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算审核内部审计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以及教育部的强调,高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广泛采用全过程审计方法。全过程审计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致力于全过程参与和全面审计,着重强调过程控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概算审核内部审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概算审核内部审计论文 篇1:

浅析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之内部审计与财务协作管理

【摘要】笔者经过对近年一些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固投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案例的分析和对固投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的现场体验,梳理出目前固投项目存在的典型问题,并对每类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固投项目管理之内部审计与财务协作管理的建议,希望对提升固投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果有所帮助。下面以国有建设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为背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财务审计 协作 管理

众所周知,所谓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就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的项目。笔者认为可以把固投建设项目从开始到竣工验收完成的全过程划分成三个流程即设计流程、实施流程、审计验收流程。设计流程的内容包括项目的立项、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等;实施流程是按照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进行项目实施的阶段;审计验收流程是在项目竣工后对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资金使用、建设程序及相关资料归档合规性等进行验收的流程。

目前随着国家对固定资产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外部审计监督也越来越严格。通过对一些固投项目的审计案例的分析,笔者将发生频率较高的主要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九个方面:

一是项目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二是挪用建设项目资金;

三是列支概算外支出;

四是项目结余资金比例过大;

五是工程结算审价不严;

六是项目拖期严重;

七是合同签订和执行欠规范;

八是虚假发票入账;

九是列支不合理支出。

本文对固投建设项目管理的内部审计与财务协作管理进行探讨,不妥之处权当抛砖引玉。单位内部审计对财务业务具有审计监督的职能,而单位全部经济业务运行情况都反映在财务业务里。因此,反映项目管理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审查财务账载信息。所以,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要熟悉项目整个过程的计划和实施情况,并根据相关管理要求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立项和实施部门,促进问题的整改及归零工作,借以促进建设项目的规范高效运行。另外,笔者认为单位内部审计和财务应该在建设项目的起始阶段就要介入项目的管理,进入事前管理比事后管理要更为有效。下面通过对固投建设项目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探讨项目的内部审计与财务的协作管理办法。

一、项目设计流程中的审计典型问题分析及管理建议

从表面来看,九个典型问题似乎全部产生于实施流程阶段里,但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有些问题起因不在实施阶段,而在更多程度上产生于设计流程阶段。比如“列支概算外支出”、“项目结余资金比例过大”、“项目拖期”等问题就属于项目设计流程阶段的部分建设内容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造成的。下面笔者对这三个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探讨。

首先分析“列支概算外支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表现主要包括设备购置的型号及性能指标、建筑单体的面积和用材、其他费用等项目支出超出了概算所规定的内容。在固投项目案例的分析中,较多超概算的具体情况是:建设单位如果按概算来购置某设备,该设备性能指标就满足不了需求,因此为了避免浪费只能超概算去购置满足要求的设备;还有,建筑单体在实际建造时才发现需要增加一些面积能能满足需求等,这也是造成超概的部分原因;其他费用超概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项目概算里没有列示超概支出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又是项目需要发生的,这些情况就是项目设计概算内容漏项。

其次分析“项目结余资金比例过大”的问题。结余资金是建设内容完成后,建设单位没有使用完概算批复的建设资金,如果是财政资金没使用完,还需将结余的财政资金上缴财政。那么造成资金结余的主要原因基本上是由于项目设计流程的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深度不够所引起的。比如概算购置一套设备按论证批复100万元,可实际购置时只用了80万元,造成资金结余20万。这属于设計流程概算内容单项在金额设计深度上不够导致的资金结余问题。

最后分析“项目拖期”的问题。拖期问题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大部分拖期是由于主观原因导致的。客观原因情况的表现,比如建设期恶劣的天气比较多,造成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滞后,从而使项目拖期。主观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建设管理不善,二是设计流程没有充分研究项目建设期的各种可能拖延建设项目的因素,致使项目批复的周期偏短。

综上所述,这三类超概算问题大部分原因属于项目初始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计的深度不够或估计不足所致。所以,项目部门不能单纯考虑立项和设计的通过,而要更多的去研究如何使项目的设计深度达到建设纲领、满足需求,进而高效使用建设资金,为后续实施中减少或杜绝超概算做好基础工作。那么如何提高项目设计流程的工作质量呢?我们知道,我们国家在固投建设项目设计流程里,没有外部审计监督职能介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深度和广度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所以,笔者认为,为了高质量的完成固投建设内容,在微观管理上,建议建设单位在设计流程中,将单位的内部审计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流程里,主要负责审查监督项目的设计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为项目后续严格按概算高效实施,杜绝超概问题的发生做好保障工作。同时为了更多的熟悉项目建设内容,严格项目支出,财务部门也应参与其中。财务部门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要求核算和管理项目,一旦发现项目有超概算支出,应及时与内部审计部门沟通,一起对实施部门提出问题的整改建议和要求,并由内部审计人员跟踪监督整改情况,以便及时将超概问题归零。因此内部审计与财务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互相协作,对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效果会产生较好的积极作用。

