果设计一台机器,按照双方约定,企业前期不用付费,设计费根据销量来定,最终达到双赢。李季对这种做法表示了肯定,他认为,如果企业自己进行设计,很难激发出整个设计团队的创意思维,也很

难将最优秀的创意人才集中在一起,而借助外部的专业力量,则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达到了产品迎合客户的目的。

张瑞敏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则更加全方位。在他看来,工业设计是在市场运作的,应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对其进行整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到用最好的团队为用户服务。

张瑞敏认为,设计当中加入的专利成分有多少,或许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产品内包含的发明、专利等因素能否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他强调,工业设计中,企业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市场,清楚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找到产品所需的差异化,以满足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去体现民族元素和民族风格。

创新是为利己还是利他

创新,理应成为2010年乃至今后几年内的关键词。

事实上,不只家电行业,任何一个中国制造行业,都在寻求创新。但如何创新,以何创新?中国家电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总是容易走进离消费者越来越远的误区。

创新有延续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之分,哪种创新更适合企业发展,哪种创新能够让产品迅速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持续认可,这是每一个追求创新的企业都必然面临的选择。

张瑞敏将两种创新置于同种地位,他认为,企业选择哪种创新方式,就要看哪种创新能够使产品更加完美,而对完美最有力的说服就是,一定要满足用户需求,也就是说,创新要做到利他,才能实现利己。

对于眼下正在热卖的苹果产品,张瑞敏认为,它首先抓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把通讯工具变成了人们所需要的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活方式,通过通讯工具把人带进互联网时代,形成一种轰动效应。这正是每个企业都应该追求的境界,但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

张瑞敏还表示,海尔想做的是“破坏性”创新,他认为,海尔之所以能一直走在行业前面,原因就在于这个品牌几十年来基本没有大变化。如果此时行业里出现一个像苹果一样的革命性变革产品,那么之前所有的创新就都会失败,整个行业将彻底洗牌,而这对一家企业来讲,无疑是致命的。

管益忻认为,熊·彼德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就是要有好的产品、好的设计和好的市场,而海尔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该理论的颠覆,因为海尔直接从用户那里得到需求,是对熊·彼德的理论在实际中的深入推进。

笔者的观点是,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以后,传统行业时代的生产效率已无法抵抗。所以,企业一定要抓住每次新技术所带来的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占据行业最前端,并在机遇中将重点放在破坏性创新上,只有创新不断超越,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创造能持续抓住用户需求的销售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逐渐成为家电销售争夺战的重要渠道和战场。受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冲击,近年来,国美、苏宁等传统销售商开辟了网上渠道,家电制造商也加紧了对网络销售渠道的布局。不可否认,传统销售商与制造商在开辟网上渠道方面各有优势,而在以后的竞争中,销售渠道以何为出发点进行布局,将直接关系到其销售渠道在今后的布局中是否能占得先机。

管益忻提出,中国市场需要解决销售中存在的“工商争霸”这一问题。如国美、苏宁对家电供应商的“过度掠夺”,其根源在于商家手中握有“天然特权”,而解决之道仍然在于:谁抓住了用户需求。

李季则将苹果电脑热销在全球形成“马太效应”的销售方式与中国企业的销售方式作了比较。他强调,中国企业如果还是按照传统销售模式,可能做得会更精细,效率更高,但也肯定会占用很大的人力,因此,生产型的企业需要对销售模式进行创新。苹果电脑带来的启示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趋势必定会比过去的几十年体现得更强烈、更明显,销售方式也应以此为出发点。

张瑞敏也以亚马逊与沃尔玛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亚马逊抓住的是用户群,通过网络和用户沟通,通过沟通抓住用户需求,就成本来讲,因为没有库存,所以销售面超过了全国新华书店的仓库面积和卖书面积。而沃尔玛是以低价把产品卖出去,通过天天低价制造用户需求,把低价理念传染给消费者。所以,互联网时代和传统经济在很多概念上不一样。这也表明,商业模式建立的前提,首先要明确企业到底想卖什么,是卖产品还是卖服务。

