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商品购销教学与改革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构建的行动导向的医药商品课教学模式,通过对课程模块及内容的有效设计,采用了行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在实践中效果良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医药商品购销教学与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药商品购销教学与改革论文 篇1: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双证融通”药剂专业建设初探

[摘           要]  解决好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要,是中高职教育衔接取得成功的關键。“双证融通”指的是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利用职业与教学标准的融合,将岗位实践与专业教学有效结合,进而推进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的相互认可和学习,最终毕业生获取“双证”。

[关    键   词]  中高职衔接;双证融通;专业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截至2020年构建适合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中高职业教育协同配合发展、展现终身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建立并加大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制度的落实,促使职业标准和职业院校课程的有效融合”[1]。解决好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要,是中高职衔接取得成功的关键。

“双证融通”是指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利用职业与教学标准的融合,将岗位实践与专业教学有效结合,进而推进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的相互认可和学习,最终毕业生获取“双证”。

我校从2015级开始,药剂专业与广东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三二分段”中高职对接,拓宽学生升学的渠道。以此为契机,我校结合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考核要求,开展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双证融通”药剂专业建设的探索性研究。

一、药剂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必然性

(一)顺应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

医药产业是技术与劳动非常密集型产业,缺乏管理能力强并且操作熟练的技术人才。中职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因此中职阶段培养操作型人才。而高职阶段要培养既具有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又懂得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在本课题组前期调查中发现,药企多以初、中级工为主,缺乏高级工,且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升级,对新进人员要有医药上岗证,如医药商品购销员,而且要求正在逐步提高[2]。

(二)满足中职生个体进步发展的需求

中职生毕业时只有18岁左右,心理和生理都不够成熟,以药品生产初级工、零售操作型为主,不利于职业发展。“现有员工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技术等级情况已经不符合医药企业发展的需要,甚至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提高收入,必须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2]。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使学历和职业技能层次得到提升,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提升和个人能力进步的需求。

(三)打通升学通道,为将来升本科做好准备

结合发达国家的情况,应用型和技能水平高的人才培养,在规模和结构上要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力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中高职衔接渠道,促使中、高职和本科层次进一步衔接,在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订单培养、合作办学、五年一贯制等是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方式,对比来看,五年一贯制教学成效更优,有更强的可塑性。很多职业学校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学生就职时发现大多数的操作设备不会使用,究其原因,是中高职沟通、企业与学校沟通不够及时有效。中高职衔接应以课程体系为中心,最大的问题在于课程名未统一,培养目标较为模糊;部分教师采取灌输教学模式,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应当围绕职业需求,利用实训促使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无缝对接就业,避免出现“考试都会,干活不会”的情况。

三、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双证融通”药剂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构建基础

医药商品购销员是医药类批发及经营企业的准入条件之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培训考试通过后,获得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广东省医药商业企业内均能使用。根据广东省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验收实施标准(2006年修改)第七条规定:企业从事药品验收、养护工作的人员以及营业员须经相应的专业培训或岗位培训,并经所在地地级市(含)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方可上岗[2]。结合前期调查及我校药剂专业定位,选择购销员作为双证融通的职业资格证。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购销员考核要求,能力递进应当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中充分展现,确保经过高职教育,可取得购销员证书(高级),实现技能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时,要明确衔接课程内容之间的对接关系,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学生基础水平、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统筹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协调发展[3]。

(二)构建方法

“双证融通”是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证书之间的一种融通,首先要经过企业调查,分清适合中、高职生的岗位(群)及相应的职责和能力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根据中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递进和衔接、专业内涵的拓展和延伸,明确中、高职阶段应达到的职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统筹规划,避免培养目标重复、错位和资源浪费,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以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将中级医药商品购销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医药商品购销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标准糅入课程体系,两个阶段独立存在,又具有一定的联系。以工学融合的方式,将实践任务融入教学过程,使职业标准更好地衔接课程内容,生产与教学的过程有效衔接,一方面中高职课程枯燥单调的内容实现丰富化发展,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特色也凸显出来。最终,中职毕业生可获得中专毕业证和中级购销员证书;高职毕业生则获得大专毕业证和高级购销员证书。