二、项目实施流程中的审计典型问题分析及管理建议。

建设项目审计时发现的问题,绝大部分与实施流程的管理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对以下典型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单位项目管理不善是实施流程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项目招投标管理不规范”和“合同签订和执行不规范”的问题

项目招投标不规范主要表现大致有:招标代理机构不具备应有的资质;招标和评标管理过程不规范;未按招投标文件内容签订合同;未在规定的期限内与中标人签订合同;招标资料归档不完整等。从这些不规范的表现来分析,这类问题属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不善所引起的,这个环节最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的环节,为了规范招投标和廉洁从业,建议单位內部审计和财务人员参与其中,内审监督招投标整个过程的规范性,审查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等,而财务人员通过招投标的参与,有利于把控合同的签订与招投标的一致性,严格执行合同结算条款,为后续财务人员高效准确核算及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挪用建设项目资金”、“虚假发票入账”和“列支不合理支出”问题

固投建设项目财务核算必须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项目财务管理必须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这三个问题都违反了相关财务制度。财务人员应严格把关,对项目建设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入账的发票不能嫌麻烦,每一张发票都要进行网上认证,对不合理的支出拒绝报销。建议单位内审部门定期对财务部门的基建账支出进行审计监督,使之形成一个常态化的内控管理模式,对于杜绝上述问题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工程结算审价不严”

目前,绝大部分建设单位在土建实施过程中,对施工合同的变更部分没有很好的进行管理,致使工程结算的时候超概很多。建设单位对于施工合同之外的工程变更增加和工程变更减少,大部分单位都能做到三方签字确认,即由施工方、监理、和建设单位三方签字确认。但是为什么工程结算审价还是会在决算审计中出现大量的审减额呢?造成这种审价不严的原因,个人认为还是在实施流程中管理不善造成的。所以,建议还是要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将每一次工程变更的三方签字确认单送到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核,并由内部审计部门再次签字确认。之后,将被审过的工程变更确认单再送到实施部门和财务基建主管会计处备案,目的是从财务部门再次把控工程结算支出。建议财务部门付款至工程合同额加变更结算价的百分之八十后,就可以暂停付款,待基建工程完工后且得到第三方造价审计决算时再按合同结算条款付款,这样的管理比较稳健。所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财务的把控,都会对严格工程结算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审计验收流程的管理

项目竣工的审计和验收必须满足五个合规条件才能通过,分别是:项目建设目标合格;建設内容合格;建设资金使用合格;项目设计和实施的程序及支出合格;项目档案资料归档合格。所以,若项目设计流程和实施流程规范、符合项目管理要求,自然就具备了验收的五个合格条件。实际上项目审计验收的工作就是对设计和实施的审查和验收。

审计验收流程的工作是建设项目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在审核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暴露建设项目的缺点和漏洞,所以,建议建设单位可以对每一次的审计验收工作中的问题仔细梳理,建立项目问题库,对每类问题进行整改跟踪,一事一议,寻求有效的管理办法,不断的优化管理方案,直至解决或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在这个阶段笔者也建议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参与问题整改追踪和监督,只有加强了内控,固投建设项目的管理才能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经过对典型问题的逐一分析,笔者认为建设单位的内部审计与财务在项目管理上的积极协作,必将对固投建设项目管理的有效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4月中.《创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途径浅析》.孔敏.

[2]河南新时代事务所部分固投项目审计案例.

