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价值观研究论文

2022-04-1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生就业难”也被更多的人接受。但由于高等教育体制或习惯影响,高校的工作重心都放在本科生教育与管理上,虽然各高校都清楚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但工作思路和大政方略好象未能及时跟上,以至于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作坊”时代,无法大踏步更无法腾飞。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事实价值观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事实价值观研究论文 篇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

[摘要]价值观教育并非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它的根基在于社会事实,而非自然事实。与价值观基础相关的社会事实具有历史性、背景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表明一个人的价值观要通过教育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它们不仅表现为特定的意识形态,也是贯穿于当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社会事实。这些基本的社会事实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社会事实 逻辑起点 大学生

[作者简介]陈晓鹤(1968- ),女,广东汕头人,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0006)

一、为价值观寻找事实基础

价值判断总是与人们对它的主观评价联系在一起,而人们对事物价值的评价,又总是从各自的主观兴趣、爱好、偏见出发。于是一些人据此认为,价值判断完全不同于事实判断,它完全是武断的,人们在价值方面的分歧是无法裁决和协商的。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休谟就认为,从“世界是什么”的事实判断跃迁到“世界应该怎么样”的价值判断往往是习惯使然,而且这种思想跃迁是不知不觉发生的,既缺乏相应的说明,也缺乏逻辑上的根据和论证。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能从事实判断:“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来推出价值判断——“我们应当珍惜水”。这样一来,从休谟对“是”与“应该”之间联系的怀疑到否认两者之间的任何联系,使得我们有关价值、价值判断、价值观的探索和思考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休谟问题困惑着许多思想家,他们渴望为价值找到事实基础。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价值判断固然有其特殊性,但并不能因此把它排除在事实判断之外。价值判断仍然是一种事实判断,因为当我们对某个对象做出价值判断时,我们只不过是“把它从它单独发生的情境中提抽出来,然后把它和另一些事实(基本上就是过去在类似情境中所发生的事情的识记知识所提供的那些事实)联系起来,从而得到它的价值”。如果说以往的思想家们仍在努力寻找事实与价值联系的依据的话,那么当代哲学家塞尔(John Sellar)则直接把事实分为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并进而指出,自然事实不能推出价值判断,但社会事实则是可以推出价值判断的。自然事实是最原初的、完全独立于观察者而存在的事实,它在本体论上客观独立存在。社会事实的存在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例如,“这是汽车”就是一个社会事实,若是没有人这个主体,“汽车”就是一堆碎铁的集合而已。由于把人理解为社会事实的主体,我们便可以获得价值判断的基础。我们固然不能从“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加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这样一种自然事实推出“我们应当珍惜水”来,但我们可以从“水是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这样一种社会事实推出“我们应当珍惜水”这样的价值判断来。

价值观关于价值的根本看法,或者说,它是人们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对于什么是好或者什么是不好的根本看法。这种根本看法表达了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对什么是善与恶、正确与错误等所共同具有的愿望,同时也是人们“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所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如果说价值或价值判断在于社会事实的话,价值观的形成基础也同样在于社会事实,因为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构成了毋庸置疑的基本社会事实。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不管怎样,就每个人来说,价值观首先来自于社会。例如,我国封建社会对男子宣扬“学而优则仕”,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就是在提供一种价值观。今天,人们说“低碳经济”“和谐发展”等,也是在倡导一种价值观。社会就是通过价值观和相应的禁律而把社会成员的行为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并一代代地相传下去的。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由于它能够深刻地影响、制约着全社会的价值观,乃至人们全部价值评价、判断、选择活动的发展和变化趋势,给其成员提供一种价值观和生活目标,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完成社会所期待的事业。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个性、气质、欲望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追求,从而也就有可能会与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相冲突。如何妥当地解决这种价值冲突,进行价值观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二、社会事实与价值观教育