(三)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以购销员认证标准为导向,针对中、高职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商品购销员与课程体系结合,中职对应课程有药理学基础、药物制剂基础、药品经营与销售、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医药商品基础;高职对应课程有药理学、药剂学、药品销售技术、药事管理、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药品市场营销学,形成“专业技能纵向递进、横向拓展,核心课程+拓展能力相结合”的“双证融通”衔接课程体系,使衔接更加高效和全面,培养专业技能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综合人才。

四、我校中高职衔接的“双证融通”药剂专业建设的体会

(一)深入开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我校广泛开展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创新,特别是针对购销员考试占比较大的科目,如药理学(占比约50%)、医药商品基础(占比约20%)、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占比约10%)、药事管理(占比约10%)、药剂学(占比约10%),编写结合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通”校本教材,考试重点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在教学中融入职业能力需求,使岗位技能与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

(二)开始理实一体化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的模拟药房、药剂GMP仿真车间、中药标本室等实训场所,以职业资格证认证标准和岗位任务要求为基础,从情境模拟学习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习,再发展为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潜移默化地加深,提升职业素养。

(三)制定科学的转段考核方案

科学、合理的转段考核是保证中高职衔接畅通的关键,既有利于高职人才的选拔,也为中职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在制定考核方案时,在对接院校的带领下,组织专业人员多次开展研讨会议,形成以购销员证书为基础的,涵盖文化综合、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选拔考试方案。

(四)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评价方法和主体的多元化为基础,结合购销员的考核要求,构建“五结合”考核评价体系,即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4]。如主干核心课程《药理学》的教学考核中,开展“综合理论+日常实训”的综合评分方式:理论部分包括药理综合知识及医药商品购销员模拟题考试,共占比60%;实训部分设计用药服务咨询实训评价表,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双重评分,得分由记录员组内评分、观察员组间评分、教师评分、企业导师评分四部分组成。

本文围绕双证融通展开分析,推进以工作任务引导,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以课程的角度进行探究,进一步缩短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学的差距,在实践过程中对工作岗位和教学工作进行协调,对教学评价和购销员认证标准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推进学生技能和岗位要求的有效对接,为以后药剂专业中高职衔接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提供相应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粵食药监通[2006]186号.关于印发《广东省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验收实施标准(2006年修订)》的通知 [J].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27):15-17.

[3]毛秀华.佛山市中职药剂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2):112-114.

[4]陶永德.基于“双证融通”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8):23-25.

◎编辑 尹 军

作者:韩春明

医药商品购销教学与改革论文 篇2:

行动导向的医药商品学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院构建的行动导向的医药商品课教学模式,通过对课程模块及内容的有效设计,采用了行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在实践中效果良好。

【关键词】 行动导向;药物商品学;教学模式;构建

医药商品课是药学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技能课,它前承药理学、药事管理法规,后续药学服务,旨在使学生熟悉各类主要药物商品的名称(通用名及商品名)、规格、价格、产地及商品信息;熟悉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规范(GSP)及流程;能熟练介绍药品的作用、用途、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能对药品进行采购、验收、陈列、保管、养护及盘点等,以完成药品经营管理。

其中所涉学科交叉点多,知识点密集,覆盖面广,特别是各类药物商品品种多、发展快,与市场变化紧密相关,因而学习时不仅需要动态更新,更强调师生共同参与,以提高学习效果。

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选定任务,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构建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符合教改需要,也是笔者在药物商品课中探究的重点。

1.教学模块及内容设计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教学活动应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的项目教学模式,因此本课程设计以药店药学服务岗位需求为纲,围绕药物商品流通工作中的不同岗位的技能演练展开。教学内容完全与典型的工作内容契合,并在众多的药物商品中,通过调研,确定所学重点为药店主要销售大类、主要营销品种、品牌药品及部分基础药物,知识识记定位于常用的商品名(150-200种)、规格、产地、价格(50种基础药物)及特点。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于一个典型的工作流程情景展开。按照工作流程设计教学思路,教学内容设计为三大模块。