作者简介:郗悦(1994-),女,汉族,黑龙江铁力,学历:本科。

作者:郗悦

概算审核内部审计论文 篇2:

关于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的几点思考

[摘 要]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以及教育部的强调,高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广泛采用全过程审计方法。全过程审计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致力于全过程参与和全面审计,着重强调过程控制。文章从建设项目工程的投资立项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结算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四个方面出发,具体分析并探讨了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方法的实施和各阶段关注的要点。

[关键词]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关键点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重大建设项目的投资立项、施工准备、施工结算、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业务和管理活动均应纳入审计范围。全过程审计方式在高校工程审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通过长期高校工程审计的实践,对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下的工程全过程审计如何开展以及关注的重点进行了一些总结和思考。

1 投资立项阶段的审计

在投资立项阶段,目前教育部的《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教财〔2016〕11号文件中,提出“建立建设工程投资评审制度”“学校应成立建设工程投资评审小组,负责投资评审工作”“学校应安排内部审计部门参加建设项目决策、设计阶段有关研讨、论证会议,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上报前应征求内部审计部门意见”。文件对投资立项阶段进行了明确的要求。目前高校投资立项评审的模式一般是学校成立投资评审小组,于开工前对建设工程的投资计划、功能需求、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设计概算等进行审批。目的是在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将工程造价从源头抓起,以投资计划控制设计概算,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预算。概括地说,就是推动落实限额设计理念,使项目设计总概算在投资计划限额内進行。

投资立项阶段,主要是对年度投资计划、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等进行审计。由于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是过程式的事前、事中审计模式,因此送审资料及审计程序必须事前约定明确的起审点与时间节点,达到起审点的项目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审,审计人员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计,才能使审计程序规范,审计结论及时、有效。投资评审小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项目的评审起点,工程管理部门应按年度向投资评审小组提出年度投资计划。审计人员结合年度投资计划,对投资估算或设计概算等造价文件进行初审后,投资评审小组或者学校决策机构结合项目功能需求、建设标准及审计初步意见等投资计划进行评审后,提出评审意见。接下来工程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投资计划,按照限额设计的原则组织进行设计招标,并将投资计划或者批复的概算在拟定的设计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通过这一阶段的审计,来达到计划控制概算的目标。

2 施工准备阶段的审计

这里的施工准备阶段是指建设单位在完成设计之后、项目开工之前的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审计的关键点主要在招标控制价审计、施工招标文件审计以及施工合同与预付款的审计等。

对招标控制价的审计应建立在对工程管理部门内部控制审计的基础之上,要在招标控制价内部控制的合理、执行有效的基础上,才能依据招标控制价编制规则对编制内容发表审计意见。在征求工程管理部门意见达成一致之后,及时对招标控制价进行调整,并保留相应审计证据及底稿。同时,结合对施工招标文件经济文本审计出具的审计意见,形成经审计确认的正式发布版招标文件及招标控制价,再对外发布招标公告。需要注意的是,招标控制价的审计应属于施工图预算审计,按照前述投资评审机制“以投资计划控制设计概算,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预算”的原理,投资评审批复的投资估算或设计概算是招标控制价编制的上限,且从估算、概算包含预备费的比例来看,招标控制价应控制在估算、概算的一定比例之下。最后,依据以上程序对施工合同及其预付款进行财务管理审计,严格审查合同条款,严格控制支付相关款项,形成施工准备阶段业务与财务管理的相互牵制的制约机制。本阶段的审计,主要应把握概算控制预算,运用审计的方法,掌握关键控制点,达到对建设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重点工程管理内容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3 施工阶段的审计

在经历了投资立项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后,就进入了施工阶段。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量投入最大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管理主要是围绕合同的管理和执行进行。所以这个阶段的审计也是以施工合同为中心开展的审计。审计的关键控制点包括大额洽商变更估价、暂估项招标审计等。

3.1 大额洽商变更估价审计

工程洽商变更是影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重点,在实际项目中可以发现工程变更引起的工程价款的调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予以严格控制并加以审核。

审计时需要重点关注审查:(1)工程变更或者签证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有变更或者签证的必要。防止利用工程变更签证的机会,高估冒算工程量以抬高工程造价,对于只增加造价而不增加功能的变更或签证,需要向建设单位提出其对造价影响的建议,防止无意义的变更或签证。(2)审查工程变更签证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签字,手续是否完备;有无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标准的问题。(3)审查工程变更及其数量的真实性。包括审核工程变更部位工程量增减是否正确,变更部位的价格是否合理,设计变更部位的增减是否得到了如实反映,设计变更计算过程是否规范。(4)审查工程变更或签证所涉及的综合单价、措施费用等价格的调整,是否符合合同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5)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因为洽商变更,工程造价突破了工程概预算,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分析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处理。

通过这些审查,来尽量降低无效的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響,防止项目投资超过批复的投资规模,在促进工程施工阶段规范管理的同时,控制住造价。