社会事实是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集体意向性的事实。与客观的自然事实相比较,作为价值观基础的社会事实具有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历史性。所谓历史性,即人们对客体或对象的认识总是有一个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与此相联系,人们的价值观也因历史发展而发生变化。例如,在工业社会以前,虽然人们也知道“水是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这样一种社会事实,但那时人口稀少,水资源丰富,不可能也不需要作出“我们应当珍惜水”的价值判断。同样,当我们认识到“河水泛滥无情,它淹没家园,淹死人畜”这一社会事实时,我们自然就会形成“我们应该修建水库或堤坝,减少水灾”的价值判断,而这些价值判断正是建立在当今人们对河水的社会事实认识之上的,这些社会事实具有鲜明的历史性。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具体性,即,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一定的背景之下,去理解和认识客体或对象的。我们可以从“水存放在空气中过久会产生亚硝酸盐,对人的身体有危害”这一事实判断推出“我们要经常清理蓄水池里的脏水”这样的价值判断。第三个基本特征是民族性。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各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其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因素会形成具有地域性特色或民族特色的价值观。例如,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傣族人把水视为一种圣洁的物质,对“水”怀有特殊的感情,形成了一些关于“水”的特有价值观,例如应该为饮用水井盖房子,甚至还存在“妇女不应该在水井边沐浴”的价值规范。第四个特征是地域性。地域条件不仅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环境等方面各不相同,对外在事物的价值判断也不完全相同。在水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应该珍惜用水”是人们的基本价值观,但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对水所形成的价值观就不一定如此。

社会事实所具有的这些基本特征表明,价值观的形成不仅要受到认识水平、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还受到具体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特定的社会事实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价值观并非是无原则的、无批判性的、自由的个人喜好,而是由一定的社会事实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价值观教育并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无事实基础的理论灌输,而是要让受教育者学会在纷繁复杂或相互冲突的价值面前,从历史性、具体性的社会事实中以及从民族性、地域性的社会事实中,作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时代要求的选择,作出有利于发展自身潜能的选择。教育者教会受教育者在认识、判断和选择价值时,要合乎社会发展及人类共同繁荣的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取向。如果对价值观作这样一种理解的话,那么价值观教育就不是简单地把各种价值取向或相关的价值判断摆在受教育者面前,让他们自由地进行选择,而是要让他们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事实,从中引导他们作出与社会事实相符合的价值判断或价值取向来。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价值澄清的教育模式曾盛极一时。该模式主张价值是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价值观教育应主要通过一种非灌输、价值中立的方法,教会学生澄清个人价值观的一些技巧,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在整个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保持价值中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企图直接教导或向年轻人灌输价值观。但这种价值观教育模式很快就中止了。正如一些批判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教育模式可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因为尽管教师向学生澄清了各种各样的价值,但并不等于学生就会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例如,纳粹分子可以根据价值澄清的步骤,得出屠杀犹太人是合乎道德的价值选择;同理,犹太人也可以根据价值澄清的方法得出自己的道德选择。由同一套理论体系导出了两种矛盾的结论,这使价值澄清非但未能达到“澄清”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混乱”。这种顺其自然的教育模式虽然看上去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但却没有看到他们的价值观是由社会事实这一前提所决定的,而只是片面地强调价值观的个体性、相对性。价值澄清教育模式的失败也表明,只有以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发展人类潜能的社会事实为基础,才能使价值观的教育具有实际效果,才能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4年8月专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之所以要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改革开放后,国外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的涌入,引起部分大学生思想混乱,少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伟大决策认识不清,存有思想困惑;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实施“分化”和“西化”,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当今时代的全球化、信息化、价值观的多元化给他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困惑,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很容易使他们陷入“价值迷失”“价值错乱”“价值扭曲”“价值失范”的现象之中。此外,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大探索、思想大解放、体制机制大创新的八九十年代,也基本上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价值观取向正在形成之中,尚未定型,对社会事实的理解尚不深入和全面,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基本上属于意识形态教育的一部分。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理论上却把这种社会存在理解为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其中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自然,经济基础也就成为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但正如前面的分析所指出的那样,价值观的基础在于社会事实,而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总和的经济基础只不过是诸多社会事实的一部分而已,它并不能覆盖和替代作为价值观基础的社会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曾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显然,价值观作为人的基本观念之一,它不只是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反映的内容要广泛得多。由是观之,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社会事实,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也要以基本的社会事实——我国的具体国情为逻辑起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表面上看,这四个方面体现为基本的意识形态,但它们并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相契合的基本社会事实,是贯穿于当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社会事实。正是这样的社会事实才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