在目前市场逐渐饱和、供需趋于平衡的情况下,企业迫切需要创造一种“抓住用户需求”的销售模式,而且这种模式必须是长期的。

物联网的本质在于更高形态的资源配置

物联网被业界公认为是一种未来新趋势,有人估计其产业规模将达到现有互联网市场的30倍,而对于这个市场的需求与把握,决定着相当多一批企业的生死。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物联网该如何发展,出路在哪里,大家都还处于探索期。

那么,物联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什么因素将影响物联网的发展?

李季认为,如果物联网的整个产品都让市场认可,现有的传统产品肯定要更新换代,这将会催生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因此物联网对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必然的。管益忻教授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物联网的本质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配置,以更高形态的资源配置形式,真正实现“物联”的现实。

张瑞敏则认为,物联网之所以规模很大,原因就在于它能给人们带来便利。因此,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应是怎样实现人机对话、物物相联,使产品变成一个能给人带来便利的平台或形式。

谈及海尔在青岛开发区建设的山海湾地产项目中,海尔家电品牌与房地产问的嫁接,张瑞敏表示,这一模式还在积极探索之中,属于海尔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的一个方式。服务业分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海尔向服务型转变,不是说不要制造了,而是要制造用户需求。

通过这次对话,我们详细解读了转型中的海尔模式,并深入到张瑞敏掌舵下的海尔在转型路上的每个动向,探索了如何从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解决问题、并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最终目标的战略性问题。

在笔者看来,海尔探索的其实并非只是一条转型道路,而是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其意义诚如管益忻所说,“海尔模式透视出新的价值元素: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持续赢得消费者。这对于中国家电企业发展的借鉴意义不言而喻。”但也正如张瑞敏所言,资源配置是海尔模式的重要一环,从用户需求出发所要做到的创新、工业设计、渠道布局和物联网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海尔重新对资源进行规划、整合和布局。

可以预见的是,海尔的创新之路虽依旧漫长,但前景无限!

(作者为媒介研究专家、品牌整合营销专家)

作者:于清教

家电工业设计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工作室制的地方高校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国家工业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国家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工业设计的应用型人才有所需求。针对于现阶段地方高校关于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模式,并且高校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工作室制的探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通过对产品研发工作室的实践研究为主要的分析案例,并且研究分析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以及按照具体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以及相关的按照工作室制的地方高校在进行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研究分析。

关键词:工作室制;地方高校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分析

一、目前我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和人才需求的分析

现阶段由于我们国家在进行工业设计和研究的过程中,其存在的产业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是有关企业的设计部门,是因为我国市场竞争的压力能够对工业设计的研究认识进行一定的提高。并且在进行电子消费以及小家电和卫浴等制造业的领域中能够进行工业部门的建设,并且对于大部分的中型制造类企业也都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设计制造部门。第二是体现在一些专业设计公司。这样的公司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产品外观设计以及产品的结构设计这种单项的服务,其中还包括一些产品的设计咨询和设计的管理等,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保证企业产品的咨询设计和管理等,有效的制定产品品牌的设计和升级等全面的设计服务。我国还存在一些少数的工业设计公司在进行设计服务的时候领域非常广,并且能够拥有具有整合资源能力的强大优势,并且能够和社会范围内的其他工业设计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保证其资源能力的优势,和其他的制造联合进行结合,进一步的研发自身的原创品牌。像我们国家一些发达地区的工业设计公司都是这样进行经营的。第三是地方高等学校的工作室。其在进行工业设计的时候,只要的内容是能够集中在一些集中的产业链上完整的进行。地方高校的主要构成人员是学校高年级的教师以及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學的过程中应该只是偏重进行教学的设计和教育,更加注重的是课程的设计,以及课程在未来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主要针对的是科学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的研究深度。第四是我国政府所组织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包括一些工业设计协会以及工业设计的研究中心,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范围内的设计交流。