3.2 暂估项招标审计

暂估项的招标一般是指进入施工阶段后,根据合同,由总承包单位对其中暂估项目进行的二次分包招标。暂估项目通常是对进度影响较大或在项目造价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大型设备或大宗材料,或者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工程。大型的暂估项目是需要招标采购的。招标后即以专业工程发包中标价为依据取代专业工程暂估价,调整合同价款。暂估项招标和普通招标不同,招标人一般为总包方,但甲方的工程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为了保证招标质量,应与总包招标执行相同的审核程序。在暂估项招标文件和招标控制价审计时需要重点关注:(1)和总包中规定的暂估项目内容是否一致;(2)当暂估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和合同内的暂估价格差距较大时,了解差异的原因,关注有无甩项或者不合理的增项;(3)在金额上有无超过总包中暂估项目的设定价格,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建议超过,此时和工程管理部门的沟通很重要;(4)产品的档次是否满足项目的需要,以保证在符合功能与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性价比最优的目标。暂估项招标审计,是发挥施工阶段审计控制职能的一个重点领域,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个保障,也是保证合同得到履行的一个关键。

4 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

竣工验收阶段是建设工程项目业务管理流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工程项目由建设转为使用的标志。这一阶段审计的关键控制点在竣工结算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这里重点讲述竣工结算审计。工程结算审计是对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或年度终了时,与建设单位所办理的工程价款结算的审计。

在竣工结算审计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例如送审资料有时残缺不全,招标工程无招标文件,询价项目无询价报告或记录,竣工图纸不完整,有的甚至以施工图代替竣工图。还有多计、虚增工程量、洽商变更不规范,材料价差未合理调整等。针对这些问题,也带着这些问题,在审计时需要重点关注:(1)审查工程结算的编制依据是否有效、内容是否完整、资料是否齐全,在资料不齐的情况,则不具备送审条件;(2)审查变更签证时,关注内容是否真实,手续是否齐全,资料是否符合要求;(3)审查变更签证的结算增减项目及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工程项目和工程量只增不减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风险。可以通过踏勘现场进行核实;(4)审查洽商变更的结算单价是否准确合理,取费是否和合同一致;(5)材料价差是否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有的项目中,竣工结算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如工期紧、使用单位要求提高标准、增加需求、设计不够深化等等,导致了合同外出现了大量的洽商变更,甚至超出了批复的总投资规模。无论是施工方、工程管理部门还是使用方的原因造成,这种情况都会大大增加结算审计的风险和难度。从规范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竣工结算送审审计之前,应该设置送审条件,遇到这类特殊项目需要让负责送审的部门一般是工程管理部门界定管理责任,落实资金来源及提供相应决策依据的情况下,方可送审,同时也降低了审计的风险。在进入正式审计阶段后,就需要我们的审计人员对待疑难问题的处理上既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又要灵活对待,注意方式方法,最终出具一份施工方和建设单位均认可、真实反映工程造价的报告。在审计中发现的管理、内控上的漏洞,也可敦促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进行整改,从而完善内控,提升规范管理水平,从而把好投资控制的最后一道关。

5 结 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工程审计发展现阶段,可以说高校实施全过程审计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一是从施工过程紧跟到立项源头控制的转变,二是从关注事项到关注内部控制机制的转变,三是从轻重不分到突出重点的转变。通过把握各个阶段的关键点,本着限额设计的理念和原则,能够大大提高审计的效率,实现审计目标。所以只要重视起来,抓住重点,加强相关的专业建设,全过程审计就能够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政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方法探讨[J].城市建筑,2015(21).

[2]马红岩.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的问题与对策[J].招标与投标,2015(7).

[3]教育部财务司.教育内部审计规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程洁

概算审核内部审计论文 篇3:

浅析水利工程风险的防范及解决之道

【摘要】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本身结构复杂、投资大、工期长的特点,加上概算制度的僵化、招投标制中的暗箱操作、项目法人主体责任得不到落实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水利工程项目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进行风险防范及管理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把风险管理理念引入“水利工程”领域,为水利工程项目风险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并使其监管工作形成一种战略性、前瞻性、常规化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水利工程 风险管理 风险因素 风险防范

水利工程项目一般都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具有公益性质的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占用社会资源多、涉及利益范围广、野外施工条件复杂、建设周期长等的特点,面临的风险因素也比其他的工程项目要多。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加强风险管理,消除各方面的风险威胁,这不仅能够保证项目的完成质量,而且也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竞争力。