1.当今的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国家,这是第一个不容置疑的社会事实。众所周知,在五四运动前后各种西方思潮涌入中国,杜威、罗素、泰戈尔等著名思想家先后来到中国并在许多地方演讲,宣传各自的思想,但最后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并发展壮大的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多次使中国革命局势转危为安,使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同样,我们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这些历史性的胜利都是与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不开的,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社会事实。当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的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儒化中国”论等,时常对一些涉世不深的在校大学生颇具吸引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马克思主义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历史要求我们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要使当代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价值信仰。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意,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这是不容置疑的第二个社会事实。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是“一面旗帜、一把火炬,是引领、激励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并且这个共同理想“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这一社会事实要求当代大学生在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上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基本支柱,反对那些不顾中国国情、全盘接受和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反对用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教育制度来改造和代替中国经济基础和根本政治制度的理念和做法。在价值选择上,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反对那些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实行全盘西化的理论。

3.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支撑,中国人民开拓进取、不断创造崭新业绩就在于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力量源泉,这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性的社会事实。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更加高涨,成为反抗侵略、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在奋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赋予爱国主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近年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在抗击非典、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反对藏“独”分裂活动、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充分展现出来,中国人民空前地团结起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是,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引发的国家虚无主义态度得到部分大学生的认同,部分青年向往“地球村”,热衷做“世界公民”,国家主权及民族意识有所减弱,对全球性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世界情感有所增强;部分青年接触外来文化机会增多,一些人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减少、认同感减弱。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等国际化标志,在前所未有的和平环境下成长,“民族”“国家”这些词汇不再是他们生活的主题词。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历史性和民族性社会事实的爱国主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切实增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4.中华民族有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爱国、民本、重教、勤俭、仁爱、诚信、崇礼、自强”等宝贵精神财富,并已融化进中华民众的血液里,这是我们当前的第四个社会事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并以简洁明晰、朴实无华的形式传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之精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关于荣辱是非美丑善恶的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伦理底线,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这一社会事实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要以此作为基本的行为规范。在当前,一些盲目追随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大学生们放弃了传统的道德原则,以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们区别不出真诚与虚伪、正义与邪恶,幻想把自己抽身出社会,拒绝对社会及他人负责。作为基本社会事实的“八荣八耻”是我们对当前大学生进行积极价值观教育,消除大学生消极价值取向的指南。

以上无论哪一个基本社会事实,都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现实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只有把这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理解为当代具体的、历史的社会事实,才能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我国高校进行价值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为我国大学生价值选择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教育内容,而且构成了贯穿于当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社会事实,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世界中的哲学[M].李步楼,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李秀林,王于,李淮春,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5]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李长春.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J].精神文明导刊,2007(12).

[9]David Lipe.A Critical Analysis of Values Clarification [DB/OL]. http://www.apologeticspress.org/,2008-04-24.

作者:陈晓鹤

事实价值观研究论文 篇2:

关于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思考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生就业难”也被更多的人接受。但由于高等教育体制或习惯影响,高校的工作重心都放在本科生教育与管理上,虽然各高校都清楚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但工作思路和大政方略好象未能及时跟上,以至于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作坊”时代,无法大踏步更无法腾飞。如此现状自然导致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无法得以更深入的开展,致使研究生成为“行走在尴尬地带”的一个群体。

一、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存在“就业指导”,那时的毕业生哪来哪去,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找不到工作之说,哪还用得着你去指导?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相对成熟,毕业生就业模式也不得不自上而下作出重大调整,于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便显露出其重要性。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大旗引导下,各高校或社会机构都下大力气开展此项工作,以期能化解高校学生们“就业难问题”。但实际上,对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却显得力不从心。从全国来看,研究生的管理体制相当松散,机构设置不到位,人员配备较少,管理关系不明确等原因在各高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即使在研究生以每年20%的扩招情况下依然没能有太大的改观,这种状况自然就影响到就业指导工作在研究生中的有效开展了。另外,几乎所有高校的研究生院(处)对研究生事务一手抓,不象本专科生的工作是由校内很多部门合作完成的,这就使得研究生就业难成了一个孤立的问题,因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是不难理解的。再者,研究生在高校中的特殊身份也是导致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被充分重视的原因之一。在高校中,研究生不仅仅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有的研究生在职攻读,有的已经结婚成家等诸多因素,就决定了他们的共同特点:相对分散、自由,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组织纪律意识较弱,统一活动较难组织。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一些研究生管理人员观念上的误识,他们认为,研究生都大了,有的甚至都工作很多年,比负责的老师还有经验呢,还用得着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吗?