根据我们国家在工业设计的交流和共同中可以发现,我国一般的工业设计人才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按照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类别的分类。第一种是研究型的工业产业。主要从事的是相关的历史设计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并且能够将这些规律能够成为重要的研究理论和依据。第二种是研究应用型的,这样的工业设计人才主要是应该既具备执行的应用能力以及具备一些企业方面的专业能力,并且还能够具备一些能够进行设计工作的经营以及设计的理论,关注社会的文化和设计的相关趋势,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引发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第三种是应用型的工业设计人才。我国制定出的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出能够具备一定的工业设计专业基础,并且能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并且能够有一定宽广的视野和工业设计的专业思维。这样的人才主要是应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应该能够有效的掌握自身的设计方式和设计的理念,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转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企业的战略规划进行设计,以及一些相关的市场要求,并且要满足一定的市场经营环境。第四种是工业设计中的高技能型人才,主要的任务是能够有效的解决产品开发流程过程中的一些简单的工作,也是一些能够设计一线的工作人员。这样的工业设计人员在进行生产的时候技术应该非常的熟练,并且对于工业过程中的某个领域会非常的熟练。像工业设计人员应该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结构设计和相关的配色设计,并且能够设计一些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相关的工业设计模具等。针对之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相关的概念,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在工业设计以及和工业相关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并且在国内无论是在工业中的哪一个类型的人才,都应该具备一些较强的工业设计理论以及一些能够进行工业实践的应用能力。

二、工业设计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工业设计人员已经颠覆了传统的工业设计模式,进一步的融合了目前的科学及时以及相应的人文艺术气息,能够通过相应的创新的服务社会生活进而进行产品的服务,设计出的工业产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应用型,并且能够展示出一定的创新特性。我国目前所培养出的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主要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一定的能够完善现阶段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以及一些复杂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塑造出具有较强的时间能力和一定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还能够在我国的企业以及专业设计的机构上进行一些工业产品的设计和专业型的人才应用。我国制定出的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出能够具备一定的工业设计专业基础,并且能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并且能够有一定宽广的视野和工业设计的专业思维,较为丰富的工业设计经验,能够按照一定的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这样的工业设计型人才主要是能够为我们国家的教育工作者设计一定的设计思想,并且能够有效的投入到实际的工作和学习的课程中去,保证进行有效的群体合作,并且能够让自己真实的进入到工业设计的职业状态中。

三、工作室制的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

1.工作室制的意义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工作室制的工业设计学习主要是指的是现阶段的导师制,最开始是由国外的一些专家所进行的教学制度。后来引入到国内相继应用到我们国家的工业设计学院以及相关的专业。另外,在我们国家先关的工业设计以及人才的培养模式实验教学中建立了一些相关的工业设计工具和相关的产品类型工作室,并且在我国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作室群的培养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从课程制的培养模式逐渐转变成为了课题制的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并且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项目能够作为载体,并且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按照一定的设计时间方式将项目有效的结合到工业设计的教学课程中。工业设计专业中的学生和教师以及相关实践的教师都能够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进行一定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完善相关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在学校的工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导师应该能够按照有激励性的按照学生的目的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教学,有效的提高教学能力,并且做好相关的实际设计,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来说能够进行更好的促进。

2.工作室制的运行模式

首先,工作室制的运行模式有利于工作和学习的氛围的营造,并且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们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办公区域和相应的讨论区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设置出多种区域进行休闲娱乐,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国家项目启动以及一些特别的成果进行展示,在一定的程度上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相应的学生学习和研究设计的积极性,有效的激发出学生们进行工业设计的激情和热情。

其次,工业设计学校的工作室主要是针对一些年级比较高的学生,刚来到学校的学生很少参与。来到工作室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掌握综合的专业实践技能。保证我国的工业设计人员应该能够按照相关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业设计的工艺和计算机的辅助,并且能够顺利的进行工作室的项目工程。工业设计项目的高年级学生能够按照在工作室中的课程进行学习,进一步的有效提高学生的工业实践能力,保证低年级的学生能够在工作室制中进行课程和理论知识的查缺补漏,提高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力。