表1

模块名称 主要训练任务 技能训练

药物商品基础 药物商品的识别及分类 药物商品分类陈列

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解读

熟悉药物商品 熟悉各类主要药物商品的品种及特点 各类药物商品导购及介绍

药物商品经营管理 药物商品的采购、验收、储存、养护、陈列、销售、售后 按GSP规范执行各项工作

主体任务:模拟实际情景,识别、熟悉及经营管理各类药物商品

地点:模拟药店

任务:店员熟悉药店的各类商品后,向持方购药或对症询药的顾客导购介绍药品,并按GSP规范经营管理。

产品:各类药物商品陈列、药品推介服务、GSP文档填制及相关管理。

2.制作引导文,引领循环大课堂

药物商品课的周课时为2学时,时间跨度大,学生需要做充足的课前准备,也很容易遗忘。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引导文学习法,形成循环大课堂非常必要。引导文是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资料。以熟悉各类药物商品模块为例,引导文包括:1、任务描述:说明新课的主题及学习目标;2、知识回顾:给出相关药理习题,重温巩固;3、任务布置:分组轮流调查药物商品各大类的市场动态,搜集主要营销品种的名称、规格、价格及产地等,制作课件,总结某药品的卖点、同类比较,收集药盒和说明书;4、任务检查及考核方案:通过课堂汇报、问题抽考、作业提交评价课前准备,以激励性加分为主,有效完成平时考核,督促课堂进度,提高教学效果;5、专业信息来源:指定网站、社会药店、微课、专业教学资源库、教材等。6、学习评价:收集课堂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课后反馈和改进。

3.课堂实施

在课堂中,教师主要根据引导文逐步开展课前学习验收工作。

首先针对前课简要复习,激励性评分;然后请学生演示课件,汇报成果;然后教师点评,从选取商品的代表性、内容的条理性、课件制作质量等方面来评价,并给出改进意见。根据学生表现评分。

再进行药品介绍训练。在展示医药商品购销员的技能考核要求后,教师说明药品介绍的方法,强调卖点的总结。卖点即药品的特点,包括品质、功能、价格等多方面因素,要求简洁突出,容易记忆。明确方法及要求后,根据药品介绍考核细则学生充分准备。在介绍时,教师以要求掌握的重点品种为纲,抽查学生当堂介绍,训练学生的演讲、归纳、分析能力,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纠正、补充及示范。

接着进行模拟药品推介训练。教师可就某些药品的重要识记点设计情景,也可请学生通过调查搜集相关用药案例,自主设计,以相关药盒及说明书为指南,进行情景演练。本课程所涉用药案例根据药品适应症,指定药品,重在药品介绍、推介同类药及简要比较上,以训练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梳理教学过程,通过QQ群、微信、职教新干线等平台收集问题,反思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以改进教学。

而在药品流通模块中,通过按GSP实施某批药品的采购、验收、入库、储存、养护、出库、陈列、销售及售后的整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训手册,主要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地参观调查等方法开展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任务驱动性和仿真性。

4.结语

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是现代高职教育改革倡导的主要模式,是教学理念、方法、内容、组织、考核方式等的大变革。因此,尝试构建药物商品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岗位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践表明,学生不仅通过收集药盒丰富了实验素材,熟悉了药物商品的市场情况,也对要求的识记点和药品特点也有了更直观的掌握,同时,学生的课件制作水平、演讲水平也大有进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力。

作者:王玉霞 涂冰 谭敏 王宪庆 魏来 钟华美 任淑娟

医药商品购销教学与改革论文 篇3:

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 我院根据中药学课程特征、就业岗位所需技能、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之间的关系,按理论与实践1:1进行教学改革,主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开设了中成药用药知识与导购实训等,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教学改革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 中药学 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实训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我院在2007《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列为专业选修课,2008年第一学期首次开课,原教学计划与普通的专本科院校一样,以理论讲解为主,为培养高技能的高职人才,按理论与实践1:1的要求进行教改活动。一学期下来,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普遍反映,在实践教学中学的轻松、学得有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活动,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现将一学期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1 与传统教学进行全面比较,提出改革方案