二、研究生职业规划指导的必要性

随着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从就业市场上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研究生个人,都逐渐认识到职业规划指导的必要性。用人单位确实想用研究生来代替本科生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本身已经要求更高素质的人来承担,但同时又觉得研究生不如本专科生踏实好用。而我们2005年5月在全校研究生中发放了1111份问卷,结果显示,需要接受学校就业指导的比率达到83.9%。资料显示,北京科技大学在2004年暑假针对就业问题也专门在研究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也是有80%以上的学生觉得研究生非常需要就业指导,与我校这一次的调查结果非常接近。调查中还显示,对就业指导的期望值是学生随着就业的逐渐来临而提高的,一年级时占39.2%,二年级时上升到54.2%,到三年级时就迅速增加到67.0%,差异极其显著。

这种需求变化原因有三:其一,研究生入学年龄趋于年轻化。早些年的研究生年龄绝大多数在30岁上下,他们中大多数都工作过,或正工作中,认知能力较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相对稳定,但近些年研究生年轻化趋势明显,以25岁以下为主,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工作经历,没有社会阅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相对单一,遇到学业、就业、情感等问题时不能妥善处理,因而容易走向偏执,进而采取极端的方式。从下表中我们可以从一所高校的情况而做到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

其二,研究生就业非专业化趋向越来越明显。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就在前几年还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不认同就业指导,认为自己是从事研究工作的,就业去向就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没有必要参加就业指导。而从以上两个学校的调查可以看到一个显著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单位不能提供足够的职位给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们,这样就迫使他们不得不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近或根本无关的工作,而这些工作所需要的个人素质与纯粹做学术研究者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于是,他们意识到自己需要就业指导,并且希望得到就业指导。从目前全国范围内研究生的状况看,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已迫在眉睫。

其三,目前的就业现状让研究生更迷茫。实际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冲突使得大学生们与其它人群一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痛苦、欢欣与猛醒。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也加速了“大浪淘沙”的进程。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使得研究生脱去了“精英人才”的漂亮外衣,失去了竞争的优先法码。扩招也使毕业生就业人数激增,而他们的就业技能、经验、知识结构、年龄以及就业期望值等未能与社会相适应。很多陈旧学科、专业再加上毕业生没能及时更新知识、技能,没能更新观念,致使就业困境。

三、如何为研究生就业定位是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提到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他们的期望值太高,要做的工作就是让他们或劝他们降低期望值。但研究生们更委屈:多上了三年学,却还不如本科生有优势,这学白上了,有不少研究生因转了专业,结果研究生时学的专业不好找工作,就只好拿着本科所学专业去求职,以至上研究生没用的意识更强。如果抛开“水硕士”、“水博士”,我个人认为,研究生就业难并不意味着非得降低期望值才能解决。因为我们国家目前真正缺少的并不是普通的人才,而是高级人才和高级技工人才。我们应该指导研究生们去填补高级人才之空白。

据统计,我国的人才资源总量较大,但人才资源仅占5.7%左右,而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则更少。造成这种现状的是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而我国的教育体制又相对落后,造成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很多学生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所学专业与社会的脱节,但却还没能意识到要努力去改变,或意识还不强烈。这种意识的培养就需要我们去做。社会的变化总是快于教育的改革,作为教育工作者,不是仅要教给学生先进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使自己适应已经变化的社会的能力。仅仅抱怨专业陈旧是没用的,而应使自己拥有活跃的思维能力,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级人才短缺的现象可能在短时间内不会有较大的改观,而能迅速承担起改变现状使命的人理应是国家已经培养起来的研究生们,因为他们不论是在知识储备上,还是阅历上都具备条件,如果放弃现成的潜在资源不用是可惜的。这个群体已经拥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如果在就业培训中让他们深切地认识自身的水平与不足,了解社会的需求与未来的需要,他们就会进行人生规划,迅速成长社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1、研究生就业培训重点应是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训

如果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至少在目前还仅仅是本科之前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的教育应该依然是精英化的教育。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在人才框架中仅占5%,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所以,研究生的求职技巧虽然有待加强,但培养和求职引导都应该以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为重心。职场上胜出者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学子们,慢慢地,水硕士、水博士就会失去生存市场。

2、社会实习实践应受到足够重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上的职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少老行业老职业老岗位不再存在或出现委缩,而新的行业和职业则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通过社会实习实践感受到这些变化和变革,从而找到自己人生规划中座标点。以前研究生人数少,毕业生几乎全部以高校或科研部门就业,不管这个人适合不适合,只要是研究生就适合,但现在不行了,很多单位在挑选新人时,不仅要考察这个人的业务能力,即智商问题,更要考察这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宣传能力、写作能力等情商方面的内容。