一、风险管理应用于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风险管理作为应急管理是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管理策略,具有基础性和超前性的特征,是消除和防范各类事件发生的根本。首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和不确定性。其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管理的一个过程。在风险管理中,我们应用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参考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发生概率及风险来源,从政策、文件、法律、技术、资金、监理、审计等方面予以审核,科学地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工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关注检测、预测与信息报告,培养先期处置能力,针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按照科学的程序予以评估,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水利工程项目风险防控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水利工程的经济评价主要是计算经济效益费用比、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报年限等指标的期望值,并据此进行方案优选。但由于水文现象的随机性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如人口、地理环境、经济、法律、政策、物价等的影响,实际上每种方案的效益和费用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各经济效益指标也是随机量化,而且,水利工程公益服务性折耗较大,但由于耗资数字模糊,法律上也没有给出精确地计量标准,这就给寻租创造了机会;职工收入水平整体低下、管理队伍不稳定、大多水利工程难以正常运转;水利工程建造中风险不断,不仅财务、法律等方面问题不少,而且突发性事件也时有发生;集体寻租行为相当严重,审计不力,监管不到位,考核常流于形式,信息时常屏蔽,“小金库”屡禁不止。这些现象都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当前水利工程工作中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在于,理念缺失、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概算制度僵化、技术缺失四大因素。

1、工程风险管理理念的缺失

对于风险管理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水利行业在政策引导工程风险管理方面意识缺失。部分基层部门及领导人员缺乏对行业状况、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周期变动对水利工程工作影响的前瞻性研究和判断,很少能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影响下,根据本地市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同时对专业化风险防范技术缺乏专业研究和重视。二是执行部门风险管理意识缺失。对于工程招标投标流程的公正性、公开性、科学性缺乏负责精神,没有对业主的资质认真核查,对承包商的水平和能力缺乏验证;在风险评级环节上,对于评级结果的审定大多流于形式。三是对于水利工程的风险度以及工程进度等工作的核定过多依赖评级结果,对资金的运用概算缺乏科学手段予以审计,在运用资金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对风险的判断、预警也难以及时到位,再就是相关部门监督职能发挥缺失。四是对企业盈利和发展的战略缺乏规划,对公司发展的战术不够了解,对企业经营的现状关切不够,对企业和个人发展可持续性缺乏责任意识、风险意识。

2、组织结构的不完善

在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项目法人来源,审计工作非客观性,日常考评的权威性缺失,信息屏蔽时有发生,这一切都会导致风险发生。

第一,项目法人由内部产生。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建立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模式来进行,而其基本依据就是《公司法》。根据我国的《公司法》,当投资主体准备投资兴建某一工程时,在工程建设之前,首先对该项工程进行定性,如果该工程属于公益性,那么往往由水利行政部门批准建立国家独资公司予以经营。在建立董事会的基础上,由董事会聘用总经理予以实施。目前,对于竞争性的水利工程项目可以采取这一方式。从以上项目法人的产生程序来看,项目法人产生具有很大的非市场因素,它是行政领导部门主持建立的国家独资公司予以产生,其竞争市场的范围仅限定在体制内而非面向整个社会。换言之,公益型水利建设项目在组建项目法人时,项目法人的工作人员主要从关联单位选择。这种近亲繁殖产生项目法人的方式证明了项目法人由内部产生。综上所述,水利项目法人由内部产生,而且权力巨大,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政企分工不彻底的外现。从委托代理理论而言,代理链条长,对代理人的监督难以具体化,对代理人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从而导致代理成本增加,以至于诱发风险产生。

第二,内部审计的非独立性。从内部审计的任务来看,它是帮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财务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企业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看,内部审计能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了严格执行、是否符合建立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要求,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从职能分工而言,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利益集团之外,客观公正严格地监督被监督方的理性经济行为,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事实上,内部审计真正发挥检验、监督、鉴证、咨询职能,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目前,公益型水利建设项目法人比较普遍的组织形式是由综合部门、计划合同部门、工程建设部门、财务部门组成。在这种组织结构中,缺少了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第三,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及整合程度较低。开展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首先要保证现有各种资源的充分整合、共享利用,发挥其最大效能。由于缺少信息共享政策法规,共享机制还未建立,社会公益与市场化服务界限不清,信息服务合理补偿机制尚未形成,导致资源占有者都希望共享其他占有者的资源,却不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提供共享,单向的共享愿望形成事实上的信息壁垒。目前,在公益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中,信息管理方面主要的问题是横向信息不能有效整合和共享,如合同执行、工程进度、资金结算等信息分属不同的部门。