1.1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依据高职药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改革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2)理论教学重点在教学手段与方式上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3)强调学生自主学习。(4)改变考核方式。

1.2研究方法

通过上网查阅中药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结合高职教学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具体要求,吸取别人的长处,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开设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在一学期授课接近结束时,发放调查表,让学生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教改意见和建议。

2 研究结果

2.1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药物制剂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开设中药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品销售岗位的就业面,即药品服务岗位,所以,课程归类为专业选修课,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考核内容和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而定,突出职业性,强调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2.2实践教学的改革

根据分析,中药学课程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药学课程相关的就业岗位以医院中药房的调剂员,药店的营业员和中药饮片调剂员,药厂和公司的销售员为主,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剔除中药鉴定学所学的中药鉴定知识外,还有中药功效知识和中成药导购技能。

我院药物制剂专业的就业范围以制剂生产操作、现场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药品销售为主,其中药品销售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医药商品购销员,考核分理论考核和面试两关,从已有的考核内容来看,问病卖药、合理用药、药物咨询占据重要部分,结合中药学课程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分析,笔者在教学计划中开设51%(26/51)的实训课,其中中成药用药知识与导购实训兼实训考核占据73%(19/26),另外15%(4/26)用于中药饮片的识别,12%(3/26)用于中药的野外识别。

我院药物制剂专业在学院内有实训基地:杭州海王星辰健康药房,药店内中成药品种齐全,另外,杭州海王星辰健康药房还提供了常见的近100种中药饮片,杭州植物园里有药用植物圆。

2.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2.3.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理论教学重点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多媒体课件通过字体颜色变化、字体大小等强调关键概念、重要功效等,并且对每个中药均配有原植物、原药材、饮片的彩色图片,色彩鲜明、直观明了。

2.3.2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中成药导购实训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中成药中的每个成分进行记录,并查出每个组分在此中成药中的作用。学生通过查阅、对比分析,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实训锻炼,通过自主学习学会了初步的处方分析。

2.3.3改变考核方式

笔者尝试用在药店进行中成药导购方式占期末考核的50%进行现场考核,并由学生自己选出8个学生评委进行打分。因为要在同学面前表现,学生积极性很高,准备地很充分,考核效果也较为理想。

2.3.4及时在学校技能节推出药品导购大赛,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11月份,学院举办技能节活动,个个系均踊跃组织,经过全体专业老师的探讨,我们决定尝试开展药品导购技能大赛,得到了系部领导的支持,学生报名也非常踊跃,因为参赛的学生太多,还增加了笔试的预赛环节,识药协会的学生则参与整个药品导购技能大赛的策划、组织和竞赛主持工作,通过药品导购技能大赛的组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锻炼了参与活动工作的学生的能力,也为今后更好的开展药品导购教学与技能大赛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

3 结论

本研究方案全面投入使用一学期,累计在95名学生中进行教改方案的授课。通过期末问卷调查反馈的总体情况是:认为理论教学方式合理的学生占98%,认为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占99%,认同新的考核方式的占98%,学生认为学了这门课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中成药的作用分析。学生普遍反映在药店上课气氛轻松,效果好;不足之处在于:理论教学时对中医术语的解释学生接受难度较大。学生的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之间进行药品导购技能知识的游戏竞赛活动,另外,学生还建议中药饮片的识别穿插在每次的中成药导购实训中,以便加深印象。

4 体会

本教学改革项目旨在根据高职药物制剂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中药学课程进行全面改革。上述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表明,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的改革方案是可行的,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作用,对高职院校各相关专业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通过实践也发现有很多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如学生的建议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上均很有针对性,为今后这门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桂兰.对高职高专生《中药学》学习方法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0):2538.

作者:饶君凤

上一篇:民营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基于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