3、应大力推行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

传统的就业观或主流的就业观认为,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应去高校、公安机关、国营大企业等,但这些单位用人毕竟有限,不能容纳成倍增长的毕业生。从表2可见,全国待业人数近200万,从表3也可看出,研究生待业的人数也不在少数。但从跟踪调查发现,这些毕业生在没能如愿进入“理想单位”的情况下,都进入到相应的行来工作,可喜的是,不少人开始创业且小有成绩。比如,一名地理科学学院的毕业生开了家证券交易公司,一名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开公司从事玉石加工和交易,一名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开公司从事中介工作等。这些毕业生反应,因为没有接受过培训,没有相关的创业知识,因而他们的创业路非常不平坦。从此可见,高校应开展相关工作,普及创业知识,培训创业能力。

总之,在这个每个人都要终生学习的朝代,研究生自然也同样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而从国外的研究结果可见,这一群体也是一个巨大的智力宝库,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所以我们理应高度重视对这一群体能量的发挥,从而为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并进而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就业问卷调查报告[R].

[2]博士还考吗?部分高校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中国青年报),http://learning.sohu.com/75/55/article212305575.shtml.

[3]2004年福州大学研究生问卷调查报告[R].http://www.fzu.edu.cn/pgu/news/040919.htm.

[4]华南地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调查[R].http://www.scrtvu.net/thesis/files/lwk/lw0641.html.

[5]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读研,让我心虚[OL].http://education.163.com/edu2004/editor_2004/school/040412/040412_132816.html.

[6]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OL].http://news.yninfo.com/guonei/gedi/2003/8/1061355091_5/.

[7]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OL].http://www.chinaedunet.com.

[8]杜晓堂.贱卖自己是最糟糕的选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

作者简介:李昊(1970—),女,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科长,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李 昊

事实价值观研究论文 篇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

摘 要:当代哲学家塞尔把事实区分为自然事实和社会事实两大类,并把价值判断奠基在社会事实之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休谟问题,也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支撑。决定价值观的社会事实具有历史性、背景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因而与时代和民族相一致的价值观的形成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仅是特定的意识形态,而且也是贯穿于当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社会事实,它们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内容。

关键词:价值;价值观;社会事实;大学生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按内容来分,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真理观;二是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属于价值观。[1]这两类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是否只要回答了“世界是什么”(实然)的问题就可以轻易地找到“世界应该是什么”(应然)的答案呢?众所周知,这是思想史上的休谟问题。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从“世界是什么”的事实判断跃迁到“世界应该怎么样”的价值判断往往是习惯使然,而且这种思想跃迁是不知不觉发生的,既缺乏相应的说明,也缺乏逻辑上的根据和论证。[2]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能从事实判断“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来推出价值判断“我们应当珍惜水”。这个休谟原理颇有吸引力,当代的一些价值理论都受到休谟的观点或受到休谟原理的影响。爱因斯坦向来赞成休谟原理:是什么的知识并未向应该是什么直接敞开大门。美国哲学家杜威也推崇休谟原理:价值是规范性的,而事实是描述性的,其间的鸿沟无法跨越。[3]从休谟对“是”与“应该”之间联系的怀疑到否认两者之间的任何联系,使得人们有关价值、价值判断、价值观的探索和思考陷入困惑之中。

“休谟问题”困惑着许多思想家,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也历来是众说纷纭,相关的论述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当代哲学家塞尔(John Sellar 1932——)则另辟蹊径,把事实分为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其中自然事实不能推出价值判断,但社会事实是可以推出价值判断的。在他看来,立足于其物理存在的事实是最原初的、完全独立于观察者而存在的事实。例如“珠穆朗玛峰上有雪”,他将这类事实称为“自然事实”。自然事实在本体论上都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人们有没有看到“珠穆朗玛峰上有雪”并不影响“珠穆朗玛峰上有雪”这一事实的存在。社会事实的存在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例如,“这是汽车”就是一个社会事实。汽车所以能作为“汽车”存在,是因为人们能把它作为“汽车”来使用,若是没有人这个主体,“汽车”就是一堆碎铁的集合而已。因此,“这是汽车”这类事实不能离开人类社会而存在。[4]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获得价值判断的基础。例如我们固然不能从“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加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这样一种自然事实推出“我们应当珍惜水”来,但我们可以从“水是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这样一种社会事实推出“我们应当珍惜水”这样的价值判断来。作为“应然”的价值可以从作为“实然”的社会事实中得到理解。