3、概算制度的僵化

目前,在计算概算数目时,一般由水利设计院的技术人员,根据技术设计、建材市场价格、正常消耗、意外损失预估等指标得出大体数字。概算一旦制定,不准轻易改动。这种制度设计初衷是好的,它毕竟是对超概算非市场行为的一种遏制。但是,该制度设计存在一定刚性,具有相对僵化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则会造就风险的发生。首先,概算制度的僵化会增加工程的风险系数。概算、预算和结算都是我国会计制度设计中的刚性规定。但是,事实上,在当前的工程方面,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次,概算制度的僵化会带来寻租机会。项目实施中,不经审批,依据自由裁量权,以情况有变为由,自行增加工程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从而增加投资总额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如此,施工签证缺乏有效的约束,特别是重大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普遍存在手续不完备和“先斩后奏”的问题,既成事实后,才在调整概算中提交审批机关认可。由于监管不力,制度僵化,利用制度空洞,运作潜规则,这就给寻租行为制造了很好的机会。因而,不仅有关人士会制造寻租风险,而且会引发投资风险。

4、抵御风险必要技能的缺失

目前在水利工程领域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

第一,合同管理风险。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出现霸王条款、定义和用词一词多义、意思表达不明的情况;尤其是伪劣产品替代、伪造产品的质量鉴定证明、皮包公司、买卖双重欺诈、部分执行合同、合同条款的遗漏、合同类型选择不当是经常出现的形式。合同管理是承包商获利的关键手段,不善于管理合同和有技术地开展索赔的承包商是绝对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的。

第二,承包商风险。现代工程规模大,功能要求高,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所有这些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承包商的资金链断裂,人事安排失误,业主、投资方等合作主体之间合作中断,行业政策突变,不可控外力中断,技术力量、施工力量、装备水平、工程管理水平不足等,在投标报价和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从而造成风险。

第三,市场诚信风险。为了达到不支付或少支付工程款的目的,在合同签订期百般干扰、合同执行期间要求苛刻、故意刁难承包商,滥用权力,实行罚款或有意拖欠工程款是一种常见的缺乏诚信的不良市场行为。招标投标暗箱操作、黑恶势力骚扰、变相隐瞒商业信息以达到信息不对称的目的、垄断建材市场以控制市场价格等行为也是常见现象,在工程建造行业,由于市场诚信问题引发的风险问题屡见不鲜,由此引起的纠纷比比皆是。

第四,工程投资管理风险。业主的经济情况变化无力支付工程款,使工程被迫终止;不可抗拒的外力导致投资回馈难以落实;物价因素和货币风险所引起的困境在承包工程中经常出现。政策变化导致工程流产,由于一些不可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资金到位困难等引起了投资风险难以防范。事实上,以上四种情况是当前水利工程风险常见的形式。以上任何一种形式对一个工程的成败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

三、完善水利工程项目风险防控机制的对策建议

1、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它包括主观和客观各种因素,构建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框架务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增强风险管理意识,风险意识是决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管理应是任何成熟企事业单位熟知的常态,是重要决策执行的必要程序;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从完善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必须做到由市场选择法人、内部审计独立性、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科学应对超概算问题,第一步,初步设计概算,第二步,设计概算编制,第三步,积极推行限额设计,第四步,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强抵御风险的各种技能培训,帮助相关部门及负责人树立起对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意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合同风险管理、帮助承包商规避风险、以法律合同防市场风险、防范投资风险。

2、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流程分析

水利工程风险管理必须引起重视,其流程主要包括:水利工程的风险识别、水利工程的风险评估、水利工程的风险控制、水利工程的风险监控、水利工程的的风险沟通。其中风险沟通贯穿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控的全过程。

四、结语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及解决之道,在理论与实践上必须予以重视。当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许多工程效益差,很大方面与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不能真正而系统性地运用风险管理理论予以管理有关。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加强风险管理,消除各方面的风险威胁,这不仅能够保证项目的完成质量,而且也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郭济:政府应急管理实务[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 陈进等:风险分析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M].长江出版社,2006.

[3] 薛澜:危机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侯建英:水利基本建设单位财务风险控制[J].山西水利科技,2005(5).

[5] 张强:浅谈我国公共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4).

[6] 李国芳:水利工程经济效益风险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1999(9).

[7] 孙志高:水利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解决途径[D].山东大学,2010.

作者:吴安利

上一篇:世界建筑结构设计论文下一篇:类推原则词汇教学论文