第三,针对于目前我国的工作室项目领域的开展情况,我们国家的项目工作主要根据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讲授。有关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应该把相应的实际产品或者是一些能够进行预测的项目有效的和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融合,并且应该将相应的工业设计项目进行内容设计以及组织教学,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相应的模仿形式,进行不同部门之间的区分,保证能够按照不同的程序进行一定的工作内容进行完成。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并且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且保证团队在进行互动的适合能够保证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思考能力也能够有效的增进,以及学生在进行工业设计的适合还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在学校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建立一定的学校之外的实训基地。学校的教师应该按照不同的课程在教学的课堂上进行教学,将重要的工业项目进行一定的设计,并且将设计的内容有效的和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另外,还应该将主要的课程让学生有效的结合到实习基地中去,并且让学生参与到实地的生产中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训知识的学习,保证相关的工业设计方案进行一定的实施,保证工业设计中的相关实践活动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学习,保证学生不仅能够在理论专业知识上进行学习,并且还能够保证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的活动进行学习,方便所学到的工业设计知识能够应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第五,学校的教师在进入到工作室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一定的联合教学以及高度的建设进行内容的讲授。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的培养,还能够按照企业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紧密的连接。如果我们国家的企业能够具备一定的地域优势,那么就能够和学校进行一定的联合培养,这样就能够按照我们国家的专职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实践指导,尽可能的保证我们国家的企业能够进行实际的工作环境建设。例如,可以按照我们国家相关的企业实践进行分析,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校内导师两名,企业内部的工业设计人员一名,企业内部的项目经理一名,按照这样的配比,能够有效的按照学生们的生活环境进行分析,保证学生能够合理科学的进行工业产品的设计学习,方便以后的应用。

第六,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应该进行多渠道和多专业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按照日常的企业项目进行设计的适合,还应该有效的进行工业专业设计的结合,保证工业设计的实践性以及应用型的特点,并且还能够有效的将学校内部的科研项目以及大学生内部的创新型项目还有学生在进行竞赛过程中的实践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的限度上进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保证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配合以及合理的进行学生的学习,在现阶段全面的进行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提高跨专业项目的合作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学习的效果,以及相应的实践效果的提高等。

第七,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校的教学效果,进一步的优化学校的教学实践资源,还能够持续的提高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校内容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建立一定的竞赛奖学金制度,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们获得知识以及奖励的荣誉感。另一方面还能够建立一定的专利申报制度,有效的提高學生们的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有效的提高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申报专利的积极性,掌握申请专利的相关知识以及申报的程序。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条件,并且能够按照常态化的形式进行教师的教学,保证学生能够按时并且积极的参加一些学校举行的展览以及一些学术会议,还有就是应该参加学校中一些权威的领域专家所进行的一些汇报等。

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工业化的技术水平正在逐渐的提高,我国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工业设计的应用型人才有所需求。根据现阶段地方高校关于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高校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工作室制的探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针对产品研发工作室的实践为主要的研究目的,分析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以及按照具体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以及相关的按照工作室制的地方高校在进行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研究分析。笔者主要从目前我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和人才需求的分析、工业设计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工作室制的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工作室制的时间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工作室制的意义、工作室制的运行模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工作室制的运行模式。通过这次的研究和分析,相信能够对以后的工作室制的地方高校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刚.基于工作室制的“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02):58-59.

[2]陈昊.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与高校众创空间模式探索与实践[J]. 工业设计,2016,(01):174-175.

[3]孙守迁,应放天,罗仕鉴,陈根才.多学科知识渗透的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3):35-37.

作者简介:

袁国艳,女(1973.4—),汉族,吉林集安人,硕士,高级实验师,

研究方向:工艺美术

课题: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地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立项编号:GH14408。

作者:袁国艳

上一篇:会计中立维护利益论文下一篇:中职会计教学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