如果说价值或价值判断以社会事实为根据的话,那么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基础也同样可以从社会事实那里得到解释。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对于区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符合与违背人们愿望的观念,是人们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什么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根本看法,也是人们“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所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5]。在这里,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便构成了基本的社会事实。

就每个人来说,价值观首先来自于社会。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由于它能够深刻地影响、制约着全社会的价值观,乃至人们全部价值评价、判断、选择活动的发展和变化趋势,都给其成员提供一种价值观和生活目标,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完成社会所期待的事业。例如,我国封建社会对男子宣扬“学而优则仕”,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就是在提供一种价值观。今天,人们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也是在倡导一种价值观。社会就是通过价值观和相应的禁律而把社会成员的行为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去的。[6]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个性、气质、欲望等方面的差异,有不同的追求,从而也就有可能会与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相冲突。如何使人的价值观自觉地与时代和社会合拍,这就需要进行价值观教育。

就社会事实依赖于社会主体而言,决定价值判断的社会事实与决定价值观的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着主体性的差异。一般说来,主体一般分为“个体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7]。与此相对应,决定价值判断的社会事实具有广泛多样性,可以与其中的任何一种主体相关联。而决定价值观的社会事实依赖的主体形式主要是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而不是个体主体或集团主体。笔者将这种社会事实称之为特定的社会事实,以区别于决定一般价值判断的社会事实。与客观的自然事实相比较,这种特定的社会事实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历史性和具体性。所谓历史性,即人们对客体或对象的认识总是有一个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谓具体性,即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一定的背景之下,去理解和认识客体或对象的。所谓的“观察负载理论”、“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的”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工业社会以前,虽然人们也知道“水是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这样一种社会事实,但那时人口稀少,水资源丰富,不可能也不需要作出“我们应当珍惜水”的价值判断。同样,当我们认识到“河水泛滥无情,它淹没家园,淹死人畜”这一社会事实时,我们自然就会形成“我们应该修建水库或堤坝,减少水灾”的价值判断。而这些价值判断正是建立在当今人们对河水的社会事实的认识之上的,这些社会事实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同样,我们可以从“水存放在空气中过久会产生亚硝酸盐,对人的身体有危害”这一事实判断推出“我们要经常清理蓄水池里的脏水”这样的价值判断。

(二)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民族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其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因素会形成具有地域性特色或民族特色的价值观。例如,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傣族人把水视为一种圣洁的物质,对“水”这种自然物质怀有特殊的感情,形成了一些关于“水”的特有的价值观,例如,应该为提供饮用水的水井盖房子,甚至还存在“妇女不应该在水井边沐浴”的价值规范。[8]

由于社会事实具有以上两个基本特征,这就决定了价值观教育并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无事实基础的理论灌输,而是要让受教育者学会在纷繁复杂或相互冲突的价值面前,从历史性、具体性的社会事实中以及从民族性、地域性的社会事实中,作出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时代要求的选择,作出有利于发展自身潜能的选择。教育者要教会受教育者在认识、判断和选择价值时,要合乎社会发展及人类共同繁荣的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9]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同时,由于特定的社会事实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作为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价值观并非是个人无原则的、无批判性的、自由的个人喜好,而是由一定的社会事实所决定的。如果对价值观作这样一种理解的话,那么,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就不是简单地把各种价值取向或相关的价值判断摆在受教育者面前,让他们自由地进行选择的问题,而是要让他们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事实,从中引导他们做出与社会事实相符合的价值判断或价值取向来。

在这方面,20世纪美国学校道德教育领域有代表性的改革探索模式——价值澄清的教育模式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该模式主张价值是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非灌输和价值中立的方法,教给学生澄清个人价值观的技巧,培养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在这一学派看来,价值观纯粹是个人的事情。因此,教师在价值观教育中应保持价值中立,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要求包括教师在内的成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企图直接教导或向年轻人灌输价值观,因为这会对他们自己真实的价值观的发展产生干扰”[10]。正如相关的批判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教育模式可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因为尽管教师向学生们澄清了各种各样的价值,但并不等于学生就会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例如,纳粹分子可以根据价值澄清的步骤,得出屠杀犹太人是合乎道德的价值选择;同理,犹太人也可以根据价值澄清的方法得出自己的道德选择。[11]由同一套理论体系导出了两种矛盾的结论,这使价值澄清非但未能达到“澄清”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混乱”。显然,在纳粹对待犹太人的问题上,屠杀犹太人违反了基本的人权,违背了公认的国际上通行的人道主义原则,而基本的人权及人道主义原则是一些基本的社会事实。20世纪80年代,这种价值澄清的教育模式,受美国社会保守主义思潮回归及自身理论缺陷的影响而走向衰落。其实,这种教育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突出了价值观的个体性、相对性。这种顺其自然的教育模式虽然看上去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但却没有看到他们的价值观是由特定的社会事实这一前提所决定的。只有以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发展人类潜能的社会事实为基础,才能使价值观的教育具有实际效果,才能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真正目的。价值澄清这种教育模式虽然看到了价值观源于“社会事实”,即社会事实的多样性,但在价值选择问题上却采用的是自由放任、无原则性的做法,没有发挥教育主体的引导作用。

显然,在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教育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大探索、思想大解放、体制机制大创新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基本上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洪流,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构成了这代人成长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从总体上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积极的。但是,与那些出生在改革开放前的群体相比,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日趋丰富的时代。全球化、信息化、价值观的多元化给他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困惑,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很容易使他们陷入“价值迷失”、“价值错乱”、“价值扭曲”、“价值失范”的现象之中。思想解放和开放、多元的社会给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提供了许多选择机会,为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了广阔空间,但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少困惑。此外,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正在形成之中,尚未定型,对社会事实的理解尚不深入和全面,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势在必行。这种教育要立足于基本的社会事实——我国的具体国情之上。

“人类需要一种生活哲学、宗教或一种价值体系,就象他们需要阳光、钙和爱情一样。”[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我们当今大学生所需要的阳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表面上看,这四个方面体现为基本的意识形态,但它们并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相契合的基本社会事实,是贯穿于当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社会事实。这些社会事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和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理解。也只有把这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理解为当代具体的、历史的社会事实,才能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价值观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四个基本的社会事实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当今各项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众所周知,在五四运动前后,有各种西方思潮涌入中国,杜威、罗素、泰戈尔等著名思想家先后来到中国并在许多地方演讲,宣传各自的思想,但最后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并发展壮大的却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多次使中国革命局势转危为安,使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同样,中国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这种历史性的胜利,都是与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不开的,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社会事实。这一事实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价值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当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的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说、“儒化中国”论等时常对一些涉世不深的在校大学生颇具吸引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大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这是绝不允许的”[13]。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其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4]这一社会事实要求当代大学生在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上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基本支柱,反对那些不顾中国国情,全盘接受和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反对用它们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教育制度来改造和代替中国经济基础和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理念和做法。在价值选择上,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反对那些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实行全盘西化的理论。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支撑,中国人民开拓进取、不断创造崭新业绩。这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性的社会事实。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在奋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赋予爱国主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一社会事实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以爱国主义作为基本的价值观。作为历史性和民族性社会事实的爱国主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切实增强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四)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爱国、民本、重教、勤俭、仁爱、诚信、崇礼、自强”等宝贵精神财富,已融进中华民众的血液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简洁明晰、朴实无华的形式传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这一社会事实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要以此作为基本的行为规范。

以上无论哪一个基本社会事实,都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现实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我国高校进行价值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而且构成了贯穿于当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社会事实,也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内容。

参考文献:

[1][5][6]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130,132.

[2]休谟. 人性论(下册)[M]. 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09.

[3]李醒民.跨越休谟原理[N]. 光明日报,2005-08-22.

[4]张立立等. 社会现实的建构——约翰·R·塞尔的社会事实本体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3):89.

[7]李秀林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79.

[8]郑晓云. 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可持续发展[EB/OL]. http://news.sina.com.cn/.

[9]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0).

[10]Kirschenbaum, H. From Values Clarification to Character Education: A Personal Journey[J].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 Development, 2000, Vol.39(1).

[11]David Lipe. A Critical Analysis of Values Clarification[EB/OL]. http://www.apologeticspress.org/.

[12]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03.

[1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6.

[14]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N].人民日报,2009-06-01.

作者:陈晓鹤

上一篇:保洁员医院感染论文下一篇:房地产开发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